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崛起-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家伙把种师道这个知兵的推出来还情有可原,没想到耿南仲居然要让太子出战,其用心太过明显。更妙的是,显然没有与赵桓商量过。
赵桓惊得一愣一愣的“耿师,这如何使得,且听官家吩咐。”
四四五章 大溃败
赵佶本来就不喜欢赵桓,既然耿南仲把太子推出来,那是再好不过。目露赞许之光,看看这就是皇家气度,敌寇来了,不逃避不退缩,迎难而上。
赵桓一见魂飞胆丧,自家老子什么德行哪能不知道,这可是把儿子往火坑里推啊。可是他平日里不结交权贵大臣,只有一个耿南仲还是个猪队友,思前想后只能把哀求的目光投向梁师成。
梁师成之所以对赵桓客气有加,是因为名份大义上不得不如此,真的要在赵佶和赵桓之间选择,怎么也是投向赵佶一边。不过眼下这场景,梁师成还是愿意卖召唤一个人情。
“恭喜官家,贺喜官家,太子殿下能为国分忧,实乃国之幸事,百姓之福。”梁师成一通马屁先奉上。
赵佶心情舒畅,梁师成说的自己暖洋洋的,果然好奴才。
赵桓愣住了,这梁师成不帮忙就算了,居然落井下石?他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
梁师成“然女真猖獗,实属蛮夷,纵使我朝百般感化亦恐难以奏效。若是女真狡诈善变,太子身份贵重,不可不防。微臣提议,种帅前趋,太子居中调度,以策万全。”
这一番话可谓点滴不漏,既照顾了赵桓的脸面,又把种师道抬到相当高的位置,而且还顾全了皇家的脸面。这心思绝了。
蔡京眉头一展,也附和说“太子关系国本,如此举措甚为妥当,臣附议!”他作为平章事有相当的话语权,谁也不会轻易质疑他的决策,几乎就是一锤定音。
随后众大臣不管乐不乐意,只能一一附议。
赵佶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要你赵桓出去打仗就行,管你是和谁一起去。便说“蔡卿有劳!”
王黼忽地说“官家,女真气势汹汹,怕是另有隐情,可否委托能言善辩之人出使金军,向金军主帅讨一个说法。”
对啊,这是一个好办法,找一个和金军有交情的大臣前去探探底,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但是谁去呢?这可不好找,毕竟现在是开战期间,万一金军一个不高兴,脑袋就没了。
最后,大家还是想到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赵良嗣。这个人一直游走在宋辽金三国之间,创下了赫赫传奇的名声,建立了不世的功勋,如今就在东京。
当赵良嗣来的时候,引起了耿南仲的不满。这个侨居契丹的汉人,久在荒蛮之地,所以和女真聊到一起来。凭什么你一个马贩子就能操纵两国百年大计?
我就不信了,这一次太子御驾亲征一定能像真宗在澶州一样名垂千古,而有了这一天大的功劳,储君之位该不会有人非议了吧。
“女真未出国土之前,有言和者即是卖国汉奸!”耿南仲又一次抛出了惊世骇俗的言论。
这下连赵佶都开始头疼了,这个耿南仲果然是号称“老梗”,梗起来要人命啊!
耿南仲鼓吹太子代天出征,率领百战百胜的宋朝精锐,一鼓荡平蛮夷,扬我大宋煌煌国威!
他这个调子拔得太高,以至于没人敢反驳他,否则就会被扣上汉奸的帽子。又不是生死大敌,既然想去打仗,哪有不成全的?
打赢了,我赞成的,会有一份功劳;打输了,是你们主动要求打的,正好火力全开彻底弹劾打压。
赵佶无可奈何,只能任由童贯、种师道、高俅和耿南仲折腾去了。
种师道在东京闲的难受,一天不带兵,就浑身没劲。重新掌帅印是梦里都渴望的事情,所以即便是被耿南仲他们推上去,也在所不惜。
不就是一死吗?自己七十岁了,还能活多久?整天待在东京的豪宅里,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不过是个大点的棺材。只要能再次上战场,就算万箭穿身,也是痛快的!
其实这就是职业军人的职业病,除了打仗,他根本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尤其是那些有着战争后遗症的,更是会被格格不入的环境逼得发疯。
最后经过商讨,两天之内调集洛阳、应天和周边各州各府的兵力,加上东京留守部队,合计总兵力二十万。和宗翰在开封城下展开决战,一举击败这个女真的最大野战兵团。
既然商定了,一批批快马将朝廷旨意传播到四面八方,周边的军队迅疾开赴东京,准备和女真展开大决战,整个东京城也高度设防。
第二天,宗翰的大军缓缓抵近,通过奸细,率先偷袭了天驷监,一举缴获马匹近万,大大增强了实力。而种师道则痛不欲生,先手已失,只能图后势了。
随着第三天,宋军二十万兵力聚集,种师道将兵力分成三波连续扑击女真中军大阵。
为了增强穿透力,种师道还借鉴了韩望的特种部队,派出大批斥候破坏女真各营之间的通讯,并且散布谣言,或者纵火焚烧,制造混乱。
可惜女真军队在宗翰强压之下,仅靠两万五千人,就硬生生顶住了宋军五六次进攻。
从早上打到下午,宋军筋疲力尽,士气已经衰落到极点。女真一直雪藏的五千精锐骑兵,在此刻突然投入战场,闪电般兜击种师道后方。
种师道本可以退入京城,但是这样的话全军就会被女真击败,宋军就完了。他年事已高,生死早就看得淡了,于是反而向前线推进,挥动全军再一次攻击宗翰的防线。
不过这个时候,宋军原本就是杂凑起来的部队,纪律、团队观念、荣誉感和使命感全无。
很多军队没经过这么高强度、惨烈的战斗,纷纷怨声载道。再加上金军断了自己的退路,军心惶恐,一下子就崩溃了。
将近一半的地方杂牌部队,四散奔逃。他们的奔逃,引起了更大的崩溃,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而宗翰是一个高明的战场统帅,马上发动全面攻击,彻底打垮了宋军。
而最后种师道带着几千人,被金军团团围住,无路可逃。种师道抱着必死的决心继续作战,最终被女真当场击杀,随后,他的尸身被女真送还汴梁。
赵佶当众抚着灵柩放声恸哭,哀叹朝堂失去了一位栋梁之臣,将其风光大葬。
随着二十万宋军全线的大溃败,宋朝朝堂上下都噤若寒蝉,这汴梁还能守得住吗?
四四六章 城下盟
赵桓事后躲在太子府,打死也不出来。这太可怕了,还好自己是在城头观战,若是和种师道一起,那绝对是死无葬身之地啊。
可是宋军战败,终究要有人负责,结果耿南仲因为首先提议,并且推翻了原先议和的决策。属于典型纸上谈兵,夺去官身,发配回老家种田去了。
既然打不过,那就接着谈判吧!于是赵良嗣又被提拔为正三品光禄大夫,委以国使之重任。希望他能扭转乾坤,直直宗翰的杀戮。
在这几天,磁州、大名、澶州被女真血腥镇压的消息,已经传到东京,把满朝文武都吓得面无人色。
而且,宋军大溃败,彻底摧垮了权贵们的心理防线。东京无险可守,无兵可用,守不住的。如果被宗翰杀进城来,必定又是一场屠城。
所以很多官员得知赵良嗣成为宋朝使者,便悄悄前来打探消息,一时间赵府车水马龙。而赵良嗣怎么可能把朝廷的底线透露出来,只要跑到蔡京府上避难。
蔡京和赵良嗣相对无言,“宋弱金强,一旦女真南下,渡过黄河,将有覆国之危”这些话韩望早就提醒过,可惜谁也没当真。现如今,一切正好印证了他的推测,怎么不叫人心生感慨!
还不知道燕京局势如何?到现在为止,还不清楚北面占据到底如何。宗翰又是如何一路南下的,他们究竟想要什么?搞清楚这些问题是赵良嗣此行的目的。
入夜时分,赵良嗣被放下东门,在两名內侍的陪同下火速赶往金军大营。
宗翰没想攻打东京城,就像斜也说的,人口太少了,自己孤军深入,整日里小心翼翼。今日白天把种师道打垮,获得人生又一个巅峰,心情很不错。
赵良嗣和宗翰早在辽东就认识,因此获得女真士兵的礼遇,直接送到宗翰的帐中。
宗翰用刀削着羊腿肉,油津津的大手冲他挥了挥算是招呼,连吃了几口,喝了口酒,才问话“赵大人,辽东一别,风采更胜从前,可喜可贺!俺们是多年的老朋友,此番前有何事只管说!”
“哪里哪里,倒是粘没喝元帅的军功和威望一时无两,叫人佩服!”赵良嗣是败军之使,岂敢造次,忙赔笑道“此番前来拜见,是为了贵我两国误会而来,希望贵军能够接受我方诚意!”
说完赵良嗣从怀里掏出礼单奉上。
宗翰绕过桌子,拿起礼单看了起来。“进贡大金国皇帝陛下,黄金一百万两,白银一千万两,布匹五十万匹,丝绸十万匹,茶叶、瓷器、各种奇珍异宝无数。”
看完礼单,宗翰似笑非笑,“你们官家好大方啊!”
赵良嗣呐呐不能言,只是说“元帅但有吩咐,无有不从!”
宗翰说,“贡品加倍”
赵良嗣还没点头,宗翰接着说“大宋官家的帝姬聪慧过人,若是能有五名帝姬服侍我主,应该就没有大的障碍了。”
赵良嗣面露难色,尽管帝姬下嫁商贾不稀奇,但是外族和亲政策,历来被文人士大夫诟病,引以为耻。
宗翰冷冷问道“怎么?不答应?!”
赵良嗣颤抖着声音问“元帅可有指定人选?”
“必须是荣德、安德、茂德、成德、洵德五位帝姬”宗翰又说,
“还应割让代州、忻州、易州、真定、蔚州五地;惩办挑起事端的燕云义军统帅韩望和韩世忠;解散燕云义军。否则我很想试试你们的龙床龙椅舒不舒服?”
这是极端侮辱赵宋皇朝的话语,但是赵良嗣没柰何,敌强我弱,只得忍气吞声。接下来宗翰便让幕僚与赵良嗣具体交涉。
经过幕僚的头透露,虽然有所保留,但是赵良嗣马上就明白,原来韩望接连击败两路金军。宗翰打不动韩望才转道南下,没想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所以宗翰才要解散义军,将韩望、韩世忠撤职查办,若真是被朝廷拿出去顶缸,估计死罪难逃。
赵良嗣深夜又被吊回城头,立马被候在门口的內侍紧急送往皇宫,这时候赵佶的心比谁都急。
赵佶、蔡京、梁师成听完赵良嗣的话,不约而同的舒了一口气。
还好,他们不是来夺赵家江山,要朕性命的。不过是要一些钱,要几块地盘,要几个公主,杀几个小官而已,完全可以接受。
赵良嗣眼睛瞪得快突出来了,这也可以?赵家老倌,你还能笑得出来?
不管赵良嗣如何的吃惊,三个人很快就草拟好章程。
首先,钱财物、地盘和帝姬没问题,就连已经出嫁的荣德帝姬,吩咐曹家把人送到金军大营即可。惩办韩望、韩世忠,解散义军,这两条要花费一些心思,顶多施展一些手段,也能解决。
一个天大的难题,就被君臣三人轻飘飘解决了。然后还是让赵良嗣再度出城,向宗翰转述朝廷的意思,满足金军的全部条件。唯一的要求是钱财方面短时间难以筹措齐全,希望分五年还清。
宗翰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勤王军队,继续向东京开进,万一有个闪失,自己就鸡飞蛋打,所以也就同意,但是必须先把易州韩望、韩世忠枭首示众,解散燕云义军。
赵良嗣一夜奔波好几趟,汇报完金军的要求,就一病不起。
赵佶不以为意,原本是让赵良嗣陪着金军去易州监斩的,那就派王黼去一趟好了,反正他们两个平时都不对付。
宗翰很满意,这样才是当奴才的样子,割让的五个地方都是人口稠密地区,这一次掳掠几十万人回去,绝对的扬眉吐气哈。
可是后宫和曹家却愁容不展,几位被点名的帝姬花容失色,泪如泉涌。此入金营必定是羊入狼群,那种荒蛮粗野之地,比充军发配还惨。
可是官家,金口玉言,不得不去,尤其是自己的亲爹老子下的命令,忠孝就占了两全,一夜以泪洗面。第二天一早,五顶花桥,吹吹打打,将五位帝姬连同八十名侍女送出东门,直接抬到宗翰大营。
宗翰等将官上前,撩开轿门嬉笑着观看帝姬,不由得被她们的美貌惊呆了。
有个将官忍不住要上前拉扯帝姬的衣裙,被清醒的宗翰一脚踢翻,仓啷一声拔出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这些帝姬是进贡给阿骨打皇帝的!再敢伸手,俺就砍了你的脑袋!”回身对其他人说“听清楚没?!”
四四七章 焚个香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宗翰把五位帝姬和首批金银财宝发回燕京,再送往上京。
为免出意外,宗翰调拨了五百铁浮图,一千步军护送。同时责令宋庭派出专门护送军队,逢关开关,遇河搭桥。
梁师成等也害怕再出变故,于是派出天使和神卫军一千五百骑兵,一路上前呼后拥的保护金军的战利品向燕京开进。
黄宝儿见唐公公怀揣数份圣旨,就知道他肯定是拐着弯去易州要办韩望、韩世忠。便从果盘里包起一个桃子,差人送给太白楼韩二。
韩二一见水蜜桃,顿时色变,推说身体不适,需要去郊外庄园养病,便一走了之。
他一动,侯八指,钱鹤声,便随之而动,整个东京城悄悄地发生了某些变化。所有地下城的暗势力在丐帮的运作下,将触角四通八达的布满整个汴梁城。就连漕运、南衙也都忙乎了起来。
当然,三个时辰之后,韩望收到东京发来的最高级别密件。而在此前,杨可世也是因为伤重不治,终于没挺过去,支持西军两名赤胆忠心的将帅居然在一日之内相继殒命。
“种帅已亡,朝廷称臣,天使密旨,谋诛二韩,遣散义军,金军车队,随之而往。”
哈哈!这个昏庸的朝廷,不去考虑怎么打败金军,反而自毁长城!四个月来,打了无数的苦仗险仗,居然落得密旨诛杀的下场。
赵宋官家根本就是一个白眼狼和糊涂虫,难怪百万禁军都被他折腾的干净,父子皇帝都做了俘虏,客死五国城。
明德也是怒火勃发,指了指密信,又指了指韩望,半天没说出话来。
韩世忠见了反而哈哈大笑,“好一个诛二韩,散义军!他们真给俺韩泼五面子,几个月前,我不过是一个副都头,现在居然还能混上一个专门降旨诛杀!幸甚!”
韩望、明德、韩世忠目光终于聚集在一起,如此薄凉的朝廷和昏庸的皇帝,要他何用?
“明师、大哥,我意已决,劫了金军的车队,给大家吃顿好的!”
韩世忠一拍桌子,大声说“就这么干了!这口鸟气撒出来真是痛快!”
明德也说“命也运也,合该你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既然决定了,就需要整顿思想,把燕云义军凝聚成一团钢的意志,强化韩望指挥枪杆子的理论意识。同时,针对中高级将领必须有一个摸底行动,坚决杜绝思想不坚定的分子占据高位。
韩望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首先石燕、杨再兴、罗延庆、马飞、余威、梁红玉、高宠等被请到韩望在易州城的府上。
吃吃喝喝,席间韩望忽然愁眉不展,说“诸位兄弟,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请你们吃饭了!”
杨再兴没心没肺的说“大哥是要去东京当大官吗?我说那边可没意思了……”
罗延庆拉了他一下,说“大哥有话要说,你就听着吧!”
韩望说将纸条交给他们传看,“刚刚接到密件,东京二十万大军被宗翰两万军队打败,种帅阵亡,朝廷已经称臣。同时赔偿金军两百万两黄金,两千万两白银,丝绸二十万,布匹一百万,金军统帅骄横跋扈,居然指名索要五位帝姬”
杨再兴一拳砸在桌子上,大吼道“这打的什么鸟仗?朝廷居然答应了这么羞辱的条件?!”
韩世忠冷笑道“朝廷还派了天使,要来易州解散义军,还要砍下我们兄弟的脑袋送给金狗!”
马飞一听就炸了,“还有没有天理了?这个昏君,干脆反了他娘的皇帝老儿!”
余威义愤填膺,打了胜仗还要被砍头被遣散,加上种、杨的死给他冲击很大,说话自然就泼辣无忌。
“这暗无天日的朝廷,我们老百姓也过够了。若是您让各州各县都像六联地区一样,天下兵马都像连胜军,燕云军一样,我们就保你当皇帝!”
石燕、罗延庆吓了一跳,有些担心地问“这么说可是造反的罪名!”
余威见的多了,既然扯开了,那就把心里话竹筒倒豆子,“人家都杀到门口了,你还担心造反?想当年赵大得位就不正,以下犯上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如今这位风流天子已经热的天怒人怨乐了,还保他作甚?”
韩望没想到,这个余威帮了自己大忙了,原本是想让韩世忠现身说法的。没想到这个余威临场发挥绝对爆表,比韩世忠的效果只好不坏。
韩世忠只能反其道而行之,“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怕我们师出无名?”
明德趁机接手“六奸当道,搜刮民脂民膏,卖官鬻爵,陷害忠良,出卖江山社稷。我以为,清君侧,是再合适不过的大义名分。”
韩望故意为难道“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怕中下层将官不肯跟着走!”
这几位核心骨干眼睛一扫,便有了默契,以韩世忠为首,纷纷向韩望单膝下跪。
“我等赤胆忠心,誓死追随主公,燕云军百战精锐,战无不胜,必将征服四海,一统宇内!”
明德呵呵笑道“好好好!合巧今日就是黄道吉日,主公可以焚香祷告上苍,易帜起兵,建立霸业!”
李金娘是原配,又怀有身孕,被尊称为大夫人。直到梁红玉悄悄告诉她,韩望是要去争夺天下,将来要当皇帝,你也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闹得李金娘如同做梦一样。
管家夏允得意的对老婆和自家老爹说“怎么样,我的眼光不会错的!老爷将来当了皇帝,我少说也是一个知县!”
等到韩望分表祷告上苍,便自封燕云王,燕云义军,也改为韩家军。众位大将纷纷歃血为盟,奉韩望为主公,矢志推翻赵宋皇朝,抵抗女真鞑虏。
韩望接受了明德建议,后日天使就要来了,到时候假借他的口提出清君侧的口号,可以光明正大的向汴梁进军。同时也可将金军的运送巨额钱财的车队打劫下来,作为招兵买马的军费。
既然已经准备就绪,那么,秦桧、王时雍、唐恪也就需要特别照顾。几位的府上前门后门一律双岗,秦桧、王时雍门忽然被监视着居住,百思不得其解。
终于金军车队进入易州地面,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四四八 打个劫
过了保州,唐公公越发趾高气昂的发布着命令,“尽快穿过百丈岭向易州前进,这是去易州最近的路!”
金军将领看地图确实如此,加上唐公公一贯在地方上耀武扬威,确实减少很多麻烦,便没有异议。
保易之间的百丈岭地形狭长,大队人马行进其间,速度始终快不起来。有些地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这么险峻的地方,唐公公没有一丝警觉。
在大宋境内除非不想要命,否则谁敢袭击官军?何况还有一千五百金军保护!
不过,对于打埋伏的人来说,这里就是最理想的地点。地形有利,位置偏僻,便于隐蔽,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伏击场。
石燕和韩世忠就埋伏在山林里,等待韩望信号弹升空之后就会给金军狠狠地打击,至于神卫军,连石燕都知道他们就是一群废物
情报很详实,兵种兵力、次序位置,早就被石燕调查的清楚。只要把前面五百铁浮图,后面一千女真步军干掉,就发大财了!
石燕带着三百人伏击铁浮图,韩世忠带着五百人伏击女真步军。这是燕云军第一仗,韩望还是跟随着韩世忠他们一起在高台上坐镇。
很快,神卫军先头部队过去,接着出现唐公公的官轿,和缓步前进的铁浮图,铁浮图之所以厉害,就是这种重甲骑兵一旦发动就会势不可当,所以在岳飞用钩镰枪大破之前,这种重甲骑兵是无敌的存在。
唐公公碘着脸和铁浮图的谋克胡扯海吹,就看见三声巨响传来,前面不远处的高台有三个发亮的“星星”升起,这是什么祥瑞?
那名铁浮图谋克却嗅出不寻常的味道,大声喊道“有敌袭,提高警惕!”
可惜,石燕的三百人都是火铳加手铳加手弩的远程特种部队,充分发挥韩望的火力压制战术。所以尽管发出警告,铁浮图人高马大,地形狭窄,是一个个极好的慢速移动靶。
两轮火铳加上一轮手弩,五百铁浮图就剩下两百来人。而剩下的大部分人都吓得躲在马匹后面,仅有七八十人在谋克的带领下居然向石燕埋伏的坡地冲击,他想用这种方法撕开伏击圈。
可惜在火器时代,骑兵即便再强悍也不会改变历史进程。于是,石燕的特种士兵用手铳将三十步远,艰难移动的骑兵连同那名谋克全部都击杀。
而剩下的一百五十多名铁浮图妄图利用马匹当做屏障负隅顽抗,石燕丢了三四个手雷进去,然后几声巨响之后,骄悍的女真人屈服了,一百一十人全部卸甲投降。
至于后队一千名女真步军结局更惨,在弓兵,弩兵和手雷的打击下,这些步兵慌乱中四散奔逃,光是自行践踏就造成了过百人的伤亡。
由于这地段经过精心挑选,那些吓坏了士兵依然难逃韩世忠部的狙击。最后韩世忠发出白刃战的出击令,上前将最后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