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剑写春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佛家和道家,都是传承千年,并将继续传承下去的学说。
  而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智者投身其中,为佛道两家的学说添砖加瓦。
  当世之中,没有任何人敢说学贯佛道。
  很难想象,这其中到底蕴含了多少的智慧。
  赵昊要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更加的博学。
  这不会给赵昊的实力带来多大的提升,但是这种影响,会是持续的,永久的。
  读的书越多,才会越感觉自己无知。
  所以,学无止境。
  赵昊从来不仅仅只想做个武夫。
  得到《大梦心经》,对于赵昊来说,是个人生的转折点。
  而赵昊要做的,就是让自己配得上这种奇遇。
  烂泥是扶不上墙的,金手指的强大,也从来都不代表自身。
  对此赵昊从来没有迷失过。
  这种机遇,是千载难逢的。
  为此,付出再大的辛苦,赵昊都心甘情愿。
  当机会来临之时,你要做的,就是紧紧的抓住他。
  “殿下果非常人,少林寺的大门,永远为殿下敞开。”忠信叹服道。
  个人,拥有令人艳羡的出身,拥有让人惊叹的天赋,已经足够让他出人头地。
  而这个人若是还足够的努力,这种人,实在是很难不取得成功。
  “方丈自去便是,我静候方丈的好消息。”赵昊道。
  “贫僧告退。”忠信施礼,走出藏经阁。
  看到忠信走出藏经阁,赵昊淡淡笑。
  藏经阁内还有人,但是只要不是扫地僧,对于赵昊而言,就没有丝毫的意义。
  很快,赵昊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楞严经》。
  赵昊不知道,他引起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
  “方丈,你刚才说太子殿下叫什么?”位红衣老僧的语气有些颤抖。
  “殿下名讳赵昊。”忠信此刻的神色,也是复杂的无以复加。
  “什么?”
  “赵昊?”
  “真的是他?”
  “这是巧合?还是真的是那个人?”


第42章 千兵万马避白袍
  在忠信的下首,刚才发问的红衣老僧轻咳声,场间顿时恢复了寂静。
  看的出来,这个红衣老僧在少林寺内的威望非常高。
  “都不要乱想,那个人距今已经超过百年,而根据方丈所言,殿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超过百岁。名字应该只是个巧合罢了。”红衣老僧道。
  “师叔说的是,弟子也是这样想的。”忠信道。
  “方丈,殿下想要交好少林,你的意思呢?”红衣老僧问道。
  “少林寺沉寂太久了,也该发出自己的声音了。”忠信毫不迟疑道。
  “那就意味着要与蒙古为敌。”下方有僧人道。
  “少林和蒙古,永远不可能交好。密宗还在天,少林就必然会遭受打压。”忠信右手边第个僧人开口道。
  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
  无色开口,又有名僧人点头道:“无色师兄说的是,蒙古若是真的入主中原,就算我们不与蒙古为敌,只怕蒙古也会对少林寺下手。”
  “既然如此,那就战。少林寺历史上从来不乏被统治者反对的时候,但是时光流转,少林依旧存在,王朝却已经崩塌。我们少林,只要明确了目标,从来不需要顾忌太多。”红衣老僧锤定音道。
  这便是千年少林的底气。
  自少林建立至今,不是没有统治者想过灭佛。
  但是少林如今依然存在,而且必将继续存在下去。
  这份底蕴,绝非全真教这种新兴的宗教可比的。
  “师叔,那殿下的其他要求?”忠信问道。
  “殿下说要用《九阳神功》和我们交换《易筋经》?”红衣老僧反问道。
  忠信点点头。
  红衣老僧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九阳神功》,其实我也有所耳闻。当初著成《九阳神功》的那位高僧,和我们少林还有些关系。《九阳神功》之所以能够大成,我少林也功不可没。只可惜,后来那位前辈突然失踪,《九阳神功》也逐渐被人遗忘。如果这切都是真的,那《九阳神功》,的确是门不逊色于《九阴真经》的神功宝典,而且对我佛门弟子有天大的好处。”红衣老僧缓缓道。
  忠信眼中闪过丝激动之色。
  他虽然喊红衣老僧为师叔,但是事实上,他在少林寺内的地位非常特殊,眼前这个红衣老僧的年龄,已经是他的三倍有余,是少林寺内辈分最高的存在。
  很多事情,忠信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但是红衣老僧都有所耳闻。
  “如此说来,殿下之言的确是颇有诚意。”忠信道。
  红衣老僧点点头,道:“按方丈所言,殿下既然愿意将《九阳神功》送给少林,又承诺从少林弟子中选取位衣钵传人,那便同意殿下的请求。少林从来不需要求别人什么,但是殿下有意示好,我们也没有必要拒绝。”
  “可是,那毕竟是《易筋经》啊。”有僧人反对道。
  “我少林之所以能够千年不倒,靠的从来都不是《易筋经》。这千年的历史上,《易筋经》练成者才有几人?失传过几次?可是那又如何?即便是七十二绝技全部流传出去,对我们少林又能有多大的影响?”红衣老僧的语气并不严厉,但是却掷地有声。
  刚才出言的僧人满面羞愧,道:“弟子知错。”
  红衣僧人将目光收回,放到忠信的脸上,道:“方丈,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就不要让人小瞧了少林。你告诉殿下,《九阳神功》交换《易筋经》没有问题,殿下收徒那日,我少林再奉上《洗髓经》为贺礼。”
  忠信动容。
  “师叔,需要动用《洗髓经》吗?”忠信问道。
  世人皆知,《易筋经》是少林寺第神功。即便是在少林寺内部,大多数人也都是如此认为的。
  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知道,少林还有门毫不逊色于《易筋经》的神功,名曰《洗髓经》。
  《洗髓经》的功效,比起《易筋经》更为单。
  它没有什么威力。
  《洗髓经》,本来也不是用来战斗的功法。
  这门功法,唯的作用,便是让人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挖掘人体内部的宝藏。
  它之所以没有名气,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自达摩之后,少林再无人练成《洗髓经》。
  因为《洗髓经》的修炼前提,便是将《易筋经》练至大成。
  易筋功已毕,便成金刚体。外感不能侵,饮食不为积。犹恐七情伤,元神不自持。虽具金刚相,犹是血肉驱。须照《洗髓经》,食少多进气。
  少林千年历史,修习《易筋经》者为数不少,但是习练有成的人,屈指可数。
  将《易筋经》练至大成的,除达摩外,空无人。
  所以《洗髓经》,也随之蒙尘千年。
  “这门功法,在我们少林寺内部,也是束之高阁,毫无作用。拿来表现我们的诚意,恰到好处。”红衣老僧道。
  忠信迟疑片刻,眼神中闪过丝坚定之色,道:“师叔,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们既然已经做到了如此地步,不妨再多付出点。”
  “方丈,你是想?”红衣老僧仿佛已经预料到忠信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忠信点了点头,道:“忠信既然身为少林寺方丈,自然要为少林寺做出贡献。”
  “哎,这是方丈的私事,老衲就不过问了。不过老衲代全寺上下,感念方丈的付出。阿弥陀佛。”红衣老僧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
  ……
  “方丈,你还真是给了我个惊喜。”赵昊有些震惊道。
  在赵昊的身边,正是少林寺方丈,忠信大师。
  “其实少林寺是没有忠字辈的,忠信也不是我的法号,而是我的名字。我之所以能够成为暂代方丈之位,最大的原因是我的出身以及能力。”忠信道。
  “少林寺做出了个很正确的选择,只可惜,最适合你的地方,应该是战场才对。”赵昊道。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赵昊的确没有想到,忠信居然是陈庆之的后人。
  七千白袍军,若是能够再现,对赵昊、对宋朝来说,甚至比少林寺的意义都要重大的多。


第43章 江湖,只是江山的隅
  赵昊此行的真正目标,本来是少林寺。
  但是现在看来,如果忠信真的还掌握白袍军的训练方法,他的价值,可能比整个少林还要更高。
  当然,赵昊很清楚,很多事情,很多人,都是无法替代的。
  白袍军,只有在陈庆之的手中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传奇,换成了另外个将领,换成了另外批士兵,就算是使用的白袍军的训练方法,就算是领军的依然还是陈家子弟,但是切,都已经没有了可比性。
  不过,哪怕是只有当年白袍军十分之的实力,对于现在的宋朝来说,都是支不折不扣的强军。
  现在的宋朝军队战斗力,除了少数的几支之外,其余的,可以说都不堪击。
  现在的宋朝,民心可用,想要奋起搏的人大有人在。
  但是训练无法,将领无能,朝廷无视,不知道因此埋没了多少的人才。
  而忠信的价值,甚至是《武穆遗书》的价值,就体现在这里。
  个国家,个民族,到了生死边缘的时候,绝不仅仅是本兵书或者某支强军就能够挽回的。
  但是只要能够对这个国家稍微有些帮助,就值得很多人去为之奋斗了。
  很多时候,最大的绝望是等死。
  若有生存的希望,即便是奋斗的过程中失去生命,也比坐以待毙,要强上太多。
  陈庆之,南朝的传奇将领。
  他的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是位深得众心的儒将。
  陈庆之麾下将士全部身穿白袍,七千白袍军,作战所向披靡。
  白袍军最辉煌的时候,从铚县至洛阳,百四十天攻下三十二座城池,前后作战四十七次,所向无前,攻无不克。
  这种战斗力,已经超出了普通军队的极限。
  即便是放眼古今,也只有少数的几支强军可以媲美。
  “其实我是想过去投军的,可是陈家能够延续到现在,多亏了少林的几次扶持。若非少林,我陈家只怕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大丈夫恩怨分明,有些恩情不能不报,而且少林寺对我真的很好。当今天下,兵凶战危,所有人都有倾覆之危,少林寺也不例外。所以这个时候,少林寺也需要我,需要我为他们训练批僧兵,增强自保之力。”忠信道。
  赵昊叹了口气。
  很多事情无法指责。
  即便是国难当头,你也无法指责别人的无动于衷。
  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为了国家牺牲自己。
  那样的人是英雄,比如郭靖,但是更多的只是普通人。
  对他们,你无法要求太多,否则便是道德绑架。
  只要不背叛这个国家,这样的人就应该是你的朋友。
  忠信的所作所为,从道德层面来看,没有任何问题。
  所有赵昊只能叹气。
  “不过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殿下,少林寺三千僧兵,日后便恭候殿下的差遣。”忠信对赵昊深施礼,郑重道。
  赵昊动容。
  “我终于知道,少林为何总是能够执掌武林之牛耳,得到君王之欢心了。”赵昊叹服道。
  很长时间以来,而且在很长时间以后,少林也总是风波不断,遇到过很多挑战,甚至劫难。
  但是风雨过后,少林依然安在。
  而且,不管是实力还是威名,总是能够迅速的恢复。
  有些人从中只看出了少林寺的投机,却没有看出少林寺的决断。
  任何个人、个势力,或许走了狗屎运,能够取得时的成功,但是想要将这份成功绵延百年、千年,这绝不仅仅是运气能够解释的。
  纵观历史长河,有很多势力曾经强绝时,盖压天下,在他们的巅峰时期,就算是少林往往都要避其锋芒。但是这些势力,往往都是不过百年,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真正能够屹立不倒的势力,少林算个,武当算个。
  这两个门派,和其余的门派,从来都不是个级别。
  “可惜,只有三千僧兵。”赵昊遗憾道。
  当年陈庆之横扫天下的白袍军,足有七千之多。
  “我没有家祖的帅才,三千人已经是我的极限。即便如此,这三千人也做不到真正的令行禁止。但是少林武僧,个体战斗力要远超南朝的士兵。真正的实力,未必就比三千白袍军差太多。”忠信自信道。
  他终究也是个年轻人,有属于自己的朝气和自信。
  赵昊哑然失笑,拍了下忠信的肩膀,道:“天下强军,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磨练,你训练的三千僧兵,连军队都称不上,别说和白袍军相比了。”
  少林寺训练了三千僧兵,赵昊并不放在心上。
  当今天下,私人武装从来不少,能够看清楚天下大势的,绝不仅仅只有少林寺。
  但是这些私人武装,在赵昊看来,都只是个笑话而已。
  想要凭此自保,实在是痴人说梦。
  宋朝的军队战斗力算不上强大,但是要剿灭这些私人武装,也实在没有太大的难度。
  很多人,特别是江湖人,总是把战争看的太过简单。
  强大的个人武力,很容易给他们带来错觉,认为战场上的那些精锐不过如此。
  井底之蛙,不知天高海阔。
  所以,武林从来都只是疥藓之疾,不被当权者放在心上。
  他们的想法,实在太过简单,也实在太过天真。
  他们并不了解,在战场上,除非你强大到了陆地游仙的层次,否则个人的强大,实在没有太多的意义。
  这些道理赵昊懂,但是忠信现在还不懂。
  忠信认为他训练的三千僧兵已经可以和陈庆之麾下的三千白袍军较高下,可是在赵昊看来,三千宋兵,就可以完虐这三千僧兵。
  当然,只是现在的三千僧兵。
  他们还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而这些,是宋朝的士兵所不具备的。
  不过,赵昊也不会因此担忧少林实力膨胀。
  当战争结束,这三千僧兵还能够剩下几人,都未可知。
  江湖,终究只是江山的隅。
  尤其是在这个世界。


第44章 魔佛
  接下来段时间,赵昊青灯古佛,过的甚为悠闲。
  风雨将至,而这段时间,就是暴风雨来临之前最后的宁静。
  该来的总是要来,赵昊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当你要做件事情的时候,未必要时时刻刻的将它挂在嘴上。
  行动永远语言更有力量。
  而赵昊给人的感觉,也越发的矛盾。
  他的气质越发的宁静悠远。
  腹有诗书气自华,不管是佛经还是道经,赵昊都通读了很多,自然而然,身上就有了道门隐士和佛门高僧的气息。
  但是如果真的看到了赵昊的眼睛,就没有人会认为这个人真的如同他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淡漠。
  赵昊的眼中,有团火。
  每个直视赵昊双眼的人,都能感受道赵昊目光背后那炽热的情感。
  这绝对不是个心如止水的人应该有的表现。
  “殿下现在到底达到了什么境界?我是越发看不透殿下了。”忠信苦笑道。
  这段时间以来,忠信和赵昊的关系熟络了许多。
  赵昊淡淡的笑,道:“我若是说我也不知道,你肯定不会相信,但是我的确不知道。”
  忠信皱眉。
  看到忠信不解的样子,赵昊解释道:“武学道,哪有什么具体的境界。每个人到了什么水平,只有每个人自己清楚。你能够准确的说出五绝现在是什么境界吗?”
  忠信摇头。
  “这便是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些事情,是言语不能解释的,也没有必要用言语解释。我们只要享受那种生命最本质的进化就可以了。”赵昊道。
  “殿下果然是天纵奇才,即便在我少林之中,能够修炼《易筋经》的人,也是屈指可数。”忠信叹服道。
  “那是因为他们只是将《易筋经》当成了门武功,而却忽视了《易筋经》真正的神妙。”赵昊道。
  “殿下何以教我?”忠信诚心问道。
  他是少林寺方丈,是有资格修炼《易筋经》的,可惜,至今没有入门。
  “《易筋经》,本质上是门佛经,阐述的是佛门生命进化大道,易筋大成,身体便如同琉璃金刚,完成了生命本质的升华。这种神功,自然不能以普通武功的修炼方法来揣度。不过忠信你还是放弃吧。”赵昊道。
  忠信的年龄,和赵昊相差并不大。
  这段时间,赵昊已经渐渐的直呼忠信的名字了。
  毕竟都是年轻人,而且两个人也都在蓄意拉近关系。
  “为什么?”忠信不甘心道。
  《易筋经》到底是少林寺的镇派神功,身为少林寺方丈,不能修炼《易筋经》,对忠信来说,也是个不小的遗憾。
  “你既然已经开始修炼《九阳神功》,就先专注这门神功,九阳大成之后,内力生生不息,效果已经超过了世间绝大多数武功。以你的天资,想要九阳大成已经是侥天之幸,再浪费时间修炼《易筋经》,最终只能是事无成。”赵昊直接道。
  忠信只能苦笑。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直接?就算我没有你的天赋,也没有你说的这么不堪吧。”忠信道。
  赵昊摇摇头,道:“《九阳神功》没有招式,只有纯武学理念,尤其练到最后大关,必须熬过全身燥热自焚之苦,打通全身所有几百个穴道,才真正练成《九阳神功》。想要大成,谈何容易。即便是我,也没有十足的信心。”
  赵昊说的是实话。
  有些武功,不是光凭天赋就能够练成的,还需要机缘。
  越是神功,修炼就越是艰难。
  真正的神功,每门普适性都极低。
  因为有资格修炼他们的,无不是天才中的天才,而能够练成者,更是凤毛麟角。
  《九阳神功》,大成之后的效果极其逆天,但是想要修炼到大成,也非常艰难。
  在赵昊所知中,也只有张无忌依靠逆天的主角气运,借助乾坤气袋,冲破身上数十处玄关,才使九阳神功大功告成。
  除张无忌之外,再无人做到这点,哪怕是张三丰的师傅觉远也没有将《九阳神功》修炼到大成。
  在赵昊将《九阳神功》送给少林之后,忠信便开始了修炼。他的天资虽然不如赵昊,但是也属天才之列,并不逊色于张无忌。
  短短时间之内,也进度极快。
  但是赵昊也并不看好他最终的成就。
  当然,这种事情,赵昊即便是说了,忠信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修炼。
  能够成为少林寺方丈,忠信自然也有自己的坚持。
  有些事情,不是外人说说你可以改变的。
  “好了,不说这个了。殿下,你还不准备回皇宫吗?”忠信问道。
  “不急,还不到时候。”赵昊目光闪,道。
  “殿下,你不用骗我,虽然你直想用佛经来抑制你心中的杀气,但是须知堵不如疏,你压制的越厉害,心中的杀气爆发起来就越猛烈。心魔是不可能被消除的,佛经虽多,却治不了殿下的心魔啊。”忠信道。
  这段时间,忠信和赵昊朝夕相处,对赵昊自然有所了解,赵昊的变化,他也看在眼里。虽然赵昊身上的气质越发的淡薄,甚至表现的比他还像佛门高僧,但是忠信知道,赵昊其实直在压制自己。
  外在的形象气质,其实都只是个伪装。
  深藏于赵昊内心的,是火般炽热的情感。
  忠信能够感觉的出来,赵昊心中有很多的欲望。
  只是,他将自己隐藏的很深,并且在外面裹上了层又层的坚壳。
  “谁告诉你,我是在努力化解心魔了?”赵昊的嘴角勾起抹古怪的笑容。
  忠信露出疑惑的神情。
  “我是在养心魔,养杀气,只有将它们压缩到了极致,爆发起来,才会石破天惊。而天下间,再没有比佛法更适合滋养杀气的了。万物相生相克,佛门妙法,某种程度上,亦是杀生大术,只是世人都没有意识到而已。”赵昊的眼中,闪过抹幽暗的光芒。
  佛,魔,不过是线之间。


第45章 无上宗师
  赵昊从来没有想过成为无欲无求的人。
  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也从来没有无欲无求的人。
  无论是人是妖,都有各自的欲望。
  即便是那传说中高高在上的漫天神佛,乃至不死不灭的天道圣人,样有喜怒哀乐。
  否则,便不会有封神,便不会有西游,便不会有那么多的纷争。
  修行,求的是超脱,却不是将自己变成个修行的机器。
  修为越高,本事越大,欲望也就越大。
  只是,那个时候,眼界更宽更高,些东西自然而然就已经不放在眼里了。
  所以在很多凡人看来,诸天神佛,生来便高高在上,俯视众生,无欲无求。
  可惜,他们不知道,诸天神佛只是看不上凡间的俗物而已。
  他们的层次更高,需求也更高。对普通人而言,那是另外个世界。
  赵昊修炼,求的是超脱,求的是逍遥,要的是肆意,天下再无可以拘束他之人。
  无论是佛,还是道,对于赵昊来说,都只是种手段。
  他沉迷其中,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