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御前驸马-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正尧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不过他眼珠突然一转,又道:“难道安南国这次派使节来就只为了看那什么什么铁券的?”

如正尧所言,安南国早不派使节晚不派使节来大明。偏偏在蒙古与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来,这不得不令人生疑。若只是单单的来看所谓的《三府铁券》,为什么在去年发生火灾之后不来大明而是拖到现在呢?

不过听正尧这么一问,柳彦与张诚两人虽然也都点头表示确实可疑。但是他们二人在翰林院中也不过是打酱油的料,国家大事又哪里轮得到他们来管呢?对此自然是一问三不知。无可奈何。

“我看我们有必要向皇上言明,至少。得让靖王知道才行。”正尧见两人都默不作声,于是继续说道。

正尧就是一个喜欢多管闲事的主,虽说自己的权力没那么大,但是只要自己遇上了,想方设法也要进行下去。

况且,靖王与自己的关系也不错,还有宁安公主,还有徐阶陆炳……总之一定要弄清楚这件事,以作防范。毕竟对于他这个穿越者来说,大明王朝已然成了他的时代,而大明自然就成了他的国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出生警队的他深刻记得这句话,所以,有理由,也有义务为这个国家出一份力。

“李公子,李公子……”

正尧与张诚柳彦三人谈得正起劲的时候,却听门外传来了一女子的声音。而细细一听之后,才发现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小曦。

“小曦姑娘?找我做何事?”

正尧撇头看去,却见小曦慌张的样子,看似很急,随即疑惑的问道。

一旁的柳彦和张诚二人则是不禁一笑,小曦来找正尧,那还有什么事呢?前些日子宁安公主可是与正尧走的异常的近,难保正尧与宁安公主不会发生什么。况且一路走来,正尧与宁安还真的算得上是一对欢喜冤家,所以张诚和柳彦有此想法也不足为奇。

正尧哪里不知道这两人心中所想?不过他并没有往心里去,只是面上狠狠地鄙视了两人一番。

“李公子,公主有……有急事找……找你,所以差小曦赶紧过来通传。”小曦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结结巴巴的说着,完后,来到桌前,端起一杯茶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喝过,想也不想便一饮而尽。

小曦的样子倒是够爽快的,与花清月都有江湖侠女的风范,这点让正尧颇为的欣赏。而在听完小曦所言之后,正尧也不由地皱了皱眉头:这蛮婆,没事找自己做什么?而且还叫小曦前来通传,为什么自己不来?

不过正尧也明白,既然如此,想必事出有因,所以也没有多做深究,点点头,表示即刻就去。回头看了看柳彦和张诚那不怀好意的笑容之后,正尧不禁再给了两人一个鄙视的眼神,心中感叹着:“误交损友,误交损友啊!”

小曦做事情也雷厉风行,放下茶杯,立即便拉着正尧冲出了门,直往皇宫跑去。

皇宫,正尧也来了两三次了,不过这次在小曦的拉拽之下,正尧感觉蜀州会馆距离皇宫竟然是如此的近,不到半个时辰便已经到达。

笑容满面的与宫门口的两个侍卫打了一下招呼表示自己是这里的常客之后,正尧便欣然的走进了皇宫,俨然将皇宫当作了自己的家一样。

“不对啊!这是去御房的路,并不是去乾清宫的啊。”正尧的记性很好,自己少说去乾清宫和御房也都有两次了,哪条路到哪里,心里面自然清楚的很。

小曦只是作了一个“嘘”状,然后悄声道:“李公子不急,待会儿就知道了。”

说完,小曦便加快了脚步,直往御房门口而去。

正尧越发的开始疑惑起来,心道那蛮婆不知道又在搞什么花样,果然是贪玩成性的刁蛮公主,没救了。不过也没办法,谁让她是公主呢?要见自己自己还不是要现身?于是只得无奈的一声叹息过后,还是要迈出那不想动的脚步,往御房走去。

走到御房门口,正尧止住了身形,随即探头往门里看去,旨在想要看清楚那刁蛮公主会不会设下什么陷阱来整自己。《鹿鼎记》自己倒是没有少看,建宁公主怎么整治韦小宝的正尧可是清楚的很,而在他看来,这个宁安公主可比建宁公主还要可怕,而自己也没有韦小宝那样幸运,所以……

“小曦,人呢?”

突然一个男子的声音从房内传了出来,由于正尧在门口,并没有完全把头探进去,所以根本看不见是谁在说话。

“男人?呵呵,这个蛮婆又来这招!”正尧不禁摇头一笑,这个顽劣的公主,之前就用这一招在大殿之中群臣面前装太祖皇帝上身,现在又用这招,正尧自然觉得有些可笑:“这还不是我教她的?真是一个蠢货,跟我玩这种招数。”

正尧是笃定宁安想要捉弄他的,毕竟以宁安那种好玩的心性,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出来,而且还不需要什么理由。

“回皇上,李公子就在后面,应该马上就到!”小曦答道。

听小曦的语气,倒是显得有些胆怯之意。然而在正尧听来,这更加像是宁安与自己玩的把戏。要见自己,叫小曦传话,已经很奇怪了,而又在御房见面,这就更加不正常了,现如今又听到一个男子的声音,而这个声音根本就是嘉靖的声音,如此一来,正尧有理由相信,这一切完全是宁安在背后捣鬼。

正尧随即轻轻一推大门,嘎吱一声过后,正尧便走进了御房,此刻见一人坐在龙椅上,双手摊开一本大大的文,对于正尧进来那人似乎并没有太在意,依旧不动声色,看的很是入神。

正尧不禁一笑,慢步上前,很是轻浮的道:“好啦,别闹了,找我有什么事直说,这里又没有外人。”

“嗯?”

却听正尧说完,桌前端坐的那人突然惊疑的“嗯”了一声,似乎对此觉得很是诧异。

然而在正尧看来,这更像是宁安玩的把戏,只见正尧摇摇头,一副无奈的样子道:“别玩了,这里可是御房,皇上万一知道你在这里瞎胡闹,那可就不好了。”

不难听出,正尧言中还是有着一份关切之意的。

而就在正尧继续往前走,刚刚迈出一步之时,却见那人突然放下了手中的文,两眼大睁的看着正尧,疑惑重重的道:“这是从何说起啊,李正尧?”

这不是宁安!是嘉靖!

正尧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瞬间完全不知所措。

第十二章御书房中道疑难

“皇上!!!”

正尧脑子里顿时翁的一声,完全怔住了似的。傻眼的看着嘉靖,甚至连下跪行礼都忘了。

而嘉靖也是一脸疑惑的看着正尧,嘴角时不时泛起一丝莫名的笑意,这令正尧更加的如坐针毡,如同有尿憋着,半晌都不能撒出来。

“李正尧,李正尧?”

见正尧依旧在原地傻愣着,嘉靖甚是纳闷,于是又开口叫道。

小曦在一旁也是不断地给正尧使眼色,终于,在嘉靖说完话足足有十秒钟的时间,正尧才回过神来,立即跪地大呼道:“正尧见过皇上,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尧突然一个夸张的跪地着实有些一反常态,要知道之前见嘉靖的时候,正尧也都是显得比较随意,并不是太拘谨,而今天这番,倒是让嘉靖有些不习惯了。

“李……李正尧,你……你快给朕起来!朕的话你还……还没回答呢!你刚刚是怎么回事?”

嘉靖疑惑的说道,显然对于正尧一会儿太随意一会儿又太拘谨实在有点不大习惯,连说话也有些接不上的架势了。

正尧心中不禁一阵叫苦:该死的蛮婆,这回可害死我了。

谁知道这真的就是皇帝,而不是宁安所假扮的,正尧这次算是聪明过头了。

“回……回皇上,方才正尧以为……以为是公主在假扮你,所以……”

正尧也开始结巴起来。毕竟面对的是皇帝,而自己刚才确实有冒犯之意,这罪名要是定下来,自己就玩完了。

“所以你就可以随意与公主说话。就可以随意的在御房走动?”

未等正尧把话说完,嘉靖立刻将话给接了过去,而口吻却是显得生硬严肃,大有责怪之意。

毕竟刚才正尧在未经自己许可的情况下随意说话更加随意走动,这点实在有对自己不敬之意,冒犯圣驾,情节严重者,当斩。这可不是吓唬谁的。所以,嘉靖心有不悦那也实属情理之中。

但听嘉靖这么一说,这还了得?正尧抬头,看向嘉靖朗声说道:“所谓不知者不罪。方才正尧确实不知在坐的乃是皇上,所以并无冒犯龙威之意,皇上你可不能将我治罪哦!”

疯了疯了!在小曦看来正尧就是疯了。一般人如果冒犯了龙威,扰了圣驾皆是大呼饶命开恩之类的话,而正尧不仅不去求饶。反倒是直言皇上不得将自己治罪,这若不是疯了,那一定是从山里来的,完全不懂得得罪皇帝的后果会试怎样。

若是宁安在场的话。指不定又在暗地里狠狠地会骂正尧多少回“死呆子”呢。

“哈哈哈哈!”

正尧话刚说完,便理直气壮的站到了一旁。大有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却见坐在龙椅上的嘉靖突然一阵大笑,令得一旁的小曦也是一脸的疑惑。

“好你个李正尧啊!你果然是与众不同!你可知道。方才你虽然说的有理,但是冒犯龙威就是冒犯龙威,一般人若是遇到了,肯定会跪地又是哭又是闹又是求饶的要朕开恩赦免。而你,不但不跪地求饶,反倒是理直气壮的跟朕讲什么不知者不罪!哈哈哈,哈哈哈哈,真是有趣!”

嘉靖一边说一边笑,仿佛觉得这种所谓的有趣还真的是很有趣,他的样子倒是挺享受似的。

正尧才不管你什么,万事抛不开一个“理”字,于是仍然不卑不亢的道:“皇上英明神武,自然会明察秋毫。正尧本是无心冒犯,自然不会有罪。若是有罪,那只能证明皇上并非明君,这又与事实极不相符,所以正尧认为皇上一定不会在意方才发生的事情。”

正尧就那样绕啊绕的,把嘉靖绕的团团转,高帽子戴的老高,哄的他乐此不彼。正尧也有理由相信,嘉靖绝对不会计较什么的。毕竟皇帝喜欢听好话,皇帝喜欢受万民敬仰,皇帝喜欢自欺欺人……

还有一点,虽说小曦来传话是宁安找自己,但是来到这里却发现是嘉靖,正尧很容易便联想到其实一切都是嘉靖想见自己罢了。只不过当下还不是时候亲自召见,毕竟严嵩那边耳目众多,不想正尧过早暴露身份,影响大局。借着宁安的名义,自然不会引起怀疑,相反的,更会让人觉得是理所应当,更加会觉得正尧想要与公主什么什么,显得正尧无德无能。

所以,既然是嘉靖要见自己,必定有事情商议,那么权衡利弊之下,相信方才的那点小事,嘉靖也不会放在心上。

“哈哈哈,没错!李正尧你果然有勇有谋,朕非常喜欢你!”嘉靖又是一阵大笑,从他的面目表情以及言语中不难看出,对正尧是很欣赏的。

正尧轻松的笑了笑,看来果真如自己所料一样,没事了。只不过“喜欢”二字从嘉靖的口中说出的时候,正尧不禁有种菊花在隐隐作疼的感觉。

“多谢皇上谬赞!”

“好了!朕也不想多说其他,还是说正题!小曦,去把门窗都关上。”嘉靖突然面色一变,随即知会旁边的小曦去将御房的门窗都给关上。

小曦应了一声,然后便走了开来。

正尧见嘉靖突然变脸,能够想到事情应该有些棘手,于是也是一脸严肃的道:“不知皇上叫正尧来所为何事,是否有棘手的事情需要处理?”

现在嘉靖已然将正尧当作唯一的亲信来对待了,毕竟正尧是宁安介绍的,他有理由相信宁安的眼光。而严嵩就不必多说,说不定哪一日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嘉靖自然都不会相信。

至于靖王……虽说两人是胞兄弟关系,但是在嘉靖的心中,始终还是有着一层隔膜隔着。要知道当初若不是因为靖王年纪小,又离京远,如今的皇帝宝座还不知道是谁的呢,所以表面上嘉靖很糊涂,其实他看得比谁都清楚明了,这也是为什么严嵩一反对靖王,嘉靖也没有过多的去反对的原因。严嵩,最多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只要玉玺在自己手中,他就不敢太造次;而靖王不一样,万一他日造反,打着恢复皇室正统的旗号,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而徐阶顾汝之这帮人,现在都与靖王走得近,显然嘉靖也不想让他们接触太多的事。

所谓的深谋远虑嘉靖谈不上,但是老谋深算倒还是有几分。

正尧当然不知道嘉靖脑中竟然考虑了这么多,但是他知道嘉靖现在确实很信任他,这一点不容置喙。

这时,嘉靖点了点头,随即拿起手中的那本文,然后站起身,往正尧走来,边走边说:“此乃是安南国于十年前进贡的国《三府铁券》,原本一直放在御房好好的,可谁知……哎,都怪朕当时一时糊涂,导致这缺了几页,结果就……”

所谓的一鸣惊人大概就是这样的,没想到嘉靖竟然自己说自己糊涂,而且似乎这缺了的几页还与自己有关,这下不禁令正尧也震惊了。

之前在蜀州会馆正尧与张诚柳彦三人还在议论这本为什么会突然缺了几页,为此三人还不知道该如何向皇上交代而胡乱猜测安南国使节来大明的意图,更妄想从中找到一些办法来解此燃眉之急,谁知现在却听嘉靖自己承认与这事有关,那不就是说自己所想的所议论的都是白费心思吗?

正尧一半无语,一般无奈的看着嘉靖,道:“皇上且细细说来,此事究竟如何?”

嘉靖继续往前走了两步,然后将手中的《三府铁券》递给了正尧,示意他看看,随即又无奈的摇头说道:“都怪朕当年一心求道,十年前安南使节送来他们的国《三府铁券》之时,朕在无意之中翻到了其中一页,竟然发现里面的内容颇有《水经注》、《千金方》之类修仙秘方之术相似的介绍,于是朕便命炼丹师将这几篇给撕下来。一来是不想让他人看见该内容,二来,撕下来便于研究。谁知在炼药途中,竟然发生爆炸,炼丹师也因此丧命,自然而然的那撕下来的几篇内容也无人得知。朕以为此事便不了了之,于是就不在过问,索性将此一并扔到一旁。岂料前些时日安南使节突然造访,说要复刻一本带回去,可是如此一来,朕就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嘉靖苦口婆心的说了一串,言语中倒是多的悔意与无奈,但是事已至此,再多的悔意也不能弥补什么。正尧听完之后也算是弄清楚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可是问题也跟着来了,既然嘉靖找自己,必定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此事,但是正尧又该如何去解决呢?

正尧看着手中那厚厚的《三府铁券》,半晌都没有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那本《三府铁券》。

由于窗门均是关上的,密不透风,在嘉靖闭口不言之后,御房里面顿时显出一片沉寂之境。看着正尧那认真的样子,嘉靖也不好打扰,迈着缓步,又走回了自己的座椅。

而就在嘉靖刚刚要坐下之时,却见正尧突然一抬头,看向嘉靖,激动的说道:“皇上!我有办法了!”

第十三章借以武举定妙计

一处淡水湖畔,还是那个背影,还是件黑色披风,头戴斗笠,面遮黑纱,静静地面向着那同样平静无波的水面。其身后约三米左右的距离有一红衣黑裤男子合着手低着头,半晌不语,似乎在等着那人发话。

呼得清风徐来,水面顷刻掀起一浪又一浪水纹,那斗笠男子眉前的黑纱随之开始左右摆动起来。而那男子这是也微微蠕动了嘴唇,淡淡的说道:“你来啦!蜀中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男子的声音很沙哑,感觉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人。说话时,语气显得很是沉重,似乎对此很是在意。

听那斗笠男子发话,身后的红衣黑裤男子整个身子不禁颤了一下,继而激动的走上前来,低头道:“回主公!根据飞鸽传来报,在李府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属下怀疑……”

“不!绝对不会!”未等那红衣黑裤男子把话说完,却见那斗笠男子赫然接过话来,言语甚是坚定。随即他又转过身来,看着那红衣黑裤男子,继续道:“当年李家一门近乎全数抄斩,惟有宁晋府一门旁系幸免于难。若是没有猜错,李景隆当时一定是把玉笔交给了他们。所以,我绝对相信,蜀中李家一定将玉笔收藏了起来。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就是把李府上上下下翻个底朝天,也一定找出玉笔!”

“是,主公!”

斗笠男子发话了,而且语气还是那般的强硬。即便这红衣黑裤男子有异议也无济于事。上头下达的命令就是死命令,必须得遵从,不得违抗,这是当手下的基本准则。于是那红衣黑裤男子虽然心里犯难。但是还是脆铮铮的答应了下来。

“你下去!”说完,斗笠男子又再次转了过去,面向了水面。

此时,风又停了下来,湖面无纹,叶落无声,四周一片死寂。

正尧突然的一个激动让本来还有些犯难的嘉靖顿时欣然一笑,同样也是激动的看着正尧。温和的说道:“快说,到底又何办法?”

对于处理国家大事,嘉靖一直都是很头疼的,这也是为什么他愿意二十年不上朝的原因。当然,虽然说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他在潜心“修炼”,以求长生不老,但是其中或多或少他对政事也怀着一种厌倦的心态。毕竟嘉靖本人处事就显得优柔寡断,少有主见。而他对与邻国的关系处理上。他也一直秉着河水不犯井水,相安无事的原则,所以这次若是因这本与安南国闹不和,那他真的就不知所措了。

所以。一听到正尧说有办法,他便立即表现出一副找到救心丸似的样子。甚是激动。

正尧将《三府铁券》放到了面前的桌上,然后指着里面的内容道:“根据皇上所言。这缺失的几页都与炼丹制药有关,而且此乃是安南的国,相信安南的炼器师,炼药师,或者是大夫对这些应该都有一定的认知,如此,这件事就好办多了。”

“那就行!明日,明日上午上殿之前可行?”

嘉靖现在才不想知道好不好办,他只想知道,到底能不能够马上办好,他注重的是结果。因而,在问正尧的话的时候,他直接说的是明日之前可否完成而不是该怎样完成。

正尧见嘉靖如此激动,不由地轻轻一摇头,脸上多是无奈之意。

看到这里,嘉靖不禁疑惑道:“怎么了,难道哪里还有问题?”

见正尧一会儿可行,一会儿又不可行的表情,嘉靖不禁也开始面色突变,露出了君王威仪的一面,旨在震慑正尧。

正尧不敢继续随意,立即道:“回禀皇上!此事只可慢,不可快!”

“什么可慢不可快的!你给朕说清楚!”

显然嘉靖已经有些许不满了,毕竟现在已经火烧眉毛了,正尧还想要慢慢来,这点实在说不通。

“皇上且听我一言!”正尧随即收回了放在《三府铁券》的手,然后道:“其实可慢不可快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皇上可曾想过此次安南使节来大明到底是不是只是简单的想要来复刻一本十年前就进贡给我大明的《三府铁券》?第二,在短时间之内,想要将本完好无缺的还原,相信在大明少有人能够做到,毕竟那缺失的几页,内容谁都没有看过。如果贸贸然的为求图块凭空的添加一部分内容进去,到时候安南使节一旦发现,大明与安南很有可能闹出矛盾,且大明的面子也没了。”

正尧数出了两大原因,旨在令嘉靖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当然,正尧并没大明怕了安南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意思,毕竟正尧是顾全大局,不想两国关系过早的瓦解,引来不必要的战争,造成更大的损失与伤害。

“那正尧你的意思是?”嘉靖突然改口正尧,倒是显得特别的亲切。

“现在,武举临近,相信安南国使节也没有见过我们大明这种特殊的武举,皇上不若让安南国使节在京城多呆几日,看看我们大明新科武举是怎样的一番盛景。不知皇上意下如何?”正尧开始卖关子了,并没有直接回答嘉靖的话。

不过正尧说话的时候,目光仿佛在跳跃,那狡猾的眼神似乎在告诉嘉靖听我的没错。

嘉靖依然对正尧的计划一无所知,表出心有不甘的样子,于是道:“正尧你究竟意欲何为?”

正尧嘴角欣然泛起一丝笑意,道:“回皇上,皇上您且以武举之名让安南使节在大明多留几日,到时候,正尧便自有办法解决《三府铁券》的问题。”

看着正尧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嘉靖有理由相信正尧说的是实话。只不过他还是很疑惑,心里始终有块疙瘩,疼痒难耐。

“让他们在此多留几日看武举也未尝不可,不过正尧你得告诉朕,你都有些什么计划,朕好歹也是一国之君,总不能什么都不知道!”

一个皇帝,虽然不是什么明君,但也不至于昏庸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自然有自己的想法,而正尧若是一味的扮神秘,吊胃口,显然嘉靖会很不乐意的,即便正尧的方法可能真的有用。

所以面对这一切,正尧的关子也算是卖到头了:“嗯,皇上所言极是。正尧想要借武举留下安南使节,其实有三个目的:其一,便是缓兵之计,现在我们是绝对交不出完完全全的《三府铁券》的,所以能够多争取一点时间,对于修复缺失部分是很有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