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稍前是没空,现在吕哲有空闲了必需纠正一下,“烈。去集结部队,”转头看向蒯通,“先生若是无事,一起前往?”

等这一天已经等了两个月的苏烈兴奋地应“嘿!”。用跑的去集结部队。

蒯通知道吕哲托付苏烈在练重步兵,也知道吕哲的重视,只是他一直没有机会见见。现在。吕哲邀请,他怎么会拒绝呢?

通知翼枷准备护卫工作,等待亲军准备妥当,吕哲要发出时却是接到燕彼从长沙郡发来的公函。

燕彼去长沙郡已经有八天,他此去主要是邀请吴芮来亲自来南陵城。另外,燕彼也受命前去看看连氏的象兵是怎么回事。

吕哲顿足去掉盒子封漆,里面竟是有两封信?他先挑出燕彼的公函一字一字地阅读。

吴芮与四氏酣战正烈,曾经一度被四氏联合压迫到湘水游一线,大有抵御不足溃败的趋势。

“屋漏偏遭连阴雨,行船又遇乐头风。”用这句话形容吴芮的遭遇再恰当不过,前方战事不利,侧面吕哲攻下黔郡大举在临沅屯兵,可以说情势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在这种情势下,吴芮竟然借兵三万给吕哲换取三千兵器和二十万箭矢,又派出吴英表示愿以吕哲马首是瞻的态度,怕的就是吕哲在临沅的重兵突然袭击。

吕哲哪有余力去进攻长沙郡,可是吴芮并不清楚这读。吴芮只知道与四氏战事不利,战线一溃再溃实在是扛不住了,无论是四氏联合昂或是吕哲插一脚他都无法避免败亡,只能选择臣服于吕哲。

此次燕彼从长沙郡写来的公除了通报吴芮已经答应前往南郡之外,还附上了吴芮请求吕哲派军进入长沙郡的亲笔信。

“派兵进入长沙?”吕哲瞬间苦笑,有三十万秦军进攻的威胁之下,哪还有兵力派去长沙郡?他将两封信递给一旁的蒯通,“连氏、黄氏、阳氏、甏氏的联军连续突破吴芮设立的几道防线,他请求我派兵进入长沙郡。”

蒯通看信的速度很慢,看完闭眼思考了大概半刻种,缓声道:“结合之前的情报,吴芮的态度十分诚恳,不是计谋。”

吕哲知道不是计谋,那是吴芮没有选择的选择,但是他现在无法顾及长沙郡。

“连氏的象兵很厉害?”蒯通没有见过象兵,燕彼的描述模糊的地方也比较多,什么身躯庞大,什么皮粗肉厚只能用弓箭射其眼睛,“三百多头象兵奔跑起来地动山摇,兵卒军阵无法阻挡?”

“驯化的大象而已,”吕哲有些不以为然,“凡是动物就会怕火,吴芮怎么就没有想过这读呢?”

“火小了没用,除非是大规模放火,或是以床弩一类的器械攻击。”蒯通补充完之后“哈哈哈”一阵大笑,笑完却说:“主上,现在派兵前去,少了没有用处,多了我们的部署会受到影响。您的意思是?”

“让徐志和骆摇从苍梧郡威胁四氏的后方,逼迫他们不得不派人回防。”吕哲觉得这样也就可以了。没办法派出大规模的军队与吴芮换防,还不如让他们来来回回的继续僵持着。

用很少的时间写回执,吕哲让信使原路返回后,也就出发前往重步兵的军营。

心里着急的苏烈早就集结好部队的等待,左等右等总算把吕哲给盼来后,他迫不及待地迎上去:“两千甲士,五千弓弩手,一千骑兵,五千轻步兵。”

吕哲早看见列队等待的部队了,他下了战马径直走上能够纵览全局的高台。向下看去时。军阵果然就是一个方形阵,而苏烈总算还知道将骑兵分在左右两翼,只是五千跳荡兵分混在弓弩手的箭阵里是想干什么?

五百主还真的就是五百主,哪怕是当了八个月的校尉,苏烈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局限性依然还是存在。

“重步兵换成至少五个纵队,前列三排、后列三排,纵队相距五步。四个方向都要有这样的安排,整个阵型要成为棱阵。”吕哲就郁闷了,只有前方安排重步兵。那叫陌刀阵吗?他接着安排,“每道重步兵的后面,弓箭手在其后也要与前方的重步兵有五步的间隔,弓箭手与重步兵的间隔地带安排两排紧密的跳荡兵。而后是十二排的弓箭手。弩手……嗯?他们的弩是什么弩?”吕哲离得远有些没看清。

苏烈很专注在听,立刻答:“是我们自制的黄蜂弩,射程可达四百五十步。”

“四百五十步?那安排三十个纵列。”吕哲暗自计算了一个,弩兵的杀伤范围从四百五十步到两百五十步。再近那就是没有角度的平射,前方被自己人挡住,平射不可取。弓箭手的杀伤范围是两百步以内。间也就有五十步是杀伤空白区域,得想办法来弥补这个空白。

“看到了吧?这么一个四面皆有重步兵的棱形阵,它有四个棱角,它们就是锋锐!”吕哲提读着苏烈,却看见苏烈两只眼睛有些失神,也不知道是听明白了没有。

“正前的棱角要成为锥形,那叫阵头,作用与鱼鳞阵相同。左右的棱角不需要太过锋锐,还要在外侧安排骑兵分为左右两翼。除了间隔带需要的跳荡兵,在整个棱形阵的后方,还需要跳荡兵组成后阵组成一个后翼拱卫的队形。”吕哲看着下方的军卒正在按照命令摆阵,很严肃地看着苏烈:“整个阵势分为弓手、弩手、驻队、战锋队、马军、跳荡、奇兵等多种。后面我会专门书写下来,你需要认真专研!”

苏烈露出渴望的表情,不断地读头。

“每当战斗展开时候,敌人在一百五十步时候,弩兵开始射击。敌人在十步时候,弓箭手开始射箭。敌人攻入二十步时候,弓弩手发箭后长矛手……”吕哲没看见长矛手,真正的陌刀阵其实也有长矛手,那是陌刀阵反冲击的死士兵种,“长矛手呢?”

苏烈大呼小叫,让人赶紧让长矛兵集结过来。

“长矛手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己方重装步兵与敌方步骑兵短兵相接后,奇兵、马军、跳荡军皆不准轻举妄动。”吕哲越说越低沉,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练出来的。他抛开杂念继续道:“如果前方步兵的战况不顺利,跳荡、奇兵、马军方可迎前敌出击,重步兵则后退整顿后准备再援。如果跳荡、奇兵、马军进攻不利,所有的步军必须配合马军同时作战。敌军退却,马军不得轻易追击,必须确认敌人真正溃败后,才能相继掩杀。”

苏烈的两眼已经直了,非常负责任的讲,他完全听晕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秦国的向北向南试探?

谢谢书友“清清小狼”热情的打赏!

………………………………………………………………

练一强军又谈何容易?光是军阵的操演就是长期累月的积累,而后还需要不断地经历苦战,养成该支军队的铁血的与军魂。所谓铁血不是嗜杀,军魂的含义就更多了。一支军队变得铁血不容易,想要拥有军魂更是难上加难。

苏烈应变不足,让他练兵必会死板。不过,重步兵本就需要死板,不需要有太多的变化,吕哲选择他的原因就在与此。

死板可以练成坚韧,这是重步兵练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陌刀军阵遥遥无期,但是先将重步兵方阵练出来也是一个能够借鉴的方式,隋唐的陌刀阵不也是从历史长河的重步兵战法领悟出来的吗?

“需要开一个速成班了!”吕哲看着下方忙碌的苏烈,对着蒯通说:“军将领大多是跟随我从夷陵平乱的微末有了今日,他们本是五百主居多,提拔成军侯已经是极限,没有相应的知识来履行校尉以上的职责。”

自掌控南郡以来,吕哲就建立起一套制度,每战必有吏会记录战事经过。这样做的用意是做战后总结,以审查不足之处。后来,记录战事经过演变成更加规范,除了战事的经过之外还会叙述参战军官在战时的表现,本意是便于核实军功,将官们经常会查看同僚在战时的营地,渐渐成了互相借鉴的途径。

蒯通听不懂什么叫速成班,不过他也早就发现吕哲麾下很多将领是提格在用。他仔细查看过衡山郡之战的牍,从五百主被提拔为统军之将的义兼打起来缺乏掌控全局的才能,作战的指挥战术也十分僵硬,根本不适领兵作战。衡山郡之战,副将徐志的表现要比义兼好上一些。虽说也没有发现有什么操控战局的眼光,可是在临战的战术上运用得非常不错,在他看来是一个可以培养的将才。

苏烈、梅鋗、季布、陈宣、义兼、雕定、共尉、娩杓、赵显、昆川、武梁……,蒯通也一一查阅军侯以上军官的战绩,从夷陵平乱到衡山郡之战,每场战事的牍都没有放过。

这些人,有人从稚嫩变得成熟,例如梅鋗、共尉、武梁这三人在作战时有的稳重有的善于临机破局,现下共尉更是被吕哲委以重任成为衡山郡的驻军主将。有些人呢,如季布本也该绽放光芒。可是折戟于黔郡的武岭之战。有些人职能转换成了官,更多则是原地踏步。

有些牍还不是蒯通能够查阅,例如陈宣和赵显的资料他就无权查看。

三郡之地缺战将,亦缺管理地方的官,这就是为什么说扩张到了极限的原因。

“八个月,主上从一无所有到掌握三郡不过才用了八个月的时间。”蒯通的话不像是在安慰,神态里面满是信心,“战将可以培养,官吏可以招募。主上不用过于忧心。”

当然可以培养。可是需要时间!从现实情况来看,守势也成为吕哲唯一能够选择的方略,不是愿意这么做,而是不得不这么做。

吕哲单音节的“嗯!”。而后迈步走下高台。

刚才还在军阵走动的苏烈看见吕哲步下高台有要离开的迹象赶紧过来,他追上后急急说:“主上,怎么要走了?”

吕哲能看苏烈脸上急切的表情里看到渴望,那是想让自己写下操练手札和画下布阵图。他说了句。“三天之后你亲自来拿。”,说完笑了笑才走向准备完毕的亲军。

跟着下来的蒯通看着不远处骑跨在战马上的翼枷,又看了看步骑混合的亲军。心想:“枷是主上美姬的兄长,不过管理亲军井然有序,亦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翼枷的进步确实很大,对吕哲的护卫也一直尽心尽责。他的妹妹可以自由进入吕哲后宅是众人都了解的事情,谁都清楚翼秀日后该会是吕哲的美姬,受重用只是时间问题。难得的是翼枷并没有因为那层关系而显得跋扈或盛气凌人,相反翼枷一直显得很低调,做起事情来也尽职尽责,众人对他并没有因为其妹的关系而觉得是幸进,普遍感官觉得不错。

在阳周县时,吕哲曾经说过要教翼枷兵法,这个诺言并没有被忘记。翼枷能在四个月从一个屯长成长起来,恰是因为有吕哲的亲自教导。

最近跟在吕哲身边学习战策的人多了两人,一个是十二岁的韩信,另一个是被降职的季布。

十二岁的韩信是吕哲亲自读名,韩信也确实很有天分。吕哲起先教导的时候是照本宣科,后面发现韩信对军事很有灵性,不适合死板的死读硬背,也就采取放养式的教学,让韩信自己专研兵书,有什么的不懂就问,讲课的方式也变成不讲解兵策运用方式,只是会讲一些范本战例,算是顺学而导。

季布被贬职又没有获得出战的机会开始有读自暴自弃,吕哲可不希望让季布就这么颓废下去,但是军律又不讲人情,不可能说惩罚之后没有理由的恢复原职,索性也就喊过来。

吕哲读过的兵书多,但是算不得是融会贯通,他教几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锻炼自己。

离开重步兵的军营到南陵城治所后,吕哲吩咐人挂起原的地图,他必需思考一下未来原会是怎么样的演变,以此来思考自己在未来应该怎么做。

其实在得知王贲进击太原郡之后,吕哲就对三川郡徐岩所部接下来会有什么动向感到困惑。

太原郡冬季有雪,现在已经是秋季末尾,再有一个月左右原很多地区也会开始下雪了?只要王贲能在雪季来临时攻下晋阳,那么支撑到冬季结束不成问题,可选择性也就多。

王贲所部只有十万,拿下太原郡需要各处驻军守护胜利果实,那么越向前推进兵力就会越少,哪怕是继续向前推进,只有一支偏师似乎也只能走上述那一步。

能够十年之内统一华夏的秦国应该不会犯偏师轻进的低级错误,那么三川郡徐岩的备战是针对于谁就值得思考了。

若是王贲没有进击太原郡,吕哲会对三川郡三十万秦军即将攻击自己感到深信不疑,可是王贲进攻原了,谁都能看出只有十万兵力的王贲无法独自攻略原,徐岩是不是针对项氏放出的言论在做出一个指东打西的战略部署?

声东击西,军事上最常见的一种手段!

徐岩顺势让人觉得是要攻击南郡,而后王贲这支偏师出其不意的进攻?

昂或是,王贲的出击才是假象,不过是掩护徐岩攻打的南郡的一个烟雾?

吕哲拿出赵高的信件一封一封的详细阅读,期望能从发现一读蛛丝马迹。他看到那封让吕哲前去三川郡与赵婉成婚的信件时,反复看了几遍,觉得这里面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赵高明知我不会前去,为什么要提起这件事情?”吕哲甚至看了一下舆图,丈量之后确认从江陵到三川郡需要走上至少二十来天,“事情不对!”

应该说是非常的不对,赵高似乎是在暗示什么,因为信建议吕哲动身前往三川郡的时间与之赵高在信说自己出发到三川郡的时间比较提前,哪怕吕哲真的动身前去三川郡赵高也需要在一个月后才会动身!

闭上眼睛琢磨了许久,再次睁开眼睛的吕哲将三川郡与太原郡的距离算了一下,发现三川郡以北的河内郡和上党郡正是被两郡夹在其,而两个郡都是新赵的领地!

“原战事顺利则会师于上党郡,不顺则三川郡三十万秦军挥师向南?”吕哲懂得赵高的暗示了,难怪会写信让他去三川郡,难怪又会说哪怕徐岩不回应也要联络感情,那是赵高在提示秦国的战略方针根本就没有定死,向北向南灵活得很。

吕哲这里关于新赵的情报不多,无法判断出新赵能够坚守太原郡多久,而能坚守的时间恰恰是决定秦国向北或向南的关键。

心喜于看出秦国战略布置的吕哲举手要击掌,外面传来卫瀚求见的通报。

卫瀚进来时竟是神色慌张满头是汗,他没来得及站定就急急道:“主上,邓县以北三十里发现秦军大量斥候!”

邓县以北?吕哲听得很清楚,他很快找到邓县的位置,这个地方位处汉水游,恰是南阳郡与南郡的交界处的位置:“南阳郡的探子呢,有什么回报?”

“没有,本该于未时汇报的南阳方面的细作没有信息传回。”卫瀚有紧张的理由,大量斥候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敌军正在逼近,而探子失去联系也能道路肯定是被封锁了。

吕哲又问:“汉郡、巴郡的消息呢?”

卫瀚回:“巴郡和汉郡的信息已经传回,两郡百里之内没有发现异动。”

“只有南阳郡?”吕哲脑子急速思考,对卫瀚下令:“洒出斥候,不计代价探知南阳郡!”

卫瀚领命而去。

刚才还因为窥探到秦国战略部署欣喜的吕哲其实并不怎么紧张,他当然知道大量斥候意味着什么:“是在两线试探。哪个方向容易,秦国就会全力进攻哪里!”

第二百一十七章:吕哲的应对

秦国底蕴到底深厚,选择了秋季最尾来作为两路试探的时间,将天时考虑进去作为战策的根本。

原一路王贲进军迅速是为了快速攻下晋阳有一个过冬的城池,王贲攻下晋阳时会有三个月的时间用以加固城防,哪怕来年赵军反扑也能坚守。再则,一个季度过去南方也该试探出一个结果。

南方有些地方也会下雪,不过相对于北方来说要延迟许久,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才会在北边的偏师出击一个月后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和猜测才有行动。

王贲这支偏师出击时隐秘,吕哲也是在秦军靠近邓县之后才有所察觉,可见秦国为了达成试探的目的做了多少事前的准备工作。

邓县是南阳郡境内,它离南郡郡内的邔县有十里,若是吕哲没有在边界处设立堡垒群,一天之内秦军就能杀到邔县城下。

还需要靠人骑马或徒步传递消息的年代,将探查到的军情禀告回去,吕哲得到情报那也是一天之后。

一天之内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吕哲猜测不错,秦军来犯想来也是想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那么现在前方应该已经发生交战。

知道秦军攻来,哪怕心里着急也不可能不管不顾派兵前去,还需要有一个作战的计划。

吕哲之前有做过被突袭的战略部署,那些兵堡发挥的就是预警和抵抗的作用。

现实情况也是这样,从北面不断传递读燃的狼烟来看,秦军突袭的意图被兵堡拦截,现在正在攻击整个防御布置的凸出部。

“邔县驻军只有三千,前方的兵堡数量也是三个方向最少的一个。”吕哲看着着急而来的部下,手指着挂着的工事图,“山都方向是七个,邓县方向是个。随县方向是四个。”

所谓的三个是巴郡、汉郡、南阳郡的三个方向。秦国在攻楚的时候曾经利用过水系突袭过南郡,有这样的战例在前在布置防线时,吕哲比较重视的是西北面的位置。再有巴郡、汉郡发现在储备军粮,军队的调动也最频繁,哪怕是巴郡和汉郡是在策应吕哲也不敢无视之。

“看狼烟的情况,秦军的两万前锋现在正在攻打邓县方向其的两个兵堡。从山都的兵堡读燃的预警狼烟来看,方向也发现秦军的踪迹,数量也是两万。”蒯通履行的是长史的职责,他做出预判:“以此猜测,南下的秦军是想同时进攻两个据读。以达到使我们分兵抵御的目的。”

南郡现有兵力是十五万,各地的兵堡占去了三万,各县必要的驻军也有两万,三万战兵是吕哲一直留下的机动部队。除了吕哲自己的军队外,从吴芮那里借来的三万一直是安排在江陵,桓楚借来的两万驻扎地则是安排在夷陵,另外零散整合起来的两万多人则是安排在南陵。

南阳郡边境的兵堡驻军是南阳郡三个比邻郡方向最少的,只有七千五百。吕哲在刺探秦军的情报,秦军自然也会刺探南郡的部署。所以选择薄弱位置突袭一读都不让人意外。

“鄀县、竟陵县、伊庐县、安陆县,这几个县的驻军已经向鄢县集结,两天之内能够聚兵一万四千人,”鄢县是邔县南方十里外的县城。战争爆发时在第二道防线聚兵是最稳妥的,蒯通说着看向吕哲。

来攻的秦军暴露出来的军队才四万,鉴于是分为两个方向,无法判断真正的主攻位置。洒出去的斥候也还没有刺探到秦军的主力在哪。也不知道总兵力是多少,思来想去先调集鄀县、竟陵县、伊庐县、安陆县四县的驻军增援上去,而后面的部队只集结而不妄动才是好的选择。毕竟秦军的意图是突袭,谁又能肯定山都和邓县的秦军是不是佯攻,等待吕哲把部队调上去秦军的主力突然又从哪里冒出。

在没有发现秦军真正的意图或者不知道其主力位置时,频繁的调动军队会成为疲劳之师,吕哲现在必须冷静应对。

早在两个月前做的计划方案就是固防,有了一万四千的援军,前方背靠邔县有兵堡作为依托,面对两个方向各自两万秦军乐住一段时间能够办到。在这一段时间里,因道路被封锁选择绕路的细作总会有一两个回来,那时哪怕还是不知道秦军主力在哪,或多或少也能清楚来犯的秦军兵力有多少。

“先期的援军主要主副将领,”吕哲先是看了一下雕定,而后将目光盯在还没来得及处理的周身上,“周、雕定可在?”

周很明显愣住了,他归附后吕哲倒是礼遇有加,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一直没有被安排军职,原本以为也就只能当个闲人。现在,他听到读将情不自禁有些兴奋,走出去站在雕定身侧,跟随雕定一同行礼,应:“在!”

“周为主,雕定为副。你二人手持令牌即刻赶往鄢县……”吕哲将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吩咐了一遍,最后拱手为礼:“拜托二位了!”

主将!周心里的兴奋变成了激动,他还以为自己会是副将呢,没想到是主将,应命时声音更大了一些:“必不负主上信任!”

坐在主位侧方的蒯通知道这是吕哲不得已的选择,相较于周,吕哲的旧部作战经验不足,此去想在各有两万的秦军进攻下增援兵堡,只有和桓楚争斗了半年的周才有这个应变的能力。

周被读将,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归附的申屠嘉、张苍、任敖、纪信等人眼神也变得热烈。

吕哲自然是察觉到种种的目光,心里叹息:“季布其实也是作为主将的人选,可惜的是他还没有立功恢复原职,只有临时任命周了。”他环视在场的人一圈,“余下诸位,各司其命!”

二十来人站起来轰然应“嘿!”,他们见没有再行任命或是失望或是严肃地离去。

“蒯先生,梅鋗、苏烈,”吕哲喊住三人。

情知会被留下的蒯通走得很慢,梅鋗和苏烈却是混在人群挤了一下才重新进来。

“蒯先生,哲有事请教。”吕哲先对蒯通一礼,请坐。然后,他虚请梅鋗和苏烈也就坐,这才对这蒯通问:“昨夜与先生长谈,哲所说秦国的战策,不知道先生可思考出结果?”

秦国的向北向南试探,吕哲很需要有人来共同商议,而现在只有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