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精古奇谭-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顿时他心里觉得这是个恐怖的怪人!
高菲看了眼马车又看了眼怪人,心里犹豫到底该怎么办。
可怪人却不犹豫,将手里吃剩的动物尸体扔掉,快速朝着马车跑去。他弯腰驼背,跑动起来很怪异,但跑得很快,因为他的两条腿很长。
这时高菲才发现这怪人很高,简直比自己高出一倍。
那怪人快接近马车的时候,马开始焦躁的乱踢乱蹬。车夫发觉了,从马车边转过来,牵住缰绳,这时他也发现了那个怪人。车夫明显也被这高大的怪人吓住了,挥舞着鞭子想吓退他。
那怪人站直起来,竟然比马车还高,差不多八尺多高了。他弯曲着胳膊尝试去抓鞭子,但几次都够不到。
高菲吓愣在树后,一动不敢动。他心里念叨,菩萨保佑,菩萨保佑,别让怪人抓到我,别让怪人抓到我。
怪人被车夫的鞭子弄得恼怒不安,伸出长手一把抓住那鞭子扔到一边。车夫吓得丢下马车往来路上跑去。怪人直立起身子,仰天大叫,像野兽在嘶嚎。
高菲吓得抱住树,吓得不敢再看,四下观察看哪里有可以躲藏的地方。
那怪人嘶嚎了一阵,迈步朝着车夫逃跑的方向追去。那车夫此时已经跑出了好几十丈远,可怪人跑起来更快,两条腿就像长竹竿一样,每一步都比常人多出三倍距离。眼看着怪人像踩着一阵风,飞快的飘向车夫。高菲在树后看着他俩距离越来越近,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就差高声喊叫出来。
那怪人跑到车夫身后,伸展出长臂一下抓住车夫拎了起来。那车夫就像纸片一样被怪人扔到空中,跟着重重落在地上。他挣扎着站起来,想继续往家的方向跑,可步子已经十分散乱,那一下一定摔得不轻。怪人两步就跟上去,抓住车夫的后背又是抛到空中。车夫在空中转了几个圈,再次重重摔下。高菲瞪大了眼睛,双手捂住嘴巴,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喊出来,脸上已经流下难过的泪水,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有人被如此残忍的对待。
车夫被摔下第二次后,就再没有站起来,而是在地上艰难的往前爬。他的腿一定是断了,拖在身后,连弯曲都困难。
怪人一边看他爬一边跳起怪异的舞蹈,像是在庆祝某种欢乐的时刻。他围着车夫跳了一阵,像是厌烦了,然后一脚踩在车夫后背,按牢在地上。他弯下腰,在车夫的头上摸索着,隔了一会,一声惨叫从那传了过来。就见那怪人仰起头,手上拿着一个血淋林的东西放到嘴里,大嚼起来。
高菲再也控不住自己的恐惧,他知道如果现在还不离开这里那下一个被杀死的就是自己。他看了下四周,见林子里有一排树丛,想起以前听人说这里有一栋大房子。那躲在房子里总是好过在路上乱跑。刚才那车夫已经被怪人轻易追上杀死,自己又怎么可能逃得掉。于是他扭头朝着庄园跑去,一路跑到洋馆里。
就在他在大门口来回徘徊,不知怎么进去的时候哦,一个带着大头娃娃面具的人从房子后走了出来。起初他也吓了一跳,以为自己遇到什么怪人了。那大头娃娃跟他挥手,让他跟她到后边去。他看了眼身后,再看那大头娃娃,权衡下利弊还是小心的跟在身后走去。
在这大房子的后边有一个地窖的入口,他跟着那大头娃娃进到地窖底下,看到里面存储着食物和水,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大头娃娃拿过一张纸在上边写了几句话递给高菲看。高菲读完才知道,她叫喜凤,住在这里,天生不会说话,耳朵却不聋。在这里还住另外一个人,是她弟弟,叫人球。也是一个天生有残疾的人,脑袋比常人小一半,并且下半身发育不全。
喜凤让他不要担心,他们不是坏人,不会害他。
高菲见喜凤待人和善也就稍稍安心,可是一想起刚才那怪人心里还是十分恐惧。他拿过笔写下一些问题给她看,问那个怪人是谁。
喜凤告诉他,那是另外一个弟弟,爸爸不准他到这房子里来,他住在后边的教堂里。平时都是喜凤给他送吃的,但最近太冷了,他就自己跑出去找吃的。
喜凤怕那怪人会伤害高菲,就把他带到楼上。在那他见到了人球,那个只有半截身子的可怜孩子。人球的脑袋是额头往上都塌下去了,样子显得有些愚鲁。但他喜欢笑,见生人也很和善。
这样高菲在洋馆里躲了两天,直到我们找过来。他们误以为是来了小偷,本想赶走我们。却不想我们误打误撞的,一路跑到楼上高菲躲藏的杂物间里。
大致听完了高菲的讲解,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误会了人家的好意。却把他们当作鬼一样看待,其实人家并不是坏人,我们才是不请自来的“强盗”呢。
我和三儿跟喜凤和人球投去抱歉的目光,人球捂着脸笑起来,十足一副孩子样。喜凤这时换了一个面罩过来,上边套了两个洞,露出眼睛。
我透过那面罩看了看她的眼睛,觉得亮晶晶的,十分好看,比带着那娃娃头好多了。
喜凤见我盯着她看,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我在自己头上身上来回比划,一会指她的面罩,一会指着自己的脸。意思是,你干什么总是蒙着脸,不露出来。
她明白了我的意思,将面罩揭开一部分,露出嘴巴的皮肤。
我和三儿见到她露出的皮肤,不禁心里一惊,啊了一声。见那露出的部分皮肉斑驳,每一块完整的地方,全是烧伤的痕迹。
原来这孩子的脸的下半部全都被烫伤了,难怪会带着一个面具。一来可以保护面部;二来也遮挡下脸上的瑕疵。估计她自己嘴巴这样笑不出来,所以才会选了一个爱笑的娃娃头,希望给别人一些好感吧。却不想让我们误会成妖怪了。
我俩再次向他们俩拜谢,表示我们内心深深的歉意。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说明来意可能就不会发生后面的很多事情了,也就不会险些酿成大祸,烧了这房子。
喜凤和人球见我们如此大礼,忙过来扶起我们,笑着拍拍我们的肩膀。我也拍拍人球的肩膀,竖起大拇指,表示他真厉害能,靠一双胳膊走路。
人球被我一夸,十分得意,围着我们走了一圈,还做了一个后空翻的动作。
我们几人惊喜之极,连连鼓掌。
待人球坐回原地,我问高菲:“这里的其他人呢?怎么就他们两个?”
高菲望向喜凤和人球,人球会意,说:“我,我告诉你们这里,这里的故事,好,好不好。”他说话虽有点结巴,但思维还是比较清晰,说出话来也听得懂。
人球说:“我,我要说,说故事了。故事,故事就叫:赫思德夫妇和我们的故事。”
第十五章 赫思德夫妇
人球虽然口吃,但也把这洋楼的来历,画像里女人的身份和好多我们不知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事要从二十年前说起。在很远的地方有个英吉利国,那有个贵族的绅士叫个罗伯特?赫思德,他的夫人叫琳达?赫思德。
赫思德先生出生贵族家庭,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一直对东方文明抱有浓厚的兴趣。可中国离着英国半个地球远,来一趟差不多一年时间,所以迟迟没有动身。
他的新婚妻子和他是从小一块长大,中国话说叫青梅竹马,等到两人二十多岁后,顺理成章的结为夫妻。
琳达夫人比赫思德先生还要痴迷东方文明,尤其对中国特别向往。她家里庄园摆了许多几百年以上的中国瓷器和书画艺术品。她从小耳濡目染间觉得中国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国家,希望长大后能亲自来一趟中国,见识下这个神秘的千年古国什么样子。
两人结婚后,一致将去中国作为自己新婚蜜月的首选地。
选好了日子,买好了船票。两人就登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
这一趟旅行可是不容易,船要从英国先往南开,绕到一块叫非洲的大陆最南边一处叫好望角的地方,再往东边航行到印度洋。他们到了印度却先留下来住了一个月,倒不是对印度多有兴趣,而是琳达夫人病了。
这趟旅行对于从小身体不太好的琳达夫人来说可是辛苦万分。日日夜夜海中颠簸不说,加上轮船上吃的用的都跟在家不能比,小半年折腾下来琳达夫人的身体就扛不住了。
赫思德先生心疼新婚妻子的健康,本考虑就此打道回府。可一个月后,琳达夫人的身体恢复了,坚持要前往中国,完成剩下的旅程。赫思德先生觉得印度离着中国不到一个月的路程,现在回去确实也心有不甘,便同意了。
两人就继续登上轮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一路到了广州。
在这一段介绍赫思德先生河琳达夫人来中国的缘由里,人球负责解说,喜凤负责抱着一个地球仪,一边比划一边给我们上了一堂课。告诉我们英吉利国在哪,非洲是什么大陆,好望角是个什么地,印度又是怎么回事,航线是怎么走得。
别看人球脑袋不大,样子愚钝,可是知识却知道的不少,连我们脚下这块地方叫地球,也是他告诉我们的。让我们三个健全人都觉得有些自愧不如。
三儿还提了一个特别刁钻的问题:“你说地球是圆的!那站在下半球的人怎么就没有掉下去呢?!”
人球给我们解释:“这地球有一种吸力,将我们牢牢吸在上头,所以掉不下去。不光下边的掉不下去,上边的也飞不起来。你想呀,你们每次跳起来,为什么会落回到地上。那就是地球的吸力把你们吸回来的。就跟有一只无形的手把你们抓了回来一样。这时英吉利国人,牛顿发现的。”
“哦,这人姓牛。”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问:“那鸟怎么能飞起来呢?”
人球说:“那是因为鸟的翅膀扇动,拍打在空气上,空气就推了它一把,这叫力的作用和反作用,也是牛顿发现的。不信你们看,鸟要是不扇动翅膀了就掉下了。”
我又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这也叫借力打力,太极拳里也有这个道理。”
高菲问:“你懂得真多呀!你怎么知道这些的?谁教你的。”
人球被人夸奖,脸红的像苹果,有些扭捏的捂住脸,说:“琳达夫人上课教的。”
三儿还想再问,我连忙打断说:“先不说上课的事情,后面赫思德夫妇他们到中国怎样了。”
人球接着告诉我们,那赫思德夫妇到了广州,先由赫思德先生上岸去广州的十三商行办理外国人进大清国的证件,琳达小姐在船上等待。
可等了一整天,琳达夫人也没见赫思德先生回来。她心里特别焦急,隐隐感觉这里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可是苦于没有准许,她是不能踏入中国国土的。加上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就算上岸了又去哪里找。
等到吃过晚饭时候,赫思德先生总算回来了,但却带来一个坏消息。
原来根据大清国的规定,凡是外国之来客,不得擅带配偶和子女登陆大清之国土。说番国女子多行为举止放荡,穿着粗野裸露,有伤风化,为大清国所不齿。因此下了圣旨不准登陆。
这一下可难住了赫思德夫妇,好不容易来到中国却无法一同上岸。当晚无话,他们各自休息了。
到了第二天,赫思德先生继续去找领事馆想办法,好让自己的夫人能够一同上岸。
琳达夫人站在船上,望着触手可及的中国,只能一遍遍叹气。她想起中国有句古话里说的“缘分”二字,莫非她这就是跟中国没有缘分吗?
这样一连十天,琳达夫人都只能在船上留守,一步都没有踏上过中国的土地。但这一天,赫思德先生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他在领事馆里遇到了一位詹姆士牧师,他说有办法可以带赫思德夫妇一起去北京,在那他有一座庄园,可以让他们居住。
琳达夫人听了高兴极了,热烈的拥抱和亲吻赫思德先生。赫思德先生说,詹姆士牧师提出了一个小条件。琳达夫人知道自己可以到北京,高兴地说,无论对方提出什么条件她都能答应。
赫思德先生说对方要求,剃掉你的头发,要装扮成一个男仆的样子。
琳达夫人愣住了,摸着自己一头长长地金发十分为难。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罗伯特安抚了一会琳达夫人,说,牧师先生三天后从澳门坐船去北京,如果我们同意就去澳门找他。又安慰她,不愿意剪发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去日本和周边国家看看,一样可以领略东方文明的魅力。他知道夫人爱视自己一头金发如同生命般,立刻就要她决定剪去,确实太为难她了。
第二天一早,赫思德先生起来,发现琳达夫人不在床上。她这么早起来去了哪里?过了早饭时间,琳达夫人回来了。赫思德先生看到眼前的琳达夫人大吃一惊,原本披在肩上的金发没了,只留了两寸来长的短发。身上的衣服也换成了男装,不仔细看真像一位年轻漂亮的小伙子。
琳达夫人笑了,她走到发呆的赫思德先生身旁,问道,怎么样,我还看着像女人吗?
赫思德先生没有回答,他哭了。不是为了琳达夫人剪去了头发,而是因为作为丈夫,他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妻子自责。
琳达夫人紧紧抱住自己的爱人,对他说,亲爱的,我们既然到神奇的中国了。就让我将这头长发留给她吧。
人球一边学着赫思德先生,一边学着琳达夫人,表情动作夸张搞笑。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三天后,赫思德夫妇达成詹姆士牧师的船,从澳门出发,绕着中国的东海岸一直北上,途径广州,福州,厦门,上海,最后到天津。在天津他们一行人换成马车,从陆路到詹姆士牧师的庄园。
赫思德夫妇在来的路上就听詹姆士牧师介绍这庄园之前是一名德国商人的宅邸,后来卖给英吉利政府,现在作为一所孤儿院,专门帮助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家庭或者出生后就被丢弃的儿童。
这个庄园因为是外国人的领地,所以中国人很少来。庄园当时有孩子四十多名,帮工六人,主要工作就是维护所有人的生活起居。收入来源是教会和各国政府捐赠的救助款项和物资。除此之外,在庄园后还开辟出一片土地,用于种植蔬菜和粮食,能够做到一定的自给自足。
赫思德夫妇来到庄园的时候,詹姆士牧师是以赫思德兄弟的名头介绍他两。琳达夫人后来还拿这个跟赫思德先生开了很久的玩笑,说自己原来是上帝派来做他弟弟的。
在最初的一年里,琳达夫人基本足部不出户,一直以男装示人。虽然她十分渴望能够自由的在中国的城中漫步,可是考虑到清朝政府的禁令,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她还是克制住了。
但好在庄园里也有让她十分快乐的事情可做,那就是跟孩子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和生活。琳达夫人特别的喜欢这里的孩子,她为他们洗床单,做衣服,烹饪外国蛋糕,教他们唱外国歌,讲外国故事,介绍外国文化。孩子们也很喜欢这位长着蓝眼睛的“英吉利国小伙”,亲切的称呼她为蓝眼睛哥哥。
这样过了一年,有一天晚上,赫思德先生跟琳达夫人说,刚才詹姆士牧师找他谈话,希望让他能留下来照看这个孤儿院。
琳达夫人问,那詹姆士牧师本人呢?他要走了吗?
赫思德先生十分迟疑的说,我看他好像病得很重,刚才说了几句话就咳嗽起来,还咳出东西来。我不确定那是血,是黑色的。
琳达夫人问,那你怎么想?愿意留下吗?
赫思德先生深情的望着她,隔了一会说,如果为了你,我愿意。
琳达夫人笑了,说,傻瓜,你是一个男人应该自己拿主意。
赫思德先生说,我爱你琳达,我还没有实现对你的承诺,带你走遍整个中国。
琳达夫人说,我也爱你,你已经带我来到这个神奇的地方了,我很满足。
赫思德先生说,可是你却不是以你自己的身份来到这里,我多么希望牵着你的手,在中国的街道上自由的行走。让这里的人看看,我有一位多么美丽的妻子。
琳达夫人笑了,说,那你将永远失去一位可爱的“弟弟”。
两人大笑。
那一夜他们决定留下帮助詹姆士牧师管理好这个庄园,也是对这里的孩子负责。
第二天,他们把这个决定告诉詹姆士牧师。詹姆士牧师自然很高兴,并说,他将搬出这间房间,搬到洋楼后的教堂里居住。
在这栋四层洋楼后边小树林里,还有一座小教堂,大概三层楼高,黑色三角的房顶上边立着一个十字架,里面大概可以坐下五十人左右,后边还有两间小屋。
詹姆士牧师决定搬到那小屋里去。
第十六章 艰难的岁月
赫思德夫妇当然不希望詹姆士牧师搬到外面去住,这里本来就是他的住所,而他们是客人,怎么现在反而要搬走了。可是詹姆士牧师坚持要搬到教堂里去,说那样离着上帝更近,可以更好的侍奉主。
赫思德夫妇拧不过他,也就答应了,搬进了詹姆士牧师原来住的四楼最左侧的房间,也就是现在大门上镶有蝴蝶的房间。
从此之后,赫思德夫妇成为了这个庄园的管理者。同时也向大家公开了他们两的真实身份,大家惊喜的发现“蓝眼睛哥哥”原来是一位美丽的夫人。为了不给琳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之后大家还是称呼她为蓝眼睛哥哥,而不是叫她琳达夫人。
琳达夫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这里的孩子建立了一所图书馆,将西方世界最新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这些孩子明白了原来世界不是只有大清朝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圆圆的球,叫地球;在这个地球上分布了许多的国家,有中国,有英吉利国,有法兰西国,等等。同时通过与孩子们一起聊天,她也学到了不少中国的风土人情。
琳达夫人爱上了这些孩子,也爱上这一片小天地。她觉得就算没有去城里走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在这里她一样可以去认识这个神奇的国家。
这样过去了一年,琳达夫人在三层图书馆里给孩子们上课。赫思德先生忽然冲了进来说,詹姆士牧师快不行了。
大家听闻赶快冲去后边的小教堂。赫思德先生让大家在教堂中等着,自己和琳达夫人进到后屋去看望詹姆士牧师。过了一会,琳达夫人出来了,眼中挂着泪珠,她一句话都没有说。
再过了一会,赫思德先生也出来了,神情十分的难过,隔了一会,他说,亲爱的各位,我们心爱的詹姆士牧师去世了。
大家哭成一团,想不到詹姆士牧师这么快就死了。
詹姆士牧师被安葬在教堂后的一片小墓地里。
那片墓地原本是用来埋葬送到这里后去世的孩子的。
因为战争和贫穷,很多送来的孩子都患有疾病或者身体残疾。有的送到这里身体状况非常不好,过不了多久,便死去了。
詹姆士牧师为了这些孩子的灵魂能够升到天堂,于是在教堂后划分出一块地用作墓地。
却不想,这样成了他最终的归属。
也就是在那个冬天,琳达夫人又病了。她像是染上了某种感冒,身体非常虚弱,整个冬天都在房子里休息。
也就是在那个冬天,喜凤和人球来到了这个庄园。
喜凤不是别人送来的,而是自己走来的。她本是随着家人从山西逃难到河北,后来家人也都死了。她因为是个哑巴,脸上又破了像,便在街上流浪乞讨。
有一次,一个好心人在给了她几个馒头后说,你如果不想在这个冬天里冻死,你不如去那个洋人的庄园,那里收留你这样的孤儿。
喜凤问清楚了路,就冒着风雪走到这里,然后敲开了洋楼的大门。
喜凤不会说话,好在父亲是一个教书匠,识字早,虽然只有六岁,可是会写很多字了。她就用笔告诉这里的人,她叫什么,同时还告诉他们,所谓“喜凤”在山西话里就是麻雀的意思。
她就是一只没有家,没有亲人的小麻雀。
而人球的到来完全是一个意外。
那天雪下的很大,出去买东西的仆人回来的时候在大门外听到有婴儿哭,发现靠墙地上有一个包裹,打开一个竟然是一个小婴儿,身上还带着血,像是刚出生不久。
他连忙把这个孩子带进洋馆里,大家给他清洗身体的时候发现这个婴儿没有下半身,脑袋似乎也比普通人小一半,是个畸形儿。
这可怜的孩子一定是出生之后被自己的父母丢弃在这里的,否则谁会养这么一个残废孩子呢。
大家还是收留了他,喂他米汤喝,居然还养活了。这孩子长大了,因为总喜欢抱起胳膊像球一样滚来滚去,就管他叫人球。
喜凤很同情人球,觉得她和他有缘分,从小对他特别照顾。
这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
故事说到这里,喜凤朝着壁炉里加了一些柴火,屋里的大挂钟当当当敲了十二下。
洋人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了二十四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