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海商-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和其他乡亲们一样,几百里逃荒的路走下来,黄飞几乎吃遍了所有能吃的东西。再没有点儿野菜或者是树皮什么的,就真要去吃”观音土“了。这土很黏,吃后不就会有饱食感,但是,这要命的黏土会缀断自己的肠子,做个快乐的撑死鬼,黄飞犹豫再三,觉得即使是撑死鬼,也比饿死鬼强!于是,黄飞打定主意,正要转身爬向山坡,那里有着传说中的”观音土“。正在他拖着严重饥饿迈不动步的身躯,往山坡上蹭时,一起逃荒的人群中忽然有人道:”啊!!我看到了!快点快点,我见到大海了啊!快看那里!大船旗子!快看那些大船旗子!!我们有救了啊!!”

黄飞顺着那个人指的方向,往那边望去——

只见这个小土坡后面的大海上,竟然连绵不断的开过来不下二十艘“巨船”,就像那人说的,每个“巨船”上,都飘扬着一面蓝色的巨大碧海浪涛战船旗!黄飞心情一荡,伸手指向那些大船,哽咽着要出声,但变故突然发生,黄飞此刻身体几乎没有任何力气,在土坡上一个翻滚,“噗通”一声,竟是落了水。

第七十章 基隆商馆的影响力(三)

刘海清在三年前加入了金乡军水师队伍。由于此人酷爱乘船远行,所以就一直赖在护航编队不出来,久而久之,竟混到了金乡水师乙级护卫把总的职务,统领不超过三十艘商船的护送规模,战舰指挥数量最大五艘。

刘海清非常在意对舰队的掌控能力以及航行的商队忠诚度,所以,在不断的出海过程中,他的能力也是与日俱增。

这一日,刚从朝鲜护送基隆商馆的海贸队伍归来金乡时,竟然见到有人落水。立即派水手跳入海中营救。待得唤醒这名干瘦的青年,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时辰。给他灌下几口泡盛后,干瘦青年缓缓醒来。

于是,刘海清知道了此人名叫黄飞,逃难至此。晏世轮曾经命令所有金乡军军人,但凡遇到流民队伍,一不要狙杀,二不能驱逐,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接济,如果有可能,引来金乡领地内成为平民最好。刘海清一直都是严格执行。所以,此次江西逃难的三百多人,都上了刘海清的大船——一艘“平倭”战船。并且,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份口粮,还有一盒泡盛酒罐头。

正当刘海清打算拔锚回金乡所时,哨探来报,有敌情!刘海清命令临时停靠在近海中的四艘“平倭”主力战舰,起锚远行。

此时,从远处渐渐的露出了几个黑点,看旗号,竟然特么的是倭寇。这几年通过金乡军的冒头,倭寇已经很少活动了,但是一旦出来觅食,那就绝对是上了规模的。这些倭寇来时汹汹,竟然甘愿在海上进行决战。

显然是有备而来,因为,他们竟然利用金乡军搭救难民的机会,仓促间用几艘三角快帆的船,载满易燃物,点燃之后堵了金乡船队的出路!由于竟然有着三式艘多艘纵火小船。靠近近海附近的大火越烧越旺,那些用来当做纵火物的小船都饱含了油料,一经点燃,就像一根蜡烛一样熊熊燃烧。燃烧的大火发出的高热令人无法靠拢,紧接着,受到这番纵火的影响,正在竭力敢来的倭寇船只,继续向这边射来点火的箭支。又靠近后,向这些船只投掷油料,并用火把点燃了未燃烧完全的纵火小船。大火越烧越旺,春天正是风向变幻不定的时候,一阵狂风吹来,风卷着火焰,带着浓浓的黑烟扑上了天空。

明代的船板为了防水,都是用桐油浸泡透了,火焰燃烧起来,空气中带着刺鼻的油漆味。熏得人睁不开眼。而且此次一共护航了十六艘商船,其中有两艘,已经渐渐的开始燃气火苗,船上的人已经组织起了汲水灭火。在大火中,时不时的传来一阵阵咒骂声——这个时候对于金乡军来说,真的是很窝囊,大火起的太突然,都来不及做准备,而那边却已经阻挡了火炮的射击实现,实在窝囊透顶。

不一会儿。蒸发的海水让海面雾气腾腾,加上商船上渗油的木材燃烧发出的刺鼻的浓烟,逼得金乡军立脚不住,许多人一边咳嗽一边大声咒骂那些纵火的倭寇真是卑鄙!

平倭战船经过宁凤晨的改建。已经基本上是铁皮护甲,使得所有五艘金乡战船没有火星——即使偶尔有股火苗窜过来,也因为缺乏燃烧物支持,马上又熄灭了。相对于热气腾腾烈火煎烤的商船所在近海,这里已经是清凉了,一些商船为了躲避船上蹿起来的大火。纷纷弃船。弃了货物,避到了这处。

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用手势指点手下,张弓搭箭做好射击准备,等到众人准备好了,他大喊一声:“痛快的放!”随着这声令下,从四周围过来的不下五十艘倭寇战船,立刻从东南西北几个方向围过来,空气中全是弓弩发出的嘣嘣响声,利箭在空中飞舞,像下雨般倾泻出去,它们的坠落处引起一片惨叫,血花不断的涌出,点点滴滴的落在甲板上。

倭寇开始发难了!这是刘海请最最难以容忍的,特么的,老子大射程,高威力,特血腥的新型开花弹,还没等用呢,竟然被拿着原始兵器的倭寇压着打,所有金乡军,不管是刘海清,还是其他人,都狠狠的憋着一口气。弓箭的穿透能力并不强,箭杆所带的动能并不像影视作品上所描述的一样,一箭过去能让人一个跟头,金乡军纵横东南,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训练有素,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铠甲齐全。这通箭雨过去,射箭的虽然是倭寇军中的好手,而且他们的命中率是极高的,但金乡军在陡然遇袭之后,许多人身上都插了两三支箭却并没有丧失战斗力,甚至连痒痒都没有感觉到。在最初的混乱过后,在几名水师军官的大声吆喝下,冲压的钢制盾牌立了起来,随后,金乡军在平倭战舰甲板上的炮口慢慢的转过头来,开始一发、两发的试射。渐渐的,金乡军的反击也来了。

倭寇刚刚的一轮箭雨才过,对面的钢铁盾牌墙上突然开了几道缝,几位金乡军士兵身上插着五、六支箭杆,神情恼怒的从盾牌后露出脸来,调整好炮口角度,装填完开花弹之后,乘盾牌闪出小缝的间隙,快如闪电的点燃火幺药,只听“通——通,通!”不断的火炮发声后,无数的弹片,琉璃、铁骨朵砸了过去,在不到一百码的距离内,倭寇几乎就是靶子,金乡军军官刘海清发出的命令是,采用开花弹,自由射击!

对面倭寇船上,传来阵阵惨叫声,开花弹只是打了十几炮,就已经撂倒了倭寇靠近射箭的三十多人,这样的杀伤力让刘海清和众多的金乡军是十分满意。

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也不是傻瓜,这种中等规模战斗他最在行,见到金乡军已经渐渐的有搬回局势的情况,立即一挥手:“快快撑船,咱们去打接舷战!嘿嘿,准备了三十多天,从朝鲜出来就盯上他们了,这次咱们武士联合舰队,一定要搞一场大的!”

指挥者东乡业中带出来的手下也都是聪明人,立刻开始命人撑船划桨,不一会。六七十名倭寇绕到船上盾墙后面,而此时,此时金乡军们还不知道他们的到来,他们依旧都在船的正前方。依仗盾墙掩护,有来有往的跟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的部下对射。

在金乡军的压制下,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的部下射击动作迟缓起来,他们只能先找好隐蔽,而后突然冒出来射一箭。这种反击虽然零落,但落在不熟悉原始阵仗的金乡军眼里,却觉得很头疼,感觉天上地下,处处都有打击出现——盾墙后,刘海清不得不先冷静观察周围的环境,而后筹划反击行动。此刻,已经趁着浓烟,绕道战船后方的倭寇见机不可失,大吼一声:“打”听到这声号令。绕道后边的倭寇们,有弓箭的开始射击,没有弓箭的则干脆向下投掷手斧、飞刀、短棍、短枪……反正不管什么,只要身上留下一件武器,其余的东西都可以扔——有的倭寇甚至把靴子都扔过去了。金乡军被这阵打击立时打懵了,刘海清立即大声下令:“快离开甲板,都到船舱去,用盾牌遮掩好两边。特么的,欺负到头上了,传我命令。回船舱后,立即全力划桨,撞死这些不要命的”金乡军动了,这是他们多年来首次临敌撤退。甲板处丢下十几具死伤者,盾牌阵不慌不忙的移动着,向船舱退去。

更多的倭寇赶到后方,开始利用自己熟悉浑水摸鱼的优势,绕路窜到金乡军后方,然后向步步后退的金乡军射击。稍后,地面上的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见到金乡军已经被压制住,他挥手招呼火铳手现身,慢悠悠的吊在金乡军后面,一发一发的点射,也一点一点的逼着金乡军步步后退——这一手是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在海战中跟郑芝龙学的。

这次撤退的经历对于金乡军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两边弥补浓烟的海面上,时不时的冒出来弓弩手和火铳手的偷袭,无论他们退向何方,身后总是有人在瞄准。到处从天而降的投掷武器以及弓箭让他们抬不起头来。随着伤亡的增加,盾牌逐渐遮挡不住两翼,金乡军一路撤退,一路上不停的因为有人伤重而倒下,这些人来不及救护,只能听凭他们躺在甲板上哀号,而后,他们多被东乡业中带领的火铳手发现,开铳射死。混战,是历来军事学家、以及古今中外名将最头痛的战斗,两军在旷野中会战,将领们可以通过比拼指挥艺术、士兵素质、训练水平等等,来拉开与对方的差距。但混战只与个人的人品和幸运指数相关。一名最优秀的士兵,也可能被角落里突然冒出的一名小童用石头砸死,即便他不被杀死,也会被持续不断的、前后左右、天上地下不断冒出的敌军,弄得精神极端紧张,乃至奔溃。背后的火焰依旧在噼里啪啦燃烧,金乡军们从清凉的铁甲附近步步后退,越往船舱方向走,浓烟水雾让金乡军们越来越辨不清方向,可是这时,来自远处的四方打击依旧持续不断,金乡军们的盾阵遮住了前方,遮不住背后,遮住了左右遮不住头顶。一路撤下去,他们一路留下伤者、留下血泊。刘海清看着眼前的惨重伤亡,还有远处隐隐传来的倭寇狞笑声,不禁气苦,他披头散发的推着一门八磅小炮,指挥众人装填,向着笑声最难听的地方射了过去!

这是复仇的炮弹,这是解恨的炮弹,这是正义的炮弹!

随着这发开花弹的出膛,远处偷袭的倭寇火铳手以及东乡业中等人,立时各个被打成了马蜂窝,身上千万个血窟窿里面,留出了汩汩的罪恶的黑血。

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倭寇,立时间失去了方向。而此时的金乡军众人,已经进入了船舱,靠着划桨作为动力,狠狠地撞向各个纵火小船,同时被撞翻的,还有无数的倭寇沙船。

这口恶气是金乡军所咽不下的,被人偷袭,竟然损失了这么多人——死伤五十人之多!刘海请知道,自己又要关禁闭了,牺牲的十多名兄弟,自己对不住他们,他们的家小,老子替他们养了!刘海清脸上一阵抽搐,随着下眼皮的一阵阵狂跳,刘海清终于整理好了金乡军水师的阵形。五艘大船,一艘没少,而十六艘商船当中,已经有两艘渐渐的沉入了海底,特么的,刘海清这回真的动了真怒,基隆商馆的船也敢烧,金乡军的船也敢拦,老子让这帮倭寇觉得,他们亲娘生出他们来都是罪过!

于是,刘海清指挥着众金乡“平倭”战舰,左冲右突间,撞散了倭寇的几十艘小艇阵形,随后用最最高效的虎鲸战术,逐一歼灭之。没了船,倭寇的火器射的再准,弓箭射速再高也是白搭,所以,很快海面上就飘满了倭寇,有死尸,也有正在逃命的活口。

看着底下欢跳的倭寇,刘海清咬牙切齿道:“给我用炮轰,一个不留!”

在看到剩下的十四艘商船都安全远离后,金乡军平倭战舰们,开始了惨绝人寰的炮击,只是,对象是倭寇,这样的炮击让人大快人心,就连船上载的江西流民们,也是拍手称快。尤其是黄飞。这一切的一切,不过只是为了更好的打击倭寇,让他们只要想到大明,只要想到金乡军就只有害怕和忌讳。抱着这个初衷,刘海清在大获全胜后,并没有挥军追击已快要失去目标的几十个正在拼命滑水的倭寇,只是将大炮鸣的震天响,让倭寇的每次划水,都似乎要用尽全身的力气,而且,还命令火铳手,专门设计敌人的不致命地方,比如手臂、比如下身等等,这样使得倭寇们的惨嚎,远远的传出到十几里外,让刘海清听的是格外舒爽,甚至忍不住,舒舒服服的抻了好几个懒腰。

第七十一章 基隆商馆的影响力(四)

【播报】关注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海面上的浓烟渐渐散去,倭寇找来的这些小船,虽然船速快、更易燃,但是所有倭人们的船都与倭人本身一样,有着不可弥补的缺陷——个子太小。这些倭船只是在一开始较为混乱时,船上燃起的大火,生成了足量的浓烟,较好的隐蔽了倭寇们的动向,所以才能给刘海清一个突然袭击。然而,倭船也好,倭寇也好,他们那小小的身材,还挺身而出的出来打劫,不得不佩服他们民族骨子里的那种匪性。倭船实在是太低矮了,平均不到十米的船高,怎么能与高愈两丈的“平倭”战舰玩儿接舷战?!

虽然他们是最好的学生,很快就从郑芝龙交手时,学到了放纵火船、隐蔽打埋伏这些下三滥,但是倭船实在是太小,冲过来除了能暂时堵住没有机动力的金乡战船,还有释放点儿迷雾之外,啥也干不了。

于是,在重新扬起帆,获得了较大的机动力后,金乡战船又开始了他们的屠倭之旅,所有五十多艘大小倭寇船,无一幸免。最后,刘海清特意为了在倭国传播金乡军的“恶名”,而放了三十几人逃生外,余者全部留在海里喂了王八。

这种战场没什么好打扫的,刘海清命人清点人数,检查此战的损失,随后向基隆商此次朝鲜海贸的负责人致了谦之后,这种“小规模摩擦”直接淡忘出刘海清的脑海,这个大心脏的刘管带(五艘船的指挥官),心中除了倭寇手上又添了金乡军弟兄十几条命的血债之外,竟然什么都不记得了。

眼看还有十几海里就要到了金乡所。刘海清再次去了流民在甲板上暂住的小窝棚。刚才战乱,流民们早都避到了船舱里,笑话,在乱世里,这点儿保命技能都没有,早不知道烂在哪里了。

刘海清在询问了几人之后。发觉这些都是从江西逃难出来的,偶尔有一两个江苏人,但是语言上基本上很难沟通,这些人的方言太重了,无奈,用浙南口音的官话说了一句:“这些乡亲们远道来我金乡,所做为何啊?”这句话里,不少鼻音韵变为鼻化元音,甚至不带鼻化。也是惹得众人一阵白眼,说的是啥子嘛?

这时候还是黄飞解了围,不然明明是这位大老爷过来慰问,要是没人搭腔岂不是太过尴尬?刚才番薯也吃了,泡盛酒也喝了,最起码的感激还是要有的啊。

黄飞由于幼年家境不错,上过一阵私塾,当时的教书先生可是秀才出身。还去过京城,所以黄飞的江西土话口音并不那么重。他用着较为标准的官话对着刘海清道:“大人,小的黄飞,乡人大多没念过私塾,对外界接触少,我代表众乡亲拜谢大人的搭救之恩!”说完,恭敬的拜了下去。

刘海清见这个之前落了水的干瘦青年。举止言行倒还得体,很是宽慰,道:“小子快快请起,我金乡军从不欺压百姓,你这么重的礼一行。军法官要是看到了,不得剥我老刘一层皮下去?快快起来”

然后刘海清像是做贼一样,左顾右盼了半天,发现随船的执法队人员此刻都没在身边,立时的又放松下来,开始与黄飞以及众人攀谈起来。

苍南金乡所内,已经是掌灯十分,议事厅内灯火通明,晏世轮正在整理一份檄文。

晏世轮凑了大概半个月的字儿,终于酝酿除了一篇此时全天下文人皆可看懂的檄文,为了体现出其正义性和不容争辩的权威性,晏世轮并没有让文采高了十倍以上的史可法来执笔。这篇檄文与其说是以金乡军商队被后金侵犯,然后金乡军以苍南指挥使的名义对其进行征讨,还不如说是要对阵后金开始全面进军发动的******!

——

我金乡军所在,均居太平,贵于守正。用兵则以不劳己、不顿兵,智巧谋略为贵焉。若我众敌寡,我兵潜伏幽邃之地,毋令敌见,少遣兵诱之:诱之而来,是中吾计也;诱而不来,即详察其城堡远近,远则尽力追击,近则直薄其城,使壅集于门而掩击之。倘敌众我寡,勿遽近前,宜预退以待大军。俟大军既集,然后求敌所在,审机宜、决进退。此遇敌野战之法也。至于城郭,当视其地之可拔,则进攻之,否则勿攻。倘攻之不克而退,反损名矣!夫不劳兵力而克敌者,乃足称为智巧谋略之良将也。若劳兵力,虽胜何益?盖制敌行师之道,自居于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斯善之善者也。然建奴霸占我商馆、毁我建筑、杀我屯民,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我金乡军民定当……

通过这三年多的沉淀,年轻的晏世轮,终于老辣起来。对于的计谋、诱敌、野战、攻城、设败等军事思想和作战原则,丰富而精萃;并在夺取辽东之役中,再次加以运用。对晏世轮军事思想的全面分析留待后文,这里特别强调其军事思想的精华——用兵之道,贵在计谋。计袭辽东,将会是晏世轮这种军事指挥艺术的一个战例。

晏世轮的打算是,在即将进行的辽东、辽南战事开始前,一定要先谋划足位,将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充分。虽然金乡军现在利用金融战、货币战,将欧洲的金融市场搅得是天翻地覆,从中赚取了大量的金币,从零开始的,指挥着欧洲的股票、债券市场,金乡军凭借金手指,巧妙的点拨着欧洲人的口袋,金乡军现在的经济实力,已经抵得上大明的半年岁入,如果再经过一段时间,那么依靠着生产、销售、股票、证券、保险一条龙的经营垄断,那么这个金融帝国,将是任何国家或是势力所及不上的。

之所以还要依靠“计谋”去奇袭辽东,主要出于两点考虑:其一,金乡军目前的人口不足以发动与辽东势力的全面进攻。目前加上海军,才五六万的队伍,如何参与动辙十几万人的大会战?即使取得了局部战斗的胜利,也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晏世轮一直都认为,金乡军军人的命。要比建奴值钱的多。

其二,金乡军擅于水战,东亚地区的国家,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对手,只余几个战略要地暂时在外人手中,但什么时候归晏世轮一个姓,只是时间问题。金乡军陆军部队虽然精锐,辽南战场野战对阵骑兵,以大约一比一的人数丝毫没有落败。并且有余地。但是,人数上的巨大劣势,证明了如果金乡军以一换一,仍然无法撼动后金。况且,当年努尔哈赤无耻的打抚顺,就是用了毒计,晏世轮想在这一次攻打辽东,尤其是沈阳以东的抚顺、毛大帅的东江。如果以智取胜,就事半功倍了。而且一出这股恶气。努尔哈赤这个强盗头子,竟然能够影响到大汉民族五百年国运,依靠着半调子的计谋,拿下抚顺,只能说,大明现在腐朽至极。无力回天了。

抚顺城濒临浑河,为建州女真与明互市的重要场所。努尔哈赤青年时经常到抚顺贸易,他对抚顺的山川、道里、形胜、城垣了如指掌。时抚顺游击李永芳率兵驻守,此人早在六年之前,曾同努尔哈赤在抚顺所教场并马交谈。努尔哈赤这时对抚顺主用智取。辅以力攻。他先一日派人至抚顺,声言有三千女真人于明日来赴市。到十五日寅时,假冒商人的后金先遣队果然来到抚顺扣市,将抚顺商人和军民诱出城外贸易;并由输款于努尔哈赤的佟养性导军先人;后面接踵而来的后金军主力,遂乘机突入城内,里应外合,夹击夺城。

就是这么拙劣的计策,竟然奏效了。努尔哈赤设计,佯称互市,潜以精兵,外攻内应,诱陷抚顺,守将李永芳剃发降。同日,后金军左四旗兵攻占东州、马根丹。抚顺失陷败报驰至,明抚顺巡抚李维翰急檄总兵官张承胤仓猝出战。“承胤请集兵后行,维翰不听,促之愈急。承胤悲愤以所部进”。张承胤急率副将颇廷相、参将蒲世芳、游击梁汝贵等领兵万余人尾追努尔哈赤。他据山险,分军三,立营浚濠,布列火器。努尔哈赤命大贝勒代善、四贝勒皇太极统军三面环攻明军,并利用风沙大作的有利天时,猛攻明军。明军“大溃,承(胤)、世芳皆战死。廷相汝贵已溃围出,见失主将,亦陷阵死。将士死者万人,生还者十无一二”。明军“主将兵马,一时俱没”。辫子军获马九千匹,甲七千副,兵仗器械,不可数计。

抚顺之役,历时一周,辫子军不仅夺占抚顺、东州、马根丹,而且骑兵横排百里,梳掠小堡、庄屯五百余处,掳获人畜三十余万,编为千户,毁抚顺城,还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命将俘获编为千户,若每户以六口计,则共六千人。看来所谓掳获人畜三十余万,多为牲畜。后金汗率军在短短几天内,掳掠数以十万计的牲畜以及粮食、财物,按军功大小进行分配,缓和了因灾荒缺粮而加剧的社会矛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