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现代锦衣卫-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从昏睡中醒来之后,张知秋便开始忍受着牵肠刮肚的饥饿之感翻江倒海般地扑来,让他几乎是看着什么都想塞到嘴里去啃上两口,而这种饥饿的感觉,甚至压下了他一直都在头痛欲裂地那份煎熬。

恍惚间记得自己是曾经买回许多吃食来的,张知秋忍耐不住,终究是一溜小跑地赶到大门口——记得东西就是扔在那里了的。

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

不死心的张知秋又一路踅摸着奔向厨房,却是发现孙二娘正在厨房忙活着切肉,当下大口吞咽几口唾沫,顺着墙根又溜回自己的院子里去了。

什么叫做“寄人篱下”,张知秋以前是真不知道,但是仅仅是这两天的时间,张知秋便充分地感受到了这四个字的威力和可以加诸于人的痛苦是有多么地强大了。

一句话,确确实实真不是人受的……

今天的第二顿、也就是最后一顿饭,是在大约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开始的,早早地便闻到了肉香的张知秋在满怀激情地赶到主宅的饭厅后才发现,摆在他和老孙头面前的桌子上,只有一小碟不到二两的炒肉!

要知道,这个时代地一斤,可是足足地被分成为十六两之多的啊……

老孙头的疯病看来还是没有多大的进展,相反似乎还有更为加重的趋势——当张知秋进入到兼作饭厅地正房客厅的时候,老头子就已在正自汤水淋漓地大口吃着肉片。

看着明明是炒肉——张知秋再定眼细瞧时,那些所谓地“汤水”,其实根本就是老孙头地口水,这下可是真正地让人倒足了胃口!

看着老孙头两眼发直、满嘴流涎地和自己大大方方地争肉,不好和“疯子”计较地张知秋有心想问自己那二十斤精红肉的去处,奈何蔡二娘和小环是根本就不和他们两在一起吃饭的。

至于孙二娘两口子,更是从来只在厨房里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而这时板着脸站在桌旁准备给他们盛饭的,正是一脸阴沉的孙二娘。

看着桌面上一如既往地小米粥与窝窝头,虽然感觉自己的肠子都已经被消化掉了一半,但张知秋却实在是没有了胃口,好歹勉强地吃了两个窝头,再想伸手时却被孙二娘告知没有……

明明那里还有一个的……

张知秋暗叹一声,恋恋不舍地从凳子上搬离自己的屁股:那个窝窝头理论上应该是属于老孙头的,虽然老头子一般一个窝头也可以打发,但有时也还是会人品爆发地吃一个半或两个的。

拖着沉重的双腿,告别一口没动的小炒肉——那碟肉如今已经基本全部进入到了老孙头缺了两颗门牙的嘴巴里,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汤水淋漓”的缘由之所在。

当然,如果老孙头在不疯癫的时候,还是能够有效地管理他的这个“水闸”的。

这两颗缺损地门牙,也就是辎重营地这一战留给老孙头地全部纪念了。

虽然当时正处于“清醒期”的老孙头也随大流地给自己弄了些大路货色地战利品,但却全部在他后来犯病的时候给弄没了。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张知秋不照看老头子和他的东西,而是他实在是根本就没有把那些扒自死人身上的东西看在眼里,巴不得被人全部弄走才好。

事实上,那些东西也确实是两人自己半送、半丢地搞没的,与现代人相比,这个时代大多数普通人地节操和道德水准,明显还是要比现代人强上那么一星半点儿的,最起码在老孙头的身上,并没有发生什么被人坑蒙拐骗偷的事情。

饿着肚子出门之后,张知秋不由自主地迈着双腿走向了厨房:自己买回来的那一堆零碎中,印象里除猪肉和糕点之外,还有一些鸭梨、大枣什么的,想来应该也都是被放到了厨房的。

这些东西虽然不能当饭,但是垫垫肚子还是可以的。

悄悄摸到了厨房门前,张知秋却是立刻便傻眼了:即便是在这吃饭的时间内,厨房的门上竟然也被毫不客气地挂上了一只硕大的铜锁!

看到此处,发了一会儿呆地张知秋,还真的是有些怒气勃发了——这当然也全是被他那个欲求不满地肚子给闹的。

不说自己如今好歹还顶着一个“赘婿”的名头,就是一个普通地客人上门,主家也不应该做的如此地过分啊!

气的有些咬牙切齿地张知秋在厨房门口发了半天地呆,忽然醒悟没有闻到肉香——先前张知秋偷偷摸摸地过来时,可是真真切切地看到孙二娘在拿着菜刀和那块硕大地精红肉叫劲的。

实在是有些不甘心的张知秋围着厨房转了一圈儿,还真是让他找到了一个“漏洞”——那还的的确确是一个开在后墙上的大洞,只有几根粗若儿臂地木条,却是一个用来给厨房通风的气窗。

因为是要方便通风,这个窗户开的很高——无论是灶内炊烟还是锅里水汽,这可全都是要向上冒的,是以这厨房气窗的位置,那是绝对不能开得太低的。

感受着肚内空空如也的凄凉,张知秋奋然从厨房后地菜地边搬了两块巨石垫脚,贼眉鼠眼地打探自己那二十斤猪肉的下落。

虽然有两块石头垫脚,但窗户开的太高,张知秋也还是不得不踮起脚才能看进厨房,不过他还是在第一眼便看到自己那可怜地二十斤精红肉了。

那块肉正精神奕奕地被吊在了灶台上方的房梁之上,身上看起来却是被拉了无数条的口子——张知秋之所以能够这么清楚地看得到,是因为他发现了在那些刀口中闪闪发亮地硕大盐粒!

看到这里,张知秋脚底一软,两块大石松动,当即便是摔了一个大马趴,好在地面全都是松软的黄土地,是以倒也没有伤筋动骨。

唉声叹气半晌,张知秋慢慢腾腾地将两块巨石搬回远处,他记得现代地南方村里人在做腊肉时,便是先要将肉悬挂在灶台之上被烟熏火燎一番的,却不知这孙二娘是从哪里学的这个法子。

既然这些猪肉是要被制成腊肉,那说明今日所吃既是第一顿,估计也是近期之内的最后一顿,张知秋蔫头耷脑地搬动着石块,心中却是忍不住地哀嚎叹息起来。

你说都走到院子里来了,最后却还是扔到了大门口,这下被人拾走,难道自己还能去向孙二娘讨要不成——张知秋此时已经完全地不曾记得碰到过小环的事情了。

一边在心中咒骂着那个一掌打得自己至今仍是头晕脑胀地、该死的同性恋大胡子,一边气喘吁吁地将石块搬回远处,张知秋感觉这比搬出来时实在是要重上许多。

然后,张知秋便发现了一株掩藏在大石之下不知已有多久的大白萝卜,在那里赤裸裸地向他进行着最为原始的勾引……

厨房的屋后,原本就是孙府的一块小菜地的;这个正好长在石块边际的萝卜,应该是以前收割的时候被落下的。

慢慢地扶着墙爬回到自己的床上,张知秋咬牙切齿地做出决断:老孙头家中的事情,必须要尽快地加以了结,再这么待下去的话,他怀疑自己终有一日会因为营养不良而瘐毙于此的。

老孙头家中如今地问题有两个,首先是他自己的这个疯癫之症,这一点张知秋自觉自己是应该负有一定责任的,但想要解决问题,却是需要去与仁和堂地那个张丹枫老头儿去多套套近乎了。

而老孙头家里最主要的问题,说白了讲就是没有可以传宗接代地男丁——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这个时代,这几乎是要比天还大的事情了。

不过,张知秋可不准备把自己贡献出来去给老孙头生儿育女。

所谓地赘婿,也就是俗称地“上门女婿”,那是生了孩子都要随女方地姓氏的,并且在家里是要做一个绝对地“气管炎”,只是这一点张知秋便是绝对不会去干的。

说白了讲,这比现代地所谓“吃软饭”更为不堪,几乎就是要和“卖身”也差不了多少了,还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干得出的事情。

事实上,在古代这种注重血脉传承地宗族社会里,招一个“上门女婿”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即便是官宦之家想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赘婿也是难上加难,更何况还是老孙头这么一户平民之家。

不过,张知秋如今也无法和老孙头计较:老头子如今在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浑浑噩噩地恍恍惚惚,偶一清醒也是随即便陷入到丧妻失子地悲痛中去,张知秋根本就无法和他进行有效地沟通。

但是,看着老孙头这么人算计,张知秋也是分外的不爽,他如今甚至开始怀疑起老孙头那个原本定在今年结婚的三儿子的死因了。

没有理由,纯粹就是一种感觉……

第六十九章馒头山

2012…2…1723:49:16字数:3018

张知秋之所以会对老孙头那个三子地死因产生疑惑,其实还是因为近来发生在老孙头家里地这些不寻常地事情。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不要说是忻州到太原如此远的距离,即便是相邻的两个村庄、短短十数里地的距离,都有许多人是终生没有踏入过一步的!

但太原孙家这个已然和老孙头家断绝往来数十年的人,却是竟然能够在老孙头丧子之后一个多月便寻上门来,这其中要说没有什么问题,反正张知秋是不大相信的。

在街上捡个钱包都能被骗地现代被磨练了十几年的张知秋,如今在眼睛里所看到的一切,那可都是充满着阴谋与欺诈的。

更何况,老孙头小妾蔡二娘那比和尚头上地虱子还明显地风骚模样在张知秋的眼中是如此地光彩夺目,他也只能是慨叹,多亏老头子确实是疯掉了!

其实,张知秋还真的是高估了老孙头。

在这个缺乏资讯的时代,人们接受教育的渠道极其单一与有限,即便是生在王侯、贵族之家,他们的子弟也根本就没有机会象现代人一样,去体味到那些发生在别人身上的诸多酸甜苦辣事。

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指得就是要让人出去多走、多看,洞明世事。

换句话说,老孙头即便是不疯不颠,以他的能力,也绝对没有这个能力能够看穿某些在张知秋看来根本就是一览无余地东西。

对于一个从来就没有接触过某些事物的人来说,那些东西都是不可想象的;这就好比是让一个小学生去解微积分一样,根本就是没有任何地概念、也无从下手的。

虽然走运地捡到了一个大白萝卜,但张知秋却是悲催地发现自己似乎还无法以之来果腹——他所寄居的这幢房屋中,无水!

作为一个现代人,张知秋实在是无法去啃一个没有清洗过的萝卜——这与他肚子地饥饿程度,也是有着相当密切地关系的。

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暖壶来保温,通常所有的热水,都是在厨房烧好后统一配放的。

当然,对于有条件的人家来说,厨房中总是有着不间断地热水以备用的;但是,张知秋这里却是没有这个条件。

不是厨房没有热水,而是没有人给他来送这些热水……

明明刚刚才吃过饭,可肚子里就是饿的要死,偏偏全身的家当就只有一个新鲜的大白萝卜,但却是因为上边沾满了泥土而不能入口,张知秋感觉自己简直悲催到极致了!

想到家当,张知秋忙不迭地伸手入怀——在他那迥异于明朝风格地自制现代式内兜里,剩下的一点银子还都安然无恙地龟缩在那里,没有任何准备外逃的迹象。

张知秋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只要银子在手,看来自己今日的肚皮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了!

不过,张知秋旋即又泛起另一种愁思:那双唯一来自于张继宗处地短腰官靴,这就已被仁和堂那个与张丹枫下棋地不知名老头儿慧眼识珠地给买走了,那等到这点银子吃喝完之后,自己难道还要把那仅剩地一件长袍也卖掉不成?

在昔日还在辎重营的时候,因为担心被张继宗地那件豪华披风在战场中给自己招惹祸端,张知秋早已经是大义凛然地将其退还给了张继宗的。

如今张知秋有些后悔不迭的是,即便是不要那件树大招风地豪华披风,自己其实也是大可不必故意挑选了这件最为普通地棉布直裰的。

说白了,当时也还是有些心虚怕死,担忧自己被蛮族或马匪射了冷箭——虽然是冷兵器,但是射中要害一样会死,而且即便就是受伤,自己也根本就无钱医治的不是……

事实上,张知秋就算是想卖这件纯棉直裰,只怕也是没人要的,最后还是只能进当铺,实在是换不了几个大钱的。

这个时代其实是有棉花的,只是棉布的价格实在是比麻布要高的太多,是以那一般都是有钱人才买的高档货。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棉花的处理上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尤其是棉花的纺织机技术,主要是在制纱的这个环节。

当然,这个时代地棉花产量不高也是事实。

对此张知秋倒是心中一动:在现代地网络中,各种各样地纺织机应有尽有,而这也是他今天在街上的丝绸店铺中看到棉布之后,才忽然间“想起来”的。

虽然棉花的加工绝对是个一本万利地长期项目,可惜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老孙头倒是一个合适的合作对象,可惜他目前的状态却是什么事情都无法去做的。

或许,自己可以做一个这个时代地科学家,引领世界科技发展地潮流?

张知秋皱着眉头想了又想,终归是对那传说中地“蝴蝶效应”有些忌惮——在摸不准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对现代以及未来产生什么样地影响之前,最好还是安分守己一些为好。

躺在床上抱着萝卜却饿的撕心裂肺地张知秋,不由自主地便想到了现代地那些大白馒头——此时此刻,再要想其他更为夸张的吃食,那可真是有可能会出人命滴……

想到了馒头,张知秋眼前却是骤然间又出现了那座“馒头山”,就那么凭空地叠加在眼前地其他景物之上,就好像是两个毫不相干地视频图像被硬行放在一起后的那种感觉。

努力地眨巴一下眼睛,张知秋确认了这应该不是自己被饿晕了出现地幻觉——这玩意儿就那么象张图片般一直地停留在虚空之中,并不随着自己的视线转移而移动。

虽然感觉有些奇怪,但既然自己这种无由地穿越都实现了,那这世上再有些什么奇怪的事情也就不足虑了。

看着眼前地“图片”,张知秋有种非常熟悉地感觉,但却死活想不起更为具体地内容了。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肚子实在是感到有些饿,而自打这个“馒头山”的图片冒出来后,这饥饿的感觉更是凭空增了三分。

“看着倒是像个馒头……”张知秋有气无力地怀抱着自己的大白萝卜盯着“馒头山”发呆:“就是不知道这东西到底能不能吃……要是能去看一下还好些……”

随着张知秋的胡思乱想,胖子只觉的眼前一闪,然后自己便出现在一座光秃秃的小山包上:从这里往下看去,离山脚不远的地方便陷入到了不知从何而起地浓雾在之中,但这里却的的确确是一座山头!

刚刚对自己的处境表示惊疑,张知秋忽然醒悟到自己还仍然保持着一种“仰卧”的姿势,他不由地为自己躺着竟然也能看到山脚而感到好奇与震惊。

当然,在接下来不到一秒之后,张知秋便只有“震惊”而没有“好奇”了。

胖子撕心裂肺地发现,自己此刻竟然是躺在一处悬崖峭壁的边上,并且只要略略一翻,便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是会直接地体验到“腾云驾雾”地感觉了!

小心翼翼地、手足并用的爬离了危境,张知秋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怀中一直紧抱着的、白白嫩嫩、苗条纤细地大白萝卜,就此一声不吭地、连滚带翻地弃他而去了。

心惊胆战地抹掉头上的汗水,不知是否是因为被吓到肠子痉挛的缘故,张知秋此刻却是竟然感觉不到自己的饥饿了。

看着脚下质感真实地山头,张知秋无语地抓起来一块石头。

这是一种通身泛白的石头,但是看起来比张知秋所知道的“汉白玉”要更加地细腻许多,如果不是脑子还没有糊涂的话,张知秋甚至怀疑这是某种玉石的原石。

不过,看着脚下足有数亩方圆大小的山顶,张知秋可不敢相信,自己此刻踩着的,竟然会是如此硕大地一块原玉。

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么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是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张知秋还是决定要四处走走看看。

事实上,自打发现自己穿越之后,在张知秋的心中便已然根本没有了什么“奇怪”与“不可能”的想法,这些类似的词语,已经彻底地被他从自己的心中扫除掉了。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在花费了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张知秋终于转完了这个“馒头山”的山顶,简单地一句话,除了大大小小地石块之外,这上边草籽都没有一粒。

除此之外,张知秋也还注意到,这里没有任何地昆虫,象在野外常见的蚂蚁和各种小飞虫,这里也是一只都没有。

看着同样是光秃秃地山脚、以及距离山脚不远处翻腾着的“浓雾”,张知秋明智地决定不下去冒险。

这座山头虽然看起来不大,但却实在是有料,这从山头到山脚的一个来回,张知秋估计至少的用一个小时甚至更多,他不敢、也不愿去冒这个险。

PS:打劫打劫打劫……

第七十章是与非

2012…2…1817:42:57字数:3379

在最一开始地紧张过后,努力地思索着脑海中那一丝隐约地“印象”而无果地张知秋,干脆四处地闲逛起来。

不久之后,张知秋终于发现,一个青天白日里死寂无声的世界,它的恐怖程度其实一点儿都不亚于一个无星无月下鬼声啾啾的墓地。

默默地听着自己脚下踩在碎石上所发出的轻微地摩擦声,张知秋此际耳中听闻自身血管中血液流动的声音,都已俨然似乎有若奔流!

不知不觉中,张知秋额头的汗水流了下来,在这个没有一丝地气流波动——也就是俗称的“风”,且虽然明亮、但却满天阴霾看不到阳光地馒头山上,汗流浃背!

手中紧握着两块不知于何时捏到手中地、奇形怪状地石头,张知秋终于一步步地走近了那个他最一开始时躺着地悬崖边上。

我要回去。

张知秋终于在心中疯狂地呐喊着,同时考虑自己是否要原样躺到那个悬崖边上去,这绝对是一项非常考验人的胆量地事情:躺在山顶的这个地方,竟然就能直接地看到山脚的啊……

不过,张知秋并没有纠结太久,在他还没能彻底想清楚这个问题的时候,眼前骤然一闪又一暗的胖子已然激动的发现,自己竟然是完好无损地站在老孙头家里自己小院中卧室的床头边上!

兴奋过头的张知秋没等有所动作,便已是眼前再次一暗!

不过,不同于刚才地发暗是由于从明亮地山头转换到相对昏暗地卧室中所引起的视觉感受,张知秋随即便欣慰地发现,此刻地眼前发黑,却是由于自己太过于激动而导致大脑缺氧所造成的了……

坐在床上发了半天呆的张知秋,在终于缓过劲来之后,却是感觉肚子几乎是要饿到虚无了一般,当即二话不说地跳起身来,一溜狂奔地直扑门外去者……

与现代城市中大小饭店林立不同,如今整个忻州城的饭店数量,恐怕还不及现代时地忻州市一条小街上的多。

即便如此,张知秋仍然是不辞辛劳地一路横扫了三个饭店。

事实上,不是张知秋不想老老实实地在一个饭店中踏踏实实地吃一顿饭,实在是他吃的太多——已经是到了骇人听闻地那个级别,是以也只好是不停地换地图了。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菜实在是不够可口,张知秋在吃到第三家的时候,才终于地有时间和精力想明白:不是菜的原料不好,是这些菜的口味太淡!

换句话说,菜里的盐搁的有些少了!

身为一个典型地北方人,张知秋的口味很重,说白了也就是饭菜中的盐和调味品数量都要格外地多放一些。

其实,这也不能怪这些饭店,为了省钱,张知秋这一路都是下意识地找的都是路边小店,而这种路边小店的赢利点,本身就不在品牌而在于成本。

在古代,盐一直都是国家控制最为严格地专卖品,也是朝廷最为重要地收入来源,即便是古代历史上商业最为发达地北宋时期,池盐专卖的利税都是要占到国家收入地一半之多,而明朝所占比重就更高了。

以有据可查地万历早期的一些数据为例:“商业税收入包括盐税二百五十万两,茶税十余万两、市舶税四万两、通过税六十万两、营业税二十万两,总额不过三百四十万两。”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明朝商业税收基本只是一个点缀,在洪武初年规定:“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而这一规定,在有明一朝都没有任何地改变。

对比一下现代企业,你就知道这一税收究竟是有多低——仅企业所得税一项的税率便是25%,如果加上其他的各种行政收费和“临时性收费”,有的地方能够达到40%!

事实上,山西并不缺盐,著名地“盐池”便是位于山西地解州境内,这里的盐是水卤经日光暴晒而成,色白味正,杂质少,是全国有名的产盐地之一。

解州,读作“谢州”,当地人读作“害州”;盐池,亦即古河东盐池,亦称解池,开发于传说中的“虞人”,即比尧舜时代还要更早地一些时间,至春秋战国时期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