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侠世界自由行-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首老僧看得分明,这黄金面具人咽喉处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把飞刀,此时飞刀插喉,直没至柄。
后院中与众僧交战的诸多面具人,在为首黄金面具人发出长啸之声之后,纷纷四散逃逸,再无杀伐之心。
院内众僧本欲继续追杀,被为首老僧喝止,眼看这些面具人就要逃离寺院。
一把金钱又从杨易手中洒出,四散溃逃的面具人又有几个留在了院内,还有几个青铜面具人躲过了杨易的追命金钱,分成了不同的方向向山下逃去。
杨易还要再杀,为首老僧走了过来,“善哉,善哉,上天有好生之德,杨二爷饶了他们罢!”
杨易笑道:“好好好,你这个苦主都不愿追究,我又何必多出这把力气?”手掌一翻一转,本来出现在掌心的一把金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此时破碎院墙之外的黄金面具人双目暴突,黄金面具轰然炸开,血花喷溅中,插在他咽喉处的那把飞刀已经弹了出来。
“没想到杨二爷竟然还有这把飞刀绝技!”
黄金面具人清隽的面孔出现在众人面前,看模样只是一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他一脸遗憾之色,“可惜我刚才畏惧杨太师的威名,不敢与二爷对战,不然也未必不能脱身而出。”
杨易道:“我这把刀你躲不开的!”
中年人默然。
在咽喉血液流淌的轻微声中静静回想刚才中刀时的感觉,过来一会儿,他前胸衣衫尽被血液染红。
在血液轻微的喷溅中,中年人抬头道:“不错,我确实躲不开!”
杨易道:“你知道就好。”
中年人叹道:“能死在杨太师府内二爷手里,倒也死的不冤!”
杨易也叹道:“我是杨三爷,不是杨二爷!我二哥主政一方,哪里有这个闲工夫游历江湖?”
中年人闻言,咽喉处血液喷溅更急,嘶声道:“杨三爷?你是米虫杨易?”
杨易一脸无奈之色,“老兄,做个米虫很丢人么?”
第八十五章悟道菩提叶
“你是杨易?太师府内三子杨易?”
中年人定定看向杨易,眼中露出难以置信之色,喃喃道:“大头领错了!太师府比想象中更为可怕,我……”他声音渐低,渐不可闻,咽喉处血雾爆散,身子再也站立不住,仰天便倒。
菩提院内为首老僧见中年人身死,双手合十道:“善哉,善哉!种下恶业得恶果,杀人者人恒杀之,愿这位施主脱得苦海,早升极乐!”
杨易笑道:“大和尚倒是慈悲的很,他杀了你们这么多人,你还愿他进入极乐世界?”
老僧道:“阿弥陀佛,人死还了一身债,这位施主虽然杀了我寺不少子弟,但毕竟人死灯灭,愿他早日安歇罢!”
杨易道:“大和尚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
老僧道:“贫僧了然,多谢三公子出手相救,不然我寺大小僧众恐怕无一幸免。”
他一脸感叹,“世人谣传杨太师教子有方,府内三子,有两子为龙,唯独三子甘当米虫,毁了太师一世英名,成为世人笑柄。贫僧对三公子之事也早有耳闻,如今得见公子本人,方知传言果然不可信。”
了然将杨易看了又看,见他英风锐气,举动威严,俨然帝王风姿,心中不由的打了一个突,“这三公子的气势好生迫人!怪不得杨太师将他藏于府内不肯让众人得见,这种风姿气度若是被当朝帝君得知,他们君臣之间难免生出龌龊,这三爷的帝王之气好重!”
其实杨易如今的风姿气度乃是在开启青铜大殿之后才慢慢生成的,在之前的岁月里他虽然有点藏拙,但与此时的自己相比,那可就差的太远了。只是了然不可能知晓此事,想当然的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在杨慎行的身上,认为杨太师担心幼子惹事,方才没有将杨易展示在外人面前。
杨易笑道:“大师客气了!”他扫视院内众僧,颇感好奇道:“伏龙寺为天下佛门武学三大源头之一,寺内高手如云,怎么被这群面具人给伤成这样?”
有一句话杨易没有问出口,遍观寺内活着的僧人,除了这位法号了然的老僧,其余僧众功夫虽然较寻常武者要高出不少,但却与伏龙寺武学源地不太相符,似乎有点名不副实。
了然道:“阿弥陀佛,我十几位师兄师弟,连同寺内几十名武僧在两个月前便离寺而去,去中州庭山参加十年一度的论禅大会,迄今尚未回返;只留老衲与了性师弟两人领着一帮小辈看守寺院。”
他一脸悲苦之色,同时也夹杂着费解之情,“这些面具人当是早有谋算,不然我寺众僧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了然长眉低垂,愁苦满面,“今天用过早饭之后,老衲便感到真气不济,运转艰难,问了一下了性师弟之后,他说他也是如此,老僧当时便觉不妥,找来寺内僧众挨个问询,竟然个个如此。这一下确然是中毒无疑。”
杨易问道:“伏龙寺几千年的传承,功法神妙无双,这些人下毒使坏,合寺僧众竟然一个不知?”
了然道:“善哉,善哉!鄙寺几千年来少有争斗,不免起了懈怠之心,其实按寺中规矩,每天饮用之水须得在院内祖师遗留的金刚杯内衡量一下,发现无异常之后,方可泡茶做饭。可惜这么些年来,寺规懈怠,积香厨也少有按寺规打水之人,终是出了近日这番苦果,阿弥陀佛~”
杨易摇头失笑,“世间之事,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伏龙寺树大根深,虽然根基深厚,但若是这般松懈下去,恐怕终有枝叶摇离根断树枯之时。”
了然道:“经此一战,断然不敢如此下去了!”
杨易好奇道:“这些面具人到底是什么来路,了然大师是否知晓?他们又是为何而来?”
了然摇头道:“这些人的身份,老衲实在不知,但他们来本寺的目的倒是好猜,鄙寺藏经阁内收录有一念祖师亲手所写镇寺秘法,又有几千年来诸多先贤所留的禅宗武学,这些武道秘要对太师府来说可能不名一文,但对另外一些传承来说,还是有一点借鉴作用的。”
了然说的谦虚无比,但杨易却知道,这伏龙寺乃是为数不多的武道源地之一,寺内的武学传承极为高明,威震密州,声达天下,便是杨慎行也对其内武学大为赞叹。
虽然这几百年来伏龙寺内没有出现过大宗师级别的高手,但几千年的底蕴摆在这里,谁也不敢小觑。
伏龙寺大当家了禅师,一身功夫也是不凡,身为老一辈的武道宗师精研佛法多年,据说已经触摸到了大宗师的边缘,有生之年有可能达到十大宗师一般的境界。
了然说这些面具人前来图谋伏龙寺内的武学传承,这一点倒也说的过去。
此时寺内众僧已经将院内诸多尸体收集到了一起,分成两片,一片是僧人,一片是面具人。
杨易对了然道:“大师,咱们仔细查看一下这些面具人,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总要弄清楚这些人的来历才行。”
了然道:“老衲正有此意。”
将这些面具人的浑身山下尽数翻了一个遍,也没有找到什么可以辨明身份的东西。待到杨易走到黄金面具人尸体上翻查时,终于有了发现。
一个黄布小包裹被杨易从他怀里掏了出来,打开包裹,里面有一个小小的锦盒,打开锦盒之后,入眼却是一枚苍翠欲滴的菩提树叶,这树叶好似刚刚从树上摘下一般,透着一股子勃勃生气,令人只是看了一眼,就给人一种若是这个树叶栽植在土里,定然能生根发芽从新长出一株菩提树的感觉来。
除此之外便是腰间的一枚五金令牌,上面刻着“三十一”这三个数字。
杨易见这三个数字有异,将令牌放在手里,伸出手指在“三十一”这三个字的划痕中比划了一下,发现果然是被人用手指生生刻画出来的。
将令牌托好,杨易功聚食指,试了一下令牌的材质,发现自己用上全身功力,也只是刻出浅浅的一道痕迹,比起刻出这三个数字之人可要差远了。
杨易脸色变得沉重起来,能在这块令牌上用手指刻出东西,非武道大宗师不可,这面具人背后之人竟是一位武道大宗师不成?
天下间习武之人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够达到武宗境界之人,万中无一,而武宗之上方才是大宗师。如今大汉国几十亿人口加起来,连同其余几个国家的武学高手一起算上,也才有十个武道大宗师。
由此可见大宗师的境界是何等难修,若是今天之事背后有大宗师的身影,那这个事情可就有点复杂了。
杨易手持令牌呆立当场,在片刻间已经转了千百个念头,“此事太大,须得禀报老爹得知才行!”将锦盒递给了然,“大师,这树叶有点不得了,你看看是不是你寺内之物?”
了然将锦盒接过,看到盒内的菩提树叶之后,讶然道:“悟道菩提叶?这面具人手中怎么会有这种圣物?”
杨易动容道:“悟道菩提叶?可是当年佛祖悟道旁的菩提树的叶子?据说佛祖在四株菩提树间跌坐悟道,待到佛祖成道之后,从四株菩提树上各自摘下来一枚树叶以做成道之思,莫非这枚树叶便是当年四枚树叶中的其中一枚?”
了然道:“确然是它!当年佛祖将四枚树叶分与他的四名弟子,四名弟子一人分了一枚,流传至今,只有中庭寺内还有一枚供奉,其余三枚早就遗失不见,不曾想近日竟然又见到一枚!”
杨易笑道:“大师怎知这菩提树也不是从中庭寺偷盗而来的?”
了然道:“定然不是中庭寺的那一枚,这些人还进不了中庭寺!”
了然这句话说的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看来对中庭寺极为有信心。想来中庭寺内定然有种种不可思议的防守力量,才使得了然有如此肯定的语气。
杨易轻声赞道:“这可是好东西啊!据说这树叶里面蕴藏无尽奥秘,内有佛祖成佛的传承烙印,还能生死人肉白骨,也不知是真是假?”
了然摇头道:“能不能得到传承,还要看各自缘法。”他将锦盒递给杨易,“三公子,这菩提叶虽然珍贵,但毕竟不是本寺之物,还请公子收好。”
杨易笑道:“也好,这个麻烦我替你们接下了!”
这悟道菩提叶如此珍贵,若是被杨易收到手中,这黄金面具人背后的存在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总会找到杨易身上,所以杨易才说这树叶是个麻烦。
了然高颂佛号,“阿弥陀佛,多谢三公子体谅!如今鄙寺首创极重,实在经受不住再一次风波。”
杨易笑道:“我这次来贵寺,本来是想要见识一下贵寺的神通绝技,不曾想却赶上了这么一桩事情,心愿难以得偿,当真是遗憾之极。”
了然闻言,脸色变了一下,笑道:“如今寺内众僧都已中毒,便是老僧体内余毒也还未清,三公子若是想要品鉴本寺武学,只能去藏经阁里翻开先贤手本才行。”
杨易笑道:“故所愿也,不敢请尔!”
了然脸色一僵,深吸了一口气,道:“几本经书算得了什么?若非三公子前来,别说经书,便是藏经阁恐怕也难逃一场大火!”他伸手虚引道:“公子随我来,藏经阁内机关众多,且容老僧为你带路,免得出现危险。”
第八十六章老僧降龙
这了然老僧将悟道菩提叶送与杨易,明显的就是祸水东移之计,不管这悟道菩提叶是不是伏龙寺所有,只要杨易拿了,这伏龙寺便会少了一桩祸事。
虽然站在老僧的角度来看,将这菩提叶赠与杨易,乃是为了伏龙寺上下僧众着想,但在杨易来说,这老和尚的做法可就有点恩将仇报的意思。
此时杨易已然确定,这群面具人今日之所以攻打伏龙寺,定然与这悟道菩提叶有极大干系。
既然了然老僧想让自己将此事担下,杨易便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因此说出想要见识一番伏龙寺秘传武学的话来。
杨易这番话说出口之后,了然和尚立时便知道自己的打算被杨易看了出来,人家这是要报酬呢。
太师之子又有哪个胆敢糊弄?
了然和尚见杨易目露杀气,扫视众僧,心中不由得忐忑不安,生怕杨易杀心猛动,暴起拔剑,那自己等人可就是十死无生了。
当下不敢怠慢,恭恭敬敬的将杨易领进了藏经阁内。
进入藏经阁内,杨易眼露杀气,面带笑容,“怎敢劳烦大师亲自带路?实在是折煞小子了!”
了然躬身合十,苦笑道:“阿弥陀佛,老僧适才孟浪了,这次若不亲自带路,怎能显得这番诚意?三公子,这三层楼阁里,皆是鄙寺珍藏秘要,虽然比不得太师府内的神功秘法,但毕竟相传千年,总有闪光之处。鄙寺一念祖师,当年也是世尊四位弟子之一,一身所学就算是及不上如今的杨太师,但纵观古今,能超越他之人却也不多,三公子不妨仔细参研一下,或有收获也未可知。”
不待杨易搭话,了然又道:“楼下有寺内两个沙弥静候三公子吩咐,若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他们两个便是!”说了几句话,了然躬身后退,离开了藏经阁。
杨易站立其中,环顾四周,发现这藏经阁内书橱林立,诸多古籍孤本尽然陈列其中,书橱有大有小,大的书橱里面摆放的皆是佛经教义,佛法经藏,小的书橱里面才是武学典籍,秘传功法。
杨易从一个个书橱前走过,扫视书橱内各种经典的名字,与家中藏经阁内的佛家功法一一对应,发现这伏龙寺内的诸多武学典籍与佛经教义,自己家里的藏经阁内竟然早已收藏。
杨易心中突突乱跳,“我老爹之前是不是曾经来过这里?怎么这里的书橱摆设,经文陈列竟然与我家里藏经阁内佛学功法一室内的布局一般无二?”
太师府的藏经阁分为儒、道、释、魔、兵家、医家、阴阳家、书画家这么几种功法典籍,每一种功法连其宗门教义典籍都被单独占了一层阁楼。
杨易曾多次进入藏经阁内查看各家典籍,对于佛门功法也曾翻阅过几次,此时见到这伏龙寺内的经文陈列布局,就觉得熟悉之极,脑中一转,忽然想到自家藏经阁内写有《密州佛学篇》的一处经文陈列室,正与这伏龙寺内的布局一模一样!
此时若是说杨慎行没有来过这伏龙寺,或者说自家藏经阁内的佛门与这伏龙寺毫无干系,打死杨易他也不会相信。
站在藏经阁内呆立了一会儿,杨易方才静下心来,继续在室内走动。他记得家里有关密州佛家典籍的阁楼里,其中一个小小的书橱里面却是空无一物,写着“伏龙术、缺”几个大字,不知道这里有没有这个小书橱。
走了几步,按照记忆中的布局,杨易转了一个圈子,面前果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书橱,此刻一卷似帛非帛似皮非皮黄色的卷轴正摆放在书橱的格子里,上面标注着“伏龙术”三个大字。
此时杨易再无怀疑之心,“自己老爹肯定来过这里!他不但来过此地,还把这伏龙寺藏经阁内的经文全都复制到了太师府内的藏经阁中!”
杨易走到小书橱前,将其中的卷轴拿起,“不知老爹为什么没有将这门伏龙术也放到府内藏经阁里?不过今天我既然来了,这伏龙术怎么也得看一下!”
这卷轴入手冰凉而沉重,与一般卷轴绝不相同,几乎有百斤上下,此时一股寒气从卷轴上顺着杨易手掌一路向上,瞬间已经到了杨易肩头处,奇快无比。
杨易大惊,家传心法极力运转,方才将这寒意抵住。
“这卷轴古怪的很呐!”
杨易功运全身,想了想,将儒门心法改换成了九阳心法,阳气充盈体内,含而不露,此时方才感觉舒爽好多。
“这卷轴的材质古怪的很呐!”
杨易好奇心起,当下运功将这卷轴托到手中,也不看路,只是凭借记忆走了几步,眼前果然出现了一个窗户,窗户下面正是一个小桌子。杨易将桌子下面的椅子拉了出来,发现就连这椅子的造型竟然也与太师府里的一般无二。
杨易将这卷轴放在桌子之上,“砰”的一声,桌子猛然一晃,被这卷轴压得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似乎要散架一般。
坐在书桌之前,杨易将这卷轴慢慢展开。
入眼的是一幅画。
画面上一位老僧宽袍大袖,踏在滔滔江水之中迎风奔走,在老僧身旁前正有一条黄龙在江中露出半截身躯,张牙舞爪蜿蜒扭动,而在它的脖颈处,老僧的手掌正抓在那里。
看了几眼之后,杨易就发现这卷轴上的老僧与黄龙竟然如同活过来一般,画面上的滔滔江水忽然就流动起来,江水拍空之声似乎隐约可闻。
静态的图案瞬间变成了动态画面。
杨易心神沉浸了画面之中。
大江之上波涛正急,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此时此刻正有一个宽袍长袖的老僧踏浪而行,大袖飘飘,迎风奔走。
一条黄龙从江水中窜了出来,龙吟震天,身躯狂摆,向老僧抓了过来。
“哞!”
六字真言大咒被老僧吼了出来,黄龙身躯一颤,竟然当空僵立,但随即挣脱大咒影响,躯体在空中游动,龙爪前抓,张开大口咬向老僧。
“唵!”
老僧又一个咒语被老僧吼出,黄龙身子又是一颤,龙须飘舞,龙睛怒睁,龙吼声起,波涛更急。
江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黄龙龙吼阵阵,隐与雷鸣相应,浊浪拍空几与空中乌云相接,一道雷柱从天而降直直击向老僧。
这龙竟然能与空中雷霆相感应,操纵雷霆攻击老僧。
“唵!”
“嘛!”
“呢!”
“叭!”
“咪!”
“哞!”
六字真言大咒被老僧依次吼出,江面波涛,空中乌云,下劈闪电,连同翻江黄龙竟然同时静止不动。
六字真言大咒被这老僧吼出来之后,竟然恐怖如斯。
老僧开始出手!
只是伸手一抓,远在十多丈外的黄龙便被他抓住脖颈下的逆鳞,抓到黄龙之后,老僧迈步出江,堪堪快到了江边之时,凝立半空的闪电方才劈了下来,静止的波涛开始恢复翻涌之状。
老僧站在江水之中,黄龙在他手中挣扎翻转不休,但只是徒劳无功,慢慢的不再挣扎,龙首在江内接连三点,以示驯服。
老僧面上露出笑容,手掌拍了拍黄龙的脑袋,随后转过身来,深深的“看”了杨易一眼!
他这一眼看来,一道意念已经顺着他的目光注进了杨易的心灵深处。
杨易猛然醒来!
第八十七章扫地僧一般的老和尚
被老僧“看”了一眼之后,杨易“啊”的一声站起身来,睁眼四顾,方才发现自己原来还在藏经阁内,面前书桌之上,黄色卷轴正好端端的铺在桌面之上,只是轴面上的老僧与黄龙又恢复成了静止的画面。
杨易长出来一口气,心神激荡不休,刚才所“见”的老僧降龙的场景还在脑中不停浮现。
这佛门六字真言大咒被刚才老僧吼出之后,地水火风全然静止凝固,风停浪止波涛不兴,半空中的雷霆也悬挂高空不再下劈,此种情景当真令人思之恐极惊极难以置信。
“以画传景,以图留神!绘画之人的精神修为可谓是超凡脱俗,浑不似人间气象!”
绘制这幅画的人似乎与伏龙寺外面牌坊上写字之人是同一个,其精神气息传功方式没有半点分别。
“这种机缘不可错过!”
杨易默默沉思,发现那老僧在江水之中迈步行走的每一个动作,吼出六字真言的每一个发音的技巧与力度,擒龙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全都被杨易烙印在心中,同时一种从未接触了解过的武学心法从他脑海中缓缓浮现:
伏龙术!
刚才老僧“看”向杨易之时,意念流动中,注入杨易心灵之处的正是一篇降龙伏虎之术,也就是刚才老僧制伏黄龙的绝世神通。
这伏龙术分内外两用,外功用来降妖伏魔保全己身,内功用来收摄精神,降伏杂念,内外一体,分合两用,实乃是佛门功法中了不起的大神通。
杨易默然而坐,回溯记忆场景,费神揣摩,心神急速运转之下,头顶开始有热气升腾,待到终于将这门神通尽数领悟之后,浑身衣衫已经湿透。
“了不起!当真了不起!”
杨易大为赞叹,“佛门神通果然有其独有之秘,不在儒道两门之下!”
他单单理解这门功法便耗费了极大的心力,多年未曾出汗,今天参研这伏龙术时,竟然出了一身大汗。
这门功法之高深,由此可见一斑。
口渴之下,杨易伸手探向书桌右侧,将一碗热茶端了起来,意欲喝茶解渴。
将茶水端到嘴边正欲饮用之际,杨易的身子忽然顿住!
他刚才伸手端茶乃是在太师府里养成的习惯。
他每次去府内藏经阁内看书之时,藏经阁内的老仆人杨方便会在他附近就近伺候,一碗热茶那是决计少不了的。每当杨易看书口渴之际,右手处的那盏茶碗里总会有泡好的茶水。
但这里不是太师府,而是伏龙寺!
这是伏龙寺的藏经阁,不是太师府里的藏经阁!
那这碗茶水是从哪里来的?
杨易不敢自命高手,但也不敢妄自菲薄,这天下间能能胜过他之人确实有不少,但能无声无息的奉上一碗热茶而不被他发觉之人,除了太师府藏经阁的老仆人杨方之外,这在外面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杨易这碗茶水再也喝不下,环顾四周,朗声道:“是哪位大师在此?太师府杨易感谢前辈赐茶!”
藏经阁内静悄悄一如刚才,却无一人应答。
杨易又道:“前辈不出来一见么?”
他这一句话说出来之后,整个藏经阁便是一震,阁楼中的经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