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冯敬正当少年尚未娶妻,看那葛赛飞貌美如花一时心痒,“这等美貌娘子居然能上阵厮杀,正是可遇不可求,何不将她生擒做本将军夫人?”
他想法虽美,奈何那美貌娘子也不是善辈,手中一杆四尺钢枪舞得毫无破绽。只听銮铃声响,一男一女矛去枪来,在垓中错马厮杀,占了一百回合竟不分胜负。
那姑奶奶终是女流之辈,久战力怯,把那马头一拨,又败走己阵。冯敬连胜两场得意至极,放马来追,只想趁那娘子还未退回阵中将她生擒。魏军见状皆高声叫好,呼声雷动。
就在一个瞬间,看那冯敬刚刚追近,只见那娘子将柳腰一扭,施出一计绝妙的“回马枪法”,钢枪骤然出手,将那小将冯敬刺倒在地。
刚才还是冯敬占了上风,只一眨眼冯敬就翻身落马。那一个个还在呼叫的魏军将士仿佛嘴里塞了一个汤圆,顿时目瞪口呆,鸦雀无声。
曹参那肯弃过这等良机,将令旗一舞,鼓声大震,汉军掩杀过来。
魏军的副将黄泰忙不迭接替那死去的冯敬指挥,调动军马上前厮杀。
汉军人数虽少,却战斗力高出东平西凑拉扯出的魏军一筹,那阵势的变幻更是魏军从未见过。只见战场之上龙蛇疾走,眼花缭乱,汉军有条不紊地将八千魏军穿插,分割,包围,完全不把乡长当干部。
只用了半个时辰魏军就开始崩溃,被汉军杀得尸骨纵横。那魏军副将黄泰急忙鸣金收兵,却哪里收得住势,被汉军趁势攻进大营。
兵荒马乱中,黄泰领着四千残兵败将弃营而走,只想与柏直所率魏军主力会合。
※※※
再说那武遂战场。
这里没有蒲坂战场那般精彩,却是非常残酷。汉军利苍父子为拖住那驻扎在武遂的魏将孙遫,率领河内汉军没日没夜向魏军阵地发起猛烈的进攻。
进攻的一方总是不利。汉军的猛攻付出了血的代价,两万汉军死伤了三成。而魏军伤亡不到两千。
那孙遫被汉军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吓住,不敢离开有地利之优的边境,就此被汉军拖住。
※※※
最后转到石门山战场。
那拖着魏军主力前进步伐的靳歙部任务完成得非常成功。
靳歙的人马几乎都是步卒,与那魏军骑兵硬拼讨不了什么好。那靳歙便照韩淮楚的指示,转入山林布下疑阵。把那汉军的红旗插得漫山遍野,一时这里鸟扑腾一下,一时那边鸟受惊而起,山坡上烟尘滚滚,刺激那领轻骑而来的魏军主帅柏直的神经。
那柏直一开始胆子还挺大,挥师猛进。遇到几场汉军的山林伏击战损兵折将之后,柏直被汉军这种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疑阵弄得神经兮兮,果然不敢冒进。还在石门山南面深一脚浅一脚小心翼翼地探路等候步兵的到来呢。
※※※
刚刚踏平魏都平阳的汉军骑士,在韩淮楚率领下,押着那亡国之君魏豹,又星夜杀奔石门山而来。
按韩淮楚的授意,那魏豹的劝降书信,已先一步快马加鞭送到那魏军主帅柏直与魏将孙遫的手中。
魏豹谕营中众将曰:汉军百战之师,一魏之力何能与其争锋?今都城已破,百官与豹之性命皆决于汉大将军之手。韩信惜才之人,怜战火一起生灵涂炭玉石俱焚,何用与诸君作生死之战?故起恻隐之心,愿与诸君化干戈为玉帛。早降,万无迟疑!
欲知那劝降书送到魏营之后,魏军诸将有何反应,请继续追读本文。
第六章 恩断义绝
石门山下,魏军正小心翼翼地探路,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向前挺进。
所谓步步为营,便是先派侦察队去爬到道路两旁易于设伏的高坡险碍看看,若是发现敌情,就先加兵驱逐或是歼灭。
这样做保证了主力魏军的安全,队伍行进的速度却非常的缓慢。
那魏军主帅柏直尚不知平阳已失,正在前方挥鞭吆喝士兵赶路。忽然听见身后鼓噪,原来是那黄泰领残兵败将而至。
“报大将军,冯敬将军阵亡,我军蒲坂大营被曹参所夺!”衣衫褴褛的黄泰神情狼狈地禀告道。
“什么!冯敬将门世家深通兵法,竟会被汉军夺了营寨?如今退路被汉军所占,叫吾等如何是好?”那柏直闻言急出一身冷汗。
这事还没完,又有前方斥候来报:都城平阳被汉国大将军韩信攻克,老板魏豹成了阶下囚。
这话一说出,魏军众将如丧考批,顿时鸦雀无声。
原想夹一个饼干,如今反被汉军两路军马夹了饼干。最重要的是,粮草都囤放在大营与安邑两处,五万多军马没有供给来源。
沉默半晌,一魏将小声提议道:“不如戮力前进,攻下安邑夺回粮草,再设法营救主上。”柏直摇头道:“那韩信用兵如神,恐怕此刻已回援安邑。那安邑岂是轻易能克?”
众将道:“如今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得,主上落入敌手,为之奈何?”
大家的目光都喜中在柏直那张脸上,就等着他一句话:投不投降?不投降大家跟着那倒霉的魏豹一起殉葬;投降了大家都好,荣华富贵都能保全。
那柏直捻着胡子琢磨来琢磨去,把胡子捻了老半天,琢磨出这么一句话来:“本帅料汉军必有书信送到,待看过信中所写,再作论处。”
待价而沽。老子有五万大军,看你韩信给个什么价钱再说。
众将一听心领神会,都安了心,点头称是。于是就地扎营,静等汉军书信到来。
这魏国的将佐们全是没用,君王被擒竟然一个也拿不出主见,只想到如何保全自己荣华富贵,还要翘翘盘子。
※※※
不一日,果有汉军使者送魏豹劝降书而来。
那柏直捻着胡子拿着那劝降书斟字酌句琢磨来琢磨去,把胡子捻了老半天,又琢磨出这么一句话来:“若本帅降汉,韩大将军将何以绶封?”
原来柏直看那劝降书,价码没开在上面,便有点不悦。
汉使连忙说道:“将军若能率众归降,当不失封侯之数也。只是大将军自为武侯,不得擅自封侯。日后奏请汉王,表将军之功,爵禄自可得也。”
汉国大将军的交椅只有那么一把,柏直有自知之明还不至于想抢韩淮楚的位置。他只不过想同汉军那些大将同列也封个侯爵罢了。听了汉使之言,心里便欢喜,满口答应道:“本帅这就同众将分说,请韩大将军静等柏某佳音。”
汉使去后,将柏直的话回报韩淮楚,韩淮楚便做好受降准备。
哪知这么一等,那柏直居然变卦了。
※※※
原来汉魏两国河东交兵,早已惊动了诸侯各国。汉国表面的敌国——楚国,潜在的敌国——赵国纷纷派出斥候潜入河东,密切注视着战场情势。
楚国的使者还在搞谈判,汉魏交战时压根没走,就留在河东。
说那西楚是汉国的敌国能够理解。赵国一直保持中立,怎会是汉国的潜在的敌国?却是那赵国右丞相广武君李左车远见卓识,知道刘邦一旦吞并河东得手,下一步就要拿他赵国开刀。故而派遣一使者偷偷潜入河东随机应变。
五万军马,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小数,尤其是当今天下纷争兵员奇缺之时,五万失掉老大的魏军无疑成了各国力争的一块香馍馍。
且说那汉使劝降柏直刚走,楚国使者就自作主张找上门来。
“大将军可是欲降汉乎?若是降汉,至多能封侯耳,何不引兵西向借道上党而归楚。项王早闻上将军之名,重将军之才。将军若来,当封疆裂土成一镇诸侯,可不强过归汉?”楚使说道。
“此话当真?”柏直将信将疑。
那柏直在萧县一战被项羽劫了营寨杀得找不到北,对这个手下败将还当他是个人才那真是见鬼。那楚国使者也是即兴发挥,指天画地道:“昔日章邯领二十万秦卒归降项王,项王为其兄弟封三秦之地。将军何须顾虑?”
那柏直还是心里没谱,心想要去投奔他项羽必须借道赵国的上党,那赵国虽然中立,又怎会借道与他?这使者所说听来虽好,施行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隔着一个上党楚国竟将爪子伸到了河东,爪子怎伸得这般长?凡搞颠覆破坏者,爪子都伸得长长,哪怕隔了一个太平洋。那楚国使者只为了削弱汉军实力,生恐汉军得了这五万兵马如虎添翼,故行颠覆破坏的伎俩,也不管这伎俩能不能成功,先灌一碗迷糊汤给柏直喝下再说。
那迷糊汤的药性还不是太重,柏直并没有被灌迷糊,只把那楚国使者推辞了事。
而楚使走后,赵国使者递来的橄榄枝,听起来就像那么回事。
“大将军有五万雄兵,何须卑躬屈膝向那跨夫投降?将军一时失算被那跨夫偷渡黄河而至魏王遭擒,必为那跨夫不屑一顾。广武君知将军之能,特派某来劝说将军归赵。只要将军能来,让将军坐镇上党封藩称王以阻汉兵。将军听某一言,货卖识家,天下诸侯又岂只一汉王乎?”
能封王当然比封侯好,何况降汉还要在趁自己一时失算奸计得逞的跨夫手下混,简直是自取屈辱。那柏直心里一合计,当即拍板:降赵不降魏。
于是柏直尽起石门山军马,向西投上党而来。
他柏直想去赵国为王,诸将中多想的是投降汉军。虽心不情愿,却被那柏直挟持,也只有跟从。一路上士兵纷纷逃亡,半日之间竟走散了二成。
※※※
去到那沁水,遥见对岸旌旗招展,早已在岸边立下阵势,铺天盖地竟有数万之众,插的尽是那汉军红旗。
柏直满腹狐疑,“这里哪来这多汉军?”
只听那对岸一将立于马上,放声高呼:“柏直既已允降汉,为何背信而投赵国?无信之徒休走!”说话之人,正是那汉国浩然君利苍。
原来那魏将孙遫接到魏豹书信,他脑筋没那么复杂,当即便答允降汉。于是竖起白旗,向利苍父子所率汉军投降。
那利苍便引一万四千汉军从河内挺进河东,与孙遫合兵一处,军威大振。
却接到大将军书信,云柏直欲西去降赵,令利苍引兵阻拦。军情火急,利苍父子不敢怠慢,急忙北上沁水设阻,堪堪在这时赶到。
那魏军又无舟楫如何渡河?只听身后烟尘滚滚,却是汉国大将军韩淮楚领大军追来。
一时魏军大哗,众将皆埋怨柏直道:“降汉也是降,降赵也是降,大将军为一己私欲失信于天下,却苦了吾等。如今前有阻截后有追兵,如何是好?”也不待柏直下令,争先自领本部人马投身后汉军而来。
那柏直想要禁止,如何禁止得住,只好引亲信五千余人沿沁水而走,绕了一个大弯,终于来到他心目中的革命圣地——上党。
五万人变得只剩五千人,那柏直本是无用之徒还有什么价值?被那赵国右丞相李左车三言两语打发他去雁门戍守长城防备匈奴去了。
※※※
至此,魏国五十二县皆被汉军平定。关东境内,河南河内河东颍川四郡连成一片。河东粮秣,除留下已用之外,其余皆用来救济颍川军马。
汉军得了魏军降卒超过五万,却大多是老弱病残。养着这么一大帮人,只能空费粮食。好在得魏宫钱财无数,韩淮楚把那不能上战场的士兵发放一笔路费,各自尽遣乡里。将那得来的降兵与汉军混合操练,共有精兵五万。只准备择日攻打赵国。
死去的骆甲被汉王诣封为夏阳侯,以彰其渡河之功。其妻葛赛飞被封二品诰命,子孙永镇西戎。那葛赛飞待河东大事已定,便将骆甲棺柩送回西戎安葬。之后便留在西戎,青山绿水,彪马肥羊,抚育骆甲之子长大成人,成为西戎部落首领。
那魏王豹与薄姬被装入囚车送往栎阳。因魏豹劝降魏将有功,韩淮楚上表为他求情,刘邦饶而不杀,降为庶民迁往荥阳。薄姬被送往汉宫,原想伴那年轻英武的大将军却被韩淮楚一番谎言死了这份心。这汉宫只有刘邦一个带把的,也只有指望能得汉王临幸。不料汉宫娇娃甚多,那刘邦每晚上忙都忙不过来,也就顾不上这些“罪妇”。那薄姬被送往织室,做了一个纺纱织布的宫女,空有倾国倾城之貌,一直不能得见刘邦那“龙颜”。
不久栎阳便有南越使者送来十车早稻稻种,云是南海公主赵青所遣,并转告南越武王赵佗愿与汉国交好之意。
正应了那句古话,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现在汉国南越国要对付的都是那强大的西楚,有共同的敌人。南越国主动愿意同汉国交好,刘邦自是乐得愿意。转手把从平阳魏宫得来的珍宝宫器装了一车,回赠给南越武王。并与那使者签下国书,两国从此互通往来,成为友邦。
丞相萧何便把那早稻稻种运往关中各郡广加播种,只待夏日成熟,可解举国粮荒之患。
※※※
却说汉军攻克河东,红色警报拉响,赵国直面汉军兵锋。虽然汉军只有五万,但保不定那有经天纬地之才的韩师弟又会用这五万军马创造出什么奇迹。消息传到赵都襄国,右丞相广武君李左车与大将军成安君陈余急忙调兵遣将,从上党,太原两郡防备韩师弟进犯赵国。同时加紧扩军备战。
那上党派出的是大将李吉,乃亡故的赵国名将李齐之弟,督五万军马。那太原调遣的是代相国夏说,却是陈余的嫡系。
这里又从哪冒出个代相?原来成安君陈余迎回赵歇入主襄国,赵歇便将原来的一块地盘代郡赐给了陈余,封藩陈余为代王,就像刘邦封公子信为韩王一般。那陈余总揽赵国兵事要在朝伴君,无暇打理代国事务,便将国中军政均托付给了相国夏说。
上党太原两处兵马,皆是赵军的精锐,围堵你韩信,不信你韩师弟能杀得出来。
※※※
楚汉相争幅员广阔,几乎波及整个中国。让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荆楚大地。
却说那西楚霸王项羽聚兵遣将,只为再战颍川报京索一战之仇,夺回爱妃虞姬。如今韩淮楚去了河东,正是大好良机,他该领兵西征,教训那狗日的刘季吧?
此刻项羽被两处“跳梁小丑”弄得很烦,根本抽不出手来与汉军厮杀。
一个跳梁小丑便是那阴魂不散的游击队长彭越。彭越被刘邦封了一个空头“魏相国”,把大梁这块现在是楚国的地盘划给彭越闹革命。彭越在大梁早就闹出了群众基础,就牢牢记着要夺回大梁。
钟离昧军马被那项羽招至彭城,彭越立马就坐着小船沿着济水化装成渔民神不知鬼不觉开出来杀奔到他自认为的根据地大梁,那真是把敌退我进的作风演绎得淋漓尽致。那大梁守将着实不是这位革命老人的对手,被彭越煽动梁地百姓来个里应外合,又占去了大梁。
项羽无奈,只有令右将军钟离昧再提大军赴大梁征剿彭越,先搞定了彭越安定了后方再说。
另一个跳梁小丑便是那黥面贼英布。
谁能想到,那亲如兄弟的小布会起兵反他这个大哥?
先头派族中长老项缠领八万大军征讨九江王英布。以八万对付英布那东平西凑拉扯出的五万乌合之众,兵力总该够了吧?哪里知道这个英布贼滑得很,知道楚军势大不敢正面交锋,来个以退为进弃了六安逃入那鄱阳湖中。项缠引军来湖中追剿英布,却被英布纠结湖中一帮水盗来个水战。那鄱阳湖烟波浩瀚地形复杂,项缠在这个地面哪里是那些土生土长神出鬼没的水盗对手。楚军大败,八万军马丧师一半。那英布便从鄱阳湖杀出,又夺了六安。
※※※
“好你个小布,竟同你大哥玩真的!”那项缠灰溜溜回到彭城,项羽禁不住震怒,决定御驾亲征。姑念项缠乃族中长老不好过分责罚,令项缠随军听命将功折罪。
这一次项羽亲自出马果然不同。那英布故技重施,又逃入鄱阳湖。楚军采用拉渔网的战术先布下一个大口袋,再将口袋越拉越小,将英布的军马逼迫到湖中一座小岛。英布军马与楚军被迫在水上决战,这一次淮南军大败,几乎一半阵亡。本是龙蛰泱漭的鄱阳湖漂浮着万千尸首,湖面如被血染一片凄红……
天网恢恢,这一次那小滑头可逃不掉了吧?
小滑头就是小滑头,居然又一次不顾手下兄弟性命,一个人偷偷跳入水中,仗着那闭气功夫好,就在楚军水师眼皮底下从水中溜走。
※※※
硝烟散尽,六安城外,这一日来了一个挑夫。
那挑夫生得瘦瘦小小,头上戴了一顶宽宽的范阳斗笠,那帽沿拉得极低,几乎将半张脸颊遮住。
城头之上,触目惊心悬挂着一大排反贼的头颅。其中两颗,一个是那反贼英布的妻子——衡山王吴芮的女儿吴月娥;一个便是那英布不足三岁的幼子英亭。一大群淮南百姓,在那头颅下哀婉长叹,凭吊死去的亲人与相识的朋友。
此番两场恶战,本来已经壮丁稀少的淮南更是雪上加霜,丁壮几乎死绝,只留下妇人与小孩。反贼头子英布妻儿被斩首菜市以儆效尤。
那西楚霸王项羽在得知英布逃走后又魔性大发,不顾那英布的儿子就是自己的侄儿,英布的妻子就是自己的弟妹,竟下了这道残忍的旨令。
那挑夫望着城头上悬挂的头颅如中雷殛,就那么呆呆站着一直僵立不动。
“宝儿哥哥既然这般无情,要对手无寸铁的妇人与小孩开刀,全不念兄弟之情,英布就与他从此恩断义绝。月娥,亭儿,此生此世,英布定会为你俩报此血海深仇!”
那英布暗暗泣血发誓,一拉帽沿,转身消失在落日余晖之中。
第七章 先倨后恭
云梦山,清溪鬼谷,圣君宫,风敲铎铃,一瘸腿老道人正在丹室盘膝打坐。
自说降九江王英布背楚投汉,纵横家大师兄随何就回到鬼谷,一意修仙。两耳不闻山外事,一片虔诚颂道德。
哪知那世间战火纷争风云变幻,他想不管还不行,有人偏要他管。
一道人影,飘然出现在他蒲团前,正是那兵败之后流亡到此的英布。
随何双眼骤然一睁:“原来是英王驾到。不知英王何故莅临荒山?”
“兀那老道,寡人可被你害惨了!”那英布一见随何就大声埋怨。
那英布一身褴褛风尘仆仆,一看就知道栽到了地头。随何不露声色道:“贫道劝说英王弃暗投明,日后裂土封王成为开国勋臣,如何将英王害惨了?”
“寡人听你妖言蛊惑,兴兵反楚。如今弄到兵败国灭。妻儿皆遭斩首。如今是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一个,还说不惨?”英布气鼓鼓说道。
随何淡淡笑道:“原来是这么回事。胜败乃兵家常事,英王既与汉王有盟,何不去投奔与他,借来兵马以报国破家亡之仇?”
英布“嗨”了一声:“昔日寡人有兵马在手,汉王故来与盟。如今只是一个丧家之犬流落江湖,那汉王还会看重寡人乎?”
随何拄着拐杖立起,说道:“兹事由贫道而起,少不得贫道去栎阳走上一遭,为英王做个引见。”
英布等的就是这个话,立马躬身一拜:“如此就多谢道长。”
※※※
于是二人启程,由英布雇了一辆马车把随何载了,来到那汉都栎阳。
二人到驿馆住下,由随何先到汉宫见那汉王刘邦。
“道长莫非眷顾俺刘季,回心转意下山来辅佐寡人乎?”刘邦见到这位纵横家的大师兄,分外高兴。
随何苦笑道:“贫道一意求仙,那肯在这软红十丈内打滚。只是先头为大王说降英布,如今那英布兵败已是穷途末路,故央求贫道来向大王引见。”
刘邦闻言喜道:“英布骁勇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为难得的人才。来人!速传英布来见寡人,寡人当授以重任。”
一边美人军师张良急急止住:“且慢!”刘邦问道:“军师这是何意?”张良道:“英布者,豺狼也。先叛章邯,后反项王。恃勇自傲,暴而无恩,其人反复难养也。宜先倨后恭,收其雄心,方可使之诚心归附。”那刘邦便来讨教如何驯服这头豺狼,张良道:“如此,如此——”刘邦颔首而笑。
那随何回到驿馆,英布便来问汉王何时召见。随何答道:“汉王白日政务繁多,无暇接见大王。到夜间方有空闲,请大王入宫进见。”
那英布当时就有点不悦,心想我一镇诸侯名满天下的黥面英布来投靠你刘季,你应该立马隆重迎接才对。
好在只须等半日,也说得过去,那英布便按捺性子等待。
到了夜间,有黄门内侍来传。英布梳洗干净,穿戴一新随那内侍入宫。
那内侍将英布引至汉王寝宫,未进门便闻到一股酒气。英布方进门内,就像当初郦食其初见刘邦的那副光景:刘邦坐在床边,两位袒胸露背的美眉正在为他洗脚。刘邦双眼半睁半合,似有醉意。
英布顿时大怒,“刘季如此简慢,岂是待客之道!”心中只后悔与刘邦结盟,致使今天落到这步田地。
既然来了,英布还是按捺,躬身行礼道:“九江王英布穷途来投,特来拜见汉王。”
刘邦欠了欠身,面带倦意道:“今日寡人喝多了酒,困倦不过,不能出宫迎接。明日寡人自会安排薄宴,为英王接风。”话一说完,眼睛一闭,鼾声大起。
“好你个刘季,白日说是事忙原来是忙着灌那黄汤!”英布越发后悔,自个出得宫来。
那随何站在宫外,便上前打探消息。英布怅然长叹道:“寡人为汉王之故,断送了大好的江山社稷。被你匡到这里。不料汉王见寡人处境蹩困,举止轻浮,慢而无礼,令我英布进退两难。寡人与那汉王同是一国诸侯,并立于海内。既受此辱,留在此间又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