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可以将贺锦这件事放开,但他是闯王亲授的威武将军,如何能做对不起闯王,叛变投敌的事情?

当晚,王烁在西宁的将军府大摆筵宴,招待辛思忠一行,两家部属觥筹交错,相谈甚欢,唯独辛思忠寡言少语,一脸阴郁。

王烁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这个年代的人,都非常注重个人名节,不是主上十分昏庸或者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不会卖主求荣。

他知道强求无益,故而并不强求辛思忠,他只是尽自己的努力。

该做的都做了,如果上天还是要让他去面对十几万辛思忠的大军,他也会去面对,只是另想战胜对手的办法而已。

经过西宁的这两场生死血战,他好像把过去看不开的一些事情也看开了,感觉自己的内心思维方式又前进了一个档次。

好多过去纠结着想不明白的事情,如今看来,不是难题无解,只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罢了。就像修道的人说的那般,自己开始悟道了。

第189章 意犹未尽

王烁在现代是机关职员,单位招待上级检查,同级部门互访,下属单位请客,吃喝是不断的。在这种场合上,不能让领导真的吃多喝醉,那样就成了他这样的中层不尽职了。

像他这个年纪的职员,不上不下的,必须得哄好上级,骗好下级,才能在单位里站住脚,立住足。

因此,酒宴上插科打诨,承上启下,让领导有话题讲,让所有的人都一团和气,掌握酒宴进度,是他必须学会的功夫。

今天,他把这过去的功夫使将出来,这些古代人又哪里是对手?很快,将军府的大厅里就热闹起来。

王烁注意到辛思忠是故意控制着情绪,同时,这也是一个不喜多言,善于在内心思考的人。对付这样的人,他自然有不同的办法。

酒宴是按照古制排列的。

两侧是两家的将领,一家占一侧,中间两张几案,则是王烁和辛思忠一桌,梁敏陪着马夫人一桌。

在各自介绍了双方将领之后,王烁只提给辛思忠一行接风洗尘,其余一概不牵扯,然后就一会儿找一个话题,让大家共同举杯,找各种理由让大家把酒都喝了。

他选的来陪酒的将领,都是能喝的。大家又都是武将,豪爽的居多,几杯酒下肚,便不用等别人劝,自己找酒喝了。

看看大家从各自起身向主桌敬酒,到互相之间互敬,气氛调动起来了,王烁便不再管下边如何吃喝,一心开始对付辛思忠。

他先问辛思忠是哪里人,然后就捡自己知道的说那里的风物。提到自己的家乡,辛思忠就不免要说上几句,纠正几句王烁说的不对的地方,话就越说越多。

很快,从山陕的风土人情,说到百姓的生活;从生活的困苦,说到被逼造反。

王烁时刻观察着辛思忠喜欢讲的话题的方向,尽量往他愿意说的地方引话题,辛思忠的话就不自觉多起来。

话多了,难免有说到一起去的地方,王烁就趁机和他喝一杯,渐渐的,酒就喝了不少。随着肚子里的酒精成分增加,辛思忠内心的顾忌就渐渐忘却了,开始主动说话。

对王烁来说,这劝人喝酒的功夫,不是一年两年可以练出来的。这里面包括心理学,分析论,哲学,历史,文学,地理,风情……总之,学问大了去了!

辛思忠最关心的,当然是如何结束这个时代百姓的苦难。漳县的治理办法,给了他极大的震动,他不知不觉就自己把话题说到了这方面。

王烁见他话多了,有了主动想说的话题,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就不再主动找话题。

他开始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答辛思忠的问题,趁机给他灌输些现代的法制观念,让他明白,靠个人威信是无法保证法律体系的公平公正的,军队和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体系之上,否则就是独裁,最终会破坏公平公正的法律体系,走到明朝的老路上去。这正是李自成现在走着的路,是完全不对的。

到这个时候,对方开始主动和你说话,问许多问题,说明他谈论的欲望已经被诱导出来。你反而不能再和他多说,回答问题要简洁明了甚或说半句藏半句,让对方更多的说话和询问,渐渐对方就会逐渐信任你,再不对你有顾虑,这也是学问。

比如谈到军队存在的目的,王烁就说,军队的职责,就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法制体系永远不变,让百姓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也是他们这些为实现这个愿望而战斗的人的最终目的。至于如何维护,他反而不往下说了。

王烁只是有一句没一句的解释,想不到辛思忠却是领悟的十分快捷。

辛思忠是个有头脑的军人,他打了这许多年的仗,遇到了无数的挫折,整日里就在思考如何避免这些挫折,让农民军壮大起来,只是没有王烁这些现代人的知识,想不通罢了。如今经王烁一说,一下子便如醍醐灌顶,想明白了许多事情。

为何自己总是东奔西走,被官军撵的无处藏身?为何百姓总是最后的受害者?为何这么多农民军前赴后继,兴起又衰落,却是始终无法推翻腐朽没落的朝廷?为何百姓明知道明朝廷不好,还要参加明军,帮着朝廷打自己?

他想过好多类似这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似乎从王烁这里都能找到答案,怎能不激起他的求知欲?

王烁拿现代人的狡诈来对付相对朴实许多的古代人辛思忠,效果就不是他可以控制的了。

结果就是宴会结束了,辛思忠还意犹未尽。

王烁没了办法,只得在宴会结束后,于自己府邸后院偏厅里另设小宴,邀请了辛思忠继续谈论,顺便也邀请了马夫人前来,由梁敏作陪。

家宴就相对简单一些,四个人围着圆桌一坐,菜也不用请大厨来烧,阿依古丽去厨房自己做几个就完了。

听到阿依古丽是王烁的夫人,还要亲自下厨做菜,连马夫人都吃惊。

梁敏就告诉他们,西宁,漳县,包括安定,在他们所有的根据地,都是男女平等,人人平等,即便如王烁,家务也得自己做,顾佣人是要按价付钱的。

于是又将薪金制度及制定规则讲一遍。

王烁是学经济学的,在这方面当然做的更加合理,许多的计算方法和资金运转模式,记账表格都是现代观念,不真正学几天,根本弄不明白。

辛思忠和马夫人虽然不能完全听明白,但这种方式的好处却能立刻听的懂,那就是按劳分配,基本可以达到真正公平了。

刚才的酒宴上大家已基本吃饱了,现在坐下来,完全是为了说话。

王烁这回不再矜持,而是将自己的治军思想和民事管理理念,完全毫无保留的对辛思忠和马夫人侃侃而谈,有些东西是他逐渐悟到的,第一次原原本本讲出来,连梁敏也从没听他如此详细叙说过,不由也聚精会神的听,恨不得立刻记录下来。

后来,梁敏就是根据王烁这一次的谈话,集结成了一本册子,做为了培训全体军事和民事干部的教科书。

第190章 醍醐灌顶

此时的王烁,便如某大教的教主一般,开始了他的传教和布道。至于教民,当然就是梁敏、辛思忠和马夫人了。

他首先从开发民智讲起。

为何要开发民智?就是让百姓明白道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怎样做才会保证自己的权益和幸福生活。

几千年封建朝廷的愚民政策,让中国的老百姓变成了维持封建社会运行的奴隶。

这些奴隶们有了智慧,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才会认识到封建朝廷对他们的压迫和迫害,才能真正的自觉站起来,砸开束缚他们的封建锁链,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自己说了算的新世界!

怎样做才能开发民智?

要建立公学,主动去教百姓识字,懂道理。在西宁和漳县,他们就办了许多学校和培训班,还向各村镇派出有文化知识的宣传队去宣传,把百姓组织到一起学习,识字。还通过百姓们认可的演戏,唱戏的方法,向百姓宣传新的道理,有时还要通过开斗争大会的方式,让百姓明白他们为什么受压迫,为什么吃不上饭,要怎样做才会改变这一切?

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新的政府缺乏有文化、识字的人员,旧的书生秀才还需要首先改造自己的思想,彻底抛却过去的封建观念,才能够成为合格的教员。

等将来有条件了,还要在各村镇办小学,中学,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里办大学,学习各种专门的专业知识,让整个中华民族都用知识武装起来,不给封建王朝留下任何可以滋生的土壤。

有了智慧,可以分辨善恶的百姓,还会参加封建朝廷的军队来对抗为自己的幸福平等而战的军队吗?当然不会,辛思忠自然也就不用担心老百姓去参加明军了。

接着,王烁又讲新军队的建设,科学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配套的工业体系。

最后,将一个全新的法制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描绘出来,让大家在心里有一个形象的认识,知道他们奋斗的最终目的,就是这个全新的,人人平等的世界!

漳县和西宁仅仅是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很艰辛。

王烁口才没有问题。

从宏观观念的讲解,到各种具体要实施的手段,再到以事例证明实施以后的效果、作用,再到按他的思维理论实现的未来社会的样子,都描绘的栩栩如生,令他的教徒们似听城里有名的说书先生说书一般,都渐渐听的入了迷,听完了一段还想再听一段。

其实,在那个理论匮乏的时代,又加上封建王朝(说中国古代制度属于封建,这本来就与事实不符,在此只是按照社会认可的习惯沿用这个名词,并非说承认这个定义。)独宠儒道的思想禁锢,人们的理论思想是非常单纯的,象辛思忠这样善于思考的已属凤毛麟角,如王烁这般有如此成熟理论的,当属前无古人了。

农民军将领们之所以造反,是因为朝廷给他们的路是一条永远受苦受穷,毫无希望的死路。他们不想走这条死路,就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

至于造反以后该怎么办?大都是过一天算一天,只要你朝廷剿灭不了我,我就舒舒服服的按照自己想过的方式过。

因此上,农民军大多没有纪律约束,扰民,抢劫,强暴妇女的事时有发生,影响很坏,多被称作流寇。

他们多数没有想过怎样去推倒朝廷,建立自己的政权。

是以,哪天朝廷要招安他们,看条件不错,他们也会接受招安。等哪天感觉是朝廷在糊弄他们,还是拿他们不当咸菜,他们就又把造反大旗扯起来了。

李自成想到要建立政权,推翻大明自己来,也是在遭受无数失败挫折,在商洛山中冥思苦想,反复总结失败的教训,才意识到自己最终要干什么这个方向问题。

但限于他自己的文化水平和见识,他最终还是不太明白应该怎么做,直到在河南遇到李岩,才顿开茅塞。

李自成之所以待李岩亲如兄弟,就是因为李岩所说的,正是他想做而不知道如何做的。

否则,如李自成一般残忍凶暴,视地主官吏为仇雠的人,又如何会善待李岩这样的地主崽子?

这个晚上,辛思忠好像一下就成长了几十岁,王烁的理论带给他的是绝对的震撼!过去好多不明白的道理,终于获得了最终的解释。

怪不得他在陇中学着梁敏做的土改老是似是而非,原来他没有指导思想和具体引导办法!

怪不得他和所有的农民军一样,总是被朝廷不断剿灭,他们没有根!而这根,就是老百姓!

只有将自己的根深深的扎在百姓的土壤里,农民军才会不断壮大,发展,才会成为气候!

如此推理下去,闯王的军队是没有指导思想的,甚至连闯王都不一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否则,他绝对不会允许他的军队祸害百姓!

闯王没有根,他去攻打北京,就算拿下北京,他的后方还是不稳固,还是摆脱不了被明军围困、追剿的宿命!

关键是,闯王即便赢了,他会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只不过是另一个朱元璋而已。

闯王的军队是四分五裂,各种势力拼凑起来的军队,还有和他结了怨的张献忠,都不会有统一的思想。

他的大营打到哪里,哪里才是家,他的家一搬走,这个地方就不知道会是谁的。

如此说来,闯王不要说不如有坚定思想和具体目的的王烁,恐怕真的连朱元璋都比不上。

还有,闯王之所以在南方富庶的地方立不住脚,是因为富庶地方的农民有饭吃,闯王没有让他们明白被欺压的道理,没有为他们指明一条好的道路。

百姓耽于安逸,当然会反对他,不愿跟着他造反。只有吃不上饭的山陕流民才会附和着他造反。

如此看来,闯王的军队就是一支没有统一思想,流民组成的队伍,碰上强敌,大家争相逃命,如一盘散沙,被朝廷屡次击溃也在情理之中。

他辛思忠的军队没有王烁的思想指导,岂不是也是一盘散沙?

张献忠攻入长江沿岸,为何会性情大变,大肆屠杀百姓?因为长江沿岸的百姓还没有挨饿,不愿意支持他,跟着他造反!

这一夜,从王烁那里回到驿馆,辛思忠想了许多许多,睁着眼睛一直到天亮。

第二日,当王烁过来看他,问他是否要运回贺锦遗体的时候,他摇了摇头说道:“还是让贺大哥留在这里吧。”

王烁点点头道:“那好,咱们去参加追掉会吧。”

第191章 英灵不死

西宁城外东门的空地上,搭了一个高高的台子,用白布和柏树枝装饰起来。台子上面,停着鲁胤昌和贺锦的灵柩。

这两个生前势不两立的冤家对头,死后却并排躺在了一起,这是他们无论如何想不到的。

那时候没有扩音器一类设备,台上人讲话只能大声吼叫,台下人离得远了,你叫声音再大还是听不见。

为让大家听见,王烁只能把统领以上的军官放到台前,其余士卒放到后面。至于会上讲了什么,士卒们能否听到,会后再由统领们去具体传达吧。

台下,所有士卒,包括所有军官,头上都扎了白色的飘带,肃穆而立。

几万将士,一人弄一身孝服穿,那叫全军裹素,好看是好看,太浪费材料了。王烁穷,置办不起,只好一人一根白飘带,将就吧。

辛思忠的一千士卒被安排到台前一侧,另一侧,则是王烁军队里的统领以上级别的军官。

王烁和辛思忠并排站在台上,梁敏和一般军政高官都站在王烁和辛思忠背后。

王烁大步走到祭台跟前,给贺锦和鲁胤昌施礼上香。

礼毕,转过身来,面对着他肃穆整齐的军队,想到自己进入这乱世以来,由几乎是孤军奋战到眼前精锐云集,期间几经生死,不由内心生出许多感慨。

一年多来,他领悟到的东西,比他在现在时活了三十几岁领悟到的还要多。

他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求自己生存,只求自己过得舒服。

其实,炒股的人都是这样的信念。你挣了,肯定就会有人赔了;你只不过挣了一个去南方小镇旅游放松一段时间的机会,却会有人因此而倾家荡产!

如果现在再让他去炒股,他可能再不愿挣那带着别人鲜血的钱了。

他想到的,还有许多。

想到那些死去的兄弟,张二猛,方大楚,还有刚刚牺牲的鲁胤昌,想到为实现心中那个理想,今后还不知要牺牲多少士卒和兄弟!想到这些,他不由不心神激荡。

他矗立于台前,大声对所有人道:“今日,我们给鲁胤昌将军和贺锦将军一起出殡!

虽然他们是敌人,但是,他们却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这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鲁胤昌将军出身土司,生活富足,却为了天下百姓,愿意让出自己的所有土地,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为建立一个新的,没有压迫,没有不公的新世界而壮烈牺牲,他值得我们永远记住他,他的灵魂定将永垂不朽!

贺锦将军出身贫寒,自幼习武,好打不平。为建立一个公平的世界愤然起兵。转战多年以来,对百姓秋毫无犯,对贪官污吏嫉恶如仇!

没有他这样的起义军将领多年奋战,对抗腐败之官府,就没有如今天下风起云涌之起义大军,这黑暗的朝廷就不知道要延续多少年,百姓就不知道要多遭多少罪!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追掉贺锦将军,愿他的英灵在天上安息,愿他天下公平的愿望早日实现!贺锦将军也将会如鲁胤昌将军一样,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我们还愿,象两位将军这样,为了一个目的奋战,却自相残杀的惨事不再发生!

农民军万岁!民主自由万岁!

今日,我们不仅纪念、追掉两位将军的英灵,我们还纪念、追掉所有为着这一个目的牺牲的,所有我军将士!

他们虽然去了,但他们的灵魂不死,永远激励着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们,继承他们的遗愿和他们的事业,为民主自由,为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世界,继续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直到我们的理想实现!

围绕着纪念塔的那堵大理石圆墙,将刻上每一个牺牲烈士的英名,今后牺牲的将士的名字,也会被刻在那个圆墙上,那圆墙就叫英灵墙。

牺牲烈士的灵魂永远不死,永远鼓舞我们战斗!为人人平等,为民主自由!

人人平等万岁!民主自由万岁!”

王烁高声大呼,数万将士也跟着他一起呼喊,声震远山,壮怀激烈。

追掉仪式结束,出殡之前,守着鲁胤昌的灵柩,举行了功勋部队授旗和个人立功勋章颁发仪式。

鲁胤昌是所有牺牲烈士里级别最高的长官,他代表着所有牺牲的烈士。

守着烈士英灵,就是让他们看到,为了心中那个共同的理想,大家都在舍生忘死,奋勇拼杀!

他们的事业,有人继承,他们可以放心离去了。

只有如此,受勋受奖大会才更有意义。

这些仪式都是王烁从电视电影里学的,考功部早就在做准备,筹划正式执行,这还是第一次实际运用到军队中。

保安军第五大队被授予碾伯英雄团称号,以奖励这个大队在碾伯死守壁垒,死伤大部仍苦战不退的战绩。

王烁亲自向幸存的第五大队将领授旗,勋章和写着英雄团战绩,由他亲笔签名的证书,并鼓励他们率领大家继续发扬碾伯战斗的精神,为自由平等而战。

幸存的第五大队副督统虎目含泪,双手颤抖接过战旗。

那战旗鲜红,格外耀目。

那不是一般的红,那是他上千兄弟的献血啊!

这是上千兄弟舍生忘死,奋勇血战换来的荣誉,他必须用生命保卫这面旗帜,继承死去烈士的遗志,不给他们丢脸!

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他们的在天之灵!

他庄重地握拳曲臂向王烁敬礼,王烁也同样郑重还礼。

副督统转过身来,身体笔直,向所有的将士敬礼,获得的是所有将士热烈掌声的回报。

随后全军各个部队,都有部队被授予旗帜,英雄连,决死团,模范团,各种称号都是由考功部拟定,送最高指挥部批准的。

然后是个人受勋。

第一个自然是鲁胤昌,被授予人民功臣一等勋章,由鲁小钰代领。

勋章是由李天俞的工业部门刚刚研制的水力冲压机制造出来的,还比较粗糙,经过手工休整。

在那个时代,已经算作相当精美的东西了。

关键是,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物件,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

王烁将功勋勋章分为人民功臣,人民英雄和人民勇士三级,每级又分为三等。

他今天只亲受人民功臣一等和人民英雄一等勋章,其余则由考功部另行到军营分别开会授予。

一等人民功臣勋章也只有鲁胤昌一人获得,其余则为人民英雄一等勋章。

能活着获得人民英雄一等勋章的将士也是寥寥无几,多由家属代领。

每一个被受勋的团队或个人,都有在战斗中可歌可泣,非同寻常的事迹。

在被受勋之前,都会有专人大声宣读证书上记载的受勋者之所以获得这个荣誉的感人事迹,鼓舞着所有的与会将士的情绪,向他们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战斗中立功!

因为受勋仪式不仅在这里举行,在被受勋者的家乡,干部们会敲锣打鼓的宣传被受勋者的事迹,让他们的亲人,他们的家乡以拥有他们为荣。他们的直系亲人将受到政府的优待,烈士的孩子则会由政府供养长大,这都是写进法令里的律条。

直到下午未时过了,受勋仪式才宣告结束。

下一步,就是将烈士的棺椁送往纪念塔旁边的墓地。

王烁问辛思忠道:“辛将军还有要说的吗?”

其实,这也就是一句客气话。

这里除却贺锦的灵柩,没有和辛思忠有关的其他东西。

只要辛思忠说句没有,王烁就打算宣布移灵了。

却不料,辛思忠大声道:“有!”说罢就在众人诧异的目光里“腾腾”的迈步走到了台子中间。

第192章 水到渠成

辛思忠活这么大,也没见过这种形式的祭奠仪式,还有这授勋大会。越是没有见过,就越容易被吸引,融入进去。

此刻,辛思忠就是融入进去了,并且被王烁搞得这一切深深感动。

他走到台中间,先跪下向台上的贺锦灵柩磕头,嘴里不知说着什么。然后他站起身,又走到鲁胤昌灵柩前磕了三个头,这才站立起来,走到台前中央站下。

他大声冲台下喊道:“我乃辛思忠,新顺奉天永倡文武大元帅,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