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征途-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朱常洛来时是带着朱翊钧赏赐的十个太监十个宫女过来的,谁知道这些人里有没有细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想了想对王恭妃说道:“母妃,今天父皇为了儿臣杀了不少人,有混堂司的杂役,对了,还有一个听说是启祥宫的人,叫什么章一飞的,那个人好生可恶,看着儿臣被人行刺,居然无动于衷,父皇知道后就把他也杀了。”

今天朱翊钧确实下了一道圣旨,赐死了混堂司的很多杂役,至于章一飞,则是后来补上去的,目的是让他死在被“赐死”之列,这样也就没人怀疑今天“行刺”大皇子的人是他了。

不待别人说话,朱常洛便接着说道:“母妃,洛儿乏了,想休息了。”

“好,洛儿,你今天受了惊吓,是该早点休息。”王恭妃摸了摸朱常洛的头,挤出个笑容说道。

露儿知道该告退了,便施礼后离开了景阳宫。

回到坤宁宫后,有些沮丧的对王皇后说道:“娘娘,奴婢无能,并没有在大皇子那里打探到太多的详情。”

王皇后揉了揉眉心:“他没有对恭妃说起今天的事情。”

“殿下没说太多,关于遇刺的事情前后只说了一句话。”露儿想了想说道。

“什么话?”

“殿下告诉恭妃娘娘,今天皇上下旨处死了混堂司不少人,还下旨处死了一个启祥宫的人。对了,殿下还特意提了他的名字,叫章一飞。”

“章一飞?他为什么专门记住章一飞?皇上居然会下旨处死启祥宫的人?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隐情不成?”王皇后想了想,对露儿吩咐道:“露儿,你让人去打听一下这个章一飞是什么来路。”

“是,娘娘。”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二十九章尽在掌握

更新时间:2011…12…3012:00:23本章字数:4171

许福在东暖阁外,看到从侧廊转角处走来一个穿着略显宽大的坐蟒袍的干瘪小老头时,不由得身子微躬,不待来人走到身前便轻声笑着说道:“老公公,您来了。”

干瘪小老头微笑着点了下头,嗓音略哑:“福子,万岁爷可在?”

“在、在,皇爷说了,您来后直接进去就成。”许福忙不迭的点着头,语气异常恭敬。

干瘪小老头举起手本来想拍下许福的肩膀,但却现在人高马大的许福面前似乎有些难度,不由得呵呵一笑,收回了右手,轻轻的踢了一脚许福:“福子,你小子是越的彪悍了。”

许福尴尬的摸了下头,轻笑着说道:“您老就不要打趣小的了,万岁爷还等着您呢。”

干瘪小老头再次伸出了手,不过这次却是变成了拳头,对着许福的胸膛捶了两下,嘿嘿笑着进入了东暖阁。

许福咧了咧嘴,不过却没有任何不高兴,也只有在这个干瘪小老头面前,他才回归本性,不再是那个胆小而又油滑的小太监。

干瘪小老头叫陈矩,乃是司礼监的第三号人物,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但在二十四衙门中,说他是二号人物也不为过,因为他还兼任着御马监的掌印太监,地位丝毫不次于司礼监的二号人物秉笔太监提督东厂的张鲸。

论起关系来,许福倒是与陈矩有些渊源。

许福自六岁进宫,划给了当时一个叫沈青的太监名下,而沈青又在陈矩的名下,也可以说许福是陈矩的孙子辈,他小时候没少在陈矩面前晃悠。

虽然能够与陈矩扯上关系,但许福却从来没有用过陈矩的名头行事,宫中几乎人人皆知,陈矩为人正直、公私分明、不枉私情,也确实没人看到过陈矩徇私过一次。

进了东暖阁,陈矩并没有像张鲸那样静静的等待朱翊钧忙完手中的事再行礼,而是进门便拜:“老奴见过万岁爷。”

朱翊钧头也不抬的轻声说道:“你来了,先起来等一会吧,待朕批阅完这份奏折。”

“谢万岁爷。”

过了大约半盏茶时间,朱翊钧抬起头来,看着陈矩笑着问道:“事情都办好了?”

“回万岁爷,都办好了,除了许福之外,当时许福带去的在场所有锦衣卫全都消失了。”陈矩恭敬的解释了一下,犹豫了片刻,还是说道:“许福……嗯,据老奴所知,他与启祥宫苏荷结成了对食……”

“你这老货,宫中什么事都瞒不过你,居然连别人这点私情都被你得知。”朱翊钧笑骂道,然后摆了摆手:“算了,朕知道什么事需要让人知道,什么事不能让人知道,许福也同样知道,轻重缓急他还是能分得清的。再说,朕可不像你这老货,一点私情都不讲。”

陈矩只是笑着躬了躬身子,没有答话,这个茬可不好接。

“呵呵,说道私情,朕今天便做了一件大大的私情。”朱翊钧轻声说道。

“万岁爷是指没有揭穿大皇子殿下撒谎的事?”陈矩微笑着轻声猜道。

“不,这只是一部分,朕今天不但没有揭穿他打死章一飞的事,更是在乾清门面见那些所谓的‘功臣’时,一时兴起当场下了给他们加官的旨意。你说这算不算是给了朕那儿子一个大大的私情?”朱翊钧笑着问道。

“噢?万岁爷,这似乎有失威仪吧?何况,你下旨嘉奖宦官倒是可行,但不通过内阁直接下旨加封外臣,您不怕那些言官又要说这是中旨,说您枉私情?”陈矩有些奇怪了,皇上一直都是很爱惜自己的名声的啊,怎么这次难道不怕言官闹腾了?

“陈矩,你老实回答,觉得朕的这个儿子怎么样?”朱翊钧没有解答陈矩的疑问,而是问起了陈矩对朱常洛的看法。

陈矩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下,说道:“仅从这件事来看,虽然大皇子一开始就牢牢的把握住了先机,把那些人玩弄于股掌之上,但基本上还是靠以势压人,不然,那些人不会这么轻易上当,事情最后处理的也有点草率,留了不少漏洞,能够做到这点,中资之人便可……不过,考虑到大皇子的年纪,那么便可把大皇子归于上资之人。”

朱翊钧呵呵一笑,对于陈矩的评价不可置否:“身份不同,所考虑的也就不同,有时候以势压人倒也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其实,章一飞的出现就是个意外,他本来是想去教训张永年的,你猜他为什么会这么冲动?而不是选择去找皇后或者朕来告状?”

“杀鸡儆猴!”陈矩的回答很简练。

朱翊钧微笑着轻摇了下头:“当时朕也是这么想,还觉得一直都小看了这个儿子。但是,生了章一飞的事情后,朕突然觉得,是小看的太多了,你知道如果没有章一飞事情,他打了张永年就返回的话,朕会怎么想?”

“老奴不知。”陈矩虽然正值,但不傻,这种话怎么可以乱说。

“朕会觉得,这小子不愧是朕的儿子,敢作敢为!事后朕不但不会处罚他,说不定稍微责骂几句后,还会有奖赏,并对他好感大增。但章一飞跳出来后,让朕认识到,这根本就不是敢作敢为,而是在跟朕耍心机!”朱翊钧侃侃而谈,心情似乎很好,完全没有因为朱常洛对他耍心机而生气。

“果真如万岁爷所说,那老奴认为给大皇子一个天资的评价,似乎也无不妥。”陈矩有些吃惊,难道大皇子小小年纪,真的就如皇上所说,把握住了皇上的心里?

不过,换个思路,陈矩便也有些释然了,当今皇上不也是在六岁的时候在皇宫中对骑马而行的隆庆皇帝一句“陛下是天下之主,小心点,别摔着”而把握住了隆庆皇帝的心思了么!

“你现在知道朕为什么今天会宁愿有失威仪和下中旨了吧?”朱翊钧笑着问道。

“老奴愚笨,只猜到了一点。”

朱翊钧不以为意:“他们那些人除了……之外没有人知道朕早就知道他们在撒谎,朕让他们改口行刺大皇子的不是章一飞,那么便等于朕丝毫不顾及大皇子的安危而偏袒…启祥宫。换作之前朕才不在乎他们的想法,但现在大皇子让朕刮目相看,那么在那几个说不得会成为他心腹的人前,朕就要给他们留下朕也非常重视大皇子的印象才行,不然,朕那儿子千辛万苦好容易才‘骗’到的下属还不立马离心啊!”

“呃!本来老奴还想问要不要把他们几个都处理掉呢,看来现在已经没有必要问了。”陈矩轻笑着说道。

“呵呵……”朱翊钧也笑了起来:“不过,你还是要派人监视着他们。朕打算对大皇子冷藏一段时间,有可能三五年,或许七八年,总之是不会太短的,毕竟年纪轻轻锋芒毕露不是好事,出头的橼子不是那么好做的。这段时间如果那些人耐不住寂寞,就送他们上路吧。”

陈矩心中一突,看皇上这是要培养大皇子啊,难道皇上已经选定了大皇子为太子?

朱翊钧仿佛猜到了陈矩在想什么:“朕并没有选定东宫,要想做太子,先让朕满意了再说!”

“呵呵……”陈矩轻声笑了笑,这可不是他该了解的事情,很明智的转移了话题:“万岁爷,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似乎对这件事都很上心。”

朱翊钧微皱了下眉头,考虑了片刻后,说道:“陈矩,你派人给皇后递个话,就说这件事朕不希望节外生枝,她知道该怎么做。”

“是。”躬了躬身子,陈矩心中已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委婉的向皇后表达皇上的这个意思,这可不是好差事,弄不好就会被皇后迁怒。

“另外,你让许福去一趟启祥宫,就说朕这段时间要忙于政务,就不去启祥宫了。”朱翊钧紧接着吩咐道。

“是。”陈矩心中了然,虽然明知道这件事不是郑贵妃做的,但皇上还是要借此事警告一下郑贵妃,让她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看来待会还是提醒一下许福,什么事可以让启祥宫知道,什么事只能埋在心里。嗯,杂家这也是在替皇上办事,不算徇私。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三十章忧心忡忡

更新时间:2011…12…3012:00:24本章字数:3354

明代朝会,分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其中以正旦、冬至和万寿圣节三日举行的大朝最重,皆大会朝班,百官四夷上表称贺。每月初一(朔)、十五(望),百官公服行礼,为朔、望朝。以上二朝均御正殿,即皇极殿,属礼仪性质,只行“朝贺之礼”,不引见奏事。常朝主要是早朝,在内阁制度还没完善之前,政务的处理集中在早朝。

在参加早朝时,凡有资格参加的所有京官和北京地区的地方官,在天色未明之际就要在宫门前守候。宫门在钟鼓声中徐徐打开,百官进入宫门,在殿前广场整队,文官位东面西,武官位西面东。负责纠察的御史开始点名,并且记下咳嗽、吐痰等以至牙笏坠地、步履不稳重等等属于“失仪”范围的官员姓名,听候参处。

一切就绪以后,皇帝驾到,鸣鞭,百官在赞礼官的口令下转身,向皇帝叩头如仪。鸿胪寺官员高唱退休及派赴各省任职的官员姓名,被唱到的人又另行对皇帝行礼谢恩。然后四品以上的官员鱼贯进入大殿,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官员向皇帝报告政务并请求指示,皇帝则提出问题或作必要的答覆。

在大明早期,这一套早朝程序在日出时开始,而在日出不久之后结束,每天如此,极少例外。

但在宣德十年正月,宣宗崩逝,接位的英宗还是个九龄稚童,完全不具有当朝处断政事的能力,甚至朝堂久坐都成问题,早朝的缺陷顿时暴露出来。为此辅政大臣提出折衷方案:规定每一早朝,止许言八事;所奏事目,通政司先一日进呈“面帖”,由内阁预先处分,皇帝只须照答即可,由此,内阁的权力和作用开始彰显出来,并逐渐“架空”了早朝。

隆庆六年,同样是幼君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继位,为了照顾年幼的朱翊钧,早朝更是消减为每月逢三、六、九日上朝,从此早朝一月只举行九次。

万历皇帝的早朝,较之前代,已经变得省简了很多。先是早朝的地点已很少再在正殿,而且在一般情况下早朝人员都不经午门而集结于宣治门,所有骏马驯象的仪仗也全部减免不用。其次,御前陈奏也已流于形式,因为所有陈奏的内容都已经用书面形式上达,只有必须让全体官员所知悉的事才在早朝时重新朗诵一遍。

朱翊钧自登上帝位以来,万历十年前由于慈圣皇太后和张居正对他的要求很严,他基本上很少缺席早朝。万历十年亲政后,尽管知道早朝只是个形式罢了,并无太大作用,但他一心想做一个有作为的贤君,不想让人诟病,所以这几年早朝还从没有旷废过。

今天是初九,又到了早朝的日子。三月份的北京城春寒料峭,仍是一片肃杀,再加上午夜时分春雷咋响,并扯起了漫天雨丝,虽仅落了一个时辰不到,但天气却也越显得阴冷。

巡夜的更夫皂隶挂着清鼻涕刚敲响了五更的梆子,远处各城楼五更的鼓声也紧接着传来,刚刚还萧瑟清冷的北京城忽然喧哗起来,喝道声、避轿声、马蹄声、招呼声连成一片,通往皇城的各条街衢上,大小各色官轿一乘接一乘匆匆抬过。

此时的午门已经大开,各色官轿、马匹、甚至还有骡子都在此自动有序的停了下来,各级官员或下轿、或下马、或栓骡子,然后整理一下衣服,冲相熟的官员拱拱手,继而迈开官步,越过午门,踏上五龙桥,奔宣治门而去。

今时的早朝早已不同往日。早先负责纠察的御史除了点名之外,还会记下咳嗽、吐痰等以至牙笏坠地、步履不稳重等等属于“失仪”的行为进行御前弹劾,但这些年早朝那些值班御史唯一的作用便是点卯外加维持一下秩序,至于对“失仪”的弹劾,早就成为了过眼云烟。

宣治门外官员越聚越多,今天似乎有些反常,他们并没有如往昔般或闭眼假寐,或哈欠连天的静待帝临,而是三五一群、七八一堆的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

今天的纠察御史似乎也忘记了职责,不但没有出言阻止或者提醒,甚至几个纠察御史自己也聚成一团,低声细语的交换着意见。

皇城刻漏房刚报了寅牌,不一刻便见皇城午门内东南角的内阁衙门的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缓缓打开,内阁辅申时行、次辅许国、阁臣王锡爵、王家屏依次从门里走了出来。内阁就在宣治门不远处,他们这些阁臣到来后,当然不用在这阴冷的天气里傻等,回内阁各自烧着炭火的公房中眯上一阵,等候小吏提醒便可。

宣治门外众官员反常的情况当然瞒不了几个内阁大员,他们并没有马上向宣治门而去,而是内阁门外不远处停了下来。

“诸位,眼瞅着皇上就到,咱们也就长话短说。对于即将到来的朝会情况,想必诸位也有所预料,很显然内阁今日必会处于风口浪尖,咱们谁也无法置身事外。要么支持皇上的决定,这也是内阁的职责,不过却会得罪天下士林,成为科道言官的攻击对象,或许还会名声扫地;要么与众臣一起,拥护皇长子为东宫,此举会得到士林称赞,也许还会名留青史,但却会得罪于皇上,前途也许堪忧。”

申时行先开口,看了一眼面色凝重的三位阁臣,接着说道:“想来诸位或许早就考虑好了自己的立场,不过,老夫认为,内阁如果只出一个声音的话,不论咱们做怎样的选择,都不会孤立,能够共同担当相继而来的压力,那样对咱们大家是最有利的。不然,你总是要单独面对一方的压力,无论哪一方的压力都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

许国和王锡爵、王家屏相视了一眼,都没有主动开口。他们当然都懂得这个道理,不过之前别看申时行无论是在皇上面前还是在其他大臣面前都是一幅好好先生,但在内阁却是大权独揽,各种紧要的拟票全是他一人拿主意,他们三位阁臣只能分别负责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这让他们在立储的事情上怎好与申时行商议?意见一致了还好说,万一意见相左,这不是自找不痛快么?

能够成为内阁大臣,哪一个之前不是一呼百应的人物?哪一个能没有自己的嫡系?哪一个不顾及自己的脸面?在今天之前他们可是都已经给自己的下属明确表态了,如果与申时行所说的意见不同,这让他们怎么跟自己的下属交代?这不是打脸吗?何况,内阁有辅在前面顶着,我们不表态两不得罪不是更好么?

申时行叹了口气,心中颇为无奈。他本来已经打算好了,哪怕是“养病”也要避开今天的风口,等事情逐渐明朗之后自己再“康复”,所以也就没有事先找阁臣“商量”一下。但事与愿违,没想到昨天居然生了大皇子被行刺的滔天大事,自己要是还按计划“养病”,万一被推出来承担责任咋办?那“养病”说不定就顺理成章的“病退”了!

既然不能“养病”,那就没有任何理由不来早朝。毫无疑问,今天的早朝内阁绝对会处在风口浪尖,而作为内阁辅,更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皇上肯定希望得到内阁的支持,科道言官和守旧大臣也一定希望辅能站在他们那一边。

无可否认,今天绝对要选定立场了,模棱两可别人也许还可行,但作为辅只会两边都得罪。但无论得罪哪一边,只要内阁的意见统一,阁臣保持步调一致,共同来承担一方的压力的话,这个坎也许就能迈过去,辅的位置还能坐的稳妥。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三十一章有点不寻常

更新时间:2011…12…3112:05:38本章字数:3846

申时行清楚,要想让三位阁臣同意自己的意见,那么必须要把事情的弊端重点表述,最好超出他们的预料之外,然后逼迫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选择,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权衡利弊,那样变数太多。所以,他没有在内阁里面与三位阁臣商谈,而是选择此刻皇上随时都会到来的时候,以增加紧迫感。

“不瞒诸位,老夫已经做好了致仕的准备。”申时行语出惊人,取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奏折,打开展示了一下,赫然是一份请求致仕的奏疏。

“只要内阁的意见不一致,那么面临的压力绝对会超出你的想象,在阁臣这个位置上便很难做下去,致仕也许会是唯一的选择。”

制造了足够的心里压力之后,申时行根本就没有给其他人考虑的时间,马上摆明立场:“老夫觉得,祖宗规矩,怎能轻易改变?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我大明已经延续了二百年,一直相安无事,贸然否决,安知不会产生祸乱?”

他明白,只要三人中有与自己意见一致的,那么对方就会松口气,毫不犹豫的跟着表态,到时,本来就非常大的压力还会陡然增加,持相左意见的人说不得就会被迫同意。

申时行还有两张底牌,王家屏由于刚入阁之故,暂时很少明确表过态,但这个人在做皇上的日讲官时,以敢言而著称,经常顶撞皇上,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守旧大臣!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会出言支持。

此外,另一个新入阁的阁臣王锡爵,不但与申时行同为嘉靖四十一年的同榜进士,当年申时行是状元,而王锡爵是榜眼,两人更是苏州老乡,并且关系维持的一直还算不错!申时行相信,只要王家屏开口后,无论王锡爵持何种意见,都会碍于情面进行支持,剩下的许国便不足为虑,那时大局已定,许国只有同意。

果然,申时行话音刚落,王家屏便紧跟着开口道:“我支持首辅意见,传了几百年的祖宗规则,岂能说变就变?礼法岂可轻废?”

许国与王锡爵同时都微皱了下眉头,他们本打算“和稀泥”的,不会明确表态。内阁有首辅在前面顶着足以,他们只想摇一摇旗,但绝不呐喊,两边他们都不想得罪,也得罪不起。

不过,显然申时行前面的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再加上王锡爵抹不开面子,只好表态:“首辅说的不错,皇长子为东宫合情合理。”

瞬间,三人全都看向许国,等着他的表态。

许国暗骂了几句,***,有这么欺负人的吗?这下不表态的话,不但会得罪两边,就连内阁也很难容下自己了。没办法,此时只有表态了,并且连选择的权力都没有,只能无条件支持“内阁”做出的决定。

“我支持内阁的意见。”许国有些不情愿的开口说道。

申时行笑了,放下心来,内阁意见终于统一了,这下自己的首辅之位算是有了保障。到时支持册立皇长子,如若皇上追究起来,内阁的四个阁臣的意见都一样,你敢问罪,还有谁做事?

“诸位,走吧,皇上来了。”申时行抬头一看,刚好看到宣治门的大门从内打开,知道皇上到了宣治门了,便开口提醒道,然后,一马当先的昂首向宣治门行去。

剩下三人相互看了看,谁也没有再说什么,按照阁臣排序,许国先行,接着王锡爵,最后是王家屏相继朝宣治门而去。

在宣治门打开的瞬间,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自动列好了队,文官位东面西,武官位西面东。朱翊钧乘龙舆来到宣治门,许福大喝一声“皇上驾到!”便算了事,并没有如传统早朝般鸣鞭、礼赞,骏马驯象的仪仗也全部免除不用了。

文武百官在赞礼官的口令下转身,向皇帝叩头请安;接着鸿胪寺官员高唱致仕及派赴各省任职的官员姓名,这些被唱到的人又另行对皇帝行礼谢恩;然后全体官员在许福代替皇上的大喝“免礼”声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