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门阀风流-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浓笑道:“其一者,不难。”
“然也。”袁耽将杯中酒一口饮尽,哈出一口气,抹了一把嘴,亮着眼睛,笑道:“刘并州之妻弟温峤,温泰真,袁耽也已拜访,其人足可证妙光之身。”
小谢安伸出双手,内外一摆,淡然笑道:“若是如此,即乃其二。自晋室立于江左,而今之上士,不足双十之数,且身在建康者,不足十数……”言至此处一顿,仰着下巴,翘着木屐,笑道:“陈郡谢氏、袁氏,当为其中矣。”
褚裒看了一眼刘浓,笑道:“陆氏亦在其中矣!”
刘浓抿了一口茶,微微一笑:“郗氏,想必亦在其中矣!而此,尚缺一者……”
“王、谢、袁,顾、陆……”袁耽暗自数来数去,眉头越皱越紧,刘并州乃因王敦假传密旨而亡,琅琊王氏与袁氏向来面和心不和,如今形势微妙,王氏之心实难度之。而萧氏不在建康,纵然在此,萧然难以替家族作决。想着,想着,唯有一族。目光一转,深深的看向刘浓:“瞻箦久居吴郡,不知与顾氏交谊何如?”
众人皆看刘浓,南北世家隔阂极深,是故,除王氏外,袁氏与谢氏皆与顾氏来往甚浅。成都侯端着茶碗的手微微一抖,默然暗叹,放下茶盏,轻声道:“明日,刘浓即赴顾氏,如若未得……彦道勿忧,不日,处仁便至建康,刘浓……”
“啪!”袁耽猛地一拍大腿,颤抖着嘴唇,看向刘浓,继而,深深一揖:“瞻箦,多谢!”
“彦道,你我相交,何需言谢!”刘浓还礼。
褚裒见事已有眉目,心中豁然一轻,嘴上却故意冷声道:“诸君切莫大意,尚有其三……”
小谢安不屑的挑了挑眉,满不在乎的一挥宽袖,冷然道:“今非往昔,琅琊王氏已难左右朝局。成都侯,红阳侯尽在,郗公与顾氏、朱刺史若从,尚有纪尚书、蔡尚书、陆尚书等公,以及褚氏与我谢氏,何言其三!”其音虽稚嫩,其意却森然。
“妙哉!!”众人大赞。
与此同时,斜对面的窗中影,微微一闪……
第三百八十八章以君作案
竖日,雄鸡啼晓,晓雾自开。
红日爬东墙,斜照青石阶,谢奕抱着头冠醉卧于白苇席,睡姿极其不雅,在其对面,褚裒身披洁白长衫,以肘作枕,睡得颇是憨甜,状若谪仙侧卧。
小谢安揉着眼睛从梦中醒来,睁着迷茫的眼,四下寻了寻,未见着刘浓,皱了皱眉,嘟了嘟嘴,俄而,见褚裒衣衫若雪纸,而其所卧苇席色作乌青。黑白二色逼入眼,小谢安怔得一怔,眼中朦胧层层褪尽,继而,豁然一亮,蓦地按膝而起,朝着院中随从招了招手,低低一阵吩咐。
少倾,随从捧着笔墨去而复返,小谢安捉起墨条看了看,满意的微微一笑,璇即,左手捏着右手袖子下摆,右手沉沉转动墨条,不多时砚中便浅浅积得一层墨,拿起细墨狼毫于砚中浸了浸,待墨水饱满欲滴之际,提笔走到褚裒身侧,蹲下来,歪着脑袋想了一想,随即,就着褚裒之身为案,以其衣衫作纸,奋笔作书,嘴里尚轻喃:“大象无形,大状无容;进而万物存,退而万物丧,天地与之俯仰,阴阳为之屈伸;效之象之,若影随形……”
刘浓一步踏出室,嵌身入软阳,见得此景,微微一怔,继而,撩起袍摆揽于手中,轻手轻脚的行至小谢安丈外,眯着眼睛打量,但见字迹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转腕时,状若游龙戏水,细细一观,神蕴其中,无一字魂同。而此时,谢奕与褚裒俱已醒来,前者悄然坐起身,探首静观,后者一动不敢动,竭力的维持着卧姿,一任小谢安泼墨作书。
复观小谢安走笔似龙蛇,目漆如聚星,心神意笔四者合而为一,杳然久远、浑忘世外,且不时提笔蘸墨。良久,良久,待得褚裒身上爬满墨玉字迹,小谢安在褚裒的袍摆勾下最末一笔,眼中神光越来越淡,渐而,面上潮红寸寸涂满。
“啪!”把笔随意一扔,背负了双手,默然度向屋内,待行至刘浓身侧,轻声道:“美鹤,谢安倦也。”说着,抚着额头,身子一歪,软软便倒。
刘浓赶紧一把揽住,将其抱入怀中,轻轻入室。当是时,场面极静,谢奕按着膝,微微倾身,眉头一挑一挑,显然身心皆惊。褚裒犹自不敢动弹,静卧待墨干。稍徐,刘浓走到褚裒身后,纵揽其满身龙章凤姿,心神俱震,继而,微微一笑,展开宽袖,均匀的沿着字迹缓缓拂动,轻笑:“阳和兴起,纵兴逞意,意随神飞,安石此字,令人愧也!荡腕涂墨香,千金赋一阙,当如是。”
“此乃,阿大所书乎?”谢奕总算回过神来,擦了擦眼睛,与刘浓一道挥袖摧墨干。
刘浓挥着袖子,笑道:“终年樊笼一朝开,浩浩墨意入神来,安石书此,不足为奇。”
眼前宽袖乱飞,身上微凉微凉,褚裒苦笑道:“昔年,王逸少银勾铁划,笔透青案终年不干。今朝,褚裒幸也,融身为案,恰逢安石脱神而出。不幸也,暨待稍后,不知将污几多清水也。”
谢奕乐了,在褚裒的屁股部位猛力的挥了几把,哈哈笑道:“季野莫悲,且待墨干,谢奕愿为君遍洒澡香,定可使君濯身归白。然,此字,当归谢奕。”
“休得胡言!”褚裒急了,屁股动了动,嚷道:“褚裒以身为案,以裳为纸,字即入吾身,当归于吾。”说着,斜斜看了一刘浓,问道:“瞻箦,以为然否?”
刘浓荡着衣袖,正色道:“然也,季野所处之地,乃刘浓陋室,身下苇席,乃刘浓所展,而此晨日,漫墙而入,即乃天帝赐于刘浓。故而,此字,理当归刘浓。”
“啊!!”褚裒与谢奕齐齐一怔。
半盏茶后,褚裒身上墨干,迫不及待的钻入偏室中,任由谢奕拍打房门,就是不开。少倾,兄弟三人闹了一阵,一致认同,褚裒牺牲较大,故而,字归褚裒。遂后,谢奕见袁耽不在,便问刘浓可曾得见。刘浓笑道:“彦道拜访温泰真去也,刘浓亦将前往城北,拜访郗公。”顿了一顿,似吐了一口气:“尚将往顾氏。”
谢奕看了一眼斜对面的青青小楼,想了一想,沉声道:“即是如此,谢奕亦当去见族伯与阿父。瞻箦奉召入建康,按律,需呈节入大司徒府。然,大司徒如今抱恙在身,正行请辞,故而……”
“无妨,节至便可。”
刘浓乃镇西将军假节豫州,持有晋室节杖,节外州刺史入朝,按故晋律,当进驻节臣驿府。然,自东晋立于江东,诸事从简,是以,仅需经大司徒府审核,待大司徒论定,复入朝觐见司马绍,其间来去,少说也得三两天。当下,兄弟二人齐入建康城,为袁耽之事奔波。
……
城北,郗氏府邸。
玉色瑞兽挺立于朱门左右,林梢莺儿浅唱不休,自郗鉴入建康,近几日,郗氏门前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无一乃白身,俱是玉冠锦服者。众人来此,一为郗鉴名重,二为女中笔仙。郗璇芳龄已然十九,犹待嫁闺中,不知几多青俊郎君深慕其容。
此时,郗鉴将将送走贺氏,看着牛车尾远去,舒展的眉头慢慢皱起来,捋着胡须,暗忖:‘如今,贺氏虽不及我郗氏,然贺氏郎君却一表人才,奈何,方才命璇儿据屏暗观,璇儿却托故未至。唉,短短数日,已然十余子往复,焉知,皆难入璇儿之眼。璇儿也璇儿,汝意何为也?’转念间思及一事,眼底陡然一寒,心想:‘刁玄亮也刁玄亮,我郗氏虽不若王谢,然,亦不至为外戚……’想着想着,扯落胡须三两根。
遂后,瞅了瞅林梢日,暗觉日光惹人生厌,枝头黄莺鸣声犹其刮臊,即命随从持竿赶莺。待莺飞林静,心中却静不下来,冷寒着一张脸,把袖一卷,阔步入内。
粉色苇席摆于百花丛中,郗璇身袭红裙,临案作书,神情专注,落笔如涓流。听得身侧传来沉沉脚步声,眸子一颤,把笔搁于砚角,款款起身,未看阿父,深深一个万福,轻声道:“阿父莫怒。”
“莫怒……”郗鉴眉头一皱,快步上前,俯身一看,乃是毛诗《越人歌》,心中复杂无比,眉头愈锁愈深,沉声道:“璇儿,汝已十九,理当嫁人,岂可置若不闻。”
郗璇端着手,螓首微垂,答道:“阿父莫忧,待女儿抄诗三遍,即行嫁人。”
三遍!毛诗百首,而今方抄十余首,若待三遍抄完,不知几时也!郗鉴心中又怜又恼,满脸涨得通红,左右一思,暗中一狠,索性冷声道:“璇儿,汝可知,若汝再行迟疑,即将入宫矣!莫非,汝愿为司马氏之妇乎?”说着,冷冷扫了眼院中婢女,见一干婢女躲得远远的,遂轻声补道:“司马氏,命衰矣!”
闻言,郗璇身子蓦然一震,眸子里泛起蒙雾,咬了咬嘴唇,指着园中花圃,凝声道:“阿父,为何世情皆乃男择女,而非女择男也?女儿自问,才识不输于男儿,为何却若园中枝,任人观采也?”
“这……”郗鉴捋着须的手一顿,恼怒中生,却不该如何作答,半晌,憋出一句:“休得胡言,乾居上,坤在下,此乃自然之理,岂容汝亵渎?”
睫毛一颤,郗璇端手踏前一步,轻声道:“阿父教诲极是,女儿抄诗三遍,即行嫁人。届时,莫论贺氏,亦或朱氏张氏,甚尔,命衰之司马氏,皆由阿父做主。”
“唉,唉唉……”郗鉴跺着脚,连连长叹,却莫可奈何,转眼见女儿容颜娇嫩,眼底滚泪,恰若一枝梨花轻带雨,心中又忽生不忍。郗璇的性子从他,外柔内刚,正乃有其父,必有其女。然,司马氏既已起意,岂会轻易罢休!
这时,随从来禀,成都侯拜访。
“瞻箦……”郗鉴愕然。
“嗯……”郗璇脚步一顿,徐徐转首,看向阿父。
郗鉴神情既喜且忧,见女儿定定的看来,中心寸软,仰天一声长叹,拍了拍额角,摇了摇头,快步迎向院外。刘浓静侯于院外,融身于浅阳中,郗鉴出门即见,蓦生一阵恍惚,忆起昔年于吴县,也是这般,玉人孑立,已方悔婚,而如今,人事已非,斯人风姿依旧,怎不教人感概。
“刘浓,见过郗,伯父。”刘浓持礼,不骄不卑。
“瞻箦,何需多礼,日前闻召,便知瞻箦必来,吾正有事与瞻箦相商。”郗鉴大步下阶,拉着刘浓的手,便往院内走,心中却七上八下,眉凝色忧。
刘浓观其神,知其意,心中忐忑,来时,一路皆闻,郗氏正行择婿,若非袁耽之事不容耽搁,他已然命车夫回转。此时,只得故作不知,目不斜视,默然随其而行。
郗鉴将刘浓引入静室,刘浓漫眼一观,但见静室极阔,内浮幽香,外侧尚且拦着八面梅花映雪屏,隐隐见得雪屏后有一道小门,心中咯噔一跳,抹了抹左手,落座于郗鉴斜对面。
郗鉴注视着刘浓,将长须捋了又捋,眼中神色复杂难言,时而满含赞赏,倏而内愧于心,渐而悔色弥漫。
室间静,令人心生难安,刘浓稍作沉吟,看着案上茶具,笑道:“郗伯父,如若不嫌,刘浓愿烹茶一壶。”说着,瞅了瞅八面梅屏,意态明显,想换个地方。
郗鉴视若未见,摆手笑道:“甚好,甚好。此院虽简,然内汪一眼清泉,足可煮得好茶。吾观瞻箦大器若玉钟,已非往日,若行烹茶,想必室中亦可。”说着,便招过门前随从,细细一阵吩咐,命其至后院取滴水清泉。
刘浓无奈,微微一笑。
随从领命而去,待至后院,恰逢郗璇领着几名婢女,漫步转廊,见随从抱着云屯,郗璇问道:“何往?”
随从道:“回禀小娘子,自泉眼取水。”
郗璇道:“送往何处?”
随从恭声答道:“东院兰室。”
郗璇不再问,迈着红蓝丝履,挽着朱绫背纱,行向东院。将将转出长廊,郗昙打斜窜出,埋着头,大步急走,挽着袖子,边走边问身侧随从:“汝可看仔细,确乃成都侯?昔日辩于雍丘,吾有所不及,今朝定将其好生……”
“阿弟。”郗璇轻唤。
郗昙步伐一顿,满脸笑容骤然一收,可怜兮兮的转过身,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地道:“阿姐,阿弟此番外出,乃与人辩论,并非服散……”昔日,他曾于庾氏子弟一道服散,险些命丧。
第三百八十九章永不为友
郗璇瞥了郗昙一眼,淡然道:“身为郗家子,岂可仅知玄谈,汝且入内,将《吴子》抄写三遍。明日,我将考究于汝,若知之不详,汝且仔细。”
“阿姐……”郗昙愁眉苦脸。
“便如此。”
郗璇未看阿弟,冷然转身,款款迈向东院。郗昙怔了怔,一甩袖子,反身便走,嘴里则喃:“唉,阿姐为何不嫁也,昔日不嫁成都侯,而今不嫁王氏子,暨待何时,吾方可得自在……”
“嗯……”郗璇步子一顿,慢慢回首。
郗昙大惊失色,赶紧揽起袖子朝着阿姐姐沉沉一揖,而后,阔步疾走,再不敢回头。
郗璇暗叹一声,端手迈过月洞,眸子恬淡,步履从容。待至兰室侧廊,歪着脑袋瞅了一眼小门,见并无异样,心中豁然一松,轻步入内,将将璇身落座于屏风后,即嗅得清香徐怀。
茶烟缭香,茶汤碧绿。
刘浓捧着茶盏,徐徐一荡,复将茶一递,笑道:“郗伯父,且饮。”
郗鉴慢慢品着茶,眼角余光却漫不经心的掠过梅屏,待见屏中隐嵌一缕婉约,嘴角抿了一口茶,茶香绕舌,心中却不知味。
刘浓自捧另一盏,浅饮慢谈,将为刘并州正名一事娓娓道来。
闻知正事,郗鉴眼锋开阖,一改方才淡雅之色,细细一阵沉吟之后,捋须道:“刘越石,人杰尔。然,瞻箦可知,此事昔年先帝曾有言,莫谈刘越石,唯愿作钩沉。”
刘浓抿了一口茶,淡然道:“郗伯父所言甚是,钩沉于江,不见其锋,不知其芒。刘越石何人也?纵观十余载,北地烽烟纵横,壁垒豪强俱抗胡,而今一派狼迹,尽已作古,刘越石亦同。然,晋室之于江东,若欲立,当图北。而此,大义方得,民心足安。再则,往年之事,交缠若织,既有王敦假密,复具段氏枭心,故而,英雄沉戟。如今,我等为刘并州正名,即乃未雨绸缪也!伯父体识弘远,当知此间之意!”说着,定定的看向郗鉴,言简意赅,今日若不替刘并州正名,他日,己身若蒙尘,司马氏首尾附两端,势必寒尽北地铁血。
郗鉴眉头微皱,深深抿了一口茶,怅然道:“司马氏,确愧越石也!”说着,朝一侧婢女招了招手,婢女知意,当即于另一案,铺纸展砚。待笔墨俱毕,郗鉴纵横一书,交与刘浓,笑道:“瞻箦,深谋远虑也,暨待来日,庭议于殿,瞻箦纵论便是。”
“多谢,郗伯父。”
刘浓深深一揖,抬手之际,却见屏风后红蓝丝履一闪即逝,眉头微微一皱,当即快步回到己案,撩袍落座。而后,稍事寒喧,便欲告辞离去,殊不知郗鉴却道:“暂且稍待,尚有一事需与瞻箦相商。如今,吾已撤军兖州,唯愔儿尚据濮阳。近来,吾左右思之,暗度石勒必侵兖州。兖州若失,瞻箦两面逢敌,当以何如?”说着,眉色惧忧,显然为刘浓担心。
刘浓心中感激不已,恍惚间,悄见屏中影也颤了一颤,默然吸进一口气,徐荡于胸中,笑道:“此事,刘浓本待离建康之时,再与伯父相商……”言至此处,一顿,泼茶于案,以手锋蘸水,于案上由南至北斜划一道,淡然道:“石勒若行南侵,即若长虫探首,其首入兖州,其尾存千里之外,绵延千里,岂能动静如一?!是故,若刘浓所料非差,其人势必佯侵豫州。刘浓不才,自持尚可斩尽其手,复于旬月内,引大军入兖州。”其声虽淡,却凛然生威。
郗鉴捋须的手顿于须尾,扯得嘴角也随之一抖,眼中锋芒如潮吐,若是数载前,此言不缔于儿戏。然,如今成都侯辗转数余里,奔袭王敦,致使王敦数万大军溃于城下,尚有何人敢横目轻觊?
当下,车骑将军稍作思索,以指蘸水,于长蛇之中,横拦一道作腰斩,微笑道:“若是如此,吾将遣镇北军壁垒清野,拒其于青、徐之间,静待瞻箦前来,首尾夹击,将此蛇首辗作齑粉。再则,尚有一事告知瞻箦,日前,辽东郡公慕容廆击败高句丽,复败石勒于上谷,遂遣裴嶷入建康呈表,裴嶷夜访于吾,愿请夹击石勒。至此,暨待战事一起,诸方共战齐讨!”
“妙哉!”
闻言,刘浓挽袖于眉,沉沉一揖。
少倾,见事已毕,刘浓告辞。
郗鉴拉着刘浓的手,紧了又紧,欲言又止,终是怅然一叹,神情无比萧索。刘浓知意,复再一揖,持子侄礼,却不言及往日之事。郗鉴无奈,只得颤着眉头,将刘浓送至院外,待其远去,卷袖而回,恰逢郗璇提着裙摆迈入朱廊,郗鉴深了一口气,柔声道:“璇儿,如此,余愿可了?”
郗璇未答,端手于腰间,深深一个万福,继而,抓着裙摆,转廊而走,待转过廊角,看着园中花蕊,轻声喃道:“不觉有余愿,唯忆昔年懵懂……”说着,走到案后,悄然落座,拾起笔来,以笔杆抵了抵脸颊,渐而,眼眸平静若湖,低下头来,默默抄着《毛诗》,笔锋落得极沉,极沉。
……
暖日穿林,投下束影若孔。
车轱辘辗着斑影而走,刘浓于车中匆匆食了些糕点,待至城西顾氏府邸,日蕴正浓,恍似霓虹。顾氏门随见了火红骑甲与牛车,细细一辩,神情微惊,疾疾入内通禀。
少倾,散骑侍郎顾君孝阔步而出,刘浓微微一笑,不卑不亢,淡然一揖:“刘浓,见过顾侍郎。”
顾侍郎……闻言,顾君孝微微一怔,随即心思百转:‘然也,刘浓如今已为成都侯,位尊权重,虽礼仪依旧周至,却再非往日子侄之礼!而此,尚有深意。’思及此处,心中微微一松,慢条斯理的还了一礼:“成都侯远道而来,不知所为何事?”说着,瞥了瞥刘浓,暗道:‘果真浑玉也,莫论身居何处,光辉自煜,无人可挡。奈何,奈何……’情不自禁的摇了摇头。
刘浓笑道:“今日所来,与昔年一致,但为友人谋一事。”
顾君孝蓦然一愣,稍徐,委实不知其意为何,心中念及一事,不由得一紧,璇即,神情微缓,左手挽于背后,右手一摆,笑道:“成都侯,且入内。”
“多谢。”
建康城中,诸世家之府邸并非庄园,是以顾府并不大,用不着牛车。顾君孝与刘浓并肩而行,眼角余光不时的将刘浓上下描画。曾几何时,刘浓见了他,毕恭毕敬,他也自持可力压刘浓数筹。而如今,刘浓动静举止间,气象已具,莫论何人见之,定然凝目危视。
待至一栋雅院前,顾君孝微眯着眼,笑道:“成都侯暂且入内稍待,族叔随后便至。”
“多谢侍郎。”刘浓挽礼一揖,等了数息,见顾君孝只顾盯着自己看,却不欲入内,便道:“顾侍郎,何不一道入内?”
顾君孝眼眯作锋,凝视着刘浓,半晌,见刘浓神情坦然,心中不禁微怒,冷声道:“成都侯自入即可,族叔定至,只是尚望成都侯,切莫言及昔年。”
刘浓剑眉微凝,逼视顾君孝数息,随后,念及一事,心中由然一悸,暗暗吐出一口气,缓缓揽袖于眉,慢慢一揖:“昔年确乃刘浓莽撞。叨扰了,别过。”
顾君孝微微含首,注视着刘浓转身离去。
刘浓步伐落得不徐不急,眼底却越来越寒,不禁扪心自问:‘昨日,为何应允彦道?今日,本不该来!顾氏虽向来热心朝堂,然,何需我为其锦添一色?不日,处仁即至建康,也已应承于我,定当以义阳朱氏之名,为此事奔走于吴郡朱氏。莫非,一两日,我亦等不得么?究竟所为何来?亦或,仅是庸人自扰尔?吾不知也,自酿其果……’想着,想着,不禁裂了裂嘴,默然一笑。继而,眼底寒光褪尽,复作深邃如海,袍袖飘飘,脚步加快,眼见即将转出林道,目光却猛然一滞。
林道外,盛槐下,何人约素如兰?
何人手持竹简,融身于阳光中?
吴郡妙音顾荟蔚,伊人斜对刘浓而立。束阳浅浅的缠于其身,恍若紫玉缭烟,叶影眷于其眉,敛于其唇,一明一黯间,凭添几许媚。其人为何徘徊,其人为何眉宇紧锁,其人为何在此,莫非意欲告知,顾、王之联姻乎?
道仅一条,若欲出顾氏之门,必途经盛槐畔。成都侯眯了眯眼,抹了抹左手,挽袖于背后,目注朱色大门,徐步疾走。若出此门,自此而后,顾、刘二氏即为路人,永不为友!
第三百九十章心口难开
“且,且慢……”语声轻颤,前字若蚊蝇,后者渐作决然。
刘浓步伐慢了,木屐起伏时,也非适才轻快,似陷于泥潭,若为纤萝缠满身。渐而,终究一顿,好似叹了一口气,徐徐转首,凝视手捧竹简的顾荟蔚,载余不见,伊人依旧大紫袭身,巾帼髻,紫兰步摇,却非昔日紧领深衣,领间极阔,延颈秀项,皓质呈露,如玉锁骨不染沿华,若雪似葱,明媚于浅阳中。若非眼底遮掩不去的悸恸,即乃一束荣曜紫灼。
二人对视,半晌,顾荟蔚看着眼前人,心中自知,他今日能来,已是不易,紧了紧手中简,微微垂眉,浅浅一个万福,轻声问道:“郎君,何来?”
素手捉黄简,絮阳拂柔荑。刘浓注视着她微微战栗的尾指,心中如滔乱滚,面上神情却愈发冷然,稍徐,瞥了瞥林道深处若隐若闪的冠带,眼睛一眯,淡声道:“昔日,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