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庆丰军-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郝十三的马,早就被敌人的弓箭射倒,自己也中了三箭,挨了一枪,浑身血污,早就盖住了一身铠甲的模样,他已经记不得自己砍杀敌人的数字,究竟是一百一十三,还是一百一十四了。
郝十三满身血污的从地上爬起来,沙哑的嗓子已经干渴的不能说话,他还含糊不清的喊着“杀!”,踉踉跄跄,又冲入军阵中。
如今,郝十三身边已经没有可以指挥的军队,所有的军队,已经没有了阵型,也没有建制,三三俩俩的与敌人扭作一团。
也先帖木儿的军队,也和郝十三的军队差不多的模样,不过,目测人头,还要比郝十三的红巾军,多上一点点。
这是最后的意志力的拼搏,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比的是谁更有意志,谁更能坚持。
如果此时,哪方要有一支生力军,哪怕只三百五百,谁就能立马确定胜局。
生力军,郝十三不考虑了,自己哪有生力军?
孙德崖贪生怕死,在含山城下玩装死,毛贵、李普胜,顿兵在巢县,东面的郭子兴,不用指望他能派出一兵一卒。
“十三叔,没伤到哪吧!”参军余德臣冲入战场,拎着一把带血的宝剑,将筋疲力尽的郝十三扶住。
余德臣和刘基是文官,被郝十三留在空城内,如今战争焦灼在这个程度,余德臣也不能无动于衷,带着七八名参军护卫,并刘伯温,一起冲入战场。
郝十三看了看跟在旁边的刘伯温,还是那副仙风道骨、化外人士一般的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可是郝十三没有力气发作,而是一把推开余德臣,怒吼道:
“给我回城去,谁让你出来的?你要是受点伤,我怎么跟余阙老先生交代!”
“十三叔,我是来帮忙的!”余德臣拿着宝剑,甚是焦急的说。
“回城去吧!若是敌人破了城,你就说你是余阙的公子,被我掳掠来的,也先帖木儿也不能难为你。”此时已经筋疲力尽的郝十三,已经对战局乐观了,言语甚是悲戚。
“我不回,跟我杀!”余德臣稚气未脱,倔强而坚定的说着,带着七八名宿卫,投入战场上去了,将郝十三周围的一应蒙元残兵,悉数砍杀。
别看余德臣是羸弱的文人,年纪只有十六岁,在筋疲力尽的蒙元士兵面前,就如同神一般的骁勇。
郝十三已经脱力了,根本没有力气拉扯余德臣,只能对化外人士刘伯温温言道:“刘先生若想去,请帮我把得臣拉回城去,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然后,你就自便吧!你曾经在石抹宜孙手下做幕僚,蒙元官兵抓住你,你也说是被我掳掠来的,他们也不能难为你。”
刘伯温将手中的羽扇紧摇了两下,内心经过极大的思想斗争。
‘郝十三究竟是什么人,在这生与死的关头,还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郝十三虽然没有一代雄主的模样,可是对待自己,也算是真诚了,心地着实仁厚啊!’
“哎!”刘伯温一声叹息,决定放下他的清高的儒士风度,辅佐郝十三,他用羽扇指着天边的夕阳道:“都督莫慌,我看此战有转机!”
‘转机?哪有什么转机?这好像是刘伯温自从进了郝十三的军营,说了第一句认真的话!’
“呵,先生,不要开玩笑了!”郝十三干笑一声,无奈道。
刘伯温指着西北方向道:“都督你看,那不是援兵到了吗?”
其实刘伯温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已经看见西北方向的援军,只因为距离远,没看清旗号,等他说第二句话的时候,已经看清来人的旗号了。
郝十三的眼睛已经被鲜血糊住了,哪能看的清晰,还真当刘伯温能够撒豆成兵呢。
只是听得西北方向有一个老者声音大声呼喊:“都督莫慌,俞家子侄来也!”
郝十三揉了揉被鲜血糊住的眼睛,确定自己自己不是幻觉,只见俞延玉老先生,已经带着俞通源、俞通渊、俞通河并二三百骑兵,率先杀入军阵。
二三里外,一队步兵狂奔而来,旗帜上高高的写着一个‘毛’字,正是毛贵率领的五千红巾军长枪军。
这就是将与帅的区别。
当孙德崖借助郝十三留下的重武器,督兵猛攻含山,想为自己打下立锥之地的时候,毛贵已经及时的捕捉到和州大战的气息。
郝十三的红巾军主力,若被也先帖木儿击败,余下的红巾军,根本没有在打和州的能力,也没有在巢湖东侧支撑下去的力量,所以毛贵与李普胜商议,让李普胜的水军留在巢县牵制巢县的官军,自己带着所部长枪军,星夜赶来援助。
步兵从巢湖边赶到和州城下,跑了一整天,这个时候才抵达,也算是及时了。
至于俞家父子的到来,郝十三确实感到意外。俞延玉老先生,那是吐口唾沫是个钉的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姥山岛,与郝十三喝酒喝得尽性,大有遇到知音的感觉。
巢湖水雄属于一个临时联合的军事同盟,李普胜、俞家父子、廖永安兄弟,三家虽然公推李普胜为老大,自己手下的军队,还都是自己说算的。
俞延玉要带本部的部分兵马支援郝十三,李普胜、廖永安兄弟也没有办法,只能听之任之。
战争焦灼到这种情况,谁有援军,谁就是胜利者!
也先帖木儿最后一丝抵挡,就像落入西山的残阳,被毛贵并俞家子侄重重的压了下去,胜券,已经稳稳的操控在红巾军联军手中。
——————————————————
(注:毛贵——红巾军中不可多得的帅才,很有战略眼光,乃是红巾军三路北伐时东路红巾军将领。元至正十七年(龙凤三年)率军夺得海船,从海州(连云港)出发登陆山东半岛,整个山东,基本为毛贵所有,被红巾军龙凤政权封为益都行省平章。
毛贵北伐大都,与元将领刘哈拉不花大战柳林(通州),蒙元朝廷震动,因中路军关铎红军未能如期抵达儿战败退回山东。
毛贵相比其他红巾军将领,更善于经络后方根据地,用蒙元投降官吏分治理地方,更大兴屯田,保证军队的粮草供应。
可惜,他的老上司赵君用从淮安兵败来归,被赵君用袭杀,之后,引起山东红巾军的内讧,续继祖又带兵袭杀赵君用(一说赵君用为死,像张定边一样隐居了)为毛贵复仇,整个沙东红巾军互相攻杀,山东红巾军最终被察汗帖木儿。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趁虚而入,最终将山东红巾军绞杀。)
第一百一十五章 联军统帅
郝十三打败了江北的也先帖木儿六万大军,给江北的蒙元军队极大的震慑,巢县守将陈也先,顶不住李普胜的十门火炮的骚扰,听闻也先帖木儿战败,弃了巢湖,带着军队,投奔含山城,李普胜几乎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巢县。
巢县被红巾军控制,李普胜现在与郝十三合兵,所以,施耐庵借助巢湖水军的力量,将训练完成的新军,以及粮草辎重,源源不断的运到和州,郝十三的红巾军兵员得到补充,兵威复振。
在含山下的孙德崖,久攻含山不下,含山又有陈也先、也先帖木儿的残兵加入,孙德崖感觉自己没有便宜可以占,又没有地方可以去,所以带军队也到了和州。
在和州旧蒙元平章府,郝十三大宴宾朋,庆祝和州大捷,巢县的李普胜,因为是与郝十三合兵,也特意赶来参加宴会,郝十三的宴会,空前隆重。
郝十三左手边的席位,李普胜因为部分代表着天完政权,又是水雄联军的统帅,所以被安排在第一个位置,第二个位置是此次战功最大的毛贵,第三个位置给了俞延玉,第四个位置给了廖永安,第五个位置,才轮到孙德崖。后面依次是俞家兄弟、廖永忠等一应将领。
郝十三右手边的席位,施耐庵因为提调粮草、辎重有功劳,被安排在第一个席位上,第二个席位安排给出力最多的徒单钧坐了,后面次第做着郝十三五个战兵的千户官,宿卫千户徒单斛、游骑兵千户耿再成、胡大海、重装备千户焦禄等,余德臣因为此次作战勇猛,也有了自己的席位,坐在最末位置,紧挨着刘伯温。
吴六玖因为在战场上受伤,吊着一只胳膊,站在郝十三身边担任司酒,他听见郝十三轻咳一声,心领神会,上前高声道:“诸位肃静,酒宴开始,请都督主酒。”
郝十三端着酒碗从席位上站了起来,东西两项的宾客,也都赶紧起身,郝十三朗声道:“庆丰军有赖诸位豪杰前来助阵,使得的十三侥幸,战胜江北的也先帖木儿,客套话十三也不会说,这第一杯酒,祭奠血洒疆场的骁勇的红巾军烈士。”
郝十三这次战争打的苦,损失兵员在六千人上下,与也先帖木儿的战损比相当于一比十个,侥幸诸位将领没有死难,也是多数挂伤,郝十三自己就伤了四处,中三箭一刀,所以洒祭烈士,是必须的。
郝十三和一应文武将碗中酒,洒祭死难的将士,然后各个落座,郝十三又端起来第二碗酒道:“我们组建的既然是联军,我们就要推举一名联军的统帅,总督兵马号令,才能铁板一块,形成核心战斗力。在座的李普胜大帅、毛贵大帅、孙德崖大帅,无论年龄和资历都要比十三高,所以,我在想在三位中,推举一位作为联军的统帅,不知道三位大帅意下如何?”
郝十三分明已经坐在主帅的位置,如今有假仁假义的推让联军主帅的位置,看似没有必要,其实很有必要。
日后联合作战,难免出现龌龊,所以,郝十三要把几个大帅的口话都套出来,就算日后刀兵相见,有今日的言语,郝十三也算是有理、有节、有据。
李普胜赶紧起身推却道:“普胜做不得,做不得!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北路红巾军的将领,普胜乃是天完将领,郝都督已经许诺,有朝一日,有治平(徐寿辉天完政权的年号)陛下下落,普胜定然会千里往归,普胜怎能鸠占鹊巢做联军的统帅呢?无论谁做联军统帅,只要不反对我将来往归天完政权,普胜都全力支持。”
李普胜的坦诚,郝十三是放心的,这样忠肝义胆之人,不会做出龌龊这事情,将来就是分手,郝十三也会和他好聚好散。
徐寿辉没有死,只是暂时失踪,就算是将来李普胜他去,无论是归顺徐寿辉的天完政权,还是陈友谅的大汉政权,日后见面,也算是在对方阵营,安插下一个熟人了,念及今日合兵的情谊,没准还会给个照应。
“既然李大帅不肯做联军统帅,毛大帅是这次战胜也先帖木儿的第一功臣,我提议,由毛大帅来做联军的统帅!”郝十三道。
毛贵也连连推却道:“不可!不可!我不过是跟随李大帅(徐州芝麻李李二)早起兵两日,常年跟随彭大帅、赵大帅(两位是彭大,赵君用,也是最早跟随李二萧县起兵的八人中的二人)作战,统御这许多兵马,毛贵不能胜任。郝都督若还想让毛贵留下继续杀鞑子,毛贵愿意跟随郝都督作战,若是再以联军统帅的位子推让,毛贵只能将都督拨给我的两千兵马原数奉还,我带我的三千长枪军,自回六合了!”
此时,赵君用已经袭杀了彭早住(一说是彭大,一说是彭大的儿子),做了徐州军余部的最高统帅,毛贵很看不惯赵君用的为人,派自己有朝一日也被赵君用迫害,所以迁延在好十三处,迟迟不肯离去,也算是自己有个依靠。
郝十三见毛贵话语说的坚决,也就放心。又推让孙德崖道:“孙大帅年纪最长,那就请孙大帅来做联军的统帅吧!”
“嘿嘿!”孙德崖笑道:“既然李大帅和毛大帅都推让,那俺老孙就不客气了!”他的话语还没有说完,一旁的俞延玉,腾的一下就站起来了。
孙德崖见情况不好。
北方人,脾气暴,说不好,要挨揍。
他赶紧改口道:“我也就是说笑而已,郝都督乃是打败也先帖木儿的主力军队,而且有占有庐州、寿州两处大城,兵精粮足,这个统帅的位置,必然是郝都督来做了。”
“好!”郝十三眼中泛出一股绿盈盈的寒光,心道:‘这个狡诈的孙德崖,留着早晚是个祸害,得找个时间,把他拾掇了。’
郝十三却不动声色,冷冷的道:“既然三位德高望重的大帅都推举我为联军的统帅,那十三就却之不恭。不过十三有一句话要说在头里。三位大帅某一日要离开,请好言告知十三,十三必然厚赠金箔,好聚好散,若是不辞而别,拐带我的粮饷、辎重、城池,甚至拐带外人谋夺我的城池,损害联军的利益,可别怪十三翻脸无情。”
“那是自然!”
“那是自然!”
三个大帅在郝十三的军营,又见郝十三说的认真,赶紧连连附和。
郝十三见三个大帅满口应承,心道;‘看某日你们背弃今日的言语,我如何收拾你们’,却朗声道:“那我们先喝了今天的第二碗酒。”
(注:孙德崖——濠州起兵时,被郭子兴推举为大帅,两人之间龌龊不断,原因众说纷纭。彭大、赵君用、毛贵徐州兵败来投,也就是《明史太祖实录》中所说的濠州五个大帅的时期,五个大帅的顺序是彭大(一说是彭大已死,其子彭咬住盗用其名)、赵君用、毛贵、孙德崖、郭子兴。
郭子兴抱彭大大腿,孙德崖看着不爽,怂恿赵君用打击郭子兴,将郭子兴绑到自己家中,根据明史记载,是朱元璋力挽狂澜,救了郭子兴,至此,孙郭矛盾升级,太祖就是因为老郭不争气,才出走自立门户的。
彭大、赵君用、毛贵后来‘裹挟’(明史这样说)郭子兴攻打盱眙、泗州,孙德崖留守濠州,后来孙德崖粮食尽了,去和州投靠了朱元璋,据说,郭子兴就是因为朱元璋收留了孙德崖而气死了。孙德崖历史上的下场,‘据说’是郭子兴死后,孙德崖要谋夺滁州,被朱元璋袭杀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加官进爵
还没等郝十三提第三杯酒,俞延玉就抢先离席,单膝盖跪地,右手握胸道:“俞延玉愿意率领俞家子侄,并水军三千,归顺庆丰军郝都督,生死全凭都督定夺,请郝都督收纳。”
郝十三没想到俞延玉会有这样的举动,如今郝十三还跟李普胜合兵,这样的挖墙脚,有些不地道了。他赶紧离席搀扶起俞延玉,表示对老人家的尊敬:“使不得!使不得!”也不知道郝十三说的是下拜使不得,还是归顺使不得。
“昔日我三家联合,共拒官军,早已经有言在先,去留随意,呦呵使不得的?”俞延玉道。
郝十三虽然与巢湖水雄合兵,有了水军的支援,可是他已经许诺李普胜,等时机成熟,允许李普胜返回天完政权,俞家子侄若能真心滚顺自己,那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不但能得到好几个著名的文武人才,关键是,郝十三有了属于自己的水军了,有一天打通通往长江的水路裕溪河,水军可以进入长江,既能协助和州防守,又能依靠水军,打击沿江两岸,扩大自己的作战半径。
不过,虽然俞延玉是一片真诚,郝十三必须得考虑李普胜和廖永安的态度。自己的水军可以慢慢的打造,因为此事与李普胜闹得不愉快,划不来,闹不好,还会引起孙德崖、毛贵两个大帅的恐慌:郝十三要并其军。
李普胜本来就是性格敦厚之人,巢湖水雄三家合营时,确实有言在先,俞家子侄和廖家兄弟,都没有归顺天完政权,只是因为遭遇官军的巨大威胁,而临时组织的军事联盟,去留本就说好是随意的。
而且郝十三没有派人策反俞延玉,仅仅是喝顿酒的功夫,就让俞延玉坚定的跟随郝十三,这属于俞家子侄自己的选择,李普胜却是不能干涉,而且当时喝酒的时候,李普胜也在场,不过酒量差了一点,提前出溜到桌底下而已。
“如今巢湖水雄已经没有官军的威胁,我等三家确实有言在先,既然俞家子侄已经认准了郝都督,我也不能强留,正如都督所言;好聚好散,都督收纳他们无妨!”李普胜真诚的说。
“既然如此,那任命俞延玉为和州太守,归庐州施耐庵节制;任命俞通海为都督府水军下万户(上万户将兵一万,中万户将兵七百,下万户将兵三千),屯驻巢湖,负责往来运送军需,归本都督直接调度;任命俞通渊、俞通源为都督府参军,有功劳另行封赏加官;任命俞通河为都督府副千户,拥有进入本都督的不需通报的权利!”
郝十三慷慨陈词,毫不客气的给俞家父子任命高官,他根本无法抵挡水军的诱惑,摆出一副:只要跟随我,高官利禄,大大有的架势。
俞家父子各个欢喜,赶紧离席下拜谢恩,俞家子侄认为,这是郝十三对他们最大的信任了。
俞通海本来就是统领水军的,如今水军还在他们手中,而且被加封为万户的官职。郝十三费尽辛苦,好不容易打下的和州,郝十三毫不吝惜的让俞延玉作为地方主官,这是极大的信任。俞通源、俞通渊作为都督府参军,也是都督的幕僚,以后有功劳,升职空间大大的。
尤其是俞通河的位置,听郝十三那语气,有点跟蒙古大汗的‘那可儿’的意思差不多,若果将郝十三比作成吉思汗,那俞通河的位置,就算是不能和最早跟随成吉思汗的博尔术相比,最次,也是像哲别一样的人。(注1)
一应封赏完毕,俞家子侄都回到席位,俞老先生为了显示自己已经是庆丰红巾军阵营中的人,居然端着自己的案几,直接到了郝十三右手边的席位侧,他上下打量一番,没有找到适合放自己案几的地方,唯独见施耐庵与郝十三的案几只间,有很大的空间,也部分什么尊卑贵贱,索性,直接将案几放在施耐庵的上边。
同属于巢湖水雄的廖永忠,见俞家父子已经被郝十三封了高官,也想起身表示归顺。却被廖永安一把拉住,郝十三只是将这席位的情节看在眼中,不知道廖永安兄弟,究竟是什么意思。
坐在施耐庵后面的前军千户徒单钧,本来就看俞通河不顺眼,眼看着自己在战场上功勋卓著,他编练的拐子连环马,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杀伤,自己还是个千户的职位,而俞家子侄,已经各个荣光,气不过的说:“都督,我等也立下战功,如今我们却还是千户,难道还要被一个新来的萌古人统吗?”
徒单钧的话,引起在座的庆丰军老班底的共鸣,虽然大家不附和,却也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郝十三。
郝十三知道徒单钧就是这个直脾气,有话说在明处,心直口快,从不隐藏,也不责怪他无礼,笑道:“我本是想等酒至半酣的时候再宣布,看来我坐下劳苦功高的将领已经等不及了——吴六玖,拿出来念吧!”
吴六玖吊着一个胳膊,费力的从怀里掏出郝十三已经草拟好的任命书。一应将领见郝十三对众人的封赏早有考虑,心中满是期待,也不再责怪郝十三厚此薄彼了。
“都督府任命!”吴六玖冷喝一声,坐在的红巾军文武,齐涮涮的笔挺站立起来,乃是后世郝十三大学军训时候学来的标准军姿,这军容军貌,把在座的三个大帅都看傻了。
李普胜、毛贵、孙德崖,起兵都有二三年之久,几时见过这般威武有素的军容军貌?俞家父子,虽然不明所以,也都依葫芦画瓢的站立起来。
“都督府任命:……
任命徒单钧为前军中万户,兵额编制五千,着其编练三千拐子连环马;
任命付友德为左军中万户,所部兵额五千;
任命吴六奇为右军中万户,所部兵额五千;
任命张破虏为中军中万户,所部兵额五千;
任命杨通知为后军中万户,所部兵额三千(骑兵);
任命焦禄为重武器下万户,所部兵额三千,武器装备,另行调拨;
任命胡大海为左哨游骑兵上千户,所部兵额一千;
任命耿再成为右哨游骑兵上千户,所部兵额一千;
任命吴六玖为都督府左宿卫上千户;
任命徒单斛为都督府右宿卫上千户
……”
庆丰红巾军一应将领都得到升迁,五个战兵千户,连升下万户、中万户两级,各个欢喜,纷纷下拜谢恩。
郝十三也少不了给了施耐庵、余德臣、刘伯温等像样的封赏,又与毛贵、李普胜、孙德崖分清了战利品,满座文武,无不欢颜。
“谢都督提携!”
……
“郝都督慷慨!”
……
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来,这杯酒,敬给我劳苦功高的将领们!”郝十三举酒主客道,庆祝手下将领高升。
——————————————
注1:那可儿——蒙元大汉的亲兵侍卫,意译相当于伴当儿,满清就叫戈什哈了。
注2:百户、千户、万户——都分为上、中、下三等,兵额标准为三、七、满三种,以万户参照,下万户兵额三千,中万户兵额七千,上万户兵额一万+。郝十三封的五个战兵万户兵额五千,收军队数量的限制,定额为五千。
第一百一十六章 加官进爵
还没等郝十三提第三杯酒,俞延玉就抢先离席,单膝盖跪地,右手握胸道:“俞延玉愿意率领俞家子侄,并水军三千,归顺庆丰军郝都督,生死全凭都督定夺,请郝都督收纳。”
郝十三没想到俞延玉会有这样的举动,如今郝十三还跟李普胜合兵,这样的挖墙脚,有些不地道了。他赶紧离席搀扶起俞延玉,表示对老人家的尊敬:“使不得!使不得!”也不知道郝十三说的是下拜使不得,还是归顺使不得。
“昔日我三家联合,共拒官军,早已经有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