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败家子-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目前可能不会公开处置自己,因为李世民不会公开承认自己疏忽大意,没有察觉到李承乾有谋反之心,否则将有损他皇帝英明神武的形象。
不出意外,李二陛下会对外宣称今日前来东宫是早有安排,无论是谢逸传旨,还是程知节调动,都是自己提前的布置。这样才能显露出皇帝陛下超然的洞察力与控制力,才能显得英明神武,让人畏惧。
所以在公开对外的说辞中,谢逸是不存在矫诏行为,反而算是护驾有功。但是相比于表面上的奖惩,简在帝心才是最为重要的,反之要是皇帝陛下心中对你有所猜忌,这会是好事吗?
吃力不讨好,这事想想都伤脑筋啊!
“逍遥哥哥,父皇已经走了,你起来吧!”听到晋阳公主李明达的提醒,谢逸这才站起身来。
“谢公主殿下!”谢逸道:“今日之事辛苦公主了,让殿下、身陷险境真是对不住。”
“逍遥哥哥言重了,若非你安排得当,怎么能救得了父皇?要是再出其他乱子,还不得……何况逍遥哥哥你来的很及时,我和父皇都平安无事。”
“嗯,公主殿下今日受惊了,早些回宫去休息吧!”小公主虽然没有受伤,但是亲眼目睹了父兄相残之后,心灵上多少受到了一些震撼和伤害,这会心情多少有些难过。
“好的,逍遥哥哥你呢?回家去休息吗?”
谢逸摇头道:“我去晋王府,看看晋王殿下!”
……
谢逸来到晋王府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东宫太子李承乾谋反的消息已经传遍了长安城。
晋王李治也听说了这个消息,此时此刻仍旧处在深深的震惊之中,尤其是晋王府也遭遇了一场袭杀,让他受惊不小。
当谢逸到来的时候,晋王妃王妍正端来一碗羹汤,柔声宽慰李治,事实上她本人先前也吓得够呛。
谁能想到芙蓉园的水里们突然爬上来些许刺客,自家王府的花园里竟然变得如此不安全,刺客们直接举着到朝着自己夫妇冲过来,尤其是想要置丈夫于死地。
当时的情况,王妍记得很清楚,那是长这么大从未有过的惊恐,不过好在明晃晃地尖刀刺过来的时候,侍卫及时赶到了。
狄仁杰作为晋王的伴读,如今也成为了晋王府的侍卫首领,这是谢逸几个月前回到长安的提议。一直以来,狄仁杰也做的不错,尤其是最近几天,声称齐王李佑在华阴遭到袭杀十分危险,为了安全起见应该加强晋王府的护卫。
当时王妍还不以为然,认为狄仁杰是多心了,但是本着后妃不干政的原则,她什么都没说。李治则向来管理宽松,便任由狄仁杰照办,也算是一个锻炼。
现在想来,狄仁杰的这个举动意义何其重大,若非他们及时赶到,今日的后果实在不堪设想。直到此刻,王妍心中都是满是后怕和庆幸。
除了对狄仁杰的感谢之外,她和丈夫李治一样更为关心的便是刺客的身份。可惜他们一个活口都没抓到,但凡是没能逃掉的刺客全都服毒自尽,显然都是训练有素的死士。
究竟是谁想要丈夫的命呢?当传来太子谋反,意图弑君弑父的时候,王妍心中似乎有了答案。显然今日长安城里的诸多举动都是太子李承乾发动,意图似乎也十分明显……
弑君弑父是为了皇帝之位,而自家丈夫也是嫡出的皇子,是对帝位有影响的人,所以也要除之而后快。
想到这里,王妍心中也满是愤慨,但她更为关心的是丈夫的状态。她本意有心让李治现在入太极宫去请安的,可是李治一直沉默不语,坐在原地一动不动,难不成是惊吓过度了?
王妍正在担心的时候,谢逸来了。
谢逸进门之后,瞧见芙蓉园里明显的打斗痕迹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幸好让狄仁杰提前有所准备,否则后果当真不堪设想。所以一个褒奖和赞许的眼神便飘了过去,这让年轻的狄仁杰越发的意气风发,大概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谢小蛮,想到了在成为谢家女婿的道路上又更近了一步……
和王妍略微见礼之后,谢逸瞧见李治有些过分的沉默,心中不禁有些担忧……
李治瞧见谢逸之后,总算是打破了沉默,站起身来开口便问道:“谢长史,果真是大哥吗?”(未完待续。)
第四〇〇章棘手的尺度
李治沉默了许久,大概就是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是不是大哥?
他不是在问是不是李承乾确实谋反,而是在问前来谋害自己的刺客是不是大哥李承乾所派。
重视手足亲情的李治对这件事似乎非常在意,他似乎有些难以接受手足相残的事实,不相信一母同胞的长兄会谋害自己。
但现实摆在面前,李承乾既然敢对父皇动手,敢于弑君弑父,其他的还有什么不敢呢?也许手足亲情在皇位和权术面前一文不值。
谢逸对此完全理解,李治有这样的疑问并不奇怪,仁厚是李治不同于其他皇子最大的特点,也将会是最大的优势。
“可能性比较大,但现在断定恐怕为时过早。”谢逸这话也是有的放矢的,当初所有人认定华阴行刺李佑的是东宫,结果呢?事实证明是另有其人,那么今天行刺李治得还能笃定地认为是李承乾吗?
听到这句话,李治的神色微微一动,显然似乎也想到了什么。
“殿下现在莫要多想,到底是什么人行刺殿下,臣会详细调查的,此事不可武断。”谢逸道:“既然殿下平安无事,不妨现在入宫走一趟,去看看陛下和晋阳公主,身为人子兄长,这是应该的。另外陛下已经知道殿下遇刺的消息,进宫一趟也好让陛下放心。”
“好,我这就去!”李治懂得这些道理,所以暂时放下了心结。
谢逸叮嘱道:“殿下,今时不同往日,今日进宫……乃至从今以后,殿下需当谨言慎行,你明白吗?”
李治眉头一动。显然已经把握到了谢逸的暗示,一旁的王妍也眼睛一亮,显然也有所悟。
时机已经差不多了,李治也已经不是小孩,这些事情没必要再藏着掖着,必要的暗示给他们提个醒。有些心理准备是必要的。
毕竟接下来的岁月,将会是最为凶险,也是最为要紧的时候,所有人都需要全力以赴。
……
李治进宫了,谢逸便回家了,今天对他而言着实太累,需要好好睡个觉。将来你会怎样,到时候再说吧!
当整个长安仍旧在风声鹤唳中,许多人无法入眠的时候。谢逸却躺在榻上呼呼大睡。
直到许久以后,发觉脸上有什么东西在触摸的时候才睁开眼睛,才发现两个儿子正趴在身上,好像准备在老爹脸上涂鸦。
目睹了一天的血腥残忍之后,没有什么比孩子天真的笑脸更有治愈效果,谢家瞬间便睡意全无的,脸上同样露出欣慰的笑容。
外面是日上三竿,还是夕阳西下。天大的事情都没有逗儿子重要。两个儿子正好是咿呀学语的时候,被谢逸抱在怀里逗弄。父子间尽享天伦。
几位夫人也都从辋川别墅回来了,得知长安的叛乱已经被平定之后,她们便回来了。她们知道谢逸现在肯定十分孤独,估计暂时不方便回辋川别墅,所以都匆匆赶回来陪他。
“回来了就好,老婆孩子不在身边。根本就没有家的氛围。”谢逸笑道:“我呢,索性告个假,在家里陪你们。”
说是告假,但实际上却是请罪,谢逸写了一份请罪的秘奏呈给李二陛下。原因自然是还是矫诏调兵。身为戴罪之身,自然不方便继续在朝为官,还是暂时停职比较好。
李世民没有给出问罪的回复,但默许了谢逸的休假行为,也许暂时更要紧的是处置谋反案,谢逸这点子事反而不那么要紧。
所以淮阳郡公难得惬意,在这个暮春初夏的日子便待在家里弄儿为乐,娇妻美妾相伴。
见武媚娘和徐慧看着两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一脸羡慕时,谢逸便笑道:“别羡慕了,如你们所愿,自己生一个便是了。”
徐慧年纪略微小点,或许没有那么迫切,倒是武媚娘已经盼望已久,听到这话自然是格外欣喜。在精心计算了日子之后,某几日特意恳求了其他几位夫人,但求专房之宠,晚上更是格外卖力。
谢学士舒坦快活的同时,自然不忘尽心尽力满足美妾的愿望,今日时间内在武媚娘这片本就肥沃的土地上撒下了大量的种植。不出所料,十月之后自当有硕果结出。
果不其然,一个月后武媚娘总算是如愿以偿有了身孕。更凑巧的是郑丽婉,没有特别的奢求,当然也没有什么防护措施,几番恩爱之后竟也怀上了第二胎。
谢家每次都是双喜临门,这样的好事自然让人格外兴奋,这个年代讲究多子多福,如此自然是再好不过。
杜惜君看在眼里好不羡慕,奈何她身份特殊,怀孕生子很是费劲,尤其是如今长安城里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谢家的时候,只好无奈作罢!当然了,这也避免了谢学士守着娇妻美妾,却要做苦行僧的惨剧出现。
……
这个过程里,谢逸的日子自然是快活似神仙,缺并不是两耳不问窗外事。如今长安城里气氛紧张,即便你不想,也有无数的消息涌入耳中。
关于两位皇子谋反案的审理调查已经进入程序,果然是李二陛下说的那样,交付有司查办。涉及东宫太子,大理寺自然就有些不够分量了,李世民下诏由房玄龄为首,中书省马周主审,萧禹、孙伏伽为辅的,由一帮重臣组成的“联合调查审理委员会”,负责审判齐州之乱和东宫谋反两件大案。
值得一提的是,司空长孙无忌却没有参与其中,想必是因为废太子李承乾是他亲外甥的缘故,少不得要避嫌。
重臣出马,案件进展自然也很快,齐州之乱时间已久,且证据确凿,阴弘智和燕弘信等人自然是逃不过一死。像阴弘智这种人,不仅是谋反,还有诬陷“太子”的罪名,若非是他李承乾或许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
所以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会阴弘智可谓是恨之入骨,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哪里还有机会活命?
这些叛乱的臣子自然好处置,但轮到李佑的时候却不免有些棘手了……(未完待续。)
第四〇一章主次不分
李佑的处置确实是一个难题,按理说作为谋反的主谋自然是必死无疑,但他同时还有个身份,他是皇子,是皇帝陛下的亲生儿子。
有道是虎毒不食子,皇帝陛下慈父情怀,要杀自己的儿子恐怕也……即便是这个儿子曾经谋反。有道是你对我不仁,我不能对你不义,父子之间尤其如此,试问天下那个父亲不能包容儿子的错误呢?
当这个错误大都不能包容的时候,那么保住他的性命似乎……也许是唯一的奢求吧!
也许皇帝陛下确实生气,能够忍心杀了李佑,但是现在的情形变得有些特殊,已经不只是一个李佑,也关乎随后的废太子李承乾。
两个人都是谋反,如果叛罪的话大同小异,如果给李佑定了死罪,那李承乾呢?
也许皇帝对李佑没有格外的疼爱,但是李承乾不同,这是皇帝陛下的嫡长子,自小钟爱,感情深厚。更何况李承乾是长孙皇后嫡出之子,天下人都知道皇帝陛下对长孙皇后感情甚笃,长孙皇后去世之后,皇帝对其所出的子女格外疼爱,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即便是皇长子李承乾犯错了,但是他毕竟曾是挚爱之子,或许看在先皇后的面子上,李二陛下也很有可能饶他一命。
但如果李佑这边量刑不准确,提前开个坏头,到时候又怎么对待李承乾呢?要是对两个皇子全都网开一面也不行,虽说皇子犯错与庶民同罪是一句空话,但至少要做的差不多。
谋反乃是一等一天大的罪名,不可饶恕,如果因为谋反的是皇子就网开一面,那律法的威严何在呢?将来别人谋反是不是也该依样画葫芦呢?单单是这一点,就注定了必须要有流血出现。
可到底该怎么定罪量刑,“联合调查审判委员会”的一干大臣们都集体沉默了。这件事是没办法皇帝圣裁的。李世民是皇帝也是父亲,儿子犯罪的的情况下他该回避的。
而且如果他亲自介入会很难做,杀了儿子别人会说他残忍,可如果网开一面,会有人说他徇私枉法。所以在这件事上,只能交给一帮大臣们去处置,如果结果怎样,都将是大唐朝廷的决定,可以让他这个皇帝置身事外,不受作难。
皇帝在这件事上没有表态。但下面的大臣们却都按捺不住,特别积极的参与到了给皇子们定罪的讨论行列里,讨论的方式自然是奏疏了。
一封封的奏疏送上去,大都是要皇帝陛下秉公处置,遵照大唐律法,严格处置谋反的皇子。不能因为亲情而徇私,该从重处置给天下以震慑。
这般大臣们的诉求十分明显,主旨就一个,那就是要李承乾死。自古以来。废太子都是个很尴尬的身份,即便是被废掉之后,若是没死很容易受到猜忌,甚至会是动乱根源。
前代隋朝文帝杨坚废掉太子杨勇之后。将其幽禁,结果呢?隋文帝临死之际却出现了仁寿宫变这样的事情,杨广差一点没能登上皇位。
这只是一个例子,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废太子毕竟有过储君的身份,不同于其他人,具备复辟得野心和可能。这对于新的太子而言是个巨大的威胁,稍微控制不少便是动乱的根源。
所以这群大臣为了大唐江山社稷稳定着想,劝说皇帝陛下杀了废太子李承乾。理由更是十足,其一是谋反作乱,弑君弑父,天理国法难容;其二是最近一段时间大唐叛乱过多,情势复杂,必须要从重处置,以儆效尤。
这其三嘛,皇帝陛下你看看人家汉景帝,为了保证太子刘彻的地位稳定,江山传承稳固,不惜逼死了并未犯大罪的废太子刘荣。所以皇帝陛下你得为后来之君着想,都是疼爱子女,千万不能厚此薄彼。
谢逸听说过这些说辞之后,嘴角不经露出一丝冷笑,查案的时候动机是一个重要的追查方向。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是什么人做的这些事似乎显而易见,李泰真是目光长远,只是却有些过于急功近利了。
等坐上太子之位了再想这些不行吗?反正太子之位已经被废,李承乾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何必非要苦苦相逼,置人于死地呢?这种时候,显得过于小气是好事吗?听聪明的人怎么就想不通这些道理呢?
谢逸经不住摇摇头,嘴角随后露出一丝冷笑。
“笑什么呢?”杜惜君端着一杯清茶进来,微笑询问。
“笑有些人急功近利,笑啊我的期望快要达成了。”李承乾已经倒台,完全是咎由自取,接下来便是李泰。
让这个小气的家伙登上皇位绝不是什么好事,他可是比李承乾更加不堪之人。谢逸还正在考虑如何才能从容搬到李泰,关于李治的刺杀案很有疑点,按照纥干承基的说法,李承乾之前确实有想法对其他皇子动手。
但事发当天过于仓促,连对李泰的袭杀都没来得及准备,怎么会本末倒置,不分主次地前去行刺李治呢?而且李承乾时至今日也不承认这条罪名,一条实质上对他无关痛痒的罪名。
所以这件事便有意思了,也许李泰……如果是这样最好不过,只此一条便可以彻底将他打入地狱。另外便是华阴袭杀李佑,既然不是李承乾所为,那会是谁呢?这些事情实在耐人寻味。
只可惜阚棱主持的调查尚未有确切的证据,虽然暂时不能把李泰怎么样,但是这家伙却是典型的猪对手。他如今的举动,毫无疑问是在坑自己,相信相关人等会看在眼里的。
“三郎费心了!”
“费点心是必须的,毕竟我们这一大家子,将来的安稳日子……总不能举家离开大唐吧?”谢逸淡淡一笑,这个年代,大唐应该是世界上最富足,最幸福的地方,没有之一。
“那倒是,眼看着咱家的人越来越多,丽婉和媚娘都有……”
谢逸笑道:“我知道你也羡慕,不过别着急,等再过上几年,你有的是机会……”
“可那时候我就老了……”
“老什么老?我家惜君风华正茂,什么时候都风姿诱/人!”谢逸顺手把杜惜君拉过来,嘴角浮起一丝邪笑。(未完待续。)
第四〇二章帝王之难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杜惜君红着脸,云鬓纷乱地从榻上起身,轻啐道:“你呀,大白天的……”
“夫妻敦伦白天黑夜有什么关系?都老夫老妻了还害羞?”
“哼,果然是觉得我老了……”
谢逸哑然笑道:“失言失言,这一撒娇我家惜君又是淮阳湖畔的那个小姑娘,看得我心痒难耐啊!”
“又来?别胡闹了!”杜惜君甩开谢逸的魔爪,轻声道:“待会让其他姐妹知道了,该笑话我了。”
谢逸轻笑道:“没人笑话,她们又不是没有过……”
“你呀!”杜惜君低着头,脸更红了。
谢逸淡淡一笑道:“好了,不为难你了,改天继续……你待会派人去,把狄仁杰请过来。”
“狄仁杰?”杜惜君道:“看来三郎是看准了这个妹婿?”
“这孩子不错,难得和小蛮也情投意合,我这个当哥哥自然得成人之美了。”谢逸笑道:“年轻人感情得培养,多见见面挺好。”
杜惜君道:“小蛮生在咱家真是幸福,别人家的女子出嫁前都不许多来往,你倒好还鼓励他们多来往。”
“没事,不过你这个当嫂子的得提醒一下小蛮,发乎情止乎礼,年纪太小,不敢弄出意外。”谢逸道:“狄仁杰那边,我会提醒的。”
“放心好了!”杜惜君道:“三郎,说实话,你找狄仁杰过来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
“嗯,是。”谢逸对此没有否认。
杜惜君忧虑道:“可是狄仁杰还小……”
“不小了,这孩子比你想象的更成熟。更有能耐,有些事情我不方便出面,得让他帮帮忙。”谢逸道:“也正好让他历练历练,将来才能堪为大才,位列宰辅。”
“宰辅?三郎对狄仁杰的期望很高啊!”
“那是自然,这孩子是个好苗子,有这个潜质,我看人一向很准的,你知道的。”
“好吧,昕儿和昱儿有个当宰相的姑丈自然是再好不过。”杜惜君欣然一笑。为了避免谢逸再次不老实,转身出门前去安排邀请事宜。
……
谢逸在家轻松惬意的时候,朝堂上的争吵仍旧沸反盈天,关于两位皇子的惩处仍旧是个莫大的争议。
李世民一直没有参与其中,却一直因此而苦恼,甚至可以说饱受折磨。他很自责,闹到今时今日的局面其实和他有莫大的关系,他对李佑的关心不够,对齐州的提防不过。以至于让儿子走上了邪路。
尤其是没有紧盯阴弘智,让这个家伙成了一颗毒瘤,害了自己的两个皇子。前日阴弘智被判处极刑,却在大理寺的牢狱中哈哈大笑。得意非常,据说很以策动齐王李佑,逼迫太子李承乾谋反为荣的。
这些事情都深深地刺激到了李世民,儿子们毕竟都还年轻。是自己过于轻率大意了。而且其中很多本来是李家的家仇恨,于孩子们无关,却最终转嫁到了他们身上。多少有些连累的意思,这让李二陛下有种亏欠的感觉。
对李承乾,李世民最觉难受,这个儿子虽然一度是不那么成器,但是悉心培养做个守成之君没有问题。可是自己期望过高,总希望他将来能大有作为,所以在采取了一种过于偏执激烈的培养方式。
没有悉心的关爱与辅导,而是扶持其他的皇子,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他不断进步。但到现在李世民才发现自己高估了嫡长子的心理素质,忽略了他的感受。
这种方式不仅没有让李承乾进步,反而让他十分紧张,不安和无助,在得不到父皇的支持与关爱,地位不断受到冲击的清下,他便会有强烈的自保愿望。
这一点,李世民是懂得,当年玄武门之变时隐太子李建成和自己分别是怎样的心态,他十分清楚。至于李承乾最终的谋反,从父亲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大逆不道,但如果单纯从政治权谋的角度来看,似乎也无可厚非。
无毒不丈夫,胜者王侯败者寇,当年自己也这么干过,儿子效仿又算得了什么呢?仔细想想,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责怪他呢?
更何况李承乾是爱妻嫡出之子,一想到长孙皇后,李世民就越发的伤心,越发难过。倘若自己杀了儿子,妻子泉下有知能接受吗?会不会责怪自己。
毕竟这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二十多年来看着他长大,疼他爱他,哪怕他如今有些不听话,有些忤逆,自己这个当爹的似乎也不能……
总之,在这件事面前,情感已经战胜了所谓的国法,李世民是无论如何都狠不下心杀了儿子李承乾的。
至于李佑,如果能保住的话自然最好不过,可是想要同时保住两个孩子太难,谋反大案必须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要无杀戮,天下如何能接受?又何来震慑?长安城里的群臣,关陇和山东的世家肯定会不服气,必然会有反弹,将会影响到江山稳固。
身为皇帝,他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在江山传承面前必须要牺牲一部分私人利益。两个儿子只能尽力保住一个,至于保全那个显而易见。
李佑是庶子,并不得宠,感情也不是那么深厚,况且齐州谋反闹得更大,后果和影响更为恶劣。李佑的行为虽然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