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海商-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的调节作用。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金乡军幕府目前在给所有金乡军治下商人、百姓等提供了三种服务,就像是一种交易,首先呢,幕府保护了整个金乡军体系。免遭其他势力之暴力入侵;这一点应该大家都有目共睹。
晏世轮说到这里时,几乎所有人都在点头默许。笑话,现在在东南沿海,甚至是倭国、朝鲜和琉球、台湾,谁敢动金乡百姓一根手指头?分分钟战船开过去,然后火炮对着动粗者。我们都是文明人好吗?我们只用实力说话。
看到底下都是赞同的声音,晏世轮接着道“其次,金乡军幕府现在尽可能的保护,每个,记住,是每个成员,免受其他地区成员之不正义的压迫;
众人立马交头接耳,你看看,晏大人就是有水平。金乡军永远都是正义的,任何宵小只要发出不正义的行为,还是那样,分分钟灭了他,然后战船开到他们家门口。想到金乡军在东南亚横冲直撞的海船护送服务,一些老成持重之辈,甚至有几人控制不住笑出声来,在金乡军面前。谁还敢”不正义“?给他三个胆子都不敢。
晏世轮看到底下都是哑然失笑的表情,也禁不住微笑。金乡军不是盖的,海军那些家伙,早就把东南沿海当成自家花园了,哪怕在别的大陆上受了委屈,一到海里,立即生龙活虎起来。敢于向任何挑衅金乡军权威的人叫板,这是什么?这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产生的强大自信!
晏世轮接着道:“诸君辛苦,金乡军在征战四方时,从来不忘建立和维护特定的社会公共工程和公共制度。而即使在履行这些职责时。金乡军幕府的设计有时也会考虑,适当的引入一些战争。不打仗,军人没有军功,无法晋升,口袋里没钱,没有钱就刺激不了金乡军地方的消费,消费水平上不去,各个地方就穷困,地方穷困,咱们幕府就要黄摊子了,怎么样,我们是不是从事着有史以来最最正义的事业?”
听到这里,史可法不像其他人那样兴奋异常或是兴高采烈,他的心中正在掀起惊涛骇浪。
世间竟然有如此精辟绝伦的言论?
晏大人真乃匡时救国的奇才也!要不是已经看了三遍《国富论》,此刻史可法可能已经跪在地上,拜服在晏世轮脚下了。红夷的世界里,都是看着这本书强国的吗?为何我大明之能人志士没有这份眼界和能力?或许有,我不知道,比如这位晏大人。
史可法是东林党的末学,受到党争的贻害并不深,他不太在意身为楚党“大能”的晏世轮学识比他强。从此刻起,他是从每个毛孔里,都渗着对晏世轮的尊敬和佩服,成为了晏世轮起事的最大帮手。此刻,他仍有疑问,考虑到今后要更好的融入到金乡军幕府,史可法不得不问出:“大人,可法有事不明,其一者,我金乡军这样大张旗鼓彰显‘正义’,一旦我们内部有了矛盾,岂不是落人话柄,招致非议?
其二者,我金乡军现实力飞涨,海军建设更是一日千里,为何不立即与建奴决战?更待何时”
晏世轮看着激动万分的史可法,还有他口中一口一句的“我金乡军”,晏世轮会心的笑了,他知道,自己终于影响了这位带着光环的“历史名人”,从他不再出口的“我和金乡军”而是句句“我金乡军”就可以知道,从今往后,此人已经将自己绑在了金乡军的战船上,终于是让此人心服口服了。收个小弟容易吗?
晏世轮微笑着回答“宪之,这两个问题非常好,首先,咱们金乡军出去行驶正义的权利,其实就是去抢夺原材料产地,还有,这些咱们瞄准的地方也是金乡工业体系的出产工业品倾销地,正义,只是一个的好幌子。我跟大家举个例子,咱们金乡军武力强盛、治政严明,但是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还没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所以我们好比一个大力士。而外界势力,拿欧洲的一些国家举例,他们通过将近百年的出海掠夺、占领殖民地,都很富有,但是他们没有明确的执政体系,只有符合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无力保障,所以他们,就好比一个好吃懒做的暴发户,一个穿着厚重铠甲的胖子。
大力士对全副武装的胖子说:我们自由竞争吧。你不脱掉盔甲,严重干扰了我。于是,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的上下齐挥下,这个胖子还有底裤能剩下吗?
底下是哄堂大笑,这个比喻太特么形象了。
晏世轮看着众人气氛很到位,接着道:“就像这个胖子。被我们脱光后,他怎么讨价还价吧。假借平等之名,抹杀个人能力的差异;假借自由之名,抹杀权力寻租的不公!因能力获得权力,因权力假行自由!这就是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下,一个霸权国家应该做的。诸君,是不是有美好的憧憬呢?
我们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我们懂得分工,而且。面对任何一国,我们都是”优势国“,因为信息的不对等。分工带来效率进步,诸君可见,我金乡军为何船造的这么快?别人三十年才能造好的巨舰,咱们三年就造好了,这就是较高的科技水平和分工协作流水线的威力。
而且,优势国主导资源配置、生产组织。甘于充当工人的前景有那么美好,开玩笑。他们将永远是我们的帮工,是我们的佃户,比如帮我们种烟草的高棉等处。况且处于劣势的国家没有主导权,他们都是被我们捏着鼻子走,这个舆论导向嘛,还是轮不到别人插嘴的。
我们优势国内部问题。将永远只是我们转移话题的**香!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暴露自己的内部问题,别人敢吗?他有这个能力吗?我们一放出”内部问题“的烟雾弹之后,就意味着我们要在别的方面大打出手了。我们金乡军,就是站在了历史的高度上,俯视一切敌人!
后金不能。倭国更不能撼动。此时的敌人,只有欧洲!金乡军除掉后金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欧洲,面对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的全副武装的胖子了。我要让他们把吃进去的,连本带利的给我吐出来!
宪之,现在对阵后金,已经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了。金乡军虽然强大,但是最大缺点就是,兵力不足,领地面积分布太广薄,如果攻打后金,此刻只能倾尽全力。然而,我们要巩固住占有地盘的统治,我们还要大力开辟新的航运路线,还要投入人手,搞基础设施建设,此时攻打,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时机。但是,我们不攻打,不意味着我们不去骚扰其发展。宁锦防线暂时他们还是攻不破的,我还在等一个时机。
史可法此刻已经完全清楚了晏世轮的意图,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竟然把将来的战略合盘托出,看来,晏世轮是完全接受自己了。
晏世轮心中想到的“一个时机”,其实指的是金乡军正在进行的陆战武器换装。目前金乡军改进的鲁密铳,其实就是转轮打火枪,虽然也可以自生火苗,引燃火药,但是仍有射速不高,准备时间长的问题,毕竟,在击发时拖着个长长的火药引信,这是晏世轮无法容忍的。而且对照历史,满清士兵虽然善战,但是不擅火器。当年他们最强盛时期的与俄国进行的雅克萨之战,充分暴露了这一点,面对犀利的自生火铳,满清是一点儿招都没有,只能靠着十倍、百倍的人命去填。这就更加坚定了晏世轮发展自生火铳的决心。所谓自生火铳,其实就是燧发枪,实际历史上,要在五十年后的欧洲才会发明、列装。然后俄国人拿着这个先进的火铳,来攻打满清。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俄军拥有三百支火绳枪。火就是滑膛枪,其射速为每分钟一到两发,射程约百米,精准度也非常有限。到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时,俄军已经基本淘汰了火绳枪,配备了更为先进的燧发枪。燧发枪是欧洲列强从十七世纪开始使用的一种比火绳枪更为先进的新一代轻型火器,射速约为每分钟两发,射程可达三百米,而且精准度也大有改进。当时辫子军拥有怎样的火器装备呢?辫子军配备有被称为“兵丁鸟枪”的火器,其性能大体和俄军的火绳枪相当。不过,其火器的数量就远逊于俄军了。前后两次雅克萨之战,辫子军配备的兵丁鸟枪都不超过一百支。这时候的辫子军配备的主要武器竟然只是大刀、长矛、弓箭等冷兵器。那辫子军是靠什么赢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呢?虽然拥有的火枪寥寥无几,但在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中,其数量可观的火炮派上了用场,其中最有威力的当属二十门“红衣大炮”,一举炸毁了雅克萨的木制城墙和塔楼,炸死俄军一百余人。当时雅克萨城里只有三门弗朗机炮,辫子军猛烈的炮火几乎令俄军无力还击。不过,在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中,俄军将雅克萨城堡由木制结构改建成了土木混合结构。在俄军升级的防守面前,被辫子军视为制胜法宝的红衣大炮威力不再,未能帮助辫子军轻易攻下城池,辫子军陷入长达十个月之久的围困战。辫子军最后赢得胜利是靠在兵力投入上大大超过了俄军。当时,辫子朝廷对这场雅克萨之战进行了精心准备,建立了黑龙江水师,建造了五百余艘战船和运输船。投入第一次雅克萨之役的辫子军计约三千人。第二次雅克萨之役参战人数虽相对较少,也有两千一百人。反观俄方,在第一次雅克萨之战时,俄军只集结了包括农民、商人和猎户等在内的四百五十人作战。而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时,俄军虽加强了守城兵力,但也只有八百二十人。可以说,辫子军是依靠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和充足的战争供给才最终赢得了雅克萨之战。
一旦金乡军完成了换装,改进后的金乡铳“二八式”,除了变成燧发枪之外,射速大大提高,甚至可以达到惊人的一分钟三到四发。由于采用了不锈钢枪管,最大射程能够达到二里,有效射程三百米。再加上已经建有的钢筋水泥结构的城堡锁链,还啃不下辽东这块硬骨头的话,真不如找块豆腐拍死自己算了。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
第五十九章 大战准备
本次宁凤晨派遣金乡军返乡队伍中,有一个人特别的让晏世轮意外,那就是马汉。马汉不是满人人,是个标准的法国人,宁凤晨之所以绑架此人而不是其他人,就是因为,这个人在历史上是留了名字的。他改进了转轮式火铳进而发明了燧发火铳。
想来一次大换装不是那么容易的,金乡铳的原型鲁密铳,虽然较之鸟铳更犀利,但是哪有燧发枪好使?转轮打火枪是人们在克服火绳枪种种不便的基础上产生的,一般认为德国钟表师约翰?基弗斯发明转轮打火枪的故事较为可信。故事中说,出身于十六世纪初的基弗斯在钟表界颇有名气,他不仅能造出各种造型别致的精美手表,对各种枪械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亲手制作过不少精美的火绳枪。一天,基弗斯家中来了个客人,客人在抽烟点火时,用的不是当时流行的火柴,而是用古老的燧石摩擦点火方式,燧石闪亮的火花瞬间引起了基弗斯的灵感,他把钟表上那带锯齿的旋转钢轮与能够产生火花的燧石相结合,凭着他的经验和智慧,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支转轮打火枪。基弗斯发明成功的转轮打火枪引起德**方的关注,很快,这种枪便开始装备德军骑兵和步兵,德国与法国交战,当时德军骑兵装备了转轮打火枪,法**队仍装备火绳枪。战斗进行中,突然风雨大作,装备火绳枪的法军几乎没能打出一枪一弹,而以转轮打火枪为主要武器的德军骑兵则越战越勇,将法军士兵打得落花流水。不久,屡遭失败的法国国王也雇用了相当数量的同类骑兵,这些骑兵也配备了转轮打火枪。这样,转轮打火枪慢慢成为骑兵的主要武器。然而,转轮打火枪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不仅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使用麻烦。而且在钢轮上有污染时还不能可靠地发火,于是,人们又开始研制新的“点火“方式。不久,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人发明了燧发枪。他们取掉了那个源于钟表的带发条钢轮,而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点火药,这种击发机构称之为撞击式燧发机,装有撞击式隧发机构的枪械称为撞击式燧发枪。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到16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装备了这种撞击式燧发枪。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对燧发枪进行了重大改进,他研制成功可靠、完善的击发发射机构和保险机构,从而成为当时性能最好的枪,为法国赢得了荣誉。法王亨利四世为此召他进宫,充任贴身侍从,专门为宫廷制造枪械,到17世纪中期,这种燧发枪已广泛装备法**队,后来。这种隧发枪被世界各国仿制和采用,直到19世纪中期。现在人才到了晏世轮这里,可就是只吃不吐了。这个马汉说的一口流利的汉语,这让晏世****感意外。仔细询问下,原因让人苦笑不得,这人竟然是宁凤晨拜把子的欧洲兄弟,这个宁小子,在欧洲竟然玩儿其郑芝龙“拜把子”这一套了,而且一拜就是拜了十几位把兄弟。这个马汉排行老三,宁小子竟然排行老大,他们的全称是——“西欧复仇者”,共有十三人,真不知道他们复的什么仇,宁小子竟然有这样的能力,真是好笑。
但是,随着马汉拿出此行带来的改进版“二八式”金乡铳后,晏世轮惊的说不出话来!因为他在这支火铳上面,看到了刺刀!看到了装在卡套上面的刺刀!
在燧发枪上面加装刺刀,这是近代战争的创举。虽然燧发枪击发速度快了很多,但是仍然需要从枪口往里倒火药,装弹头,用探条捅捅,火帽直接套在枪膛后面击锤下面的那个孔上面。也就是前装药。射速很慢,一旦铳弹射完,火枪兵就面临着被屠戮的命运,所以,必须配备相应的长矛兵、盾牌兵予以保护。在火枪问世初期,除了比弓箭射程更远一些,人们并未将其视为绝杀兵器。因为那时火枪是从枪口前装药,且每发一枪后需较长的时间重新装药,这个间隙足以让敌人冲至近前以冷兵器击杀枪手。为此,当时一名枪手需要配备数名长矛手予以保护,“热兵器”毫无傲视冷兵器的资本。于是,人们想到给枪杆上捆绑一支长刀,就有了刺刀的概念。又是在这个年代,又是法国,有个叫皮塞居的,看到步枪发射速度很慢,从而想到当子弹耗尽时,敌人冲上来怎么办?面对这种情况,他首创了刺刀,但早期的刺刀却是直接插在枪口上的,一旦如此,火枪既不能装填,也不能开火。直到1687年,一个真正的解决办法出现了,那就是刺刀插座,它不过是一个套在枪管上用栓钮固定的套管而已。这种套管式刺刀的发明者,是法**事工程师、陆军元帅沃邦。从此,士兵在火枪射击的间隙中,可用这支类似长矛的冷兵器,或驱走袭来的进攻者,或冲入敌阵进行白刃战。直到今天,这个小家伙仍然没有从最新式的自动步枪上消失。
这意味着,金乡军当中的白蜡杆枪兵们,快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虽然在金乡军体系内,陆军基本上就是鸡肋,但是宁凤晨深切的知道,如果没有陆军,那么凭借什么和后金对撼?海战吗?他们会龟缩在大路上,不给自己任何机会。所以,只有组建近代军队,才能完胜。而刺刀的出现,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满清骑射虽然厉害,但是只是针对纪律涣散的明末军队,想当年雅克萨之时,满清应该是国力最盛的了,但是面对先进的武器,不得不用人命填。
满人不喜将奇淫技巧放到军中改良武器,这是他们失败的必然结果,在鞑子的康熙年间。鞑子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进行了两次围歼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当后人仔细回味这段历史。却发现这场胜利埋下了满人日后鸦片战争失败的伏笔。十七世纪,沙俄由于国力迅速增强,急剧向外扩张,侵占了满人领土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并在那里构筑寨堡。设置工事。对沙俄军的侵略行径,辫子军开始奋起反击。第一次发生在1685年的6月,当时,都统彭春率辫子军用“红衣大炮”围攻了雅克萨三天,使城中的俄军困顿不支,俄军雅克萨督军托尔布津被迫投降。谁料,托尔布津在得知辫子军撤离的消息之后,很快就背信弃义地在8月重占雅克萨,并重建雅克萨城堡。于是,辫子军又进行了第二次雅克萨之战。1686年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出兵雅克萨,虽然很快就击毙托尔布津,但却受阻于俄军新建的雅克萨城堡之下,辫子军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围困雅克萨长达10个月之后,俄军才被迫投降。
战争赢了,军事差距却在。
毋庸置疑,雅克萨之战最后以辫子军的胜利而告终,但是这场胜利却并不能说明辫子军有多么强大,相反。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辫子军在军备上远落后于战败的俄军。这是比战败还危险的胜利。虽然辫子王朝击败了入侵的俄国势力,但是这场胜利却蒙蔽了清朝统治者的眼睛。辫子军力在战斗力上的落后被战争胜利的荣耀所掩盖。英明的康熙帝没有意识到这种军力上的落后已经如此严重。
那么,在武器装备上已经远超辫子军的俄军,其武器装备水平是不是就足够先进呢?当然不是。相反,当时的俄国在欧洲列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偏于一隅的落后国家。其落后的战斗力甚至在雅克萨之战十余年后还依旧是欧洲列强的笑料。在1700年的一次与瑞典的战役中,俄国的4万大军被不足1万的瑞典军打得落花流水,伤亡人数高达1。5万之多。
作为辫子军在雅克萨之战中获胜的利器——红衣大炮,也不过是欧洲的“舶来品”而已。很不幸的是。以康熙帝为代表的清朝统治者们深深地沉浸在了战胜的喜悦之中,没能对这场战争进行反思,虽然与俄国进行了战争较量,却未能对俄国的真实情况加以了解,还把正在崛起的俄国当做北方边境之地的众多蛮族之一。取得这场胜利之后,辫子军落后的军力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几乎是停滞的,而同期的西方世界却在进行着天翻地覆的跃进式发展。待百年之后的鸦片战争爆发之时,清朝上下只知惊呼变局,却没有意识到,这个变局其实早已开始。辫子们取得这场被视为辉煌的胜利之后,于1689年和俄方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虽然说《尼布楚条约》是满人历史上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但是这所谓的平等却也仅仅是指中俄两国的地位平等,而在利益的划分上却是不平等的。黑龙江流域以北的广大领土原属满人,但《尼布楚条约》中被划归沙俄,该条约实际上不利于满人。
更让人痛心的是,这样的条约是在满人取得大胜的前提下签订的。当时的辫子国力不可谓不昌盛,而当时的俄国呢,则因与波兰争夺乌克兰深陷战争泥潭,与当时北欧强国瑞典的战争也一触即发,兵疲财乏,根本无力东顾。这样的大好形势下,辫子却与俄国签订了这样的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充分显示了辫子统治者对西方新势力崛起的无视,而这种以土地换和平的策略无疑是对侵略者的一种内在激励。其时,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已达满人的近邻:西班牙已占领菲律宾;荷兰已控制印度尼西亚,前锋抵达日本西南各藩;英、法、葡已在印度和中印半岛建立许多殖民据点……约两百年后,当欧洲列强国力愈加强盛时,他们看到的辫子王朝仍然没有丝毫进步,于是贪婪之心纷纷膨胀,1840年之后,满人边境狼烟四起,国门不断被列强炮火轰开,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满人一败涂地。辫子王朝终于在风雨飘摇之中草草落幕。
每次想到这里,晏世轮都是气得牙痒痒的,中华大地如何能够为这些野蛮的辫子军所占领?!我华夏民族如何要为他们的懦弱和胆怯埋单?!晏世轮并不是种族主义者,他想到的是。如何才能让汉民族利益最大化。杀光满人?!这不是晏世轮的想法,东北地区有着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让那里成为自己的建设基地,用那里为自己征服世界的能源基础岂不更好?煤、铁、石油。那里全都有。
金乡军此行和上次不同,晏世轮认为,此战必胜!因为他责成参谋部,详细的研究了将军的特点:
他后金是封建军队,历史上的辫子军习承明军,兵为将有,士兵就是将领的奴隶,精锐的士兵是将领的家奴(家丁),军队上下基本上是一个封建大家族,沾亲带故。士兵家族的几代人给军官家族的几代人当兵,基本没变化。除了各级将领的亲兵队,其他的战斗力就是渣渣。满洲八旗,军法严明,但作战完全凭一腔血气,明朝败一场不过小伤,八旗一旦落败就可能伤筋动骨。为了掠夺人口财务,八旗贵族侵略欲旺盛。整个八旗社会都像一部战争机器在为战争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