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御前驸马-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朱禄颖点点头,然后便往宁安离去的方向追了过去。

太学楼中。

“所有试题都收完了吗?”

此刻严嵩端坐在书桌前,双目微睁,老态龙钟的养着神。

书桌一旁站着有十二名衣着官服的中年男子,手中捧着一叠厚厚的写了字的白纸,一看便知道此乃考生们的试题。

“回大人,所有考生总计四千七百二十一人。所得试题总计四千六百八十八份,共有三十三名考生无试题,其中有七人作弊被捕,十人中途离场,其余十六人均未能参加本次会试。”

听严嵩如此一问,一旁一位胸前绣孔雀衣着红色官服的中年男子立即上前一步答道,看他的样子,应该是在翰林院任职的一个五品侍讲学士。

“哦。”

严嵩并没有其他说法,只是轻哦了一声,然后把目光看向了那人手中一叠厚厚的试题。

“对了大人,这些是卑职与众位考官在四千余份试题中选出来的相对优秀的三十份,其中多是对答如流,举一反三,令卑职众人也无不为之叹为观止。”那男子见严嵩瞄了一眼自己手中的试题,于是再次会意的说道。

听到这里,严嵩微微皱了皱眉,然后道:“哦?给老夫瞧瞧。”

“是,大人!”

那男子上前一步,恭敬的将手中的试题递到了严嵩的手中,然后又用手指在试题上指点起来,似乎在给严嵩介绍讲解。

少时,严嵩将所有试题都看了一遍,然后又将试题放到一旁。

“看来这一届的会试也与往常一样嘛,对了,怎么没见我家皓儿的试题呢?难道他答得确实不好?”

严嵩突然话锋一转,这时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孙子,在看完相对优秀的三百份试题中,竟然没有看见严皓的名字,确实让他有些意外,要知道,自己可是安排好了一切的,再怎么也应该考的进前三百名吧!

“回大人,这…”那红服官员显得有些为难起来,似有难言之隐。

严嵩立即道:“别吞吞吐吐,有什么就说!”

“是!是!回禀大人!严少爷所答之题着实不赖,然唯一美中不足之处乃是因为严公子答偏题了。”

“偏题?”

面对严嵩那一双凌厉的眼睛,那红衣官员顿时忐忑起来:“是…是这样的!本来答考论,严公子却言策问,而四书文中,严公子又多是言说为官为政之道,所以……”

其实也实在难为这个红衣官员了,摆明就是严皓作弊,但是作弊又不聪明,不看清楚题目就乱写一通,结果偏题了也不知道还自以为是自鸣得意。

“这个不孝子!”严嵩一阵郁闷,好不容易给他安排好一切,却不想还闹出一个偏题,真的是朽木不可雕也!“罢了罢了!那就到此为止吧!一会儿就将名次定好,今夜老夫就进宫递给皇上过目。”

“大…大人!”就在严嵩准备起身整理试题的时候,却见那红衣官员再次吞吞吐吐起来,似乎还有事情要交代。

严嵩心觉疑惑,立即道:“怎么?还有事?”

“是的!回大人,方才那三百份乃是相对优秀的,卑职这里其实还有五份试题,经过几位考官商量,一致认定,这五份均是难得之作。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取舍,所以……”

“五份?给我看看!”

这个时候,严嵩有些坐不住了,直觉告诉他,情况有变。

那红衣官员战战兢兢的将那放在一旁桌上的五份试题拿了过来,轻轻地递到了严嵩手中。

严嵩接过试题,两眼微张,逐篇翻动起来。

可是当严嵩翻动到第三份的时候,严嵩整个人突然怔住了,不禁失声道:“李正尧!!!”

第六十七章作诗写赋论东西(下)

这章写的有点快,质量一般,主要是时间紧迫,逼于无奈。如果晚上早点回来的话,会加一更的,希望大家表示理解!

严嵩突然的一声惊呼顿时让周围的空气也瞬间震荡起来,而在场的十二名中年男子无不为这一道突如其来的惊呼顿时一颤。虽然众人都知道严嵩与正尧有所芥蒂,但实在无法想象严嵩的反应会如此的大。

片刻之后,严嵩又再次回到了镇定。周围也开始静了下来,只是这种静让人感到有些无法呼吸。

“禀大人!虽说这李正尧为人处事有些不太令人满意,但是恕卑职直言,这三场试题由李正尧作答出来,确实有与众不同之处。且此人见解独到,想法新颖,分析问题全面又透彻,不得不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见严嵩默不作声,毫无异样,周围的气氛显得甚是异常,让人颇感不适。那红衣官员这时才忍不住再往前迈了半步,战战兢兢的说道。

严嵩对李正尧到底是抱着怎样的一种态度,其他人确实是很难预料的。虽说表面上严嵩似乎有几次是在针对李正尧,但是又不见得严嵩要将其置之死地,所以这点实在让人费解。

“不错!不错!这个李正尧果真是个人才,老夫倒是挺赏识他的,好吧,你们先行退下,这里就交给老夫了。”严嵩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不过隐隐间又露出一股莫名的寒意。

在场的十二个人听到严嵩如此发话,心中总算放下了一块大石,等这一句话也等的够久了。于是众人纷纷躬身后退,逐个离去。

“李正尧啊李正尧,即便你有大将之能,治世之才,但是老夫却偏偏不会如你意!哼!会元?哈哈哈哈……”

人去楼空,只留下严嵩一人在远处坐着,看着手中的那一份试题,发着冷笑。

回到蜀州会馆,已经临近夜深。

科举会试完毕,正尧等人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本来在与宁安告别之后准备就回蜀州会馆好好休息一番的,结果碰到了京东商会的周冰,不禁又寒暄了几句,随后韩国仁又差人送信来,准备为蜀州会馆的考生们庆贺一下。

别人盛情,自然难却。所以一大帮人便在温香玉苑大排筵席,昏天昏地的喝酒唱曲,倒也潇洒快活。正尧柳彦张诚等人似乎都玩的尽兴了,一个二个喝的醉醺醺的,引得一片哗然。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周冰今日显得尤为的拘谨,与平日正尧所认识的那个随意豪放的周兄大不相同,这点让正尧颇感无奈。不过也因喝多了的缘故,最后都没有放在心上。

洗完澡,整理一下床铺,正尧几人终于躺在了自己那久违的床上。借着还没有醒转过来的酒意,卧室里四人开始谈起心来。

“我说正尧啊,这次看你胸有成竹的样子,看来你考的不错嘛!”袁海云似醉非罪的说道,同时还不忘打了个嗝。

张诚也跟着道:“没错没错。今日在太学楼门口与三弟交流之时,我就发觉三弟在言语之间都显得颇为自信,看来此次会试结果,三弟定然会有个好收获。”

“呵呵,你们也太过夸张了点。”借着柔和的月光,依稀可以看得见正尧那张醉意十足却表露着真实笑容的脸,轻摸鼻尖之后,正尧继续道:“说句实话,对于这次的会试,其实我根本就没有把握。只是考试一开始之后,一看那些题目不得不顿时让我喜出望外。原来之前我所重点关注的题目都出现在了会试之上,其中还包括最后的策问五道,所以,在应答的时候,是显得稍微轻松一些。”

“原来如此!看来三弟的判断能力很强啊!”柳彦也不禁赞叹一声,若非是正尧对会试题目有一定的判断力与预见性,那么就是正尧的运气实在太好。

要知道,提前就对将要考的内容熟记下来,那需要花多少心思,费多少心神才能做到?

“呵呵,哪里哪里,全靠我的运气好而已。”正尧尴尬一笑,权当笑料罢了。

张诚不以为意,正尧摆明就是谦虚,于是又道:“对了三弟,那策问五道你都答了什么?我想三弟你机智过人,想法也与常人不同,想必答得也很有新意吧!”

对于正尧之前的表现,大家其实也都见怪不怪了,所以现在已然成为了一种惯性,认定正尧即使在科举会试上,也一定会别出心裁,甚至还会一鸣惊人的。

“是啊是啊!我说正尧你的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每次都做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出来,老实交代,这次会试你是不是又不走寻常路了?”

袁海云也跟着起哄说道,不过此刻的他倒是显得清醒的很,一点也不像是喝醉的样子。

正尧沉吟了片刻,然后淡淡的说道:“其实……其实也没什么,总结出来,就是七个字而已。”

“七个字?”

这时,一旁眯着眼睛养神的柳彦也跟着起身凑到了正尧身前,三人均是一脸疑惑的看着正尧说道。

正尧三人如此,不禁觉着好笑,三人的表情也太过了点吧。

“呵呵,七个字便是‘作诗写赋论东西’!当然啦,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实都是在胡扯瞎侃而已,只不过用了大量的修饰词将其掩盖住了,让人不易察觉,反觉另有深意。”

说到这里,正尧也表露出了自信。之前自己没想过考多好那是因为自己觉得对科举考试不熟悉,而且又怕自己所掌握的与会试内容无关。可是一考下来,与之前正尧的想法却是相悖的,如此一来,正尧或多或少也有了考个好成绩的决心。

看见正尧自信的样子,张诚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于正尧来说,只要在他的脸上看到自信,那就表示此事已经八九不离十了。之前无论是查案还是推理,都已经一一应证了这一点。

一旁的柳彦也微微露出了赞许的眼神,而袁海云虽然不怎么明白那七个字到底所指何意,但是他是相信正尧的,于是也笑了笑。

见众人都表露出欣慰的笑容,正尧继续笑道:“‘作诗写赋论东西’其实主要是在‘论东西’上,而此东西并非实在的东西,可谓寓意非常。细细斟酌之后,不难发现,这大明王朝的格局正是如此。”

正尧越发的说的深入,众人听的有些云里雾里,不过这也更加的引发了众人的好奇之心。

窗外一片宁静,月华柔美的洒在地上,好似一层白霜,而屋内则是一片慷慨之音,指点江山,文字激扬……

第六十八章口传圣谕入皇宫

科举会试落下帷幕,一众考生也都如释重负似的,尽情的对自己放松,只待三日后的放榜。

放榜,是指在殿试之后,皇帝亲自拟定前三甲,然后一次将中榜的名字填写在在皇榜贴出来。只要贴出来了,就意味着考中进士,当官就不成问题了。

经过一宿的醉话,正尧四人直到第二天正午才起床。到底昨天晚上说了多少,说了多久,相信大家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只知道正尧自顾自慷慨激昂的样子,大有昔日隆中对孔明的架势。

稍作洗簌,简单的吃过午饭,四人便起身准备到处转转消遣一下,直往蜀州会馆的大门走去。

而这个时候,从蜀州会馆的大门外走来了一个陌生的男子。不,准确的说,这应该不算是男子,只见他手持一把拂尘,走路一扭一扭,像个娘们。身上穿的倒是锦绣绫罗,华丽非凡,但是一看他的打扮,是人都知道,此人是一个太监。

“公公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恕罪!”

邹岑可不敢得罪这种太监,虽说锦衣卫现在是由陆炳所掌管的,但是保不齐他日这些个太监们又从陆炳手中将锦衣卫给抢了过来,到时候太监们的势力又增大了不少。再说,宫里面出来的,就算是一个小宫女,宫外的人也是不敢轻易得罪的。眼见那公公走起路来慢慢悠悠,想来在宫里面也算是有一定地位的。

那太监瞄了邹岑一眼,淡淡的道:“杂家姓孟,闲话少说,立即叫蜀州会馆众考生出来接旨!”

感情是来送圣旨的,这个就更加不敢怠慢了,于是邹岑立即给身后的安叔递了一个眼神,然后将孟公公请到了大厅内堂。

正尧等人刚刚路经大厅之时,便被安叔给叫住了,然后交代了一声,往大厅内堂走去。

“还有其他人呢?”邹岑战战兢兢的看了一眼一旁喝茶的孟公公,然后轻轻走到正尧等人身边,悄声问道。

来宣旨的公公,谁也不敢惹,万一稍不如意,很有可能引来无妄之灾的。人家可是要全体考生前来接旨,而如今就只有正尧四人,这个实在有点……

正尧立即道:“回邹叔叔,我们也不知道,昨天他们就没有回来,今天一天也都没见着他们。对了,这个公公是谁啊,他来这里做什么?”

或许也就只有正尧在这种关头会问这种话,但是也无可厚非,到目前为止,正尧就见过两个太监,一个就是之前的那个冯保,不过那个太监看起来柔弱的很,连小曦都可以随意的欺负,因而太监给正尧的第一印象仿佛并不是电视剧里面那种王振、刘瑾、魏忠贤那般的大奸大恶。现在看见身边又有一个太监,而且看起来也并不是凶神恶煞的那种。

“嘘,小声点,这个可是孟公公,是来传圣旨的。”邹岑立即轻声道,还好一旁的孟公公似乎没有听见,依旧自顾自的喝着茶,悠然自得,耐心的很。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张诚一副了然的样子,倒是热得一旁的袁海云一阵鄙视。

“咳咳!”

孟公公清咳了两声,看来他终究还是等的有点不耐烦了,于是把头撇过来,看向了邹岑,道:“邹馆主!杂家可不想等太久,皇上还等着杂家回去复命呢!你赶快把人都叫来吧!”

听到孟公公那有点不悦的口吻,邹岑不由地皱了皱眉,然后低着头,吞吞吐吐的拱手道:“启禀孟公公,是……是这……这样的,由……由于昨日……昨日会试刚刚结……结束,很多考生都……都趁此出去放……放松去了,所以,到…到目前为止……”

“邹馆主你想表达什么就请表达清楚!杂家的时间可是宝贵的!”

“是!是!回禀公公,现在蜀州会馆上上下下就一共四个考生,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其他考生,不知……”

邹岑的脸上已然十分的难看起来,照他这样的说法,那就是现在不可能所有人都出来接圣旨了,那不就跟抗旨没什么两样了?这个罪名可是大了,不过邹岑也没有办法,谁曾料到这个公公会突然来传圣旨呢?

“什么!?”忽听邹岑如此一说,那孟公公突然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然后两眼瞬间变了眼色,恶狠狠地瞪了邹岑足足有三秒左右的时间,不过片刻之后,那孟公公又平静下来,继续道:“也罢!你帮他们接了就是,不过中间若是出了什么差池,杂家一定唯你是问!”

“是是是!公公吩咐,草民自当遵从!”

这个孟公公果然喜怒无常,一看他刚刚的那架势,连吃自己的心都有了吧。还好情况并不算太糟糕,孟公公看起来还是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这也让正尧等人捏了一把汗。

“邹岑接旨!”孟公公的声音突然变的有些嗲,似乎在宣布圣旨的时候,都是必须用这个口吻的。

只见那孟公公刚念出四个字,周围无论是蜀州会馆的婢女家丁还是孟公公带来的侍卫们,都一一跪了下来,而惟有正尧与孟公公两人还在原地站立。

而这个时候,那孟公公却是一脸诧异的看着正尧,心中却是疑惑不已:这个人是傻子还是聋子?又或者是不想活了?

“跪下,正尧跪下!”邹岑这时才发现正尧还在原地站着,不禁扯了扯正尧的裤脚,同时悄声说道。

接圣旨是要跪着接的,这是没有例外的。只不过,正尧一时之间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在意。

只见正尧此刻与孟公公你望我我望你,两人相持了大约有三秒钟,在邹岑一扯一言之下,正尧这才回过神来。

“靠!接圣旨啊!”正尧连死的心都有了,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发愣,实在是……

也想不了那么多了,跪就跪。

“哼!”孟公公闷哼了一声,不过他也并没有追究什么的想法,或许他认为传完口谕自己便就离去,没事与这种书呆子理论,自找麻烦实在无趣。随即,孟公公把头微微撇开,望向正前方,昂首挺胸,娘声娘气的又道:“传皇上口谕!宣张诚、柳彦二人即刻进宫,不得有误!”

“谢主隆恩!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尧也很无力的跟着众人一起傻吼道,即使台词很老套很无聊很范二,但是就是必须得这么说。

“好!杂家的口谕可是传到了,邹馆主你记得通知这两人!杂家先走了,记住!皇上他可是日理万机的,切不可让皇上他久等了!”说完,孟公公即刻便往大厅门口而去。

邹岑立即追过去,道:“启禀公公!这两位就是张诚和柳彦,不如就让他们两人与你一同进宫面圣吧!”

“哦?”孟公公顺着邹岑所指的方向看去,脸上却是露出一丝笑意,继续道:“原来就是你们两人,早点说嘛!那杂家就不用等那么久了!罢了罢了!跟我走吧!”

“是,公公!”张诚与柳彦两人随即跟了过去,低头说道。

孟公公再次看了看两人,点了点头,道:“嗯!走吧!”

说完,不再多言,迈步直往大厅外走去。

“恭送公公!”

待孟公公转身离去之时,正尧也跟着邹岑喊道。

不过此刻在正尧心中却隐隐有种不适,而这种不适仿佛一座高山突然压到自己身上似的,难以喘气,难以呼吸。

第六十九章待到金榜题名时(上)

张诚与柳彦两人进宫一天一夜都未曾回来,而这个时候无论是靖王还是宁安都不在,这不禁令正尧有些担忧起来。

而其他蜀州会馆的考生们也对柳彦与张诚两人进宫面圣一事众说纷纭,有人说两人才高八斗,是被皇帝叫去殿试了;有的又说两人在会试的时候估计做了什么手脚,要皇帝亲自来审问;还有的说两人的试题答得有违会试要求,被严嵩抓了个正着,趁机想要让两人身败名裂……

不过这些都是推测而已,真正是何意,也没人明白,没人说的清楚。就是之前孟公公来此宣读口谕,也看不出到底是喜事还是悲事。当然,在邹岑的几番开导之下,说有靖王与宁安两人在,相信不会出什么岔子的,正尧这才勉强的挤出了一丝笑容。但是直觉始终告诉自己,这件事一定不简单。

又过了一日,已然到了放榜之日,可是依旧未见柳彦与张诚两人的身影。

武丹、卢道廷、古鳌等人自然是兴奋不已,天还未亮就起床,急急忙忙的洗漱一番,然后就在太学楼门口排队等候,为的就是去接第一批皇榜。而在无奈之下,被众人连拉带拖的给叫上,一同出现在了太学楼门口。

对于正尧来说,这种无聊之举真的没什么意思。考试全凭实力,如果实力不济,就算半夜就来这里排队等消息,也不会让你上榜的;反而如果有那能力,就是不来看一眼,最终还是会中榜。此之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于是正尧只得笑而不语,找了一块相对安静的石墩上坐了下来,没事看看周围的风景什么的,还别有一番情趣。

要在五千人里面选出一千名额,还真的不是那么的简单。正尧也很想知道,这个严嵩会怎样的为嘉靖“分忧”。毕竟此次科举会试完全由严嵩主持,严嵩若不从中做手脚,培养自己的势力,那就不是严嵩了。只是,正尧万万也想不到,严嵩的做法其实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天色渐明,太学楼门口周围已经是比肩继踵,人满为患,与开考当日有的一比。

“出来了,出来了!快快快……”

就在正尧想入非非之际,突然从门口传来了一声呼喊,顿时引得周围人潮涌动,沸腾起来。

正尧可没有看过什么放榜发榜之类的,而且虽说第一批放榜出来的都不过是排名末端的考生,但是好歹也是进士,因而正尧也想去凑凑热闹,看看今年的朝廷会任用哪些个书呆子又或者是二世祖做官。

很简单的,在正尧看来,那些官二代,富二代来参加会试的也是挺多的,但是这些人也都多是平庸之辈,平时游手好闲多过看书写字,要想考好科举,实在有些痴人说梦。但是这些人的老子不是有钱就是有关系,通融通融,一通就容易过,只要严嵩发句话,那还不是照样可以中榜。所以正尧所想的是很正常的,估计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会成为大明王朝未来的“国之栋梁”。

太学楼门口迎面走出来两个带刀侍卫,一脸的镇定,面对眼前的千百余人,却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势。两人孔武有力的身形往人群中一站,顺势便闪开一条道直通向门口的公告栏。

“这是第一批中榜者,半个时辰之后,将会第二批放榜!”靠左的那个褐色锦衣的侍卫面无表情的对着众人如同看空气一样的说道,完后便与靠右的那个同样是褐色锦衣的侍卫递了一个眼神,两人便往太学楼内走去,随着嘎吱一声巨响,太学楼大门再次关了上来。

“哈哈哈!看…看!这…这是我…我的名字!武…武良勋!老…老天开眼啦!老…老夫科考三十余载,终于…终于中进士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当正尧刚刚一靠近,准备探头往那两个侍卫贴的金榜看去的时候,突然见得一旁的一个年过五旬的老头在看完皇榜之后,整个人顿时大笑起来,满脸的皱纹在激动的表情下更是一览无余。

“恭喜恭喜!所谓寒窗苦读十载,功成名就一招,武老哥这次可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啊!”一旁一位年有四十的黄衫中年男子立即凑过来,笑着道,听其口吻,两人是认识的。

“是啊!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