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基层军官啊!没有军官指挥,动员兵就是动员起来也没用啊……”
“那就把那600草帽剑士继续关押着,另外那2000俘虏随军一起行动!”
“这是?”
“这帮家伙,既然都是军官。若是让他们和那些动员兵接触,不是立马就能上手了?太危险了,这帮家伙现在不能放。等到稳定下来了再说。”
“还有,杰弗里,你用最快的速度,在附近地区,动员壮丁聚集,给你两天时间,能动员多少就是多少。两天后,我会带大军去西部边境……”
“是!”
两天后,马林留下300人守卫奥里希。他带着2000原主力,2000俘虏,和1700名临时召集的动员兵,开赴西部边境……
在埃姆斯河上,马林的手下征集到了足够的船只,在河面上拼出了几条浮桥,让大军过河……
在埃姆斯河西边,大约有近200平方公里的面积属于东弗里斯兰。而此时,原先这里的驻军,在之前赶来的弗伦茨贝格的指挥下,已经全部渡河,和边境外的萨克森军队对峙。
当登高远望的萨克森王子乔治看到河对岸涌过来几千大军的时候你,脸色大变:
“这混蛋哪里这么多军队?对了,这家伙是雇佣兵,不会都是雇来的吧?可这家伙有那么多钱养活这么多人?”
马林的主力部队渡河非常迅速,有秩序。但是,后面三千多东弗里斯兰本土部队,渡河就有些乱糟糟的了,效率也比较低。
马林没空理会那些战力低下的动员兵,安排了部分人去协调和指挥后,就带着2000主力上前,和原先的方阵一起布阵……
马林的主力,都是受到过很严格训练的。所以,他们列阵非常迅速,很快就顶到了边境上,和弗伦茨贝格的人马一起,组成了非常严密的防线。那速度,那纪律,看得乔治王子冷汗直流……
“果然不愧是能打败法国国王的男人,练兵好厉害啊!不过后面的军队怎么回事?过河那么拖沓……我明白了,那些是征召兵……”
“也就是说,对方精锐部队,算上之前的一千多人,有三千多,征召兵也是三千多……足足有六千多人?玛德,太多了吧……”乔治吞了吞口水。
这还不算,三天后,南部边境的第四方阵也被调过来了。顶替他们的是一支征召兵部队。因为和明斯特主教国没有敌对状态。所以,用征召兵足够了。
看到马林又调集来一支精锐的方阵,乔治继续吞口水,手也有些抖……
一周后,东线部队也过来了,接替他们防御的,是2000征召兵……
看到面前排列整齐的五六千人的精锐部队,加上三千多征召兵,总数差不多快上万了。乔治王子吓得有些腿软。真要打起来,自己手下5000多人一起来也不是对手啊……
好在马林也忌惮萨克森系的强大实力,没有主动进攻,只是示威。不然,乔治王子和他手下的2000人全都要完蛋。
乔治王子也明白这一点,于是狼狈地带着手下撤走了,但带走了一大片心理阴影。而马林,达到了吓唬对手的目的后,也带着军队班师回朝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耶弗尔问题
班师回朝后,马林召开了会议,商议解决耶弗尔问题的办法。
列席的成员,主要有宫相杰弗里、财务大臣科勒、大法官兼奥里希市长海德尔,和几位主要将领。
需要提及的是,海德尔虽然没有和科勒一样被封为宫廷从男爵,但也被册封为世袭爵士。科勒主要是因为兼任军需官,可以分润到军功。而且,因为科勒帮马林背黑锅,所以,才被赏赐了个从男爵的头衔。而像海德尔这样的文官,能赐予世袭爵士,已经算是厚待了。
而且,马林废除了欧洲流行的市长选举制度,改为朝廷任命制度。此举有利于中央集权,方便朝廷对地方的掌控。
而欧洲流行的市长选举制度,是分裂的根源。因为,市长是当地人选出来的,那么他们就不需要太过在意朝廷的态度,只要讨好当地有选举资格的士绅就可以了。当朝廷要求加税的时候,当地人选举出的市长,甚至有可能和朝廷对抗,拒绝加税。
所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马林果断废除了市长选举制度。但是,保留了地方议会。不过,地方议会被剥夺了行政权力和人事任命权力,只剩下了监督权。当然,如果朝廷任命的市长太过不堪,比如横征暴敛,为恶一方的话,地方议会有权向朝廷司法机关弹劾检举。但是,地方议会没有撤销地方官员的权力,只有监督和弹劾的权力。而且,即使弹劾了,也需要司法调查,证据确凿了,才能弹劾成功。当然,地方议会还保留了一项权力——那就是加税需要他们批准。
如此一来,马林等于把地方议会架空大半,行政上的事情,地方上已经没啥话语权了。而地方主官都改为马林任命,那么,这些地方官将会直接对马林负责,也会以马林的利益为先。如此一来,马林就算是很方便地掌控了地方。
要是在平时,马林推行这样的反民主政策,自然会遭到激烈的反对。但现在是什么情况?马林刚杀掉了大部分不是一路的贵族,此时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刻,谁特么有勇气站出来反对?
所以,在马林血色恐怖之下,这个方案,非常容易地得到了推行。然后,大批亲近马林和布洛克家族的贵族后代,在经过简单考察后,被任命为地方官。而且,马林充分执行了“家乡规避”制度,不允许当地人在家乡担任地方官,避免地方势力过大,形成对抗中央的利益集团。
此外,地方官的任期,也是5年一届,不得超过10年。超过十年,必须换地方。因为,即使是外地人,要是在一个地方当了十年以上的地方官,也容易成为当地的一霸。
海德尔是个很不错的文官,做事勤恳,而且比较老实,没啥太大的野心,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太丰富的从政经验,缺乏锻炼。所以,马林在让海德尔担任奥里希市长的同时,多和杰弗里学习学习。当然,不是学习杰弗里的油滑无耻,而是学习杰弗里多年的从政经验。杰弗里在东弗里斯兰当过8年宫相,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让他给海德尔当老师,那是再合适不过了。杰弗里太油滑,不够忠诚。而且,他岁数也不小了,有50岁了。在这个年代,五十多岁去世是很正常的,四十几岁去世都不稀奇。所以,马林也不知道杰弗里啥时候会挂掉。因此,提前培养年轻的海德尔,也算有所准备吧。至于科勒,那是专业管钱的,文化基础水平和海德尔差太远了,也就数学不错。所以,马林打算让科勒管钱。而政务,交给中世纪大学生海德尔更让人放心点。
……
这次讨论的耶弗尔问题,是马林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难题,前任东弗里斯兰伯爵埃德萨德一世没能解决,马林也感觉很棘手。
耶弗尔本来是东弗里斯兰伯国东北部沿海的一个区域,大致相当于后世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弗里斯兰县的北半部地区,以及后世很有名的威廉港市,总面积大约在500平方公里左右。它属于东弗里斯兰地区的实力派维尔姆肯(Wiemken)家族,当代耶弗尔男爵名为埃多。维尔姆肯。
虽然名义上是一名男爵,但维尔姆肯家族控制下的耶弗尔男爵领,事实上处于独立的状态。当然,不是说维尔姆肯家族多么强大。而是,因为维尔姆肯家族暗中和奥尔登堡伯国结盟了。而且,就在不久前,埃多。维尔姆肯男爵在前妻去世后,还续娶了前任奥尔登堡伯爵格哈德六世(没有去世,是传位给大儿子了,1500年才去世)的小女儿、现任奥尔登堡伯爵阿道夫的妹妹海德薇格。如果说之前奥尔登堡对耶弗尔的支持还是暗中的话,从格哈德六世把女儿海德薇格嫁给埃多男爵开始,奥尔登堡对耶弗尔的支持就公开化了。
事实上,奥尔登堡也不算什么强国,面积只是东弗里斯兰的两倍不到,人口也只有10万人不到。这样的垃圾小国,马林随便能能把它给打扁了……
但是,奥尔登堡家族运气太逆天,他们家族在1448年的时候,因为丹麦王室绝嗣,当时奥尔登堡伯爵迪特里希的长子克里斯蒂安一世,被幸运地选为丹麦国王。
从此,奥尔登堡这个草鸡家族,一下子飞上枝头,成为凤凰。因为,丹麦在中世纪,可是北欧强国。在海上的威势,即使英国也要退让三分。
而现在的奥尔登堡伯国,和丹麦王室,属于同一家族的亲戚,天然是盟友。当初克里斯蒂安一世当选为丹麦国王后,就把奥尔登堡伯国,让给了弟弟格哈德六世。丹麦现任国王是克里斯蒂安一世的儿子汉斯,而汉斯国王,就是还活着的前任奥尔登堡伯爵格哈德六世的亲侄子……
丹麦国王的亲叔叔,这样的称号,对于德意志诸侯而言,绝对是如雷贯耳啊。所以,奥尔登堡伯国虽然弱小,但格哈德六世和儿子阿道夫的威势却是不小。
格哈德六世和儿子阿道夫支持耶弗尔男爵领和东弗里斯兰伯国对抗,搞分裂。对此,埃德萨德一世毫无办法。谁叫人家奥尔登堡伯爵有丹麦国王这样强力的侄子呢……
即使是马林,面对奥尔登堡倾情支持的耶弗尔,也很是挠头……
收拾耶弗尔男爵领很容易,一个方阵就能解决问题。打败奥尔登堡伯国也不难,一个方阵不能解决?那就两个!
可是,打败了奥尔登堡伯国之后呢?那边丹麦国王汉斯一看——这还得了,那个叫马林的小兔崽子揍了我亲叔和堂弟,这不打我脸么?然后丹麦大军至,马林卒……
因而,面对奥尔登堡伯国,马林现在必须忍下这口气。对于耶弗尔男爵领的自治问题,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也要防止耶弗尔得寸进尺,搞扩张。
所以,会议最后的讨论结果就是,大家一致赞同马林把第四方阵派到东边去长期驻扎。另外征召1000民兵,壮壮声势,吓唬吓唬耶弗尔人和奥尔登堡人,免得奥尔登堡伯国和耶弗尔方面想趁着东弗里斯兰政权更迭的机会,从东弗里斯兰伯国抢走一些地盘。
对于后台很硬的奥尔登堡伯国,马林也很是没脾气。这样的货色,打他容易,但他后台比你强多了。打完奥尔登堡伯国,丹麦的战舰可能就会开到埃姆登港口来“访问”了……
即使马林能靠着坚城挡住丹麦军队的进攻,但人家丹麦海军极强,封锁马林的海洋贸易,毫无压力,也能轻松让特塞尔岛上产出的食盐运不出去……马林的财政就靠着海上运输贸易呢,和海上运输贸易的巨额利润相比,耶弗尔那点土地不值一提……
思考再三,马林还是决定假装没看见耶弗尔的分裂行为。只要对方不进攻,马林也不理会对方……
等到哪天丹麦和别人开战了,自己的实力也更强了,再趁机派兵夺回耶弗尔。但是,对于奥尔登堡,还是不能动手……谁叫人家后台超硬啊……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外交困境
事实上,耶弗尔问题,看起来很大。但是,和建国初始的各种麻烦相比,只能算是个小问题了。
首先一个,就是外交问题……
马林夺取了东弗里斯兰伯国,因为改朝换代了,不是自然继承。所以,马林需要诸国的外交承认,承认马林的合法地位。
没有合法地位,马林这个伯爵,也不会被人真的当伯爵。那么,东弗里斯兰目前的政权,就是不合法政权。这样一来,别的诸侯国,就有理由宣战,并强行夺取东弗里斯兰,而且不用受人责难。
而如果马林的地位获得了很多国家的承认,尤其是皇帝的承认,那么,他就会真正成为一个伯爵,一方诸侯。
于是,马林率先向维也纳派出了杰弗里作为代表,带了大量礼物,觐见皇帝,请求册封。一旦谈妥,马林将亲自前往维也纳接受册封,并向皇帝宣誓效忠。
另外,马林还想周边几个诸侯派出了代表,希望得到周边邻居的承认。因为,和东弗里斯兰伯国不接壤的国家,马林无须在意他们的态度。但是,东弗里斯兰的几家邻居,却是需要谈妥了的。不然,就会埋下战争隐患。别的不说,新的东弗里斯兰伯国,先要和邻国交换地图,确认好边界。否则,边界不明朗,容易导致边境冲突。
但是,四个邻国——西弗里斯兰的萨克森、东边的奥尔登堡伯国、南边的明斯特主教国和西南边的乌德勒支大主教国,只有乌德勒支大主教态度比较好。但乌德勒支大主教——来自巴登的腓特烈四世,并没有直接承认马林的合法性,而是等待皇帝承认后,再承认马林的合法地位。
至于其他三家,那就很不好说了。明斯特主教收下了马林的国书和礼物,但什么都没说,既不承认,也不反对。
而奥尔登堡伯国的要求则非常苛刻,奥尔登堡伯爵阿道夫提出,马林若是允许耶弗尔独立,他就承认新的奥尔登堡伯国。
对于这个非常无礼的条件,使者自然不敢答应。马林即使心中有火,也不敢乱发。因为,乱发火会扯到列强丹麦。所以,对于和奥尔登堡伯国的交涉,马林干脆当没发生过。
当马林派人到西弗里斯兰求见乔治王子的时候,则是被赤果果地嘲讽了——乔治王子表示,他没听说过什么布洛克家族,只知道帝国承认的东弗里斯兰伯国统治家族为瑟克斯纳家族……
这就是根本不想谈了,马林也从乔治的话语里,听出了萨克森公国对于东弗里斯兰伯国的觊觎。要不是上次用军队吓唬住了这孙子,没准萨克森军队已经开始进攻东弗里斯兰了。
马林不担心乔治这孙子手下的5000人马,但是,萨克森系却是能够聚集起一两万大军的。而且,这还不是底线。若是发狠,萨克森人暴兵三四万都是可能的。
所以,马林即使愤怒,也不好发作。
但是,为了示威,马林公开宣布,派人去符腾堡和阿尔萨斯去招募3000雇佣兵回来……
算上之前的6000雇佣兵,马林的正规军人数,就达到了恐怖的9000人。也幸亏马林有盐城的巨额贸易收入。而第一批去条顿国的商船,也带回了数万金币的收入。加上从威尼斯取回来的20万金币,马林才算养得起9000大军,还能搞搞动员,征召些当地士兵。
换做一般的只有几万子民的穷伯爵,还真养不起这么多人……
马林派人去招募新兵的行为,搞得声势浩大,主要就是做给西弗里斯兰的萨克色人,以及奥尔登堡人看的。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警告对方,别胡思乱想。而且,国内一些有反心的人,也被震慑住了。
此外,马林这一次,终于是下定决心,把西瓦格和残存的500弗里斯兰战俘给归还了。
这次进攻埃姆登,打头阵的就是700弗里斯兰战俘。所以,他们的伤亡也最大,700人只剩下了500人。但是,这500人,经过马林的严格训练和战斗的磨练,都已经成长为真正的精锐。而西瓦格,也比较熟悉自己的练兵方法。当然,是针对那些弗里斯兰战俘搞的冷兵器练兵方法。至于西班牙方阵的练兵方法,马林没让西瓦格看过。而且,使用西班牙方阵,火药消耗大,不是土豪也玩不起。
这500人回去那9个弗里斯兰贵族身边,立马就能让那些弗里斯兰贵族实力暴涨。加上之前回去的300战士,以及原本贵族身边的120骑士,那么,9名弗里斯兰贵族手里,就有了920名精锐战士。这样的实力,加上一些征召兵,即使不能打得过乔治手下的5000萨克森正规军,也能够给对手造成巨大的损失了……
好酒好菜招待了西瓦格和他的手下后,马林派船把这500人运到了格德司公国的海边,并提前通知9名贵族那边派人接应。
临行前,马林拉着西瓦格,说了很多话。当然,不是说废话,而是教他如何打游击……
马林把太祖爷游击战的部分精髓,交给了西瓦格,让他带着手下军队快进快退,用来去如风的方式,袭扰弗里斯兰地区。
另外,针对之前那9名贵族把老百姓抢光的愚蠢行为,马林还给西瓦格支招,出了个很缺德的主意。
这个主意就是,让弗里斯兰军队在抢劫时,换上萨克森军队的服饰,冒充萨克森“官军”,并使用萨克森方言的德语吆喝几声,让被抢的百姓确信是萨克森人抢光了他们。当然,在抢劫的时候,要做好化妆,最好把脸弄脏点,或者挡住脸,让人认不出。
然后,等“萨克森军队”走后,另一批弗里斯兰军队再假装好人出现,还拿出部分粮食,来接济当地人,拉拢民心……
事实上,这些用来接济的粮食,都是之前冒充萨克森军队的人抢走的,而且只是其中一部分……
但老百姓不知道啊,还以为他们是好人。这样,当他们需要发动群众,招募新兵的时候,老百姓就“踊跃参军”了。而且,在和萨克森军队作战时,也能因为仇恨,增强战斗力……
有了这一损招,绝对能让萨克森人的民心丧尽。然后,各地百姓,都会成为弗里斯兰贵族手下的兵源保证……
马林不信,经过如此高明的阴招,乔治王子还能在弗里斯兰地区能安稳下来。加上的格德司公爵的暗中支持,萨克森人要是还有余力攻打东弗里斯兰就有鬼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暧昧态度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马林这边还在谋算着如何阴萨克森人,萨克森人先阴了他……
马林之前在派使者前往周边四国的时候,镇守格罗宁根的萨克森王子乔治,也打听到了马林派杰弗里宫相去维也纳请求册封的事情。
于是,乔治王子,直接派人飞马回报给德累斯顿的萨克森公爵阿尔布雷西特。同时,乔治还派人快马赶赴维也纳,请求皇帝暂时不要答应马林的请求。
杰弗里是文官,自然是坐马车的,赶路不快。而乔治的手下,直接是快马加鞭的。所以,尽管出发日期悬殊几天,但却是在同一天抵达维也纳的。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听到杰弗里说了马林的事,无比惊讶。那个叫马林的小家伙,4年前还只是一个跑来投奔自己的小小流浪骑士,现在,已经成长到能够打下一国的水平了吗?
“杰弗里爱卿,你说马林打下了东弗里斯兰?据朕所知,东弗里斯兰可不弱啊。朕记得,十几年前,东弗里斯兰和明斯特的军队,还联合打败了奥尔登堡伯国,逼迫格哈德六世下台的……”
皇帝的一句话,道出了奥尔登堡伯国支持耶弗尔叛乱的内幕——原来是怀恨在心……
那件事情,发生在1483年,当时,丹麦前任国王克里斯蒂安一世于1481年去世后,王太子汉斯,并没有立即继位,而是要等卡尔马联盟的三家议会——丹麦议会、挪威议会和瑞典议会的承认后才能加冕。
不过,当时瑞典正在闹分裂,所以,事实上,只有丹麦议会和挪威议会批准汉斯王太子继任王位。但是,这一拖就是两年。克里斯蒂安一世1481年去世,汉斯王子1483年才刚刚获准登基。
正是因为当时丹麦处于新老交替的混乱时期,所以,当时的东弗里斯兰伯国和明斯特主教国,联合出兵,狠狠教训了当时非常猖狂的格哈德六世,阻止了奥尔登堡的扩张企图,还逼迫格哈德六世退位,让其子阿道夫登上了奥尔登堡伯爵的位置。
两国出兵的时机相当好,丹麦新王未定,奥尔登堡家族成员汉斯尚未成为正式的丹麦国王,哪里能够支援自己的叔叔?所以,奥尔登堡当时被揍得很惨。而后,汉斯刚登位,忙着梳理国内的情况,也没有帮着奥尔登堡报复。但是,当汉斯国王在丹麦站稳了脚跟后,不管是东弗里斯兰还是明斯特主教国,都不会对奥尔登堡动武了。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记得,1483年那次,东弗里斯兰整整出兵3000,联合明斯特主教国的4000人,把奥尔登堡伯国揍得生活不能自理,首都被围了严严实实的。要不是顾忌贵族间的潜规则,不能随便杀人,加上格哈德六世的侄子将要成为丹麦国王,格哈德六世没准会被切片了……
不管怎么说,东弗里斯兰的兵力,怎么得也有几千人。可按照杰弗里的说法,马林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彻底平定了整个东弗里斯兰,怎么能不叫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震惊?
“咳咳……是这样的,陛下,马林伯爵是以前统治了东弗里斯兰几百年的布洛克家族的血脉继承人……所以,在东弗里斯兰,还是有很多人支持马林大人的。”这是马林和杰弗里商议的说辞。马林也觉得之前快速拿下东弗里斯兰也太过神话,为了让皇帝更加相信些,于是决定谦虚一点。同时,也要让皇帝知道——我在东弗里斯兰也是很得民心的,这样才显得更加正统……
“那具体的是?”
“马林大人的母亲玛丽夫人,是最后一任布洛克伯爵的亲孙女,当年逃难的时候,被霍夫曼大人所救,所以才嫁给了霍夫曼骑士。”
“原来如此……不对啊……朕记得,马林是个流浪骑士来着,也就是说,他应该有个哥哥才对。按照法律,即使他母亲是布洛克伯爵的亲孙女,那么继承人也应该是他哥哥啊……”
“是这样的,陛下,马林大人的哥哥——阿德勒阁下,早马林大人进攻东弗里斯兰前,就签署文件,声明放弃了继承权。现在,阿德勒阁下是莱尔男爵……”
“呵呵……真是好手段……”皇帝不可置否地笑了笑。在他看来,马林肯定是用了什么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