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大顺军队必经之处,大家推举最高官吏,比如总兵官或者知府,向大顺递一纸降表,这地界也就归了大顺,不再打大明的旗号了。

百姓唯一得到的好处,就是官吏们人心惶惶,顾不得盘剥他们,向他们征税了。

再说,大顺既然宣布三年免争,免徭役,官吏们也不敢私自征税。

但土地依旧是地主的,农民们依旧要交沉重的地租,生活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明末土地兼并严重,大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除了租种地主土地勉强为生,就只有造反一条活路。

但跟着李自成造反,就得离开家乡。凡李自成大军经过的地方,基本就变成了一片废墟。

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没有自己的政治体系,这也是李自成必然失败的主因。

王烁他们不必再沿途躲避大顺官兵,行路就快了许多。到开封租了两条大船,把他们渡过黄河。

为避免遇到大顺大军,他们经大名府,东昌府,一路奔沧州而去。

这些地方靠向东侧的山东地界,远离顺军的进军路线,只有开州濮阳一带有些小股强盗,还相对的比较太平。

鲁小钰跟她爹多次到过中原,果然熟悉路径,到哪里驻店,到哪里分路,应该走哪条路可以避开大顺军队,她都算的清清楚楚,不用别人操心,俨然成了这支队伍真正的头领。

王烁性格本来随和,又没有行走江湖的经验,只要鲁小钰不捣乱惹事,他自然一切听凭鲁小钰吩咐。

他们一行除了鲁小钰,都是威猛大汉,人数众多,又携带刀枪,一般强盗也不敢打主意,是以一路基本太平无事。

十日之后的傍晚,他们到达涿州,这是北京南面一座较大的城市。

第218章 遭误解有嘴难辨 闻贤士大喜过望

涿州仍有明军守卫。大顺军队从真定向北去了,并没有走涿州。

纵使如此,涿州城内也是人心慌乱,大街上行人稀少。许多有钱人家都惦记着收拾了金银细软,随时准备逃离这个地方。

涿州城门并没有关闭,门口也没有士卒守卫,只在城头上插着几杆大明的军旗,无精打采的飘动着。

看来,这涿州官府,要么是早就逃跑了,要么就是等着顺军前来接收,丝毫没有要抵抗的意思。

王烁他们唯恐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前到达不了,因此路上好走的时候都是尽量往前赶路,到达涿州已是十分疲惫,不得不先行住宿一宿,第二日再进京。

鲁小钰跟随父亲来过这里,很是熟悉,径直领大家到城中十字大街南头的来升客栈住下。这是涿州最大,也是最好的客栈了。

兵荒马乱的,客栈里基本没有客人,冷冷清清。

店老板见一下来这么一大堆人马,以为是闯军到了,吓一大跳。

听说是去北京的客商要驻店,还先给钱,不由喜笑颜开,吩咐店小二赶紧去张罗。

鲁小钰要了两间楼上的上房供她和王烁住,其余侍卫则住在楼下大间里,几个人一间,几乎要把这客栈的楼下住满了。

晚上在楼下大厅里要了几桌酒菜,大家一起吃饭。

涿州的饭食已经大异于西北,人们的口音也完全不同,相互之间交流也变得困难。

鲁小钰会讲北京官话,一口京片子让王烁大为吃惊。她跟店老板叽里呱啦唠一阵,老板便去准备饭菜。

一会儿功夫,饭菜上来,醋溜白菜,红烧驴肉,还有德州府的扒鸡,红烧狮子头。

这些王烁可是一年多没吃过了。而且,还有河间府的驴肉火烧,这可是王烁在现代下馆子常吃的东西!

出远门在外,身上系着重大干系,又有王烁在,侍卫们不敢喝酒。

吃倒不忌口,一桌饭菜眨眼就被扫个精光,驴肉火烧做的还没有吃的快,最后又上了二十个干面烙饼,这些人才算是吃饱了,把个店老板看的目瞪口呆。

王烁也让这帮家伙吃的心疼,一顿晚饭二十两银子竟然不够!这还没到北京呢,东西就这么贵!二十两银子,一个普通农家一年都花不了!

鲁小钰告诉他,这世道,贫富悬殊,也就是穷百姓受罪,城里做生意的有钱人肥着呢!

北京城里,一个卖衣帽的小老板就能趁百万两银子!

额滴个神!这是明末吗?别再是额又穿回现代咧!

鲁小钰看他目瞪口呆的样子,不由笑了。看来,她的这位大将军,也是没见过世面的土狍子。

她就又告诉他,京畿不算富的,南边江淮地区更富!

就给他讲一个故事,一个大盐商为附庸风雅,花三千两银子见秦淮河上的名妓柳如是。

结果柳如是嫌他粗俗,没说两句话,就把他从自己的绣楼上给轰下来了。那盐商不但不恼,还连说值,值呢!

柳如是王烁倒有印象,江南才女,一代名妓,光她流传下来的一件作品就值几十万!

她不是嫁给钱谦益了么?一想,可能现在这女人还年轻,还没有碰上那位钱老爷子,自己可不能未卜先知的说出来!

鲁小钰见王烁恍恍惚惚,心想他大概不知道柳如是是谁,自己这故事也就白讲了。

这位大将军,面皮白净,一表人才,这放在秦淮河上,不亚于潘安再世,吕布重生,不知要迷倒多少佳人!

只可惜,这大将军除了打仗,其他一窍不通。

看他写的那些文章,字迹歪歪扭扭,大多是白话,真是可惜了这副皮囊了!

王烁要是知道鲁小钰心里怎么想,非气死不可!

额可是大学本科毕业,上通天文,下晓地理,阴阳八卦,无所不精!

毛笔字写不好,怨的额么?老师木教,额能拿毛笔写字,就算神气咧!

古文额读滴少,你说外语试试!额精通英文,法文,还有鬼子话呢!

吃罢饭,王烁让侍卫们回各自房间,不许出门招惹是非。他和鲁小钰也上楼去各自的房间休息。

店小二打来热水,给楼上二个上房冲茶。

能一顿饭花二十两银子,也算大户人家了,店小二自然格外殷勤。

王烁在路上想了,现在的北京一定和自己熟悉的那个北京大不一样,这从胡琏器给他画的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来。

鲁小钰熟悉现在的北京,他最好就是带上她在北京城里转悠,会会胡琏器写在册子上的那些御史,郎官,看里面有没有除了诗词歌赋还会别的的。

一路上鲁小钰懂事听话,没有像在西宁一样耍大小姐脾气,王烁倒和她处的来,也就不再故意躲避她。

既然要带鲁小钰去拜访官员,就得有套说辞。王烁想,得设计个故事,两个人得有个身分,到时候不至于说漏嘴。

想到这里,他就去敲鲁小钰的房门,让她到他房间里来。

王烁在现代自然不计较男女在一起说话。到明末他又独霸一方,实行男女平等的政策,自然不会有男女授受不亲的概念。

鲁小钰知道自己将来会嫁给他,自然也就不讲究这些。

梁敏不敢对她讲王烁不同意这门婚事,怕她接受不了。让她跟着王烁到北京来,自然是想撮合他们。

鲁小钰可不知道这些,以为父亲遗命,自己“未嫁从父”,当然她也确实对这位大将军动心了。而大将军与她父亲交情匪浅,自然不会拒绝。

这事在她心里,早就铁板钉钉了。

两个人各想各的,满拧。

王烁将鲁小钰请到自己屋里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

然后道:“这京畿之地,自然非同一般。进城之后再带着这么多人到处跑,恐怕不太合适。我想,你还是女扮男装,咱们不妨以兄弟相称,只带几个人暗中跟随,其余人等,就不都带上了。这样,既不暴露行迹,又行走起来方便,不知你意下如何?”

鲁小钰想想道:“我随父亲进京办事时,寻找陌生京官,多去西山寻人代为引荐。京城以外西山上,常有自诩超脱之士隐居。这些人自命不凡,不愿入仕,却往往和京畿官员交情匪浅。我等不如一起去结交这些人,施以贿赂,由他们引荐大将军去见欲见之人,许会有事倍功半之效。”

啊,西山上就有贤士隐居?你咋不早说?这可太好了,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219章 论官场大失所望 惊晨梦隔壁发声

王烁闻听鲁小钰说北京西山上就有隐居贤士,不由大喜,双眉一挑道:“这些隐居之士当中,恐怕会有我们需要的人才。如果能从这些人里面找到人才,那些官员,见不见的也就无所谓了。”

鲁小钰淡淡一笑道:“这些人只不过是钻了朝廷的空子。朝堂诸官党派林立。用人自是喜欢用自己一党。

许多来京谋取功名之辈,无在京巨擘为座师,是成不了事的。

直接到人家门上认座师当然不可,便给了西山这些人以空子可钻。

他们勾结巨擘,穿插期间,即得了好处,又让那些巨擘避免直接受贿。自己得了银钱,还对外落个超凡之清名,实徒有虚名而已。”

王烁琢磨半天,终于明白了鲁小钰的意思,看来,这古代官场,也不亚于现代官场嘛。

他核实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些人就是一帮高级掮客,负责给朝廷高官和那些一心钻营的家伙们拉皮条?”

鲁小钰想想,点点头。也就是这个意思,可这话到他嘴里怎么就这么难听了?

王烁不由大感失望。若这古代官场也是这个样子,那就不会有什么人才了。

他现代就生活于其中,实在是对这个再清楚不过了。

你即便是人才,是诸葛亮,那也是你刚刚进来的时候。时间一长,你的棱角,你的才华将一并被打磨掉,否则,你是无法于这环境里上生存的。

也就是说,生存下来的,都是贼骨溜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无是非观念,唯上级之命是从的人。

他要的是人才,不是奴才。

大感失望之余,不自觉就迁怒于鲁小钰道:“你既然对大明官场知道的如此清楚,为何在兰州时不讲?害我白跑一趟!”

鲁小钰冤枉道:“你在兰州也没问过我啊,即便这一路之上你也没问过我,我凭什么要对你讲这个?”

这话听着没毛病,可实际毛病大着呢。王烁为什么来北京?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你鲁小钰岂有不知之理?

但转念一想,这个情况,恐怕不仅鲁小钰知道,像胡琏器一般,熟悉明代官场的人,恐怕都知道,但胡琏器也没说。

关键是,鲁小钰和胡琏器都不能就官场有这些毛病轻易断定,京官里因此就没有人才。

王烁的决定,关系着整个西北的安危,他们在拿不准的情况下,岂敢随意乱说话,影响王烁的决策?何况鲁小钰还是个未出门的闺女,就更不能到王烁这里胡说八道了。

这事还真不能怪鲁小钰。

想到这里,王烁便不再埋怨鲁小钰,摇摇头对她说道:“咱们要的,是真正熟悉天下大势,有运筹帷幄能力的人才。官场到这地步,只能出马屁精,咱们就没必要去浪费时间了。”

鲁小钰受了埋怨,心里也不痛快。但此刻她也觉得,自己当初应该早些提醒王烁才对。

他是他们西北势力的最高长官,每日都有大量的事要做,时间对他来说,真的是很珍贵。

但事情已经这样了,说什么也晚了。

还算不错,她没只顾着自己委屈,而是宽慰王烁道:“大将军不必着急。这京畿附近,风云际会,藏龙卧虎。我等不如就一路闲逛,到得京师。

大将军文武双全,一路定可结交可用之士。说不定大将军渴望得到之人,自然就立于大将军面前了。再者,大将军沿途游历中华大好河山,定可开阔胸襟,增长见识。

李自成大军就在附近,大将军也可就近观其弱点。说不定待从此回转之时,即便寻不到人才,大将军自己心中便有了百万雄师,亦有了定国安邦之策。”

说王烁文武双全,鲁小钰也是违心。武那是没的说,文可就差之十万八千里了。就那一手歪歪扭扭的白话文,连她八岁的时候写的文章都不如!

王烁倒什么也没听出来。他西北有一大堆军政民事要忙,又哪里有时间瞎逛?听鲁小钰如此说,他只有苦笑。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都没地说了。

鲁小钰这一路之上本就有些兴奋。自中原战乱,鲁胤昌已经一年多没带她出来,把她留在家里憋坏了!

这下出来,有种笼中鸟乍获自由的感觉。她当然不希望王烁立刻就返回西北了。

王烁心情却恰恰相反。听鲁小钰说了官场的情况之后,他凭在现代的经验就可以明白是怎么回事,对去见那些京畿官员彻底失去了兴趣。

可不去见这些官员,自己巴巴的跑来京城做什么,这不吃饱了撑的吗?他对自己这个来京城的主意彻底动摇了,这看起来是个馊到家的主意!

来京城,主要是为寻找能帮助他的人才,另外一层意思,自然是避开鲁小钰。这两样一样也没实现,他心情不由坏到极点。

两人心情各异,自然说不到一块去。梁敏这个让他们在一起多相处的主意,恐怕是事半功倍了。

王烁推说自己困了,把鲁小钰打发回她自己的房间,然后插上门,蒙头倒在了床上。却是心情烦躁,思绪万千,迟迟不能入睡。直到三更已过,实在困乏了,才沉沉睡去。

睡梦之中,忽然感觉有动静。他武艺非凡,听觉当然比一般人灵敏许多。

他立刻翻身坐起,窗外,天色已微明。屋内一切如常,房门也是紧闭着。

从甘肃赶到这里,为赶时间,沿途又要躲避顺军,大家都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他都累的浑身酸痛,何况鲁小钰和那些护卫们了。估计他们也都在睡觉,还没醒。

那刚才他在睡梦中听到的动静,难道是幻觉?

不能。练武的人,又经常在战场厮杀,随时面临生命威胁,无论再困再累,都会在心底深处保留一丝警觉,这是本能。

他断定自己绝对是听到了异常的动静,不然体内的本能不会发出唤醒他的信号。

那么,动静到底是从哪里传来的呢?

他再次闭目倾听,终于听到了有人踱步的声音。这声音极轻,是从隔壁传来的。不是他武艺非凡,一般人绝对听不到。

他就住在这客栈二楼的走廊尽头,隔壁就是另一家店铺了。他昨天来时记得,隔壁应该是一间茶铺。

北方人,特别是京津地区,有早上起来喝茶的习惯。在现代还有些老人,早上吃早饭以前,先泡上一壶茶,直到将这壶茶喝败,才吃早饭。

也背不住是有人早上来茶铺喝茶,他不由想到。

这个时代还有茶楼这等好去处,到现代的话,那些茶楼、茶园可不是一般老百姓去的起的地方。再说,那也不是为了喝茶人准备的地方了。

他放松了警惕,重新躺倒,想着再睡个回笼觉。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再次传到他的耳朵里:“到了这个时候,却图偏安一隅,实在可笑!”

王烁不由大吃一惊。

第220章 隔墙听出知己 人才果在眼前

隔壁再次传来人声,王烁不由吃惊。这不是一般百姓谈论的话题!

这屋子的建筑结构是木质的,并不隔音,声音稍高,隔壁就会听见。

兴许是对方在隔壁找个清净地方谈论大事。和他一样,同样是找了最里面的一间,却忘记了还有隔壁这回事。

他也是忘记了这个事情,才选了最里面的这间居室。

他蹑手蹑脚从床上下来,将耳朵贴在墙上倾听。

果然,还有另一个声音在说话,只是声音较小,他在床上听不到。

只听那较小的声音道:“……北方强敌窥伺,中原多盗,政令不能化一,信惟忧国将不国。故冒昧前来,恳烦老先生为国分忧,万望勿辞!”

先前那较大的声音许是因为刚才激动,才不自觉提高了声调。现在却小下来。只听他说道:

“将军谬矣!北京那人薄情寡恩,视臣子如彘狗,早已人心尽失。即便留的他在,亦不能聚我中华之力,抵御胡虏。倒不如倒掉这腐朽之屋,另僻新室。

将军之主,历数年甘疠,几十万大军围困,几经倾覆,仍可东山再起,矢志不渝,非有大志不可为此。

将军当劝其伿け掀涔τ谝灰郏蹩砂胪径希粝抡饫锰樱稳四芄皇帐埃俊

那人说的“北京那人”,分明便是指崇祯!而那被称作将军的所谓主人,应该就是李自成了。

这两个人是谁呢,怎会在涿州会面?王烁心里纳闷,继续听下去。

许久,那被称作“将军”的才言道:“老先生所言甚是。可是,我主兵微将寡,难以独自承担天下大事,在下才出此下策。”

先前那人冷冷道:“将军若如此说,定是不信任于我了。天下乱也久矣,人心思定。且胡虏数次叩关而入,涂炭黎庶。大明子民,饱受其苦,盼明主如盼日月!

将军之主,天纵英姿,登高一呼,定会应者云集,何来兵微将寡之说?纵观天下,舍将军之主,再无英才!此天赐之机也!将军却以兵微将寡搪塞,实无诚意也!如此,恕在下不奉陪了!”

接着就是人站起撩动衣角的声音。

先前那被称作将军的声音道:“老先生且慢!信确有难言之隐。老先生且请宽坐,信慢慢道来便是。”

许久,听得那将军言道:“信一介布衣,然素怀救国之心。当初亦是如老先生所言,以为我主必可成大事而拯黎庶。然一年有余了,信自知所遇非人,心下好生后悔!”

听到这里,王烁不由吃一惊。看来,这将军,应该是李自成手下的重要人物,却对李自成失去了信心和忠诚。这人是谁呢?

那屋里另一人也同样吃惊,忍不住惊呼失声,问道:“何以见得?”

那将军叹息一声,许久方言道:“连年战乱,黎庶倒悬!为今之计,当施以仁政,解民倒悬。是以,我出免赋之策,造童谣以求速决。”

听到这里,王烁不由心中一动。按这人所说,他应该就是李自成手下的谋臣李岩。

可是,他为何自称“信”呢?是历史书记错了名字,还是这人根本就不是李岩,出免赋策略,编童谣的另有其人?他只好再听下去。

只听那人继续说道:“吾策非只免赋二字之简也!免赋以激励黎庶回籍,不纳粮以求失地之众垦荒废之田。严军纪,惩不仁,臣不从。倘如此,则三年而中原复安矣!

而大军攻占之城,收缴官吏之私存,官兵之军械,储备之军粮,辎重,军火,节俭派之,足可支撑经略天下,无需与民摊派。”

原来如此!怪不得李岩名声会如此之大。王烁恍然大悟。

他来到这个时代,一直以为李岩的“三年免赋”不怎么的。免了赋税,免了徭役,上哪儿弄粮食,谁来为政府劳动?他一直以为,正是这免赋政策,才导致了大顺军纪的败坏。原来,人家李岩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抢的明朝的东西,足够李自成打天下用了。

如果李自成按照李岩今天说的这些办法走下去,他最终成为开立新朝的一代帝王,是毫无悬念的。

看来,这个李岩,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这时,就听那人继续说道:“原指望与民休息,早复昔日之中原。待定鼎京师,天下大治,则王师北伐,驱除鞑虏,复我辽东!

实不料,其只见吾策可以驱民以使之利,不顾吾策实为安定天下之本。以此为号令,聚啸乱民,不事生产,仍为盗匪!所过之处,寸毛不生!所掠物资,肆意挥霍!所过之城,体无完肤!士卒不守军纪,官吏只知敛财,比之朝廷,犹过之而无不及!

老先生未至中原,不知中原之祸,已至不可收拾。百里无人烟,千里皆赤地呀!

当今虽无道,然仍不失为正统,诸侯尚以之为首。当今在,则国家在,北边关亦在,胡虏不敢轻动。

若当今不在,天下无英主,则必致大乱,胡虏必趁机有所妄想,如是则吾为天下罪人矣!

吾思虑多时矣,此人非得人心之主,若攻入京师,必致天下大乱!那时恐北奴南犯,则国将不国!”

听到这里,王烁觉得,他找到知己了。这人不但和他想法接近,而且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有着极准的预判。

王烁能知道未来,是因为他来自更远的未来,这个毫不稀奇。而这人能准确预料到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那才是真正的能耐!

人才呀!不管这人是谁,都不能让他跑了。

那人往下说道:“是以,吾多次进言,才使其应允不进京师。然则其所提之条款,当今须全然应允方可消弭其窥伺社稷之妄!

信思来想去,可充调节,说动当今,免天下之大祸者,惟老先生而已!故信冒险前来,求老先生以国事为重,为天下黎庶,担此重任!”

听意思,这个李岩是劝动了李自成,答应不进攻北京,但李自成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

为避免崇祯被李自成消灭,李岩要找个能劝动崇祯的人去劝崇祯,要他答应李自成的条件,以避免崇祯被灭,满清入关的惨剧。

李自成进京之前和崇祯谈判过?这个王烁还真不知道。

但不管怎样,这个主意不错。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在崇祯跟前说的上话呢?自是那屋里的另一人了。

另一个人,会是谁呢?

第221章 身后难说忠奸事 看透昏君不与谋

许久许久,那边再无丝毫声音,大概是那被求为说客的人在思考。

终于屋里的另一人说话了。就听那人道:“将军何以认为,我可担当此任?”

那被称作将军的道:“昔日,老先生曾为武英殿大学士,国之重臣,为国担责,惩治党人。

当是时也,党人垢骂老先生依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