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苍浪风歌-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记得玉门关守军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从西边来援军的时候,他们的表情就像是看着一群天外来客一般。
“羽林郎,行校尉事,柴桑高安,见过公孙将军”交出印绶和文书确认,趁公孙将军在查阅的时候,高安直接报出自己的家门,毕竟,这人按辈分算是自己师兄,都是一家人,就没必要那么生疏。
果然公孙将军听到之后,浏览速度明显加快,然后收起文书,拱手说道“师弟好,宠师弟的事,师兄也是很抱歉”
高安摇了摇头“四弟既然身为一名汉军,还是高家一员,早已做好心理准备,父亲也坚信四弟此刻还在坚守,闲话先不说了,师兄,营房准备得如何?”
公孙将军点了点头“已经准备好了,玉门关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地方,我马上命人带你们到安置的营房,师弟你且随我来吧,任务我见过了,我先和你说说眼下的情况。”
军机处内,一幅巨大的布帛地图展示着最后一次探子回报的消息,就是大雪之前最后一次的打探。密密麻麻插满蓝色代表匈奴的旗子,而代表汉军的小红旗子,只留存于南边一小部分,作为接触到大汉另外一个边陲金城的缓冲地带,可以说,他们大汉苦心经营多年的西域丝绸之路,基本上在匈奴人一次巨大的计划中几乎损失殆尽。
紧接着,公孙将军开始解释这幅图“这是最后一次的侦查,实际情况有可能比这个更糟糕,西域几乎整个沦陷,若非长水营援助迅速,太守出面安抚震住了那些墙头草一般的小国,只怕这个冬天,金城就要直抵兵锋。眼下虽然止住了匈奴的南向攻势,但丝绸之路最为重要的都是北路,而南路向北多是崎岖山区,行军非常不便,因此主攻方向诚如老师所言,就是在北路。”
高安看着地图,紧接着说道“不过很麻烦的是,玉门关到第一站裴珊,中间相距四五百里,几乎全是廖无人烟的地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和匈奴决战,第一步就是跨越这个距离打一场攻城战,打下了裴珊,并且守住了,我们才能囤积物资展开决战,在这个过程之间,我们还要派军护送运输物资”
公孙将军点了点头“没错,裴珊从前乃是大汉坚定的盟友,我们到西域的桥头堡,也是西域都护使的驻地,眼下却已经沦为匈奴之地,匈奴有计划地打掉我们的补给点,也不可谓不准备充足。”
高安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交到公孙将军手上“师兄,这是家父的亲笔信,父亲打算在开春之前,就派我们这一批先锋军,乘着风雪和匈奴人不备,找个机会直接打掉裴珊城,为大军到来攻下一个桥头堡!具体部署都已经写在了上面”
公孙安拿起书信,惊叹这个计划的大胆,“那么,本将自会全力协助你们执行这个计划,我即刻命人准备相关的物资,定必给你们最好的援助!”
结束了漫长的赶路之后,特遣队汉军在玉门关稍微休息一下之后,便开始进行另外一个训练,说起来,这个训练也是非常特别。玉门关的某片空地上临时搭建了一面高墙,这个墙的高度就是和裴珊城的高度大体一致,汉军需要演练在不同情况上如何快速攀上城楼,接下来,所有汉军每天就是训练做个,体能好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延长训练时间,训练时间充足,能应对的情况则是越多。
高强度训练了十天后,看着士兵都已经掌握了必要的技巧,高安和公孙将军都觉得已经训练得有模有样了,看了看风雪似乎已经开始减弱,而熟知气象的军士也告诉高安,这几天风雪将会减弱,有可能会短暂放晴,正是出发的最佳时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高安马上就点起了士兵,每个人带上四天的干粮,带上各自的滑雪板和登城工具,像他们到来的时候一样,又再一次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临行前,公孙将军罕见地有感而发“师弟你先出发,师兄也会尽快跟上来,把师弟带回来!为我西北军将士和全体在西北阵亡的汉军报仇雪恨!”
先锋军再一次顶着风雪向着西北出发,再一次出发,他们的心情不再像初初从洛阳出发一般轻松,他们知道这一次他们是真的要上战杀敌,于是前进路上,大家都都是皱着眉头,面无表情,或者这才是军队应该有的样子,肃穆庄重。
滑雪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既然要快,第四天早上,他们已近赶到了裴珊城开外七十里。高安没有贸然进攻,而是选择了就地简单扎营,遮挡风雪休息一下,而高安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等到深夜再行攻城。他的脑中此刻正盘算着,这一仗该怎么打,却没想到,鬼使神差一般,裴珊城中似乎又有人做了一个同样的计划。
第三百一十四章 同样的计划
大概是半个月前的某天,左贤王惯例每天都对着高高的城墙进行思考,这个习惯是他在开始入侵西域的时候培养的,因为匈奴军夜战是强,但攻城作战却是相当乏力,于是左贤王就开始对着城墙思考如何攻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着城墙思考的习惯。
本来计划完备的话,匈奴可以从三线骚扰汉军,让汉军无法集中全力攻打西域,打掉了前哨一般的裴珊,汉军就只能分出较多的兵力去保护那条漫长的补给线,如此造成兵力分散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攻克裴珊,将战事的时间延长和扩大规模,让大汉觉得西域是鸡肋之地,在此期间匈奴整合西域所有力量,最终形成不可逆转的事实占领,一旦在夜战之上可以抓住机会击败汉军,就可以让大汉无计可施,被迫承认。
计划看起来非常完美,可以执行的可能性又很高,可惜一切的计划都被久攻不克的疏勒城改变了。不仅改变了进程,还改变了内容,拖延了东线的物资补给速度,无法全力南下,导致了南线达不到预定的目标。而北线也被汉军在冬季就全部驱逐出了河西的范围,而最为致命的还是大部被歼,兵力的减弱是匈奴人无法承受之痛。眼下如何守住战果,就是他头疼的地方。
左贤王拿起小木杆在厚厚的积雪上画出一个又一个的圈子,后面传来一阵脚踩雪的声音,左贤王回头一问“谁?”
来人却是一身大衣的可摩尔,可摩尔笑了笑“打扰到你思考了?”
左贤王放下木杆,拱手道“参见大汗,回大汗,臣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方法,还在苦恼,算不上打扰”
可摩尔站到左贤王隔壁,看着地方的一个个圈圈,又看了看左贤王的帽子上略厚的积雪“站在这里好一会了吧”说罢抬头看了看城墙“这个城墙曾经阻挡了我们,不知道到那时候,能不能挡住汉军呢?”
左贤王看着城墙,苦笑一下“可以肯定是可以,就是可以挡住多久,若是汉军从玉门关出发,他们的粮草运输的距离足够长,就看看是谁先扛不住”
可摩尔摸着城墙“希望不止是裴珊,我还想看看这玉门关的城墙,是不是也如此雄伟”
左贤王问道“大汗想主动出击?去打玉门关?”
可摩尔摆了摆手“想是想,不过你肯定会阻止我的对吧,毕竟这么就去打,天气又如此恶劣,我们又不是太懂如何攻打城池,对吧”
左贤王无奈地耸了耸肩“这种天气,要穿越那几百里还真不容易,不若趁此我们好好练练守城,诶!”左贤王仿佛抓住了什么关节点“想不到?想不到?还可以这样啊!大汗,我有一计”
可摩尔笑着说“你不会是想说我们主动攻打玉门关吧?”
左贤王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而且就在这个冬天!攻其无备!”
可摩尔摇了摇头“那么左贤王可以解决了我军攻城不力的问题?”
左贤王指了指这一堵城墙“就用他来练,不强攻,我们的人练如何偷偷地爬上去,悄无声息,大张旗鼓是行不通的,只要攻下玉门关,那也是一处可怕的要塞,有了它,我们什么都不缺了!”
可摩尔一听,马上就平然心动起来,毕竟他可以说是来源于自己的计划,于是拍着左贤王的肩膀说道“马上命人训练!越快越好!不然这风雪要是停了,这计划就不通了!”
同样的训练,对于不习惯冬季有大幅度运动的匈奴人来说是痛苦的,半个月过去了,虽说是经由可摩尔和左贤王一手操练,但在左贤王只能说勉强及格,在他看来,让这种训练程度的人去执行这个计划无异于送死,只有运气极好,才有可能成功。不过在可摩尔眼中,这些士兵倒是让他非常满意,赌徒的心理在作祟,他想赌一次。
“扎力你不必说,本汗心意已决,训练了如此之久,不可能就这样放弃,如此,岂不是让将士们寒心?”可摩尔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左贤王请求取消计划的请求。
“可是大汗,眼下他们攻城能力是超过臣的部下,可是攻击坚固的玉门关,臣还没有十足的信心”左贤王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最大的问题便是玉门关比这里要高大得多,我们现在只是能偷得裴珊,玉门关尚无把握”
“怕什么,我们这一次是智取,是去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强攻不行,本汗自然是知道,左贤王不必说了,先锋队,择日出发!为本汗取下玉门关!”可摩尔不想再听,只能一锤定音。
择日出发,就是选择一个风雪没那么大的时间,看着野心勃勃的可摩尔如此大胆的计划,左贤王只能尽一个臣子的本分,交代他们攀城的诀窍,不过遗憾的是,除了左贤王自己的部下,其他人大都不听,原本这个任务应该是交给最熟悉攻城的左贤王部特训,奈何先前强攻疏勒,损失惨重,而这一次是可摩尔亲自筹办这个计划,其他没有捞到足够战功小酋长们,自然是不管自己的部队是否合适,一个劲地往这个部队里塞自己的人,也许就是这个微妙的原因,才让训练没有赶上,不过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该打的始终逃不掉。
冬季出行的经验欠缺,所以这一次他们出行,找来了裴珊城的向导,实际上大部分西域人都只是墙头草一般,只要能活下去,其实靠山是谁也无所谓,所以他们也没什么心理障碍就协助了匈奴人,而他们最大的协助,就是滑雪板,不过麻烦的是,习惯了在马背上驰骋他们,似乎对于这种东西需要习惯一下。
如此一来二去,终于造成了一个大家都没有意想到的结局,汉匈双方居然就在大家互相距离三里地的地方各自安营扎寨休息,大雪掩盖了双方的痕迹,却为即将到来的遭遇战埋下伏笔。
三百一十五章 雪域遭遇战(上)
入夜之后,失去了太阳的普照,风雪吹越发强烈,咆哮的北风带着寒意吹袭着匈奴的先遣队。他们才知道看来这个冒险的计划并不好过,于是他们干脆就在这个风雪之夜原地扎营休息。
北风在营帐之外呼啸地吹着,营帐之内匈奴人围在火堆附近御寒,原本在裴珊城过得十分舒坦的他们,对着这个暴风雪,也不由得开始无奈地对发出抱怨“这么大的风雪居然要我们去打汉军的玉门关,当时觉得这一仗肯定很简单,现在想想,真是脑子抽了,估计这风雪都够我们走上好一段路了,对了老哥,你是哪个部落的?”
一旁一个看起来年纪似乎稍微年长几岁的,闷了一口酒“察哈尔部的,上回在疏勒没捞上什么都没捞到,老大气炸了,说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给他带回点成绩,不然他面子挂不上,这不就来了”
另外一旁的一个也是差不多样子“我也是,都是些贵族大老爷们觉得面子过不去,这让我们这些做小的给他们加点面子啊”
“都是苦命人啊”大家不由得相视一笑。
一个年轻的小兵问道“我们这是去偷袭玉门关,可是玉门关的汉军会不会反过来偷袭我们啊?”
一旁的老兵哈哈一笑“他们肯定是想得到,不过做不做就另外一码事了”
“没错,他们要是顶着漫天的风雪,横穿五六百里来偷袭我们,那我们也无话可说啊”一个老兵笑道,看得出他多少懂一点行军知识。“汉军到了冬季就基本不会出城迎战,这几十年来都这样的,所以贵族们才决定冒险一试而已,放心吧,这一路上我们安全得紧,你与其担心汉军,还不如担心其他我能不能过熬过这风雪和祈祷汉军在城头上呼呼大睡”
“不过这漫天的风雪,真的与其担心汉军,还不如担心我们自己”匈奴兵们基本都是抱着这个心态,而且他们现在离裴珊城不远载他们心中,这里还是安全地界,所以除了必要的几个岗哨,匈奴人基本全都在倒头大睡,不以为然。
风雪也延迟了汉军的推进速度,本来打算趁黑再推进一段的路程的高安却被这突然加强的山谷暴风雪延迟了,无可奈何之下,他也只能在这个小山谷的另一头安营扎寨。
命运一战的到来源于这个风雪初停的早上,一夜风吹之后,两军主将都唤醒各自的部队开始继续大家的征途。出发前当然是需要先派探子侦查,这不,一侦查就出大事了。
两边的探子在山谷中同时看见了对方,当下反应“马上回去报告将军!”
而两边的主将也是几乎同时接到信息,但表现却不尽相同。
高安眼珠子不停地打转,不停在脑袋里想着“什么回事,匈奴军居然真的跑出来了,眼下等于目的已经暴露,此处距离裴珊不过一百余里,就算赢了,若是匈奴大军出城也不见得能跑掉”
一旁的副将当即说道“校尉大人,是战是退?”
高安转身走到地图,开始比划着距离,然后问道“现在退,不一定能跑得掉,打完再退,就是百分百逃不掉,你们怎么看?”
另外一个副将突然说道“校尉大人,匈奴人与我们相距如此近,应该是不知我们的虚实,若是这样,不若我们战?”
高安知道这个副将还没说完,当即挥手“说下去”
副将拱手说道“既然他们不知虚实,我们更应该大张旗鼓,装出主力到来,然后击退匈奴人,匈奴人惊恐,必然紧闭城门不出,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从容撤退,待匈奴人回忆起,我们已经跑出二三百里,如此大的风雪,他们如何追?”
高安点了点头“妙计,妙计,诸位意下如何?”
另外一个副将说道“匈奴不知我们虚实,可我们也不知道匈奴人虚实,如此奈何?”
高安细细一想说道“我带三千人主力去正面冲击,报出家父威名,若是匈奴人人不多,待我放出一声响箭,诸君一同随我冲杀然后撤退。如是匈奴主力,我便放出三声响箭,诸君马上撤退,我亲自断后!”
副将一听就急了,咋这些高家的少爷都喜欢把自己往火坑里跳,丢了一个小公子已经够他们心惊肉跳了,再丢一个小公子,这莫说侯爷,夫人发起火来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于是所有副将马上说道“校尉大人不可,校尉大人可是一军主将,岂可如此以身犯险”
高安摇头说道“我四弟尚且悍不畏死,我不过是去报出家父名号,能有多危险?诸君不必说了,本校尉心意已决,眼下我们速度要快,不能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
副将只能拱手说道“我等遵命”
打定主意的汉军马上就奔赴出城,主动往匈奴阵营发起冲击,而此刻匈奴人阵营中也是大吃一惊,“汉军真的来了!汉军真的来了!”一时间谣言四起,汉军反常的行动,让不少人猜测,汉军这是主力部队到来。
匈奴主将可没有想那么多,此处还是裴珊地界,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回报裴珊城“回去告诉大汗,裴珊城外一百里发现汉军,规模未知”,传令兵匆忙离开之后,他的任务就是带着手下的部队去探听这些汉军的虚实,距离如此之近,当然就是直接交战。
营帐之内,突然穿入数支弓箭,营帐外大喊“汉军来袭!汉军来袭!”
匈奴主将赶忙戴好头盔拔出长刀“匈奴的勇士们,随我杀!”
高安挺起长枪冲杀在前,“大汉定远侯高正今日率军来此,你们还不望风而降”不止高安,一旁的亲兵们一起喊道“大汉定远侯高正今日率军来此,你们还不望风而降”。
亲兵极强的战斗力配合着高正的威名,如果说高正的威名,让他们稍微错愕,那么这些亲兵的战斗力则是实打实的强悍,这种感觉,就像是当初在疏勒城一样的感觉!
三百一十六章 雪域遭遇战(下)
“稳住阵营,弓箭手给我射,其余人给我拿盾牌挡住汉军!”旷野之上,大汉步兵的强势突击,匈奴人在没有马匹的支援下的确步战并不强大,但埋藏在血液中的粗犷也为他们的步战增添了几分惊人的效果。
三千人强冲一万人的阵营,一万人的阵营勉强抵挡住,高安咬了咬牙,“果然穿得太多会影响摆动的战斗力,怪不得冬季行军如此少,不过也不要以为我们就这么点本事”说罢高安作为箭头立于中央,运起内力,长长的霸王枪一下子就穿透了匈奴人的木盾,长枪贯穿其胸膛。但高安并没有收回长枪,而是用着这个巨大的人形盾牌,不停地推开匈奴人的防线。一旦防线撕开口子,汉军就可以从这里将匈奴人的阵营冲散。
而匈奴军的主将也是发现了高安这个想法,作为特遣队的领军人,必然是可摩尔的心腹,没有点指挥能力如何能上得了台面?当即他就命令手下的士兵,“中间的马上退下来,两边的人马上绕上去包抄,汉军人少,我们人多!赶快!”匈奴人听到首领如此调度,马上便蹭蹭蹭地开始移动,就像张开双翅的雄鹰,要将高安所部包围击杀。
高安冲在最前,看不到情况如何,但两边的副将却是看得清楚,所以当他们一发现匈奴军有异动,马上就对高安说道“校尉大人,匈奴人打算包围我们,我们人少,堵不住他们啊!”
高安看了看两边,的确如此,但也可以大概看得出匈奴的人数,高安讶异地发现,似乎匈奴的人也并不多啊,转念一想,正是好机会!高安吼道“放响箭!叫友军!”
随从一听,马上放出一支响箭,响箭之声在山谷之中回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高安随即大喊“匈奴人你们中计了!”
匈奴主将则是面色微变,“的确,三千人强冲一万人的阵营,这绝对是一个自杀行为,但若是前计,是诱饵,那么就另当别论!”
果然,后军一声炮响,迎面而来冲出了大量的汉军。高字大旗漫山遍野都是,得到援军的汉军马上振作士气,变阵为箭矢阵,直指匈奴军主将所在。
匈奴军主将失望地摇了摇头“败了败了,没想到汉军居然派出主力来了”
一旁一个身上脏兮兮的前线将领的亲兵来到主将面前“将军,汉军攻势太猛,请求增援”
匈奴军主将点了点头“可以,你马上回去告诉他先顶着,我马上派援军到来!”
那个小兵兴奋地点了点头“是的将军!”说罢便马上跑了回去。
而主将一旁的副将也是一脸奇怪“将军,这……,我们还有兵力吗?”
匈奴军主将摇了摇头“没有”
副将还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哪知道接下来那句话更加震撼“传令我们部落的士兵先向两边移动,装出要增援的样子,然后马上后撤,回到裴珊,这里扛不住了,但最起码我们可以削弱一下其他部落首领的士兵,这样多少也算是给大汗和左贤王一个交代”
副将点了点头,小声说道“小的这就去办”
而主将看着逐渐逼近的高安,也转身走下高台,往裴珊而去。
没有支援的匈奴军很快就被击破,他们千呼万唤的援军没有出现,反而是自己逐渐被漫山遍野来的汉军包围了。“援军呢?援军呢?”一个将领地叫喊道,猛地回头一看,发现原本压阵匈奴军所在的地方早已空空如也,不见匈奴军半个踪影。也就是说,他们已近被抛弃了,他们被当成弃子一般抛弃在这个山谷之中。
而匈奴军的撤退,汉军也是看得清清楚楚,高安随即对懂匈奴语的士兵说道,“告诉匈奴人,投降不杀”,士兵会意,马上大喊“投降不杀”投降不杀的匈奴语随即传遍山谷之中,所剩的匈奴人只有数百人,经历了如此大挫折,他们早已无心再战,纷纷丢下武器。
汉军之中也甚是奇怪,既然可以全歼匈奴人何不行动?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战功,丢了不是很可惜吗?
高安则是拿出一面军旗交到匈奴手里,然后恶狠狠地说道“回去告诉你们大汗,我们大汉军队来了,让他洗干净脖子等我们把!滚!”翻译官于是开始为高安翻译,匈奴士兵们听得很认真,虽然高安的语气很凶狠,但当他们知道他们已经被高安饶了一条性命之后,马上普通跪倒在地,向高安磕头叩谢,然后便一溜烟一般地往裴珊方向跑。
看着匈奴人狼狈而逃的身影,高安想到“父亲的威名和大部队出现,应该可以吓他们一阵子了,只是……四弟”高安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长枪,“明明就在眼前,该死的匈奴人!啧!全军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