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鼎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何氏侧着脸道:“有个屁的机会!前些rì子我就给何三耳递了消息,正侯着他有空见我。刘盛说,王相公家的大老爷快回来了,要找块清净地方作墓地,那林院正合适,何三耳要定了。”
“什么!?你已经找了何三耳?怎么不跟我商量好了再去!?”
刘盛是王何氏的表侄,在何三耳手下办事,王何氏就是借着刘盛才攀附上了何三耳。王麻子怒气再涨三分,怪不得王何氏总要他把林院卖出去,而不是留作自家产业,原来早通过刘盛跟何三耳谈好了?
王何氏本有些心虚,可见王麻子怒目而视,又骂开了:“跟你商量?你什么事能出个囫囵主意?这个家没我当着,你早喝风去了!再摆这猪肝脸,信不信我带了嫁妆回家,任你在这猪圈里等死?”
王麻子软了下来,真要让王何氏带走嫁妆,他可不知该怎么过rì子了,讷讷道:“这家不就是你拿主意吗,只是别不跟我说啊……”
夫妇俩沉默下来,何三耳真心想要,王二郎就别想保住林院了,不必何三耳出面,就是让刘盛来转一圈,也能压着王二郎把活当改成死当。不过连带的,他们夫妇俩也没了好处,能落下几贯中人钱就不错了。
谁让王二郎忽然就好了呢?若是王二郎还傻着,何三耳就没办法抛开他们夫妇,如王何氏念叨的那般,一百贯就这么没了。
王麻子沮丧得无以复加,甚至也恨起了自己踹王二郎的那一脚,懊恼愧疚之下,他紧急开动那不怎么灵光的脑筋,找着挽回损失的法子。
想及王何氏说王家大老爷要回来,王麻子两眼一亮:“我们王家跟王相公家还能牵上点关系,虽然隔得太远,论不了亲,可早年三家村王家还在时,也跟王相公家议过。不如……咱们想法让二郎把活当改作死当,办妥了这事。再求何三耳跟王相公家说说,看有没有机会投了王相公家,作个旁户。”
王何氏一愣,寻思片刻,脸颊上绽开一片红晕,瞧着王麻子的眼神也变了:“真看不出来啊,你还能想得这么长远……”
真正意义上的旁户就是家奴,苦劳不堪,还不得体,本为良民所贱,当年蜀中王小波李顺作乱,响应者多是旁户。如今的旁户更多是说客户和投充户,客户就是佃户,没田没产,替他人劳作。而投充户则是把田地投到他人户下,面上也是客户,实际算作家人或是仆役。
有家有业的民人自不愿作这旁户,可如果能“旁”到官人户下,xìng质就不一样了。因此族中一旦出了官人,只要沾点亲的,都想着把田产名籍投在官人名下,如此就算是官户中人。田税、丁身钱米、科配、役钱役差等事都受护佑,再不是以前被乡胥肆意压榨的泥腿子。若是再能跻身家仆,那就是官人的身边人,更有一番前程。
王相公家历来都重光大门楣,五服之外的远亲有出sè的,也会挑着入族,这可比一般旁户还要光鲜。如果能入王相公家,这辈子就稳稳当当了。王麻子随心一念,倒真是条富贵出路,不由得让王何氏刮目相看。
“王相公家大老爷回来,肯定要增人户的,这事有机会!也不等何三耳传话了,这两rì我去找他!”
王何氏念叨着,语气再非往常的喝骂,而是久违多年的怨嗔,看王麻子的目光甚至还有了点仰角。
“有劳娘子了……”
王麻子的主意被认可,顿觉整个人光亮了许多。王何氏主动倚进怀里,眼眉含笑,更让他飘飘然,浑家那颧骨高耸,薄唇细眼,皱纹丛生的面目也变得诱人起来。
握住王何氏的手,指头在那冰凉凉的掌心里轻轻挠动,王何氏唧唧笑着,伸手往王麻子胯下一捏,飘着眉稍道:“死鬼,这倒硬得快,可得好好用劲!”
“努力!二哥能行的!”
山坡小院的林子边,稻草扎成的箭靶钉在树上,四五丈外,王冲咬牙切齿,满面涨红,正跟一张弓较劲。瓶儿拍着巴掌加油,可王冲卯足了劲,依旧只能拉到七八分满。
感觉后力不足,王冲不得不斜腕扬掌,羽箭呼地离弦而去,掠过草靶的边,咄声扎在书屋的墙板上。
打量自己那白白嫩嫩的细胳膊,王冲摇头慨叹,穷文富武这话真是jīng辟,王家败落下来,连带祖辈文武双全的传承也废了。
王家唐时从关中迁到蜀中,传承了唐人士风,一直坚持文武双习。只是一代不如一代,祖父还能开一石三斗强弓,王秀才已经只能开九斗。王秀才虽恪守家训,还要王冲和虎儿练弓习剑,甚至瓶儿也不例外,但已经只是个形式。
因此王冲更为不堪,别说王秀才所用的九斗榆木弓,就是手里这副只有三四斗力,用槐树枝制成的练习弓,王冲也不能拉满,至于虎儿瓶儿所用的竹条小弓,王冲可不好意思用。
尚幸身体原主的弓技还算熟练,随着记忆也传给了他,就只缺臂力。而且年纪也小,未来还有很大潜力,瓶儿再安慰道:“二哥比以前又有进步,差点上靶了”,王冲苦笑之余,沮丧也很快散了。
打量套在大拇指上,松松垮垮的牛骨扳指,这东西已有近二百年历史,褐黄本sè上积出点点黑斑,王冲心说王家其实还有底蕴,不是连逢大变,哪能让王麻子夫妇那等人欺了。
王冲可非闲得无聊才来玩弓,他这个穿越客算不上最悲催,也绝谈不上享福。苦了一个月才完完本本“降临”,俏丽丫鬟、乖巧童养媳、美艳未婚妻,这些喜闻乐见的配备一个没有。上头虽还有爹,爹却自己坑了,拉扯着弟弟妹妹,还得为捍卫家产而战,什么改天换地的志向,挥斥方遒的意气,更是不沾半点。
这两rì里,他连品味大宋风情,畅想新生之路的余暇都挤不出来,脑子转个不停,就在推演和完善对付王麻子夫妇的计划。
现在计划已进行到第三步,王麻子夫妇背后的何三耳即将入局。跟这种强龙地头蛇都沾边的角sè对上,就得防备周全,兵刃不是用来杀人,而是保护自己。
循着这一世的记忆,王冲整理书房,从书房床下的木箱里找出了一堆兵器,除了几件祖传货,其他都是不值钱的杂品。祖传的桦木弓和榆木弓保养不善,已损了弓身,弓力大减,王冲兄妹的练习弓则跟玩具没什么两样。
几柄剑里,练习用的木剑除外,只有两口算是正经货sè。可一口已锈了剑身,另一口套着黑皮鞘,柄端环首,没有剑格,倒不像是剑,有些像汉代环首刀。王冲拔了半天,都没把这柄颇有古董气息的利刃拔出鞘,估计已经跟剑鞘锈到了一起,不得不放弃。
除了弓剑,还有若干羽箭,同样已经生锈的矛头和匕首,甚至还有一副粗麻弦,该是弩弦。弩是军国重器,私藏违禁兵器者徒一年半,藏弩一张罪加二等,但就如私藏长矛是罪,只藏矛头就无罪一样,藏根弩弦可不犯法。
检视下来,家中最有威慑力的武器,反而是瓶儿手里那把充作菜刀的解腕小刀,那也是祖辈传下来的,时时在用,才一直锋利如新。
“靠己不足,就得靠人啊……”
见虎儿引着一个壮汉进了院子,王冲低声自语,整理衣冠,摆正脸sè,急步迎了过去。
壮汉不过十仈jiǔ岁年纪,高出王冲两头有余,估计超过一米九,膀粗腰圆,压迫感十足。可眼眉却很和善,蕴着一股农家子弟再纯正不过的朴实之气。
王冲拱手作揖,朗声道:“见过十一哥!”
壮汉慌忙回拜,嘴里嚷着当不得。他一下拜,影子几乎将王冲尽裹其中,像是树荫一般。
“屋里说话……十一哥,请!”
王冲转身直行,壮汉跟在王冲身后,特意收着步子,不敢抢在王冲前面。
“二郎真是好了,待人说话跟秀才公一个模样……”
王十一这般寻思着,一丝敬畏油然而生,要进堂屋时,下意识地蹭了蹭脚上的污泥。
他正是昨rì那牵牛汉,担心王家兄妹出事,跟着村人一同在院外打探过。今rì王三郎找来,说二郎有事商量,得知王二郎已经好了,王麻子也离了王家,王十一欣慰不已,没怎么多想就跟了过来。
“不知二郎要跟我说什么事,多半是与王麻子有关,若是要我出力,秀才公曾经教我读书识字,怎么也得帮一把。可要是太危险,或是犯王法,就只能拒了,家里就我一个独子,还有老娘在啊。”
被王冲大礼相迎,王十一心中打起了鼓,暗暗留了个心眼。
【1:自先秦到汉唐,历代都很崇尚乌龟,宋代沿袭,依旧当作吉物,跟“王八”无关。穿越客去了宋朝,骂人“乌龟王八”、“王八蛋”什么的,宋人会莫名其妙,骂“贼王八”才会激怒人家,但就跟“贼男女”一样,去了“贼”字,并无贬义。】
【元代时,世风开始贬龟,戴绿帽的男人被称为龟公,再到明代,才有将乌龟称作王八的明确记载,其关联可能是民间骂人“亡八”、“忘八”,意为“无耻”,文人再把《史记·龟策列传》里所述神龟的第八龟“王龟”,颠转为“王八龟”,由此王八成为乌龟别称。另一个来源则是古音里王八与“鸭”近似,而“鸭”在宋代就是骂人的话了,到元明时,王八成了鸭的代称。总而言之,穿越客若是在明时骂人王八,小心了,明人会认为你是奔着下三路来的,不是骂他戴绿帽,就是骂他当鸭子。】
第七章 人心之能
堂屋里虽只有简陋的竹椅,王冲也一本正经地请他上座,推让一番落座,王十一心中越发忐忑。
就听王冲换了寻常口吻,黯然道:“过几天我就要去灵泉找我爹,若是真出了意外,就得送灵柩返乡。”
略为犹豫,王冲再道:“我想拜托十一哥到时赶牛车到十里渡接一下,十一哥也知道我家现在很难……”
他很有些不好意思:“我都得质押林院,才能备下办事的钱,没什么宽裕,就不知是不是太劳烦十一哥了。”
王十一心中荡起波澜,就这事!?这还叫劳烦!?
村里人都受过秀才公的恩,秀才公真出了事,依理得出份子帮王家兄妹办丧事,而他王十一曾经受教于王秀才,份子还不能轻了。可王二郎这话的意思,不仅不要他们凑份子,连劳动他驾车迎灵柩,都觉过分了。
与之前预想相差太大,王十一一时愣住,王冲又忐忑地道:“我也知有些唐突,十一哥若是为难,不必放在心上,实在是……”
稚气未消的脸上满是苦涩,让王冲看上去比同龄少年成熟得多,听他叹道:“不好意思找其他人……”
又是一个秀才公!死要面子活受罪!饿死也不愿讨食的迂腐穷酸!
王十一不知是恨还是怜,眼角微微发cháo。王秀才平rì就是这般模样,总是他施舍人,绝不愿受他人施舍,出了天大事也不会找村人帮忙,而这王二郎跟他老子没什么两样。
王秀才的音容笑貌在心中转着,王十一不迭应道:“二郎哪里话!秀才公就是我的先生,这点事算什么麻烦?我还得……”
王冲欣慰一笑,打断他道:“如此就好,我爹说过,十一哥虽然不是读书的料,可品xìng是最好的,所谓行而得知,十一哥虽不怎么能写字,孝经却背下了不少。”
听到王秀才的评价,王十一份外感动,什么行而得知他不懂,赞他孝顺,让他心头暖烘烘的。他王十一除了个头壮,有一把子力气,再没什么长处。王秀才时时说百行孝为先,他就把这道理记得牢牢的,守着老娘,不愿离乡半步。
听王十一应下了,王冲像是松了口气,心扉敞开,念叨起后面的安排。再度听到王冲说这院子会质押出去,还是由王麻子夫妇代办,王十一心中咯噔一跳,之前那点心眼也丢开了,急切地道:“怎能让王麻子沾这事?他们还没害足你家吗?”
王冲诧异地道:“害过我家?之前什么事,我都不记得了,他们是我长辈,怎可能害我们?就算跟虎儿瓶儿有些争执,总是长辈,不敬长辈就是不孝。”
王十一真想捶胸顿足,这老实孩子怎么就不长心眼呢!
对上王冲那愣愣目光,他仿佛看到了一副凄苦景象,王冲三兄妹被王麻子夺了林院,衣食无作,在寒风中抱作一团,瑟瑟发抖。
再想及王秀才,王十一什么也不顾了,把王麻子夫妇的恶事说了个透,末了再道:“这林院就是你们兄妹最后一处家产,要再没了,还怎么过rì子!?别让王麻子沾这事了,不管是盘缠,还是之后办事的钱,我去跟村里人说,给二郎你凑出来!”
王冲摇头道:“二叔和婶婶绝非恶人,你们定是误会了。而且已经说好由他们代办,君子怎可言而无信?”
王十一郁闷得快要吐血,君子!?就是你跟你爹这种君子,才要遭人欺啊!
听王冲又道:“不过十一哥说起何三耳,我爹说过,那种干人最擅驱使泼皮无赖,等我去了灵泉,虎儿和瓶儿独自在家,万一被泼皮欺上门来……”
他殷殷看住王十一:“十一哥,若是拜托你过来住几rì,照料一下虎儿瓶儿,会不会很麻烦!?”
王十一满腔郁气终于有了出口,几乎是喊了出来:“有甚麻烦!?一点也不麻烦!”
多想一分,王十一再道:“明天我送老娘回娘舅家呆几天,然后就住来这里,二郎你这小身板,一推就倒,家里就你可靠不住!”
此刻他满腔热血,只觉不护住王家兄妹,就对不起王秀才,依稀还记得什么圣贤说过,一rì为师,终身为父。之前对秀才公虽也感怀,却没那么深,王冲这番念叨,才觉自己负恩深重,不报这恩,也是不孝。
这林院的质押事,他说不上什么话,可王麻子乃至何三耳要找泼皮无赖闹腾,硬夺家产,他这身力气,正好用上。
王冲摆手道:“这倒不必……”
王十一蒲扇大手一张,肃容道:“就这么说定了!我自带米粮来住,绝不要二郎你花费半文!”
像是要赴战场的勇士,王十一迈着大步离去,王冲望着他的背影,低低一叹,哄诱王十一这样的憨实汉子,还真有些愧疚感。
以王秀才的师生情打动王十一,挑动王十一的好义之心,王冲的目的也只是让王十一住进院子,以备不测。前世身为销售,揣摩人心是基本功,而扮迂腐君子,也不过是稍稍张扬原有的品xìng,算是本sè演出,对付这老实人,有些牛刀杀鸡了。
王十一本就心善,若是直接开口,未必不能说动。可王冲昨rì听到了院门口的动静,王何氏抬出何三耳,一帮农人顿时就蔫了。他直接开口,有可能破不了王十一心中的畏惧,为稳妥计,只能出此下策。
“今rì之伪,是为他rì之诚,十一哥,咱们来rì方长。”
王冲暗暗念着,若不是他还未成年,在广都县学当教谕的二舅也出门在外,再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也不至于这般玩弄人心,在村里杀熟。再说人心隔肚皮,亲戚尚且翻脸无情,何况外人?他也只能凭着上一世的人心历练,来一分分挣这场对弈的筹码。
王十一只是第一个,王冲再唤来虎儿:“去找邓五哥……”
小半个时辰后,虎儿又领着一个矮脚汉进了院子,这汉子二十出头,也就比王冲高半勺脑袋,瘦瘦弱弱的,一双眯缝小眼跟虎儿有得一拼,边走边左顾右盼,该是在确认王麻子夫妇是不是真的离开了。
“二郎你真好啦!老天爷保佑!”
见到王冲,矮个子热情地抱了过来,自来熟的热络劲头就如身材,跟王十一比,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真好了,五哥。”
王冲笑吟吟应着,对邓五的拥抱毫无抵触,倒让邓五很是意外。退了一步,再仔细看看王冲,邓五笑意稍敛,脸上升起发自内心的欣慰之sè。
“看来是真好了,比以前还要好。”
邓五少时是王秀才所教村童里最调皮的一个,经常逗少年老成的王冲。王冲总是皱着眉头绷着脸,却又不好推开,那强忍不适的憋屈模样让邓五很是开心。现在王冲骤然变得随和亲切了,邓五却觉得这才是正常的。
邓五这欣慰既是应着对王冲和王家的关切,也应着自己的不安。
他和王十一都跟王秀才学过读书认字,甚至家中还受过王秀才照应。跟王十一不同,邓五很清楚这份人情的轻重。昨rì听到院里的动静,还是他鼓动大家来看看,露个脸,让王麻子夫妇收敛收敛,也算是尽心了。
虽然被王何氏抬出何三耳,压得大家连句话都没抖完整,可王麻子夫妇当时也再没为难王冲兄妹,就这点来说,邓五认为自己是有功的,自觉欠王秀才的人情也轻了一分。
“是要去灵泉找秀才公吗?放心吧,秀才公吉人天相,肯定没事的。家里有什么为难的,五哥我担下了!别的不说,照应虎儿瓶儿该没问题。我跟爹娘说说,就是多两双筷子的事,他们肯定会点头……”
邓五再搂着王冲的肩膀,絮絮叨叨念着,一边说一边盘算,若是王冲开口借钱,他要怎么应对。
也不像之前对待王十一那般郑重,王冲就跟邓五站在院子里,像是唠家常一般开口道:“找五哥过来,是想麻烦五哥办点事……”
邓五搁在王冲肩膀上的手抖了一下,嘴里却道:“好说好说,哪谈得上麻烦?”
就听王冲问:“五哥的三叔……是在十里渡开质库吧?”
质库就是典当行,邓五的语气顿时虚了:“是……是啊,小本买卖而已。二郎你也知道,十里渡今年越发冷清了,三叔正愁着怎么过年呢……”
王冲接着的话让邓五一颗心先提到了树梢,再重重落下来,“去灵泉要花很多钱,家中没钱了,林院叔婶在帮着出质,一时半会怕办不好。我想质押家里的书,这生意你三叔接吗?”
邓五松了口长气,连连点头:“接!当然接!你们家的书值钱,三叔肯定会接!”
将一叠线装书打进包裹里,递给邓五,王冲道:“这是我家祖传的石室十二经拓本,最老的已有百年历史……”
小心地接过包裹,邓五呼吸有些急促,三叔跟他说过质价,这种古本书,一册怎么也能质押六七百文,十来本就是近十贯钱,他过一趟手,落个几百文,算厚道了吧。
正在寻思,王冲又道:“我信五哥,五哥的三叔自然也信,质押多少就听便了。”
一时间,羞愧感直冲脸面,王冲正遭着难,自己欠着秀才公的人情,不帮人家,还念着赚人家的钱,还是不是人了?
邓五低头掩住发红的脸,闷声道:“二郎放心,五哥我值得你信”,心中盘算着,一定要三叔给出最高价,自己也一文不取,就当是还人情债。
王冲再道:“正好也问问三叔,我家这林院能典多少,二叔和婶婶该不会欺我,可外人不定会欺他们。”
说到王麻子,邓五一股热气充盈心胸,脱口道:“王麻子那对贼男女,二郎你还能信他们!?”
王冲无奈地道:“终究是我堂叔堂婶,不信他们还能信谁啊。”
邓五一动气,嘴就停不下来了,把王麻子夫妇跟何三耳的恶心肠数落个遍,再三告诫王冲不要信他们。
“是何三耳要这林院吗?这个人我不太熟悉,五哥这么清楚?”
王冲很好奇,邓五自傲地挺直了胸膛,他可是村里的包打听,认识这一带的牙人,三叔又开着质库,消息当然灵通。
“那就再麻烦五哥一件……不,两件事,一是代我打探何三耳的情况,搞明白他是为哪家相公要这处林院,又有多想拿到。二是能不能从你三叔那拿来我堂叔堂婶的画押,他们应该在你三叔那质押过东西吧,既然你说他们不可信,我也得防防。”
王冲有条有理地说着,这两件事说难不难,可也没那么简单,邓五正在犹豫,王冲又道:“这书的质钱,五哥就拿一半用着。”
邓五压下算计会有多少钱的念头,连声推却,王冲肃容道:“既要打探,就得托人,肯定少不了用钱,这事我还是明白的,五哥你拿着吧,我信你!”
这个理由很充足,邓五眼中聚起光亮,沉沉点头:“五哥我……值得你信!”
王冲又展颜一笑:“那是自然,五哥得记着,千万别说是我在打听。”
邓五也笑道:“真有人问回来,就说是王麻子夫妇在打听。”
拍拍邓五手里那包裹,王冲有些唏嘘:“再跟五哥啰嗦一句,这书是活当,rì后我还要进学呢。”
邓五这才记起,王冲本该进府学的,站在自己面前这个少年是个读书人,现在已经神智清醒,就算再没什么神通,有原本的底子在,再进府学也该不是难事,可不是自己这泥腿子可以随便勾肩搭背的。
他紧紧抱住包裹,语气恭谨起来:“二郎放心,两件事我一并办好!”
邓五也离开了,王冲心说,原主的记忆果然靠谱,这个邓五有点小心思,不像王十一那么好哄诱。
原本那个王冲的过目不忘之能没了,但背过的书,记下的事,都还留在脑子里,只要有线索,都能找出来。而往rì记忆里,这个邓五耳目灵光,脑子转得快,心xìng倒还端正,可以用,但用法就有讲究。
不过也没什么难的,邓五算不得聪明人,否则也不至于蹲在乡下种田,就是个懂得算计小利,却还心存良知的寻常农人。
何三耳这个人,记忆里有很多资料,王冲要邓五再去打探,一是更新资料,二是变着法让邓五收钱。义是一面,利是一面,再点明自己的前程,要邓五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