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贤婿-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柴慎见刘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对一旁的縻貹问道:“縻貹,你可还视本王为主?”
“王爷这是说的哪里话?王爷自然是縻貹的主公。”
“好,既然你还视本王为主,那本王的命令你可还听?”
“王爷有何吩咐只管道来。”
“本王要你辅佐刘智伯一同保护世子离开,还有,你要答应本王,将来若是那李墨善待我儿,那你与杜壆等人当要忠心保他。可他若是对我儿不好,那你等也要让其付出代价。”
“王爷,我……”
“你方才不是说还视本王为主吗?”柴慎瞪着縻貹问道。
縻貹嘴笨,结果被柴慎抓住了话里的把柄,此时再想要改口已经晚了,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刘智伯。
“縻貹,莫要辜负了王爷的期望。”刘敏轻声劝道。
縻貹的脑子是不太灵光,但他却也不是傻子,到了这时候也反应过来,看着柴慎,縻貹重重点头答道:“王爷放心,縻貹但有一息尚存,必不让人欺辱了世子。”
“嗯,如此本王多谢了。”柴慎冲縻貹拱手一礼,縻貹见状急忙跳开,“王爷言重了。”
……
城里的柴慎在忙着托孤,城外的朝廷大军则在讨论着明日的攻城事宜。蜀王柴慎如今已经是大势已去,这种痛打落水狗的机会,没人愿意放弃。只是眼下巴蜀之内聚集了大周超过半数的人马,而这些人马却互不统属。
虎字开头的三支新军以及已经更名平西军的原常胜军都想要拿下这次的首功,好在当今圣上的心目中占据一个重要地位。
“都不要吵了!再这么争吵下去依我看也是没有结果,不如这样,城有四门,我等各自负责攻打一门,到时谁拿首功,各凭本事,如何?”平西军代表种师道一拍桌子,对其他三军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在场众人都知道种师道的平西军人数最多,这个提议对他最是有利,可问题是他所提的建议也的确是当下最稳妥的办法。毕竟谁也不愿给他人做炮灰,就如种师道最后那句话,各凭本事。
宋江的虎威军负责东门,庞毅的虎安军负责西门,辛从忠的虎贲军负责南门,种师道的平西军负责北门。
次日清晨,当柴慎得知四门同时遇到敌情的时候,不由苦笑一声,多亏自己事先有所准备,早就让人秘密挖通了一条通往城外的地道,要不然想要让杜壆等人护着自己的独子杀出重围,难如登天。
已经感到自己大限将至的柴慎并未有多慌张,一面让自己的王妃带着世子柴平通过地道逃出城外,一面顶盔贯甲,亲自上东城负责防守。
王爷亲自击鼓,令守城将士士气大振,硬是扛着朝廷大军齐攻四门的压力坚持了将近三个时辰之后,北门才被种师道的平西军攻破。而随着北门失守,南门、西门也相继失守,只剩下柴慎所在的东门还在坚持。
“王爷,大势已去,还请早做打算。”贺吉冲到柴慎的身边,低声说道。
“……贺吉,你说本王若是去了京城,会是什么下场?”
“这……”贺吉被问得一愣,柴慎也没让贺吉回答,又说道:“护送本王回府。”
得知北门先被攻破,负责东门的宋江并不着急,就算平西军抢去了先登的功劳,可生擒敌酋的大功却还是自己的。可等得知南门、西门相继告破以后,宋江有些急了,那帮孙子肯定会来抢攻,这是不用想都能猜到的!
“快,务必赶在友军赶到之前拿下东门,生擒反王!”宋江真急了,拔出佩剑对左右厉声喝道。
第336章 三王去二
宋江一发狠,手底下的人就得拼命,尤其是新投的人更是个个奋勇,只是等虎威军攻破东门时才发现,蜀王柴慎已不在东门。
“人哪去了?”宋江气急败坏。
“听俘虏交待说是已经退入城中。”
“陈兄、云兄,随我一同进城,说什么也要抢在别人前面拿获蜀王。”宋江急声对****真、云天彪叫道。
无论是****真还是云天彪,都清楚拿获柴慎的重要性。如今大周军方随着秦八郎、李墨这两个人的离去,正是缺少领军人物的时候,拿获了柴慎,对他们日后成为军中第一人有极大的帮助。
只是等宋江等人带兵赶到城中央,蜀王柴慎的府邸时,还是有人捷足先登,抢先将蜀王的府邸给包围。与宋江等人的心思一样,抢先赶到的辛从忠也很想生擒活捉柴慎。毕竟活的蜀王要比死的蜀王更值钱。也正是因为想要活捉柴慎的这个念头,这才给了宋江等人赶到分一杯羹的时间。
种师道、庞毅、辛从忠,再加上一个宋江,大周军方新四巨头齐聚蜀王柴慎的府邸前。为了生擒活捉柴慎,四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劝降。只是此时柴慎心意已决,一心求生,要不是为了给通过地道离开的刘敏等人争取时间,柴慎此时早已自杀成仁。
而现在,柴慎还在拖延时间。他抓住了宋江等人一心想要活捉自己的机会,漫天要价的提出让自己投降的条件,但实际上却让随着他一起退到此处的贺吉等人通过地道不断逃走。原本随着柴慎退入府邸的共有五百余人,但等宋江等人已经快要等的不耐烦时,留在柴慎身边的人只剩下十几名常年伺候在身边的内侍。
要不说柴慎擅于笼络人心呢,明知道留下来必死,可这些胆小怕事的内侍还是选择留下来陪同柴慎共赴黄泉。按照柴慎的指示,十几名内侍将事先准备好的火油柴薪洒满蜀王府各处,之后便聚集到了柴慎的身边。
宋江等人还在傻乎乎的等候柴慎的回复,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只是这回却没有得到柴慎的答复,反倒是蜀王内宅火起,浓烟滚滚直上九霄。等到宋江等人撞开蜀王府大门的时候,蜀王府内已是一片火海,想要救火已经晚了。
宋江脸色铁青,任由李逵拖着远离火海,其他人的脸色同样也很难看,这回别说生擒柴慎,恐怕到最后能找到一块骨头都难。一想到当今圣上的震怒,宋江等人的心里就对临死还耍了他们一把的柴慎恨之入骨。
只是这份仇恨他们却不能找柴慎报,即便想报也报不了。可心头的这口恶气必须出!罪首没了不要紧,这不是还有从逆的贼众在嘛,在宋江等人的默许下,三日不封刀的屠城令将柴慎的王城变成了一座死城。
柴慎的一把火只是将自己的蜀王府化为灰烬,但宋江等人的一道屠城令却将这座战前人口达到三十万的大城变为了一块白地,为了掩盖屠城的罪行,宋江等人在率军离开之前放了把火,随后对外宣称蜀王柴慎冥顽不灵,眼见兵败在即,放火焚城。
****************************************
好与坏,善与恶,永远都是对立存在的,并且二者的关系也是随时发生着变化,没有绝对的时候。
柴慎起兵之初,尚有不少巴蜀人觉得柴慎是叛党逆贼,可随着朝廷的平叛大军入蜀,常年生活在巴蜀的本地人才发现不管是柴慎还是朝廷正统,对他们的态度都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柴慎反倒相对要和善一些。
只是此时再反悔也晚了,请神容易送神难,本来随着柴慎放火焚城,葬身火海,巴蜀的战事已经可以算是告一段落,但朝廷的平叛大军却没有立刻离开巴蜀,反倒已清剿蜀王余孽为借口赖在了巴蜀。
蜀王的余孽清剿出多少不知道,反正巴蜀的本地豪强倒是被干掉了不少,抄家灭族近百户,每日里被斩首流放的人更是以百计。短短半月的光景,但凡是柴慎生前所影响的州县,家中富裕的大户几乎无一幸免。而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也因为对未来的恐惧而纷纷携家带口的逃出巴蜀,逃往了安西大都护治下。
等到朝廷新的任命抵达之后,蜀王柴慎当初所控制的州县几乎都是十室九空,贼过如梳,兵过如犁,等到朝廷新任命的地方官抵达巴蜀之时,忍不住热泪盈眶,百姓都跑得差不多了,自己以后治理谁去?
一封封“请罪”的折子送到了胖子的案头,并未叫胖子感到有什么难办的,蜀王柴慎一死,胖子的心腹之患算是除掉了一个。至于那些“请罪”折子中所提到的问题,胖子倒是并不怎么担心,大周本来就是人多地少,即便被李墨要去了三十万户,之后又招揽去了十多万户,可留在大周的厢军还有四十多万户,将这些失去土地的人安置在巴蜀,立马就能解决巴蜀人口流失的问题。
真正叫胖子感到头疼的是宋江等人的“肆意妄为”,屠了蜀王柴慎的王城,胖子可以不计较,可之后宋江等人肆意构陷的行为却叫胖子感到不满。尤其是宋江等人的敛财之举,更是叫胖子感到不安。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叫大周成为自己的“一言堂”,胖子绝对不会允许在自己的朝堂上再次出现像秦八郎、李墨那样的威胁。
一纸调令,留在巴蜀的四军离开了巴蜀,巴蜀的防务交给了老将王焕所率的龙骧军。自林冲等龙骧四将离开龙骧军后,胖子请出老将王焕、张开、项元镇、徐京四人接手龙骧军。
而随着龙骧军的到达,宋江等四路人马也各奔东西。虎贲军坐镇江南,虎安军监视安东,平西军防备安西,虎威军回京待命。
安西大都护李墨的一举一动,胖子可以说是时刻在关注。李墨对军队重组的事情,胖子自然也是知道的。主要是因为李墨对这事并没有瞒人,不过胖子所知的只是李墨想让人知道的,至于李墨不想让人知道的,以胖子目前的能力,还真没办法知道。
胖子知道李墨如今手上有三十万人马,而这三十万人里有近七成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在此时此刻,胖子暂时不敢与李墨的安西大都护府翻脸,种师道的平西军所要负责的主要事情,就是防备李墨的安西大都护府。
当初李墨手上只有满编五万人的凤鸣军时胖子都不放心,眼下对于超编严重的虎威军自然也就更不能放心。相比起宋江,原本的常胜军反倒让胖子感到放心。那种师道、刘仲武等人选择留下,一是故土难离,二是知道有秦八郎以及他身边的那些亲信将领在,他们的出头之日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选择留在巴蜀,就意味着他们唯有抱紧胖子的大腿,才能升官发财。
可宋江的虎威军就不同了,相比起守规矩的种师道等人,宋江的一些做法叫胖子感到不满。最大的不满就是宋江私自授官的举动。唐猛、颜树德、任森、王天霸四人的任命应该由他这位圣上来发,你宋江算哪根葱?
为了防止宋江日后拥兵自重,胖子决意让虎威军分家。这也是为何命虎威军回京的最大原因。
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惹得圣上不满的宋江一路畅想着回京之后会受到什么样的封赏。可等回京以后,圣上的封赏的确很丰厚,博州节度使一职是宋江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任命,但现在却确实落到了宋江的头上。
随着朝廷与齐王柴英的妥协,博州此时也算是大周的边境,而对于被安排在边境一事,宋江半点怨言也没有。毕竟如今大周的周边强敌里,就数齐王柴英最弱,而且宋江更是清楚朝廷与齐王之间必有一战,他成为了博州节度使,将来有的是机会再立战功。
只是还没等宋江那股高兴劲过去,朝廷的另一道旨意立马就将宋江浇了个透心凉。拆分虎威军,一分为三,除留下宋江这一路主将外,****真、云天彪二人也被提升为了一路主将,分别担任洺州、相州节度使。至于宋江在巴蜀招揽的唐猛四人,也分别被****真、云天彪瓜分。
宋江自己心里明白,自己与陈、云二人名为主从,但实际上却只是合作者的关系。眼下朝廷将这二人也封为了一州节度使,那他二人与自己分道扬镳在所难免。只是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叫圣上如此对待自己。
没了唐猛四人,陈、云二人又跟自己“分家”,宋江手上可用之人,或是说能作为大将的人好像就没有了。虽然被封为了一州节度使,但实际上所掌握的力量却被大大削弱,而这个苦果宋江还只能自己吞,跟旁人抱怨不得。
也正如宋江所料的那样,接受朝廷新的任命的****真与云天彪在来拜访过宋江一回之后就领军去上任了,只留下百思不得其解的宋江黯然神伤。自家人知自家事,宋江很清楚自己有多少斤两,没了猛将,别说立功了,将来别兵败都是万幸。
“哥哥莫要伤心,以小弟之见,朝廷这回之所以会这样,恐怕问题还是出在哥哥身上?”吴用手摇羽扇,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对宋江说道。
“军师莫打哑谜,有话直说吧。”心情不佳的宋江没兴趣配合吴用,闷闷不乐的说道。
吴用察言观色,见宋江此时心情不佳,倒也不再卖关子,轻声说道:“这问题,恐怕还是因为哥哥私自给唐猛等人授官。小弟知道哥哥当初为了收唐猛等人之心才会如此做,但这样做毕竟犯了朝廷的忌讳,这才有今日一劫。不过哥哥也不必灰心丧气,咱们大周人杰地灵,没了唐猛等人,咱们再招揽就是。”
“军师,这英雄好汉哪那么容易寻到?”宋江苦笑一声说道。
“哥哥这话说得可就有些没道理了。小弟向哥哥提几人,哥哥看看算不算英雄好汉?”
“哦,那军师倒是说说。”
“晁盖算不算?朱仝、雷横算不算?”
“唉~军师此言差矣,当初咱们又不是没派人去请,他们不是拒绝了嘛。”宋江闻言一摆手说道。
“哥哥啊,当初咱们是落草,可今时不同往日,咱们的身份与之前大不相同,若是此时哥哥能够亲自登门拜访,又何愁他们不点头答应。”
“……军师提醒的甚是,不知军师可还有别人推荐?”宋江连连点头,又面带希望的看着吴用问道。
还别说,吴用真没让宋江失望,除了晁盖、朱仝、雷横三人外,吴用又向宋江推荐了人称扑天雕的李应以及芒砀山的樊瑞、项充、李衮三人。宋江闻言大喜,当即就决定准备动身去亲自请人。
“哥哥,哥哥,在不在?”李逵的大嗓门从院中传来,心情此时不错的宋江闻言扬声答道:“铁牛,有甚事?”
“哥哥,小弟今日结识了三个好汉,想请哥哥随小弟去与他们见见。”进门的李逵立刻大声对宋江叫道。
在宋江眼里,李逵就是自己手下的第一号马仔,忠实打手,他能向自己推荐什么人,宋江不用看都能猜到。若是平时,宋江倒是会给李逵这个面子,但现在他刚被吴用为他带来的好消息说的高兴,对李逵带来的好消息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为兄现在有事要出远门一趟,铁牛你先待为兄招待你那三位朋友,等为兄回来再见不迟。”
“啊?”李逵闻言一愣,不过还没等他说出反对意见,宋江已经带着吴用出门。等到李逵反应过来要去追的时候,宋江已经扬鞭离去。
李逵站在原地想了半天,这才有些郁闷的回到了酒铺。他好喝酒,眼下有没什么要他干的事情,原本只是来酒铺喝酒,却不想与同样来酒铺喝酒的一人一见如故,也正是那人的介绍,李逵才认识了另外两个“酒友”。
第337章 不安分的心
李逵是粗人,对在酒铺等候的三人照实说了自己去找宋江的经过,其中一个酒友闻言笑了笑,摇头说道:“既然宋节度事忙,那我等就不去打扰了,李逵兄弟,喝酒。”
说话的人是读书人装扮,而李逵对这类大头巾一点都不感冒,让他感兴趣的是大头巾身边那两个人。那二人一叫焦挺、一叫鲍旭,李逵一见就觉得跟这两人投缘,之所以会去见宋江,也是想要让宋江将这二人招揽过来。至于那个叫萧嘉穗的大头巾,在李逵看来不过是捎带。
不过眼下宋江有别的事情要忙,李逵也只能先放下这事,听了萧嘉穗的话以后,也没多想,坐下来四人痛饮了一番。
等到李逵走后,萧嘉穗看着两个同伴缓声说道:“看得出那叫李逵的人很在意你二人,不如你二人就留在这里,以你二人的本事,想必也能得一场富贵。”
“萧家哥哥这叫什么话?当初若不是你的提醒,我与鲍旭兄弟恐怕已被人做成了人肉包子,哪还能坐在这里喝酒。更何况咱们当初不是说好不投这宋江的吗?”
“萧家哥哥,你为何看不上那个宋江?”一旁的鲍旭也忍不住插嘴问道。
“我与那宋江虽未会面,但从他所做之事也可以看出,此人市恩沽义,极善收买人心,这种人我不喜欢。二位若是愿意,也可随我一同往西,去投那安西大都护李墨。”
“李墨……他贵为安西大都护,会看上我等草莽之辈?”焦挺闻言有些犹豫。萧嘉穗见状笑道:“焦挺兄弟莫要为此担忧,我观那李墨用人不问出身,看他手下那些大将,在投效李墨之前你们可听说过他们的大名。”
萧嘉穗这话倒是没说错,李墨手下那些大将除了有限的几个人外,大多数人都是在投效李墨之后才开始扬名,而在投效李墨之前,大多数人并不为人所知。
“既然萧家哥哥想要去投那李墨,那我二人自然要跟随。”焦挺与鲍旭对望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
要说起这三人认识,还真是巧合。三王之乱自爆发至平定,期间受影响最大的除了平民百姓,就数焦挺、鲍旭这类江湖人士最倒霉。焦挺、鲍旭原本在枯树山占山为王,手底下有那么三五百喽啰。可随着朝廷官军开始平叛,他们这些原本不入官军眼的草寇也成了官军清剿的目标。
枯树山被官军攻破,焦挺、鲍旭逃走,半路途中遇到一家客店,却不想那是家黑店,若不是当时同在店中的萧嘉穗及时示警,焦挺、鲍旭很有可能就会阴沟里翻船,变成饭桌上的包子。
而除了对萧嘉穗救命之恩的感激,焦挺跟鲍旭也意识到自己二人必须要有一个引路人。在如今的大周境内,至少是目前,占山为王的逍遥日子是过不下去了,各路非官方的山大王都已经被列入官府的打击对象。
经过一番交谈,焦挺、鲍旭对萧嘉穗那是心悦诚服,这才结伴而行,途径博州。按照萧嘉穗的说法,眼下三王之乱虽已平息,但大周却并未平静。安西、安东两大都护府的出现,预示着将来大周还会有一场更大的动荡出现。
而萧嘉穗现在要做的,就是想要投一名主。以萧嘉穗的本事,无论投靠哪里都可以受到重用。他文武双全,家世显赫,属于皇族后裔。当然这个皇族后裔不是指如今的柴姓皇族,而是指大周之前的那个朝代。
在拥有选择权的时候,萧嘉穗自然不会轻易下注,他想要先看看,然后再决定去投靠谁。离萧嘉穗最近的自然就是大周朝廷,只是感觉敏锐的萧嘉穗已经发现如今的大周朝堂不适合自己。别看如今大周好像兵强马壮,但萧嘉穗知道这只是还没暴露出李墨、秦八郎出走前的假象。
无论是李墨还是秦八郎,手下那才是精兵强将,尤其是李墨,悄没声息的就打下了这么大一块家业,更是叫萧嘉穗感到佩服。至于秦八郎,那就显得有些在吃老本了。而且秦八郎所占的地方在萧嘉穗看来并不好,进取不足,自保有余,秦八郎日后顶天了也就是个番邦小国的结局,不像李墨,将来问鼎也不是没有机会。
当然最吸引萧嘉穗看好李墨的原因倒不是萧嘉穗也有从龙之心,而是李墨的用人政策让萧嘉穗可以无所顾忌的尽展所学,也不用担心功高震主这个问题。自朝廷对作乱的三王开战以来,萧嘉穗已经走过不少地方,李墨率军平定江南时,萧嘉穗也曾经在江南逗留,亲眼看到了李墨的手段。与李墨相比,当今圣上就显得有些卑鄙无耻了。
那场伏击,官方说法是误会,但这种说法却瞒不了萧嘉穗这样的聪明人。就算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萧嘉穗也不会为随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的当今圣上手下做事。
焦挺、鲍旭都是头脑不太灵光的主,但他们一根筋也有一根筋的好处,眼下他们就认准了萧嘉穗,无论是刀山还是火海,都愿意陪着萧嘉穗一起去走上一个来回。
当李逵次日再来找三人饮酒的时候,客店掌柜却告知萧嘉穗三人在清早已经退房离开。要不说李逵是个粗人呢,在得知焦挺、鲍旭已经离开以后,除了有些觉得可惜外,也没有去找,等到宋江回到博州想起李逵要为他引荐的人时,李逵自己已经快要忘了还有这么档子事。
“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宋江一脸不高兴的数落李逵道。
李逵憨憨的笑了两声,没有答话,宋江也不是真的要找李逵麻烦,见李逵装傻,也就没有再提这事,挥挥手打发李逵离开。
感觉出宋江心情不佳的李逵退出了宋府,不过他也没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军师吴用的家。李逵纳闷呀,自家这位哥哥离开的时候一脸兴奋,怎么回来的时候却像是跟霜打的一样。
“军师,我家宋江哥哥这是怎么了?难不成这次出门不太顺利?”李逵找到吴用后立刻问道。
吴用听后苦笑一声,“看出来了?”
“啊,一眼就瞧出来了。”
“……唉~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这次哥哥本来有意去照顾一下旧日的朋友,却不想那些人不怎么领情,拒绝了哥哥的好意。”
“我家哥哥如今身为节度使,是哪些人那么不长眼?”李逵一听立马也有些不高兴的问道。
“你莫问了,总之这几****老实点,以免叫哥哥把心里的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