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世界自由行-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孙思邈笑道:“这还有假?”

他叹道:“向雨田曾对我道,他本想毁掉其中的道心种魔大法,但又于心不忍,这前人遗留之作,虽然有点邪门,但毕竟是证道之法,况且这十卷天魔策中还有诸子百家中的许多杂学,前辈学术,总不能在他手中断绝,因此便将托付与我,让我保管,是留是存,由我自己决定。”

杨易平复心情,笑道:“向雨田对道长还真放的下心。”

孙思邈道:“我也觉得他只凭一面之缘便将魔门这么重要的典籍交给我,未免有点儿戏,但事实就是如此。”

他默然片刻,向杨易问道:“真有破碎虚空之事?”

杨易笑道:“此事绝非虚假,其实向雨田也已经假死脱身,跳出圈外。”

孙思邈呆呆出神,“我当时听说向雨田修炼道心种魔大法走火入魔不幸身死的消息之后,还不怎么相信,直到抓了尤鸟倦与祝玉研几个魔门中人询问了一番,方才不得不信,原来此人竟然是假死脱身了!”

他出神片刻之后便即清醒过来,好奇的看向杨易,“杨小弟,这些事情你怎么知道?”

杨易笑道:“我不能说。”

孙思邈闻言一愣,旋即笑道:“不说就不说!”

他一脸向往之色,“我自幼喜欢黄老之学,对佛经也曾有点心得,后又结识天竺高僧向他们学习了瑜伽之术,主要是为了养生之用,有时候也曾生起长生久视之念,但自己也觉得这纯属妄想,如今听了你的话,我才发现,原来天地间真有勘破天人之秘之人。”

他笑道:“平时因为不太相信这种事情,如今见识了你体内的这道剑气,已然不得不信。看来打破虚空之事,竟然是真的!”

孙思邈眼中露出喜悦的光芒,“我等岂能让前辈高人专美于前?他们能做到,难道我等就做不到?”

直到这句话说出,孙思邈才流露出他独有的傲气。

他自幼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精通儒道释三家典籍,一身武学不学而成,医术也基本上全是自悟,以他此时成就,并不逊色于当年的天魔苍璩、邪帝谢泊等人,他完全有资格说这种话。

杨易哈哈大笑,“遍观天下,道长是最有资格说这句话的人。”

他站起身来,对孙思邈道:“道长若是想要勘破天人之秘,为何不看一下天魔策?”

孙思邈笑道:“天魔策我早已经看完,其中杂学对我医术有着就极大的增补,但里面的武学却是太过于极端,与我本性不合,尤其是道心种魔大法,太过于诡异阴损,老道看了几眼,便知道不适合我来修行。”

他看向杨易,“听了你刚才的话,老道这几年的不解之处霍然贯通。”

他笑道:“既然魔门中人能以魔入道,难道老道就不能以医术入道?所谓殊途同归,我觉得万事万物到了尽头,终究会汇集于一点。”

他看向杨易,杨易也看向他,两人同时开口,“这一点便是道!”

这句话一出口,两人同时大笑。

孙思邈道:“杨小友,我感觉若是能将你体内的这道剑气琢磨明白,定然能勘破最后一着!”

杨易笑道:“那还等什么?”

便在此时,一阵箫声从附近山林传来,这箫声美妙至极,听了如春风扑面,似温泉泡身,令人有身在春天,处于百花丛中的感觉,低至无限,高复无穷,令人不知从何时开始,又从何时结束,一种自然而然的大圆满的意境充斥了听众的心中。

孙思邈听到箫声,神情一愣,“他怎么来了?”

第六章宁道奇

听到这从远方传来的优美箫声,杨易微微一愣,天下间能将箫声操纵的如此出神入化之人,当世绝不多见。尤其箫声中透露出来的那种闲散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醉神迷,非功参造化者不能够表达出来,他想到了一个人。

杨易抚掌大笑,“好箫声,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西东,不知是哪位道兄来此?”

孙思邈看了杨易一眼,叹道:“小友,你竟然只凭这箫声就能判断出来人的身份,心思聪颖,常人难及,我有点担心若是将你体内的剑气化去之后,这天下到底还有谁人能做你的对手。”

孙思邈一句话还未说完,便听到一声晴朗的声音从耳边响起,“咦?除了孙道兄之外,竟然还有一名道友?”

吹箫之人,身在远方,说出话来,却犹如站在杨易身边一般。

话音刚落,茅草屋的栅栏门前已经出现了一名峨冠博带的老人,此人身材高大,面容古朴,留着五缕长须,一双眼睛清清亮亮,都这么大的年纪了,竟然还透着一股童真。

他伸手推开栅栏门的动作既好看又自然,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毫无半点停滞之感。

孙思邈走出茅屋,迎了上去,“宁道兄今天怎么有闲暇来此?”

高大老人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孙道兄的茅草屋可比三宝殿要难找的多。”

他好奇的看向杨易,“刚才说话的可是这位小友?”

杨易笑道:“这位道长好深厚的内家真气。”

高大老人道:“咦?小兄弟如何得知我有功力深浅?”

杨易道:“若没有对气息的精确操控,却无论如何不能吹出如此动听的曲子。况且这曲子清静幽雅,自由自在,还带有几分天真散漫的味道。非有绝顶内力者不能将这么多情绪完整的呈现出来。”

他看向峨冠博带的老人,“你是宁道奇!”

老人笑道:“天下道友清静无为者不在少数,小友为何肯定我就是宁道奇?”

杨易道:“因为你的清静无为中夹杂着不怎么清净的味道!”

他看向一脸好奇探究神色的老人,“你的武道之心或者纯粹,但你的处事之心却失了清净的本意,这位道长,你只是一名功夫高明的武者,而不是一个真正的道人!”

老人脸色好奇之色猛然消失,脸色变得郑重起来,“小友好眼力,我是宁道奇!”

他看向孙思邈,轻声问道:“孙老弟,这位小友如何称呼?”

孙思邈笑道:“这是我刚刚结识的忘年之交,姓杨名易,他被绝世高人所伤,体内封了一股剑气,宁道兄来的刚好,可以一起参详一下。”

孙思邈虽然对宁道奇极为客气,但却少了与杨易交谈的坦率味道,似乎与宁道奇之间人为隔了一层无形的屏障,颇有不与之同谋的古怪意味,而这种意味也就杨易这种达到了半步大宗,进军无上精神大道的高手才能感觉得到。

“原来是杨小友。”

宁道奇目光之中童趣盎然,“敢问小友,你刚才所说之话有何所指?”

杨易摇头笑道:“你或许武道修为已经到了你所追求的圆满之境,但因为缺了一样东西,所以你再无向上一步的可能性。”

宁道奇好奇道:“哦?敢问小友,我缺了什么?”

杨易看向宁道奇,缓缓道:“自我!”

他一脸怜悯之色,“你已经失去了自我!漫无目的,毫无主见。”

杨易叹道:“白云飘飘,总有方向,流水潺潺终归海川,道兄习武多年,可曾想过身归何处?”

宁道奇闻言,脸色变了变,收敛笑容,呆呆站立,一副怅然若失的神情。

孙思邈在旁边打圆场道:“宁道兄行事往往有深意,我这小友心直口快,说的未免太过于想当然。”

他对宁道奇道:“宁道兄万勿当真,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宁道奇呆然良久,忽地展颜笑道:“这位杨小弟说话极有道理,老道本来是想求孙老弟一件事情,但被这位小兄弟这么一说,却是已经无法说的出口。”

杨易心道:“你若是真的无法说的出口,这句话就不会说出来。”

孙思邈道:“宁道兄,你是中原第一人,天下有什么事情还能是你办不到的?你若是办不到,我一个行医之人,那就更是办不到了。”

孙思邈虽然不知道宁道奇有何事相求,但却毫不犹豫的生出推辞之意。

宁道奇摇头道:“老弟何必说笑?中原第一人这个名头只是一个笑话,无论是学问见识还是武道修行,天下间能胜过老道之人为数不少,老道只不过担了一个虚名而已,真正的天下第一人,舍老弟其谁?”

他看了看杨易,欲言又止,似乎有杨易这么一个外人在场,有些事情不太方便说出口。

杨易见状笑道:“两位都是修道之人,所说定然与道门有关,我一个俗人,还是远避为妙。”说话间,就要走出篱笆小院。

孙思邈的声音从耳边响起,“天下无事不可对人言,有什么事情,宁道兄直接说就是。”

杨易闻言,在院子里站定,不在外出,他此时也起了好奇之心,不知道这宁道奇有什么事情求到孙思邈头上。

宁道奇听了孙思邈有点责怪的话,道:“啊,是我多想了!”

他不再遮遮掩掩,开口道:“若不是事关天下苍生,老道也不会对道兄厚颜相求。”

宁道奇看向孙思邈,叹道:“最近江湖上多了两个武学奇才,不知孙道兄有没有听说过?”

孙思邈道:“道兄说的可是修习了长生诀的寇仲与徐子陵两人?”

两人说话时,已经在院内的石凳上坐下。

杨易听到寇仲与徐子陵两人的名字,心中一动,也从院内搬了一个石凳坐在了旁边倾听。

这院子里的石凳高大笨重,一个少说也有三百来斤,但杨易抓石凳如捏灯草,只是用拇指与食指两根手指捏着凳面,轻轻松松的就提到了两人面前,落地之时,没有丝毫动静传出。

宁道奇见他如此神力,眼中讶异之色一闪而过,赞道:“杨小友好大的力气。”

他眼力高明,看出杨易二指捏凳用的纯然是肉身的力量,绝没有使用内功,因此方才感到惊讶。

杨易笑道:“杨某别的没有,倒是有一把子笨力气。”

宁道奇对杨易好生夸赞了一番之后,方才对孙思邈道:“这两个后起之秀若只是在江湖上称雄也还罢了,但两人中的寇仲竟然起了涿鹿中原的心思,此人英勇豪迈,短时间内便有了一批手下,如今更是想要将杨公宝藏取出,以做军资,若是让寇仲取了杨公宝藏,恐怕李世民便会多了一个大敌,到时候两雄争霸,天下间不知又有多少百姓受此苦难。”

孙思邈奇道:“如今隋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如今虽然战乱不休,生灵涂炭,可这与寇仲又有什么关系?”

宁道奇说道:“孙道兄有所不知,此时李阀阀主李渊之子李世民,乃是慈航静斋这一代的传人所选取的明主,如今能对李世民有威胁之人,也就寇仲一人,余者不足为虑。”

孙思邈皱眉道:“一个出世宗门,竟然大言不惭为天下百姓选明主,这是谁给她们的胆子?宁道兄你找我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宁道奇见孙思邈如此反应,有点始料未及,硬着头皮道:“这一代的静斋传人师妃暄,央求我擒拿寇仲,使之不能在与秦王为敌。”

见孙思邈眼中露出不以为然之色,心中暗叹,继续说道:“只是这寇仲与天刀宋缺颇有渊源,若是我以大欺小捉了寇仲,宋缺便有了试刀天下的借口,到时候江湖中将又会是一场大乱。”

他站起身来,向孙思邈弯腰行礼道:“为了天下苍生着想,老道想请孙道兄去劝一下宋缺,别让他走出南岭。”

第七章吃肉

“让我去劝一下宋缺?”

孙思邈哑然失笑,“宁道兄,你这好没道理。”

他看向宁道奇,“道兄,你我都是出家之人,行善救人乃是修行本分,可若是插手天下大局,以自己好恶来为天下百姓选定人君这恐怕不太好罢?”

孙思邈不管宁道奇微微变色的面目,径自说道:“你又有何德何能敢做此大事?道兄,这有损修行之事,还是少作为好。”

宁道奇叹道:“若是能解救天下苍生,纵然修行有损,那又算的了什么?若是能早点结束战乱,新君登基后,百姓安居乐业,不再饱受战乱之苦,老道纵然是粉身碎骨又有何憾?”

孙思邈摇头不语。

旁边的杨易却忍不住嘿嘿笑了起来。

宁道奇扭头看向杨易,“杨小友为何失笑?”

杨易乐不可支道:“我之前曾经养过一头大狗,这头狗又高又大,极为威猛,而且很有性格。”

旁边的孙思邈眼角露出笑意,问道:“哦?狗子难道还有性格?”

杨易正容道:“有,性子还不小!若是让它抓兔子,抓野猪,就必须跟它说明白为什么要抓,不然它绝不会行动。”

杨易笑道:“比如眼前出现一只兔子,我必须告诉它,‘呐,你看,前面这只野兔毁坏庄稼,是一只坏兔子,你得抓住它才行,不然来年收成定然减少。’若是前面出现了一头野猪,我也得说明野猪的坏处之后,它才会动身抓咬。”

杨易看向宁道奇,叹了口气,“时间长了,我每次想要吃肉了,就得事先捏造一番义正言辞的理由,才能让狗子动身狩猎。这要这个理由成立,我这只狗子便生龙活虎的为我捕捉猎物,供我享用,每次我吃完肉之后,给它几根骨头,它就心满意足了。”

孙思邈笑道:“哦?现在怎么不见你随身带着那条有性格的大狗?”

杨易一脸遗憾之色,“那只狗子跟了我十几年,后来慢慢变老了,精力大不如从前。有一天我嘴馋的不得了,就又捏造了一个理由让它抓捕猎物,但它年老体衰,别说野猪狍子,就连一只兔子都抓不到了,偏我当时嘴馋的厉害,满脑子想的都是肉,后来眼前一亮,终于吃到了肉。”

孙思邈问道:“哦?那你最后怎么吃到肉的?”

杨易看了对面的宁道奇一眼,笑道:“我眼前不是有条老狗么?我一狠心,就把狗子宰了,炖了一锅狗肉。那狗肉味道极美,令我至今难忘!”

他说话间,嘴巴还吧嗒了几下,似乎还在回味狗肉的味道。

“咔擦!”

此时宁道奇坐下的石凳发出一声轻微的炸响,整个凳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坍塌成了一堆石粉。

宁道奇缓缓站起身来,盯着坐在石凳上安稳如山的杨易,脸上神情不断变幻,忽然开口笑道:“杨小友所说的这个故事其实古已有之,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范蠡大夫早就说过此事,此时再次说起,未免有点拾人牙慧。”

杨易也站起身来,摇头笑道:“宁道兄恐怕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走狗一般不会被烹食,因为他们还有用处,只有老狗才会被吃掉。”

他负手望天,淡淡道:“对我来说,不管什么狗子,只要听话并且有用,那就是条好狗!若是没用,再听话也是浪费食物,反而不如杀了吃肉。”

宁道奇默然站立,将杨易看了又看,良久之后,向孙思邈道:“孙道兄,我已经答应了慈航静斋的小辈,所以此次不得不出山擒人,至于结果是好是坏,且让后人评说罢!”

言罢,向孙思邈弯腰一礼,孙思邈急忙起身还礼。

宁道奇扭头看了看杨易,欲言又止,最后终于还是问道:“杨小友,你若是修道,当是有道全真,若是礼佛,定是罗汉菩萨,可若是入尘世争天下,我怕天下百姓又要重复暴秦之祸。”

他叹息道:“慈航静斋只看到了寇仲是秦王的对手,她们若是看到杨小友,恐怕要改变这个看法。”

叹息了几声,推门而去。

孙思邈前去相送,只留杨易独自在院内。

过了一会儿,孙思邈走回院子,对杨易摇头失笑,“宁道兄与佛门走的太近,有点迷了本性,不过杨小友说话也未免太过于直接,恐怕宁道友一月之内,道心不得安宁。”

杨易笑道:“遍观天下英雄,此人有不如无。”

孙思邈是有道高人,不愿在背后论人短长,转移话题道:“咱们还是先解决一下你体内的这道剑气再说。”

他对杨易道:“咱们两个互相探讨一下。”

杨易一身医术大部分来自杨慎行,其余部分来自诸多的武侠小世界,若论博学,孙思邈不如杨易,但若论专精,杨易又不如孙思邈。

两人就各自的医术观点互相交流了一番,虽然都有极大的收获,但对于杨易体内潜伏的这道剑气却还是束手无策。

一连商讨几天,还是毫无进展,但两人的医术却是有了极大的提升。

这一天杨易对孙思邈道:“孙道长,我这几天已经想的明白了,这剑气属于武道范畴,真要想将它消掉,一个办法就是以我肉身为洪炉慢慢将它炼化,另一个就是想个办法将他暂且封在某一个穴窍之内,先不去管它,待我功力提升之后,这点剑气也就算不得什么。”

孙思邈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能不能用什么东西将你体内这道剑气牵引出来。这剑气已经与你体内精元相结合,根本无法分开,除非能够牵动你本身元气,这道剑气才会离体而出,但你武道根基牢固的不可思议,天下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动摇你的元精……”

孙思邈说到这里好似忽然想到了什么东西,猛然住口,看了杨易一眼。

杨易见孙思邈一脸微笑,似乎已经有了解决之法,脑海中电光石火般浮现出一个物件的名字,与孙思邈齐声叫道:“圣帝舍利!”

孙思邈长须飘飞,呵呵笑道:“不错,就是圣帝舍利!”

他对杨易道:“当初向雨田把天魔策与圣帝舍利一起交由我保管,天魔策还好说,放在药箱里就行,但那圣帝舍利魔性极大,不好随身携带,而我又经常行医炼丹,因此便给了一位懂机关学的老友,交由他来处理。”

他看向杨易,“倒是要考一考你,你说这舍利现在何处?”

杨易起身长笑道:“看来要去长安走一趟了!”

第八章道心种魔

“这你也知道?”

孙思邈见杨易毫不犹豫的说出“长安”两个字,不由得的摇头笑道:“杨小友,天下间还有没有你不知道的事情没有?”

杨易笑道:“有些事情我只知道大概,而不知详情,前辈勿要高看我。”

其实在孙思邈说出圣帝舍利的名字之后,杨易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杨公宝藏,因为圣帝舍利就藏在杨公宝藏里面,而杨公宝藏就在长安。

当初一代巧匠鲁妙子为杨素修建藏宝之时,把圣帝舍利也顺便放进了藏宝洞内,几十年来,魔门中人为这个舍利的去向而打生打死,向雨田的四个弟子更是因为这个与天魔宗祝玉研等人闹翻,却茫然不知宝物早就被鲁道子放进了地下。

作为读过原著之人,杨易对于杨公宝藏与圣帝舍利自然印象深刻,因此孙思邈问及圣帝舍利所在时,杨易毫不犹豫的说出长安这个地名来。

孙思邈说起舍利子,神情一黯,叹道:“可惜我那鲁妙子好友,不知现在何处。若是能寻得到他,从宝藏中取出之人舍利子可以说是易如反掌,若是没有他的话,这可就有点困难了。”

杨易道:“可惜鲁妙子已经死了,寇仲徐子陵正是为他送葬之人。”

“死了?”

孙思邈眼中一道亮光猛然闪现,“他是怎么死的?死在什么地方?”

杨易道:“被祝玉研打伤之后,一直在飞马牧场潜心养伤,他的死,应当是旧伤复发而致。”

“死在了飞马牧场?”

孙思邈神情大为悲伤,“他为什么不来找我?被祝玉研打伤又能如何?魔门众人算的了什么?”

叹息了几声,忍不住落泪,“鲁道友生平极少求人,尤其是他与祝玉研有过一段露水情缘,我当时劝他,他却不听,估计受伤之后不好意思来找我。”

“又有一位老友逝世!”

孙思邈叹道:“天地待人何其残忍!既然出生,为何还要经历死亡?生与死之间到底差了什么?”

杨易苦笑道:“道长,我若是知道这生与死之间的区别,我也不会被人一剑砍翻,成了如今这个半死不活的样子。”

孙思邈收拾心情,笑道:“老道心伤故人离去,说话词不达意,让小友见笑了。”

他擦掉眼泪,对杨易道:“小友,我想求你一件事!”

杨易见他神色郑重,当下脸色也变得郑重起来,“前辈请讲!”

孙思邈道:“你他日若是除了这心腹大患,康复如昔,我希望你能帮我除掉祝玉研这些魔门败类。”

杨易点头道:“前辈就是不说,我也会如此做,原始魔门本来不是邪恶门派,只是时光流转,后人不肖,才造成了这么一个人人害怕,人人厌恶的局面。我若是有时间,定然会将其拨乱反正,另其走向正轨。”

孙思邈点头道:“那就好!”

他从屋里将他的大药箱取出,打开夹层,从里面取出几个卷轴,对杨易道:“这便是向雨田交给我的天魔策,共有十卷,除了道心种魔大法之外,我都曾详细参悟过。”

孙思邈看向杨易,“我发现你所修行的心法至阳至刚宏大无匹,可以说是诸邪不染,万法不侵。”

他取出一个卷轴递给杨易,“魔门心法正好与你修行的功法相反,他们虽然也同样是从经脉之内运气,但因为重点不在任督二脉而在十二正经,如此以来就少了几分堂皇气象而多了几分诡秘之意。”

杨易伸手结果孙思邈递来的卷轴,摊开看了一遍,便已经明白了孙思邈的意思,“道长的意思是说,我现在本身的真气被剑气纠缠不能使用,而若是重新修成另一种有别于原来的气息,绕过主脉行走,便会使得体内的这道剑气不能感应出来,这样一来,就等于废掉我所有心法,破而后立,以魔门心法修行,待到我将这道剑气引出之后,再重回正轨不迟。”

孙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