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求生在西晋末-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按照华夏嫡长子继承制,李越是李雄诸子中最有资格担任太子之位。

然而让李越兄弟几人没想到的是,李雄放着自家儿子不选,竟隐隐透出口风要立兄子李班为太子。

结果风声刚一传出,就遭到成汉上下一致反对。

不但文武百官指责李雄妄为,

连叔父太傅李骧亦是不断劝谏李雄称:“先王立嗣必立亲子者,是明身份而防篡夺,从古而克言。”

可面对成汉文武集体反对,李雄却摆出一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样子,坚持己见。每次朝廷议论大事,李雄总是召侄儿李班旁观,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是在培养李班做接班人。

而李班表现也不差,总是一副谦恭下士、遵礼守法的样子,渐渐地身边聚拢了不少人。

看着李班不是太子胜似太子,与父皇李雄‘父子’相知相得的样子,李越、李期等兄弟几人无不恨得牙根痒痒,只是迫于李雄威势,才不得不暂时低头。

原本李雄是要一意孤行立侄儿李班为太子,但随着与燕国交恶,成汉即将面临生死存亡之威胁,让李雄不得不暂时中止有关储君之争,将精力转移到联晋抗燕之上。

自去年丞相范贲带回了燕王有意图成汉的消息后,成汉上下顿时惊慌失措起来。国主李雄不得不征青壮扩充兵力,以加强汉中一线防护。

与此同时丞相范贲提出了联合王敦共抗燕王的建议,得到了成汉上下一致赞同。

而大将军王敦同样没有让成汉失望,不但很爽快地答应与成汉结盟,还派出夔安带着近羯胡精骑入援成汉。

然而谁也没想到夔安的到来不但让成汉上下信心大增,同时又加剧了原本已有几分平息之意地夺嫡之争。

夔安原本是在走投无路之下才过江投靠了王敦,他对王敦本无任何忠诚可言。

作为王敦党羽,一旦王敦败亡,他与仅存地族人绝不会有好下场。为了给自己以及族人找新的出路,夔安便趁机向王敦提出要带心腹援助入蜀地援助成汉。

夔安明着是帮助成汉抵御燕军入侵,其实内心打着要在成汉落地生根的想法。然而作为无根无凭的外来人,夔安若想立足成汉,则必须找一可靠之人依附。

经过深思所虑,夔安竟把赌注压在了未来太子李班身上。夔安选择李班除了看中李班势力最为弱小、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李班喜好儒学,性情有些懦弱以及仁厚,不用担心日后被清算。

虽然夔安没有明着介入成汉夺嫡之争,但是他的一举一动还是无法瞒过有心人。

直到深夜,车骑将军府,李越书房内的依然是灯火通明。

一个中年人立在李越面前,忿忿不平道,“陛下驳回了将军出面款待夔安的请求,却偏偏让李班出面宴请,这不是明摆着将李班当作成汉太子来对待?”

李越的眸中闪动着幽幽的光:“参加宴会的都有哪些人?”

“全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甚至还有朝中要员……”

“陛下那边有什么反应?”

“陛下待李班一向优厚,听说还亲赐了美酒与李班,

让其款待外客。”

“行了,你先下去吧!”李越眉头紧皱挥挥手让中年人退去。

“诺!”中年人也不多言,忙一拱手便退了出去。

李越在房间内有些焦躁地来回踱了几个来回,时而凝眉深思,时而愤怒地莫可名状,心神似乎并不安宁。

以至于过了好半晌,他嘴中仍念念有词道:“可恶,陛下待某何其苛责?!要知道我才是他的长子,而李班不过是他的侄儿罢了。”

此时书房内已是空无一人,李越这话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可是话音刚落没多久,房间东面整幅的厚绒帏帐便轻轻抖动了一下,有个清婉柔媚的女声轻声道:“侄儿又如何?李班背后有陛下撑腰,日后未必没有机会得到太子之位。”

随着这美妙至极的声音出现的,是一条曼妙婀娜的身影。单看容貌,已是倾国倾城,再搭配着那周身的娇美气质,却是格外地摄人心魄。

李越转身面向她,虽然眸中尽是痴迷、火热之色,但一想到夺嫡之争,便很快恢复了自制道:“儿,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这个‘儿’便是燕国最出色得密谍宋,其奉命潜入成汉,很快就凭借着才色进入到车骑将军李越府上。一开始李越只当宋是个宠妾,但很快他就意识到宋除了美貌外还有让人叹为观止得智谋。

随后李越在宋得指点下竟小赢了李班几局,这让李越愈发重视、宠爱起宋来,甚至眼下他已片刻离不开宋。

为了让宋充分发挥自己得聪明才智,李越特地在书房内布置了隔间。每次他跟心腹议事得时候,总会让宋躲在幕后偷听,然后回头再分析给李越。

宋轻抿朱唇,停顿了片刻,方道:“将军可知依照传统,除了天子外,只有太子方有资格宴请外客。”

“这个我自然知道,可正因为知道,我才感到恼火。”李越懊恼不已。

“哪不知将军对夔安了解多少?”

“愿闻其详!”

“夔安虽是羯人出身,但却是个难得的人才。在羯胡覆灭之前,他被石勒视为心腹。过江之后,虽不怎么受王敦重用,但好歹手底下还有万余精骑。”

李越等了片刻,发现宋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不由吃惊地问:“就只是这点么?”

“当然不止这点,只是妾身说的话,将军信么?”

“当然相信!”李越理所应当道。

“那好妾身再问一句,将军真有意成汉之主的位子吗?”

李越默然少时,方语气坚定道:“我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大位落入他人手中。”

“好,既如此那妾身不妨告诉将军,若想夺得太子之位,就必须将夔安拉拢过来。”

“这是为何?”李越不解地问。

“刚刚妾身不是说了么?夔安在江东并不受王敦信任,而且还屡受世家大族排挤,眼下其孤身入援我成汉,只要将军对其许以承诺,还怕无根无萍夔安不投到将军麾下?有了这一万骑兵精锐相助,日后将军到了战场上,必可纵横无敌,军功还不是手到擒来?有了军功在手,太子之位不就唾手可得?”

“儿不愧是我的智囊,日后我若夺得大位,必将立你为后。”

听了宋之言,李越顿时激动了,上前一步抱住宋娇躯,忍不住许下了立后诺言。

宋止住了李越想要作怪的手,正色道:“将军切不可大意,眼下李班已抢先一步与夔安接触,万一在李班蛊惑下夔安投到其麾下,李班实力必将得到飞速扩张,到时将军必悔之晚矣!”

“请美人放心,待明日天色放明,我将亲自去招揽那个夔安。我不相信夔安放着实力强大的本将军不投靠,会选择根基薄弱的李班?!”

可惜李越根本就看不懂真正的智者所为,夔安的的确确选中了李班,将李越伸出的橄榄枝视而不见,还大义凛然的对外表示不介入成汉内部夺嫡之争。

第608章 大案要案

随着监察署对裴灌一案展开深入调查,围绕着仓库物资被倒卖的贪腐案渐渐浮出水面,其涉及金额之大,让内阁上下闻之而震撼。

经初步统计,在短短三年内,被裴灌等人挥霍掉的资金高达百十万贯,有超过近三成的物资被他倒霉给不法商贩。

涉案人员更是多达十几名,众人以裴灌为核心,结成一个密不透风的贪腐大网。

太宁元年,六月,负责案件的调查的御史正式向巡检总署申请抓捕涉案人员。

至此,这起震惊天下的贪腐大案开始曝光于世人面前。

原本有不少官员上书内阁,要求此案不对外公布,以免引起‘民心动荡’,然而燕王卫朔却不好不犹豫给予拒绝,指示各地报馆必须对案件进行全方位报道,尤其要对涉案人员家世来历公之于众。

卫朔此举旨在警告后来人,官员因贪腐被抓,不但有可能丢官罢职、受牢狱之灾,还将让家族蒙羞。在这个重视名声的年代,一旦家族名声臭了,很有可能让家族一蹶不振。

果然在报馆刚刚揭露出涉案人员的家世,几个家族长辈立即站出来对外宣布将一干案犯逐出家门。他们不表态不行啊,在各地报馆铺天盖般宣传下,全族被人戳着脊梁骨骂,不少痛恨贪官污吏的百姓甚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往犯案家族门口泼粪。

燕国各级官吏看到裴灌等人如此凄凉下场,感到脑后凉风乍起,不由再三暗自警醒。

裴灌一案一经报馆曝光,便引来巨大关注。除了这是卫朔起兵辽东以来涉及金额最大的一个贪腐大案外,其中涉案人员出身当今燕国第一豪门——河东裴氏,亦是外界密切关注的重要原因。

部分心怀恶意的人难免会将裴灌与裴颖儿、裴嶷两个裴氏领军人物联系在一起,尤其对江东世家而言,这是个难得抹黑裴颖儿甚至卫朔的机会。

不得不说裴家为了保住裴颖儿声誉下了很大本钱,就算闹到裴嶷辞去首辅之位,也不可能让裴颖儿为此案背黑锅。

在裴家诸位长辈看来,十个裴嶷加起来也不如一个王妃地位重要。

很快这股试图抹黑裴颖儿的阴风,在刚刚露头之后就被裴家联合卫朔以无可匹敌的姿态给镇压了。

当然了,卫朔深知堵不如疏的道理,为了洗清王妃裴颖儿身上的嫌疑,他指示报馆将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全都公之于众。虽说这样还不能完全堵住悠悠众口,但却能最大程度减少纷争。

六月中旬,监察总署已掌握裴灌等人贪腐的全部证据,并查清其犯罪过程,很快就将裴灌等案犯移交大理寺审判。

由于证据确凿,案犯裴灌、武艺等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大理寺只用了不到五日时间便宣布了审判结果。

六月十七,大理寺就裴灌贪腐一案判决如下:裴灌、武艺等一干主犯,数罪归一,判大辟,斩首弃市,其余从犯数十人一律发配阴山长城服劳役十年。

最后,更有上百官吏被判连坐渎职,受刑不一。

最终判决结果一经公布,各地百姓自是叫好声响成一片,大部分正值官员亦是对判决持赞扬态度。但仍有少部分官员对判决颇有微词,打着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名号,纷纷表示量刑过重。

这日,裴嶷、高瞻、温峤、莫含、邵续、王琰等内阁大学士们,聚集在政事堂内商议军政要事,首辅裴嶷却先站起身来就裴灌一案向燕王卫朔做出检讨。

卫朔摆摆手语气平和道:“文冀不用过于自责,这事与你毫不相干,真要说起来与裴家也没多大关系,只是凑巧裴灌出身裴家,又假借了裴家之名罢了。”

“再者贪官恶吏哪朝哪代没有?出了问题大家勇于面对就是,燕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就是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我早说过,吏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说实话燕国出现贪官污吏,我并不担心,唯一担心的则是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

“就拿裴灌一案来说,裴灌贪污达三年之久,中间不知躲过了多少次巡查御史、奏事掾属调查,可见我们在官员监督上还存在有极大漏洞。”

“案件不是审判过罪犯就没事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

“内阁要好好议议,争取拿出一个条陈来,要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力度。”

听到这里内阁大学士们纷纷若有所思,自卫朔称藩建国之后,推行了一套与魏晋截然不同的政治体制。在新的体制中,让各级官吏印象最深者,非是严密的监察制度不可。

曾经有不少官员下属到裴嶷等人面前诉苦,说满天下只有燕王的官不好当。

像一部分只懂混世熬资历者,根本在燕国混不下去。因为燕国每三年都会有一次‘京察’,只要是政绩没有显著进步者,必将被列为下等。

而凡被列为下等者,不但升职无望,还有可能被勒令退休,因为在辽东没有终身制。

除了严格的官员大考——京察外,还有自成一系的监察署御史对各级官吏虎视眈眈。

稍有过错就有可能被御史盯上,一经查实,丢官去职都是小事,闹大了估计连命都得搭进去。

很多人都说给燕王殿下当官,就好想后背有人拿刀逼着一样,你不奋力前行都不行。

原本众人以为官员头上的‘紧箍咒’够多啦,却没想到眼下卫朔仍要加大对官员的监察力度,看来一众官员的苦日子怕是远未到头。

“诺!臣等回去后将好好商议,等有了结果再向大王禀报。”

“嗯,具体如何去弥补漏洞,这是你们内阁该考虑的事,我不会去干涉。”

自从内阁成立后,日常军政要务基本上全由内阁处理,而卫朔很少干涉内阁运转。

卫朔希望通过此举提升内阁的威望,至少让内阁能够独立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在内阁会议结束前,卫朔又杀气腾腾地表示:“我知道外界有不少人在指责燕国审案过程中杀戮过重,但是我却要用这些贪官污吏的血警告各地官员,我们绝不会姑息任何贪官恶吏,有多少就杀多少!”

“我们给各级官吏提供了优厚待遇,让他们享受了人前荣耀,就必须按照燕国的规矩来做事,只要有人敢伸手,我必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过了一会儿,卫朔又用略微和缓的语气道:“我知道诸位都是守正严明之人,因此我并不担心尔等会因私而废公。而天下官吏大多为贪财好权之辈,根本不会像诸位先生一样遵纪守法,所以我才会设立了严格的监察制度。”

……

从政事堂出来后,卫朔便回到了王府后院看望裴颖儿。原来受裴灌一案影响,最近裴颖儿心情有些低落。

当卫朔来到裴颖儿房间时,正好看到临海长公主司马嫣陪着她闲聊,而两女看到卫朔进来忙起身相迎。

“两位夫人不用多礼,颖儿心情好些了吗?”卫朔关心地看着裴颖儿。

“妾身没事了,有劳夫君关怀。”

“诶,夫人客气了,嫣儿你没事多来陪陪王妃,实在不行你们还可以出去游玩,省得一个人没事瞎琢磨。”

“夫君这建议不错,眼下正值鸟语花香,最适合带着孩子们外出游玩。”司马嫣兴奋道。

“这不好吧?毕竟案件刚刚审结……”

“有什么不好的?就这么定了,我这就让管家去安排。”

第609章 伐蜀之议

“秦灭六国,先定巴蜀;楚汉争鼎,兵出陈仓;东吴抗曹,西连刘备。”

“若燕国欲统一天下,必先复益梁,灭成汉。”

政事堂内,卫朔正与内阁大学士们商议伐蜀之役。高瞻、裴嶷等内阁大学士纷纷看着宋袆打探而来的消息,坐在那儿细细参详,寻找灭成汉良机。

成汉并非一般割据势力,上有明君在位,下有险峻关隘可凭,即便强如燕国也须斟酌再三才行,不然难保不会大败。

燕国上下深知,作为地方割据势力,成汉已成为阻挠燕国统一天下的绊脚石,不论有多困难,燕国都要灭掉对方。

“大王,成汉狼子野心,勾结王敦负隅顽抗,不兴义师伐之,不足以惩其不轨。”

“正好眼下中原将爆发旱灾、蝗灾的消息传遍天下,成汉必以为燕国不会大动干戈,却不知我燕国国力雄厚,小小天灾又何足道哉?!大军正好可借天灾为掩护,秘密向雍秦调动。又有密谍潜伏成汉,此时兴师伐蜀,正当其时。”

“成汉不服王化久矣,建兴六年辽东军西进秦州平定仇池之时,成汉蠢蠢欲动,其国主李雄遣李寿统大军欲帮杨难敌抗我天兵。若非当时北宫将军用计擒住了李晗,让成汉、仇池反目成仇,燕国绝不能轻易收复仇池。”

南下取蜀地是去年就定下的策略,原本早该展开,只因考虑到成汉国势稳定,其又握有蜀中地理之利,才让枢密院、内阁不得不慎之又慎。

咳!卫朔轻咳一声道:“为了对成汉用兵,枢密院这半年来一直在雍秦两州内储备甲械粮草,蓄积至今,足可供十几万大军一年征战所需。如若不出意外,最迟夏末枢密院就将下达征讨成汉的作战指令。”

与会的内阁大学士们对兴兵伐蜀均无异议,能进入政事堂议事者皆非庸人,每个人都清楚灭掉成汉的重要意义。

很快政事堂内阁会议最终决定,伐蜀之战将以消灭成汉割据势力,彻底收复蜀地为最终战略目的。

为了完成这一战略目标,参谋部秉承枢密院命令早已制定了严密的作战计划。

“鲁尚书,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征蜀方略。”卫朔指着参谋部尚书鲁昌道。

“诺,众所周知,蜀地沃野千里,乃有名的天府之国,其又有天险可持,自汉高祖凭此而得天下,蜀地便是有名的王霸之所。一旦天下形势有变,就会有豪杰据此而谋大业。前有公孙述、刘焉父子,后有昭烈帝刘备,今又有成国李雄。”

“每次中原王朝为了消灭蜀地割据势力无不花费偌大心血,昭烈帝更是凭此而三分天下。为何蜀地屡屡以弱小而抗强敌?盖因蜀地闭塞,有绵延不绝的秦岭为其屏障,其中栈道狭窄崎岖,仅容一人一马通过,险要之处还有雄关镇守。”

“我燕国想要平定蜀地,务必要小心了又小心,万万不可莽撞行事。”

在场众内阁大学士闻言皆面色凝重,显然众人深知蜀道之难。假若没有天险阻路,成汉根本就不足为虑。恰恰因为蜀中地理艰险,才让燕国上下对南下灭成汉一事,顾虑重重。

汉末时弱小的蜀汉不就靠着蜀中地理之利,硬是与强大的曹魏对峙了数十年,燕国绝不愿重蹈曹魏之覆辙。

“不知参谋部对此有何对策?”首辅裴嶷眉头紧皱顾虑重重。

“考虑到大战一旦打响,崎岖狭小的栈道难以大规模转运粮草,故而参谋部认为此战兵贵精而不贵多,经枢密院商议后认为,大约有十万兵马入蜀即可,而且主力以步兵为主、水师为辅。”

“还要调水师?”

“仅靠栈道根本难以满足前线大战之物资、兵力需求,而蜀地又有嘉陵江这样纵贯蜀地的大河,若利用得当,定会对大战产生好的影响。”

“不知枢密院打算分几路入蜀?”

“大军共分左右中三路,左路军以长安为大本营,从长安、郿县、武功沿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入蜀。”

“考虑到这三条栈道皆是人所共知的秦蜀古道,历来为人熟知,只要李雄不傻定会布置重兵把守相关要隘。因此,左路军从一开始就是疑兵,起到牵制、迷惑敌人之作用,为其他两路大军南下赢得战机。”

“中路军于秦州上邽设大本营,明着是从陈仓道东进阳平关,其实暗中则遣精锐偷渡阴平小道。”

“偷渡阴平小道?鲁尚书,邓艾旧事才过去不久,你不会以为成汉上下全忘记了当年蜀汉是怎么亡国的吧?”

面对众人的质疑,鲁昌不慌不忙地解释道:“诸位莫急,其实说起来中路军也是疑兵。”

“什么?!安排两路皆是疑兵,想来真正的杀招肯定就是右路军了?不知右路军行军路线有何高妙之处?”

提到右路军,鲁昌面上突然露出几丝犹豫,他沉吟片刻方开口道:“之所以安排右路军主攻,多亏了燕国早早收复了西海高原,并征服了高原上大量羌人部落。”

“经过与已归化的羌人首领交谈得知,原来在茫茫高原密林深处存在着一条秘密小道。这条小道据说是高原上羌人部落南下蜀中与汉人贸易自发形成的,只因所过之处皆为羌人部落,故而除了羌人熟知外,外人根本无所知。”

“臣敢保证,即便成汉防得了中、左两路军,也绝不会想到我军会从西海高原绕道羌地进攻成都南边的西昌。一旦偷袭得手,将会引起成汉举国震惊,成功瓦解掉成汉沿秦岭一线布置的紧密防线。”

“唯一可虑者便是……”

“昌之有什么难言之隐不妨直言!”

“诺!”

受到卫朔鼓舞,鲁昌不由鼓起勇气道:“从高原迂回乃九死一生之路,不要说没有水泥直道,连个像样的山间小路也没有,有的只是连最矫健的羌人也很难涉足的荆棘路。”

“其中之艰辛完全超乎我们想象,据那些羌人首领交代,每次来往于古道上的羌人总要付出血的代价。若是燕军打算走这条古道入蜀的话,就得做好付出巨大牺牲的准备。即便是全部征召归化羌人做士卒,有些牺牲仍是不可避免的。

不得不说参谋部的谋划让在场众人眼前一亮,蜀中栈道固然艰险,不利大军通行,但若有水师相助,通过战船运送兵力、物资入蜀,再加上右路军远涉千里偷袭,真有可能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卫朔微微颔首,直到这一刻他才对参谋部完全放下心来。在参军司即参谋部前身刚刚成立之初,其根本不能有效履行职责。而今通过近十年不断历练,参谋部已完全成长起来,足以承担起任何规模的战事。

就拿此次入蜀计划而言,卫朔完全没有插手其中,全靠鲁昌带参军们利用各种资源制定作战方略,而眼下鲁昌提出来的三路并进之提议让内阁上下颇为满意。

“鲁尚书,我看这右路军偷袭计划就像是撞大运,没有十足把握,万一失败了呢?枢密院可有补救措施?”

“回大王,其实枢密院、参谋部都没有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右路军上,真要说起来左中两路军并非全是疑兵,前线将士完全有权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毕竟我们眼下获取的信息不是很全面,等前线将士经过缜密调查后,说不定会发现新的机会。总之,万事皆以夺取蜀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