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陈贼-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男子很是英武,两条剑眉无不彰显了他的气势。

“汝乃何人,为何称呼我为族兄。”陈寻初见此人,便知道此人的不凡,于是出言问道。

“在下姓陈,名到,字叔侄,乃是陈家旁支出身,现在家道中落,忝为山中猎户。”陈到不卑不亢,即使他现在只是个小小的猎户,气势依然不减。

“他就是陈到。”陈寻的脸上露出古怪之色,因为陈到的大名他也听说过,三国中刘备的白耳兵就是由此人一手掌控。而陈到来的似乎也太是时候了些,他正愁自己的龙虎军没有人能够统帅。

“你说是我陈家的旁支,可有凭证。”陈寻再度问道。

“有。”陈到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封信,陈寻拿过仔细看了看,这明显是他大哥陈登的笔迹。信上说让陈到前往徐州投靠刘备。

“你为何没有拿着这封信去投靠徐州的刘玄德。”陈寻问道。

闻言,陈到脸色一红,半晌才说道:“我也想去徐州投奔刘使君,但是身上却没有足够的盘缠,族长为人忒小气了些,还有我现在饿了。”

陈寻哑然,估计陈登听到也会是这个表情。就这样一代大将陈到就那么戏剧性的加入了陈寻的阵营。

第125章 突如其来的兵临城下

兖州,甄城。

当荀彧带着人马和曹操会和后,甄城就由原西凉军大将徐荣驻守。这一日,天气凉爽,徐荣在城头看着兖州的河山,只见一片断壁残垣,血与火弥漫。

当日,他初来兖州之时,兖州还是一片盛世繁华,现在的兖州却是再也不如当初了。徐荣虽说为这片河山所伤感,但是他的心里却想着另一件大事。

一个身穿黑袍的仆从此刻来到了城头,站在徐荣的身侧。

“我让你给陈寻将军的信按时送到了吗?”

那黑袍人道:“信已经送到。”

在三日前,徐荣派出他的亲信,也就是眼前的黑袍人为陈寻送信。

自从陈寻率众归降后,曹操对原先西凉军的旧部很好,徐荣也被委以重任,但是在徐荣的心中却是感到有些腻歪,因为兖州不是他的家,而曹孟德也不是他心中的主公。徐荣心中的主公只有一个,那就是董卓,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徐荣越来越喜欢怀念以前的岁月。想当年他随董卓起兵,日子虽说过得艰辛,但是却十分的充实。

“徐将军,快来和我喝上一杯。”董卓豪爽的笑声还在徐荣的耳畔。董卓死后,西凉军大乱,原先属于董卓的兵马人口以及地盘被夺走,而徐荣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东西失去,却无能为力。

徐荣给陈寻的信写的十分的深情,他老了,但是他想要恢复原先董卓在时的荣光,而在曹操的帐下,这一切都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董卓原先的继承人,陈寻。

“老徐啊,你又在想老主公了。”一个关西大汉走来,拍了拍徐荣的肩膀,此人正是华雄,现在也是徐荣的副将。

徐荣的话语中透着一丝埋怨之意,道:“文开啊,我在想,要是当初老主公不死,那么现在我们又是何等的情景。”

华雄闻言,眉头形成了一个川字,道:“老徐,我知道你现在在想些什么,但是你要知道,辅之现在也是身不由己。”

徐荣闻言,脸上露出嘲讽之色,华雄是一个大老粗,但是他徐荣不同,徐荣是一个优秀的将军,他对于时势有着清晰地认知。

徐荣脸上带着嘲讽的笑道;“身不由己?好一个身不由己。”

“老徐啊,你这是什么意思。”华雄与陈寻是老相识了,对于陈寻他还是很信任的。

“当日曹孟德出兵攻打兖州,那是我们再度恢复老主公荣光的最好时机,但是主公却犹豫不决,他当初给你们讲的理由说的是好听,但是看看现在的战局,要不是有他一直支持着曹孟德,曹孟德早就被击败了。”徐荣口中的主公便是陈寻,只有董卓当年指定的继承人才能当他徐荣的主公。

华雄皱了皱眉头,他虽是个大老粗,但也不傻:“当初我们的命是曹操救下,也是他给了我们西凉军将士一个栖身之地,主公此举应当是报恩,待来日时机成熟,主公定将带我们脱离曹操的阵营。”

徐荣点了点头,然后长叹一声道:“希望如此吧。”

正当徐荣与华雄谈话的时候,甄城的东大门不知道为什么就被悄悄地打开,一队身穿黑色衣衫的士兵悄悄地溜进了甄城。

夜晚,云朵遮蔽了星辰,徐荣在自己的床上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他隐隐的感觉今天似乎要有事情发生。

不多时,屋外响起了嘈杂的声响,徐荣感到有些不对,便拿起了他挂在床头的剑,准备上城头巡视。

徐荣来到城头,只见一股黑色的洪流,趁着夜色向甄城袭来。

“全军戒备,敌军来袭。”徐荣大声喊着,使得周遭营中的士兵穿上了衣物,登上了城头。

当城头再度布满士兵的时候,徐荣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凝重之色,在刚才,因为夜色徐荣看得不清楚,现在敌军已经到了城下,多年的行军经验使得徐荣大致知道了城下敌军的数量。

“老徐啊,这是哪里来的军队,少说也有两万之众。”听得徐荣的喊声,华雄也登上了城头,看着城下的兵马,华雄的眼中露出惊讶之色。

徐荣的脸色略显阴沉,他咬着牙,双拳紧握,在城头上重重的敲了一记。

“好你个曹孟德。”城下的兵马看装束毫无意外都是刘备军的士兵,但是敌军这么大的兵马调动,曹操却没有提前告诉他们,这就颇值得他们玩味了。

徐荣将自己的分析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华雄,华雄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

“好你个曹孟德,居然想要阴我们。”在甄城驻守的都是以前西凉军的旧部,徐荣的分析是曹操不告知他们刘备大军要攻打甄城,是因为想让西凉军在他军中的比例缩小。削弱西凉军在军中的影响力。

“老徐,你给我一匹马,我去大本营求援。”甄城的守军虽说有五千,但是也挡不住两万大军。

“文开,没用的,曹操是不会给我们派援军的,因为只有我们这群只忠于主公不忠于他曹操的西凉军旧将死了,他曹操才能安枕无忧。”看向华雄,徐荣的脸色异常平静。

闻言,华雄的脸色,变得极为愤怒,他拿起手中的大刀,正欲往城下赶去。

“文开,你想去干吗。”徐荣叫住华雄,然后问道。

华雄愤怒的说道:“我要去摘了曹操的鸟头。”

华雄被徐荣拉住,然后好生的出言宽慰,告诉华雄不要冲动。

“文开,我军还有兵马五千,守上十天半月还是可以的,到了那时即使曹操想要削弱我西凉军的实力,但是为了他的脸面,他也必然会出兵相救。”徐荣道。

华雄闻言,只能点了点头,因为徐荣说的方法也是现在最好的办法。

这一支刘备军到达城下后没有立即攻城,反而在城下举起了火把。

徐荣见状眉头紧皱,因为他看不出刘备军想要干些什么。

“全军在城头待命,要是敌军强攻,那么就给他们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徐荣命令道,但是徐荣没有想到的是他在东城门的守军现在已经全军覆没,在东城门,一队队的刘备军士兵进了城。

第126章

“文开,快走,去告诉主公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本来想凭借着甄城的城防守住城池,但是徐荣想不到的是自己城池的东门被人悄悄的打开。此次来的刘备军的兵马都是精锐,他们原先都是属于广陵的兵马,武器以及训练堪称徐州军最强,而前面悄悄进城的兵马乃是刘备手下第一精锐,名为白耳兵。

濮阳大营,曹操接到了甄城失守,徐荣战死的消息,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之色。因为曹操对于自己派出去的斥候的情报工作还是很信任的,这么大的一支队伍经过,他不可能不知道。

曹操将这份战报递给了郭嘉,郭嘉脸上也是不可思议之色。

许久,郭嘉才开口说道:“此次甄城失守,应当是陈元龙的手笔,但是攻打甄城的兵马绝对没有两万,以我军的情报工作,那么大的兵马调动不可能不被发觉,我猜测攻打甄城的兵马不会超过五千。”

闻言,曹操脸上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道:“甄城的守军也有五千之众,凭借着城池地势,守住城池应当不难。”

“若是甄城之中有刘备军的内应,提前为他们打开了城门,放了一支精锐的兵马进去,那么一切都解释的通了。”

郭嘉的猜测十分正确,陈登确实是利用自己在甄城的内应让白耳兵进城,然后靠着漆黑的夜色虚张声势,使得甄城的守军感到压力,所以当他们进城的时候,甄城的守军才会那么快的崩溃,因为在城外可是有整整“两万兵马”。

曹操闻言,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若是刘备军能够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调动如此庞大的队伍,那么他曹操这仗也不用打了。

“奉孝,既然现在甄城守军只有不到五千,那么我现在就起兵夺回甄城。”

郭嘉咬着牙,道:“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已经不是甄城的刘备军,而是现在在豫州的陈寻。”

曹操闻言,大惊,连忙说道:“辅之对我忠心耿耿,豫州大战全仰仗他才能那么快的结束,此人重情,岂会反叛于我。”

郭嘉脸上露出挣扎之色,道:“战报上说,在甄城,徐荣战死,而华雄却带着人马突出了重围,算算时间,华雄应当已经到了大本营,可是他没有,据战报所说华雄是向南逃的,与我大本营的方向相反,我猜他定是去了豫州。此次战死的乃是以前董卓的旧将,对陈寻那是忠心耿耿,他二人也多有书信往来,而且我前日也得到了徐荣给陈寻送私信的消息,就是因为陈寻重情,才有可能会成为我军的大敌。”

曹操陷入沉思,他知道华雄徐荣等原先隶属于董卓的旧将只对陈寻忠心,他对于这些西凉军大将的监管也一直没有放宽过,自然知道徐荣和华雄一直想要让陈寻自立门户,只是陈寻不愿意而已。而就在前日徐荣又给陈寻送了一封信,曹操想想也知道信上的内容。陈寻知道曹操的情报系统有多么强大,所以徐荣的死就值得玩味了,极有可能会造成陈寻的不满,甚至因为猜忌而背叛。

“奉孝,豫州战场,陈寻居功至伟,若是现在动他,怕是会使得将士离心,而且,我不相信他会因为此事而背叛于我。”曹操思索着,然后缓缓说道。

郭嘉被曹操急得直跺脚。最终只能轻叹一声。

郭嘉出了营帐,他找到了曹操的侍卫典韦,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

“君明,你现在拿着这封信去告知夏侯兄弟,莫要将豫州兵全部调来兖州战场,至少留下五万以上的兵力留守大本营。”

典韦闻言不由得大感愕然,豫州战场的胜利典韦是知道的,现在接近十万的豫州兵已经腾出了手来,准备全军驰援兖州的战场,与刘备决战。而决战最需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充足的兵力。

“先生,为何。”典韦看向郭嘉,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我叫你去,你就去,莫要多问。”郭嘉也被典韦问出了脾气,拂袖离开。

东平大营,陈登看向远处,眼中跳动着不知名的光芒,几日前,陈登接到战报,说豫州的袁术军被大败,现在豫州的兵马已经腾出了手来,兵马正在集结,准备支援兖州的战场。

所以就在那时陈登打算兵行险招,通过自己得到的情报,在豫州搞些事情出来。当然这件事情牵扯到了陈寻这一点是陈登不想的,不过为了兖州战场的胜利,陈登不得不这么做。

“面对曹操的猜忌,以及你心中的防线,辅之,你会这么做呢。”

当陈登思索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刘备走到了陈登的院子。

“军师,你还没睡呢。”刘备爽朗的笑声将陈登从思索中带了出来。

陈登向刘备恭恭敬敬的施了一个礼数,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陈登,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优雅。

“主公,此次豫州的兵马应当会被我拖住一半以上,请主公准备与曹操决战。”

刘备闻言,脸上露出诧异之色,因为他接到的战报上说,豫州兵已经有六万在前往兖州的道路上,而六万兵马超过了豫州兵力的一半以上。

“主公,勿要多问,反正至少一半的豫州兵将会被拖在豫州,我徐州的援军现在如何了。”

刘备朗声说道:“就在今日,我徐州两万将士又来到了东平,而云长训练的张邈招募的新军,现在也应当有了一战之力。现在在东平,我们已经拥有了十二万大军,足以与曹操决战。”

其实刘备早就想要和曹操决战了,但是陈登一直却是不让,陈登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时机未到。

不过变幻的战局使得陈登倍感压力,现在张邈的新军已经训练完毕,而曹操在豫州的援兵也被拖住了一半,袁绍黎阳大营的士兵也不知道撤到了哪里,此时正是出兵决战的大好时机。

“主公,请集中兵力,三日后,准备与曹操决战。”

刘备虽说早就想要和曹操决战,但是听到陈登这么说,脸上还是露出了踌躇之色,因为此战关系到他刘备的命运,以及他的梦想。

“军师,现在曹操手上的兵力加上豫州的援军,兵力已经不下十万,再加上黎阳大营的袁绍军,兵力远超我们,此时决战,恐怕于我军不利。”

陈登向刘备作了一辑,道:“黎阳大营的袁绍军早就已经撤走,黎阳现在已经是一座空城。”

刘备闻言,大惊,因为这个消息他一直都是不知道的,因为这个消息被陈登给拦下了。

”那伯圭岂不是。。。。。。”现在公孙瓒已经准备和袁绍决战了,要这时有一支公孙瓒并不知道的兵马突然杀出,那么公孙瓒岂不危矣。刘备心中一痛,因为他知道自己以后恐怕再也见不到他这同窗好友了。

第127章 陈寻的蜕变

华雄千辛万苦杀出了重围,当他来到许昌时,可谓是蓬头垢面,连陈寻的亲信一时间都没有认出这个以前的西凉军第一大将。

“主公,徐荣将军,死了。”华雄见到陈寻之后,泪水止不住的落下,陈寻连忙将华雄扶起,诉问原由。

听完华雄的诉说,陈寻脸上露出阴沉之色。想他陈寻当初投靠曹操也是因为为了给自己的部下一个栖身之所,省得跟着他颠沛流离,但是现在自己的部下正在一个一个的死去,无论在洛阳,还是现在的兖州,他的部下始终被安排在最前方,打着最艰苦的仗。

徐荣将军只是因为与自己的几封书信就被曹操以借刀杀人之计害死。要知道他陈寻并不想造反,他只是想和给自己的士兵一个家,一个能够让他们安心生活的环境,可是现在这一切似乎又是那么的可笑。曹操并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自己的部下,只要在曹操的军中,那么自己的部下就永远只能冲在最前面。陈寻现在很后悔,也很复杂。他让下人带着华雄去休息。然后将自己锁在屋子里。

在屋子里的陈寻,他陷入了癫狂,当陈寻出来的时候,那屋子里已经是一片的狼藉,不过在陈寻出来之后,他又恢复了平静,恢复了以前那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陈辅之。

陈寻下令彻查甄城之事,因为当陈寻冷静下来后,觉得这件事情十分的蹊跷,曹操此人虽说多疑,但是却不会作出这种杀鸡取软之事,徐荣之死连华雄都能看出是曹操的手笔,何况其他的西凉军旧将,要知道现在在兖州还有着三万以前的西凉军将士,曹操此举极有可能会使得西凉军将士离心,不利于他与刘备大战。

几日后,调查的结果出来了,陈寻通过蛛丝马迹分析出,此事应当不是曹操的手笔,真正出手的应该是陈寻的大哥陈登陈元龙,也只有他才能想出如此高明的计策。不过在陈寻心中一颗种子已经被埋下,他与曹操已经产生了裂痕。

濮阳大营,因为徐荣之死,军中谣言纷纷。

“哎,你听说了吗,徐荣将军之所以会战死甄城,是因为他与我们的将军来信比较密集,被曹操猜忌,才被曹操害死,要知道在甄城可是有我西凉军的五千将士,在加上徐将军也是一个一等一的统帅,守上十天半个月还是可以的。”

“不要瞎说,当年我们在长安大败,也是现在的曹公收留了我们,不然我们现在恐怕早就饿死了。”

“哼。”那个士兵脸上露出鄙夷之色,道:“曹操收留我们只是为了我们西凉兵为他卖命,你看看那次大战不是我们这些西凉军的老兵冲在最前面。”

“恩,好像真是这样,真是草他娘的曹孟德。”

军中这样的流言很多,甚至有些传的十分的离谱。就连一些曹操部下的老士兵也对曹操产生了不满。

看着军心的浮动,曹操甚是烦恼,因为据消息称,刘备已经集结了大军,正在向濮阳逼来,如此的军心,谈何与刘备决战。

“奉孝,现在该当如何。”曹操面对如此的军心已经是没有办法了,只能将目光放到了他的军师郭嘉的身上。

可是现在的情形,即使是郭嘉也想不到什么好方法,如果对这些谣言置若闻的话,那么谣言的势头必然更加的猖獗,要是采取残酷镇压方式的话,那么就真正的坐实了曹操故意让西凉军将士送死的谣言。

“主公,许昌的陈将军来信。”一个士卒走进了曹操的营帐,手中拖着一封信。

“陈寻来信干什么。”郭嘉看着这封信,猜测着信中的内容。

曹操接过信封,打开,细细的看完之后,脸上忽然露出狂喜之色。

“有了辅之这封信。军心可定。”陈寻的信上写的乃是帮助曹操辟谣的话,要知道陈寻当初乃是西凉军的最高统帅,有他的信在,谣言定可破除。

这几日,陈寻一直在许昌操练兵马,却没有其他的意思,这使得华雄的心情十分的烦躁,当华雄知道陈寻写了一封信帮曹操安抚军心之后,华雄那边炸开了锅。

华雄提着大刀在陈寻的府门前怒骂,说陈寻没有骨气,是个娘们。

对此,陈寻只是淡淡的一笑。就在几天前,贾诩从西凉回归,却被陈寻截住,带回了许昌。

贾诩本来就是陈寻的人,他对陈寻的感官也比曹操好,于是就留在了陈寻处。

“文开太聒噪了些,不如将他叫进来说说我们的计划。”陈寻此刻正在和贾诩悠闲的逛着院子,此刻的陈寻身上已无半点锋芒,有的只是一片的中正平和。

当贾诩再度见到陈寻的时候,也被这个模样的陈寻所震惊,因为陈寻的变化太大了,如果说以前的陈寻是一个只为感情用事的帅才的话,现在的陈寻应当已经蜕变成为一个优秀的主公。这也是贾诩为什么会留在这儿的重要原因之一。

华雄被家仆领进了府中,当他看到陈寻的那一刻,他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因为现在的陈寻气质大变,与以前大不一样。

“文开,你来了。“看着提着大刀前来的华雄,陈寻微笑道。

华雄一愣,嘴中不由得喃喃自语道:“主公,你不会是被邪魅附身了吧。”

陈寻走上前去,拿过华雄手中的大刀,然后轻轻地拍了拍华雄的肩膀。

“文开,人总是要成长的,现在的我可能才是真正的我。”

华雄闻言,立马将手放在了陈寻的额头上,最终喃喃道:“这也没发烧啊。”

闻言,陈寻满脑子的黑线,他挥舞起拳头,在华雄的眼睛上重重的一击,打得华雄那是眼冒金星。

“没错,你就是我的主公,这个力气是不会错的。'华雄大喜,在原地蹦蹦跳跳起来,完全忘了这次前来是和陈寻拼命,让他给自己一个说法。

“文开,安静些,我有话跟你说。”陈寻的脸色十分的平静,宛若一潭不见底的深泉。

第128章 第一百二十八张 谈

陈寻将自己的谋划的部分说给了华雄听,使得这个大将有些云里雾里。但是既然陈寻有了脱离曹操的意思,那么华雄就是极为支持的。

“文开将军,记住我说的话,忍一时之气,得万世之基业。”华雄离开时,陈寻喊道。

“陈将军,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吗?”贾诩是一个聪明人,他看得出陈寻的犹豫,所以,他叫的是陈将军而不是主公,不然要是陈寻中途不干了,那么他贾诩岂不是里外不是人,当然,贾诩不叫陈寻主公的最大原因是他认为曹操更有可能能够成就大业。

陈寻白了贾诩一眼,道;“我和文开说的都是我内心的想法,我想独立,我也很享受那种手握大权的感觉,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支持我的将士们不受伤害的前提下,此次我回洛阳,便是为了给我的将士们提供一个安稳的家。”

“我不打算背叛曹操,就是为了给将士们留下一条后路,只有还顶着曹军的序列,曹操才不会在日后对他们赶尽杀绝,或许,你会笑我愚蠢,但是我想说的是就是因为我的愚蠢,才会有那么多的将士愿意投效于我,才使得我背了那么大的一个包袱。”

贾诩眉头微微上扬,因为陈寻的话使得他深有感触,想他贾文和身负惊世之才,但是为了他的家人,却不能太过张扬,在遇到陈寻之前,他选择的是安生保命。

“陈将军,我。。。。。。”

陈寻看着这个模样的贾诩,微微一笑,然后继续说道:“但是我手上却需要一支力量,一支让全天都要恐惧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诸侯不小视我,这样才能保护我的家,当然,若是来日我能够手握全天下最大的力量,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做那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