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败家子-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究竟是什么新武器,不知道!

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关中军守卫长安京畿之地自然优先,并州大军是大唐朝廷最要紧的一支兵马,自然也不能落后。

至于定襄,尤其是自己这种异族人,轮到最后,或者完全不装备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没什么抱怨的。

只是关中军队已经装备了两年之久,当真如此吗?为什么一点消息都不曾听说呢?自己的耳目这么闭塞?还是大唐朝廷有意隐瞒,放着自己?

肯定是后者,阿史那思摩笃定地认为,如今连并州都可是装备了,到了瞒不住的时候才透露给自己。

当真是区别对待啊!

只是究竟是什么新武器,会不会是故弄玄虚?李治和谢逸敢于来长安,是因为李世民仗着有新武器,底气十足?还是故意用此等方式来糊弄自己?

阿史那思摩摸不准,只有看到才算数,如果真的有这么个东西,究竟有着怎样的威力才能让李世民这般自信,这般有恃无恐。

“好啊,定襄大军有幸能得到殿下和谢长史检阅,那是求之不得福气。”阿史那思摩笑道:“今日天色晚了,待休息之后,明天一早请殿下前去检阅观摩。”

“如此甚好!”谢逸满口答应,看过了之后再说吧,先瞧瞧定襄突厥大军的战斗力,然后再给阿史那思摩一个惊喜。说起来还真的期待这些突厥贵族长老们到时候的表情,且等着吧!

接风宴很快就结束了,毕竟大家都没什么兴致,更谈不上宾主尽欢,早点结束对大家而言都是个解脱。

随后阿史那思摩给晋王李治和谢逸安排了营长,是一片靠近小河的独立营帐区。这是谢逸之前的要求,因为晋王殿下随行的还有五六百的侍卫,这些人就需要占据很多的营帐,必须贴身护卫在晋王殿下身边。

阿史那思摩自然没有拒绝,如果不打算反,那就是大唐的臣子,自然要听命行事。如果真的想要反了,李治和这些大唐兵卒护卫怎么扎营重要吗?

只要是在定襄大营的范围内,那就跑不出自己的手掌心,阿史那思摩完全有这个自信心,所以表现的相当淡定从容。

谢逸对此也欣然接受,眼下这个形式,至少在明天检阅定襄突厥大军,展示所谓的新武器之前,他们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人就是这样,有自己不知道,不了解,却很有威慑的东西出现时,不弄清楚总是不心安,更不敢轻举妄动。这就是人对陌生事物本能的畏惧,尤其是那些本来性格多疑,心性不够坚定之人,就更是如此了。

很显然,阿史那思摩就在此列。

这也是在很多时候,在这种人面前可以故弄玄虚的原因。对于心理学有过研究的谢逸,自然把握的很得当。

总的来说,第一天到定襄草原,各方面的情况还不错,情势不说在掌握之中了,至少符合预期,没有失控,这就不错了。重点变成了接下来的努力,至关重要。

让人惊喜的是李治的表现,姑且还能称之为小家伙的少年表现的还算淡定,没有怯场,却也不做作。

可谓是表现刚刚到位,没有让阿史那思摩看出明显的破绽,否则接下来的戏就没法唱了。

所以今夜可以安睡,只等明日的草原校军!(未完待续。)

第二八六章吐蕃人的执着

定襄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突厥人的驻地牧区。

作为游牧民族,他们的牛羊都牧草的依赖程度很高,如果太过集中,牧草根本不够用,为了不让牛羊,也不让自己饿肚子,少不得分散开来居住。

所以定襄之外,黄河岸边的大片土地上分散着许许多多的部落,行走在草原上,时常能见到一顶顶帐篷。

因为寒冬已经到来,除了必要的外出,大部分的牧人都躲在帐篷里烤着羊肉喝着酒。

在黄河边某个部落里的帐篷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至少帐篷里没有浓烈的羊膻味,甚至还有些许芬芳气息,很干净。

因为这里住着一位女子,一个蒙着面纱的女子,一身华贵的皮裘下隐约可以见到紫色的裙摆。

女子坐在干净的地毯上,面前的案几上摆着酒壶,自斟自饮,动作很优雅,但神情很黯然,似乎还有几分难以掩饰的伤感。

直到有人掀起了门帘,寒风卷进来拂动面纱的时候,她才醒过神来,暗叹一声后换了一副面容。

“怎么样?可打探清楚了?”不等来人开口,蒙面女子面抢先一步开口询问了。

一个年轻男子躬身道:“大姐,已经搞清楚了,南边有吐蕃人进犯松州,整个剑南道已经风声鹤唳,关中五六万府兵由牛进达率领,已经南下。

而薛延陀这边也已经动兵,据说薛延陀王子突利失亲自到过定襄有说,要联络阿史那思摩一起的南下进攻长安。”

“有意思啊,去年我们处心积虑没有办到的事情,如今自己成型了,真是意想不到,意想不到啊!”蒙面女子笑了,笑的有些苦涩。还有几分感慨世事无常的意味。

“是啊!”年轻男子只是淡淡应了一声,却没有说下去。

这是个反常的举动,蒙面女子立即有所察觉,眉头皱起,低声问道:“怎么回事?”

“阿史那思摩没有立即答应,而且突利失前来定襄也走漏了消息……”

“是吗?还真是好事多磨啊!”蒙面女子是极为聪明之人,当然知晓此事意味着什么,低头沉吟不语。

“确实,好事多磨……”年轻男子至始至终,只是这样默默地附和着。

蒙面女子知道有异。便不动声色地问道:“说说,究竟发生何事,是怎么走漏风声的?”

“是阚棱大哥,他刚好从并州送定襄送粮草,发现了异常……”

年轻男子的声音不大,但那两个字蹦出来的时候,蒙面女子心中却猛然悸动,甚至是翻起惊涛骇浪,许久不能平息。以至于年轻男子后面说了些什么,她都完全没有听到。

“大姐……”年轻男子沉吟许久,终究还是不得不开口,轻轻唤醒蒙面女子。虽然这样做有些残忍。

蒙面女子神情微晃,回过神来,面色低沉道:“他来过?”

“来过!”

“又走了?”

“走了!”

“去哪了?”

“回河东!”

“消息是他泄露出去的?”蒙面女子的情绪似乎逐渐恢复,神色也越发的凝重。问出了一个对她本人至关重要的问题。

“是!”年轻男子很无奈,再次给出一个有些残忍的回答。

“哼哼!”果不其然,蒙面女子冷笑一声。眼神闪烁不停。

“大姐莫要……”年轻男子完全理解蒙面女子的心情,出言轻声劝慰。

“我知道!”蒙面女子轻轻点头道:“他已经离开很久了,他现在和我们不是一路人……”

“是,阚大哥现在心里只有他那个妹妹,据说当时谢逸就在河东,所以他回去了……”

“不说他了,走漏消息以后是个什么情况?阿史那思摩难道没有立即动兵南下吗?”蒙面女子轻声反问,也许是在黄河岸边的部落里修养的太久,以至于消息闭塞。

“没有,阿史那思摩比较多疑,似乎担心薛延陀在背后捅刀子,以黄河的冰层不够厚为由,拒绝了。”

年轻男子道:“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晋王李治和谢逸竟然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定襄。”

“哦?”蒙面女子大为惊讶,曾经楚楚动人的眼睛瞪的大大的,显然是太过出乎意料。

年轻男子唯恐没有说服力,故而再次强调道:“确实,有太多人惊讶,但确有其事,此刻李治和谢逸已经在阿史那思摩的大营之中。”

“有意思!”蒙面女子信了,但心中更多的则是猜疑不断,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治和谢逸这个反常举动太过诡异,实在是有些……

谢逸不傻,怎么会如此冒险?李世民深谙君子不立于危墙的道理,怎么可能让他最心爱的儿子前来冒险呢?

怎么会?

当年在陕州不过那么点的动静,他便火冒三丈,如此说起来,今天的情况当真是奇怪,实在奇怪!

即便是唱空城计,想要震住阿史那思摩,也不该用这样的方式啊?李世民凭什么笃定,让一个儿子羊入虎口就能瞒过一位枭雄?

还是玩其他的什么把戏,总而言之,能够赌上最疼爱儿子的性命,此举本来就足够特别,甚至可以说是耐人寻味。

也正是因此,蒙面女子也颇为好奇,想要看看究竟是怎样的情况,他更好奇突厥人究竟是什么想法?难道真的就无动于衷吗?

“阿史那思摩怎么办的?突厥人有没有扣住李治?”蒙面女子轻声询问。

“没有,不仅没有扣住,阿史那思摩还很客气地安排迎接事宜,似乎很恭敬,至于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有其表,另有谋划就不知道了。”年轻男子将打探到了的情况如实告知蒙面女子。

“有些意思!”蒙面女子轻轻点头,悠悠道:“太反常了,也不是个好兆头,这样下去可不行……

如果李治和谢逸安抚住了阿史那思摩。薛延陀的大军即便是到了黄河边,又能如何?这次是个很难得的好机会,千万得抓住了。”

“大姐说的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李治和谢逸说动阿史那思摩,只是我们现在身份有限,根本见不到阿史那思摩。”

年轻男子沉吟道:“要不要想办法通知突利失,他出面的话,或许能有些办法。”

“来不及了,突利失现在返回了薛延陀,一个来回要耽搁多少时间?”蒙面女子沉吟道:“再者说。他出面就一定能够说动阿史那思摩?如果可以,上次他来就应该能做到。

说到底,薛延陀和突厥人之间又隔阂,彼此并不信任,而阿史那思摩又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哪能被几句冠冕堂皇的话语说动呢?”

“那怎么办?”

蒙面女子低声道:“办法并非没有,让一个人做一件事,除了劝,不是还有个方式吗?”

“大姐的意思是逼迫?”年轻男子有点没转过弯。心想着堂堂突厥可汗,和顺郡王,阿史那思摩哪里是那么容易能就范的?想要逼迫他,也得有这个机会才行。

蒙面女子淡淡一笑:“用得着逼他本人吗?你想想。如果大唐皇子,李世民最疼爱的儿子死在了草原上,阿史那思摩会怎么做?”

“是啊!”年轻男子恍然道:“大姐高明,如果李治死了。那情况可就严重了,到时候阿史那思摩就算是有一千张嘴也说不清楚,到时候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这不就结了。并非没有办法,对不?”蒙面女子轻声反问,嘴角还带着些许戏谑的笑意。

“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别的不行,暗杀我们应该在行吧?”蒙面女子轻声道:“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去定襄看看,李治和谢逸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心里有谱了在见机行事。”

“是!”

……

千里之遥的长安城里,虽未见到雪花,但太极殿屋檐上已经有厚厚的一层寒霜。

风有点冷,人心也有点不安。

承庆殿里这几天经常见到灯火通明的情形,宰辅大臣们每日奔走其间,长谈许久更是家常便饭。

也难怪,最近的大唐着实不太平安。

南边松州有吐蕃人进犯,战事到现在还未有个见过,听说整个剑南道都因此蠢蠢欲动。如今北边又出了薛延陀人趁势而起,想要联络突厥人趁火打劫的麻烦。

真的是麻烦。

牛进达带走了许多关中精锐,现在长安空虚,如果北方草原大军兵临城下会是什么后果谁也不敢想象。

毕竟大唐立国才二十多年,统治还不是那么根深蒂固,因为一场外来威胁,异族入侵而分崩离析完全是有可能的。

君不见当年的晋朝就是如此嘛?五胡十六国占据了北方,而晋朝只能偏安江南一隅之地,何等凄凉?

如今真要是发生重大动乱,大唐未必不会步晋朝的后尘,所以难免人心惶惶,很是不安。

尤其是任何一方都没有结果,甚至进展的情况下,气氛更加凝重。

不过今天还好,当李世民正在和皇子、亲王和重臣们议事的时候,岑文本一路小跑,带来一个好消息。

“陛下,吴王殿下带着三万安州大军已经到了灞桥,派人前来请旨。”

“哦,恪儿到了?”李世民轻轻一笑,似乎有些欣喜,除了欣喜援军到来之外,更为高兴的大概还有李恪的做法。大军回都城,在霸州停下,这是很知趣的行为,对一个皇子而言尤其如此。

如今关中兵力空虚的情况下,三万大军进城,或者到长安城边上,都是有可能左右局势的。

左右什么局势大家都心知肚明,弄不好就会天翻地覆。

在这一点上,李恪表现的很谨慎,做法也很知趣,李世民对此相当的满意,至少没有对这个儿子生出猜忌之心。

李世民心情大好,笑道:“很好,让恪儿率部到渭河边布防,安排好之后进宫来见朕。”

“是!”

“有吴王殿下这三万大军,关中兵力增加,也能安心不少。”房玄龄轻声附和。

李世民道:“嗯,恪儿很懂事,安州距离长安可不近,他这么快就赶回来,想必是日夜兼程,很辛苦。”

皇帝只是一句简单的赞许,但听在人耳朵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大臣们没有在意。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在此番的重大危机面前,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年幼的李治还能去定襄为大唐冒险,而李恪则直接带着大军出现。得到父皇的赞许,朝臣和百姓们肯定多有青睐,一下子就将他们比下去了。

这种感觉实在不好!

不过此刻,李世民顾不上儿子们的情绪,只听他悠悠道:“恪儿是回来了,但要紧的还是松州与定襄尽快有消息传回来……雉奴,朕着实有些不放心。”

“父皇放心,九弟吉人自有天相,母后在天之灵也会保佑他的。”李泰很恰当地补上一句话,尤其是提到了长孙皇后,所以一下子就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去了。

“嗯,你母后肯定会保佑他的。”李世民轻轻摇头,但一颗爱子之心仍旧空悬着。

……

说来也巧,李恪到了长安没多一会,又有急报从送来,这次却是从剑南道而来。

毫无疑问,肯定是牛进达的奏疏无疑,那么松州战事到底如何了呢?

李世民看过之后,表情波澜不惊道:“牛进达奏报,松州已经收复,但吐蕃大军仍旧退却,目前处于对峙状况。他若撤军,吐蕃人很有可能卷土重来。”

众人听到之后,都眉头微皱,松州收复自然是好事,放在平时已经能松口气准备庆功了。但现在,牛进达的大军不能回归却是麻烦事,尤其是关中目前情势危急的时候。

不过看皇帝陛下的表情,似乎还有下文的样子。

果然,李世民沉吟片刻道:“牛进达奏报,吐蕃人提出了要求。”

房玄龄轻声询问:“陛下,吐蕃人怎么说?”

李世民将奏疏放在案几上,轻声道:“吐蕃大相禄东赞送了书信给牛进达,声称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大唐风华,希望求娶大唐公主为妻,恳请朕答允,并赐婚。”(未完待续。)

第二八七章长安望北人

吐蕃人求娶大唐公主?

这事……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打某一次大唐使臣前去吐蕃,不小心说出大唐公主下嫁吐谷浑可汗之后。

吐蕃人就不甘了,小小的吐谷浑算什么东西?在强大的吐蕃国面前,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凭什么他们能迎娶大唐公主,而吐蕃没有?

不行,绝对不能!

吐蕃人很不服气,随即也上表长安,向大唐皇帝求娶公主。

不过很可惜,李世民拒绝了,而且是前后两次拒绝。

吐蕃人很受伤啊!

这次进犯松州,固然有旁人怂恿的缘故,但三番四次没有求娶到大唐公主也是一个很要紧的原因。

很多士兵都是抱着为赞普找回面子的心态作战的,最终的结果是先攻下了松州城,可惜没守住。

或许吐蕃人压根就不擅长守城,所以当牛进达的大军到达之后,他们很快就守不住了。

但是不曾败退!

而是在松州以西的地方和唐军对峙,大大有随时卷土重来的意思。

要是让在平时,大唐完全可以与他们耗着,蜀中剑南道物产丰富,丝毫不担心粮草供给问题。反倒是吐蕃高原,地形崎岖,气候严寒,运输不便,很难坚持太久。

这一点,对唐军而言本来是优势,但是现在根本发挥不出来。

当薛延陀人在北边蠢蠢欲动的时候,关中兵力空虚,很需要大军尽早赶回来拱卫都城,是不能耽搁太久的。

所以啊,吐蕃人现在提出这个要求,也算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

拒绝吗?

这回恐怕不是那么回事了,当面临很多敌人的时候,如果能分化瓦解。各个击破,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如果能一个女子稳住吐蕃人,似乎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而且松州之战双方是对峙局势,大唐并不算是被迫和亲,而是公主下嫁。

在面子上并不丢人,还有重大实际好处的时候,一切都变的意味不同寻常。

当然了,关键还是要看皇帝陛下怎么想,毕竟嫁出去的是公主。是李二陛下的“女儿”。

李世民对此沉吟许久,轻声道:“诸位以为如何?”

“这……陛下,安抚吐蕃,邦交友好乃是好事,然吐蕃遥远苦寒之地,公主下降势必受苦……”

总而言之,和亲是有好处的,但就是要委屈公主,如何处置就要看皇帝陛下你更在意什么了。

李世民沉吟片刻。低声道:“吐蕃求娶公主颇有诚意,其大相禄东赞已经启程,准备亲自来长安求亲。”

“哦?”众人皆时一惊,吐蕃大相等同于宰相。而且是赞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唯一的宰相,权利相当之大。禄东赞其人更不得了,当年赞普松赞干布年幼继位。就是他一手扶持,可以说早年间吐蕃大权实际是握在他手中的。

这样一位重大人物亲自来长安,要说诚意还真是相当之高。

李世民悠悠道:“待朕与贵妃商议。看看哪位公主到了适婚了年龄,可以下嫁。”

宫中无皇后,后庭之事主要还是由韦贵妃主持,李世民这么说,看来是动心了,也留了余地。无他,皇帝哪里愿意将自己亲生女儿嫁到那遥不可及,苦寒无比的高原上去呢?

在这一点上,李承乾的反应很快,先前关心李治不够及时,让李泰抢先,此刻自然不能落后。

“父皇,诸位妹妹大都有了婚约不宜下嫁,如今尚未订亲的也就衡山和晋阳两位妹妹,只是他们尚且年幼,尚未到下嫁的年纪,并不合适。”

李承乾这句话说得很及时,朝臣们马上体会到了皇帝的难处,不是皇帝不愿意嫁女儿,而是合适的都许婚了,没许婚的还小,压根就不合适。

尤其是余下的衡山与晋阳二位公主乃是长孙皇后嫡出之女,是皇帝陛下的心头肉,下嫁和亲怎么可能?

皇帝不好说的话,太子殿下委婉地说了出来,接下来就当由大臣们帮忙找台阶了。

“陛下,既然公主们都不在适婚年纪,不知宗室中可有合适的人选?”房玄龄小声提议。

压根就不是提议,是惯例好吗,先前下嫁吐谷浑的弘化公主也是宗室之女。

李世民听到之后,轻轻点头道:“这个,朕也不清楚有无可是人选,还是问过贵妃再说。”

岑文本在一旁听着,心中不由黯然,也不知道宗室之中哪位郡主、县主要倒霉了。

一旁的长孙无忌却似乎已经先想到了什么,说道:“陛下,不若先答允禄东赞,等他来长安之后在详细讨论婚事。”

这么一说,众人皆是心中一动,是这个道理啊!

现在着什么急,先不拒绝,但也不一开口答允,先稳住了吐蕃人再说。至于禄东赞到了长安之后,是怎么个说法,到时候再说呗。

此举能给大唐留下足够的周旋余地,很多事情也能好办一些,顺便还能试探一下吐蕃人的心意,到底是真的打算停战,还是缓兵之计。

当然了,长孙无忌兴许还有一些旁的考虑,只是别人不清楚罢了!

与吐蕃的和亲就这么定了下来大,现在人们真正关心的是草原上的情形,李绩前去伏击薛延陀结果如何了?

李治和谢逸身在定襄,可有进展,他们是否安全呢?

对此不仅是李世民和朝堂上下十分关心,辋川别墅里两位夫人也对此颇为挂念。

原本谢逸是想要瞒着他们二人的,奈何长安城里消息满天飞,郑丽琬又是极为聪明之人,想要弄清楚并非难事。

谢逸的河东之行陡然间改为草原历险,难免让人担心,尤其是有过去年的先例。

辋川别墅里,杜惜君和郑丽琬站在一处干燥温暖的院子里,遥望北方,神色颇为凝重。

如今已经是十一月间。杜惜君和郑丽琬已经有五个多月身孕,肚子已经开始显怀,日渐大了起来。

因为天气冷了,南熏阁靠近水边过于湿冷,已经不适合居住,尤其对两位孕妇而言,如今已经换了干燥之处。

身姿窈窕的武二娘子走进院内,瞧见两人身影,连忙道:“两位姐姐莫要担心,阿郎的本事你们知道。他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放心好了,吉人自有天相的。”

“嗯!”杜惜君轻抚小腹,悠悠道:“三郎说过,孩子出生之前,他必然会回来的。”

郑丽琬也道:“我们相信三郎吧,现在莫要过于忧愁,大夫说过,心情郁结会影响胎儿与生产。”

“嗯。我们现在最要紧的便是养好身子,肚子里的孩子才是最要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