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世界自由行-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一刀与胡夫人听到清清楚楚,正是杨易的声音:“欲知混沌无斧凿,直造先天未画前!”

第十二章见面礼

若论天下诸般事,

古往今来道难全。

先将体内混一气,

且把穴窍走一遍。

漫天精气头顶落,

行过丹田下涌泉。

天地大桥俱通畅,

四肢百骼滚泥丸。

不离日用常行内,

举止安眠任自然。

欲知混沌无斧凿,

直造先天未画前!

……

……

(这炼气之法是我胡编乱造的,炼气的朋友见了,千万别当真。)

这句歌诀乃是杨易所修儒家浩然心法的总纲,杨易一直参详不透其中的意义境界,今番受了重伤之后,运用蜇龙之术,无思无想,体察冥冥。

他于那冥冥之中,忽感天机,又加外力来袭,加倍刺激感官,忽而一朝顿悟,福至心灵,终于是对总纲有了一番深刻领悟,心灵通透无暇,只觉多年参悟不详的妙理,一朝顿开。

如今终是跻身于武道宗师之列。

睁开眼睛时,炮弹已经临身。

外面为首军官在大炮点燃之际仰天大笑,“他娘的,什么武林高手,江湖匪类,一炮下去管教他尸骨无存,老子我……”他的声音忽然顿住。

“轰!”

炮弹穿墙而过,整个房子摇摇欲倒。

就在房子将倒未倒之际,“轰隆”一声,砖石四溅,一个身影直直的穿过屋墙,走到小店之外的空地上,手中一枚黑黝黝的圆形物事在他双掌之间滴溜溜转个不停,发出嗤嗤轻响。

此刻灯笼火把映照的四野通明,众多官兵皆尽看得仔细,只见穿墙之人,头上金冠束发,身上马褂长袍,腰间还悬着一柄极长极长的长剑。这一身装扮,令人看来说不出的别扭难受,使人感到极为不搭配。

但大家很快被他双手间的东西吸引住了目光,只觉得他双掌间转动的黑黝黝的圆形东西,看起来好生熟悉。

点炮的炮兵忽然惊声喊叫起来,“炮弹!他手中的东西是炮弹!”

杨易放声长笑,“诸位以炮弹打我,来而不往非礼也,也吃我一炮!”

双掌一转,手中的炮弹急速的向官兵飞去。

这枚炮弹打向杨易之时,被他用太极心法外加乾坤挪移之术将轰击前行之力转为旋转的力道,使得炮弹自转加快,总是脱不了真气束缚。

此时顺势前抛,炮弹速度完全不输于被从火炮发射而出的力道。

为首军官“嗬嗬”有声,吓得呆坐马鞍桥上,一动不动,这炮弹正中他的身体,“轰”的一声,半截身子已经没了。

杨易一生之中,最烦鞑子兵,其次才是假道学。

眼见前面这些兵士,个个头上扎辫,一副清军打扮,看着就有气。

炮弹发出之后,他脚尖点地,“嗖”一下,一步迈出便是几丈的距离,迈了三四步人已经到了清军面前,倚天长剑已经到了手中。

他身法之快,并不比炮弹慢上多少。

此刻长剑出鞘,犹如夜空打了一道厉闪,几道寒光闪现,面前官兵已经被他斩为两段。

出手之后,更不停身,捷如飞鸟,滑似游鱼,一道剑光灵蛇一般在官兵群中游走不休,顷刻间已经在人群中走了一个来回。待到他站到胡一刀面前,斩杀了一队长枪兵之后,惨叫声方才从被斩官兵口中发出。

胡一刀扫视四周,只见眼前残肢断臂,上百人瞬间惨死,好半天方才反应过来,“杨兄弟,你是人是鬼?”

杨易笑道:“胡兄,你且少待,待我斩了这些鞑子为胡兄压惊!”

他身子闪动,长剑横空,又冲进清军群内,挥剑斩杀。

他身法何等快速,这些清军眼睛根本跟不上他身子奔行的速度,往往长剑临身,将他们斩杀之后,他们都没有看到杨易的身影在哪。

但眼见前面的军士如同割麦似的嚎叫倒地,首领军官更被炮弹轰碎成渣,眼前之人如同魔神降世,杀神现身,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抵抗。

现场清军吓得肝胆欲裂,哪里还有什么斗志,发一声喊四散奔逃,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哭叫呼喊,乱跑乱撞,更有几个官兵一头撞在树上,竟自撞死了。

杨易站立当场哈哈大笑,“一群废物!”

转身看到架在大车上的一根大炮,皱眉道:“竟然用大炮轰我,这个仇不能不报!”

手中长剑一闪,大炮的炮管已经被削成两截。

此时胡一刀站在血海之中,看着杨易如此神威,已经呆住了。

苗人凤与胡夫人站在破烂的小店门前,胡夫人蹲地干呕不已,苗人凤手中长剑颤动不休。

杨易几步走到胡一刀面前,行礼道:“胡兄救命之恩,杨易感激不尽!”

胡一刀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只觉得现场血腥气逼人,满眼望去,尚未死透之人蠕动嚎叫,痛呼呻吟声不绝于耳。

饶是胡一刀一向胆大包天,目无法纪,此刻也不禁心中颤栗。

见杨易走来行礼,他勉力压住心神,颤声道:“杨兄弟,这这……都是你杀的?”

他吃惊之下,虽然亲眼见到杨易挥剑杀人,此时还是有点不太相信。

杨易笑道:“杀一些清兵狗子又有什么好吃惊的?”

转头看见一个瘦高的人影缓缓走了过来,杨易笑道:“可是打遍天下无敌手,金面佛苗人凤苗大侠当面?”

苗人凤嘿声道:“打遍天下无敌手?在杨兄弟面前,天下又有谁敢说这句话!”

此时胡夫人也站起来身子,抱着孩子不敢缓缓走上前来,只是走了几步,不再前行,生怕前面的血腥气呛着孩子。

杨易走到胡夫人面前,“大嫂,让我看一下孩子。”

胡夫人呆呆的将孩子递向杨易。

将孩子抱到怀中,杨易笑道:“好孩子,如此场面竟然还能安然入睡。”伸出手掌,在婴儿卤门之上摩挲了几下,道:“趁着这孩子先天之气尚未断绝,我给他巩固一下气息。”

胡一刀几人不懂什么叫先天之气,但知道杨易绝非有恶意,当下围拢上前,见杨易施为。

只见杨易在婴儿顶门摩挲了一阵之后,慢慢的一股白气从孩子的鼻孔中冒了出来,入鼻腥臭难闻。

杨易笑道:“好了,后天浊气已被逼出,我在孩子体内截留了一股内气,足够运转百天,百天之后,这孩子体质恒定,先天之躯不会再变,以后习文练武,远超同侪,这便算是送给孩子的见面礼罢。”

第十三章过不留痕

胡一刀夫妇虽然不懂先天之躯是什么意思,但能令杨易说上一句“见面礼”,这先天之躯,先天之气必定不凡。

胡氏夫妇对视一眼之后,齐齐向杨易行礼拜谢。

杨易笑道:“相比两位救我一命,这点小手段算得了什么?”

苗人凤插口道:“死了这么多官兵,下一步咱们该当如何?”

杨易眉毛一扬,“这也叫多?杨某手中人命,不下数十万,这几百官兵连零头都不够!今番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不杀个天翻地覆,怎能对得起我经历的这一番苦楚!”

三人听他口气,竟似杀了几十万人一般,都是骇然变色。

胡一刀道:“杨兄弟,这些兵士也是无辜之人,拿皇粮办事,不得不为,其实未必做了多少恶。如今杀了这么多人,这可是一个惊天大案,咱们还是尽早离去为好,找个地方商量一下怎么避开清军的追捕才是。”

杨易本欲单身离去,想了一下,笑道:“就依胡兄所说,咱们先找个地方再说。”

当下几人离开此地,径向前走,走了一段路之后,已经到了沧州县城。

此时县城四门早已落下,众人若要进城,原也不难,这小小县城的城墙也算不得的高大,几人功夫不俗都能翻的进去,只是坐骑难以进入。

杨易勒马驻缰环顾四周,笑道:“我先进去把城门打开再说。”

跳下马,向城墙走去。

这城墙高愈三丈,胡苗二人若要上去须得运起壁虎功或者蝎子倒爬城的功夫方才能上去,但杨易走到城墙根下,脚步毫不停顿,脚步上抬,脚掌已经踩到城墙墙面之上,一步迈出,身子已经腾空。他脚掌上面似乎有极大的粘力,踩到城墙之上,双脚交替迈出,身子已经与地面平行,但却不往下坠,似乎这城墙对他来说就是康庄大道一般。

胡一刀夫妇连同苗人凤见杨易身子平平的沿着城墙向上迈步,几乎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苗人凤轻声问道:“胡兄,这是什么功夫?”

胡一刀摇头道:“这种身法我还第一次得见,之前便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两人说话间,杨易已经到了城头,身子一闪消失不见。

过了一会儿,城门轰隆隆的被从里面打开。

胡一刀惊问道:“杨兄弟,你不会把守城的城卫杀了吧?”

杨易笑道:“点了穴道而已。”

三人进城,在城里找了一家尚未熄灯的小店准备入住。

店掌柜看到杨易的发型之后,大吃一惊,将三人哆哆嗦嗦的领进客房之后,急急忙忙的从附近偷偷的拉来一个店伙计,吩咐道:“你现在赶快前去衙门报官,就说有一位前朝余孽……”说到这里,店掌柜忽然顿住,他竟然忘记自己想要说什么了。

店伙计见店掌柜站在当场苦苦思索,不知掌柜的这是怎么回事,但又不敢发问,只能屏气凝神,听候吩咐。

店掌柜眉头紧皱,脑中轰隆隆乱成一团,只觉得有一件极重要的大事需要吩咐店伙计前去办理,但此时偏偏想不起来,急得他原地转圈,鼻尖冒汗,越是想不起来,越是控制不住的要想,越是想脑子就越乱,片刻之后,便感觉脑子里一声轰然爆响,顿时不知东西南北,大叫一声仰天便倒。

店伙计大吃一惊,急忙扶住掌柜的,“掌柜的,你怎么啦?”

只见店掌柜口角流涎,四肢抽搐,竟然昏迷了过去。

伙计不敢耽误,急急忙忙叫人、喊大夫、一时间乱成一团。

正在楼上与苗人凤几人吃酒的杨易对三人笑道:“这个店掌柜居心不良,居然想去报官,可惜官未报成,自己的小命倒是快没了,哈哈哈哈。”

胡一刀愣道:“杨兄弟如何知道这店掌柜要去报官?”

杨易笑道:“兄弟今日武道修行忽有所得,碰巧突破了一个境界,已经达到了过不留痕之境,寻常人物当场见到我,可以将我的样子姓名记得清清楚楚,但转身之后,我的名字与相貌便会在他的心灵深处渐渐消失,这店掌柜定然是想不起我的样子,又欲对我不利,脑中思绪混乱,方才晕倒。”

胡一刀、苗人凤、连同胡夫人,三人面面相觑,实不知杨易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杨易说的话他们都听得清清楚楚,但整段话的意思却是难以理解。

不过这店掌柜欲要报官反受其害的意思三人却是听懂了,看了杨易几眼,愈发觉得杨易高深莫测。

一夜无事。

到得次日,一行四人出店之时,从店伙计嘴里得知,这店掌柜已经变得痴痴呆呆,满嘴的疯言疯语,恐怕时日不长。

出了小店之后,杨易找到一个裁缝铺子,逼着裁缝为他做了几身大汉样式的衣服,将长袍马褂脱了,换了新衣服。

这衣服一换,气质变化更大,金冠束发,玉带缠腰,望之便是公子王孙之流。只是与如今满大街的金钱鼠尾发型之人大不相同。

胡一刀与苗人凤见他如此打扮,虽然觉得太过张扬,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苗人凤自号“打遍天下无敌手”,这张扬的劲头并不比杨易汉服束发小多少,而胡一刀蓬松头发,绝不扎辫子,骨子里也是对满清极为仇视,两人都是桀骜不驯之人,虽然知道杨易这番打扮一旦走出去,定然是无穷尽的麻烦,但两人虱子多了不咬人,自衬麻烦再多,也能扛得住。

换了衣服之后,杨易笑道:“刚才与裁缝说话之时,兄弟已经探明,这沧州县令范思溪,贪赃枉法,极不是个东西,兄弟想先将此人的脑袋拿下之后,再陪几位去辽东一行。”

胡一刀道:“那还等什么?咱们一起去!”

三人跨马上街,只留胡夫人抱着孩子在附近等候。

此时沧州城内已经乱成一片。

早晨有人来报,说在附近镇子发现大批官兵尸体,县令派捕快查验了一番之后,证实了正是昨夜出兵剿匪的边疆兵士。

这一下死了几百人,已经的泼天的大案子,县令范思溪吓得六神无主,与师爷商议了半天,总算拿出来一个章程,先命人将此事八百里加急送与京师得知,后又从衙门抽调人手,沿街排查可疑之人。

范思溪认为能杀了几百官兵的匪类,定然人手不少,说不定便有同党藏匿在沧州县城。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做出此等大事之人,只有杨易一人。

杨易三人在大街上跨马奔行,引得路人频频观瞧,堪堪到了衙门口时,几个贴告示的捕快看见三人如此猖狂,喝道:“哪家子弟?”

话音刚落,杨易胯下马已经冲进了县衙门内,衙门内范思溪正满头大汗的与师爷商议如何应付今早之事,猛听的衙门口骏马嘶鸣,眼前一暗,一匹马已经跑到了案堂之下。

他还未反应过来,胸口一紧,已经被杨易揪着胸口提了起来,“可是范思溪?”

范思溪脑袋嗡嗡作响,一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闻言糊里糊涂的点头道:“正是本县……”

他这句话刚刚出口,便觉得脖颈一凉,四周忽然景物大变,渐渐的神志模糊起来。

此时胡一刀也已经冲到附近,问道:“杨兄弟,这师爷该不该杀?”

杨易道:“一丘之貉,杀!”

第十四章屈膝跪行无脊梁

沧州知县范思溪被江湖狂徒在光天化日之下冲进府衙,当场割掉了脑袋,连同师爷的脑袋一起被钉在府衙大门之上。

杀官狂徒杀了县令之后竟然不忙着逃命,而是在县城之内接连杀了几家富绅,又灭了一个江湖帮会,方才大摇大摆的出城而去。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自古江湖好汉,仁人义士层出不穷,但真要说冲进府衙直接杀官之人,却是历来少见。

此时正是金人统治的高压时期,文人顺从如狗,百姓无力似羊,金人居上如猛虎,汉人官宦似豺狼。

在这么一个连说话写字都得小心翼翼的年代里,忽然爆出如此劲爆的消息,天下登时一片哗然。

正当这些人震惊之时,更劲爆的消息又接连传来。

还是在沧州县城附近,上千的金兵竟然被一个强人单人独剑杀的七零八落,后被证实,这也是冲进县衙杀官之人所为。

此事传来之后,但凡神智清醒之辈无不摇头失笑,若是说有人杀几十个官兵那还有可能,可若是说单人独剑杀了上千人?哪个会信?

更不用说什么此人竟然能空手接炮弹,还能将接住的炮弹扔回来的本领,这事情听着就让人觉得好笑,反而没有几个人能信。

但看到满天下张贴的海榜文书,画影图形,却又让人将信将疑。

杨易此时已经与胡一刀等人分了开来,不再同行。

他自家人知自家事,凭自己如今的功夫,天下已经难有伤及自己之人,无处不可去,无人不可杀,大可以随心所欲,单凭心意行事。

但胡一刀、苗人凤的功夫毕竟还是太差,纵然传授了他们一套心法,短时间内也起不了什么大用,自保尚可,杀敌无用。

更何况胡夫人刚刚产子,身子多有不便,连日来的杀伐奔走,使得她有断奶之兆,奶水不足,根本就不够孩子吃的。

于情于理,杨易已经不能再和他们混在一起,虽然胡一刀与苗人凤对他毫无半点介怀之情,但杨易终是与几人分道扬镳。

既然胡一刀要带着苗人凤前去关外大雪山藏宝洞内领略一下关外风情,那么为了将敌人引开,杨易决定向西行走。

他这一身装束,走到哪里,麻烦便带到哪里,一路西行南走,招摇过市,引得路人纷纷,大批官兵前来围剿。

杨易生平杀人无数,这些清兵来的再多,对他来说也只是杀多杀少的问题,接连杀了几千人之后,这些官兵被杀的怕了,竟然不敢拦他。

杨易乐得如此,虽然知道清军定然还有埋伏,但能清净一会儿是一会儿,总是杀人也不是个事儿。

这一日正走在大道之上,便见前方一排囚车蜿蜒而来,杨易好奇心起,打马上前,一把将为首的押运官抓到空中,问道:“老兄,这些人犯了什么案子?”

那押解的军官长得人高马大,虎背熊腰,体重怕不有两百多斤,猛然被杨易抓起来,愣了半天方才反应过来,张口大嘴喝道:“你娘的,好大的胆子,你知道老子是……”

一语未毕,便觉耳朵一凉,左边耳朵已经被杨易用剑削了下来。

这押解官杀猪般的嚎叫了几声,猛抬头看见杨易冰冷的目光,激灵灵的打了一个寒颤,耳朵被削的疼痛也顾不得了,结结巴巴道:“爷爷,这车子里面是几个臭书生,诋毁圣朝,胡言乱语,因此被皇上御批亲办,要地方上把这些臭书生押进大牢,处以极刑。”

“嗯?这便是文字狱么?”

杨易饶有兴致的将押解官扔到一旁,催马来到了一辆囚车之旁,伸手一拍,面前的囚车“哗啦”一声散成一片。立在囚车的囚犯还未倒地,四肢头颈处的枷锁已经被杨易斩落在的。

“喂,老兄你这是怎么回事?可有什么冤屈?”

趴在囚车底板上的囚犯有四十来岁,头发胡子乱成一团,见杨易破了囚车,不由得大吃了一惊,“你是哪里的强盗?竟然敢打官劫囚?你不要命了?”

杨易见他说话作势,便是到了如此境地,竟然还一口官腔,做出一副高高在上官老爷的样子,令人瞧来好笑之极,心想:“就冲你这么一副嘴脸,饿死都不冤!”

懒的再问此人,接着向后面的囚车问去。

此时被他扔到地上的押解官已然落地,被摔得头晕眼花之际,正想吩咐手下将杨易擒杀,忽然想起杨易刚才的穿着打扮,脑海里蹦出一个人的名字来,心头突突乱跳,心想:“我不会如此倒霉催的,遇到这位杀神了罢?”

此时杨易早已经声名在外,轰传天下,他一副前朝装束,做事从来都是光明正大,杀官杀贼,杀匪杀吏,全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为。时人以为他是前朝朱家后人,意欲扰乱清廷,便有好事之徒,称他为小明王。

随着后来杀人越杀越多,这个小明王的绰号中的“小”字,慢慢的被隐去不喊,“明王杨易”这四个字已经被天下熟知。

后来喊的人多了,“明王”被传成了“冥王”,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却已经大变。

他这么一路行来,尸山血海躺了一地,惹出了天大的风波,闻者无不惊心。

这押解官身为朝廷中人,又与武林人士多有交往,对于杨易的名号自然不会不知,他忍痛站起身来,看向走到囚车附近的杨易,见他装束绝类前明,身材高大,雄伟非常,背后一把四尺长的长剑古色古香,想来便是倚天长剑。当下心中再无怀疑,颤声道:“可是冥王杨爷爷?”

杨易此时正将一辆囚车打开,放出来一个青年书生,闻言笑道:“我便是杨易,这几位老兄到底是犯了何罪,我想仔细盘问一下,押官老兄,能否稍等一会儿?”

押解官顾不得断耳处鲜血直流,听到杨易自承己身,脑中嗡嗡直响,差点一跤摔到,结结巴巴道:“小爷尽管询问,小人绝不敢催促!”

这厢边被杨易救出的青年书生,一脸灰败之气,对杨易施礼感谢道:“小生多谢杨兄搭救。”

杨易问道:“老兄这是怎么回事?”

青年书生叹气道:“这两年江苏多旱灾,天地颗粒无收,朝廷官员却横征暴敛,不顾民生死活,我看不下去,写了几篇文章讽刺官方无能,却被说成了有谋逆之心,属于乱党一派,便被抓了起来。”

杨易见他唉声叹气,似乎为自己一己公心而被当成了谋逆之言而伤心,又似乎为自己一片忠心不被理解而伤神,言谈举止之间,依旧露出一副忠于金廷的奴才气息。

杨易越看越是失望,越看越是愤慨,“这金人摧我汉人脊梁,毁我汉人气节,如今百年已过,遍观天下,竟然无一个直立行走之人,尽是屈膝跪行之辈!”

第十五章岂能与狗称兄道弟

在杨易心中,中国历史上有三段极为惨烈的黑暗时期。

一个是五胡乱华之时,汉人几乎被屠戮一空,沦为异族的口粮,称汉人为“两脚羊”,行军之时不带口粮,而是抓汉人为奴,随军烹食。汉人被杀被奴役被吃掉的数不胜数,北方汉人几乎全灭。

若不是冉闵冉天王发出杀胡令,恐怕汉族之民要被屠戮一空。

另一个黑暗时期便是蒙元时期,蒙古鞑子将天下人种分为四等,汉人便是最低等,任意奴役打骂,连一个名字都不能拥有。

便似朱元璋,出生之后,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朱八八,这八八不是名字,而是数字编号,但汉家子弟只能如此,欲求一名而不可得。

彼时汉民不可有铁器,曾有合村公用一把菜刀之事。

汉家子弟被视为猪狗,任意遭人羞辱打骂,百姓苦不堪言,这是元朝。

第三个黑暗时期便是后金统治时期。

满清入关之后,先是多尔衮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搞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又来一个“江阴屠城”,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但凡有骨气,有气节,有种的汉子尽数被屠杀,所杀汉人不下百万。

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便开始大搞文字狱,自康熙到雍正,因言获罪之人比比皆是,到了乾隆时期,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