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双鬼才-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D潜闶俏髁谷说氖屏Ψ段Я耍禾焖⒓匠恰⒈痹⒙の髂酥廖妓赐返娜匀切畏植嫉某鞘校旱业馈⒔鸪恰⒈Ш薄U庖淮际俏髁谷说氖屏Ψ段В淙幌衷谂磺宄硖诤旌屠畲吖岬木泳咛宓慕徽角榭觯钦饫锞圆皇钦怕车氖屏Ψ段А

相反,为了提防蛮横的西凉人,张鲁还要派遣军队在上方谷、上邦、木门一带驻军。

因此,从汉中之战整体的局势看来。张鲁和张绣军的战斗应该完全集中在湄城和沈岭一带。徐济转过头来看向徐威说道:“文锋,你和文和上一次联系上的时候,文和有没有对他现在的军事动向有什么交代?”

徐威皱着眉头又苦苦思索半天,才道:“文和先生就说了一句‘按兵不动’,所以我才觉得奇怪。自从刘备加入道战斗后,文和先生的大军一直都在按兵不动吗?这还有什么区别吗?”徐济也想不明白贾羽的这个按兵不动的指令到底是指的是什么。看来不当面去询问贾羽,就无从把握长安的形式,于是对徐威道:“若是现在要你去联系贾羽,不知道你有几分把握。”

徐威看了史阿一眼,才道:“若是在以前,我实在没有半点把握,但是现在史阿先生在这里的话,那一切都不一样了。”

史阿微微一笑,自然明白徐威的意思,徐济却笑骂道:“好你个徐威,倒是知道史阿兄乃是这长安城的地头蛇,在向史阿兄询问办法是不是?”徐威闻言老脸一红,不好意思的搓着自己的大手“嘿嘿”的笑了起来,涎着一张大脸道:“主公,我这不也是没办法吗?要到沈岭去,那就要穿过长安,要穿过长安,那就要经过长安的西门,可是长安的西门实在难以通过,我手下的幽影成员根本就是没有办法,若是说化装成长安城的老百姓出西门吧,那里马上露馅,因为长安城的西面全是战场,没听说过哪个老百姓直接奔着战场去的。”玩笑归玩笑,徐济却知道徐威其实很无奈,要赶到贾诩那里,就那么几条路,若是想绕过长安,那就只有从长安城的背面,穿过冯诩、高陵,泾阳然后坐船过泾水,然后才能到贾诩在渭水北岸屯粮的地方:咸阳。

这其中要穿过长安城重重的重兵防守才能可以成功,并不比进长安城要轻松多少。而且那无疑是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而不知道遇见多少控制长安背面的吕布散在外面的斥候和小股军队。一个弄不好,吕布就会杀出来,那就麻烦大了。

若在平时,有机会会一会吕布当然也算得上是一件赏心悦事,但是现在就免了吧,何况陈到不在身边徐济也着实没什么兴趣跟这家伙见面。当然,还可以选择从自己所在的这一片密林出发一直向南。然后从渭水河的下游渡河。再到沈岭,但是这么做却更加危险。因为要穿过被华山和渭水夹在中间的华阴和渭南两地才可以,但是要穿越这两座军事重镇,那几乎是同样不可能的事情。

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还是如同徐威所说,先进入长安城,然后从长安城的西门出发,赶到沈岭去。但是如何出西门却是一个令人头疼地问题。现在看来,要混进长安不是难事,但是要出西门。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要史阿想办法了。徐济看向史阿,还没有说话,史阿便笑道:“主公请放心,我自有办法。”

徐济点了点头道:“史阿兄这件事情尽快,因为我要亲自去见文和一面才放得下心来。”

徐威闻言脸色大变立刻开口道:“主公。这件事情绝对不行!主公冒险进入到长安城中,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叫我如何交代?”徐济冷然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更何况我徐济是那种不知进退的人吗?没有十足地把握我是不会穿越长安城的。”

徐威还要说什么。却被徐济的凌厉的眼神阻止了,徐威无可奈何下惟有答应。徐济对徐威道:“首先我们应该确定一下王允到底知不知道我军渡河的事情。文锋你明天便带领着你的一千幽影出发,一直向西,故意引起王允的那些监视你的斥候的注意,若实在你走了以后,还有可疑地人物在这座密林的周围梭巡的话,那就证明王允已经注意到我军的动向,若如此。我马上放弃进入长安城的打算,因为那无疑是送羊入虎口。我手下的这五千人还不宜暴露。”事情很明显,若是在徐威离开后还有人在监视这片密林,那只能说明王允一定知道自己渡河了,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还要去长安。那绝对是自投罗网。同时也证明史阿的那个徒弟已经被王允收买,自然他所说的话都难以取信。徐威点头应是。徐济转过头来看向史阿,微笑道:“史阿兄,等确认我们安全之后,你我二人便随后出发,有你这识途老马带路。我想我们潜伏到长安城的东城外不是问题,然后史阿兄进城打点一切,我在长安城外等候你地消息,一旦史阿兄在长安城的西门外准备好一切,我们便穿越长安城如何?”史阿点头。

徐济面容一整,冷哼道:“无论如何,长安定要成为我的囊中之物!”第二天,徐威便带领自己手下的一千人马向西前行,直奔冯翊。因为现在在表面上看来,王允和徐济还外在合作期,而且在长安一带负责找刘协是双方说定的事情,彼此都撒下人手找,互不干扰,所以即使是徐威的军队向西,王允也说不出什么来。

不过现在双方都在拿寻找刘协作借口做其他的事情,不说徐济,就是王允派出斥候来监视徐威这件事情,可是假托寻找刘协地名义跟着徐威的大军缓缓西行,果然引起了冯翔守军排除的斥候的注意,这些斥候开始不断的出现在徐威大军的身前身后,徐威也不以为意,在外面东游西荡两天之后,徐威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回到了密林处。

此时,经过两天地侦察,徐济已经十分确定王允没有发现自己渡河的事情,故此心怀大放,更可以初步确定史阿的那个徒弟没有问题,于是便和史阿装扮成一般的幽影,混入到了徐威的军队中,在第二天随着徐威的军队出发,再依次向西面前景,当然这一次行军速度快了很多。而那五千精英仍然留在密林中和刘协在一起。

冯飒的斥候被徐威弄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徐威这么来回折腾什么呢,不过这回徐威西进比上一次深入了不少,居然来到了冯飒城的南面,更跑到了渭水河边,若是渡过渭水,那边到了渭南。

冯飒地守军有点慌张,不知道徐威到底想要干什么。徐威的动向也引起了渭水河对岸的渭南的注意,居然开始在河岸一带布防。

虽然徐威的兖州军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上次长安之乱的时候,兖州军的骁勇善战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地区,只用了二百人。便消灭掉了有吕布、张辽、华雄等人带领将近三千人地西凉骑兵和并州骑兵,之后更是全部战死沙场。宁死不屈,若是没有吕布等人的阻拦,只怕这二百人还会逃走呢。这种军队没有人敢招惹,所以面对徐威的一千军队。渭南城地守军如临大敌。

徐威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于是不停地在渭水的北岸来回游荡,最后还要装腔作势要渡河。弄得冯翔和渭南的守将最后派出使者询问徐威到底想要干什么,毕竟徐威的任务就是寻找刘协,而刘协是不能渡河去渭南的。经过一番交涉,徐威“勉强”的同意不再渡河,只是在渭水河边驻扎。

当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这一场人为制造的冲突的时候,徐济和史阿早已经偷偷的渡河到了渭南城的西面了。

唯一比较麻烦的事情是徐济的战马没有办法渡河,因为上一次史阿渡河并非依靠船只,只是游泳过去的。毕竟坐船过河在这里实在是过于明目张胆。为了安全起见,徐济也唯有弃马不用。说到游泳,徐济当然不在话下,毕竟他原本就会游泳,何况他幼年也在荆襄住了几年。这点小事还是难不倒他。虽然现在是秋汛涨水的时候。倒也难不倒徐济和史阿不同,史阿一把长剑便可以傲视天下,即便是骑马的战将遇见不行的史阿也不是这大汉第一剑师的对手,骑上战马的史阿反而受到限制。徐济也只算是半调子的马上战将,有没有战马对他本身的影响倒是不大,只是赶路的速度不免是慢了许多。

当渭水北岸乱成一团的时候,徐济和史阿已经来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脱下不必要的装备,经过一番化妆,徐济和史阿便向长安的东城赶去。

两人脚力甚快,只用了半夜的时间,便到了长安城外。

史阿把徐济安顿在长安城东城外一个小村子的朋友家里,然后自己便匆匆进长安了。而此时。正是黎明时分。徐济一晚没有睡觉,虽然站着的时候还是精神奕奕,但坐下来后便困意上涌,倒在地席之上沉沉睡了过去。

恍恍惚惚间,徐济觉得自己站在了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刘协黯然失色地里了自己的宝座,许子将大笑着对着自己说着什么。转眼间自己回到了冀州,和张夫人抵死缠绵,忽然,又回到了兖州欣赏起了伊宁与蔡琰的美妙琴声。这一番弄得徐济浑身燥热。直到陈到跑过来,向自己说幽州已经全部平定,徐济在觉得梦中的自己心情平复下来。但旋即又是一番金戈铁马的场面,两支大军隔江鏖战,染得长江都变成了红色。募地,徐济大叫一声醒来,一下子坐起身来,全身大汗,喘着粗气,就在刚才的梦境中,徐济竟然看见浑身是血的自己面无表情的把曹操的人头一刀剁了下来。

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居然做起了这种奇怪的梦,难道是自己这一段太累,精神压力太大了?徐济有点发呆。徐济的叫声引起了一阵骚乱,只见房门一下子被推开了,第一个跑进来的便是不知道何时回来的史阿,一脸的神色紧张。见到徐济安然无恙,只是有点面色苍白,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来到徐济身边关切道:“主公,你没事吧?”

徐济勉强笑了笑道:“我没事,对了,史阿兄,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时候,门外脚步声锋起,徐济向外面望去,只见史阿的那名朋友和一个陌生的青年男子站在门外。

史阿站起身来,走到门边向两人吩咐了几句,解释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史阿的朋友便放心地走了,那个陌生的年轻人却跟着史阿走京屋来。

这年轻人身材魁梧,比徐济低不了多少,走起路来极有气势。一看便知不是易与之辈。徐济正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史阿向徐济笑着介绍道:“主公,此人便是我向你说起的我的那徒弟。”

徒弟?这个史阿怎么回事,现在这人的嫌疑还没有被排除,怎可贸然把他领来?

徐济心中奇怪,一双虎目紧紧地盯着这个年轻人。

莫名地,心底的杀气不断的涌起。

这绝非徐济有意为难,实在是这个年轻人身上带着一股令人不舒服的感觉,徐济麾下倒是也有人有类似的感觉,高顺也是这般深沉,但此子给人的感觉却是阴冷,明明是武人模样却好似贾诩一般叫人难以舒服。

徐济此时已经暗暗有了杀心。

第三百六十六章:迷局(下)

徐济最后还是按下了自己的杀意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见这年轻人虽然气质有些异于常人但他的眼神却清澈之极,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心中不由暗暗称奇,但也因此更加警惕。

徐济没有想到史阿会把这个徒弟带出长安来,难道史阿就那么自信吗?不过此时自己别无选择,除非一跃而起杀人灭口,否则还是得相信史阿的眼光。

当然,若是徐济发现不对劲的话,他一定会痛下杀手的。不过徐济知道能够骗得过史阿恐怕没有几个,像史阿这种超一流高手本身就是智能超群的人,也许不擅长带兵打仗,但是绝对是看人的老手,既然史阿那么十拿九稳,自己当然不好说什么,但一番试探是免不了的。

当下淡然道:“本人徐济,这位朋友叫什么名字?”

那名青年男子的脸上露出不能置信的神情,显然没有想到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是徐济,看来史阿并没有告诉他预先会遇见谁,故此显得十分激动,但是却在竭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显然不想让自己在徐济面前失态,好一会儿才故作镇定道:“小子郭淮见过徐将军。”

徐济先是心头一放,看来这个年轻人很在意他在自己心中的形象,这么看来,这个人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来投效自己的。

这小子看样子是个人物,对了,这小子好像叫什么郭淮。

郭淮?!徐济反应过来的时候心中也吃了一惊:居然是魏国名将郭淮!

要知道徐济在后世最崇拜的人就是曹操,故此对曹操手下的人物知之甚深,这个郭淮在《三国演义》里面是个十足的笨蛋。几乎是被诸葛亮等人耍的团团转,最后还被姜维一箭射死。但是徐济查过史料。历史上的郭淮可是战功赫赫的名将,在定军山一役中。魏军主将夏侯渊被黄忠一刀斩杀后,魏军群龙无首,这时候就是这个郭淮站了出来。推选张郃为军中主帅,说“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正是因为有了郭淮的力排众议,所以张郃才能控制魏军的诸多将领,使得魏军免于大败。而事实证明,这个张郃后来成为了蜀汉的心腹大患。文武全才到了几乎无人可以克制的地步。由此可见这个郭淮的观人入微的本领。当时夏侯渊新死。虽然有张郃暂摄其位,但是军心浮动,士气低迷,难于一战,而刘备大军转眼便到,关键时刻,又是这个郭淮力挽狂澜。

不久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认为寡不敌众,想依水为阵以拒蜀军。郭淮却认为:“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遂在汉水以北列阵,欲待蜀军涉水半渡时进行反击。不过枭雄刘备久经战阵,最后识破此计。隔水相持而不渡。郭淮遂坚守。桽仐荩示无还心,令刘备逡巡而不敢前,给了魏军以喘息之机。

正以为如此。曹操才会让让张郃假节,把这个郭淮任命为张郃司马。

其他如黄初元年以镇西长使的身份行征羌护军。与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等,皆平之。因此才会有关中平定。百姓的易安居乐业的局面,随后郭淮镇压羌族叛乱,更是威震边疆。太和二年时诸葛亮首次攻魏,派马谡守街亭,高详驻军柳城。张郃率军攻打街亭,又是这个郭淮率军佯攻柳城,牵制蜀军。更随后又在抱罕破羌人唐。

太和五年二月的时候,诸葛亮第四次攻魏,包围祁山,蜀军乘势抢先收割熟麦,获得军粮。时陇右无粮,有人建议从关中运粮,便路途非常远。这时,又是郭淮凭借自己在羌人心中的威望招抚羌人,恩威并施,遂解军粮之急。转为扬武将军。青龙二年二月,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第五次攻魏。又是这个郭淮识破了诸葛武侯地用心,屯兵北原,更识破诸葛亮攻西围是假,攻阳遂是真的战略意图,令一代奇才诸葛亮无功而返,更加进一步刺激了诸葛亮的病情,令诸葛亮当年八月病逝于五丈原。

可以说,诸葛亮地死和眼前这个郭淮有着直接原因。

诸葛亮死后,无论是王平还是姜维,与郭淮交手都未占到半点便宜,此人在长安地区一共呆了三十多年,绝对是长安地区解决各种问题的专家和防守长安、汉中、西凉的中流砥柱。

看着眼前这个对自己恭恭敬敬、而使诸葛武侯“泪满襟”的郭淮,徐济的心脏不争气的跳动了几下,含笑招手令郭淮坐下。

史阿见状,松了一口气,看得出徐济对自己的这个徒弟印象不错,而且也对自己的自作主张并无不满,心中暗赞徐济的识人用人之能。呵呵一笑,史阿对郭槐道:“伯济,这就是我和你说地大人物了。”

郭淮一个劲儿的点头,徐济若是还不算大人物,这天下间还有谁才是大人物。

史阿转过头来向徐济解释道:“主公,我今天才一到长安城的门口,就看见这小子匆匆地从长安的城门口出来,一副心事匆匆地样子我把他叫住,一问,才知道这小子有急事要出城。”徐济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明白史阿所说的急事一定和自己有关,马上把目光看向了郭淮,露出询问的目光。同时心中恍然:大概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史阿才彻底的信任了郭淮,把这个郭淮领到了自己这里。

想到这里更是提起了百倍的精力去听郭淮说的每一个字。

因为经历的风浪多了,徐济不会那么轻易地相信别人。郭淮在徐济炯炯的目光的注视下,略微有点紧张,组织了一下语言。桽仐荩才道:“那天师傅进长安城来找我,把我吓了一大跳。而且师傅很急,一个劲地询问我长安的事情。心慌意乱下,就忘记把一些事情告诉师傅了。等到师傅走了以后。我越想越不对劲,但是又不知道师傅的行踪,所以才决定出城,决定自己解决这个潜在的危险。”

徐济仔细的揣摩着郭淮地话,觉得他这番言词可信性很高。即便是王允已经知道自己带领五千幽影渡河的消息,那下不可能知道自己和史阿这么隐秘的行动,可以说郭淮的出现完全是一个巧合。在这种情况下。郭淮的话的可信度就已经很高了。若是郭淮是王允的内鬼,那很难想象郭淮会在见到史阿之后马上缟出一个令史阿完全信任地理由来。若是如此的话。这个郭淮可是太高杆了。

不过小驶得万年船,现在只要听一听郭淮嘴中所谓的危险是什么,马上就可以判断出来这个郭淮到底是不是王允派出来用来算计史阿地人。想到这里,徐济微笑道:“伯济所谓地潜在的危险是什么,不妨说来听听。”

郭淮凝声道:“在下不知道师傅有没有向徐将军提起过我长安的身份。”

徐济从史书中倒是知道郭淮的来历。不过表面上却故作不知,那当然是为了检验郭淮有没有对自己说实话。才要说不知道,郭淮却失笑道:“是小子糊涂了,徐将军明明是第一次听说我这名不见经传之辈,也对。师傅又怎会提及我这籍籍无名之人呢?”

顿了一顿,郭淮道:“我的祖父郭全曾经乃是朝中的大司农。我的父亲郭缊现在正在并州雁门出任太守。”徐济点了点头,知道郭淮没有瞒自己,同时心中一动。这个郭淮倒是给自己提了一个醒,自己不是不放心于扶罗,要梁习暗中派人监视吗?若是这个郭淮投入到自己的手下。那么定会得到乃父郭缊地全力支持的。

并州初定,在雁门边关有一个自己的心腹在。实在是一件理想的事情,尤其是自己正在和北面的草原民族交战的时候。正在想着。郭淮又道:“早年的时候,小子曾随祖父安居在洛阳,当时就已经和师傅学习击剑之术,后来,京城西迁,祖父被逼迫入长安,我也跟着到了这里,后来师傅突然在长安出现,还当上了大汉第一剑师,我就接着和师傅学习剑术。而郭氏家族又非是本地人,我在长安举目无亲,幸好有师傅照料我,否则只怕我郭淮早已经病死在长安了。”

徐济这才知道原来史阿对郭淮有活命之恩。看样子,郭淮骗史阿的可能性已经是微乎其微了,而且史料记载上郭淮也是的确是个孝子。

过坏的眼中露出回忆的神色道:“我病好之后,便知道自己这条命是师傅救的,所以师傅要我赴汤蹈火我定然在所不惜。

徐济点了点头,历史上史阿和郭淮不都是曹魏集团的人吗?就是没听说两个人会扯上关系。史阿的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使得一张好像万年寒冰的英俊面孔有了一丝笑容。道:“伯济资质不错,人又勤勉,我岂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史阿对徐济道:“伯济是个有心人,我当初来长安的时候,伯济本来想要离开长安,回到故里太原阳曲,协助自己的父亲驻守雁门关,与羌胡作战,但是一见我来,便留了下来继续和我学习剑术。不过说到才能,我看伯济的带兵能力要远远超过他的剑术了。”

徐济这才知道,原来郭淮的命运在这里应为自己干预历史的原因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转变。

怪不得呢,徐济明明记得郭淮跟随曹操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家乡,何时在长安出现过?原来竟是因为史阿的突然出现而造成的。而且史阿也早就想到要把郭淮安插在长安做自己的棋子了。郭淮被史阿说得有点不好意思,微红着脸道:“师傅过奖了,不过师傅的嘱咐不敢有一丝的忘记,师傅不希望别人知道师傅与我之间的关系,所以时至今日,在长安还没有人对我的身份表示怀疑,只是知道我乃是已故大司农郭全的孙子。直到师傅大闹长安,我才知道师傅为何不让我张扬自己是师傅的徒弟。那是生怕我受到牵连,只是没有想到师傅会这么快回来。而且站到我的身边。”

说到这里。徐济还是没有从郭淮地话中发现一丝不妥当的地方。看来的确是自己杯弓蛇影了。看着徐济若有所思地样子,郭淮连忙一拍自己的脑袋道:“看我。居然说跑题了。事情是这么回事,当时师傅见我病好了。便建议我依附长安的权贵人物。毕竟我地祖父乃是朝中的大司农,人脉极广。因为王允和我祖父还算有点交情,而且王允乃是晋阳王氏家族的人。说起来也是同乡世家之好。所以我便去投奔王允”

徐济闻言失声道:“你说什么?王允乃是晋阳王氏家族地人?王氏家族不是在兖州琅琊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