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支军队叫北洋-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晨之后的宣传效果也和王宾所预想的一样,这些士兵本来和日本打仗是因为上面的命令,而且王宾对这些士兵的待遇也是极好的也是得到了这些士兵的效忠。

现在王宾有事情要让这些士兵去做,这些士兵自然知道和日本人打仗会死人,但是还是去和日本人打仗了。

但是经过顾晨这一次借着田武发的事情一宣传,士兵们的观念很快就发生了改变,原本处于上面的命令去和日本作战,现在不同了这些士兵知道自己和日本人打仗是为了保护身后的父老乡亲。

日本人要是打下的关外父老乡亲现在的生活可就没有了,所以一定不能够让日本人的阴谋得逞。

当这个观念开始在这些士兵的心中扎根之后,和日本人打起仗来自然是分外出力了,这万一让日本人打过去了自己事小,让父老乡亲失望事情可就大条了。

这就让立见尚文日后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了,这些王宾手下的士兵打到最后却是越来越来劲了,简直就像是开了外挂一般,战力倍增。

在和顾晨说完这些之后,王宾又将林浩给叫了过来,准备让林浩来全权负责扩军的事情。

在段祺瑞和日本人打的正热闹的时候,俄国人答应的军火援助已经秘密达到,这批军火是俄军直接从现役的军队里面拨出来的。

军火一到王宾就迫不及待的要开展他的扩军大计了。(未完待续。)

第两百三十七章扩军

“林浩,这一次本官让你过来是为了扩军的事情,你把你手上的事情好好的放下来,先把扩军的事情给做好。”

王宾说完这些之后,又朝着一旁的顾晨说道。

“扩军一事,你们教育处也要多多上心要及时派出相关的人员,紧紧的抓住这些新军的教育工作,不能够有丝毫的懈怠。”

王宾的话说完之后,顾晨自然是立马答应了下来新军成立之初,士兵的思想工作自然是重中之重,做的好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将这些士兵掌握住。

况且以顾晨现在的眼光看来,教育处对这些即将成立的新军做思想工作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只需要从日本人打过来和田武发的事迹来对这些士兵进行教育。

这些士兵自然是会意识到王宾是一个优秀的总督,最后在给这些士兵洗脑一番,自然就可以让这些士兵效忠于王宾了。

顾晨在答应下来之后,林浩却是有了一些疑问,一旦这样大规模的扩军这一件事情便是军费是否足够,若是不够的话,只怕下面新招的士兵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意见的。

这第二就是朝廷的态度了,林浩不相信朝廷知道了自家大人在大规模扩军的消息之后会无动于衷!

这些疑问一出现在林浩的脑海里面就无法抹去,于是林浩便顺着顾晨说完话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林浩的疑问一提出来,王宾便有些对林浩刮目相看了,正可谓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原本在王宾的眼中,林浩这个人有能力但是从来不去思考,自己只要将任务布置了下去,林浩便只是去做从来不会问些什么的。

但是这一次林浩却学会了思考,不再是简单的看待表面上的问题,而是从表面上看到了更深处的问题,王宾自然要对林浩有些刮目相看了。

“这两个问题要是搁在没开战之前的话,自然是大大的有问题,还会引起朝廷大大的忌惮,但是在开战之后,所有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林浩在听了王宾的话之后,还是不怎么明白王宾的话是什么意思。

王宾看到林浩的样子,也就解释一下。

“其一:这开战之后,国内的一些爱国之士自然是不会在那里干看着我东三省和日本人的战斗的,在关内早就有人在进行募资对我们进行一些援助。

这个募资虽然每个人拿出来的有限,但是我中华藏龙卧虎之人何其多,关内所募资金加上熊希龄那里在掏出一些钱来,扩军的事情自然是没有任何资金上面的问题!”

林浩听到这里总算是明白了,大人原来早就考虑到了资金上面的事情,如果不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大人又怎么会急匆匆的提出扩军的事情。

“还有这第二:朝廷的态度我们自然是要考虑一下,但是现在却不需要,我们扩军是为了抵抗日本人的入侵,朝廷一旦在明面上阻止我们,那可就是顿时失信于天下。

前面本官在抵抗日本人,后面的朝廷却阻止本官扩军,这样的消息要是传了开来朝廷的脸面朝那里放?

岂不是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朝廷是怎么一副嘴脸!”

“所以朝廷是不会在明面上组织本官扩军的,顶多私底下做些小动作。”

“因此,扩军的事情放手去做无需有什么顾虑。”

王宾的这一席话可谓是点出了朝廷现在的软肋,现在王宾扩军打的是和日本人对抗的名义,朝廷根本没有办法从官面上进阻止。

一旦从官面上组织,那就是千夫所指,为天下苍生所不耻,原本王宾没有和日本的战事,朝廷又占据着大义,王宾自然是束手束脚无法扩军。

现在则是不同,日本人的入侵正好给了王宾大肆扩军的借口,朝廷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苦难言。

眼睁睁的看着王宾手下的实力越来越膨胀,却做不出制衡的手段,内外勾结到最后坑的却是朝廷自己。

“还有军械方面直接从军械库里面领取,正好俄国人答应的军械也是刚刚入库,足以本官再练出三镇的可用之兵了。”

末了王宾还不忘朝林浩补充道。

林浩这一次在将疑问搞清除之后,也就没什么话要说的了,自然是回去准备扩军事宜了。

这一次扩军可不像以前那样只是扩充个两三千的人,而是要扩充三个镇,将近七万人的军力。

自然要慎之又慎,没个几个月的时间这三个镇是无法成形的,林浩在离开之后顾晨依旧是站在原地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王宾看到了顾晨的样子之后,还以为顾晨有什么事情,当即便问顾晨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需要禀报的。

顾晨在听了王宾的话之后当即说道。

“大人,不是职部还有什么事情需要禀报,而是大人对于田武发的奖赏还没有做出来。”

顾晨的话一说出来,王宾才一拍大腿在心中想道:自己光想着扩军的事情,怎么连这件事情都忘记了,还好有人提醒不然的话还真的会造成下面的不满。

说你王宾对功臣没有奖赏,在顾晨提出这一点之后,王宾也是在考虑如何奖赏田武发,最后考虑到田武发的事迹是要被用来宣传的。

通俗点来说就是作为模范事迹和模范人物,既然要下定决心对田武发的事迹进行宣传,自己也不能够吝啬。

王宾大手一挥便让田武发成为他所在的那一标的标统,至于原来的标统王宾则是准备把他调到顾晨的手下负责后勤。

说起来两个人都是讨了便宜,田武发原本只是鼓舞士兵重新夺回了阵地,顶多奖赏一些银两什么的,不过要把田武发作为一个模范给捧起来自然就不能够小气。

王宾索性直接给个标统的职位,原来的那个标统则是因为田武发的缘故可以得到后勤这个肥缺,两个人都是有所得。

在顾晨的提醒之下,王宾迅速做好了决定将决定通过电报传给了段祺瑞,电报传到前线之后田武发成为了标统宛如被馅饼砸中了一般。

而更多的士兵则是知道的田武发的事迹,因为鼓舞了周围的士兵重新夺回了阵地因此一步升天,让这些士兵知道只要你表现的优秀有才能上面是必然不会吝啬区区的官职的。

一时之间身处前线的许多士兵都是燃起了更大的斗志,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田武发。(未完待续。)

第两百三十八章段祺瑞的誓言

田武发成为标统的事情在九连城传了开来之后,整个阵地里面的士兵都是高兴了几天,以后去吹牛逼的时候,自己也有资本说自己以前和田武发打过仗的。

即便是田武发自己也没有想到会一步登天,踏入了中层军官的行列,但是这种高兴对于前线的战士以及田武发本人来说也只是暂时的。

因为来自日本人的危机还没有去除,自从田武发夺回阵地的那一天开始,段祺瑞就开始重视每一个阵地,并且准许将迫击炮投入了战斗当中。

迫击炮刚投入战斗就给立见尚文造成了不小的伤亡率,尤其是立见尚文的“防弹”战术失败之后,只能够开始靠源源不断的进攻以及通过火炮来进行消耗。

立见尚文的“防弹”战术只是成功了一次而已,自从那一次立见尚文成功的利用“防弹衣”突破了段祺瑞的阵地之,段祺瑞对于立见尚文的防弹战术也是开始上了心。

只要立见尚文将“防弹部队”派出了战场,段祺瑞这一方便采用用处火炮攻击,近处手榴弹攻击的方法使得立见尚文的“防弹部队”毫无作为。

只能够沦为战场上面的消耗品,对此之后的几次战斗当中立见尚文使用“防弹部队”发起的攻击没有任何的成效,反而将一千余件的防弹衣消耗的一干二净。

这些是在这些铁甲被消耗干净之后,一连七天段祺瑞和立见尚文所进行的都是毫无意义的对峙,双方也损失了不少的士兵。

打到现在,段祺瑞手上的士兵已经伤亡过半,手上能用之兵不过两万出头,城中还有着将近一万的伤兵。

阵地因为战损过大也不得不收缩了许多,只防守一些特别重要的阵地,立见尚文这边也不是太好受,虽然有着三个师团的军力,但是此前先是强占渡口以及攻打虎山就损失了一个旅团的军力。

现在攻打九连城已经相互对峙了超过一周的时间,因为攻打九连城,立见尚文手下的三个师团,第十五师团已经被彻底打残。

第八师团也是战损过半,只有第十九因为是后来的援军,参与的战斗比较少,才没有太大的损失。

此刻的双方的军力对比是段祺瑞的两万可战之兵,以及立见尚文的六万可战之兵,从局势上来说立见尚文占据着数量上面的优势。

只要立见尚文舍得把自己手下的士兵源源不断的朝着段祺瑞的阵地发起攻击,即便是段祺瑞凭借着手中的火炮和重机枪也不过是能够在守上个两三天的时间。

纵然对立见尚文的军队造成了重创,但是结局却是以段祺瑞手下的这两万战士和近万的伤兵全体死亡为代价。

这样的作战结果和段祺瑞以及王宾的作战意图是极不相同的,所以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放弃九连城这个地方已经是必行之举。

放弃九连城这个命令在王宾下达给段祺瑞之后,段祺瑞就知道已经不得不撤退了,在这里再打下去已经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不过现在段祺瑞要做的就是在撤退的命令下达下去之后,如何做好这些士兵的思想工作。

这些士兵在为了守住九连城防线可以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现在突然让他们离开这个和日本人打了一段时间的阵地,会让这些士兵认为自己怕了日本人才会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为此段祺瑞不得不先安慰这些士兵的心里。

和段祺瑞所想的一样,在撤退的命令下达之后军营当中顿时便出现了一些士兵不理解的声音,明明自己这一方和日本人打的势均力敌,日本人的伤亡比自己这一边还要大,为什么突然的就要撤离。

这些士兵完全不明白这到命令的意思,有部分的军官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撤退,更有部分军官和士兵提出了要在九连城和日本血战到底,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口号。

对此段祺瑞并没有训斥这些军官和士兵,因为他知道这种现象是正常,任谁和日本人打的最为激烈的时候,上面突然传来了撤退的命令都是会有些不理解的。

针对这样的情况,段祺瑞晚上在阵地上面开始对这些士兵和军官做起了思想工作。

“我知道撤退的命令传下来肯定有些人不理解,在心中想道:为什么要撤退?

的确我也不想撤退,现在我们和日本人打的这么激烈怎么能撤退,但是如果不撤退我们所面临的结局是什么?”

段祺瑞的这一番话说出来之后,先是告诉下面这些士兵他也不想撤退,随即又将不撤退的话自己这些人会有什么结局这个问题放了下去。

这个问题放了下去之后,久久无言,然后段祺瑞才又继续说道。

“不撤退的结局很简单一种是全军覆没,一种是全歼日本人。”

“但是在我看来前者的可能性最大,而后者虽然有可能但是几率比较小,我知道说到这里会有人说我段祺瑞怕了,对于这样的想法我段祺瑞只有两个字来回答,那就是:放屁!”

“我段某人要是怕了还会在这里带你们打日本人?要你们撤退是为了大局着想,我不指望你们明白什么叫作大局,在这里我段祺瑞就和你们好好的说上几句。”

“不撤退,我们会战死在这里,我们的家人会得到一个阵亡通知书,撤退我们则能够凝聚更多的力量将日本人给击败,到时候你们也不需要战死在这里,说不定还能够看到打赢日本人的时候。”

段祺瑞的这些可谓是说出了种种可能的结果,让这些士兵知道撤退的需要在那里。

“所以我需要你们撤退,同样的在这里我段祺瑞对天发誓今天我们虽然会撤离这里,但是日后我段祺瑞会带着大胜之威和你们重新来到这里见证辉煌,但是此刻我需要你们执行命令全军撤退。”

尤其是在说完全军撤退这两个字之后,段祺瑞瞬间就好像老了许多,说实话谁都不想撤退,段祺瑞也是如此,但是撤退却可以获得更大的胜利,因此段祺瑞还是选择了撤退。

在命令正式的下达之后,再也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一个个开始在夜色当中默默的撤退,今天这些士兵虽然撤离了九连城,但是来日他们必将以胜利者的姿态重新返回这里,不负在这里立下的誓言。

这个誓言亦是段祺瑞对这些士兵所做出的承诺。(未完待续。)

第两百三十九章帷幕

撤退开始之后因为是趁着夜色,还有双方都大了一天的缘故,段祺瑞这支撤出了九连城的军队没有遇到任何障碍,就到达了九连城之后的第三道防线,也是王宾为日本人选好的墓地:凤凰城防线。

在段祺瑞撤退的第二天黎明,日军各部队在立见尚文的命令之下皆整队自营地出发朝着段祺瑞的阵地赶去。

立见尚文这一次将手下的军队分成扇面形逼近九连城,准备朝九连城发动攻击。

原本在立见尚文看来,这一次的攻击无非又是一次无意义的消耗战,但是立见尚文却打定了这样的消耗战。

通过不断的消耗来消磨段祺瑞手下的士兵,等到段祺瑞手下的士兵因为不断的减少,而不得不放弃一部分阵地的时候,就是立见尚文全军出动,消灭段祺瑞的时候了。

按照这样的战术,一周的时间里面也是有了不小的成果,昨天立见尚文就看出来段祺瑞的阵地很明显有收缩的情况,看来再过上几天自己就可以消灭段祺瑞了,一边前进立见尚文一边在自己的心中想道。

不过因为今天早上有着大雾的原因,“浓雾咫尺莫辨”,立见尚文所带领的日军并没匆忙的开始进攻,而是在等大雾散去再进行攻击。

不消多时,大雾便因为太阳的升起不断的消散,大物消散之后立见尚文朝着段祺瑞的阵地望去,整个阵地上面竟然没有一个士兵。

看到这一情况,立见尚文顿时猜测是不是段祺瑞因为兵力不足以守卫城外的阵地,不得不放弃了城外的阵地,转而开始固守城池。

立见尚文为了摸一摸城内情况,便命令炮兵向九连城炮击,随后一发发的炮弹落在了九连城中但城内毫无反应。

却因为炮击声惊起了一群群的鸟雀从城中飞起,除此之外九连城并没有任何的反应,就好像现在的九连城宛如一个死城一般。

立见尚文见到这样的情况就更加摸不清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便派出了一小支部队从九连城的城墙翻了进去。

这些士兵翻进九连城之后发现城内是如此的空旷寂静,只有虫子的鸣叫声已无清军一兵一卒,很快城中没有任何士兵的情况在反映到了立见尚文的耳中之后。

立见尚文才意识到城中的段祺瑞部肯定是在昨夜连夜撤退了,而随后在日军进城之后于城后发现的大量脚印也证明了这一点:驻守九连城的军队,已于昨夜撤退。

在确定九连城没有士兵之后,立见尚文派出的士兵巡视了方圆十里都没有发现敌人,这才确定现在九连城只是一座空城。

昨天两军还在相互对峙,今天城里面却是空无一人,前一天还在你死我活的争夺九连城,今天却没有折损一兵一卒便拿下了九连城,这样的剧烈反差让立见尚文着实有些不太适应。

在彻底确定段祺瑞所部已经彻底的撤退之后,立见尚文这才下达命令将日军的营地整体前移,开始在九连城内驻扎。

完成这些之后,立见尚文则是开始决定于中午开始朝着凤凰城的方向进军。

而此刻在经过一夜的行军之后,段祺瑞的先锋部队终于到达的凤凰城和凤凰城的守军进行汇合,剩余的军队因为伤病员的缘故,还尚需要一个时辰的时间才能够全部到达。

在奉天中日战事进行到现在这个情况之后,因为战争的缘故第十九师团基本上从朝鲜抽出兵力前去支援立见尚文。

整个朝鲜第十九师团只留下了一个联队的军力来弹压朝鲜,一个联队的军力只有区区的四千多人,自然是无法弹压朝鲜的,所以这一个联队只是分布在了朝鲜的都城汉城附近。

因为日军从朝鲜抽调军队的缘故,整个朝鲜兵力空虚,为此日军开始从国内准备调派军通过海路从佐世保的军港乘船到朝鲜的釜山登陆。

第一批的登陆军队暂时定为一个联队,这消息在传到了朝鲜之后顿时开始有一些人坐不住了,一旦日本人开始源源不断的从釜山港口登陆。

在朝鲜的日军数量增加对于部分人来说是一件极为不好的事情,会妨碍到他们的一些动作,为此这些人开始聚集在一起开始讨论一些问题。

在平安道西道的平壤府中,一群人聚到了一起开始对一个问题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其中一位便是曾经和王宾进行过交谈的朴英俊。

“诸位你们几个看看这件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做?”

发问的人留着短发,相貌实属平常,属于那种放在人群当中你都不一定认出来的大众脸。

但是此人却偏偏坐在最前面,一看便是一个地位十分高的人。

“首领,如此好的机会我们的确应该抓住,现在日本人在我们朝鲜的驻军不过一个联队,一旦日本人的后续军队到了我们可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了。”

说话的人正是朴英俊,从朴英俊的话中不难看出这个首领只有有一种身份:那就是反抗组织的首领。

这一次反抗组织的首领来到这里便是为了商议一件事情,便是起兵反抗日本人在朝鲜的统治,从而将朝鲜从日本人的手中解放出来。

反抗组织成立的起源便是要将朝鲜从日本人的手中彻底解放出来,而不是让日本人一直操纵着朝鲜的方方面面。

在这一点上面,朝鲜宫廷里面的不少大臣以及一些官员都是极为支持的,所以反抗组织在朝鲜的官府和百姓当中都是存在着不少的支持者。

但是现在到了起义的最好时机之时,反抗组织的首领却有了一丝的犹豫。

“首领别在犹豫了,这样的机会没有几次了,一旦错过了这一次的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再有这么好的机会,况且这一次王总督拖住了日本人大部分的军力,而且王总督也是会支持我们的。

所以首领机不可失啊!”

见到首领有些犹豫,朴英俊又立马说道。

朴英俊口中的王总督自然所指的就是王宾了,对于朝鲜从日本人的手中独立出来王宾自然是十分赞同的,一旦朝鲜真的独立了。

那么便代表日本人的大陆政策已经彻底的失败,自己在这一战之后也算是和日本人之间有了一个缓冲。

朴英俊的话落在了这个首领的耳中之后,终于是让这个首领下定了决心。

“既然如此,那么就发动起义你回去之后先将所有忠于我们的士兵和民众秘密发动起来,然后趁着现在日军在我们这里只有一个联队的军力,迅速的发动起义,至于官服那里我会去寻求支持。”

首领的这一番话也正式下达了起义的总命令,随着反抗组织的动员一场席卷了朝鲜全境,被后世之人称之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强大的国力由盛转衰的朝鲜大起义就这么拉开了帷幕。(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章无题

推荐阅读:             ?    朝鲜的大起义在经过反抗组织的首领同意之后,反抗组织一边开始召集忠于自己这些的士兵,一边则是开始发动老百姓以及一些官员。

这些的发动都是需要的一定的时间的,在反抗组织开始发动之后,王宾便从马自楷那边知道了反抗组织决定发动全境大起义的消息。

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王宾只是在嘴角扬过了一丝莫名的微笑之后便开始关注凤凰城的事情。

凤凰城现在已经成为了和日本人最后的决战之地,这里也是王宾所布置的最后一道防线,至于这道防线是否会被日本人给突破,王宾则是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

在王宾眼中看来,立见尚文的日军是永远无法越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