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强副本系统-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说沈沐风虽然是误打误撞,可不仅仅是进阶,更是对修炼打下了非常稳固的基础。

第232章站前统筹

半个月后,沈沐风回到了万平,不过因为进阶的原因,样貌显得更年轻了,看上去只有二十岁上下的样子。

然而在年轻俊朗的外表下,做起事情却变得盛气凌人,霸道无比。

其实通过进阶的这件事情,沈沐风想了很多,他也只剩下十四年的时间,和要做的事情相比,自己必须要大刀阔斧的大干一场。

如同以往的心慈手软不行了,否则自己走了,留下的恐怕还是个烂摊子。

而沈沐风坐镇万平,说白了就是为了战前统筹,霸州距离大风国三百里。

一年多过去了,打通大风国的路,还有不到五十里,可别看只有五十里,至少需要三到五个月的时间,沈沐风有些等不及了,五年,用了五年时间执掌四州之地,但这还远远不够。

在这片大陆上,有的不仅仅是大夏国,大风国,大齐国,而在大风国南方还有大元帝国,面积是大夏的两倍不止,西边是天元帝国,面积虽然不如大元帝国,却也不是大夏能比的。

然而据说在天元帝国西边,是以凶狠残暴著称的草原狼族,以驯狼驰骋草原的民族。

而在大陆的南方还有一个极为强大,地域极广的帝国,而这些都等着他去征伐。

想要征伐这些地方,沈沐风的首要目标就是大风国,大风国是,是粮仓,而大风国又是链接大夏国,大齐国,天元帝国和大元帝国,四国的核心要地,所以大风国被沈沐风视为。

为了加快修路的进度,沈沐风下令让监狱的囚犯参加修路。

为了大战保障充足的弹药,沈沐风又添加了三条弹药生产线。

而为了管理占领之地,沈沐风又在霸州全州设立两个学府,为日后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

沈沐风调动报纸的力量,不停的做着战前统筹的宣传。

在沈沐风一条条的命令下,四州顿时热闹了起来,茶楼饭馆议论最多的,便是所谓的解/放大风这四个字,其实所有人都明白,沈阎王这是要开疆扩土,大夏四州南朝廷要发动战争了……

舆论的压力,有的恐惧,有的觉得是个机会,然而大部分人只是沉默不语,老百姓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战争带来的往往都是苦难,而他们也没有什么能力去阻止战争,所以顶多只是去关注一下,真正参与进来的少之又少。

六月初四,路终于修通了。

六月初六,沈沐风集结五万大军,挥师南下。

同年六月初九,赶了四天路的大军休整了一夜,第二天发了几炮,炸开了大风国北端望山镇的大门,衙门的官老爷得知之后,顿时带着家眷逃离了。

而这个拥有四万人,数十年来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望山镇,成为了沈沐风争霸开始的第一站。

四万人并不算多,沈沐风御下极严,不扰民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些许的安全感,而且胆敢趁机作乱者,一律抓捕枪决。

在当天中午,镇中几位名望极高的老者,被沈沐风召集到衙门,不过别说,几个老头还挺有骨气,并没有给沈沐风一点的好脸色。

沈沐风并没有生气,而是在衙门里找出了地图,自顾自的查看起来,就这样将几个老头晾在一旁。

不知不觉过去了十几分钟,终于有一个老头沉不住气了,冷哼一声道:“这位大人,你唤我等前来,不知是所为何事!”

沈沐风似乎这才察觉,微微笑道:“对不住,刚刚看地图入了神,诸位老人家多多见谅!”

几个老头一脑门子黑线,好家伙,看样子人不大,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到挺大,还看地图入了神,狗屁,那对大眼珠子滴溜乱转,当我们瞎啊!

一个老头忍不住了,顿时骂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沈沐风笑了笑:“老爷子,有几年没人敢跟我这么说话了,我自认还是个好人,看不得老百姓受苦。

不过有的时候,我做事情也容易冲动,说不定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我之前查过了,老爷子您姓马,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孙子,和三个孙女。

而看老爷子您为人正气,显然马老爷子你是个不怕死的老英雄,既然如此我就不杀你了。

至于你的儿子和孙子,我倒想看看他们怕不怕死,是不是也像老爷子您这般,心怀坦荡一身正气!”

马三爷的脸刷的一下就白了,也顾不得其他的,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张嘴就要求饶。

沈沐风则冷哼一声:“你们几个老东西,我说什么就去做什么,胆敢违背我的意愿,我不介意让你们白发人送黑发人!”

几个人唯唯诺诺的称是,其实沈沐风也知道,这么做确实有些卑鄙,不过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望山镇,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沈沐风的做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分田地,别看这里土地肥沃,可老百姓多是佃户长工,土地掌握在地主手中。

而这几个老头名望极高,又是望山镇最大的几个地主,所以沈沐风不敲打他们敲打谁啊!

搞定了几个老头,沈沐风便派人去通知分地的通告,而几个老头哪里还敢留下,当天收拾家当细软,纷纷举家逃出了望山镇。

就在沈沐风忙着分地的第五天,大风国龙江府派出了两万大军,来收复失地,沈沐风派出张大海迎战,张大海带着一万人直接压了上去。

而龙江府大将樊卞一看,对方也就一万人的样子,顿时好胜心起,领兵直接冲了上去。

然而樊卞的噩梦开始了,樊卞一骑当先,两万人紧随其后,可冲到一百米的时候,被张大海一枪掀下马来,樊卞捂着肩膀,一脸的不可思异,不过也没有太当回事,左手举着大刀呼和这士兵往前冲。

一轮轮的枪声响起,密集如同雨点般的子弹射向了樊卞的大军,人群是一片片的往下倒,根本就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人就倒了下来。

不到几个呼吸,竟然倒下来了一两千人,樊卞看着满地的尸体,冷汗都下来了,急忙大喊撤退。

有了撤退的命令,大军一窝蜂的就往出跑,然而他们想走,张大海那火爆脾气,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这些人,五段式不停射击,不到一秒就是一轮。

这一仗是樊卞有史以来最憋屈的一仗,连敌人的衣角都没碰到,就丢了数千兄弟。

然而让樊卞更郁闷的是,折了数千兄弟,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回去该如何交代!

如果说连敌人都没碰到,自己能好的了,可不回龙江府,对方随时可能追过来。

樊卞最为忌惮对方的兵器,跟烧火棍似的,可那战力也太凶猛了,现在想一想都觉得背脊一片冰凉。

不过紧张过后,樊卞才想到自己还挨了一下,一颗铜粒没入护甲的上端,而另一端嵌入肩膀的骨缝中,肩膀稍微动一下,感觉刺痛不已。

第233章攻占龙江

樊卞最后还是回去了,不过为了逃脱问责,以假借重伤率兵而回。

而对于沈沐风来说,樊卞的去留并不重要,当即下令将樊卞死去的部下葬了,伤者让医疗队救治,不过活下来的人却不足五百人,而且是个个带伤。

沈沐风给这些人两个选择,一个是写下悔过书,分点田地留下当个农民,第二个就是送回四州,毕竟挖矿修路大把的体力活,正缺免费的劳工呢!

而这近五百人有三成选择写悔过书,说是悔过书,其实就是这些人的把柄,一旦反叛,不仅仅大夏这边容不下这些人,就是大风国也不会放过他们。

所以这一百六十二人,只要写下悔过书,要么当个顺民,要么就只能死心塌地的跟着黑皮军,对大风国穷最猛打。

至于剩下的三百多人,沈沐风直接看管起来,等伤势恢复,一同送回大夏,而沈沐风继续开始了分田地的大业。

四天之后,田地分发完毕,四万人,每个人分了两亩地,如果望山镇的百姓家有人参军,额外多分两亩地,而种地只需要上缴三成,七层归己。

如果是放在沈沐风那个世界,绝对是无法想象的,估计肯定没人会种地了,天朝种地那是有补贴的,而这里毕竟不是泱泱天朝,这里只是沈沐风的粮仓。

然而对于这里的百姓来说,给地主种地,那是要上缴七成,三成留给自己,很多人家都是勉强度日。

一旦遇到灾年,那对于佃户来说,绝对是难以逾越的大坎,搞不好都会家破人亡。

所以这上缴三层对于老百姓来说,绝对是无法想象的诱惑,而且听说还能额外分到两亩地,家里劳力多的,都是争先恐后的参军。

整个望山镇四万人,而参军的竟然有一千多人,可以想象这两亩土地,该有多么大的诱惑了。

这些人参军,自然不能当沈沐风的正规军,一来这些人只是普通的农民,沈沐风也没有大量的精力去培养他们。

二来沈沐风还不能完全的信任这些人,这万一练好了枪法,调转枪头对付自己,岂不是自找麻烦。

而沈沐风要做的就是组建民团,组建当地的武装力量,民团通过审核,由沈沐风在军队中选出人手领导民团。

而且沈沐风给予民团民兵,每人每月一两银子的月钱,有了土地,有了银子,沈沐风就不相信这些普通百姓,还会惦记在大风国治下的日子。

至于民团责任也很简单,平时就是训练,没事练一练刺刀和射击,但不会供给太多的子弹。

而当地的工程,修路,架桥,垦田,这些都会由民团负责。

田地也分完了,剩下的就是负责瓜分地主老财的家产了,那些地主老财跑得快,沈沐风也没打算杀了,毕竟大风国的地主多数还算是不错的,这些地主还指望着佃户种田,一般都不会很过分。

至于当地的恶霸,沈沐风是不会客气的,在来了之后就是一番详查,凡事无恶不作的恶霸,都被沈沐风抓了起来,和伤兵一同看押,等伤兵都好转了,一同押回大夏当苦力。

对于无恶不作的恶霸,沈沐风自然不会手下留情,欺负完人就算完了,门都没有。

黑皮军的所作所为,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而且这些天,是望山镇老百姓从来没有感觉过的轻松,也对生活有了盼头,对黑皮军自然是拥护不已。

觉得差不多了,沈沐风留下一个班镇守望山镇,然后挥军向着下一个镇进发。

一个月后,沈沐风的效率可谓是快到了极点,平均七天搞定一个镇子,然后再留下一个班继续推进,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龙江府。

龙江府是大风国北部最大的一个府城,仅仅府城内的人口就有四十多万人,治下有七个小镇,而五个已经被沈沐风占了。

不过大风国也是实在太难了,四分天下,罗家兄弟占据东北及东部,李奉龙郑千秋占据南方和东南之地。

所以大风国是多线作战,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了。

更主要的是,罗家兄弟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弄来古怪的兵器,朝廷一年来连丢两城,还怎么可能有精力去管龙江府。

而龙江府城池坚固,所以朝廷给龙江府下达了一个命令,那就是死守龙江府。

其实大风国朝廷这么打算也是有道理的,一来多线作战已经是捉襟见肘,二来只要坚持到冬季,大夏南朝廷必然会退军。

可想法是好的,不过大风国朝廷怎么也不会想到,沈沐风会干分田地的事情,而且压根就没想过走。

沈沐风在五个镇县已经完全站稳了脚跟,就算沈沐风想走,这些老百姓也会求着沈沐风留下来。

老百姓又不是傻子,朝廷也好,地主老财也罢,怎么可能会将土地分给他们,而如今有了翻身的机会,怎么会将到嘴的肥肉再吐出来,那是想都别想的事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龙江府真的就能守得住吗?

当黑皮军出现在龙江府的城门时,城门上的樊卞脸都白了,他这个龙江府的守将,第一次感觉到彻骨的寒意。

原因无他,那整齐划一的军队,可谓是令行禁止,尤其是那几万人手中,都拿着烧火棍似的恐怖兵器,樊卞顿时就感觉到肩膀的伤处,还有些隐隐作痛。

沈沐风拉开阵势,三十门掷弹筒架在距离城门三百米外,一声令下,掷弹筒喷吐出一颗颗炮弹,向着龙江府城的墙飞掠而去。

轰隆隆隆隆……

一阵天摇地动,城墙在炮火的轰击下,开始摇晃起来,龙江府这座数百年的古城,城墙在这炮火中出现了裂痕,而有几颗炮弹落在城门上,顿时将巨大的城门炸毁。

然而最倒霉的就是樊卞了,这个一城守将竟然吓得躲进城门楼中,而两颗炮弹命中了城门楼,城门楼瞬间崩塌,这个身经百战的樊将军,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巨变让城门上的守军都吓傻了,没有了守将,无数人蜂拥的向着下方逃去,整个龙江府也随之混乱起来。

沈沐风一声令下,大军涌入龙江府,这做百年老城,成为了沈沐风拿下的第一座城池,。

龙江府被沈沐风彻底占据了,数十支执法队游荡在龙江府的大街小巷,零星的枪声响了一上午,趁乱浑水摸鱼的人也不少,一上午的时间被枪杀了一千多人。

不过说实话,杀了这些人,整个龙江府彻底安静了下来。

当天下午,沈沐风就开始开仓放粮,老百姓本来还有些畏惧这些黑皮军,毕竟这些黑皮军杀起人来,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可有些人实在是生活困苦,一听黑皮军放粮,便有人壮着胆子去领粮,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到了衙门口去领粮,而看着那些身体笔直站立的黑皮军,老百姓多了一丝敬畏。

三天之后,攻占龙江府的消息,被八百里加急送往了四州,万山日报,平兰日报,全州日报,霸州日报,全都刊登出解/放龙江府的消息。

而这一则消息,也成为了四州百姓茶饭之余的热议话题。

半个月之后,四州派遣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官员,远赴龙江上任,龙江府也改名为龙江州,衙门也正式被大夏南朝廷接手。

人口普及,户籍改制,商业秩序规范,货币推行,监查部门,上访部门,妇幼会,龙江银行,龙江大学等一一成立,并且成立了龙江军事学院。

此刻大风皇宫中,早在半个月就得知了龙江府沦陷的噩耗,更有逃离龙江府的人,见证了大夏黑皮军的强大。

大风国分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罗家兄弟,李奉龙和郑千秋,大风国已经是疲于应对。

可怎么也没有想到,已经是风雨飘摇的大风国,竟然被一头更加凶狠的饿狼盯上了。

而这头饿狼,可要比罗家兄弟李长龙郑千秋等人,强大的太多太多。

“仁黛,朕该如何是好?这大风的基业难道要亡于朕的手中吗?朕好不甘心啊!”

在皇宫深处,皇后郭仁黛看着一脸愁容的丈夫,忍不住暗暗叹息。

第234章大风风起

大风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不过大风国在历史的洪流中,备受欺凌。

大风国是老牌的王朝,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建国之初,大风国还算是风调雨顺,国力日上。

可那是因为天元王朝分裂,两国交战,给了大风国喘息之机。

然而不到十年间,大风国就乱了,混乱的原因很简单,大风国太祖皇帝染了急症,根本没有留下遗诏就死了,几个皇子为了皇位,争的是头破血流。

而皇帝好不容易有了,倒霉也来了,天元帝国和大元帝国,长达十数年的战乱停止了,而两者又不约而同的盯上了大风国。

两国虽然交战已久,可毕竟是大国,国力并非大风国可比,再加上当时的大风国因为皇权的争夺,已经弄的离心离德人心涣散。

而当时皇帝的惧战,就此向两国低头,也为大风国埋下了长达近四百年,无法抬头的伏笔。

此后大风国在两个大国面前,就像个受气包似的,两国更是将大风国视为后花园,没事就来打秋风。

此后长达近四百年中,大风国都处于被剥削中,两国视大风国为粮仓,大风国每年都要上缴两国大量的粮草。

而到了后期,就不是大风国不想反抗的问题了,被欺压已久,相比于两国,大风国是越来越积弱,根本没有了反抗的能力。

而且问题还不仅仅如此,因为大风国地处四国核心之地,不仅仅要防备天元帝国和大元帝国,也要时时刻刻防备着身后的大齐国。

至于大夏还好说一些,隔着数百里的大山,大夏还威胁不到大风国,所以大夏长久以来,对大风并没有任何的威胁。

而大风国除了第二代皇帝,后续的大风国的皇帝还是很努力的,否则也不可能在夹缝中延续四百年。

不过直到两年前,罗家兄弟,李奉龙,郑千秋相继揭竿而起,造了大风的反,否则大风国也不至于沦落到如今这般地步。

现在,风帝是真的撑不住了,执政近二十年,没有任何人比他明白,大风国如今的处境,外部的因素还是次要的,真正致使大风国成为如今这般局面的,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土地兼并。

大量的土地都在地主手中,老百姓没有土地,只有给地主当廉价的长工,而这才是大风国真正衰败的原因。

别的不说,就说罗家兄弟,罗家兄弟本就是贫苦出身,没有背景,可就是这么个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兄弟二人,竟然造了大风国的反。

并且占据了大风国三分之一的疆土,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老百姓太穷了,辛辛苦苦的种地,可从头到尾也吃不了几顿饱饭,更可恨的是,那些个地主老财,宁可把粮食烂在粮仓里,将银子埋在地下,也不肯为大风国出一份力,而这就是大风国的病症所在。

老百姓长此以往,看不到一的希望,换做自己恐怕也反了。

至于为什么不灭了地主,不是风帝不想,而是根本做不到。

大风国的军队有两种,一种是朝廷的,朝廷的税收极少,这就导致了朝廷能养的兵就少了。

大风国现如今的军队不过三十万人,其中的二十万人镇守在两大叛军的周边,像驻守龙江府的两万大军,还是风帝从有限的兵力中,挤出来的两万大军。

而那两万人,不仅仅驻守龙江府,还负责五十万人的临河州。

也就是说,一旦龙江失手,那么临河州也就快保不住了。

而大风国另一种军队就是私军,地主老财的佃户军,比如说沈沐风攻占的望山镇,这万山镇虽然是朝廷治下,可说了算的却是几个大地主,当地的衙门在一些大事上,都要考虑几个大地主的意见。

那几个大地主每家都有数百上千户的佃户,不过龙江这个地方有些特殊,因为数十年来就没有过战乱,所以佃户军也没什么战力可言。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拿着冷兵器和沈沐风的黑皮军拼战力,两者压根就不再一个层次上。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四州没有江湖吗?显然不是,也更不乏江湖高手,可这些江湖高手,难道真的就愿意遵从律法,当个普通老百姓。

显然并非所有的武林高手,都会这么选择,而那些武林高手都去哪了,答案很简单,要么逃离了四州,要么消停过着普通百姓的日子,如果两条路都不选,那么就只能当个不见天日的旷工了。

而大风国没有沈沐风,风帝同样也没有那么强的底子,虽然心比天高,全心全意治理大风基业,奈何时不待其,而得知大风国北门大开,其他州府哪里还有能力抵挡大夏的攻击。

“皇上,你太累了,何苦如此难为自己啊!”皇后眼圈一红,忍不住落下泪来。

风晨寒一脸的苦涩,给自己倒了杯酒就要喝下去,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太监匆忙走了进来,看到郭皇后也在,忍不住把身子弯得更低了。

“参见皇上皇后!”

风晨寒叹了口气道:“说吧!这次又是什么事情?”

风晨寒的脸色已经恢复正常,但手已经出卖了他,抖动的手将酒送入口中,用满口的辛辣,压抑心中的苦涩。

太监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说道:“皇上,临河州,临河州丢了……”

一句话出,风晨寒脸色大变,只觉得喉头一甜,血水夹杂着酒水猛然喷了出去,随即双眼一翻就昏了过去。

太监吓得惊叫起来,而郭皇后脸色一变,一甩手,一柄散发着冷芒的匕首飞出,直接将传话的太监毙于刀下。

这才急忙来到自家夫君面前,查看起夫君的情况,这一看不要紧,郭仁黛的脸色沉了下来,气息微弱,脉搏无力。

风晨寒执政近二十年,可以说投入了全部的精力,身体本就已经很差了,而听到这个消息,显然是受到了莫大的打击。

郭仁黛知道刻不容缓,赶忙将内力度入风晨寒体内,勉强护住风晨寒的心脉,而这病的治理还只是其次,主要在于调养和心情。

别看郭仁黛不到四十岁,但是医武两道堪比大家,而风晨寒的病自然也难不倒郭仁黛。

但真正让她担心的还不只是病,是这大风国一旦支离破碎,就算医治好了夫君,夫君恐怕会再次受到打击,恐怕那个时候的夫君,真的就挺不住了。

郭仁黛将风晨韩抱到床上,然后将大殿收拾一番,这才叫来太监去宣旨,由各部大臣处理军国大事,这才叫来了一对儿女商量对策。

风晨寒这辈子,虽然在治理国家上没什么建树,但最让他自豪的就是他的这一对儿女。

儿子风瑞二十二岁,样貌出众,文武双全。女儿风惠儿十八岁,智计无双,直掌神机营,这两年如果没有这对儿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