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卧江山-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腊是个善于煽*动人心的天生领袖,但方七佛却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毒士,他的偶像并非房谋杜断,而是隋乱之时的蒲山公李密,由此可见,方七佛贵有自知又善于扬己之长。

方腊也很清楚,如果没有方七佛,他绝对没办法如此迅捷地夺取摩尼教的教主之位,更不可能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走到今天这一步,走到杭州城下。

夜色之中,士兵们开始安营扎寨,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该做之事,看似热闹却又有条不紊,士兵们静默着,仿佛这些事情是他们出生之后第一件学会的事情。

而他们其中一些死忠,也确实将加入方腊麾下,看成自己人生之中的一次浴火重生。

方七佛微微眯着眼睛,满意地审视着慢慢立起来的营地,不像巡视领地的老虎,反而像看着棋盘上的棋子,像看着赌桌上的筹码。

他的坐骑只是一匹瘦马,他的身上也并未披甲,寻常的书生袍子,外面罩着很旧却很干净的大裘,松了马缰,双手笼在袖子里。

“大概需要几天?”方腊不知何时来到了方七佛的面前,摸了摸那匹老马的鬃毛,顺着方七佛的目光,看着杭州城问道。

早在方七佛决定留下宋知晋的时候,王寅和厉天闰等麾下大将就一直反对,坚持要将宋知晋这个青溪代知县斩首示众,毕竟那里是他们的第一战,需要振奋军心。

可方七佛却力排众议,甚至有些独断专权地将宋知晋纳为己用,当杭州城内不断送来关于宋知晋的消息,他们才晓得宋知晋的作用居然会如此之大,军师的筹谋如此之高瞻远瞩。

若当初杀掉宋知晋,青溪县只不过多了一个“翁开”罢了,非但不能振奋士气军心,反而成就了大焱官员的忠义之死,让百姓们对他方腊军产生排斥。

留下了宋知晋,他们的三百死士得以顺利混入杭州城,按照方七佛的预演,只要强攻杭州数日,城内必定混乱起来,宋知晋便能够趁虚而入,偷开城门,一旦拿下杭州,方腊军的声势必将如烈火烹油、烽火燎原般一发而不可收拾。

再者,只要拿下杭州,圣公方腊便坐拥东南江山,完全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小朝廷,称帝登基,与北面分庭而抗礼!

若没有方七佛这个智囊运筹帷幄,他方腊也不可能走到现在,所以就算给方七佛牵马,方腊也并不会觉得如何屈尊纡贵,如此礼贤下士,哪怕当了圣公,仍旧没有太多架子,他方腊又如何不得人心?

只是高层的心腹们都很知晓这其中一个关键的小秘密,那就是方七佛乃圣公的三弟,而且还是同父同母的亲弟弟。

面对兄长的提问,方七佛也没有立刻给出答案,他的目光之中带着微微的担忧,答非所问地说道。

“杭州城内兵员并不足,与我军人数相比,实乃天地之差,那些个焱勇军也只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土鸡瓦狗,可杭州城池毕竟高深,物质和补给也是充沛得很,天寒地冻的,若不能速战速决,拖下去对我军而言,并非好事。。。”

方腊闻言,也皱了皱眉头,他本以为杭州之人只懂得花天酒地,大军开拔之前,并没有太将杭州放在眼中,若非方七佛现在这般提醒,他也差点被自己的骄躁之心迷惑了。

他们一路所向披靡,自然搜刮了不少物质,可也收纳了数万的军兵,这数万人每日的用度也是一笔极为恐怖的消耗,诚如方七佛所言,杭州必定要速战速决,否则拖到朝廷大军到来,形势就不堪设想了。

若能够在此之前拿下杭州,他们就能够倚仗杭州的城池,与朝廷大军对抗,杭州城内那堆积如山的财富和物资,也将为他方腊所用,速战速决才能够以战养战,这是方七佛早在起事之前就定下的方略了。

“有宋知晋的二千多民团,再加上我们的三百死士,想要偷开城门,应该不成问题的,一旦破了口子,我军数万人马势必能够将杭州荡平!”

方七佛向来谨小慎微,但他方腊却着眼于大局,此时听到方七佛的担忧,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这些话并未能够打消方七佛的忧虑。

他遥望着慢慢亮起来的杭州雄城,轻声说道:“可是。。。石宝已经很多天没有传递消息出城了。。。”

虽然是他方七佛招纳的宋知晋,但他的性子便是如此,所谓狡兔三窟,他绝不会将胜利的希望,放在一个杭州城土生土长的富家公子身上。

所以哪怕宋知晋很积极地传递各种情报,但在方七佛的心中,最值得参考的,还是石宝的情报。

可从前几天开始,石宝就停止了情报的传递,这也成为了方七佛心中最大的隐患。

杭州城占地极广,城内守军人员不足,不可能兼顾到城墙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想要传递出消息,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再加上石宝等人都是绿林高手,甚至是高手中的高手,若没有意外发生,早就该传递出情报了。

事实证明方七佛的担忧是非常有道理的,此时的石宝被宋知晋麾下好手不断追杀,焱勇军和杭州府的捕快也没有丝毫的放松,他在杭州城便是如履薄冰,八面楚歌,寸步难行。

如今掌控三百死士的余操为了不至于暴露身份,也不敢藏匿石宝,只能任由这位圣公麾下四大猛将之一的高手,自生自灭,因为石宝不在,他余操必须牢牢掌控三百死士,不给宋知晋任何可乘之机。

然而现在的形势却又如同雪上加霜,石宝被追杀的同时,余操和那三百死士之中的部分高手,已经开始陷入生死危急之中!

因为摩尼教的余孽终于还是进入到了杭州城,并在小半夜的时间之内,疯狂刺杀了余操麾下数十名好手!

在整座杭州城的人们都关注着城外叛贼大军之时,城内的战斗已经打响,屠杀的游戏之中,本该是潜伏着的猎人角色的石宝和余操,被当成了猎杀的对象!

而杭州城东的一处小巷口,一身黑衣的女子缓缓步出,眼中充满了杀机。

在她即将转弯的时候,她扭头回望了一眼,有一个书生,笼着双袖,就站在房门前,就这么眯着眼睛,微笑着,看着她。

第九十四章 风雪,铁甲,棋局(2)

天空在下雪,张三却在冒汗,哪怕他那件夹棉袄已经破烂不堪,他仍旧在冒汗。

从天微微亮开始,他们就在这里挖土,眼前的空地已经被挖出了一个巨大的坑洞。

周围跟张三一样的民夫和辅兵,利用手头上不多的工具,拼命挖着土。

有人拿着从战场上捡回来的破铁盔,有人拿着破碗,有人拿着木铲,有人甚至徒手,为数不多的葛布袋,竹篾编制的簸箕,破烂的罐子,只要能用得上的东西,他们都已经用上了。

张三是个很胆小的人,他连打扫战场都不敢去,所以他没有破烂的铁盔或者断掉的枪杆和矛头做工具,他只能利用一块木板,跪在地上不断刨着土。

跟周围很多人一样,他本来也有个不错的小家小院,也有三两亩薄田,家里婆娘不算好看,但身子饱满有力,床上任你折腾,虽然生了个丫头,但张三还是很稀罕自己的婆娘。

可有一天,洪水淹没了田地,租子叫不上,地也就被官府收了,一家子人连口粮都断了。

他想把家里的丫头卖掉,换个能活下去的盼头,婆娘却如何都不肯,宁愿跟其他女人一样做半掩门的皮肉生意,也不愿卖女儿。

想起婆娘白花花云团一般的大胸脯和蜜桃般的屁股,想起婆娘如蜜汁一般的唇舌,再想想为了活下去,要婆娘去遭受其他男人的跨骑,张三成亲以来第一次动粗,甩了婆娘一巴掌。

婆娘也怔住了,但很快便流下了眼泪,二人抱头痛哭,望着偌大的天地,竟然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活下去。

张三将最后一点碎米煮了半锅米汤,汤底是一把墨绿色的草叶,张三听人说过,这种草有剧毒,牛马吃了都活不了太长。

他叫来婆娘和骨瘦如柴的小丫头,笑着招呼他们一起喝粥,他看着婆娘不再饱满的身子,突然想临死前跟婆娘再亲热一场,但他已经饿得卵蛋都硬不起来了。

正当他们要喝下拿锅粥之时,院子的柴门突然被推开,一个中年书生模样的人走了进来,他的头上是读书人的方巾,手臂上却扎着一根红巾。

张三知道,这就是最近大家伙一直在传说的圣公军,他们终于打到这里了!

听说只要加入圣公军,他们不但帮着照料家人,每次打完仗都平分好处,村里的大家伙儿可都盼着圣公军什么时候能打到这里!

那书生径直走进来,很有礼貌地朝张三点了点头,而后瞥了一眼锅底的草叶,又看了看张三和婆娘孩子前面的粥碗,然而他招了招手,门外的军士便将一袋粮搬了进来。

他拍了拍张三的肩头,而后离开,从头到尾,他们甚至连一个字都没有说。

张三急忙打开粮袋,满眼都是惊喜的眼泪,他朝自己的婆娘看了一眼,同样看到了婆娘的泪花。

他的身体不知从何处涌出一股力气来,拉着婆娘就往房里走,不过很快想起什么来,又走出来,将丫头前面来不及吃的粥全都倒掉了。

那丫头很乖巧地坐着,背靠着的木板墙发出有节奏的声音,“笃,笃,笃”,丫头那两只脏兮兮的小脚在空中跟着荡呀荡呀。

家里不大,粗野农村里也没太多顾忌,丫头知道爹爹又在“欺负”娘亲了,但每次她都很开心,因为爹爹“欺负”完娘亲之后,无论是爹爹还是娘亲,都很开心,一家人都很开心。

只是这一次不一样了,当爹爹从房中出来,娘亲也慌乱整理衣物的时候,他们脸上的泪痕还没有干。

张三蹲下来,将丫头搂在怀里,低声说道:“好好照顾你娘,等着爹爹回来。”

他跟女儿拉了勾,而后毅然走出了门,想了想又转过身来,想要将家里唯一的菜刀拿上,但转念一想,还是留着吧,以后能吃肉了,没菜刀可不行。

他在屋子里转了转,发现每样东西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最终他只能勒了勒裤腰带,捡起一根柴火用的棍棒,头也没回地走了。

出了门之后,他发现乡路上有十几辆载粮的大车,正在每家每户的送,而这些拿了粮的人家,都有人跟张三一样,加入了圣公军的队伍。

离乡背井之后,他们一路往北面打上来,他们也知道了那个中年读书人的身份,那是咱圣公军的军师,智谋惊鬼神的方七佛!

张三想起这些,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婆娘,想起了她的大胸脯和大屁股,但身后的监军已经用马鞭在敲他的肩膀。

他将最后一抔土放入草布袋,而后跟他的搭档李四奋力抬起土袋,低头弓腰,如负重的垂死骆驼一般向前走。

地上很泥泞,颜色暗红发黑,散发着腥臭,因为浸润土地的不是雨水,也不是血水,是成百上千跟他一样走出家门的赤脚汉子,流下的鲜血。

尸体越来越多,有时候他们不得不绕过那些尸体,羽箭跟雪花差不多密集,前面的步卒顶着门板一般的大木盾,张三李四这样的民夫和辅兵则弓腰拼死相随,用土袋去填杭州的城沟。

虽然方七佛治军有方,然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都是一些田舍苦哈哈,没有太多的攻城器械,周围的树木早已被蝗虫一般的流民潮清理干净,他们甚至连像样一点的云梯和大一点的撞城木都造不出来。

在这样的窘境之下,想要速战速决拿下杭州,他们只能依赖人数优势,用人命去填,用人命去拼杀。

张三不敢抬头,因为他的前一任搭档,就是因为抬了一下头,就被羽箭洞穿了额头,再也回不了家,临死还在不肯闭眼,生怕别人睡他的婆娘,打他的孩子。

可不知为何,张三还是挺了挺腰杆,杭州城头站满了军士,步卒竖起大盾,遮挡圣公军的箭雨,稍候是长枪兵,不断从盾牌空隙间刺出大枪和长矛。

再后面一点是弓手,不但往天空中抛射箭雨,压制圣公军的远程攻势,也有神射手觑准时机,将侥幸攀上城头的圣公军小头目射落城下。

一些民兵在军士之间穿梭,正不断的往城下投掷檑木和滚石,金汤滚油灰瓶不断砸落下来,当然,城头也不断有杭州的守军坠落下来,惊恐地尖叫着。

张三目光延伸出很远很远,放佛想看一看,那个狠心不愿将他们家接济到杭州城内的亲戚,是否也在守军的阵营当中,那个亲戚叫王老五。

是的,他们是张三李四王老五,他们是一文不值的某某某,不会出现在史书之上,但谁敢说胜负不是他们决定下来的?

身边的伍长似乎察觉到了张三的举动,转身就给了张三一鞭子。

“低头!想要活命,就跟狗一样趴低,趴得越低,活得越久!”

张三没有愤怒,因为他知道,伍长这一鞭子实在救他,他想笑,想说声谢谢,可那名伍长却听不到了,他的身子一僵,脖颈上刺出半截箭杆子,鲜血喷了张三一脸。

这个小方阵是伍长在指挥,见小头目倒下,大盾手也停了下来,但他知道,停不了多久,军师虽然对他们很好,但军法严肃,停滞不前就要被砍头!

“接着走!”

顿手呲目欲裂地咆哮着,张三见过很多,伍长是活不成了,但他们还要继续走。

可想起伍长的那一鞭子,张三咬了咬牙,将土袋全部交给李四,自己却抱着伍长,拍着他的脸,大声问他:“家住哪里!婆娘叫什么!”

如果自己能够活下去,他一定会好好照顾伍长的家人,这是张三此刻的想法。

伍长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来,捂住脖颈的手放在了胸膛上,张三明白他的意思,从他怀中取出了一张户牒来,塞进了自己的怀里。

伍长很满意,想笑却满嘴都是血,他艰难地抬起手来,摘下伍长的腰牌,塞到了张三的手里,而后脑袋一歪,连眼睛流着泪,瞳孔慢慢散掉了。

张三紧紧握着伍长腰牌,突然咬紧牙根,取下伍长的腰刀,拿起那根鞭子,冒着箭雨,快步追上了方阵。

“趴低!像狗一样!”

看到一个不知道叫赵四还是周老六民夫想要抬头,张三狠狠给了他一鞭子,如是吼道,随着吼声一起出来的,是满脸滚烫的热泪。

他望着杭州的城头,想不明白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他曾经待过的那个山村里,一个大胸脯大屁股的婆娘正在家里缝补一件小衣,瘦巴巴的丫头就趴在她腿上,听着娘亲那越发隆起的肚子。

“丫头,给你生个弟弟好不?”婆娘笑得很慈祥,脸上沐浴着一层圣洁的光辉。

如果生一个儿子,那个外出打仗的张三肯定要乐坏了吧,想起临走时张三那狂风骤雨一般疯狂的亲昵,每一次撞击都直达最深处,恨不得在那里留下最强壮的种子,婆娘的脸瞬时红了起来。

然而丫头却抬起头来,纯净如井的双眸直视着娘亲,小声地说道:“可是…我想要个妹妹…”

婆娘点了点她的额头,笑骂道:“真要是个妹妹,你爹又要欺负你娘了…”

突然想起这个欺负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婆娘的脸更红了,汉子想着她,她又何尝不想着汉子?

然而丫头的一句话,瞬间让她的脸苍白如雪,再也说不出话来。

“要是生弟弟,等他长大了,又要去打仗…丫头才不要…”

丫头摸着小拇指,仿佛在感受上面残留着的父亲的气息,小脸耷拉着,泫然欲泣。

婆娘摸了摸丫头的脑袋,喃喃说道:“等弟弟长大了,这仗也早就打完了吧…”

其实她想说的是,生妹妹也一样没有太好…这样的世道,人啊,活得不如狗呢…呵…

第九十五章 风雪,铁甲,棋局(3)

杭州已经很多年没有历经战火的侵蚀,在大焱所处的这个时空之中,杭州同样是兵家必争之地,但真正能够打到杭州,一般都到了改朝换代的程度。

也正是因此,这座人文雄城才能够将这份婉约的书卷气完好的保留至今。

可如今,外敌没有能够攻打到这里,却让大焱朝南方的乱军,攻到了城下。

不可计数的张三李四王老五们,不断地往城头涌来,用砂袋,用土石,用草木,甚至用尸体,去填那正值枯水的护城河。

是的,他们之中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张三的影子,他们都是别人口中的谁谁谁,总之是无名小辈,命贱如草。

似方腊方七佛这种,也不过是名声大一点的张三李四罢了,眼下杭州城内外都已经血染大地,可在朝堂之上,许多权贵连方腊麾下有多少猛将都不太清楚,在他们的眼中,这些始终是乌合之众,不成气候。

草莽江湖之中的张三李四,田间地头的张三李四,流民狂潮之中的张三李四,这些张三李四拼死往前冲锋,难道是为了让这个世界记住自己的名字,不再被人看成张三李四吗?

不是,他们的动机很简单,起码当初的动机很简单,他们只是想活着,想活得更好,当这个世界让他们活不下去了,他们就只能拿起武器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朝堂上的大人物们笃定了方腊必败无疑,但他们没有一个曾经亲眼目睹过方腊军有多么的绝决。

而方腊军的将士们,则认为圣公麾下大军必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不是自信或者自大,而是他们必须要胜利,因为从他们进入这支军队开始,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如果方腊失败,意味着他们也要承受后果,这不是一般的剪径抢劫或者小偷小摸,这可是杀头的叛乱!

相比方腊军的无路可退,不破不立,杭州城的人却还心存希望,他们不想跟方腊叛军死磕,他们只是想拖延,想死守城池,等待朝廷大军的救援。

方腊军的人数是杭州城人数的十倍有余,前者视死如归,后者却心存侥幸,这么一比较,杭州城被攻克,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能够想到这一点的人其实不算少,杭州的大人物也不少,毕竟身居高位,眼界也高,心机也就深沉,想的东西也比寻常百姓要多。

他们可以发布命令,指挥军士和百姓做出相应的布局,但却无法改变这些人心中的想法,而这些想法,直接关系到军士和百姓们的军心士气。

没有从根本上振奋起军心士气,哪怕做再多的布局,也只是徒有其表罢了。

苏牧没有走上城头,以至于除了关少平等少数知情人之外,整座杭州城的人,都将他当成了胆小鬼。

连刘质这种被看成无用书生的人,都奔走于城池之内,顶着进士爷的头衔,四处协调城内的补给和政令。

甚至于那些青楼楚馆的姑娘们,都捐了银子,在青楼的外面开了粥棚。

苏牧在幕后为这座城市做着各种筹谋计划,却没有人能够真切感受得到,连赵霆和赵约也没有掩饰他们对苏牧的鄙夷。

只是大战当前,这些事情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相对于杭州城的存亡,一个第一才子的表现,又算得了什么?谁还顾得上什么第一才子?

按理说,这是宋知晋趁机落井下石的最好时机,但他并没有这个想法,也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搞这些小动作。

苏牧的名声已经臭不可闻,根本不需要他再去陷害什么,况且,现实的情况也由不得他分心去做这些。

因为短短两天之内,余操麾下那三百死士,已经死了五十多人!

宋知晋心里很担忧,如此大规模的死伤和清理,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官府的力量。

但调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想错了,这些人不是官府的人杀的,就算再如何非常时期,官府也不可能如此大规模的屠杀,再者,如果是官府杀的,那么官府最好的选择便是将这些人拖出来示众,以壮军心士气。

这些人不是官府动的手,那么就有了其他的可能性,而其中最大的可能性,宋知晋已经猜到,并在随后的调查之中,得到了确认。

是的,摩尼教的余孽寻仇来了!

城外的叛乱大军,其基本骨架和管理层的精英,几乎大部分来自于摩尼教,对于这个庞大却又神秘的教派,宋知晋也保持着又敬又畏的态度,但这并不妨碍他展开反击。

只是他在考虑,到底要不要进行反击。

如果他不反击,任由摩尼教的余党将三百死士耗干净,那么他就能够彻底摆脱方七佛的操纵,他能够利用手中二千多的民团,去成就杭州城真正大英雄的伟业。

如果他反击了,保住这些剩余的死士,继续作为方七佛的内应,那么杭州打下来之后,一切都将按照他的原计划进行。

无论哪一种选择,似乎对他都是有利的,但反过来看,两种选择也都有着致命的危险。

想要两头讨好的人,往往两头都得不到好处,他担心的也正是这个。

所以他选择了保持沉默,还有什么比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之后坐收渔翁之利,还要让人心情舒畅?

城头的激战还在持续,焱勇军的战斗力虽然不堪,但依仗城池险要,想要坚守个把月应该不成问题。

可问题是方腊叛军们整日蚁附攻城,死者堆积如山,鲜血染红大地,让城头的守军触目惊心,若非李演武等中坚校尉和赵文裴苏瑜刘质等人相互配合,调度顺畅而及时,说不定这些守军早已弃城投降了。

关少平和刘维民也没有闲着,这位都指挥使大人还让徐宁从锦鲤营之中抽调精英,组成了监军队伍,但有后退者,当场格杀!

这些锦鲤营的好手并非焱勇军土著,与焱勇军没有半点情分,杀起人来眉头都不皱一下,焱勇军的将士这才鼓起了勇气,硬着头皮死守着城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