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安阳县最有名的古邺大街,也是整个城池的中轴线,两边都是从前北齐旧臣的府宅。”

说到这,王辩满脸鄙夷道:“在这里还是处处可以看见北齐的影子,邺都虽然被烧成白地,但人还在,他们基本上还是仿造邺都重建了安阳城。”

张铉也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如果他选择了安阳县,他就得接受安阳县的历史,强行的改变只能让他失去最基础的支持。

至于百官们的府宅,如果城内实在找不到空余土地,他便准备在西城外造一座子城,专门用来建造官宅,毕竟安阳县人口太多,想找到太多空余土地已经不现实了。

“那片大宅!”

王辩指着一片占地极广的大宅,“那就是高氏皇族的族宅,但修建好后他们从未住过。”

“为什么?”

“太大了,容易犯禁吧!当然,他们并不怕犯禁,只是怕引起朝廷的注意,北齐皇族都住在庄园内,那里就没有人注意他们了。”

张铉的目光变得凝重起来,这是一片极为广阔宅子,至少占地三百亩,被高大的围墙包围,房舍层层叠叠,掩映在高大浓密的树冠之中,隐隐可见其中藏有斗梁大殿。

“大帅是想把这里用作齐王府吗?”王辩猜到了张铉的心思。

张铉没有否认,淡淡笑道:”“如果我们迁到安阳县都挤在郡衙,未免不太合适吧!”

王辩微微一笑,“大帅请跟我来!”

王辩带着张铉又走了数百步,一片约两千余亩的空旷且平整土地顿时出现在张铉眼前,张铉不由愣住了,最繁华的中轴线顶部竟然有如此大的一片空地,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里是军营吗?

但张铉知道这里不是军营,军营在南面的另一块空地内,他不解地问道:“这是谁的土地?”

“这片土地是渤海会在十年前买下,原本是社庙,大帅怎么也想不到它的用途,它是高烈准备用来建造皇宫的土地。”

“建造皇宫?”张铉确实想不到。

“我们在高烈山庄内搜到了建造宫殿的详细图纸和计划,准备在这里建造一座比北齐天承宫小一半的宫殿。”

张铉又仔细看了片刻,笑道:“这么好的土地用来造宫殿太奢侈,我觉得用来造官署最合适不过。”

。。。。。。。。。。

就在张铉在安阳县考察建立齐王府事宜之时,在北海郡益都县的贵宾驿内和招贤馆内也住满了数百名官员,这些都是张铉从宇文化及手中救出的文武百官。

虽然并不是每个官员都愿为张铉效力,也有不少准备去长安投奔李渊,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每一个官员都对张铉充满了感激之情。

苏威目前住在贵宾驿站,他和裴矩住在最好的一个院内,作为朝廷的两大元老,张铉特地叮嘱韦云起要特殊对待,必须要将这二人留住。

傍晚时分,裴矩拎了一瓶酒出现在苏威的房门口,呵呵笑道:“希望我还能赶上晚饭,没有来迟!”

苏威也笑了起来,“我发现你总是来得极为准时,每次我准备吃饭你就出现了,来也就来吧!怎么只拿了一瓶酒,菜呢?”

裴矩又好气又好笑,“没见过这样的主人,不仅要客人带酒,还居然让客人带菜,要不就我请客得了。”

苏威笑眯了眼睛,“没带菜就算了,下不为例,快请进吧!”

裴矩也不客气,直接在桌前坐了下来,他将酒瓶放在桌上,“这是长孙孝敬给我的好酒,叫韩氏佳酿,是北海郡一绝,据说一年只酿五十坛,需要提前一年预定,最好的酒肆里也喝不到。”

苏威虽然不是酒鬼,但也是好酒之人,他听说一年只酿五十坛,连忙伸手取过酒瓶,拧开盖子深深嗅了一下,顿时连声赞道:“好酒!好酒!”

苏威立刻笑问道:“说老实话,你孙子一共孝敬给你几瓶。”

“一共给了三瓶,这是他的全部存货,昨天被李纲强行拿走一瓶,今天我们喝一瓶,我那里只剩一瓶了,先声明,那瓶酒我谁也不给。”

“真是小气,一瓶酒而已,还比不上我们多年的交情。”

苏威一边将一顶大帽子扣在裴矩头上,一边先给自己倒满一杯酒,一饮而尽,细细品了品这醇厚的滋味,简直有点陶醉了。

这才又给自己和裴矩的酒杯满上,笑道:“来!为了他乡能品到好酒,我们干一杯。”

两人一饮而尽,这时,一名侍女给他们上了五六盘菜,裴矩又给两人的酒杯满上,淡淡笑道:“恐怕以后我们喝这种韩氏好酒的机会不多了。”

“这话怎么说?”苏威不解地望着裴矩。

“阁老没听说吗?齐王府恐怕要迁去魏郡了。”

“哦!这件事我也略知一二,不过听说有抵触,据说很多将士不愿离乡。”

裴矩摇了摇头,“有抵触也没有用,齐王决心已下,说实话,当初我也劝他将大将军府迁去魏郡,北海郡只适合偏安一隅,要想逐鹿天下,只有定都天下之城,长安或者洛阳,邺地只是退而次之,但也是目前最合适之地,幽州虽然也不错,但离产粮重地江淮太远了一点。”

苏威很了解裴矩,他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找自己喝酒,必然是有什么深意。

苏威也没有多说什么,他笑了笑,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这时,裴矩问道:“阁老最近去见太后了吗?”

苏威摇摇头,“我来益州后还没有见过太后,她现在情况如何?”

“听说她暂时住在齐王府内,由齐王妃照顾她,不过我觉得我们这些做臣子应该集体去拜见一下太后。”

“有什么理由呢?”

苏威已经隐隐猜到了裴矩的意思,恐怕裴矩是有什么事要太后出头了。

“裴公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裴矩苦笑了一下,“其实我来找阁老,是想找阁老商量一下齐王的地位问题,国不可一日无君,虽然齐王有太后支持,但毕竟要认一位君主,是洛阳的杨侗还是长安的杨侑?或者我们自己立一个皇族为君主,苏阁老的意思呢?”

苏威笑了笑,“当然不可能承认杨侑,我觉得我们可以承认杨侗。”

“可如果是这样,我们怎么办?所有的重臣职位洛阳都占满了,总不能让我们这几百人都当齐王幕僚吧!”

裴矩真正的用意显露出来了,他们这几百名官员怎么安排,当然,这并不是他个人利益,所有人都很关心,裴矩尤其担忧,如果这件事张铉处理不好,恐怕一半以上的官员都会去投奔李渊。

苏威沉吟一下道:“我觉得这件事我们不要越俎代庖,要么等齐王回来再说,如果裴公实在担心,不妨去和韦长史谈一谈,我想韦长史应该知道齐王的真实想法。”

650。第650章 太后之请

益都县虽然是一座大城,但随着这几年人口迅速增加,从最初的二十万人增加到三十五万余人,尤其年初从中原逃来的富户纷纷在益都县安家,寻求安全庇护,使得城内部土地日益稀少,张铉竟然找不到合适的府宅安置萧后,最后只得将萧后和数十名宫女暂时安置在自己府中。

这次从宇文化及手中接收来的一千余名宫女宦官张铉已将她们遣返回家,实在无家可归的六七百名宫女,便将她们嫁给了跟随自己多年尚未娶妻的将士,既解决了将士们的婚姻问题,也给这些宫女找到了各自的归宿,也算是皆大欢喜之事。

这段时间卢清一直在忙碌此事,虽然也有官员专门负责此事,但卢清却不肯将她们草草嫁掉,她要大致了解这些将士的家庭、籍贯、年龄状况等等,尽量按地域进行婚配,然后将他们名字做成名签,给宫女们自己抽签决定她们各自的未来丈夫。

卢清由于又有了身孕,不能过于劳累,便动员全家一起帮忙,这段时间张铉的家眷都十分忙碌。

卢清在杨广在世时便已被正式册封为齐王妃,其他几名姐妹则被萧后册封为良娣,萧后同时加封她们为夫人,这便是萧后的处事之道,她需要卢清的关照,当然要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先表示一下心意。

这天上午,卢清正坐在房间里和武娘喝茶说话,武娘在不幸小产后终于又怀上了身孕,时间上比卢清还早了近一个月,这一次她小心保养,不敢有半点大意,或许是有了希望的缘故,武娘的心情也一洗去年的阴霾,又渐渐恢复了她开朗明快的性格。

“大姐,我听说我们可能要搬家,去很远的地方,是真的吗?”武娘忧心忡忡问道。

卢清喝了口茶笑道:“确实是要搬家,将军以前就给我们说过,我们可能会搬去魏郡,不过现在还只是初步考虑阶段,我想至少要准备半年多时间,但就算搬家你也别担心,我们肯定是坐大船去,一路都会很平稳,不会车马劳顿。”

“哎!在北海郡住了那么多年,也渐渐习惯了,一下子搬去魏郡,我还真怕不适应。”

“还好吧!北海郡这边靠海,稍微有点潮湿,魏郡那边就好得多,只是冬天会略有点冷,不过在房间里生活也不觉得,说老实话,我从小在涿郡长大,真不习惯海边的生活,我就盼着搬家。”

说到这,卢清抿嘴一笑,“恐怕让你失望了。”

武娘笑了笑,“也没有失望,其实我也不喜欢海边的生活,只是刚来时有点新鲜感,现在我只是担心孩子,不过既然是坐大船去,那问题不大,说起来也好笑,从前我天南地北到处跑,一个地方连三天也待不住,现在我就怕折腾,这几年整个人都懒透了。”

“你不是变懒,而是有归宿了,女人嘛!谁不想安安定定地过日子呢?”

两人正说着话,一名侍女在门口禀报道:“启禀王妃,太后派人来请,说有事情和王妃商议。”

卢清点点头,“我马上就过去。”

她起身对武娘笑道:“回头我再和你聊,先看看太后有什么事。”

萧后母女目前就住在张铉府宅的东院,还有精神抑郁的淑妃,有二十几名宫女跟她们住在一起,又有专门的女侍卫保护,萧后身边的宫女共有百余人,另有几十名宦官,东院住不下,卢清便在附近给她们专门租了几处民房安置,只能等以后搬去魏郡后再接回来。

卢清在几名侍女的簇拥下刚走到东院,便看见了坐在亭子里看书的杨吉儿,卢清尤其喜欢杨吉儿,同时对她也一直怀有几分感激之情,当初若不是杨吉儿仗义将她从卢府接走,恐怕她也没有今天了。

“吉儿!”

卢清笑着向杨吉儿招了招手,杨吉儿看见了卢清,连忙放下书快步走过来,“清姐姐这几天怎么不过来了?”

“在忙着当媒人呢!”

卢清笑着挽住她的手,“你也不过来帮帮我。”

“我倒是很想去,就是母后不答应,说不让我麻烦你们。”

“怎么是麻烦呢?这样吧!我来给你母后说说,一个人在这里多闷,和我们在一起岂不是很开心。”

“就是!清姐姐一定要说服母后,我都快要闷死了。”

两人边说边走,很快便来到后堂,有宫女看见卢清走来,连忙禀报:“太后,王妃来了。”

“快请她进来!”

卢清牵着杨吉儿的手走进了内堂,她经常来探望萧后,彼此已经很熟悉了,也没有那么多礼仪,卢清施了个万福笑道:“太后安好?”

萧后连忙拉着卢清坐下,关切地问道:“胎儿感觉如何?”

卢清轻轻摸了摸小腹,微微一笑,“还好,感觉小家伙活蹦乱跳的,估计又是个小郎君。”

萧后知道卢清一心想要个女儿,便笑着安慰她道:“现在才四个月,哪里就看出来是小郎还是小娘,再说,当年我怀兰陵公主时,也是在肚子里动静很大,我也以为又是个小王子,结果生出来是个小公主,所以在肚子调皮的未必是小郎,小娘的可能更大一点。”

“我但愿是个小娘。”

萧后这才把话题转到正事上来,“裴相国托宫女来带话,说和一些大臣想来拜见我,我这里确实不太方便待客,所以想和王妃商议一下,能不能让我借用一下贵府外堂。”

“原来是这件事,太后尽管用,不用与我商量,说起来是我们没有准备充分,太后竟连一处待客之地都没有,真的很抱歉!”

“这没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内心宁静,虽然地方小了一点,但再也不用担心受怕了,我说起来我还是要感激齐王,当然更感激王妃。”

卢清笑了笑,“不知裴相国他们几时来拜访太后?”

“就在今天下午。”

“好吧!我去稍微收拾一下,到时太后只管过去就行了。”

“多谢王妃,另外王妃能否陪同我接见?”

“这个。。。。。如果太后需要,卢清自当从命!”

卢清又提及让杨吉儿帮忙之事,萧太后一口答应,卢清便起身告辞而去,萧后一直将她送下堂,望着卢清走远,萧后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她其实也不是没有地方待客,大臣可以走东院门,然后可以在院子空地上搭一座客帐,但萧后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她知道自己绝不能擅自接见大臣,就算不得已接见,她也要带上卢清,以免张铉心中对自己生出猜忌,那就麻烦大了。

。。。。。。。。。

下午,裴矩和两名重臣来到了齐王府,虽然裴矩希望苏威能一起前来面见太后,但苏威还是婉拒了他的要求。

这也是裴矩和苏威的不同之处,包括他们的个性和做事风格,裴矩张扬,苏威低调,裴矩喜欢结盟拉派,帮人时动用资源,但报复时也不择手段,苏威表面上和谁都处得来,典型老好人,但他却有自己的原则,在原则上绝不让步。

所以在官员地位问题上,两人的表现就截然不同,裴矩积极活动,把问题处理在前面,他希望张铉能采纳自己的意见,苏威却主张等待张铉的决定,等张铉决定了他则去执行。

和裴矩一起来拜访萧后的大臣是原大理寺卿郑善果和国子监祭酒卢倬,这两人一个是中原士族领袖,一个是河北士族领袖,卢倬同时也是齐王妃之父,他们都代表着各自一派的利益。

一名老宦官将二人领到了大堂,大堂上摆着一家巨大的屏风,一般太后召见大臣都有帘幔相隔,但张铉府中没有帘幔,所以只能临时用屏风来替代。

但老宦官已经悄悄告诉他们,齐王妃也在一旁坐陪,提醒他们不要失了礼数。

三人走进大堂跪下,裴矩高声道:“臣裴矩、郑善果、卢倬拜见太后,拜见齐王妃!”

萧后坐在屏风正中,而卢清则侧坐在一旁,她只是相陪,并不参与接见。

萧后柔声道:“三位重臣不必多礼,请起!”

651。第651章 众议立储

三人站起身,卢倬却忍不住多看一眼旁边的另一个身影,那就是他的女儿卢清,已经能和太后同坐屏风之后了,让他百感交集,如果当初他强行把女儿嫁给崔文象,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想到今天的崔召已经沦为乱臣贼子,连崔氏家族都写信向自己表态,准备和崔召划清界限,卢倬不禁暗暗庆幸自己在女儿婚姻问题上没有向妻子妥协,否则他就真要被崔召牵连了。

郑善果也没有去长安,虽然李建成是他的侄女婿,但他还是考虑留在北海郡,这也是世家千百年来的生存之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有李建成这个侄女婿,就算将来张铉败亡,相信李渊也不会把他怎么样,但如果是李渊输了,那就难说张铉的态度了。

另外,昨天郑善果接到一封从荥阳郡送来的家信,信中说王世充为他儿子求娶郑氏之女,这让郑善果心中十分苦恼,他很清楚王世充的野心,一旦王世充掌握洛阳大权,他必然会篡位。

而王世充本身没有任何政治基础,他根本没有夺取天下的可能,一旦王世充覆灭,作为唯一因联姻支持他的郑氏家族,会是什么下场?

这让郑善果更加心烦意乱,所以昨天裴矩找到他时,他便毫不犹豫答应一起来找太后,他急需表现出支持张铉的积极性,他必须要给郑家留好后路。

这时,裴矩朗声道:“启禀太后,微臣是想向太后禀报立新君一事,臣刚刚得到消息,秦王杨浩已被宇文化及在彭城所废,生死不知,但估计也凶多吉少,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希望太后能给一个明确的态度,使大臣们能够目标明确地行动。”

这种事情萧太后怎么可能给他们一个明确态度,沉默良久,萧后在屏风后缓缓问道:“裴相国的意见呢?”

裴矩也没有指望太后能拿出什么方案,他只是希望太后支持他的方案,裴矩连忙道:“李渊在长安即将篡位,支持代王已不现实,大家都一致否定了,至于越王侗,现在王世充军队在握,大权独揽,越王已经事实上被架空,宣布效忠越王就等于效忠王世充,大家也不赞成,最后众臣的意思是再立新君。”

萧后也没有急着表态,又继续问道:“但现在已没有皇族,怎么再立新君,哀家不太明白?”

“启禀太后,虽然皇族确实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大业元年,滕王纶和卫王集都因罪流放到岭南,虽然他们都已病故,不过他们子孙依然建在,尤其滕王的次子武城县公杨洹因病从岭南赦回,就生活在梁郡,杨洹虽然身体不好,但他有一个儿子,是滕王的嫡孙,我们可以考虑立滕王的嫡孙为帝,另外,因为其尚年幼,无法主持朝政,臣等恳请太后封齐王为监国摄政王,暂代处理朝政。”

“滕王的嫡孙现在多少岁?”

“启禀太后,他今年刚两岁。”

萧后顿时沉默了,良久才缓缓道:“这件事还是等齐王回来再说吧!事关重大,我们需要慎重行事。”

萧后又问卢清,“王妃可知齐王什么时候回来吗?”

卢清笑道:“回禀太后,臣妾昨天接到齐王快信,说他即将出发回益都,臣妾估计他现在已经在路上了。”

“那好,这件事就等齐王回来后再商议,裴公不用再请示哀家了。”

萧后最后的态度很坚决,彻底断掉了裴矩自作主张的机会,裴矩只得暗暗叹息一声,看来自己还是得面对张铉,劝他不要选择效忠洛阳。

.........

五天后,张铉率军返回了益都县,长史韦云起出城迎接张铉回来。

“这段时间我不在益都,益都情况如何?”张铉笑问道。

“总的还算平静,就是流民上月返乡时引起一阵骚乱,伤了数十人,已经平息了。”

“这是什么缘故?”张铉不解地问道。

“其实就是东郡两个县流民几个月积累下来的宿怨,临要回去了,大家心里不甘,数百人就在西城外恶斗了一场,被巡逻士兵及时制止了。”

张铉点了点头,这确实是常事,在矿山,也经常会发生这种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的争斗,张铉便不再多问,话题一转他又问道:“官员们的情况如何?”

这才是张铉真正想问的事,也是韦云起急着向张铉汇报之事,他连忙道:“一共五百余名官员,已经走了近两百人,大帅吩咐过,来去自由,所以我们也没有干涉,情况不是很好。”

张铉眉头一皱,“怎么走了这么多人,是待遇不好吗?”

“待遇已经很好了,给了很优厚的待遇,基本上每人都有自己的套房,安排了专门人服侍,卑职还派船去了江都,将他们留在江都的侍妾家人都接回来。”

“那怎么还走了这么多人?”

“有的人是想回乡去探亲,但大多数都去了长安,我和几名官员谈过,他们对大帅还是没有信心。”

张铉沉默了,如果是投靠李渊那他就没话可说了,这边给的待遇再好,也不过是满足一点口腹之欲,而为了前途,他们是不会在意这一点点待遇,李渊那边的待遇还会更好,这种事强求不来,想走就随便他们吧!

这时,韦云起又低声道:“裴公曾经来找过我,和我谈起官员西归之事。”

“他怎么说?”张铉不露声色问道。

“裴公说,关键在于大帅势态不明,大帅究竟是想自立,还是想支持洛阳,裴公说得很坦率,他说百官之所以西归是担心大帅支持洛阳。”

“为什么?”

“他们说洛阳官位已经坐满,轮不到他们了。”

张铉停住了脚步,韦云起摇摇头又道:“几乎所有官员都不愿支持洛阳,他们很现实,自身的利益比杨侗重要得多,很多人由此投奔了李渊。”

张铉淡淡道:“因为担心我支持洛阳才投靠李渊?我还没有回来,他们就认定要我支持洛阳?这个借口未免有点太草率了吧!”

韦云起苦笑一声,“卑职也觉得这只是一个借口,他们早就准备投靠李渊了,卑职还听说裴公为此事去找过太后,希望太后能尽快立滕王嫡孙为帝,册封大帅为监国摄政王,但太后坚持等大帅回来再说。”

“还有这种事情?”

张铉心中着实有些不悦,这么重大的决定,裴矩不等自己回来就想越俎代庖,虽然裴矩本身是好意,想用监国摄政王的方式来确认自己的地位,但他不和自己商量的本身,就是对自己不尊重。

张铉城府已深,他心中的不满没有任何表露,只是点了点头,“这件事大家一起商量吧!”

。。。。。。。。。。

张铉先回了家与家人团聚,随即又去了招贤馆和驿馆,和百官们一一见面,安抚了他们焦虑的心情,一直到傍晚时分,张铉才回到了大将军军衙,裴矩、苏威、郑善果、卢倬、韦云起和玄龄已经在这里等候他多时了。

这是张铉无法逾越的一道坎,而且就摆在眼前,迫在眉睫,如果再没有明确的说法人心就会渐渐涣散,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