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地反击-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安何等聪明,马上就明白了王猛的意思,是劝告他要好好教育谢玄等人不要心念晋室,也不要记得父辈和冉魏的旧怨,否则必有杀身之祸!

“丞相只管放心,我这几个小辈虽年幼,却颇知大义!”谢安也意会地回了一句。

龙飞其实心里跟明镜似地,却佯作什么都不明白,笑道:“你们打什么哑谜呢!?说正题吧。如今晋室偏安江南,华夏两分,百姓们人心思定,无不渴求一统。现在北方祸患已除,安石又已降我,江南再无朕所忌之人,可以说,伐晋地良机已至。景略,安石,你们看是不是该有所准备了?”

王猛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看了看谢安,没有说话。

谢安明白,王猛这是要他出谋,以示忠诚,只好道:“启禀陛下:江南有长江天堑,可抵百万雄兵,要想伐晋成功,必须拥有强大地水师,否则必败!而我冉魏步骑虽然强大,却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水师,所以,当务之急便是立即大力筹建水师,并且网罗水战人才。数年后,水师大成,挟我强大国力倾军南下,必可一举灭晋!”

“嗯,很有道理。景略,你看朕若南伐晋国,会不会胜?”龙飞看了看王猛,毕竟原史上符坚淝水之战的惨败让龙飞还有些忌惮。

王猛淡然道:“我中原政通人和,人心已然归我,此一胜;我朝君正臣贤,雄兵百万,国力雄厚,此二胜。而晋国内无贤臣,外有权将,上下离心,我国有此二胜,必可取江南而后快!”

“好!”有了王猛的肯定,龙飞信心大增,沉思了片刻道:“安石,朕打算筹建一支十万人的水师大军,三年而成,训练的地点吗就选在淮安附近的洪泽湖。,主将由你来当,顺便将谢玄带去历练,你看如何?”

谢安吃了一惊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真是愧不敢当!”

“朕一向都是为人不疑,疑人不用,安石定不会让朕失望地!”龙飞笑着拍了拍谢安的肩膀,眼神中却有些压力。

“臣领命!”谢安很聪明,知道不可却,便答应了下来。

“好,那便预祝安石马到成功,来日华夏一统,安石必然流芳青史!”龙飞大笑道。

谢安正色道:“谢陛下吉言,臣自当竭诚尽力!”心中却有些苦笑,知道自己一时必不为江南军民所谅解,短暂地骂名恐怕是逃不掉了!

公元359年初春,谢安带谢玄赴洪泽湖,筹建庞大水师。

冉魏伐晋地脚步渐渐临近!

正文第九十七章统一号角

更新时间:2011…3…1913:24:12本章字数:4720

第九十七章统一号角

公元362年春,邺城,皇宫,大政殿。

龙飞静静地站在殿门口,默默地看着天空:一行候鸟鸣叫着从天上划过,天空湛蓝湛蓝的,像天蓝色的水晶一样美丽。

十数年风华转瞬即逝,年近四旬的龙飞虽已青春不再,但显得更加成熟、稳重。眉宇间那隐隐的威严也十分清晰起来,帝王的印记已经不由自主地印入了他的血液。

“陛下,谢相的奏表到了,您现在要看吗?”一名宦官在耳旁低声道。

“拿来!”龙飞只说了两个字。

宦官将谢安的奏表递上,龙飞低下头,展开一观,只有短短的一句话:水师已成,可以一战!

“是啊,是该了结的时候了!”龙飞自言自语地道。

“陛下,什么?”宦官没听明白。

“没什么!”龙飞笑了笑:“去,速传王丞相,李农大将军,周进悠将军,周涛将军,杨虎坤将军,穆柏青将军,王基将军,公孙弘将军前来议事!”

“喏,奴婢领命!”宦官下去了。

龙飞没有回殿,还是静静地站在外面,仰望着天空。

……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天气渐渐有些暗了,有宫侍勤快地将殿内外的火烛俱各点燃。

烈烈光焰中,沉浸在冥思中的龙飞忽地惊醒过来,自嘲地笑了笑。自迈步回殿。

刚坐定下来,便有人禀报:“启禀陛下:王丞相,李农大将军等到!”

“宣!”龙飞点了点头。

“陛下有旨:群臣晋——见——”

王猛数人依次而入,一齐拜倒:“臣等参见陛下!”

“都起来吧,赐坐!”

有宦官搬来很多坐垫,诸臣按品阶高低一一坐定。

龙飞静静地打量了一下群臣:

辽西汉人义军首领公孙弘是最年轻地,三十刚出头。那是一个年轻潇洒,龙精虎猛。

王猛次之。比龙飞要小上两岁,看起来也是英资勃发,精神充沛。

杨虎坤和穆柏青也四十多了,须发皆有些白色,但仍然雄风不减,有肉搏狮虎的勇士风采。

余者皆已斑斑老矣,李农最长。五十有半;周涛和周进悠、王基亦年过五旬,这四人两鬃已是白发参半,虽身躯仍然伟岸,但额头的已被无情的岁月侵透出累累的皱纹。

“岁月催人老,转眼间,诸卿中已多有白发了!”龙飞忽地感慨地说了一句。

群臣都愣了,彼此互相看了一眼,不禁都有些感慨地叹了口气。

“陛下。臣老了,只盼着这把老骨头还能动之前为陛下再拼一把,余愿足矣!”周涛神色间虽有些沧然,但奋勇仍不减当年。

“正是,若陛下要南伐晋国,臣虽老。两臂一晃犹有数百斤力气,愿为陛下先锋!”周进悠也很是昂然。

“呵呵呵,两位哥哥都是老将军了,还有这般气度,真令朕备感欣慰!”龙飞转向王猛道:“景略,刚刚朕接到安石书信,他说水师已成,可以一战!你认为如何?”

“回禀陛下:数年来,经陛下勤政,群臣用命。我国国势日隆。旧岁。中原人口已达一千二百万众,兵甲约百万。粮秣、辎重积仓而出、不计其数,可称国富民强。此时伐晋,正当时也!”王猛款款而谈,神色间顾盼自若。

“太好了,既如此,朕决定立即起兵伐晋,诸卿以为如何?”龙飞奋然道。

“陛下,果要伐晋,臣愿为先锋!”周进悠霍然而起,两只眼睛精光四射。

“且慢!”李农站起将来,恭声道:“陛下,伐晋虽正当时,但所谓‘师出有名’,如今似乎师出无名,奈何?”

“大将军说的是,景略,你看怎么办?”龙飞不禁皱了皱眉头,这两年晋国小心翼翼,根本不敢抚冉魏的虎须,有什么借口可言!?

王猛笑道:“这种鸡蛋里面挑骨头地事情还不好办,自古得中原者为正,陛下可以中国自居,令晋室奉表归降。晋室若从,不战而定江南;晋室若不从,以兵伐之,可也!”

“呵呵,有理,便当此办。不过,估计晋室是不会降的,肯定有场大战。诸卿,朕看现在可以准备发兵了!”龙飞大喜道。

“陛下,自古中原伐南方,走汉中,取荆襄、越江淮是三条常路,不知陛下这次打算如何用兵?”王基问道。

“江南地地势,从西到乐可分为三部分:铜头,软腹,铁尾!此何解?铜头便是巴蜀:这里山岭万重,奇险无比,只有一两条险碍的栈道可以行军运粮,取之殊为不易,故为铜头。铁尾指的是江淮,这里河道密集,水渠无数,利于南方水军作战,不利于北方强悍的步骑南征,故为铁尾。而襄樊一线地势平坦,河流也不众多,非常利于北方大兵团步骑攻坚作战,是为软腹!”龙飞说到这里,笑而不语。

李农道:“陛下所言臣等闻所末闻,不过实是精僻非常!似乎陛下之意是要主攻襄樊,袭其软腹了!?”

“正是!”龙飞点了点头道:“襄樊最为易取,一旦攻下,江南大门洞开,或是南下,或是西突东进,都可随心所欲!”

“只是巴蜀仰其上,桓温又镇守荆州,恐怕非易取也!”周涛有些担心地道。

“这好办,我国势大。可以一偏军进抵大散关,威逼汉中,巴蜀之兵必不敢东进。再以谢安水师主力沿淮河南下,直取采石矶,建康必然震动,江南之兵必集往建康勤王。如此,荆州便无援兵。那时我军步骑主力猛攻襄攀,桓温非名将之才。不足惧也!”龙飞很有自信地道。

“陛下之谋与臣不谋不合!”王猛忽然笑了:“看来,南伐大计便可定下来了!”

“噢,景略也是这般想!?太好了,只是依景略之意,兵力和将领该如何调派呢?”龙飞知道王猛细心,便让他来定详细的战略。

“西线,司马勋镇守汉中。无谋之辈,不足惧。可以命周涛将军、张瓘将军领兵十万屯住大散关、陈仓一线,做出南侵之势,司马勋必不敢动。

东线,京口由晋将瘐冰镇守,采石矶守将是晋将刘毅,这二人都是泛泛之辈,由谢安石任主将领八万水师北伐。王基将军、谢玄副之,应可取胜!剩下两万西进荆襄,助中路军取荆州。

中线,陛下和臣可领二十万步骑南下,周进悠将军,杨虎坤将军、穆柏青将军。公孙弘将军相辅。桓温虽然自诩名将,但在臣眼中,取之易也!

邺城可由李农大将军镇守,政务交托中书令房默,应可保无虞!不知臣如此安排,陛下以为可乎?”王猛笑道。

“甚好,如此西、中、东三线,我军出兵四十万,而晋举国之兵不过三十万,可谓重拳击累卵。必胜无疑!”龙飞大笑道。

“陛下!”李农道:“臣年迈。又已伤残,只能为陛下镇守邺城分忧。不过。臣之二子李冲、李可,都已成人,请陛下准其二人随军,以为国效力!”

“大将军有此胸怀,实是国之大幸,朕准了便是!”龙飞很是感动,点了点头。

周进悠闻言笑道:“既然大将军如此舍得,那臣之一子周力也请陛下收录!”

周涛也凑上一句道:“臣之子周柏也年过二十五,颇知兵略,臣也请让其随陛下征!”

“好!”龙飞大喜道:“朕和诸位将军们渐渐老了,日后必当是年轻人地天下,也该是让他们历练一下的时候了!”

王基挠了挠头,作出苦脸道:“陛下,臣只有二女,恐怕是帮不了陛下了!”

诸人大笑起来,杨虎坤哼哼道:“你们就气我吧,我女儿倒是成人了,儿子才十五岁!”

诸人又笑,穆柏青也笑道:“臣和王将军运气差不多,全是女儿,你们哪位地公子立了功,回来我便将女儿许他!”

龙飞大乐:“那各位将军回去可要告诉少将军们努力了!”

诸人更大笑起来。

……

从此,王猛居中调度,霎那间,西起凉州,北起辽东,东至山东,中原各地兵马调动如梭,粮草、辎重络绎不绝,从四面八方汇往各自聚集地。

六月,各地兵法调动基本完成,做好了南征的准备。

七月,冉魏使者出使健康归来,晋室一口拒绝了龙飞劝降的诏命,开始全面备战。

龙飞随即下令,四十万冉魏大军兵分三路,倾力压向东晋而来。

一时间,长江沿线战云密布,华夏一统的决战即将展开。

荆州城,大将军府。

炎炎盛夏,天似流火,连知了都热得拼命大叫,只有树荫下才能有一丝清凉。

在大将军府后园的一处浓密树荫下,摆放着一张石桌,数张石凳,围坐数人:桓温,其弟桓冲,建威将军檀玄,参军郗超,新豫州刺史袁真。

数人围坐不语,脸色都很沉重,显得心事重重。

忽地,刚步入中年地桓冲扬了扬浓重的眉毛,忍不住道:“哥,龙飞和王猛亲率二十万大军南征,你看如何是好?”

桓温沉默片刻,有些黯然道:“我荆州全部兵力不过八万,龙飞步骑合水军约有二十二万,且都是精悍善战之兵,兵力如此悬殊,胜之难矣。加之龙飞之明,王猛之雄,恐怕荆州终是难保!”

郗超闻言不乐道:“大将军平日里何尝服过他人,如今怎能不战先怯,自言必输!”

“是啊!”檀玄也皱着眉头道:“当年曹操何等称雄,号称八十三万,却也不兵败赤壁,大将军又何必灰心!?”

桓温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虽自信,比之慕容恪又如何?比起姚襄又如何?比之谢安又如何?”

诸人无不哑然:姚襄,谢安都非泛泛之辈,慕容恪尤其是世之豪杰,他们都先后败了,桓温又不比他们强上多少,自然结果可想而知。

“那大将军,您地意思是……”袁真小心翼翼地道。

“我出身贫寒,能有今日地位殊为不易!”桓温看了看左右,便不再言语了。

“大将军地意思是,主动归降以获平安!?”郗超忽然问道。

檀玄闻言大惊道:“大将军,我等乃是晋臣,怎能背主而降!?”

“大哥,虽然我军势弱,却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胜负未分之下,岂可言降!?”骁勇的桓冲也是不同意。

桓温也不说话,只是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奏交给了檀玄。檀玄不解地拆开一看,不禁顿如五雷轰顶,傻在当地。

众人诧异,围过去一看,便见信曰:穆帝病危,只在旦夕!

桓冲大惊道:“大哥,这穆帝不过二十吧,正当青春年少,如何会病危?”

桓温苦笑道:“当今圣上荒嬉无度,身染恶疾也是常事。你们现在明白我为什么没有必胜的信心了吧?”(史载:穆帝即位五年,暴卒,病因不详。)

穆帝一死,国中无主,加之司马聃无子,国势必然大乱,宗室争位之下,何人谁会全力抗敌呢!?这样的局势下,毫无优势的桓温怎有信心取胜!

霎那间,诸将全都泄了气,苦着脸,一个也都不说话。

好半天,袁真道:“大将军,既然我们别无选择,战则必败,不如便归降了吧!如今冉魏国势蒸蒸日上,江南民众多有羡慕,归降之也算顺应民心!”

众人不语,檀玄也不说话,显是默认了。

桓温点了点头,忽地站起来:“传我将令,主力集于襄阳,我要与龙飞沙场大战!”

众人顿时瞠目结舌,桓温傻了眼道:“大哥,您不是要归降吗,如何还要打仗?”

“我们这般降了,谁会看重我们!?只有将龙飞打得痛了,他才会重视我们!”桓温淡淡地道。

众将恍然大悟,皆以为然。

于是,桓温集荆州可用之兵五万北上襄阳,励兵抹马要与龙飞来个酣畅淋漓的大战!

正文第九十八章襄阳苦战

更新时间:2011…3…1913:24:14本章字数:7075

第九十八章襄阳苦战

襄阳城北,十里外。

襄水旁,无数雪白的帐幕密集得像夜晚的繁星一般点缀在河岸附近,巍为壮观;又有若白云万重,无边无涯。

在襄水沿岸,还有一座浩大的水营,停满了无数庞大的艨艟巨舰,挤满了江岸。

烈烈的黑色军旗散发着肃穆、威严的气息,无边的剑戟闪烁着阴冷刺骨的寒芒。

冉魏二十余万水陆大军正屯兵于此。

夜色朦胧中,帅帐里挤满了冉魏君臣,正在议事。

龙飞看着巨大精细的沙盘,脸上一时有些不解,问道:“诸卿,你们说桓温在搞什么鬼!?这樊城是襄阳的门户,樊城失,襄阳开,可这桓温却不战而弃樊城,他究竟有什么打算?”

诸将看了看,周进悠道:“樊城城小,地势又一览无奈,兵少不足守,兵多又有分兵之患,所以桓温可能是打算集中兵力,拒襄阳雄城而与我一决雌雄!”

“嗯!”龙飞沉吟了一下道:“应该是这么个道理,景略,你看呢?”

王猛想了想道:“臣也意为如此!这襄阳城高且险,扼我南下之门户,守住此城,荆州便可无忧,桓温应该是打的这个主意!”

“好!”龙飞浓眉一扬。奋然道:“既然桓温不识时务,想与我较量一番,那就试试看吧。看看我二十万铁骑雄兵能不能踏平这襄阳城!”

“晋军懦弱之辈,不足惧!陛下,明日给老臣五万精锐,看老臣如何大破襄阳城!”周进悠奋然而起,声若洪钟。

“老将军。不要小看了桓温,此人出生贫寒。能有今日地位,也可以说是一枪一刀打下来地!”龙飞告诫道。

“这桓温也只是内横而矣,数次北伐无不次是虎头蛇尾,浅尝辄止,这样的人无用之辈耳,陛下何必忧之!”周进悠还是看不起桓温,一脸的轻蔑。

龙飞无奈地看了看王猛。王猛淡然道:“既然老将军如此奋勇,陛下,您就让老将军试试吧!”说着,向龙飞使了个眼色。

龙飞会意,估计是要让周进悠尝尝恒温的苦头以敬示众人,心中苦笑道:“好,朕准了,便看老将军明日成功了!”

“谢陛下!”周进悠大喜。躬身应命。

此人随冉闵征战一生,所历战阵不下上千,可谓嗜战如狂。但这几年中原平定,少有征战,可把他憋坏了,如今正是出柙猛虎。勇不可扼!

“各位将军,天色已晚,便各自回营吧,来日城下观战!”龙飞正色道。

“喏!”诸将应了声,纷纷告退,王猛却留了下来。

“景略,你看周大哥能赢吗!?”龙飞忽地问道。

王猛肯定地摇了摇头道:“周老将军勇则勇矣,但桓温亦非等闲之辈,其桓家军也多以勇猛善战著称,明日必有一番血战!不过。我军想要一举破城。势比登天!”

“也好!晋军暗弱,诸将一向看不起。存有轻视之心,吃点亏也会让他们清醒一些!”龙飞微笑着点了点头。

次日清晨,骄阳如火,晒得地面都热得有些烫人,空气中更是像火炉一般的滋味,烤理人汗如雨下。

忽然间,襄阳城北方传来一阵低沉而悠扬的角号声,紧接着一片凄厉的黑色从天际延展而出,快速向襄阳城进逼而来。

桓温静静地站在城头上,看着这一大片无边无涯地黑色,眼神中涌动着沸腾的热血。

“哥!”桓冲看了看他:“冉魏军来了!”

“前几次北伐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和冉魏军真正交过手。这次一定要杀个痛快,看看这支雄兵到底有多强,竟能逐百万诸胡而胜,这样我也死而无憾了!”桓温眼神越见炽烈。

桓冲愣了愣,心中顿悟:桓温虽然迫于大势为家族考虑准备投降,但其实桓温地心里还是很好胜的,一定要狠挫了冉魏一次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后才肯投降。

“好,哥,小弟也想见识一下!”桓冲缓缓拔出了锋利的战刀,看着光亮森寒的刀锋,冷冷地舔了舔嘴唇。

冉魏军阵渐渐逼近,忽然间,军阵中奔出数骑,为首的乃是一名面黑威猛的大将,后面地旗手举着一柄威风凛凛的大旗——周。

“周进悠!”桓温一眼及分辩出来了:“这是冉闵手下有数的悍将,他想干什么?”

便见周进悠奔到城下,举城遥指城上道:“呔,城上的人听着,我乃冉魏大将周进悠,特来城下搦战!城中的人不要做缩头乌龟,不怕死的出来几个,爷爷让你们知道‘悍名’雄兵的厉害!”

城上一片寂静,无人答语。

忽地,桓温冷笑一声:“休要理他,放箭!”

话音刚落,城头上箭如雨发,周进悠大惊,连连拔架,大骂道:“无胆匪类,待会老子攻进城内,再要你们的好看!”急和亲兵们勒马退回阵中。

忽然间,帅旗高举处,宠大地冉魏军阵山崩地裂般呐喊一声,数万步卒列阵而出,一万精骑压阵,缓缓逼向襄阳城。

巨大的盾牌组成了严密的墙壁,锋利的刀枪在其后闪光,整个军阵虽然庞大,却像一架运作严密的机器一般协调而紧凑。

桓温微微点了点头。喝道:“准备!”

“呼啦——”城头上无数滚油沸水、擂木巨石被晋军们推到了墙边,随时准备给冉魏军以迎头痛击。

忽然间,城下地鼓点急促起来,冉魏军阵随即加快了突进地速度,瞬息间逼至城下一百余步。

“放箭!”桓温二话不说,挥了挥手。

“嗖嗖嗖……”城上万箭齐发,那巨大而厚重的箭幕霎那间遮蔽了天空。铺天盖地般罩向冉魏大军。

“叮叮叮叮……”城下顿时响起一片爆豆般密集的碰撞声,多数箭矢都被冉魏军的盾牌挡下。撞得粉身碎骨。

忽然间,冉魏军盾牌一分,一阵呐喊声中,无数冉魏步卒越阵而出,推动着冲车、云车、云梯等物开始猛攻襄阳城。

一时间,襄阳城下杀声震天,无数冉魏步卒附着云车、云梯蚁聚而上。仿佛若一只巨大的蜂巢上挂满了无数贪嘴的蚂蚁一般吓人。

“砰砰砰……”沉重地滚木、擂石呼啸而下,冉魏军中者无不骨断筋折,嘶声跌落,更砸坏器械无数;滚油、铅水更是毒如流火,所过之处,城下一片火海,无数冉魏军士变成了一团燃烧的火球,在烈火中嘶声惨叫。痛苦地翻滚着。

远远地,龙飞和王猛在阵后看得真切,点了点头道:“不愧是桓温,兵士沉稳干练,反击严密有度,周大哥这回要吃苦头了!”

“呵呵!”王猛笑道:“不过周老将军也不是省油地灯。陛下请看,接下必有好戏!”

果然,话音刚落,周进悠见冉魏军士一时接近不了城头,反而伤亡甚大,挥了挥手,弓弩兵立即抢上。

霎那间,城下箭如雨发,城头上正探出头来抛石倒油的晋军正中其祸,纷纷惨叫着。很多人额头中箭。如雨般栽落下来。

“擂鼓!催动进攻!”周进悠脸色平静,又下了一道命令。

“咚咚咚咚……”急促地鼓点声敲击在冉魏将士地心房上。带动着心脏骤然加速。

“杀啊——”趁着晋军被压制的工夫,大批严加训练地冉魏精兵呐喊而出,冒着城上疯狂的反扑,一一抢上城头。

惨烈地肉搏战开始了,一名名抢上的冉魏军拒住一处缺口便拔刀苦战,和不计其数的晋军浴血相搏。

然而,出乎冉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