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追对韩淮楚莞尔笑道:“信哥哥,原本想还有一番厮杀,你一句话就要了宋义的命,真是厉害。”韩淮楚淡淡一笑:“有些事情,并不一定要付诸武力的。”
※※※
那宋义的心腹皆下马扔下兵器投降。项追令人将他们一一绑缚了,准备押往楚军大营。
韩淮楚从宋义身上搜得上将军印信,递给项追,说道:“回到大营,你将这印信交给你哥去。有了这印信,你哥便可名正言顺地统帅大军。”
项追嫣然一笑,说道:“你还是自己交给他吧。你立下如此大功,说不定我哥一高兴,就复了你统兵大将之职。”
韩淮楚心知项追是为他打算,只感到心头一股甜意。
他忽然想到,“小生真能恢复作统兵大将吗?”
他摇头苦笑,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把这持戟郎中当到底,只到刘邦封为汉王为止。
众军士押着俘虏,正准备上路。忽然听马蹄阵阵,大队的骑兵动地而来。听那声音,正是来自黄河。
项追花颜失色:“不好,是齐兵来了!他们怎来得这般快法。”
项追的后勤兵,很少配马,大半皆是步卒。而齐国的骑兵,转瞬即至,按路程计算,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先他们回到楚军大营的了。
听那嘈杂的马蹄声,来者人数至少在一万以上。而项追的人马只有五百人。以五百步卒,对抗齐国大股骑兵,那还不是以卵击石?
韩淮楚哈哈一笑:“那田荣与我有旧。咱们就在这里等他前来。”
项追扑闪着一双杏眼,愣愣地望着韩淮楚:“信哥哥,你没说错吧?齐国与宋义勾结,是咱们的敌人。在这里等他,岂不是等死?”
韩淮楚笃定地说道:“战场上没有绝对的朋友,也没有绝对的敌人。宋义已死,田荣还有什么必要与我军为敌?”
第三十八章 军马云集
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从齐国军团阵出驰出,到了楚军驻停之处,停在远处东张西望。
来者是齐军的斥候,不是来厮杀,而是来查探军情的。
当他看到楚军围着一堆俘虏,而地上躺着一具服饰华贵的死尸时,大为色变。
韩淮楚高声向他吆喝:“来者可是齐军斥候?”那人高声应道:“正是,卿子冠军宋公,可是为你们所杀?”韩淮楚答道:“不错。烦回去对田相国说,故人韩信在此。”
那斥候也不多言,拔马转身即回。
过不多时,数千骑兵追至。
只见他们蓝衣蓝甲,服饰鲜亮,每一匹马都保持着同样的距离,阵容齐整,一丝不乱。
这才是田荣手中的王牌,自他在狄城起事以来创立的齐国轻骑。虽然其间被章邯,田角杀得大败,但他手中这支骑兵,一直没有打垮,人数控制在几千之数。
训练有素的齐骑,奔驰到楚军驻地,也不厮杀,竟一分为二,化为左右两队,从楚军两翼绕行而过。兜了一个圈,再在前方集结,将楚军团团围住。
楚军皆惊恐起来。看那架势,齐军要将他们全部包围鲸吞!
项追担忧道:“齐军将我们包围,难道想把我们就地歼灭?”韩淮楚微微一笑,说道:“歼灭五百楚兵,却与十万楚军接下深仇,估计这买卖不划算吧。”
一声号角吹起,又是大队的骑兵涌来。
韩淮楚看那些骑兵,皆是甲胄整齐,装备应有尽头有。看来齐国虽刚刚复立国库空虚,但乱世之秋,田荣对骑兵的建设却舍得投下本钱。
那些骑兵到了楚军阵前,一起停住。几名军士跳下马,在雪地上撑起了一面硕大的杏黄色的伞盖。又从兵车上取下折叠的小椅,小几,撑开来布置起来。
看来齐军带的东东还真不少,桌布,酒盅,酒壶,炭炉,美酒佳肴样样俱齐,布置了一桌饮宴。
众星拱月中,驰出齐国丞相田荣,下马在那杏黄伞盖下坐起。众将皆立在他身后。
一人高声喊道:“田相国请韩信韩将军赴宴!”
楚军交头接耳,纷纷议论起来。
两军正处于敌对关系,那田荣竟要邀请对方赴宴。而楚军的主将乃是项追,田荣邀请的对象竟是一个持戟郎中。
项追笑道:“信哥哥,看来被你说中了,那田荣并不想歼灭我们。他请你过去呢。”
韩淮楚微微一笑,一拍马,驰了过去。
※※※
田荣一见韩淮楚,便笑呵呵说道:“韩将军,沂水一别,咱们又见面了。快请坐下。”
韩淮楚跳下马,一点也不谦虚,对着田荣大刺刺坐下了。
田荣寒嘘道:“沂水一战,将军指挥若定,谈笑间风卷残云歼灭秦军虎狼之师数万,是何等风采。至今想起,田某犹对将军推崇之至。”韩淮楚淡淡道:“相国如今复立齐王,麾下重兵云集,风采更胜往昔。”
田荣对左右道:“为韩将军斟酒。”便有侍者上前,拿起酒壶为韩淮楚斟满酒。
韩淮楚按盅笑问:“田相国不知宋义之死乎?为何要请韩某过来饮酒?”
田荣笑道:“死一宋义,不过是死一豺狼耳。今有凤雏在此,足抵宋义十倍。闻将军在楚军中并不得志,只做一个小小的持戟郎中。我齐国频临东海之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将军可愿来我齐国执掌兵马么?”
这种话,韩淮楚也听得多了,淡淡一笑:“多谢相国抬爱。韩某身在楚营,不愿去往他方。”
田荣哈哈一笑,说道:“既然将军执意不肯来投,田某甚感惋惜。不知将军可愿与田某结盟,做我田荣之友?”
韩淮楚吃楞道:“相国没说错吧。韩某只是一个小小的持戟郎中,怎配与相国大人结盟?”
田荣摇头道:“将军此话错矣。今日宋义死于此地,他那楚国上将军印想必不会落到别处。将军怀此印信,便可以此为凭调动楚国兵马,岂只是一个持戟郎中。不知将军可有意做楚军大帅乎?”
“原来田荣想把小生扶到那上将军的位置上去。”韩淮楚恍然大悟。
他假意一笑,说道:“楚军众将皆服项羽,宋义身怀上将军印,还不是一样被项羽所诛。相国如何能立我为帅?”
田荣闻言,心想韩信开了这口莫非心动,大喜。遂侃侃说道:“楚军营中遭此兵变,必乱成一团。而我军有备而来,突然打击之下,又有韩将军运筹帷幄,楚军必招架不住。田某愿提十万大军,助将军得大帅之位。只要声称为宋义报仇,杀了项羽一党,何人不服?”
“这田荣真是老奸巨猾,与宋义的阴谋未得逞,又想来利用小生,竟想乘火打劫,攻打楚军。”韩淮楚暗骂一声,心想这等巨奸,焉知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会不会击溃楚军之后,趁势攻入楚国?
韩淮楚不露声色道:“成事之后,相国要韩某如何答谢?”田荣伸出两个手指,说道:“田某只想向将军讨要济北,薛郡两郡。请将军调开两郡防务,田某自会引兵来取。”
韩淮楚朗笑道:“相国要置韩某背乱国贼子的骂名么?”田荣嘿嘿一笑:“到时将军手提重兵,就是做个楚王也不稀奇,还怕堵不住悠悠众口?”
韩淮楚猛一拍几,盅中酒皆跳溅出来。
“相国不知当今之世,秦军才是天下公敌么?莫非相国忘了亡国之痛,要再一次奔走他方吗?相国欲陷韩某于不义,韩某断不敢允从。”
田荣哈哈一笑,说道:“上次亡国,是因我王兄不善用兵,又有奸党背后捅刀,致使我军大败。而今奸党已除,我齐国君臣一心,众志成城,正是图谋天下之机。本相麾下有大军二十万,战将如云,何惧他秦军?”
韩淮楚闻言哑然。
“齐军真是发展迅速,刚刚复国,一下子就膨胀到二十万之数。看来那田荣的野心真不小,要不然尽倾国力扩充军队干吗。
这等乱世,只知道互相倾轧,谋夺他人地盘者比比皆是,又何止一个田荣?”
韩淮楚冷笑道:“相国莫非自以为比故齐王田儋高明,你那二十万乌合之众能挡得住秦军一击?”
那田荣依然嘴硬,勃然道:“我堂堂齐军岂是乌合之众?”
韩淮楚道:“既不是乌合之众,相国有雄兵二十万,却将心思尽用在欲抗秦除暴的邻国。为何那秦廷锦绣山川不敢去取,秦军陈于巨鹿不敢去厮杀?令师与尔王兄的杀身之仇,相国不敢去报?”
田荣被韩淮楚用话绕了进去,顿时语塞。
韩淮楚立起身,说道:“相国这酒味道好辛辣,韩某不敢受之。吾只为相国可惜。”说罢便欲拂袖而去。
田荣变色道:“韩信,你可惜什么?”韩淮楚道:“项羽除掉宋义夺回军权,必联合诸侯之兵与秦军在巨鹿决战。可惜相国一叶障目,只看到诸侯联军与秦军交战的不利之面,却未看到若一战得胜后的巨大好处。”
田荣便道:“吾岂会不知?若秦军战败,诸侯联军便可直取函谷,攻克咸阳,让那秦国宗祠不存。关中富庶,咸阳秦宫所有,尽为联军所得。”
韩淮楚笑道:“正所谓谁出力谁得利。齐军远避巨鹿战场,若是联军得胜,还会让你齐国分一杯羹吗?”
田荣哈哈笑道:“韩信你真会说话。章邯王离陈兵三十万于巨鹿,联军岂会有取胜之机?”
韩淮楚说道:“相国既然已引兵齐地,何妨在此驻留作壁上观。秦军胜则退守齐地,联军胜则随联军一起杀入关中,也好分得一份利益。如此买卖,有百利而无一害,相国怎想不明白?”
对付田荣这等老奸巨猾,说别的没用,只有把利害关系对他剖析清楚,他才会心动。
田荣闻言,果然陷入沉思之中。
“就随楚军去巨鹿如何,反正是高筑壁垒观看两军的动静。万一楚军得胜,就跟在后面捡现成的便宜,不会有丝毫的损失。”
田荣心想看来还不是同项羽翻脸的时候。他关节一想通,立马堆起笑脸,说道:“田某引兵到此,正是此意。还望将军归去后与项羽解说解说。”
“这个田荣,变脸比变色龙还快。”韩淮楚心中暗笑,便笑容满面道:“这是当然。韩某回去便云,相国引兵到此,只是为楚军盟友共同对抗秦军,并无他意。”
项羽要信了这话才见鬼。这但眼下楚军实不能多树强敌,那项羽范增就算不信,也只有当作相信。
田荣便令撤去了对楚军的围困,说道:“田某恭送韩将军归营。”韩淮楚拱了拱手,一径而去。
※※※
韩淮楚走后,从众将中走出一人,说道:“韩信有经天纬地之才,此人既不为我所用,日后必成大患。相国方才该当将他除去,以绝后患。”说话之人,原来是军师田显。
田荣笑道:“本相何尝不知韩信留他不得。只是本相要出战巨鹿,不便与楚人交恶。吾与宋义结盟,已犯诸侯大嫉。若杀了韩信,必遭众谴。那韩信嘛,嘿嘿,就让熊心那放牛娃去收拾好了。”
众将皆是不解,问道:“相国此言何意?”
田荣道:“本相与宋义结盟之事,并无把柄落在项羽手中。单凭项羽一人之言,楚王必然心疑,认为他恃勇犯上谋夺军权。韩信先杀宋襄,后杀宋义,便是戕杀重臣的元凶,那放牛娃岂会坐视不理。纵楚王奈何不了项羽,也会要项羽交出韩信,惩治凶手。”
众将齐赞:“相国之言甚是!此番楚国君臣必生嫌隙,内乱可期,我齐国便有机可乘也。”
※※※
却说项羽杀入楚军中军大营,一番大砍大杀,挡之即死。
后宋义弃营而去,营中士兵无人主使,不敢抵挡,躲闪唯恐不及。
项羽便杀入中军大帐,却见宋义已逃。
范增道:“被宋义这厮逃走,必引来大患。羽儿速提兵马,追上将他斩杀,务必不能留此人活在世上。”
项羽便让范增留下安抚营中将士,自提一路兵马,出营追赶宋义。
正行路一半,忽见前方旌旗招展,却是项追引兵而回。
项羽得知宋义已除,大喜。说道:“幸得妹子在此截击,若被这厮逃过黄河投奔田荣,则后患无穷。”
项追道:“若非韩信提醒,便被这厮逃了。”项羽“嗯”了一声,说道:“韩信此番功劳不小。”项追便乐滋滋道:“信哥哥,你得的上将军印信呢?”
韩淮楚将印信纳给项羽。项羽接过,说道:“韩信啊,你再做一个持戟郎中,确实委屈了你。等营中事诸事平定,便复你原职,让你再次统兵。”
项追听了项羽首肯,脸笑得如绽放的桃花。
于是众人打马回营。
营中早已平定。项羽割了宋义首级,挽在手中,大步出帐,招集众将卒,出示宋义首级道:“宋义与齐私通,欲攘楚自立。项某奉楚怀王密招诛之。”
众人皆拜服应道:“将军为国锄奸,大快人心。军中不可一日无主,请将军暂领上将军之职。”
项羽假意推脱一番。范增道:“羽儿就暂代上将军之职。等奏明怀王,另派贤能,羽儿再辞去此位。”项羽便不再推辞,领了上将军。
虽有印信,却无怀王绶状,这上将军当得还不是心安理得。这兵变之事非同小可,务必要怀王安心。众人商议,派虞子期回彭城,找他妹子长公主虞芷雅对怀王言明宋义谋逆之事,请怀王颁下绶状,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
虞子期既去,那项羽便拔寨起营,将大军推进到漳水以南。另发飞檄召集天下诸侯兵马,准备渡过漳河与秦军决战。
那飞檄由范增执笔,写道:若能一战击溃秦军,则与诸公入捣关中,平分关中富庶。从此天下大定,裂土封茅人皆有份。
天下诸侯接到项羽飞檄,纷纷出兵。
却有哪几路兵马:
燕王韩广,命上将军臧荼督军五万,兵出上谷;
赵大将军陈余,领军八万,兵出常山,驻扎在巨鹿以北;
赵左丞相张耳之子张敖,收代兵万余人而来;
魏王豹命大将军周叔,领军五万,渡过黄河,直趋巨鹿;
韩王成令平山侯韩闯,率军两万,星夜从颍川赶来相助;
齐相国田荣返回临淄,留下大将军田都,领十万齐军跨过黄河,在巨鹿以西扎营远远观战。
还有七八路小诸侯,也率军赶来。
秦军为了应付诸侯的援军,武成侯王离又从长城军团中紧急调来五万军马。加上收编的涉间五万部属,在巨鹿城外布下十八万重兵。河东赵夕军马,兵陷葫芦谷,全军投降苏角。章邯在巨鹿以南的棘原也屯扎了接近二十万的大军,与王离军互成犄角,打援兼顾。
两路秦军,就像两只虎钳,牢牢地看死了诸侯的兵马,谁来救援就打击谁。
一时之间,赵地云集了接近一百万军马。战云密布,一场殊死的大仗即将拉开帷幕。
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
这一日,项羽正在营中与诸将商讨军务,项追找了过来。
项羽便问:“妹子找我何事?”项追一脸的生气,问道:“羽哥哥,你是不是忘记了一件事?”
项羽一听便明白了,笑道:“你说的可是让韩信做回统兵大将的事吗?妹子放心,羽哥哥记着呢。”项追问道:“既然记着,为何不见你去办?”
项羽道:“亚父与我商量过,他原来的军马,现在有季布执掌,总不能把季布拉下来让他作统领。现在各营职务都没空缺,总不能让他做个空头将军,手底下却无兵无将,我正想着怎么安置他才好。”
季布一听这话,赶忙说道:“俺这统领不当也罢,就让给韩信。这支军马是他带出来的,还是交给他的好。俺就在韩信手下做个马前卒算了。”
项羽道:“这怎么行。你此番复魏平韩立下大功,没有封赏你反而要降你的职,怎么也说不过去。”
钟离昧道:“末将愿分一半兵马给韩信。”周兰亦道:“末将的步骑也可分一半给韩信。”
项羽想了一想,说道:“你们都不必说了。韩信最会练兵,若是今后征募到新兵,就交给他带。妹子,你可满意?”
项追得了这话,搂着项羽的脖子,踮起脚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哧溜一声小跑开了。
众将哄笑:“看来大小姐对韩信是情有独钟。少将军,什么时候喝他俩的喜酒啊?”
项羽摇了摇头,说道:“我叔叔说过,要攻下咸阳便与他俩操办喜事。强秦未灭,现在谈喝喜酒是不是为时过早。”
众人想起要面临的对秦军的血战,心头均是一噤。
那章邯王离在巨鹿布下三十余万大军,大战下来还不知有几人能活在这世上。攻入咸阳,喝上韩信与项追的喜酒,对众人来说,就像是一个遥远的梦,不知何日才能实现。
钟离昧干咳一声,说道:“那虞子期去了彭城也有好几天了,大王的正式绶状应该下来了吧。”
众人听得心中又是一沉。按时日计,楚怀王若是颁下绶状,该当前日便有使者来营。可两日过后,却无任何音讯。谁也不知那楚怀王熊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桓楚打破沉寂,粗声道:“要那劳什子的绶状作甚?咱们大家就把心扎起来,只听少将军一人的命令。要是那大王派了别人来做大将军,咱们就把他轰出去。大家说好不好?”众将一阵哄然,高声道好。
钟离昧道:“桓将军这主意虽然不错,但名不正言不顺,还是希望大王早日颁下绶状,正式任命少将军为好。”
正说话间,忽有一小兵来报,说虞子期回营来了。
项羽便道:“他既然回营,怎不来向我回话?”那小兵道:“虞将军一到营中,就直接去找韩信去了。看得出他神色焦急,走路也是飞快。”
众人大奇,“那虞子期回营,找韩信干什么?”
※※※
一顶小帐内,虞子期正在对韩淮楚诉说着彭城朝廷的动态。
虞子期神情焦急道:“大王闻少将军兵变,杀了宋义夺得军权,大为震怒,便要遣使责问。上柱国陈婴拦阻云,少将军兵权在握,若是处理不妥,再要审验降罪便会自取其祸。不如依了少将军所奏,降诏封项羽为上将军。大王无奈,只好同意。但怒气未消,也不知从哪里听来,说宋义父子皆死在韩兄弟手中,要拘拿韩兄弟回彭城治罪。派了陈婴为使,就在半道之中。韩兄弟,你快快逃走,再晚就来不及。”
韩淮楚听罢,半晌做声不得。
想不到杀了宋义父子这对叛国奸贼,竟引来如此掀然大波。那楚王熊心,奈何项羽不得,竟将一腔怒气发泄在自己头上,要拿自己问罪!
看来这楚营不是自己呆的地方,自己真的要离开这些朝夕相处的战友,去往他方。
但天地之大,又有何处能是自己施展抱负的地方?
田荣?魏咎?都不容考虑。自己的未来老板刘邦,还在砀北一带溜达,一时南一时北,做着螺旋形运动呢。
※※※
原来那刘邦出兵彭城之后,一开始也豪情万丈,想趁秦军云集巨鹿之机,从南线攻入函谷关。
对此,军师陆贾为刘邦制定了稳扎稳打的战略方针,先拿小城开刀,壮大自己的实力。起初也攻克了两座小城,给刘邦带来了极大的信心。接下来便打到了东郡。这期间几乎没有遇到秦军的抵抗,还收编了不少陈胜战败及项梁溃亡后流散在各地的残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做到刚武侯的陈武的几千人马。到了魏地,大概是觉得跟随赤帝之子刘邦杀入关中前途光明,又有魏咎的故将皇欣和武满两人带着上山打游击的几千盗匪来投。刘邦刚出师,军队就增加了两万左右。他一路上不停地派送“热情的拥抱”,搞得拥抱症又复发了。
按道理刘邦军该跨过黄河,向河内进军杀向函谷关。可宋义一直按兵不动,那秦军可腾出手来打击其他对函谷关有想法的任何军马。陆贾担心一旦北上就暴露了目标,遭到章邯派大军围追堵截,到时候就成为一支孤军,有去无回。于是劝说刘邦且不忙进军,一边扫平砀北稳住后防,一边观望宋义的动向。于是刘邦就在砀北一带溜达来溜达去,忽南忽北,像螺旋一样游动,对楚怀王上奏的理由是西征军必须补充足够的粮食和兵力。
暂时不提那无耻的流氓。且说韩淮楚听虞子期劝自己逃亡,问道:“令妹可知此事?”
虞子期道:“正是舍妹听到消息,要吾趁大王使者赶到前,通知你尽快离开楚营。”
韩淮楚哈哈一笑,说道:“我若是逃走,巨鹿一场大战不就不能参与了。韩某无愧于心,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等着上柱国来与他分说。”
虞子期作急道:“你怎这般固执!大王使者到来,就拿你去彭城,你会没命的。”
韩淮楚淡笑道:“大王偏听偏信,不知宋氏父子奸谋。若不解说清楚,自个逃走,岂不更显得我畏罪而逃,让少将军与韩某蒙上不白之冤。”
人家要来拿韩淮楚治罪,他为什么不逃呢?
原来韩淮楚是穿人,知道那巨鹿之战自己将会亲历。在这一场大战来临之前,绝对不相信自己会被楚王的使者拘拿到彭城。
虞子期便闻言叹道:“韩兄弟既不愿逃,吾只有去告知少将军,要他与众将合力保你。”话说完,拱手离开。
韩淮楚独坐帐中,心潮起伏不定。
这倒不是因为楚王降罪拿他,只因那佳人虞芷雅,会在这个当口让虞子期赶回来通知他,让他逃命。让他料想不到。
※※※
次日,车辚辚,楚国上柱国陈婴到来,项羽范增领众将出营迎接。
先交代一下这个陈婴。
他本是东阳县令手下首席官吏,个性宽厚恭谨,因此地方上的声望颇高。陈胜起事后,东阳县子弟响应义军杀害县令,但群龙无首,便公推陈婴为首领,集结有两万余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