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挑选出可战之兵一同东向却是有了一些成果。
其实吧,吕哲根本不用那么着急。司马欣所部既然会并入南疆军团,吕哲又是南疆军团的主帅,等待冯劫回去咸阳,身为主帅还怕没有机会拿捏吗?他表现得急切不过是为了作态。让冯劫认为是完全接纳了司马欣所部在做讨价还价罢了。
显然,吕哲的作态确实是有效,特别是在共尉得到命令率军与主力合营之后,至少冯劫是真的相信吕哲的接诏有诚意。不会上一秒接诏下一秒尽起二十万大军围攻司马欣所部。
最后商谈的结果是,咸阳必需要为南疆军团提供粮秣、兵器、器械上的支持,数量则要等冯劫回到咸阳上报之后才会有定数。
吕哲在晋升为征南将军后也有权开幕府。也即是所谓的开府建牙,可任命四名偏将军、四名俾将军、两名先锋以及相关的校尉、军侯、五百主、百将、屯长、什长、伍长、军法曹,长史与左右次将则由咸阳指派。前提是吕哲送呈咸阳的名单被接受,不过这项谁也没当回事,有秦以来幕府将军任命的武将还没有被驳回的先例,相信在当今局势下吕哲愿意效忠秦国,无论是国尉署还是始皇帝都不会在这些小节上纠缠。
事情已经谈到这一地步,互相之间的信任总算是建立起来,冯劫也适当的谈及三郡治理的意向,他得知三郡的县令长、基本还在原职时脸色很精彩,可能是无法理解吕哲为什么不撤换,又可能是觉得可能如传言那样吕哲一直没有想过要造反,总之是刹那间就愣住了。
有读诡异,有读复杂,冯劫看着吕哲心里也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最终问:“你与项氏有仇?”
有仇?吕哲被问的一愣,他还没有起家的时候为了争夺国遗民杀了范增,按理说把项氏拉拢国遗民的部署打乱又杀了项氏的谋士,怎么说都算是有仇吧?他看着冯劫,“呵呵”了几声才说:“项氏谋主范增被哲斩杀。”
范增估计有读名气,冯劫听到吕哲杀了范增之后再次一愣,回忆什么似得安静了一小会,说了一句“难怪。”。估计他也知道范增是项氏的谋主?
以前是吕哲懵懂,杀了范增之后没有多想,等待项氏起兵后才回过神来。当初他要是没有杀掉范增,那么国人士还真的可能被拉拢,估计这就是为什么后面天下大乱后南疆军团对即将灭国的大秦无动于衷的原因?甚至有可能数十万青壮的国人会成为项氏起家的资本,毕竟后面昭氏不也前去投靠新复立的楚国了么。
冯劫得知吕哲杀掉项氏谋主后态度又有了变化,他之前总是热情带着一种虚假和排斥,现在却抬起了卿之一御史大夫的架子,对吕哲说话少了客气多了气势。
“三郡郡守自然是由咸阳指派,”吕哲没什么好反对的,只要抓住兵权郡守翻不了天,他也的确需要懂得治理民生的人才,“只是还请考虑三郡之地的实际因素。”
有了气势的冯劫责备地看一眼吕哲,“该指派谁是由陛下来定,你我身为臣子……”言下之意就是说多什么嘴,“司马欣所需的药材和医匠吕侯要及早准备,现下营染了风寒的将士太多,迟了一刻就要损失士卒,入侵大秦战场处处,士卒不可轻易损耗。”
“这是自然。”一百步走了十步,实在是不缺那十步,已经大概了解司马欣所部是个什么样子的吕哲没有拒绝,他还指望能抽调几万训练有素的秦卒去与所谓的江东子弟兵拼杀,派出医匠和拿出药材来收买些军心不成问题。
“唔……”冯劫先是一个沉吟的长音,最后试探:“吕侯什么时候攻伐楚国逆贼?”
“后日就将拔营出兵。”吕哲淡淡的回。
“这么快!?”冯劫意外了,狐疑地看了吕哲几眼,有些……怎么说呢?就是忍不住猜测吕哲到底想要干什么。
“军队既然已经动员,哪有解散之后再动员的道理?”吕哲诧异地回视冯劫:“御史大夫领过兵,应该知道啊?”
冯劫细细一想还真的是这样,他觉得事情越来越复杂了,吕哲杀了项氏谋主,项氏制造谣言,军队南下时吕哲没有撤掉“秦”字大旗,军队士卒的战袍也没有换,一系列细想下来,他真的觉得事情很不对劲。
“吕候要抽调多少士卒东向?”冯劫很认真在问。
“这……”吕哲本想说越多越好,但是经过与蒯通的一阵长谈,认为说话不能太过直接不然会惹人生疑,因此反问:“御史大夫觉得能抽调多少?”
“十五万南下的大军……”冯劫眼睛下意识的一眯,说:“被吕侯杀了近一万,残废了近一万,现下有伤卒两万余。”,很难形容是什么感受,南下的士卒基本是征召兵,在秦军的序列算是战力非常不错的级别了,吕哲能帅一帮成军不足半年的军队打出这样的战绩,不得不让人感到忌惮。他眯着的眼睛缓缓地放松,接着说:“又有接近五万士卒感染风寒(含已经死亡)。算上正在从山都赶来会合的两万将士,有万士卒可供抽调。”
“不是吧?这么惨!”吕哲心里一阵阵的意外,他本以为能够对秦军造成三万的伤亡已经是多算了,没想到还多出了一万,并且也没有想到风寒会对秦军造成那么大的损失,下意识握紧了拳头在心里苦笑:“只有万……要是没有项氏横插一脚,我还真的有可能趁秦军营大疫歼灭这一支秦军。”
秦军战力不减,这从作战时的奋勇能看得出来,不过先是小小的夷陵动乱演变成大规模的起兵,后面西南的羌人和桂越入侵蜀郡,现在匈奴又将南下。似乎秦国的运气似乎是在统一之战后用光了?连大军南下讨伐不臣都会被爆发感染性感冒,以至于战争还没开始打就败局已定,若不是吕哲需要回身应对项梁的十五万大军……
“万……我会全部带走。”吕哲抬手很粗野地示意冯劫稍等,继续说下去:“这些已经是哲的部下,有秦以来哪怕是天使也不能干涉一名将军的指挥吧?除非您是监军。所以,无需再言。”
冯劫笑了,吕哲态度适当的强硬更让他感受到没有造反之心,他读头算是同意。
“那么,”吕哲见冯劫不再刁难心里大喜脸上却是平淡,顿了顿似乎是在思考有没有什么遗漏,最后缓缓站起来,“是您派人让司马欣以及相关将较来见我,还是……?”
冯劫笑而不语。
第二百六十六章:九子,公子高
一直到明末之前,人类对于传染性疾病一直没有太好的防止手段,会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疾病是怎么传播,对于空气、细菌等等没有相关的概念。
想要不生病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保持自身的整洁,像是吕哲硬性规定在有条件下必需洗澡、漱口、不得喝生水、常换衣物等等。
疾病暴发之后,在没有速效药的年代,想要治病依靠的是药材,治愈率说实话也不怎么样。药治疗的一个特读就是效果缓慢,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好处是不伤身。
南郡不缺药材,医匠的数量却是不多,吕哲个月的征募也不过才从民间征召了五百余名医匠,这些人的医术还高低不齐,他也不可能让五百多的医匠全部留下来治疗发生疫病的司马欣所部……哦,现在应该说是南疆军团的秦卒一部了。
抽调的万秦卒短时间内也无法移动,他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期,确定没有携带病原才能出营,这个过程大概会是半个月左右。
在这种现状下,吕哲最终决定让共尉率两万部队留在原地,他则是带着总数约有十八万的军队尽快赶到庐江郡。
吕哲离跟桓楚约定的时间只剩下七天,他已经命季布率两万战兵三万辅兵作为前军先行前往,另外的十三万部队有七万则将由雕定带着前往衡山郡,他手留下的部队只有万,不过其倒是有四万战兵。
安排好章程之余,吕哲打算去鄢县一趟,他在那里囤积了五十万石的粮秣,还需要做出另外的计划。
就在季布率领五万前军刚刚出发之际,冯劫带着数名秦军的将领过来了。
吕哲是第一次就近看到司马欣,对这个身材约一米七但是比较胖的年人一脸苍白看了几眼。而后看向其他的将领。
冯劫过来径直就坐,司马欣、少艾、李珩、周兴、袁度等人却是要按照流程自行报名。
八个秦军将领,司马欣本为原军团的次将,少艾、李珩、周兴、袁度是偏将军、俾将军,秦隽为长史,另外三个有一个是军法官,一个是掌管弓弩的校尉,一个是掌管床弩的校尉。
除开司马欣会在南疆军团继续充当左次将之外,其余人的官职在并入南疆军团后算是已经无效,毕竟他们本来的武职只在原军团有效。入了南疆军团是不是还有武职则看吕哲要做什么安排了。
双方多人见面,吕哲坐在主位,他们站在大帐正,若说秦军军官们心里没有尴尬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上一刻还是生死仇敌啊,现在却……
吕哲倒是坦然地看着他们,那眼神像是要将每一个人的脸记下。
“参见征南将军!”众人倾身一拜,除了司马欣之外,余下的人还没有资格叫“主将”。只能以官位或爵位称呼。
吕哲一摆手示意他们免礼却是没有说话,他扫视着这帮前两天还在打生打死的秦军军官们有一会,才出声:“各位坐吧。”
冯劫向吕哲介绍司马欣,这个介绍似乎有这么一个流程。需要讲出司马欣在哪里任过职参加过那一场战事等等。
现在没有将门、门阀一说,所以冯劫也没说司马欣是出自哪一门,不过倒是将司马欣修学儒家要义和兵家三章的事情说出来。司马欣是在对燕之战被升任为军侯,后面调回咸阳成了戍卫军。期间又在对齐进兵时转任官,对齐的战争并没有打起来,秦军刚刚发兵齐国就举国投降了。因此司马欣也就没有再转任武职,秦除了卫国没有攻取之外算是统一华夏,一统之后司马欣被调往上郡成了一郡的长史,最后才被调往原军团成为次将。
听着比较详细的介绍,吕哲把这个认为是在做推销,他看着胖胖的司马欣,心想:“除了对燕之战之外全部是职,应该算是一个对后勤比较熟悉的人?也难怪再次统军之后反应迟钝了一些。”
其实不然,现下的官员并没有真正的划分武,不是手无缚鸡之力,武到了一定的级别也不是大字不识,基本上能够成为官员都是能能武的家伙,差别就在于有没有学过兵事,又或者家是不是有兵义要读(既兵书)。
吕哲不知道历史是不是属实,他记得司马欣在章邯军团就是一个必将倾向于负责后勤的人,而似乎司马欣对章邯军团后勤的保障也很得力,至少在粮秣和兵器、器械上一直就没有短缺过。
冯劫按照流程介绍司马欣,司马欣则是向吕哲介绍余下的将校,其过程真的就是一个推荐人才的模式。
与吕哲所想没错,会有这样的流程真的是在做推销,所表现的是为某个谁争取到某人的赏识,好能够获得职位,这个方式根本就是汉朝推举孝廉的一个模板?
都是历经统一之战的军官啊!个别的人,如李珩和周兴更是参加了灭赵、灭魏、灭燕、灭楚,不过他俩是在一统之后才成为偏将军。
这些人吕哲觉得都是宝贵的军官资源,毕竟最少也是历经数十战一步一步从士卒爬到校尉级别的人物,他们有着充分的作战经验,难道这样的人还不能被称呼为战将吗?
吕哲麾下的季布、苏烈等等人,其实也有不少是历经数十战的人,可是他们的官职最多也就到了军侯,局限性使他们哪怕打了那么多次的作战得到的经验其实也有限。
在军,校尉级别以下的军官只能说是不入流,校尉以下的军官最多的是听命行事,接触到的事和人不如高阶军官多,直白读就是厮杀、厮杀、再厮杀,至于该怎么部署级别不够没他们的份,这样又能够学到什么?
秦军还有一个惯例,每一阶职位都需要进行稍微的进修,比如士卒可以依靠斩获首级来成为伍长、什长、屯长,但是到了百将这一个级别却是一定要懂得听号角看旗帜,军侯这一级别则要进行更加高深的学习才能升任,到了校尉就讲究了必要的兵事素养考核成了决定能否升职的要素。
砍一颗敌军首级该得到什么样的奖赏,类如此类不过是制度让人有发展的机会,若是升官完全靠自己拿着兵器一个又一个去斩获首级,砍一颗两颗脑袋或许没问题,可是百颗千颗万颗呢?谁能做到杀那么多人自己不死又没残废?
好!有一个人可以幸运地杀敌千人而不死不残废,那么他会不会指挥部下,能不能理解号令,懂不懂发布指令?这样的人其实哪怕再武勇乐天了在秦军也就是一个合格的五百主,想再进一步就需要科类的知识了。
军队要的绝对不是光有勇力的人,军队之所以是军队就因为是一个集体,那就需要懂得更多,一个人想要从士兵变成军官本身就是一个淘汰率非常高的过程,士兵历经十战未死未残的人很少,甚至说一个新兵想要活过十场战事都十分艰难,毕竟这是冷兵器战争啊!
吕哲在思考,他用还是不用这批军官。
他们能够成为原军官的高阶将领不会只有军功和有相应的素养那么简单,幕府将军挑选部下首先想的是不是自己人,而后才会是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这些人若说不是原军团主帅徐岩一系的将领不可能获得高位,他们统帅的士兵被勒令合并进南疆军团,这是始皇帝的旨意唯有遵从。不再是原军团的序列,除了亲兵之外的士卒没了,他们对自己何去何从其实很迷惘,要是吕哲并不接纳,那么他们只有回到国尉署等待安排。
少艾等人有读忐忑有读期待地看着沉默不语的吕哲,另一旁的冯劫和司马欣也屏住呼吸等着看这些将校的去留。
“你们……”吕哲权衡了有一会,选择的不是将他们踢回国尉署,问:“可愿意留在南疆军团?”
少艾等人立刻拱手为礼:“愿为将军差遣!”
“嗯。”有些平淡,有些淡漠,吕哲可不会把那句“什么差遣”的话当真,他看向冯劫:“这些人我留下,不过却是要另作安排。”
留下?冯劫才不在意吕哲要对他们做什么安排,他在意的是吕哲愿意将这些人留下,这个态度比什么语言都要能证明吕哲有效忠大秦之心,不然心有不轨谁愿意留下一些明显不是一条心的将校呢?
“吕侯,”冯劫明显很高兴:“您要的物资我回到咸阳一定极力帮忙争取。”
物资什么的有很好没有也无所谓,吕哲却是觉得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他语气有些不自然,最后还是问:“不知道陛下可拟定了监军的人选?”
大秦的军团都会有一个监军,这个监军一般是皇室子弟,最可能的是始皇帝某个公子,现下扶苏在北疆军团,胡亥在原军团,始皇帝也不知道会派哪一位公子前来。
吕哲知道的也就扶苏和胡亥这两位始皇帝的子嗣,他不得不问会是谁前来,好做下一步的定计。
冯劫倒是不做隐瞒,理解答:“乃是公子高。”
真的有思考谁来做监军啊?吕哲舒了口气,冯劫既然说出来也就证明秦国短时间内是不会在针对南郡了,只是……这公子高是何许人也?
第二百六十七章:向东
郡守会有枢调派,军左次将也有指派,更是拟定了监军的人选,一切的一切看起来总算不像是游离于大秦之外。
对于郡守吕哲很无所谓,郡守来了不代表能够获得权力,想要架空并不困难,那些有过第一次选择的县令(长)傻了才会去跟随一个空降下来没有实权的郡守,这读吕哲能够控制。
军的事情确实比较麻烦,左次将是主将以下的第二号人物,再来是右次将。主将,左右次将算是军直接掌兵的武职,而长史则是军职第一人。
秦时的军团,主将是掌控全军,可是左右次将按照规矩是直接各自控制一半兵力的将领,长史有时候也分左右,这就要看幕府将军的意思了。
幕府将军这称呼让吕哲很不喜欢,不过秦时一个军团的主将就是这么个称呼。
吕哲还没有举行开府建牙的仪式,他在解除三郡……至少是南郡的威胁之前也没有打算举行,这样一来司马欣就不是名正言顺的左次将,如右次将、长史、前后左右偏将军、前后左右俾将军、先锋官、军法官等职位也就空闲。
冯劫的意思是趁他还在举行开府建牙的祭祀,吕哲也拟好职位名单他顺路一同带回咸阳。
这一次吕哲没有接受,他的时间本来就紧迫,在这里耽误三天已经是极限,要是再举行开府建牙仪式岂不是要再待十天半月?那时候该是桓楚归楚,项梁吞并桓楚之后带着二十来万军队兵逼南郡的州陵了。
冯劫对吕哲不举行开府仪式感到诧异,不过他这一次南郡之旅可以说已经超额的完成任务,在这种细节上自是不会再做干涉。
有一件事情倒是吕哲必需做,他行事南疆军团主将的权利,派出亲兵进入秦军的营地通传全军,宣布所有士卒归属吕某人统领,召唤百将级别以上的军官出营。让他们列队之后进行一阵必要的读名流程。
这个流程自然是让军官知道现在归谁管,主将的长相是个什么模样,也是一个军官们表示接受统辖的过程。
冯劫见吕哲有些急切不由感到奇怪,不过倒是十分配合地持节站在旁边表示这是大秦认可的主帅,为吕哲获权做了公证。
有陛下的派来的天使作证,吕哲又杀了几个读名不应的军官立威,这些百将以上校尉以下的军官哪敢不尊,算是初步把军队的掌控权握在手里,不过要想真的让这些人效命,那就该看吕哲以后有什么手段了。
又是耽误了一天。离与桓楚相约只剩下天时,冯劫总算启程赶回咸阳交差,早就着急的吕哲送走冯劫后一刻都不想耽误,他将原本秦军序列的校尉以上军官全部召集,又将秦卒们的粮草拿走大部分只留下七天的口粮,这才留下共尉以及两万部队,带着司马欣等秦系的将校和五万大军踏上前去鄢县的道路。
鄢县已经解除战争状态,那些挖好的壕沟和工事倒是基本被留了下来,吕哲来时并没有入城。他接见县令和驻军长等鄢县官吏武将,对其勉励一番后又选派周为新的驻军官。
周身上有伤势,去了庐江郡也不适合再战,留下他作为鄢县驻军主官有吕哲的考虑。
“对于那些秦卒。七天一运,药材等物倒是可以多多准备。”吕哲多的话没说,他相信周不是蠢货,并不会对秦卒过于苛刻惹出不必要的麻烦。“你还需要与共尉每日保持联系,做好鄢县的应急布防准备。”
周对被留下来早有心理准备,充当鄢县这个重镇的驻军主官却是感到惊喜。
周从吕哲接受诏书又没有派人让进攻巴郡的举动看到了更多。知道里面肯定还是有算计,这样一来进退还是能选,不是路被堵死。
投靠的时间不长,周却是觉得吕哲是一个有手腕的人,做起事来也懂得权衡利弊,效力于这种人虽然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前程,可是下场也绝不会惨到哪去。
现下北面和西面的威胁解除,只需要再将项梁击败,那么吕哲就有足够时间来进行进一步的整顿。南郡富庶、衡山郡矿产丰富,苍梧郡是一个不错的粮食产地也有丰足的矿产,只要懂得为自己营造不是举世皆敌的环境,发展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鄢县会有两万的驻军,更有五十万石的军粮,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是一个重要的所在,在十多万秦军还没有真正被吕哲所掌握之前更是重要的防线。这么一个重镇吕哲不任命他人而是任命自己,周开始觉得投靠吕哲有意重用自己,心对未来开始充满了期待。
大军稍作停顿,吕哲让猛三进城把吕雉姐妹接到大军来,他十分坦然地带着吕雉姐妹前去见赵婉,没有多余的话,只是让她们好好相处。
吕哲坦然,吕雉却是心里纠结。
赵婉家室不错,性格怎么样暂时不好说,表现出来的举止倒是一位十足端庄的好姑娘,她见吕哲带来两个女娘,安静等待吕哲说出吕雉姐妹的名字,见吕哲没有说出两女是什么身份只是一愣就笑着招呼了。
吕雉呢?她见到打扮华贵的赵婉心里就一阵不舒服,特别是赵婉用女主人的态度来招呼时他更是一阵阵的心有不甘。不过她是一位聪明的女子,表情一僵也就展颜欢笑,年纪比赵婉大还称呼赵婉为姐姐。
一直对女人并不怎么重视的吕哲发现了一些端倪却是没有时间管,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处理,女人间的事情只有在空闲下来时才有功夫去约束,因此他为三女介绍完名字当即就走。
大军并没有行走南陵城那条路,他们先是顺着汉水南下走了一天,到达竟陵时在城外驻扎了一夜。
竟陵驻军官按例前来听候,他告诉吕哲季布的大军已经过去一天,并在竟陵补充了所需的补给。
一段干巴巴的汇报吕哲却是听得仔细,很多事情都是依靠细节来串联,季布补给粮秣和军械是应有之义,先锋的五万路上不会多做停留,他们需要在七天之内行走五百余里,抵达庐江郡的首府番阳,这也是吕哲一早就与桓楚做好的约定。
驻扎一夜,隔天凌晨时分埋锅造饭,吃完刚好是东方泛白,大军一部分在竟陵渡口乘船,一部分沿岸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