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明末之旅-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丰道:“父亲,这周围的大片荒地全是我们家的吗?”

看着这片荒地,张远祥苦笑着道:“当初头脑发热,觉得地价便宜,一口气全面买了下来,哎,现在全部砸在手里了,这些荒地土质很差,不适合种地,即使想卖掉,也卖不起价钱。”

张丰恍然,终于明白,自己家的织坊为什么当初投入了数千两,一下子几乎掏空了所有钱财,原来顺带买下了这么一大片的荒地,张丰目测,这一片荒地的面积起码两三百亩。

我的个乖乖,两三百亩的面积。

张远祥讪讪的道:“丰儿,为父当初就是见地价便宜,一亩地只要几两银子,一口气将这片荒地全买下来,本来准备等有钱之后将这里全部开垦成为旱地,想着能赚一大笔,没有想道,哎……”

一亩地只要几两银子,绝对是白菜价,难怪张远祥一下子买了两、三百亩。

一亩水田价值起码二、三十两,一亩好一点的旱地,价值也要十两以上,如果这一带真的开垦成为旱地,也确实能赚一大笔。

张远祥在那里唉声叹气,非常懊悔自己当初的决定,而张丰则微微兴奋,心中想道,好大的一片地啊,还如此的平坦干燥,好,非常好!

张丰道:“父亲,这么大一片地,这也许是一件好事。”

一件好事?

张远祥惊异的看了看张丰,这么大一块地砸在自己手上,张远祥一直急着脱手,织坊加这一大块荒地,要价五百两,找了好几天才找到一个买家,根本就无人问津,现在,张丰说是好事。

张丰心情高兴,笑着道:“父亲,我们去织坊看一看。”

张远祥点一点头,两人进了大门,进入院子里面,院子像一个大四合院,一间间民房里面,正摆了不少的织布机,正有不少的人在忙碌。

一个带着瓜皮小帽的中年人满脸恭敬走了过来,“老爷,您来了。”

张远祥点一点头道:“丰儿,这是杨管事。”

杨升海其实算得上张远祥的一远房亲戚,因为粗通文墨,也会算账,被张远祥请了过来,在织坊担任管事。

杨升海是一个非常机灵的人,马上道:“大少爷,您好。”

张丰热情的道:“杨管事,你好。”

见自己大少爷这么客气,杨升海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心中微微激动,在这个时代,等级森严,没有人人平等这一说,在杨升海的心目之中,大少爷就是高高在上的,哪里会和自己一个下人这么客气。

张丰看杨升海的表情,心中很快明白,为了不显得太出格,张丰倒也没有再和杨升海说什么,而是对张远祥道:“父亲,我们到处看一看。”

于是,张远祥和张丰在前,杨升海恭敬的跟在后面,张丰在织坊到处看了看。

织坊的工人一片忙碌,但张丰看出来,这里很不规范,织机也是非常老式的那种,效率非常低下,估计一个熟练工人几天也织不了一匹布。

看到这样低下效率,张丰心中想道,效率非常低下,劳动力成本占了极大的比重啊!同时,张丰也注意到了整个生产流程,棉花从外面采购,然后纺纱,织布,染色,最后出售。

张丰心中想道,如果能提高效率,还是大有钱赚,也能解当前的困局,心中有这样的想法,张丰的眼光一变,开始从技术和工艺的角度看着这一切。

看了一番之后,张丰就兴奋和高兴起来,因为张丰已经找到了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张丰道:“父亲,我们一天织多少匹布?”

张远祥道:“我们一天能织十几匹布,以前每一匹白布能卖到一两三分银子,现在比较难以卖出去,一匹白布能卖一两银子就不错了。”

旁边的杨升海恭敬的道:“大少爷,我们三十几张织机,一天织出十几匹布,已经非常不错了。”

显然,杨升海对这个数量非常满意。

张丰就只能暗暗摇头了,这样的效率,三十几张织机,三十几个熟练织工,再加上纺纱工人等,整个织坊差不多七、八十号人,一天才十几匹布,张丰无语了。

不过,想到这是明末,生产力本来就极为低下,张丰又渐渐释然,同时,感到自己机会来了。

改良一下织布工艺,提高织布效率,这对张丰来说,难度不大。

通过和张远祥、杨升海交谈,张丰也弄清楚了,一个熟练织工日薪大约二、三十文钱,一匹布需要的工资成本大约占了七成以上。

工资加材料,再加上其他,织出一匹布的成本大约八、九百文钱,像以前,一匹布能卖一两三分银子,也就是一千三百文钱,自然利润丰厚,现在卖一两银子,只能算是薄利,如果销路不畅,造成积压的话,亏本也有可能。

张家的这个织坊就是一直亏本,这也是张远祥想低价卖掉这个织坊的原因。

张丰道:“父亲,如果效率能提高一倍以上,会怎么样?”

第四章“飞梭”的出现

张远祥经营织坊已经不是一两年,深知其中的道道,闻言,眼睛明显一亮,但是,很快就暗淡下去。

要提高效率,谈何容易。

旁边的杨升海也道:“大少爷,你是想延长时间,让织工每天干六个时辰的活?”

张家织坊算是比较人道的,织工们每天干活五个时辰,也就是十个小时,而有一些织坊,织工们每天起早贪黑,一天干六个时辰,也就是十二个小时的活。

这个时代可没有劳动法,你爱干不干,织坊的老板们牛气得很。

张丰道:“不,用不着延长大家的干活时间。”

“真的!”杨升海不可置信的看着张丰。

“丰儿,你真有办法?”张远祥也两眼放光的看着张丰。

张丰自信的道:“当然,我当然有办法,我有信心,成倍的提高织布效率。”

成倍提高织布效率!

张远祥心中马上就活动开了,效率提高一倍,就能节省大量的工钱,一匹布的成本就可以足足降低两、三百文钱。

一匹布降低两、三百文钱!

这么一算,张远祥自己心中都吓了一跳,如果真能这样,那自己的这个织坊就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

张远祥再次道:“丰儿,真有办法将效率提高一倍?”

张丰道:“父亲,我真的有办法。”

“好,好,太好了。”张远祥高兴得连连说了几个好字,然后做出了这一生最英明的决定,张远祥道:“丰儿,为父这个织坊不卖了,从今天开始就交给你了。”

接着,张远祥又道:“杨管事,从今天开始,织坊的一切全听大少爷的。”

杨升海道:“是!以后全听大少爷的。”

………

从自己家的织坊回来之后,张丰就闭门不出,躲在自己的房间之中,张远祥还以为张丰在休息,在养伤,其实,张丰正在绘图。

对,正在绘图!

桌子上一张白纸摊开,张丰正在画着一张设计图,如果是懂行的人一看就会明白,这是“飞梭”的设计草图。

在纺织史上,不,在整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中,飞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飞梭的出现,推动了纺织工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蒸汽机的发展,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飞梭实际上是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滑槽两端装上弹簧,使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所以飞梭能使织布速度变快。它能大大的提高织布效率。

工科出身的张丰,绘制飞梭的设计图纸自然没有一点问题,唯一有一点麻烦是没有铅笔,毛笔显然不适合绘制工程设计图,张丰只能暂时用木炭细条代替。

绘制完成设计图,张丰心中大定,接下来就是要找到一个比较高明的铁匠,将这飞梭制造出来。

制造飞梭,唯一的难点可能在弹簧的制作上,需要找到弹簧钢,有了合适的钢材才能制造出弹簧。

为了保密,防止泄露,张丰绘制得全是零件设计图,这些零件组装在一起才构成飞梭,找人制造的话,肯定要将各零件分开做,最后自己再将零件组装在一起就可以了。

其实,飞梭不仅能提高棉布的织布效率,也能提高棉布质量,以及能织更宽的棉布。

使用普通的梭子,得有两个人配合,如果使用飞梭,不但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而且能织比以前更宽,质量更好的棉布,当然,效率也更高。

“恩,飞梭设计好了,相应的,织机也要做相应的改进,以便适应这种飞梭,将织布效率成倍的增加。”张丰心中这样想着。

“也许,这能化解目前的困局。”心中这么想着,张丰收好这些设计图纸,准备去城里找工匠将飞梭制造出来,尽快在织布机上进行试验。

心中正这样想着,张丰听到客厅方向似乎传来传来了动静,似乎有什么争吵声。

“什么事情?”

张丰心中纳闷,因为这声音不是张远祥的,而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声音。

心中满是疑惑,张丰马上朝客厅走去,走进客厅,张丰发现,自己的父亲正在和几人说着什么。

自己的父亲低声下气,似乎还在哀求着什么,张远祥的身后站着一个年近五旬的老者,这是自己家的管家周孝海。

除了自己的父亲和管家,对方一共三人,为首的为一个留着一撇山羊胡须,三角眼,看上去面相不善的中年人。

中年人声音很大,面带冷色,似乎在逼迫张远祥,刚才激烈的声音,正是中年人发出来的。

看到张丰,张远祥马上道:“丰儿,你怎么来了,你的伤还没有完全好,快回房去休息。”

这样的情况,张丰怎么可能回房,张丰在张远祥身边的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平稳的道:“我已经基本完全恢复了,父亲,这是什么事情?这几位是?”

张远祥道:“这是徐老板,来催债的。”

原来是来要钱的,张丰知道,自己父亲借了对方两千两银子,对方态度居然冷傲强硬,这完全是硬逼着还钱的节奏。

中年人看了一眼张丰,冷哼一声,然后强硬的道:“张老板,钱准备得怎么样了,只有五天时间了。”

张丰稍微沉思一,朗声的道:“徐老板,还有五天的期限,居然劳你大驾亲自上门?”

张丰的意思很明显,既然距离还钱的期限还有五天,你急什么,催什么,态度还这么冷傲。

张丰开口,张远祥微微一愣,不禁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张远祥感觉自己的儿子越来越不一样,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气势,不再像以前那样的青涩。

中年人伸出四个手指头,冷冷的道:“还有五天?这可是四千两,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你们肯怕四百两都没有筹齐吧。”

旁边的管家周孝海急忙道:“徐老板,您算错了吧,我们老爷当初只借了两千两,就算是算上利息也没有四千两啊!”

中年人道:“利滚利,一共是四千两,要不我再给你们算一遍。”

利滚利,闻言,周孝海不再做声,周孝海知道,如果是利滚利,利息又很高的话,当初两千两的本金到现在真有可能会达到四千两。

高利贷,简直吃人不吐骨头,两千两的本金,一年的时间居然翻倍,居然要还四千两。

张远祥好声好气,再次哀求道:“徐老板,能否再宽限一个月,我那织坊已经找到买家,再过一个月,到时我一定还钱。”

中年人看了看张远祥,冷冷的道:“刘老板,我看即使再过两个月你也无能偿还我那四千两白银。”

说完,中年人冷哼一声,一脸倨傲,不再说话。

中年人旁边一名随从模样的样,打量了一下这所宅子,缓缓的道:“张老板,宅子不错,还不了钱那就用宅子抵吧,我们吃一点亏也算了。”

无耻,十分无耻!

这样的一所宅子,前面有门面,后面有宅院,起码值五、六千两银子,对方居然说自己吃一点亏算了,真不要脸。

上次被徐家二少爷带着几个随从打了一顿,张丰一直想着报仇的事情,中年人正是徐家二少爷的父亲,没有找到小的,在老的身上出一出恶气也不错,另外,看这中年人也不是什么好鸟。

心中有这样的想法,张丰冷冷的道:“距离还钱期限还有五天,到时我们一定还钱,现在,这里不欢迎你们,你们全部给我出去。”

中年人,也就是徐顺本,没有想道张丰比自己还要嚣张,心中气愤,大声的道:“你,你……”

张丰道:“你什么你,给老子统统滚出去!”

徐顺本气得浑身颤抖,他跳着脚大吼:“你,你太不像话了,我们走!到时不能还钱,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说完,徐顺本狠狠的盯了张丰一眼,张丰也一定不势弱,瞪着眼睛回了一眼,心中想道,看什么看,老子怕你啊!

张丰真不是一个怕事的主,反正和徐家已经势同水火,张丰更加不会怕,不会给对方丝毫面子。

徐顺本见张丰这样,知道今天讨不到好,只能又狠狠的丢下一句,“你们等着瞧。”

看着徐顺本等出去之后,张远祥叹了一口气,缓缓的道:“丰儿,你刚才莽撞了。”

张丰知道,自己的父亲还抱着希望,想在徐顺本面前放下身段,说上一些好话,争取对方再宽限一些时日。

但这不可能,张丰推断,只怕当初借钱就是对方早就设计好的一个陷阱,目的就是想弄到自己家的这处宅院。

张丰道:“父亲,对付他们只能这样,不能给好脸色,对了,当初我们怎么去找徐家借钱呢?”

徐家素来没有什么好名声,尤其是在放高利贷方面有名的心狠手辣,前几个月,更是硬生生的逼死一个未能还钱的苦主。

张远祥道:“当初正好需要一笔钱,不知道徐家怎么知道我手头紧,主动找上门来,答应借两千两给我,哎,现在看来,一切似乎不是这么简单。”

张丰心里跟明镜似的,果然,果然是这样,自己的猜测没有错,对方借钱的目的真的是想将这处宅院收为己有。

看到张远祥苦着一张脸,在那里唉声叹气,张丰道:“父亲,不要担心,我已经找到提高织布效率的方法,将成倍的提高织布速度,我们很快就有钱偿还给徐家。”

这么快就找到了提高织布效率的方法吗?

闻言,张远祥的脸色终于好了一点,渐渐的转阴为晴,“丰儿,这样一来我就放心了。”

说完,张远祥终于心中一轻,连旁边的周孝海也面露喜色,替张丰高兴。

第五章速度倍增

赵铁匠在松江府的众铁匠之中算是小有名气,赵氏铁匠铺也可以追溯到赵铁匠的爷爷的爷爷。

今天,赵氏铁匠铺来了一位非常特殊的客人,对方要求打造一些在赵左林看来非常稀奇古怪的东西。

这些东西,打了一辈子铁的赵左林从来没有见过,好在对方对这些东西了然于胸,不但带来了图纸,还在旁边指导赵作林怎么打造。

这位客人自然是张丰,张丰先在另外几家铁匠铺打造了几样“飞梭”的零件,现在又来到了赵氏铁匠铺。

构成“飞梭“的那几样零件,张丰分开打造,最后自己进行组装和试验,按照图纸,在张丰的指导之下,叮叮当当声之中,进行得比较顺利。

在零件的打造当中,张丰也不得不佩服赵作林的手艺,刚才打造的是构成“飞梭”的重要零件,要求相对较高,但赵作林打造的这零件完全达到张丰的要求。

因为没有卡尺等测量工具,暂时无法检验零件的质量情况,不过,张丰看来,这里零件打造得非常不错,肯定没有问题。

至此,几乎忙了一天的时间,终于将“飞梭”的零件打造齐全,只差弹簧,接着,张丰又让赵作林为自己打造了一把铁尺。

铁尺长约三十公分,上面将刻上刻度,这将是毫米制的铁尺,这是张丰的第一件测量工具,组装飞梭,以及以后再打造“飞梭”都用得上。

技艺精湛的张作林打造这样一把铁尺,自然不在话下,张丰的要求一提出,不用很久,一把新鲜出炉的铁尺就打好了。

张丰拿着打造好的铁尺看了看,铁尺笔直,宽度和厚度也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只是铁尺光滑,没有刻度。

刻度的事情,张丰准备自己刻上去,且采用毫米制度,一寸等于多少毫米,张丰完全能计算出来。

没有游标卡尺,暂时使用精度到毫米的直铁尺也算不错,至少不会捉瞎,不用再靠目视判断零件的尺寸。

直铁尺制作好,“飞梭”的零件基本齐全,只差弹簧。

在张丰看来,赵作林的手艺没有二话说,在自己的指导之下,肯定能将弹簧制造出来,关键是有没有弹簧钢。

张丰道:“赵师傅,你这里有没有上好的精钢?”

赵作林的回答让张丰大为放心,赵作林自豪的道:“张公子,你算是找对人了,我们这是百年老店,我爷爷的爷爷就在此开铁匠铺,正收藏了不少上好的精钢。”

还有不少?

张丰心中大喜,高兴的道:“赵师傅,带我去看一看。”

赵作林带着张丰出进了铁匠铺的后院,在一间房间之内,正有不少的好钢材,也就是赵作林的收藏。

张丰是谁,专业眼光非常厉害,一看就知道这些钢材不错,虽然和现代的各种合金钢材没办法比,但在大明朝,绝对是质量最好。

要制造弹簧,需要弹簧钢,张丰从这一大堆钢材之中选了一块能制造弹簧的钢材,然后,拿出了弹簧的设计图纸。

赵作林没有想道,世界上还有这种被叫做“弹簧”东西,设计之巧妙,简直堪称绝伦,赵作林不禁佩服的看了看张丰几眼。

在制作弹簧过程之中的一些工艺方法,更是让赵作林眼界大开,仿佛一扇全新的大门打开在赵作林的面前。

赵作林好想拉住张丰好好的请教一番,不过,弹簧制造好之后,张丰急着离开,急着回去组装“飞梭”。

临走的时候,张丰嘱咐道:“赵师傅,我今天在这里打造的这些东西,还望你保密。”

赵作林连忙道:“一定,一定。”

从心里上讲,赵作林还希望张丰再次过来,到时自己可以请教张丰一些东西。

………

张家织坊。

杨升海非常奇怪,自己的大少爷在捣鼓什么,多次路过那件房间的时候,不禁朝紧闭的房门看一看。

按照张丰的要求,杨升海收拾一间算是宽敞的房间,抬来了一张织机,张丰需要的一些工具,比如锯子,锤子,凿子等等,杨升海也一一为张丰找来。

房间之中。

张丰已经忙碌了超过一个时辰,此时,大功接近告成,飞梭已经组装完成,且织机也进行了小小的改造,已经能进行织布操作。

张丰心情微微激动,自己试了试了。

“哦也!”

张丰高兴的大喊一声,跳了起来,张丰试着自己织了几下,非常的顺利,大功告成!

难怪张丰高兴,这可是划时代的创举,“飞梭”提前一百多年出现,出现在了大明朝,出现在张家织坊之中。

“哈哈……”

张丰高兴的大笑起来,一扫以前的担心和紧张,有了这个东西,不再用为还钱担心了,相信,很快就会财源滚滚而来,不但能为自己创造大量的财富,同时,纺织工厂的创建成为了可能。

张丰已经想好了,既然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既来之,则安之,自己要做出一番大事业,而这大事业的起点就是工业,而工业的起点就是纺织业,首先建立一家大型的纺织工厂,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

杨升海正好经过张丰的房间门口,听到房内大喊大叫的,杨升海心中一惊,马上就推门进来,不解的问道:“大少爷,您这是怎么了?”

张丰看到杨升海,不禁恍然,自己刚才有一点失态。张丰连忙道:“杨管事,我没事,刚才太高兴了,一时没有控制得住。”

杨升海道:“大少爷,有什么大喜事?”

张丰道:“杨管事,你过来看一看,看这张织机有什么不同。”

杨升海知道,张丰一直在捣鼓这织机,认真一看,这织机和别的织机还真有一点不同,似乎多了一些东西,但这多出来的东西,杨升海暂时看不懂。

张丰道:“杨管事,去外面叫一个人进来,试一试咱们的这新织机。”

杨升海非常好奇这张织机有了这样的变化之后有什么不同,闻言,马上就去外面叫了一个织工过来。

李菊香是一个熟练织工,在张丰的面前,显得有一点微微的拘谨,不知道自己的东家找自己是什么事情。

杨升海道:“大少爷,这是李菊香,我们织坊织布速度最快的一个人,您看是否合适。”

杨升海也是一个会办事的人,张丰只是说找一个织工过来,杨升海马上将最好的织工找了过来。

张丰满意得看了杨升海一眼,然后道:“李菊香是吧,这是我改良过的织机,我来先教你使用方法,然后你试一试。”

李菊香是熟练织工,织机增加了“飞梭”之后,还是大同小异,张丰稍稍一说怎么使用,李菊香就马上明白怎么操作这张新织机。

李菊香的拘谨渐渐退去,反之,好奇心上来了,好奇的看着按照张丰的说法,增加了这个被称之为“飞梭”的东西之后,可以一个人操作织机,以前,可是需要两个人才能操作一台织机。

坐在织机前,李菊香一脸认真,旁边的杨升海也好奇心上来了,心中想道,难道这就是大少爷所说是的,能提高织布效率的方法。

李菊香按照张丰所说的操作方法,开始织布,开始的时候,有一点不熟练,但毕竟功底和经验摆在那里,试了试之后,动作很快就熟练起来,织布速度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