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支军队叫北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刻感动王宾的是眼前这个男子与后世自己的父亲看向自己的神色几乎一样。

此刻正坐在客厅的王伍看着自己的儿子,冷不丁的儿子突然冒出了一声“爸”。

自己先是一愣,随后便知道这是在喊自己了。

顿时在心中想道,吾儿幼时颇为顽劣,如今大了着实有些沉稳了。

王宾并不知道老爷子在想些什么,只是在平复了心情之后问道

“老爷子,您老人家怎么跑这里来了?”

王伍在听了王宾的疑问后,有些无可奈何的说道

“你都以我的名义开始购进军火了,我要是再不来谁会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

王宾见老爷子这样说道,不由的解释了一番。

王伍在听了王宾的解释之后,不由的有些担心的对王宾说道

“吾儿倒是会做生意了,只是这和俄国人交易吾儿要多多小心啊,不要最后反被虎噬。”

王宾从老爷子的话中听出了一种关心,于是开口说道

“老爷子,这暂时还不用担心,这俄国人和日本人打的正热闹,哪有功夫来算计我啊!”

“这虽然日俄开战了,但是该小心的就要小心,不要认为你做了这关外练兵大臣就高枕无忧了,要知道在关内有不少人都在盯着你屁股底下的位置。”

王伍见自家儿子有些自信,不禁的开口说道。

王宾听了之后表示自己一定会注意的。

随后王伍又问道

“佑德啊,你与这俄国人交易感觉有何利可图啊?”

王宾见老爷子突然问这样的问题,虽然有些好奇为什么这样问,但还是老老实实的答道

“老爷子,这现在和俄国佬交易是有优势的,这战线拉的这么长,又要从国内运兵又要运输物资,这后勤的压力必然是极大的。”

王伍在听了王宾的话后先是表示知道了,随后眼珠子一转。

王宾看到老爷子这个动作顿时在心中想道。

这老爷子不会在打什么主意吧?这动作活像一个老狐狸。

果然王伍随后的一句话立马验证了王宾心中所想的内容。

二十八章 火炮与纱厂

”这既然有利可图,佑德你说为父要是在这建个纱厂专门生产绷带和纱布的话如何?“

王伍有些下不了决定似的朝王宾问道。

但是这在王宾自己看来应该是这样的:小子,为父已经决定在这里建个纱布厂了,你什么话都别说了,只要负责和俄国人交易就行了。

看着自家父亲的神色王宾不好说什么,只好对老爷子说道

”一切由父亲大人做主。“

谁知这一说完,王伍便一拍大腿说道

”嗯,这才对,有钱不赚是傻子,为父这次和你绍宸叔商议了下出资五十万两再和这辽西之地的一些富贾合作建个辽西最大的工场。“

王宾一听到这老爷子的话,就知道这自家老爸肯定早就准备好了这一切,说不定这次去山海关就是和王英楷谈论这件事的。

这自家的老爷子只要有赚钱的机会那就绝对不会错过。

正好和自己附身的这个王宾脑海中对父亲的映像一样。

而这具身体的原主人正是因为这一点最后才选择当兵的。

因此父子两人还为此闹了一段时间的矛盾。

不过在王宾自己看来。

这钱自然是越多才越好,干脆有的时候就在想自己要是世界首富要有多好。

这样一来自己在锦州可就能飞速的发展了。

手下的士兵全部用最好的装备。

直接扩军,办厂当个军阀什么的。

当然这些也只能现在想想而已。

要是自己真的这么做了,只怕清廷会立马从关外调兵分分钟钟剿灭自己。

不过对于自家老爷子的动作,王宾倒是有还有些问题,于是王宾开口问道

”老爷子,这投了这么多钱,您老人家准备让谁来管理啊。“

言下之意就是,老爷子啊这钱那么重要得让您信的过的人来管理啊。

不如就让您儿子来管理吧。

王伍在听了自家儿子的话后在心中想道。

这孩子现在终于知道这金钱的重要性了,真是大慰我心啊。

不过嘴上却还是说道:”这是当然,我准备让你福伯留下,协助你。“

”你福伯也是府上的老人了,家中的一些产业也是由你福伯代为掌管了一些,所以把这件事交给你福伯去做我是放心的很,而且还好就近照顾照顾你的日常生活。“

王宾听了之后却是在心中嘀咕道:不就是担心我会乱花吗,至于这么做吗?

我好歹也是个朝廷大臣啊,至于让福伯留下来照顾我吗?

不过王宾并未将这些表情流露出表面,而是对老爷子说道

”知道了,老爷子。“

王伍听到自己儿子的回答后心道儿子果然长大了,要是在以往肯定是会和自己辩论一番的。

随后王伍对王宾挥了挥手,示意该干嘛干嘛去。

王宾在见到自家老爷子示意自己出去后,咧了咧嘴走了出去。

可王宾并不知道在自己走了之后,王伍坐在座位上猛烈了开始咳嗽。

一旁的福伯见了之后急忙上去拍了拍王伍的后背。

咳完后的王伍看着手上的手帕一滩血红的血迹出现在手帕上。

一旁的福伯见了之后忍不住的对自家老爷说道

”老爷这事瞒着少爷能行吗?“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王伍听了福伯的话后说道

”这话就不要再说了,我知道自己的情况活不了几年了。“

”现在,只希望我在有生之年能够见到佑德能接管王家就行了,使我王家更上一层,这样即便我下去了面对我王家的列祖列宗也可以说我王家多了个人物。“

福伯在听了自家老爷的话后只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并没有再说些什么。

此刻的王宾并不知道在他离开后在客厅所发生的事。

而是去吩咐厨房中午多做几个菜。

中午王宾和老爷子喝了几杯酒,王宾看得出老爷子显得有些高兴,不由的多喝了几杯酒。

边吃边喝,和王宾谈了好多。

也在吃饭时给王宾未来在锦州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自己看来这些建议还是挺有用的。

比如,老爷子就对自己说,这工场办起来要让这辽西之地的富贾入股。

这样一来在有了共同的利益之后,商人自然会和自己站在一起。

自己在辽西的阻力就不复存在了。

中午吃完饭后,王宾看着老爷子进入卧室后又琢磨自己今天要交代的事还没交代完。

自己还是要把这些事交代起来。

于是只有开始向炮营走去,边走边想,自己看来天生是个忙碌的命啊。

王宾在一路走到了炮营之后,远远的就看见了林浩和一个不知名的人在一处山丘旁在试射火炮。

王宾看见后便示意一旁的卫兵把林浩和那个不知名的人喊过来。

不一会,卫兵跑到了林浩的身旁,看见卫兵后的林浩在听了卫兵的话后往王宾的方向看了一眼。

随后便和那个不知名的人一路小跑了过来。

跑了过来后林浩急忙对王宾说道

”大人不知找职部有何事?“

林浩有些疑惑,心想道这大人不是上午才找过自己,怎么下午又来了?

王宾看出了林浩的疑惑,于是开口说道

”嗯,这次来是来看看这新的火炮你们运回来了没?“

林浩见大人是问这问题立马说道

”大人,火炮上午就已经运来了,刚刚正在进行试射。“

王宾听了之后顿时十分的感兴趣的问道

”哦,这试射的结果如何?“

林浩听见了王宾的问题后有些不好意思的答道

”大人,您也知道职部这火炮是半路出家,不是太懂,所幸这炮营有个专业人士。“

王宾见林浩这么说便知道,林浩所说的应该就是林浩旁边所站着的人了。

于是王宾望向了站在林浩旁边的人。

这站在林浩旁边的人看看到王宾和林浩都在看向自己,于是对王宾开口说道

”大人,职部是炮营的副管带吴佩孚。“

王宾在听见自己面前站的是吴佩孚时先是一愣,随后便恢复了正常。

王宾知道自己站得越高,遇见的人也会越多,指不定日后又会那些后世的名人。

所以王宾早已摆正了自己的心态,因为在以后自己注定会让他人所羡慕的,因为自己掌握了历史的脉络。

再说了在这个时代最让人兴奋的不是拥有那些后世的名将,而是让自己所培养出来的名将绽放光芒。

随后王宾只是和吴佩孚交流了一些关于火炮的事,嘱咐林浩和吴佩孚好好管理炮营即可。

这日后炮营注定会扩编的,要让炮营的士兵把该掌握的技术都要好好的掌握。

二十九章 募股建厂(一)

王宾自从在自己家老爷子那知道老爷子准备在锦州办厂之后,这几天便一直在吩咐下面的人去以关外练兵大臣的名义去通知这辽西之地的一些富贾。

准备和这些商人商议一下入股的事。

这一般说起来这一提到清末的商贾或许有些人就会想到盛宣怀、张謇这些人。

之所以大家会想起这些人,是因为这些人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拥有着官方背景,而且为近代历程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并且他们的财力也是颇为雄厚。

所以一谈到清末的商人,大家都会想到这些人。

但是在这个时代里,并不是只他们有钱,同样在清末也有些人和他们一样有钱,只不过名气或许没张謇这一类的人那么大,但是他们往往也有着庞大的财力,比如晋商、徽商还有近代了一些银票行。

在辽西便有着一些这样的商人。

只不过因为现在辽东局势不稳,辽西又贴近辽东,因此一些商人都会选择出关去做生意。

比如桂烨就是这样的一个商人,出身于辽西之地的桂烨他的家族在以前也是一个名门望族,祖上甚至还出过大官,而他们桂氏一族亦是发迹于此,曾经在辽西这个地方家族也是有过一段辉煌的,不过这辉煌自从他爷爷那一辈开始就已经有所衰落了。

等到桂烨当家做主的时候这手上只剩下了几处矿产,至于其他的生意早就已经停了。

于是桂烨选择卖掉了手上所有的矿产,来到到京城做瓷器,茶叶的生意,一时之间日子过的倒是有些红火。

不过这人总有倒霉的时候,这庚子年间的乱象先是使桂烨损失了一笔钱。

但是日子并不长久这到了庚子年后,这暴民竟然打上了他家银子的主意,于是导致这家里的银子差点被这些个暴民抢了个精光。

不过所幸商人的本性救了桂烨一回。

商人向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了,桂烨同样也是如此。

在生意红火的时时候,他特意把一部分的银子放在了南边的商号里。

所以在京城的府邸只是被抢了几万两的白银而已。

但是这后面的情况却是越发不好了,这朝廷开始向列国宣战。

桂烨一看到这一情景就知道要坏事了,毕竟在辽西的时候就接触过那些洋人,因此对洋人也有所了解,于是认为朝廷会失败。

于是急忙把自己的妻小带出了京城前往大民府。

果然这后面的是如同自己料想的一般,京师沦陷。

这时桂烨顿时庆幸自己跑得快,后来这桂烨就在大名府安了家,继续做起了生意。

不过这每年总会回返回台安的老家祭祖,这几天在回家祭祖的路上听别的商人说这关外有人准备建个大厂子。

本着商人的天性也就注意了一下。

就这么一打听才知道,这将要建的厂不简单啊。

光听到要在辽西建最大的工场就知道肯定有利可图,而且再往深处打听才知道,这厂子的背景也是颇大。

竟然由这山东府的巨贾王家牵头,更是有着这北洋常备军第一镇翼长王英楷和新任关外练兵大臣王宾的支持,这厂子还没着落,资金就已经凑够了足足五十万两,还要在找人入股。

一时之间,桂烨的眼前看见了大量的金钱在向自己招手。

这工厂的背景这么大,要是还赚不到钱的话,自己还不如上吊算了,于是桂烨果断终止了回台安祭祖的打算,立刻来到锦州找到了复制这件事的福伯,这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不知贵方这工厂还需要多少钱?我都能出。”

这募股的风声才放出去,立马就有人来要入股,而且话还说的那么大。

福伯顿时想道这是那儿冒出来的人啊,张口就是要多少有多少的,我要是要个几十万的,你能拿出来?

唉,还真别说,这钱桂烨还真拿的出来。

这桂烨的家族虽说开始没落,但是这些年凭着自己的直觉还是赚了不少的钱,假如把手中的钱挤一挤的话,还是能拿出个三四十万两的银子。

要不然也不会开口就是那么的自信了。

当即福伯就和桂烨坐下来谈了谈这件事。

桂烨先是把自己大名府桂氏的名号拿了出来,毕竟这些年桂氏在自己的发展下成为了这大名府首屈一指的商贾。

在桂烨亮出了自己的底子后,福伯对这个桂烨倒是有了一些映像。

这大名府桂氏和王家还是做过几次生意的,对这个桂氏还是有些了解的。

而桂氏对这个济南王氏也是知道的,虽然向来低调但着实称得上是个庞然大物,只不过很是好奇这王氏这么和这关外练兵大臣和王英楷搭上关系的。

随后福伯的话顿时让桂烨明白了这一原因,他确实是没想道这关外练兵大臣竟然是这王氏的少东家,并且这王英楷也是这王氏的族亲。

于是桂烨顿时决定要在锦州的工厂入股了,这锦州的工场有着这么大的背景,自己要是不加入的话岂不是让一笔金钱硬生生的从自己的眼面前流失了吗,而且借此机会自己还能和王家和官面上建立起关系,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在经过双方的一番交流之后,双方都感觉十分的满意,而此时的桂烨更是自信满满的说道:“这钱不是问题,不敢往多了说,但是这三十万到五十万还是拿的出手的!”

不过福伯听了之后却是在心中想道,你就是掏了这么多的钱,也不能给你这么多的股份啊。

这老爷可是想着凭借这个工厂拉拢这辽西之地的商贾,这些商贾在入股工厂之后那就是和少爷有了共同的利益,

也就间接的为少爷在辽西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况且这工厂可是要由我家少爷掌握的,只有在以少爷为主的情况下才能将利益最大化,这要是让你投入了三五十万的,那我家少爷还能掌控的了这工厂?

所以福伯并没有立马答应这件事情,而是说需要向自家少爷报告一下,由少爷来决定这件事。

而桂烨也表示同意福伯的说法,随后告诉福伯这几天自己会住在锦州城中,如果有什么消息的话可以到城中的悦来客栈寻找他。

福伯则是在送走了桂烨后在心中琢磨道,这事还是要再等少爷回来之后好好的商议一下。

三十章募股建厂(二)

这中午王宾从军营回来之后见福伯对自己说起了桂烨想要入股的事,自己倒是有些为难了。

让自己去带领军队打仗还好,但是向自己询问这生意的上的事,这算什么啊!

于是只有跑去向老爷子询问这件事怎么处理,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老爷子似乎和福伯商量过了一样,都是要自己做出决定。

无奈,只有自己对这件事进行分析了,王宾自己琢磨这后世好多公司都是控股的,这只要控股了公司就还是自己的话语全最大。

这在清末开厂不外乎也是这个理,这桂烨要是也投了几十万两,怎么自己的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就要缩水了,这桂烨投资是可以的但是绝对不能超过三十万两。

在桂烨上门之后,后面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位有意向的商人更是有十几位辽西本地的小商人,福伯都一一接待了这些商人,这些人全部是来想要入股的。

毕竟这辽西的商人多多少少还是知道这新建的工厂和王宾有些关系的,至于有多少关系他们自己也并不知道,反正和王宾有关系就行了,这商人的观念就是有着官方的背景还怕这工厂不赚钱?

面对这些蜂拥而至的商人,一开是也是高兴的。

不过这想要入股的人多了之后,王宾也是有些烦啊,这本身办厂自己琢磨撑死了也就是七八十万而已,可自己万万没想到还是低估了商人逐利的本质,这样一来入股的人多了只怕对今后工厂的管理有些不利啊。

于是王宾在经过两天的思考后,决定把这些商人召集到一起好好的谈谈这关于入股的事情。

“这几天本官仔细看了一下有意向投资的商人分布很广,有来自直隶的、山西的、还有辽西本地的总计有十七家表现出了投资的意向,今天本官把诸位叫到这里就是为了和大家好好的谈一谈这投资的事。”

这些在下面的商人,本来是听说这工场的东家今天会和他们谈一谈这入股的事,可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工厂的东家竟然是这新任的关外练兵大臣,这可令在场的诸位商人无比的兴奋。

这要是能借着投资的春风和这位大臣搭上关系要多少两银子都行啊。

相对这些兴奋的商人桂烨则是显得有些平静,毕竟早在之前和福伯讨论投资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一点。

王宾见下面有些纷乱,示意下面的商人静一静,这效果立马就体现了出来,下面顿时鸦雀无声。

王宾见下面安静了下来后再次开口说道

“这次的入股,本官看了一下诸位所出的资金着实有些多了,在本官看来诸位只需要出五十万两左右就足够了,所以今日本官就是想让诸位好好讨论一下诸位所出了资金,不要超出本官所给的范围即可。”

在说完之后这下面的商人便聚在了一起讨论了起来,而王宾自己则是坐在首座上等待这些商人给出一个答案而已。

看着这些正在讨论的商人,自己想道自己终于在辽西真正意义上的走出了第一步。

这些商人并没有讨论多久,只是一盏茶的时间就已经得出了结论。

桂烨一人就出了十五万两,剩下的辽西的和山西的商人出了二十万两,至于那些小商人则是一起出了十万两,总合计是四十五万两银子,加上自家老爷子所带来的五十万两一共有九十五万两。

这已经是一笔极大的生意了,而且集资的时间也是无比的快,只不过用了短短了半个月都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集资,只怕这样的集资速度在近代一来也是罕见吧。

这些充裕的资金足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这纱厂的建设完成了。

在资金还没有募集成功的时候,王宾就已经在琢磨从哪购买纱锭了。

这通过多方的打听,王宾知道这在洋务运动的时候曾在上海挤压了一批纱锭在张謇办大生纱厂时取走了40800锭的官机,不过还是剩下了大约两万的纱锭至于剩下的一些纱锭还是从英国的洋行购置一批,反正这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根据王宾的猜测还是能从洋行购进大批的纱锭的,因为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这大生纱厂的张謇最近也好像准备购置一批纱锭,自己大不了出价高一点把这些纱锭买下而已,至于张謇不好意思了。

这原来是张謇在日俄战争时期看见日本人停止对辽西的洋布不倾销果断在这个时候将大生纱厂的销路开拓进了辽西与辽东,后世张謇正是借助了这个机会使南通关庄土布得以在东北畅销,一年总销数在15万件(每件40匹)以上,而当时大生纱厂的棉纱产量仅及关庄大布用纱量的一半,这就给大生纱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不过现在自己准备办纱厂了,那么也就没张謇的事了。

这机器与资金王宾都已经不怎么担心了,这下面的事就是选择建厂的地址了,王宾原来还准备问一下这些商人的意见,可是这些商人哪敢和自己争论啊,只是一个劲的说“全由大人做主”搞的王宾也不好意思在说什么了。

最后王宾在派人去查看了一番这城郊的情况后,决定把这新建的纱厂建设在城郊距离关外铁路不远的地方,这样一来也算是处在交通便利之地了,而且为了这交通的方便王宾还准备把这纱厂周围的路都用水泥给铺上,建设出一跳水泥路,这样一来运送纱布也是十分的方便了。

至于这个先期棉花的来源,王宾了解到这山东的东昌府所产棉花倒是颇有名气,于是就拜托家里面的人负责对棉花进行采购,在往后嘛则是准备自己在大凌河和小凌河这些地方雇人种植棉花了。

在王宾决定了纱厂的地址后,在上海也是传来了好消息,王宾派去商谈纱锭事情的人不过刚到上海没多久就发来了电报,告诉王宾这纱锭的事情也已经谈妥了,一共花了六十万两的银子购买了60000左右的纱锭,估计在十天左右就可以运抵锦州了。

而王宾在听闻了电报的内容后想道现在自己什么已经齐全了,只是差这纱厂的完工了。

为了纱厂的完工王宾以极高的工资从锦州城内招募了大量的工人,预计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建成了,到时候专门生产绷带之类的医用品以及一些棉布还怕没生意?

三十一章战争的进程

随着时间开始进入了三月底,纱厂和兵工厂的建设也已经走上了正途,完工后的生产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这时王宾终于真正的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这场战争了。

光绪三十年三月,日军开始集结并且在双方一同争夺制海权的同时还有余力让陆军进行登陆,为此日本第1军约3万人,100余门炮,由黑木为桢大将指挥首先在朝鲜镇南浦登陆北进。

而俄军也开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