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婿-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仲夏之时,大唐辽东军连拔高句丽数座城池,来到了安市城,将之围得水泄不通,渊盖苏文尽管与杨万春政见不合,然国难当头也丝毫不见吝啬,派遣十五万援军来援。

不料统军的高延寿、高惠真却是酒囊饭袋之徒,被李世民败于驻骅山下,高句丽军队死伤惨重,投降者多不胜数。

杨万春把守城池未能出城进攻,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遥望着远处的大战,他的手指紧紧地抓住城垛微微颤抖,用力之下几乎快要渗出血珠,那时候他多么希望指挥大战的将领是自己,即便不能取胜,也不会有如此狼狈的失败。

大获全胜之后,唐军攻击愈发猛烈,杨万春发动全城军民拼死抵抗,每日矗立城头丝毫不见离开,几个月下来,安士城头的女墙已经被一层又一层鲜血糊成了酱红色,血流像淙淙小溪般顺着城墙流淌,十丈多高的城墙在阳光下猩红发亮,累累尸体直述着大战的惨烈,即便面对唐军再是猛烈的进攻,安市城也没有沦陷,连原本秉持悲观态度的渊盖苏文也连呼不可思议。

到得冬日不能再行攻城大战,安市城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原本激烈昂然的困兽犹斗之心也渐渐归于平复,然而让杨万春为之忧虑的是,冬天唐军并没有撤离,那就意味着明年开春之后的攻势会愈加猛烈,这安市城究竟还能把守多久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杨万春手扶女墙皱眉思忖,寒风呼啸吹过带飞他身后的猩红斗篷,却带不走他心里面的忧愁。

正在此时,城头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号角声,有眼尖军士高声提醒道:“唐军骑兵接近,大家注意防备。”

杨万春恍然回过神来,凝目望去,果见一直剽悍的马队踏着积雪从西面飞驰而来,马上骑士红甲红衣,腰悬横刀,真是大唐骑兵惯常的装束。

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杨万春立即看出这队骑兵并没有恶意,于是向着左右高声呼喝道:“先不要放箭。”

唐军马队在弓箭射程之外骤然勒马,飞扬而起的积雪远远可见,过得半响,一名骑士策马而出高声呼喝道:“我军有书信送给城守杨万春将军,敬请接纳。”

骑士说完之后,策马上前弯弓搭箭,一支羽箭如疾电流星般突飞而至,“嘭”的一声钉在了城楼廊柱上。

“壮士好箭法。”杨万春好不吝啬地赞美一句,转头吩咐旁边军士,“速将书信取来拿给本将。”

军士抱拳应命,疾步匆匆地前去了。

唐军骑士将书信射上城楼之后,对着城墙遥遥一拱,朗声开口道:“末将三日之后到此恭候城守回书,告辞!”说罢调转马头打马一鞭,带领着骑队风驰电骋般去了。

片刻之后书信送至,杨万春接过仔细打量了一圈,发现信封竟是用红漆封住,不用问里面的内容一定非同小可,所以唐军才如斯地谨慎。

心念闪烁一番,杨万春撕开信封抽出里面的宣纸,展开刚看得一眼,熟悉的字迹已是跃入眼帘,整个人立即呆愣住了。

信是高句丽前任国主高建武所写,内容痛斥了渊盖苏文祸国殃民的行为,劝杨万春不要助纣为虐抵抗王师,让他立即举城归降,尽管只得寥寥数百字,然而却看得杨万春心头跌宕起伏不止。

严格说来,高建武对杨万春有着知遇之恩,若非昔日高建武慧眼识珠任用贤臣,岂会有他杨万春今日?而且杨万春昔日更听到一则宫闱秘闻,说王上有意让他出任禁军统领,只因渊盖苏文坚决不同意从而作罢,如今王上言词恳切的招降书到此,杨万春竟生出了极难决断的感觉。

在他心中,渊盖苏文架空王上窃取王权,的确乃****无疑,这次渊盖苏文更擅行废立之事,拥立那什么都不懂的孩童高宝藏为王,想想便让人觉得寒心,自己为这样的君王这样的权臣把守国门,拼死抵抗,究竟值得么?

第1195章 安市回信

带着这样的疑问,杨万春一双剑眉紧紧皱起,望着蔚蓝无际的天空久久地沉思着,一动不动如同石雕木俑。

三日之后,安士城依约送出了回信,快马加鞭不消半天,信件便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信件到来之时,李世民正在与余长宁商议平壤军事务,瞄得一眼信封,李世民淡淡吩咐道:“长宁,将信取出来给朕念念吧。”

余长宁犹豫了一下,知道这封信的内容对唐军是何等重要,点头间拿起信封拆开,望着上面力透纸背的大字,慢悠悠地读了起来:“臣乃市井孤儿卑贱布衣,朝不保夕三餐难继,承蒙王上不弃怜惜臣才,拔擢为国之将领,臣每思于此,都感王恩浩荡非马革裹尸不能报之,臣自担任安市城守后,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于民发展农牧桑蚕,于军操练军阵战略,每日不敢有所懈怠。今岁闻王上被渊盖苏文困于宫室,臣怒发冲冠恨不得立即起兵勤王,然不料唐军乘机来攻,臣只得忍辱含怒,御外敌于国门之外……”

写到这里,杨万春突然话锋一转:“臣蒙王上知遇之恩,本应涌泉相报奉命归降,然臣乃隋朝征伐高句丽死难者遗孤,实在不忍国内百姓再遭唐骑践踏,流离失所,大丈夫生于当世,当提三尺长剑保家卫国,君命有所受有所不受,王上之令请恕杨万春不能领命,此并非是臣之私心,而出于为将大义,待击退唐掳,臣当自刎以谢王上之恩。臣杨万春绝笔。”

读到后面,余长宁嗓音越读越小声,偷偷地瞄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那双眉头早就已经拧成了疙瘩。

及至余长宁读完,李世民闭上双目痛苦地揉了揉太阳穴,喟叹出声道:“这杨万春真是忠贞臣子,打定主意誓死不降,即便高建武劝说,也丝毫不管用啊。”

余长宁默然一阵,长吁出声道:“从目前局势看来,无法招降就只能硬攻,还望陛下早作决断。”

李世民点头道:“此话不错,这样,明日朕决定前往安市城外举行军议,商讨攻城之事,参加者除辽东军将领,便是你与高建武、金德曼两王,你前去通知他俩一声,明天一早出发。”

余长宁拱手朗声道:“臣领命。”言罢微微一躬,举步退出了正堂。

……

窗外大雪飞扬寒风刺骨,房内却燎炉如火温暖似春,当然,最让金德曼觉得温暖的却是整个心儿。

那晚余长宁醉酒,两人放浪形骸地一番纠缠,原本横亘在彼此之间的大山陡然为之轰塌,灼热深切的爱意如喷泉般汹涌而出,金德曼深深沉醉在了爱郎宽阔的怀抱中,即便外面狂风骤雨,也不愿意醒来。

揽镜梳妆,铜镜中的美人儿云鬓高盘眉似远山,玉面五官艳丽动人,绝色倾国,想及昨日躺在爱郎身下承受恩泽,金德曼不禁羞涩一笑,那慵懒含春的风情弱若至水,媚若野狐,娇若婴儿,妖若鬼魅,直看得人心驰神醉。

正在她面红耳赤地回忆当儿,侍女匆匆来报: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余长宁求见女王。

金德曼心头一热,放下铜镜不作声色地吩咐道:“请元帅进来便可。”

侍女连忙盈盈作礼领命而去,不消片刻房外脚步声急,穿着紫色官服的余长宁已是昂首阔步走了进来,见女王起身行至跟前,他立即微微一躬道:“外臣余长宁,参见女王殿下。”

瞧见他一本正经的模样,金德曼好气又是好笑,不由想起了昨夜两人赤~身~裸~体时的疯狂,来不及多想,金德曼虚手一扶,淡淡道:“余元帅免礼,敬请入座便可。”

余长宁拱手致谢,从容落座在了旁边的长案后,机灵的侍女已是轻捷飘至替他捧来一盏热茶,余长宁端起晶莹温润的白玉杯轻呷一口,略显苦涩的滋味已在口中弥漫开来。

见余长宁觐见李世民完毕就来到自己这里,金德曼心里说不出的高兴,挥动云袖吩咐周围侍女道:“本王与元帅有要事密商,你们全都下去吧。”

宫娥们低声应命,全都鱼贯而出离开了房间。

见状,余长宁哑然失笑道:“今番在下前来是有正事与女王商量,实在用不着如此单独相处。”

金德曼面颊一红,嘟囔出声道:“原来竟是有正事……”

听她口气说不出的失望,余长宁摸了摸鼻头笑道:“相传自古红颜祸水,没想到现在我余长宁也能乱一国之政,正是**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让女王你不思国事啊!”

金德曼听到此话,秀眉顿时一蹙,故作佯怒道:“元帅莫非是在讥讽德曼情迷男色,至国家大事于无物?”

一言方落,想及他说得如此有趣,诗句也很贴切,金德曼再也绷不住冷脸,自己先笑了起来。

女王笑靥如花美艳倾城,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动人风情总会令余长宁感觉到情难自禁,若非现在真有要事相商,说不定他已经将这美人儿拦腰抱起,丢在榻上行那颠龙倒凤之事去了。

轻轻地吁了一口气稳定心神,余长宁正色说道:“今日安市城城守杨万春已是回信,信中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大唐招降之事,看来,一场大战迫在眉睫,陛下要求我们明日共同前往安市城下,商量破城之计。”

金德曼闻言一阵思忖,幽幽一叹后露出了一个苦涩的笑意:“其实说起来,我倒宁远这安市城坚如磐石,永远不会被大唐攻陷。”

余长宁闻言一愣,疑惑不解地问道:“女王何出此言?如果不能攻破安市,我大唐岂不要无功而返?这样的话实在乃笑谈,对我提及便可,千万不能在御前说出,说不定会惹得龙颜大怒。”

金德曼目光幽幽地盯着余长宁,贝齿轻轻一咬红唇,叹息道:“只要攻破安市,穿过千山山脉便是一马平川,高句丽便指日可定了,如此一来,离元帅离开的时间也越来越近,所以德曼倒宁远大唐永远攻不破安市,元帅就能永远地留在这里陪着德曼。”

一席话落点,余长宁陡然呆愣住了,望着丽人深情的目光,良久才是一声轻轻喟叹。

第1196章 破城之法

感觉到气氛突然有些沉闷,金德曼立即强自一笑,软言细语地问道:“不知元帅现在是否有所闲暇?”

余长宁笑道:“只要陛下不召见我前去议事,时间倒十分充足。”

闻言,金德曼起身击掌笑道:“既然元帅有空,不如陪德曼博弈一番如何?说起来我们俩已经很久没有切磋五子棋棋技了。”

美人殷殷相邀,余长宁岂有不从之理,点头笑道:“好,就依女王之意。”

金德曼嫣然一笑,吩咐侍女取来棋枰,与余长宁下起五子棋来,不消片刻房内便欢笑声不断。

……

翌日一早,李世民带领余长宁等人,在一支千人马队的陪同下,向着位于安市城外的唐军大营出发了。

盖牟城离安市城不过二十来里的路程,马车奔驰半天时间便能抵达,刚刚行至午时,远方山麓下的城郭已是跃入了眼帘。

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绩早就在道边等待迎接圣驾,将李世民一行引入军营内的中军幕府后,李绩立即吩咐军仆捧来了午膳。

午膳很简单,每人一大碗冒着热气的羊肉汤,两张厚实的米面饼,再则就是一盘叫不出名字来的肉类。

余长宁好奇询问,这才知道这肉为狍子肉,狍子形似鹿而非鹿,乃辽东特色产物,冬日无事的时候辽东军经常派遣飞骑到雪地山中打猎,获取猎物改善伙食,狍子因蠢笨迟钝,故经常猎获,今日李绩见陛下御驾而至,故特地准备了狍子肉,供大家品尝尝鲜。

余长宁用手撕开米面饼,然后塞上肥美的狍子肉,放在嘴边便是一通大嚼,吃到酣处再喝一口香浓粘稠的羊肉汤,倒也颇觉美味。

帐内其余的人多为军中将领,吃起东西狼吞虎咽模样不敢恭维,反观新罗女王金德曼,却是细嚼慢咽举止优雅,成为中军大帐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美丽之态看得众将通通移不开眼来。

饱餐战饭之后,李世民带领众将登上离安市城不远的一座山峰,手搭凉棚观望着城内的景象。

余长宁站在一块鹰嘴岩上遥遥望去,安市城如同一个巨大的怪兽盘踞在群山之下,城内房屋点点街道杂乱,靠近山麓一面的城墙布满了粮囤,城墙上把守的军卒以及飘扬的战旗隐隐可见。

余长宁细细观望良久,自言自语地喃喃道:“前几日雪大风急,原野群山竟皆白雪覆盖皑皑一片,为何整个安市城却不见积雪,实在太奇怪了。”

李绩碰巧站在余长宁的旁边,闻言苦笑说道:“余元帅有所不知,安市城守将杨万春颇有守城之法,他将城内所有积雪收集运至城墙边缘,用炉灶煮开然后倾倒在城墙上面,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中,热水流下没多久便会在城墙上结成坚冰,因此安市城城墙全被坚冰所覆盖,即便是威力最大的投石车,砸在上面也留不下痕迹,委实厉害至极。”

听到此话,李世民沉重叹息道:“李爱卿此话不错,现在杨万春摆明是为了拖延时间,待到开春渊盖苏文重新组织军队来援,我军只怕又要在安市城下苦战了。”

回到中军大帐,李世民召开殿前军议,商量攻城对策,众将纷纷嚷嚷莫衷一是,直到月上中天,也没有商议出一个好的办法。

余长宁脑海中也是如同车轮一般飞速转动着,尽管他很少出言开口,然而也在心中试想了许许多多的方法,不过到了最后,这些方法或者进入了极难解决的死胡同,或者被他找到理由推翻,思绪纷乱得如同一团浆糊。

便在此时,他的目光不经意一瞥,突然停在了长案烛台上,那摇曳的火苗正轻轻晃动散发着摇曳光晕,朦朦胧胧中,他似乎看见了安市城内毫无遮掩的屋脊粮囤,一个大胆的念头犹如闪电般划过脑海,眼眸陡然亮了起来。

仔细琢磨了一番此计的可能性,余长宁霍然起身拱手开口道:“陛下,微臣想到一计,说不定能够破城。”

李世民正在烦闷当儿,听到余长宁此话当真如同天降甘霖,展颜微笑道:“余爱卿像来智谋过人,不知想到了什么好计策。”

余长宁略一思忖,沉声开口道:“启禀陛下,臣时才观望鸟瞰安市城全景,发现城中粮囤房屋均没有被大雪所覆盖,冬日天干易燥,加之极难取水,如果能对安市城施以火攻,必定能够攻破城池。”

闻言,李世民原本有些振奋的心情陡然就凉了下来,他苦笑了一下正欲解释,一旁的李绩已是喟叹出声道:“余驸马此计尽管不错,然实施起来却极为困难,兵法有云: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若没有火种火源,即便有周瑜火烧赤壁之能,也不切实际,目前安市城防守严密守卫重重,我军将士根本没有机会潜入城中纵火,而能够携带火源的弓弩机,最大的射程也只得五百步开外,即便是将弓弩机运到山上,其弓箭射程也越不过城墙,根本就行不通。”

面对全帐质疑的目光,余长宁却是胸有成竹地自信一笑,侃侃高声道:“李大人,本帅之意并非是派遣军士潜入城中防火,也不是用弓弩机发射火箭,而是另有他法。”

李绩露出了一个困惑之色,问道:“如果不用这两种方法,余元帅如何才能点燃粮囤屋脊?”

余长宁也未直接回答他的话,反问道:“不知辽东军中可有猛火油储存?”

李绩显然非常熟悉军务,想也不想便回答道:“有,不过只得百来罐。”

余长宁点头笑道:“百罐足矣,运用本帅之法,必定可以天火焚城。”

“天火焚城?”李世民疑惑不解地说了一句,见余长宁丝毫没有说笑的意思,急忙摆手催促道:“余卿不妨将这天火焚城之法细细说来。”

“喏。”余长宁对着李世民微微一躬,正色说道,“臣以前曾听说过一种能够飞天的神灯,因相传是诸葛孔明所发明,故名为“孔明灯”,只有我们制作千盏孔明灯,在灯内盛放燃烧着的猛火油,然后用涂满油料的麻绳相连,在顺风天气千灯齐放飞至安市城上空,然后操作孔明灯的军卒再点燃手中麻绳,麻绳燃烧殆尽后带动孔明灯燃烧,便可将灯内燃烧着的猛火油倾泻而下,形成万火天降之势,高句丽守军极难取水,火势蔓延全城陷入火海,安市城自然不攻自破。”

一席长长的话音落点,帐内诸将面面相觑久久沉默着,眼中全闪动着不敢相信之色,世间上有能够飞天的神灯?这余元帅莫非是失心疯发作,开玩笑的不成?

第1197章 飞天之灯

李世民捋须沉吟良久,镇重其事地问道:“余卿,你说那孔明灯可以飞天,是否能有把握?”

余长宁自信笑道:“说来也巧,数年前微臣担任突厥国师时,也曾在这高句丽制作过孔明灯,腾空飞天完全没有丝毫的问题。”

李世民知道余长宁不会冒着欺君之罪信口开河,一时间心头大是振奋,拍案定策道:“既然如此,那好,就由余卿你负责这孔明灯的制作使用,如果能够天火焚城,朕记你首功。”

余长宁点头领命道:“微臣遵旨,还望陛下令人挑选一批能工巧匠,方便制作孔明灯。”

“那是自然。”李世民点点头,吩咐李绩道:“李爱卿,立即从大营军遴选得力工匠,交给余卿统一调度指挥。”

李绩也是立即抱拳领命。

御前军议结束后已是深夜,余长宁今日赶路车马劳顿,加之商议军情动脑过甚,着实感觉到了疲惫不堪,因此倒也没着急孔明灯的制作,前往早就已经安排妥当的大营中休憩睡眠。

这一觉直睡到了日上中天方才转醒,余长宁刚用罢早膳,李绩便疾步匆匆地走进帐内,张口说道:“余元帅,本官已挑选出能工巧匠百余人,供你调配指挥,不知多久可以开始这孔明灯的制作?”

余长宁见他面容憔悴眼珠泛血,不由惊奇问道:“尚书大人,你莫非一夜未睡?”

李绩苦笑着点了点头,笑罢突然对着余长宁正色一拱,开口道:“余元帅想到妙计破城,本官即便三天三夜不睡不眠为你操持准备,又有何妨?”

李绩此话可谓言辞恳切语气真诚,他在隋末之时便以智谋韬略闻名于天下,可谓攻必取战必胜,然而没想到今番却在这小小的安市城下栽了一个大跟头,围城四月竟还是不能攻破城,李绩心头早就又是愧疚又是苦闷,这次余长宁能够想到破城之计,自然令他感觉到大喜过望。

余长宁明白李绩迫不及待的心情,能够得到这位大唐数一数二名将的认可,他的心里止不住有些飘飘然,肃然点头道:“尚书大人放心,下官现在就去指挥工匠,开始孔明灯的制作。”

李绩颔首笑道:“好,那本官陪你同去。”

来到一片开阔的营地,百余名军中工匠早就在此等待,余长宁登上一方高台慷慨激昂地说将了一番,便将孔明灯制作的具体过程细细说了起来。

当然口说不如手做,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完之后,余长宁请得两名工匠上了高台,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制作孔明灯。

孔明灯所需的材料很简单,最重要的不外乎就是编制灯罩的青竹篦、以及灯罩糊纸,不过因为有装载猛火油的特殊要求,余长宁还吩咐工匠制作了一些木制容器,届时将容器内装满猛火油,点燃之后悬在灯下,一来可供孔明灯燃烧的热量,二来可做引火燃烧之物。

在余长宁的亲自指挥下,堪堪一个时辰,一盏孔明灯已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李绩围着置放于地的孔明灯仔细端详,看得半响,还是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余驸马,这灯真的能够飞天么?”

余长宁笑道:“李大人如果不信,我们不妨先试试看。”

说罢,他上前揭开一罐猛火油的泥封,将之倾倒在了灯下木制容器里面。

正在他忙碌之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无双条嗓音参差不齐地高呼“陛下万岁”,原来竟是李世民与金德曼、高建武两王到来了。

见状,余长宁立即快步上前,拱手作揖:“臣余长宁,见过陛下,见过两位王上。”

李世民颔首一笑,亲自上前扶了余长宁一把,关切问道:“余卿,不知现在这孔明灯制作得如何了?”

余长宁笑道:“启禀陛下,昨夜李大人一夜未眠挑选出了百名能工巧匠,刚才为了向大家展示一下孔明灯的制作方法,微臣已经指导工匠当即制作了一盏,正准备腾空试飞。”

“如此甚好。”李世民长吁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既然如此,那朕就看一看究竟是何等神灯,竟能飞天遁地。”

“遵命。”余长宁抱拳一拱,抬头之际刚好看到金德曼含情脉脉的眼神,心头顿时为之一荡。

这段时间金德曼几乎每晚都与余长宁同塌而眠,如胶如漆甜蜜非常,然而因昨日到得唐军军营,两人来往起来就多有不便,昨夜金德曼孤枕难眠思念情郎,辗转反侧间心儿里面都是他的影子。

此刻见到爱郎正站在眼前,金德曼尽管有许多情话想对他倾诉,然顾及人多势众,只得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两人视线飞快交集又飞快移开,只有当事人才明白其中所包含的深切含意,不及多想,余长宁将李世民引领带到了孔明灯之前,接过旁边军士手中火把,长吁出声平复了心境,其后将火把凑到木制容器内的猛火油旁,猛火油遇火即燃,立即腾升起了蓝色的火焰。

气味刺鼻而又难闻,愈来愈旺的火苗渐成汹涌之势,在热空气剧烈的上升中,孔明灯灯罩慢慢绷紧膨胀,就如一个造型别致的大灯笼一般。

无数双眼睛盯着这个奇怪的灯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