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衣卫-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眼见迟迟攻不下真定府,唯有改变策略,暗中调集一队精锐绕路河间府袭击鬲城,鬲城原本只是一座小城,位置确实极为重要,位于真定府的后面,只要控制这里,等于是断了真定府的退路。

朱棣这一招确实高明,燕王乱军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鬲城,耿炳文发出援兵赶到的时候已经迟了,城墙上方悬挂几颗血淋淋人头,城上的大旗同样变成燕王的紫色大旗。

鬲城在如此短的时间被燕王占据,确实出乎耿炳文的预料,当然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糟糕,真定府内的粮食和军备足够三十万大军撑半年之久。

战火散去,老将军耿炳文在亲卫护送下登上城墙,连日苦战,城墙已经被血染红,地上是斑驳的血迹,耿炳文身子蹲下,抚摸着被火铳和箭矢打得残破不堪的城墙不由得连连叹气,毕竟已经是迟暮之年,一辈子见惯了生死离别,可惜,年纪大了,反而容易多愁善感。

“将军。”

“好生善待伤兵。”

“是。”

伤兵营此时已经人满为患,轻伤营内惨叫声不停,军中负责救治的人员正拎着药箱一一检查,相比而言,重伤营反而安静很多。

几乎所有人脸上没有表情,伤口只是用厚厚的白布缠住,这种方法只是让血不会继续留,因为伤势太重,救治的希望几乎是零,而且随军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药物,战场之上,因为受伤和瘟疫死伤的人数往往超过在战场上正面的死伤。

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这个药物短缺的年代,一个人动了一下,可能是碰到伤处,那个人咧了一下嘴,他的胳膊断了半截,拼杀的时候直接被冲上来的乱军砍断了胳膊,就算是这样,他还是用力将那个人推了下去。

所以他原本应该是英雄,可惜,现在只能在这里等死。

“你有什么愿望?”旁边的人看了他一眼问了一句,对于这些等死的人而言,多说一句话都是浪费。

“没有。”

“你没有家人?”

“没有,你呢?”

那个人苦笑一声,“我有,其实这样更痛苦,因为你知道再也见不到他们。”

“至少还能有个念想,不像我,什么都没有,从小就是一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长大以后就参了军,其实当时是想加入林大人的锦衣卫,可惜,我没那个福气。”

“我也是。”

两个将死之人,没有想到会在这里因为一个相同的愿望聚在一起,两人彼此对视一笑,因为心里都清楚,随着伤势恶化,很快就会被人从这里丢出去,能够活下去都是极少的人。

这个时候有人开始发烧说胡话,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帘子掀起,有兵士从外面进来,在里面转了一圈,然后抬着几个人出去。

其中有几个已经断了气,有的还活着,但是身体发出阵阵恶臭,伤口已经腐烂,因为没有药物,就算留在这里也是等死。

燕王三路兵马齐发,耿炳文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和燕王交战,自己带来的三十万兵马不可能都缩在真定府,真定府的外围都是耿炳文的人马,这些日子一直没闲着,挖土抬石,愣是在真定府周围休起几道防御。

这是保命的东西,所以马虎不得,一条条防御纵横交错,有了这些就可以有效阻挡燕王大军的进攻,第一拨攻势已经冲到近前,防御的高度恰好是一个人无法跃上的高度,所以,想要爬上只能踩着同伴的肩膀往上跳。

躲在防御内的守军手持长枪往下刺,此时,凭借防御体系,守军占据绝对优势,燕王的北军几次攻势都被耿炳文的兵马挡住。

此时,防御下面堆起高高的尸体,从后面冲上去的人已经不需要借助下面的人,只要踩在尸体上面就可以轻松跃上。

随着北军杀入,第一道防御瞬间崩溃,没有办法,守军只能快速退入第二道防御,第一道防御和第二道防御之间的距离很近。

近到站在第二道防御的上面利用长枪就可以刺到第一道防御里的人,这就是耿炳文的经验,整个防御是梯式分布,后面的防御一点一点比前面的高,这样,北军想要冲上来,每一次都要耗费掉很大的伤亡,而不是冲下第一道就可以长驱直入。

燕王尽起三路兵马,其中一路正面与真定府兵马交锋,另外一路是从鬲城攻击耿炳文后方,另外一路走的是水路,希望可以绕过去,直接攻入。

其中水路最险,耿炳文同样忽略了这一点,这一天,正面的战事正酣,突然,后方喊杀声震天,从水路摸上来的一万燕军开始攻击耿炳文后方。

这一下,阻击鬲城方面的守军同样受到影响,等于是后路直接被人给断了,而且兵力上并不占据优势,没有办法,只能放弃最后两道防御快速向后退去。

一万燕军快速从水路摸上,手持兵器往上冲,上面的守军慌乱中被斩杀上千人,随着将领调动兵马局势很快稳定下来。

这只奇兵虽然厉害,同样是一步险棋,毕竟耿炳文手里有几十万的大军,一旦派出大队兵马杀出,这一万人等于是直接被困在里面。

所谓的奇兵,就是在对方意想不到的时刻出现,而且都是不怕死的敢死队,确实如此,一万燕军面对数倍自己的守军丝毫不惧,一个个瞪大眼珠子往上冲,这一下,反而是上面的守军怕了。

那一战不敢想象,一万燕军居然杀退三万守军,而且斩杀数千人,耿炳文得知消息命人把守将打了一顿,如果不是主将带着人退走,鬲城方向的守军绝对不会有如此大败。

此时京城方面,李景隆战胜燕军的战报不断送回,而且打的燕军不敢出城,反观另外一方,耿炳文连连失利,损失兵马超过五万人,在事实面前,朱允炆开始动心,是否真的应该采取主动进攻的打法以李景隆为主将?

齐泰自然愿意看到,耿炳文自恃清高,根本不把齐泰、黄子澄这些人放在眼里,李景隆就不一样,几乎是和齐泰这些人穿同一条裤子,如果能趁这个机会将兵权从耿炳文手里夺过来最好不过。

“皇上,臣有一句话,必须要说,祸国之贼,齐泰、李景隆之流。”方孝孺得知齐泰等人再次上殿请求撤换耿炳文,顿时气得面色发紫。

“方大人,既然曹国公可以取胜,为何屡屡阻拦,祸国之人是你才对。”大殿之上,齐泰指着方孝孺的鼻子。

方孝孺哈哈大笑,“公道自在人心,皇上,若燕王清君侧所指奸臣为方孝孺,方孝孺当立刻撞死在大殿之上以保大明之安危。”

这一下齐泰的脸色更加难看,方孝孺摆明了是给自己难堪,哪个不知道,燕王发布的讨伐檄文之中虽然很隐晦,还是让人想到此时把持朝政的齐泰和黄子澄。

“若齐泰一人之死,真能挽救大明,齐泰愿意。”

两个人争得不可开交,朱允炆反而没了主意,这个时候感觉谁说的都对,“皇上,我愿率兵出战。”

一声怒喝,惊得齐泰等人连连后退,只见来人手握弯刀浑身上下散发出惊人杀意,正是锦衣卫指挥使林风。

第0740 北军发威(文)

一声怒喝,林风从殿外走入,因为一直在外面练兵,这一次得知燕王联合宁王几位王爷同时起兵,林风立刻派人通知孙不二牵制南面的几股反王势力,最终决战的战场依然是在燕王这边,这一点林风比谁都清楚。

林风腰跨绣春刀杀气腾腾,身后的那些文臣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很简单,都怕林风,因为林风够狠,而且手握大权,几万的锦衣卫。

“林大人,何时回京?”朱允炆看到林风同样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刚才被齐泰那些人逼得近乎没有应答的办法。

而且南军这边确实缺少那种能上阵冲锋的将军,耿炳文毕竟年纪大了,而且善于守城,城外交战还真是不能和冲劲十足的李景隆相比。

“回皇上,臣得知燕王叛乱,所以连夜回京请命。”

“不知林大人意欲如何?”林风出现,齐泰的脸色有些难看,一旁的方孝孺冷哼一声白了齐泰一眼,在方孝孺的眼里,齐泰、黄子澄之流虽非大恶之徒,倒也不是辅国之贤良。

林风转身,“齐大人,为何这样问?”两人之间的关系极为微妙,曾经,林风几次救过齐泰的命,而且,当日朱允炆坐上皇位饱受争议,两个人废了不少心思。

齐泰淡然一笑,“只因林大人一直在外练兵,突然出现,觉得有些好奇而已,不过林大人放心,齐泰绝对相信林大人的为人,不会在意那些流言风语。”

齐泰这一招有点阴险,对锦衣卫,天下人始终褒贬不一,随着林风执掌锦衣卫,逐渐得到天下人的认同,尤其是最近这一年,天下豪杰尽归锦衣卫,所以,林风手下虽然只有几万的兵马,真实的战斗力已经达到一个惊人的程度,不要忘了,林风手中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火器。

林风哈哈大笑,“谢齐大人,清者自清,林风相信,公道自在人心,皇上,林风请命率兵与燕王乱军决一死战。”

朱允炆点头,看到林风那一刻,朱允炆已经动了心思,道理很简单,几次都是林风解救大明于危难。

黄子澄上前,“皇上,臣以为,战事非同儿戏,当由军中将领统帅,正如先前所言,临阵换将影响军心,如果是非军中将领更为不妥。”

这黄子澄摆明了就是齐泰的爪牙,好不容易逃了回来,这个时候立刻站出来替齐泰说话,齐泰站在那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整个朝堂之上,四品以上的几乎都是自己的人,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朱允炆耳根子软。

“黄大人所言极是,林大人虽然武功盖世,毕竟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燕王善战,此战关乎国之命运,微臣叩请圣上三思。”

“圣上三思。”

呼啦一下跪倒一片,齐泰站在那不言语,这个时候一个眼色已经足够,自然有人替自己出头,所以,最好的杀人者不是刀有多快剑有多锋利,而是背后那个运筹帷幄之人。

林风转身,看着那些读了十几年书自认为满腹经纶的家伙,“国家危亡之时,难道要靠你们这些嘴才行,哪个能上阵替我的兵挡长枪利刃,你们可以挡一个,林风挡十个。”

方孝孺上前,“难道你们都忘了,是谁带着我们大明的将士打得倭寇俯首称臣,这些难道你们都忘了吗,如果把国之兴亡放在李景隆身上,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李将军乃将门之后,忠义为国。”

“不错,哪个敢保证,没有私心?”

“你们。”方孝孺气得脸色惨白,这种朝堂上的争斗一旦影响到战局无疑是愚蠢的,就算你胜了又如何,一旦朱棣的大军击溃南军,到时候这天下就要变了。

偏偏这些人乐此不彼,这个时候,所有人鼻子通了气,摆明了就是不让林风掌权,坐在上面的朱允炆看着下面两方阵营的争吵顿时没了主意。

朱允炆心里有意林风领兵,只是一点,如果林风升为主将,老将军耿炳文还有那些军中将领是否会服,这个时候已经不允许有任何闪失,毕竟面对的是凶残的燕王北军。最新最快更新

朱允炆面露难色,齐泰看得清楚,察言观色乃为臣之秘诀,齐泰上前,“诸位臣公,听齐泰一眼,诸位都是为朝廷局势着想,争执有所难免,不要因为伤了和气,皇上,臣有一个两全之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允炆点头,“爱卿直言就是。”

齐泰咳嗽一声,“既然林大人有心为国出力,不如带起所属兵马前去,恰如当日晋王之乱,李景隆为主将,林大人为副将。”

齐泰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这样谁都不得罪,朱允炆权衡一下,这样倒也不错,可以免去自己的担忧,同样应了林风的请求。

“林大人以为此举如何?”

林风上前,“回皇上,林风只想知道,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至于他人之言,根本不重要。”

“这。”朱允炆有些为难,看了看齐泰那些人,又看看林风和方孝孺,“传旨,锦衣卫指挥使林风封为扫北将军,率所属迎战燕王乱军,耿炳文年事已高,待战事稳定之后返回京城,军中大小事宜交由平北大将军李景隆负责。”

燕王是北军,而且是在北面起兵,所以,为了讨个吉利,李景隆的平北大将军,林风是扫北将军,至于耿炳文因为连续打了败仗,所以只能回京养老。

真定府

此时的苦只有耿炳文一个人清楚,朱棣摆明了是要和自己死磕,北军从三个方向猛攻真定府,几乎是日夜不停,双方的损耗极大,守城一方毕竟占据优势,只是一点,城内的箭矢和石车越来越少,这样下去,一旦守城的火力不足,燕王的攻势将会更加疯狂。

老将军眉头深锁,此时,面前站着几名将领,外面的喊杀声逐渐弱了下来,耿炳文随之长出一口气,“将军,还是歇歇吧,已经几天没合眼了。”

耿炳文摆手,“熬得住。”嘴上这么说,心里的苦只有耿炳文一个人清楚,确实年纪大了,而且打了一辈子的仗,身体早已经吃不消,这次率兵出战,完全是凭着心里的一股子劲在撑着。

军中无良将,这是朱允炆面临最大的难题,朱棣的北军恰恰相反,都是能打仗的主,打仗这玩意肯拼命是一方面,根据形势的不同快速调动人马同样极为关键,这种事靠的就是经验和本事。

“报,北军再次进攻。”

“有多少人马?”耿炳文站起身形,身上的盔甲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不下十万。”

老将军听罢不由得眉头一皱,“随我出去看看。”这个时候,整个真定府都在打仗,还好燕王治军严格,这个时候都想为自己争取一点名声,所以,基本上不会对百姓造成伤害,就算是这样,百姓还是害怕。

耿炳文的三十万大军分布在真定府周围,城内十万,真定府周围十万,这段时间的厮杀损失了几万人,剩下的那些由几名将领率领埋伏在外围,只等燕王攻势受阻退走时突然杀出,或者攻击燕王的后援。

此时,燕王分兵三路,正在和保定府外围的南军厮杀,南军仗着的是地势,加上事先构建的防御,可惜,随着北军不停向前推进,能够依赖的地形越来越少。

“将军,北军杀上来了。”

一人从一块大石后面探出头向下看去,黑压压一片,之前已经见识过北军的凶猛,一旦双方阵营接近,南军必然吃亏,“兄弟们,把手里的东西都给老子用上。”

上面有一些石块,大小不一,随着下面北军越来越近,守在上面的人纷纷举起石头往下砸,这种石头的攻击方法十分有效,不仅可以砸中从下面攻上来的北军,同时那些石头借着山势快速向下滚动,因为下面都是人,一块巨石推下去可以伤到不少人。

“将军,没有了。”

上面的是一名年轻将领,绝对是矬子里拔大个,应该是打仗有些本事,所以当了首领,看着再次接近的北军,那人一咬牙,“操家伙。”

长枪纷纷拿起,守军人数只有几百人,从下面攻上的北军至少有几千人,如此悬殊的人数差距,加上北军强壮的身体对南军的压制,这场仗根本没法打。

“杀。”

一声怒吼,为首将领做出一个让人无法想象的举动,那一刻,选择退走绝对是最佳,因为根本打不过,跑了,至少还能保住一条性命,因为北军攻势太凶,所以,其他阵线纷纷向后退缩,就算这个时候你带着人跑了也不会被抓回去杀头。

这小子偏偏是个愣头,不信邪,看着北军从下面爬上来,嗷的一嗓子从里面窜出去,这一下声势惊人,别看这个人个头小,身体很结实,两只手抓住大枪,一下子从上面跃下,一瞬间冲到两名北军面前。

手中枪快速刺入其中一人咽喉然后双臂向后一缩,动作的幅度不大,这个时候,如果幅度太大,下一次出手就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有经验的老兵和新兵最大的区别,新兵冲起来也不要命,一个打一个都是好手,一旦遇到这种大规模的战斗一定吃亏,首先不懂得如何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击杀对手。

只见那人双臂向后,带血枪尖瞬间拔出,几乎同时顺势改变方向刺向另外一个人,那人已经警觉,不过还是慢了,应该是没有想到上面的守军居然敢从里面跳出来和自己正面厮杀。

为首之人瞬间击杀两人,身后的守军纷纷冲下,凭着一股子冲劲,南军开始居然占据优势,很快优势消失,开始不断有人死,惨叫声不停,上面的南军人数越来越少。

啊的一声,那名将领肩膀上被大枪刺中,虽然身上有盔甲,还是无法抵挡锋利的枪尖,几乎同时,另外几个人同时刺过来。

“杀。”

一声怒喝,那人不退反进,确实够凶,双臂挡住三柄枪,然后用尽所有力气猛的向上一推,那一刻,已经力竭,随着身体晃动整个向下倒去。

几个人冲过来,枪尖直接在身上刺下去,随着最后一个南军倒下,上面的险地彻底被疯狂的北军占据。

第0741 尸横遍野(文)

大明皇帝的圣旨一到,李景隆顿时得意,最后靠的人是谁,还不是我李景隆,都说耿炳文有两下子还不是被燕王的部下打的缩在里面不敢出来。

“来人,点齐兵马,全力出战。”

李景隆有了兵权,终于可以自己说了算,这段时间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同样想通过一场大战来证明自己,在李景隆的眼里,上一次晋王之乱的失利不在自己,而是林风没能守住大营,否则,自己率兵回援,里应外合,乱局轻松平定。

李景隆只留下一万人马守卫济南城,自己带着十几万兵马出城直奔交战的真定府方向奔去,李景隆的算盘很简单,趁着燕王乱军打真定府,后面不防备,直接大军扑过去。

李景隆的算盘打的不错,这个时候,燕王的主力确实是被耿炳文拖住,这个打法恰恰是朱棣最担心的,不能拖太久,就算是打着清君侧之名,还是名不正言不顺,这样打下去,等于是依靠自己的北平之地和整个大明交战,时间一长,物资和军备肯定跟不上。

李景隆率领大军出济南,朱棣立刻得到消息,大帐内,众人哈哈大笑,“王爷神机妙算,李景隆终于忍不住了。”

这里面都是打仗的好手,这个时候北军就盼着南军能出来和自己打,不仅痛快,而且赢得也容易,马三保拱手施礼,“王爷,三保愿统帅兵马,一举攻破李景隆。”

燕王摆手,“不急,本王相信,三保有这个本事,李景隆不过是一个饵,本王有一个更大的计划。”燕王说完,众人俱是神色一变,要知道,李景隆手里有十几万兵马,这个局已经足够大,更大的计划,那是什么,难道要一举吞掉整个南军,如果真是那样,大明的天怕是真要变了。

燕王说完看着一旁的道衍,老和尚呵呵一乐,“贫僧算到李景隆生有反骨,所以,只需将其围住,一来可以吸引真定府的守军来救,我们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军师的意思是劝降李景隆?”

道衍点头,这个老和尚深不可测,而且懂得天象之法,这一次燕王起兵完全是按照道衍的计划,时机把握确实恰到好处,因为南方的暴雨,此时,大明的物资和兵力同时吃紧,因为担心灾民暴乱,南方城内的守军不敢调回,各地的粮食最多只能自足,根本没有办法支援京城。

应该说,这场大水让原本实力悬殊的双方逐渐找到了一些平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李景隆,如果李景隆归降,那么燕王这边等于直接多了十万兵马,这对于朱允炆而言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众将听令。”

燕王手持令牌,众人上前,燕王一一安排,整个计划极为详细,首先要败,然后促使李景隆率兵来追,真定府和济南之间有一条大峡谷,峡谷外围很宽,越到里面反而越窄,只要尽可能把李景隆的人马吸引进去,然后将谷口封锁,不出十日,李景隆必降。

单表李景隆率领大军得意洋洋朝着真定府方向进发,走出去五日远远看到燕王北军的旗帜,“停。”

李景隆还算小心,人在马上手臂抬起,中军快速向前,亲卫直接将李景隆护在中间,马蹄声阵阵,前面闪出一队人马,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为首一员大将,身上盔甲在阳光下格外闪亮,手里拎着一把鬼头大刀。

“呔,来者何人,老子刀下不死无名之鬼。”那人手中鬼头刀一晃,一脸的不屑。

“放肆。”

李景隆身后跑出一匹战马,马上一员小将,应该是急着立功,对方只有一万人马而已,随意这个仗闭着眼睛打都能赢。

两匹战马接近,那人冷哼一声,手中鬼头大刀一晃,两人兵器撞在一起,只见对方手腕一翻,下一瞬间,冲到近前的那名将领脑袋直接被刀刃砍断掉到地上。

“呀!”

这一下吃惊不小,没想到第一次就遇到这么厉害的,“让我来。”别看两个照面死在对方鬼头刀下,李景隆身后的这些年轻将领一个个都不服,不出三招,又一个尸体倒下。

这下想往出冲的人忍不住拉了一下缰绳,前面那个黑大个太厉害,手里的鬼头刀应该不下百斤,在他的手里看着特别轻松,光这份力气就没人比得上。

李景隆一拍战马,斗枪冲出,确实是这样,自己身后的这些,哪一个都不是人家的对手,所以,冲出去多少都没用。

战鼓敲得震天响,李景隆往出冲,身后的中军鼓着腮帮子在那喊,双方气势都不弱,那人看着李景隆催马冲到近前鬼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