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剑写春秋-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到如此,寡人也不想和丞相太多废话。丞相,寡人知道这三百年来,张氏后人从来没有打消过复仇的想法,并且为此做了许多的准备,只要丞相将这些年张氏后人布下的暗棋和当年的诚王宝藏献给瓦刺,寡人保证既往不咎,你还是瓦刺的丞相,等到瓦刺攻占大明之后,寡人允许你裂土封王,你我划江而治,如何?”瓦刺皇帝道。
  张宗周的脸色霎时变得苍白起来,良久没有说话。
  他大意了,而且也过于自大了。
  不错,论起底蕴和智谋,他远胜于瓦刺其他人。
  可是这个世界上,在很多时候是不讲这些的。
  底蕴是实力的种,但是并不是实力的全部。
  面对拳头,智谋在有些时候更是不堪击。
  面对执掌瓦刺的皇帝,张宗周知道此刻必然已经刀兵埋伏,自己的回答若是满足不了瓦刺皇帝的心意,下刻只怕就要尸首分离了。
  他不想死,他还没有完成他心中最大的期望,他已经有三个月没有见到自己儿子了。
  他的人生并不圆满。
  可是他也不想向瓦刺皇帝屈服。
  自从见过那个人之后,张宗周就知道,有些时候背叛的代价会更大。
  而且张宗周始终忘记不了那个人对他说过的话:你有理由背叛这个国家,可是你没有理由背叛这个民族。
  张宗周已经快五十岁了,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他已经服老,而且认命了。
  事实上张宗周已经能够看明白,张家复国无望了。
  三百年前的失败,就已经是彻底的失败。
  当时张士诚占据如此巨大的优势,却依然败给了朱元璋。
  现如今大明坐拥万里江山,朱元璋作为开国太祖被永久供奉,人所共知,可是当今天下,谁还记得张士诚的名字?
  这些道理以前他不是不懂,只是年少轻狂,总是感觉世界上没有他做不成的事情。
  直到步入中年逐渐成熟之后,张宗周才开始认清现实。
  当然,也少不了赵昊对于他的当头棒喝。
  比起自身的安危,张宗周更害怕自己会成为张家的千古罪人,会让张家人成为千古罪人。
  “陛下,这么多年了,你还是不了解老臣。”张宗周道。
  瓦刺皇帝的脸色变,道:“不要着急回答朕,丞相,你现在可不是个人。”
  是的,张宗周不是个人。
  这么多年,张家早已经在瓦刺安家,开枝散叶。
  想要成为瓦刺的丞相,并且得到皇帝的信任,当然要付出代价。
  “他们本就是张家的人,为张家生,自然也要为张家死。”张宗周淡淡道,丝毫没有沉痛之意。
  有种人叫做家奴,有种人叫做死士。
  而当这两者合而为的时候,那种感情就真的是外人很难理解的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老臣唯的独子此刻并不在瓦刺。陛下,你现在选择的发难时机并不好。”张宗周道。
  在张宗周的心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张丹枫。
  张丹枫在,张家就不会灭亡。
  “丞相,你选择了个最不应该选择的路。”瓦刺皇帝道。
  “我做错过很多事情,但是这件事情,我确信我没有做错。”
  这句话说完,张宗周以头遁地,自断心脉。
  此人生小节有损,大劫亦亏,却终究没有祸国殃民。


第173章 天下九关
  中原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世界的中心。
  在冷兵器时代,中土之地从开始的领先直到现在,从来都没有落后过。
  而中原大地上,已经变幻过许多王朝,个又个的英雄枭雄在这片土地上粉墨登场,演绎场场精彩纷呈而又悲情不已的故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
  而江湖却只是江山的角。
  这个世间,最吸引的人永远都是如画的江山,最引人垂涎的,永远都是中土之地。
  大明立国三百年,乃是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帝国之,而这三百年来,大明几经危局,却最终都浴火重生,始终没有倒下。
  护卫这片中原大地的,有九座雄关。
  这九道雄关如同九道铁闸,由九大将军统领,始终抵御着切来自于帝国外部的攻击。
  而九关之首,就是被称为天下第关的雁门关,这个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雁门关上,铁甲依然,而在最前方,有男女两个身着戎装之人正在迎风而立。
  “忘情,你感觉到了吗?”站在最前方的是个长相很普通的男人,面相甚至还有些木讷。
  单单看他的长相,很难有人相信,他就是大明十大将军之,甚至还有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十大将军之首。
  因为大明十大将军,除兵部尚书坐镇中枢之位,其余九大将军分别驻守天下九关。
  这十大将军,并非都是战功赫赫之辈,毕竟大明立国三百年,无论如何都保持不了建国之初的尚武之风,其中也不乏鱼目混珠,只依靠祖上的余荫之辈。
  只是不管如何,能够位列十大将军,都有他的过人之处。能够投胎投的好。自然也是门技术活。
  九大将军,九座雄关,自然有先有后,有轻有重。
  雁门关。是毫无争议的天下第雄关。
  而薛直担任雁门关统帅,十大将军内不管是再战功赫赫之辈,还是出身显赫之人,都没有人有争议。
  哪怕薛直本身的战功并不惊人。
  能够折服满朝文武,薛直本身的能力和才华自然毋庸置疑。
  以貌取人在哪里都存在。可是当才华高到了定的程度,切都是可以无视的。
  三国时候有凤雏庞统,如今自然有大将军薛直。
  他嘴里的忘情,是他的副手,雁门关的第二号人物,燕忘情。
  说起来,燕忘情的存在,当初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因为燕忘情是个女人,个十分漂亮的女人。
  相比其他朝代,大明已经算得上开明。对于女性虽然还是有所歧视,但是实际上已经收敛了很多。
  但是官场对于女子来说始终是个禁忌,军队更是禁忌中的禁忌。
  没有人能够想象当军队当中出现个女子统帅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所以燕忘情的存在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可是燕忘情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并且成为了这座雄关的第二号人物。
  不仅仅是因为薛直,更重要是因为她自己的确有这个能力,还有就是他们所统领的这支军队的特殊性。
  和大明其他的军队不同,驻守雁门关的,是大明王朝最特殊的支军队。
  当初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出身武林门派——明教,虽然这件事情在刻意打压之下已经很少有人敢提起。但是知道的人并不少。
  当年的朱元璋只是明教内部个小小的坛主,可是在风云际会之下,朱元璋鱼跃龙门,跃成为帝王至尊。统天下,这其中固然有朱元璋本人的雄才大略,可是明教的助益也是不能忽视的。
  朱元璋比起旁人自然更加明白这点,在明朝以前,武林人士从来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可是朱元璋本人就是武林人士出身。他不会再去高傲的看不起武林的那些草莽。
  他可以趁势而起,掀翻蒙古的统治,来日为何其他人就做不到掀翻大明的统治?
  作为帝王,朱元璋自然比起常人考虑的更加深远,而且作为明教后期事实上的教主,朱元璋深知当武林人士列队成军,有了统的纪律之后会发挥出何等的战斗力。
  有鉴于此,朱元璋决定组建支特殊的军队,这支军队由武林中人与军中高手联合组成,名为玄甲苍云军。
  在大明王朝的军队当中,这支军队是格格不入的,但是也是鹤立鸡群的。
  玄甲苍云军不和任何军队为伍,他们从建立之初,守卫的就是雁门关,至今已有三百年。
  这三百年间,玄甲苍云军早已经成为了大明王朝最可靠的道屏障,当初大明王朝第次生死存亡的时候,便是瓦刺南下,将英宗皇帝掳走,大明群龙无首,片混乱。
  在这个时候,是玄甲苍云军精锐尽出,于草原上和瓦刺血战,付出了半主力的代价,救出了英宗皇帝,从此瓦刺百年不敢犯边,直到现在才恢复了元气。
  对于敌人来说,玄甲苍云军就是最难跨域的个障碍。三百年间,雁门关外发生了无数的血战,可是玄甲苍云军却始终没有倒下。
  虽然现如今玄甲苍云军的实力已经不如建立之初那般恐怖,可是依然震慑天下,是大明王朝最为强大的支力量。
  而为玄甲苍云军输送血液的,便是武林中人,其中最主要的门派,就是苍云派。
  这个门派是朱元璋亲自下令成立的,燕忘情正是苍云派现如今的副掌门。
  所以她留在了玄甲苍云军,除了薛直之位,没有人比她更有资格掌管玄甲苍云军。
  就算是皇帝也无法否认这点。
  而薛直,正是现如今苍云派的掌门。
  他们师兄妹联手驻扎雁门关已经五年,这五年间偶有战事发生,却始终无甚凶险。
  直到此刻。
  薛直在空气当中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直觉。
  “情况很不对劲,草原之上在厉兵秣马,我们的探子却始终没有回报。”燕忘情道。


第174章 玄甲苍云
  见过燕忘情的人,都知道燕忘情是个很漂亮的女人。
  不过这个世界上见过燕忘情的人并不多。
  因为燕忘情的脸上永远有着张天罗面,即便在沉睡之时,也不会轻易摘下它。
  作为玄甲苍云军的统帅,统领苍云的副掌门,性别对于燕忘情来说只是个由天命给的代号。
  她甚至厌恶自己女人的身份,从来不以自己的容颜为荣。
  她始终想要做并且正在做的,是名优秀的军人,优秀的统帅。
  没有人能够否认她做到了,在驻守雁门关的五年时间里,燕忘情的名气甚至比起薛直更大。
  虽然是女子之身,可是在骄兵悍将并存的玄甲苍云军内,她的威望却是无可争议的第二人。
  “不管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时年代,牺牲最大的都是军中密探。”薛直道。
  燕忘情没有说话,他们两人都是经验丰富的人,很清楚这些密探的下场。
  事实上,除了死亡,也不会有其他的下场。
  玄甲苍云军,不会出现叛徒。
  就算是有,也不会出现在密探里。
  对于这点,薛直和燕忘情有足够的自信。
  “他们的死绝不会毫无价值,玄甲苍云军也绝不会让兄弟的鲜血白流。”燕忘情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是任何个听到这个声音的人,都不会怀疑她语气中的坚定。
  “现在是我们最弱的时候,他们选择的时机很好。就是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薛直道。
  “有个问题,他们怎么知道现在是大明最弱的时候?”燕忘情问道。
  薛直沉默,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
  或者他知道有人给外敌通风报信,但是他不知道是谁。
  “会不会是铁胆神侯?”燕忘情问道。
  薛直摇摇头。道:“我和神侯曾经有过次私下的会晤,他不像是会做出这种事情的人。”
  “大哥居然和神侯有过私下的接触?”燕忘情的声音有些诧异。
  “我虽然不想理会这些事情,可是神侯有意天下的话当然不会落下我。不能收买我,他怎么可能会安心?”薛直的声音如既往的沉稳,沉稳到让别人无法不相信他话语的真实性。
  “那神侯只怕要失望了。”燕忘情道。
  “事实上他并不算特别失望。因为他至少确定了件事情,我们也不是皇帝的人。”薛直道。
  “是啊,说起来谁能相信,我们居然不是皇帝的人。”燕忘情的声音有些莫名的感慨。
  世人都以为玄甲苍云军是皇帝手中最大的股力量,有谁能够想到,他们其实并不算是皇帝的人呢。
  “当年玄甲苍云军错过次,参与了皇子夺嫡之事,结果却押注失败,从此就失去了圣宠。这件事情十分隐秘,就连神侯都不知道。不过这件事情对于玄甲苍云军来说不见得就是件坏事。作为军人,本就不应该参与过多政治上的事情。”薛直道。
  “可是大哥你还是选择接受了琅琊阁主的资助。”燕忘情道。
  “琅琊阁主并不是政治人物,我也不会答应他任何对大明有害的要求,这点本就是言明在先的。最重要的是,琅琊阁的到来,让兄弟们变得更加安全,有了琅琊阁的支持,兄弟们的境况才会越来越好,这点忘情你应该明白才是。”薛直道。
  燕忘情点了点头,道:“这些年琅琊阁暗中向我们资助的兵器确实都是最是最实用的。甚至还要超过兵部的补给。而且万花和五毒这两个门派也给我们苍云形成了很好的补充。琅琊阁主确实是个很好的合作对象,唯让我顾虑的就是他直到现在都没有说出他真正的意图。他付出的代价如此之大,难道真的是因为敬佩我们玄甲苍云军的牺牲?”
  “你不相信吗?”薛直问道。
  “我当然不相信,难道大哥你会相信这种话?”燕忘情道。
  “我信。”薛直道。
  燕忘情脸上直带着面具。薛直根本看不清燕忘情的表情,但是薛直知道燕忘情定很奇怪自己的回答。
  “忘情,你还记得你为什么加入玄甲苍云军吗?”薛直问道。
  “我从小就是被师父收养的,不加入苍云还能去哪里?”燕忘情道。
  薛直摇摇头,道:“我说的加入,是真正的从心底接受玄甲苍云军。愿意为了它流血牺牲。只有遵循自己内心做出的选择,才是真正的选择。”
  燕忘情不说话了,她的耳边仿佛响起了当初加入玄甲苍云军的誓词:
  苍云所属,皆为同袍兄弟姊妹,当誓死相护。
  凡因私欲叛国、背信、不义、害民者,皆为苍云锋刃所向。
  与苍云信条相背之事,只问是非,无有余地。
  苍云之动,不为天开,不为雷动,不为霜停!
  燕忘情忘不了在战场上的浴血厮杀,忘不了老兵不死的传承,忘不了从师父那里得知玄甲苍云军历史之后心底的向往和激动。
  她为身在玄甲苍云军感到荣耀,她为玄甲苍云军的光荣历史感到震撼。
  所以她向往成为玄甲苍云军的员。
  燕忘情理解了薛直的意思,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大哥,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愿意为了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付出切,可是作为执掌琅琊阁的谪仙人,我不相信他会是这么简单的个人。”燕忘情坚持道。
  “琅琊阁主就算再聪明,也只是个人,是人就会有感情。玄甲苍云军驻守雁门关三百年,前后共战死十八万九千三百四十二人,这座天下第雄关,寸土未失。这份荣耀和坚持能够打动琅琊阁主,我丝毫不奇怪。”薛直道。
  燕忘情沉默,她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却不想再和薛直争辩了。
  薛直显然也明白燕忘情的脾气,继续道:“但凡是真正的大人物,往往都不是长袖善舞之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行事原则和坚持,正如同我相信琅琊阁主样,在我的眼中,神侯也不是那种因为己之私就能够引兵入关之人。神侯要的是完整的江山,而不是破败的山河。”


第175章 九天九部
  “没想到大哥对于神侯居然还有如此高的评价。”燕忘情道。
  她对于朱无视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作为名军人,她对于任何企图祸国乱邦之人都没有好感。
  虽然玄甲苍云军算不上皇上的嫡系,可是对于很多人包括燕忘情而言,皇帝就是大明,大明就是皇帝。
  玄甲苍云军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守护大明,自然是守护皇帝的统治。
  只是朱无视的野心虽然对于燕忘情这个层次的人而言算不上什么秘密,可是朱无视暂时来说并没有表现出来任何的反意,相反,朱无视直在尽力的保护忠良,维护朝纲,在曹正淳气焰越来越嚣张的情况之下,朱无视可以说维持住了朝廷内仅有的清明。
  世人对朱无视赞誉很多,朱无视也的确当得起这份赞誉。
  至少到目前为止,朱无视对这片江山的贡献远比小皇帝大的多,这也是薛直对于朱无视有好感的最大原因。
  “忘情,永远不要忘记,玄甲苍云军最大的职责是守卫雁门关,其余的事情与我们无关。”薛直道。
  “现如今朝廷实力内耗严重,神侯手中根本不知道到底收买了几个将军,陛下心中对于我们只怕也是心有疑虑。大哥,你可还记得前段时间陛下的试探?”燕忘情道。
  “陛下是糊涂了,在大明建国之初军队也曾经有过太监监军,结果是什么?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落千丈,让外行指挥军队,那是拿弟兄们的命开玩笑,这种事情我是断然不可能答应的。”薛直道。
  “大哥慎言。”燕忘情提醒道。
  “忘情,鸣笛,吹号。”薛直忽然道,声音罕见的出现了惶急。
  “什么?”燕忘情还没反应过来。
  不过仅仅片刻,燕忘情就明白了过来。
  在雁门关的正前方,出现了无数的黑点。
  燕忘情久经战阵。当然明白那是什么。
  “敌袭!”
  “敌袭!”
  “注意警戒!”
  “注意警戒!”
  雁门关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肃杀起来。
  薛直和燕忘情始终站立在城墙上,眺望着远方的敌人。
  “居然没有阴谋,直接选择强攻。他们想干什么?”燕忘情道。
  背靠雁门关,玄甲苍云军完全能够抵挡住五倍于己方的敌人。
  而就算正面对抗,玄甲苍云军也是这片天空下当之无愧的第强军。
  没有任何军队的战力能够和玄甲苍云军媲美,包括草原上长大的民族。
  当习武之人学会了规矩,懂得了令行禁止。他们造成的杀伤力是寻常兵士望尘莫及的。
  当然,这样做很难,习武之人从军的不少,但是成大器的向来不多。
  至于将数万的习武之人整编成军队,也只有玄甲苍云军做到过。
  三百年内,不是没有人效仿过玄甲苍云军建立武者军队,可是小规模的队伍数不胜数,大规模的兵种作战,没有个成功。
  三百年过去,这个世间还是只有玄甲苍云军。
  朱元璋的手段。不是别人能够效仿的。而玄甲苍云军的存在,则近乎是个不可能复制的奇迹。
  “不对,人太多,这是草原联军。”薛直的声音依然沉稳,但是燕忘情却听到了沉稳之下的沉重。
  经过薛直的提醒,燕忘情也发现了不对劲。
  这绝不是某个部落兴兵南下,也不是有人故意找死挑衅。
  这是草原之上所有势力的联合,企图举将雁门关拿下,将玄甲苍云军覆灭于此地。
  “挡不住。”燕忘情芳心下沉,瞬间做出了判断。
  玄甲苍云军的战斗力天下无双。可是因其兵种的特殊性,人数上并不算多。
  而此刻汇聚而来的异族军队,至少已经是雁门关守军的十倍了。
  最重要的是,燕忘情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老朋友”。
  虽然玄甲苍云军的成功不可复制。不过其他势力的努力当然也不会没有点效果。
  大明有自己的王牌军队,草原之上的其他部落自然也有各自的精锐。
  这些部队任何个都不是玄甲苍云军的对手,可是他们联起手来,即便是玄甲苍云军也必须要暂避锋芒。
  不过薛直和燕忘情并没有慌乱,两人都不是什么新兵,更不是初次领兵上阵的将军。
  眼下的情形确实凶险。不过他们并不是没有反击之力,距离陷入绝境更是差得远。
  “狼牙和毒蛇都出现了,草原上的九天九部已经出现了两个,看来瓦刺和哥舒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就是不知道九天九部到底来了几部,若是真的九天齐聚,这次就麻烦大了。”薛直严肃道。
  草原之上,有九支最精锐的部队,和九大将军率领的九支军队样,都是天下间有数的强军。
  而草原之上最精锐的九支部队,合称“九天”。
  九天九部,草原,无人能敌,他们甚至也不止次的深入过大明的腹地。
  雁门关终究抵挡不了全部的敌人,草原太大了,远远不是座雁门关就能够覆盖的。
  而大明其他军队面对九天九部,未必就能够占据优势,更多的还是处于下风。
  草原之上各大势力也是勾心斗角,为了各自的地盘纷争不休,很少会真正的合作,九天九部从建立之日起就从未聚齐过。
  所以也没有人知道当九部合,到底会有多大的威力。
  只是这次薛直却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九天九部可能真的合了。
  “这场战斗来的蹊跷,而且敌人数量太多了,我们必须求援。”燕忘情观察了下形势,果断道。
  “让忆眉和无衣各自带领个小队,去向距离雁门关最近的沈天君和金鹏王求援,敌人意图未明,必须小心行事,而且这个消息也要尽快通知朝廷,看来需要点燃烽火狼烟了。”薛直道。
  他们两个人都不是迟疑的人,而且大敌当前,时间容不得丝毫的浪费。
  薛直既然做出了决定,燕忘情也没有丝毫的意义,点点头道:“我去安排。”
  烽火狼烟,在大明的边境再次被点燃。
  没有人知道,这次面对的究竟的何种灾难。


第1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