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甲神诀-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官碧霄看到阳云汉,双目之射出喜悦光芒。“九幽王”上官幽冥见状,心头一怔,眼流露若有所思之色。
眼看阳云汉披荆斩棘,无人能挡,将要杀到近前,“九幽王”上官幽冥突然运气提息,摆掌拍向周遭。
在他周围点燃火把鏖战的双方骑兵,只觉得火把突然被劲气袭来,一齐熄灭。顿时“九幽王”上官幽冥周围一团漆黑。
阳云汉心一惊,知道要有变故发生,连忙催动“龙驹”宝马,加紧冲了过来。
只听黑夜里,传来“九幽王”上官幽冥呼喝声:“阳云汉,想救上官碧霄,就来我九幽宫一趟。”
待阳云汉拍马赶到之时,周边火把渐次点燃。场唯独不见了“九幽王”上官幽冥和上官碧霄的身影。
余下叛军哪里还是阳云汉,狄青,李超统领大宋铁骑的对,很快被大宋铁骑击败。
祖天觉和王道乙二人眼看师尊逃遁,不敢恋战,正想择逃走,却被阳云汉一人困住。
在阳云汉掌式劲气笼罩之下,二人拼死挣扎。无奈二人武功和阳云汉相差太远,很快被阳云汉生擒活捉。许王赵元僖,吕端,陈载也被狄青和李超擒获。
祖天觉和王道乙二人连忙向阳云汉请求饶命。
阳云汉略一思討,以九幽宫地址相询。祖天觉和王道乙犹豫一番,终于保命要紧,据实相告,换回二人性命,匆匆逃离而去。
宾阳昆仑关外,一场大战落下帷幕。经此一役,许王赵元僖叛乱被彻底平定。叛军最后的一万近卫骑兵被斩杀千,被俘千。狄青所统率的一万铁骑也阵亡五千,仅余一半战力,不可不谓惨胜。
阳云汉委托狄青和李超统领大军押送商王宝藏和许王赵元僖,吕端,陈载,及叛军一行返回东京复命,自己则单人独骑赶往九幽宫。
日临翠壁千峰动,
风卷青松万壑寒。
鸟道极天城郭小,
花香满地洞门闲。
若是没有祖天觉和王道乙二人相告,阳云汉哪里能猜到江湖赫赫威名的九幽宫就藏身在这五狮山上。
阳云汉在山下栓好“龙驹”宝马,独自攀上山顶,见到一汪清泉,毫不犹豫,纵身跃入。
游过片刻,泉水渐深,逐渐不见光亮,阳云汉仍是奋力前游。
又过了片刻,前方再次出现微弱光亮,阳云汉双臂向前伸直分开,加速向侧下方划水。
就在这时,泉水突然翻滚涌动,一个巨型之物破水而来,狠狠扑向阳云汉。
阳云汉武功卓绝,眼神锐利,借着微弱光亮,看清来物是一条巨大蟒蛇。长过六丈,粗过水桶,通体棕褐,体鳞光滑,尾短而粗,看上去极为狰狞恐怖。
寻常人若是在这泉水之底碰到此等怪物,怕是会直接被吓死。但阳云汉可不是寻常人,他不慌不忙在水一个扭身,就要避开那巨大蟒蛇。
这蟒蛇体型虽大,在泉水动作却极为灵活。巨蟒黑色小头一摆,硕大身形瞬间转折,竟是继续缠向阳云汉身躯。
阳云汉心微凛,忙侧身发力蹬水,就要加速避开。可惜泉水下面空间有限,那巨大蟒蛇短粗尾巴突然卷来,正缠住阳云汉双足。
阳云汉心一惊,忙运气调息,想要挣脱巨大蟒蛇缠绕。不过这巨蟒力气惊人,死死缠住阳云汉双足,身体更是缠绕上来。
不过转瞬之间,那巨大蟒蛇死死将阳云汉身躯缠绕住。
阳云汉身躯消失在巨蟒躯干下,且被越挤越小。武功强如阳云汉,也在水底遇到险情。
千钧一发之际,那巨大蟒蛇躯干上突然涌出血水,顿时将泉水底部染红。
巨大蟒蛇受伤吃痛之下,不断摇摆挣扎。不过它挣扎的愈是厉害,躯干上血水涌出的也就越多,泉水底部浸染如墨。
如此良久,巨大蟒蛇突然再也一动不动。阳云汉从巨蟒身下窜出,他正拿着明晃晃的“绕指柔”宝刀。
原来阳云汉被缠住双足后,心知不妙,连忙从腰间抽出“绕指柔”宝刀。在被巨大蟒蛇缠住后,阳云汉运足内力,以“绕指柔”宝刀剖开巨蟒躯干,终于成功脱困而出。
阳云汉奋力游向光亮处。
就在此时,泉水底部突然又是波涛滚滚,又一巨型之物冲向阳云汉。
第二百一十二章 十八地狱
浑浊的泉水,阳云汉勉力看清来物又是一条硕大蟒蛇。最新章节阅读
这条蟒蛇比之先前那条还要大上分,长近八丈,通体漆黑。若是细细查看,它的尾巴比先前那条略微长些。
原来这条硕大蟒蛇是条公蛇,先前那条被阳云汉剖杀的正是它的伴侣。
硕大公蛇察觉到母蛇毙命,暴怒之下,躯干狂扭,急速游向阳云汉。
阳云汉不及破水而出,连忙在水闪身躲避。
无奈硕大公蛇体型太过庞大,横扫阳云汉身躯。
阳云汉避无可避,只得沉向泉水底部。
硕大公蛇躯干虽大,在水动作却极灵活,躯干一个扭动,转向逃向泉水底部的阳云汉。
阳云汉一路沉到泉水底部,有了踏足之地,凝神静候硕大公蛇扑至。
硕大公蛇不过转瞬即至,扭动躯干,卷向阳云汉。
阳云汉不动则已,动如脱兔,突然一跺足,身形在水窜起,恰好避开硕大公蛇躯干,“绕指柔”宝刀却已经脱飞出。
“绕指柔”宝刀在水划过一道曼妙弧线,正刺入硕大公蛇躯干寸之处。
硕大公蛇吃痛之下,转头扑向阳云汉。
阳云汉避让不及,一个侧身,竟是一把搂住硕大公蛇的头颅。
负伤的硕大公蛇在泉水四处乱窜,搅的泉底波涛汹涌,污浊不堪。
阳云汉只是一直死死抱紧硕大公蛇,听凭它在泉底折腾翻滚。
好一阵过去,硕大公蛇终于消停下来,缓缓沉向泉底。
阳云汉这才松开双臂,游到蛇身寸处,一把拔出“绕指柔”宝刀,转身朝光亮处游去。
待靠近光亮处后,阳云汉破水而出,见自己已经身居在一处硕大的山洞之内。
阳云汉顺着山洞向内走去,边走边运功将衣襟蒸发干爽。没过多久,前方突然传来水流之声。
阳云汉凝神看去,见山洞内出现一座石桥,桥宽仅九尺许,两侧护以雕花石栏,桥面略呈弧形,用青石铺砌,两端各有五级踏道。
桥下是个石池,池血流成河,内里虫蛇满布。最奇的是,这血河还是流动的,愈发波涛翻滚,腥风扑面。
阳云汉猜出眼前的是奈何桥和血河池,不慌不忙收起“绕指柔”宝刀,缓步上桥。
阳云汉踏过五级台阶,刚迈上桥面,突然从桥两旁窜出无数的血色蛤蟆,通体红色,身上更是遍布血红色疙瘩水泡,在长明灯照耀下,看上去阴森无比。
这些血色蛤蟆跳跃着飞扑向阳云汉。
阳云汉心知这些血色蛤蟆必定身有剧毒,虽然他曾身万蛇之王剧毒,早已是百毒不侵,可也不敢让这些血色蛤蟆近身。
阳云汉运气调息,晃动双掌由圆入方,圆则杌棿,方为吝啬,内圆外方,一气呵成嵌套而出,正是使出了“龙甲神诀”之“天圆地方”招式。
顿时一股令人无法抗衡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扫向飞来的血色蛤蟆。
这些血色蛤蟆四散飞开之际,竟是凌空爆裂,顿时一股股血腥气弥漫桥面。
以阳云汉武功之强,血腥气飘入他的鼻息,也令他感到微微有些头晕目眩。
阳云汉心凛然,忙屏气凝息,不再吸入血腥气。接着他运气调息,就想闪身冲下奈何桥。
恰在此时,石制奈何桥竟骤然垮塌。阳云汉身形坠落,跌向血河池。池满是虫蛇毒物,腥气冲天,若是跌入其,恐怕再难以独善其身。
眼看阳云汉就要坠入血河池内,他突然晃动掌,使出“龙甲神诀”之“天覆式”,掌刀划极致之圆,好似灵动日月一般,运动变化,强烈劲气喷薄而出,正轰在血河池。
池各色毒物混杂这血水飞溅而起,借着这股反挫之力,阳云汉身形骤然拔起,飘向岸边。
眼看阳云汉就要来到岸边,血河池突然再次窜出无数的血色蛤蟆,飞扑向阳云汉。
身在空无处借力的阳云汉此时已然将“绕指柔”宝刀取到,内力周流运转,宝刀忽如雄鹰般刚暴凶狠,忽如雨燕般迅疾无比,忽如麻雀般轻盈灵巧,仿佛幻化成无数的鸟儿环绕住阳云汉周遭。
阳云汉使出“龙甲神诀”之“鸟翔式”。
血色蛤蟆好似碰到一股无形的墙,被砍成一个个令人作呕的血疙瘩,在他身体周遭纷纷坠落。
阳云汉飘然落到奈何桥另外一侧。
好不容易渡过奈何桥的阳云汉未做丝毫逗留,继续向山洞内进发。
又走了一段,阳云汉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一个巨大深坑。深坑内倒悬着一座巨塔。这座巨塔塔基连接在山体上,逐渐向下,延展向深坑内。
阳云汉细细一数,发现这座巨塔不多不少正好有十八层。
阳云汉再凝神看去,赫然发现这座巨塔的塔身周围倒挂满巨型蝙蝠。
这些蝙蝠每个体型皆大过人体,从脖子直到尾部均长着大而薄的滑翔膜,面似狐猴,形状可怖。
阳云汉步履虽轻,却还是惊动了这些巨型蝙蝠。
顿时巨型蝙蝠们展开双翅,从十八层巨塔上飞起,冲向阳云汉。
成千上万只巨型蝙蝠铺天盖地飞来,声势骇人听闻,以阳云汉定力,心也是凛然。
巨型蝙蝠群转瞬即至,阳云汉不再留,舞动“绕指柔”宝刀,使出“龙甲神诀”之“云垂式”。
阳云汉身形波谲云诡,变幻莫测之际,“绕指柔”宝刀犹如云能晦异,有形不滞,实实挨挨,遮星蔽月,又好似云附於天,无形随风,虚虚空空,瞬息天地,飞斩来袭的巨型蝙蝠。
巨型蝙蝠纷纷刀坠落,血洒当场。
这些巨型蝙蝠们好似有灵性一般,知道同伴攻势受挫,竟在空快速变换飞行方位,有的忽上忽下,有的圆形转弯,竟不再直直冲向阳云汉。
阳云汉见状,身法又变,使出“龙甲神诀”之“风扬式”,身形忽而云淡风轻,忽而风卷残云,长刀或如猎蕙微风,去来无迹,或如长风破浪,动息有情,砍向来袭巨型蝙蝠。
巨型蝙蝠身法虽然诡异,可依然难以逃脱阳云汉人刀合一的“风扬式”招式,接连不断刀毙命。
不过巨型蝙蝠数量众多,死了一批,又有一批扑至,前仆后继,绵绵不绝。
阳云汉全力展开“龙甲神诀”之“风扬式”,或身如柳絮随风摆,或大风起兮云飞扬,一轻一重,一疾一缓,一有一无,一虚一实之间,招式变化多端,妙到极处。
来袭巨型蝙蝠继续不断死在他的刀下,很快在他四周堆积成丘,淹没了阳云汉膝盖。
可是巨型蝙蝠数量实在太多,杀不甚杀。阳云汉心知若是一直如此下去,只怕这些巨型蝙蝠还未杀尽,自己已经内力枯竭而亡。
想到这里,阳云汉又是一刀扫出,人突然弯腰扑倒,滚入一个死亡的巨型蝙蝠身下。
成千上万只巨型蝙蝠突然失去敌踪,顿时在空乱舞,飞腾良久后,方才纷纷飞回十八层巨塔,倒挂其上。
藏身巨型蝙蝠尸体下的阳云汉不敢再正面捋这些巨型蝙蝠们的锋芒,待巨型蝙蝠退去后,阳云汉方才缓缓钻出,身法轻柔之极,唯恐再惊动这些巨型蝙蝠。
起身之后的阳云汉静静站在原地运气调息,待内力功法重新恢复到巅峰状态后。阳云汉方才屏气凝息,轻轻向十八层巨塔迈出一步。
这一步,阳云汉将轻身功夫使到极致,未带起丝毫风吹草动。
看到十八层巨塔上倒挂的巨型蝙蝠们毫无动静,阳云汉方才喘了口气,再次运气调息,又向前缓缓迈出一步。
如此这般,待阳云汉踏入巨塔之时,浑身衣襟竟都已经湿透,不亚于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
阳云汉细细打量这巨塔,见塔内四壁点燃着昏暗的长明灯,塔内空空荡荡的,不见任何异物。
阳云汉寻到台阶,拾级而下。
下了一层又一层,不知不觉来到第十层。此时整层巨塔内,只余了一盏长明灯,光线昏暗之极。
阳云汉正待迈步走向第十八层,突然那长明灯灯芯无风自动,闪烁了下,竟是骤然熄灭。
顿时巨塔内陷入一片漆黑。
阳云汉心一惊,忙从怀取出火折子,想要吹燃。没想到火折子前番在泉水早已浸湿,此刻依旧未曾干透,竟是无法点燃。
阳云汉想了一想,依照记忆,摸索到台阶处,一步一步走进第十八层巨塔内。
第十八层巨塔依旧是漆黑一片,阳云汉正待迈步而行,冷不妨一个人低沉的声音传来:“阳云汉,你胆子够大,竟真的寻到九幽宫来了。”
阳云汉听出说话的正是“九幽王”上官幽冥,忙反问道:“上官碧霄在哪里?九幽王你快放了她。”
说罢,阳云汉又待迈步而行。
“九幽王”上官幽冥却幽幽说道:“阳云汉,你前方就是万丈深渊,若再敢迈前一步,将死无葬身之地。”
听到这话,阳云汉突然觉得一阵阴风自脚下升起,吹拂到自己面庞,身前脚下好似真的有一道万丈深渊般。不知不觉,阳云汉止住身形。
“九幽王”上官幽冥阴森一笑:“阳云汉,你真的以为脚下是万丈深渊么?你错了,其实你脚下埋着油锅炼狱。你若是再踏前一步,就会跌入油锅之,将会死的体无完肤,惨不忍睹。”
阳云汉只感到身前阴风消失无踪,反倒是吹来一股热浪,身前好似真的埋了一口油锅一般。
“九幽王”上官幽冥仿佛看透了阳云汉心思,哈哈一笑:“阳云汉,你怕了么?不敢往前再走一步么?其实……”
说到这里,“九幽王”上官幽冥故意顿了一顿:“你身前根本不是什么油锅炼狱,而是我九幽宫最厉害的刀山血池。你经过了奈何桥和血河池,那里和这里比起来,只不过小巫见大巫。这刀山血池的毒物是血河池里的百倍,更是遍布尖刀利刃,跌入其,将死无葬身之地。”
听到这番话,阳云汉感觉鼻息好似闻到了浓浓的腥味,脑海不由自主浮现奈何桥下,血河池里的恐怖情形。
“九幽王”上官幽冥的声音再次飘来:“阳云汉,你还是掉头回去吧,这十八层地狱不是你能闯得过的地方。”
此刻阳云汉眼前漆黑一片。
在这十八层巨塔内,根本无需布置任何关,黑暗就是最好的关,而想象就是关最厉害的武器。
想象出的各种情景投射到脑海,恐惧自然而然从心底升起。
“九幽王”上官幽冥确信没有人能打败这种恐惧,他在黑暗静静等待阳云汉退去。
只听阳云汉缓缓开口说道:“就算前面是万丈深渊,或是油锅炼狱,又或是刀山血池,我都要走过去,因为我要救下上官碧霄。”
话音未落,阳云汉已经举步前行。
就在这时,长明灯突然亮起,照的十八层巨塔内一片通明。
在阳云汉身前即没有万丈深渊,也没有油锅炼狱和刀山血池。这十八层巨塔内和前面十层毫无区别,只是空空荡荡的一间大石屋而已。
不过在石屋另外一端,却安放着个巨大的石座。居那个最大的石座上端坐着脸色苍白,不见丝毫血色的“九幽王”上官幽冥。
左边石座是空的,右边石座上端坐一人。双目之闪着盈盈泪光,正一瞬不瞬死死盯着阳云汉,可不正是上官碧霄么。不过她显然穴道被封,身不能动,口不能言。
“九幽王”上官幽冥也双目凝视阳云汉,颌首说道:“阳云汉,看来你对上官碧霄用情极深啊。”
阳云汉闻言昂首回道:“我与上官碧霄早已结为异性兄妹,妹妹有事,哥哥岂能坐视不理。”
听到这番话,“九幽王”上官幽冥鼻息冷哼一声:“你们之间只有兄妹之情么?”
说着话,“九幽王”上官幽冥突然从石座旁抽出一柄宝剑,横剑举到上官碧霄咽喉处:“阳云汉,你若是喜欢上官碧霄,就娶了她。若是你不喜欢她,我替了杀了她如何?”
阳云汉听到“九幽王”上官幽冥言语突兀,心惊诧,摇头回道:“兄妹之间如何能够婚娶?”
“九幽王”上官幽冥冷哼一声:“阳云汉,上官碧霄如今在我。我给你的两条路你必须选择一个,或者娶她,或者我替你杀了她。若是你真不愿抉择,我也一样一剑刺死她。”
“九幽王”上官幽冥说到这里,脸上浮现残酷笑容,宝剑向前送了分毫,顿时刺破上官碧霄肌肤,渗出血来。
阳云汉心惊慌,忙喝道:“九幽王,住。”
“九幽王”上官幽冥闻言,停住宝剑。
阳云汉凝眉思索半晌,脸上终于浮现决然之色:“我愿意娶上官碧霄,九幽王你快放了她。”
上官碧霄听到阳云汉回话,脸上浮现惊喜之色,可旋即脸上闪现痛苦不堪之色。
“九幽王”上官幽冥见状,显然吃了一惊,宝剑离开上官碧霄咽喉,以剑背拍在上官碧霄肩膀,转瞬间冲开上官碧霄全身被封穴道。
上官碧霄穴道得解,用捂住胸口,脸上痛苦之色更甚。
阳云汉见状,吃惊问道:“妹妹,你的金蚕蛊毒还没有痊愈么?”
上官碧霄勉力点头。
阳云汉着急道:“妹妹,徐神医说过,有那万年雪参相助,可以将你彻底治愈。可为何如今你还在受金蚕蛊毒之苦呢?”
上官碧霄闻言,用力揉了揉心口,强忍住痛苦道:“那万年雪参何其珍贵,我打算将它留给梦溪和诸葛掌门。江湖波云诡谲,以他们的武功还不足以应对啊。”
听到这番话,阳云汉心头泛苦:“妹妹,你怎么这么傻呢?这万年雪参你不服用的话,但凡有情六欲,都会心如刀绞,实在是生不如死啊。”
上官碧霄此时已经痛的说不出话来。
“九幽王”上官幽冥听到阳云汉一席话,却吃了一惊:“阳云汉,你说什么?有情六欲,都会心如刀绞?”
阳云汉满脸颓然之色:“九幽王,你问来又有何用?”
“九幽王”上官幽冥脸上突然浮现落寞之色:“上官碧霄是我的孙女,你说我问来何用?”
此言一出,阳云汉心头大震。
第二百一十三章 圣道古剑
“九幽王”上官幽冥放下宝剑,缓缓从石座上站起,走到上官碧霄身边,伸按在上官碧霄肩头,运功渡了过去,助上官碧霄对抗金蚕蛊毒之患。
上官碧霄脸上痛苦之色稍缓。
阳云汉追问道:“九幽王,你说你是上官妹妹的爷爷?”
“九幽王”上官幽冥神色凝重,冷哼一声,将当年情形缓缓道来。
原来四十年前,十八岁的“九幽君”上官幽诞被父亲“九幽王”上官幽冥逼迫,在九幽宫娶了自家表妹为妻。
“九幽王”上官幽冥对这个外甥女自小喜爱有加,故而特意指定给“九幽君”上官幽诞为妻。可惜“九幽君”上官幽诞对这个表妹毫无感情,新婚之夜竟偷偷离开九幽宫,开始独自闯荡江湖。
在江湖飘荡的“九幽君”上官幽诞无意遇到了峨眉派女弟子凤飘飘,二人互生情愫。好一番恩怨纠葛后,二人结为夫妻。
从此“九幽君”上官幽诞更加不愿返回九幽宫。
“九幽君”上官幽诞和凤飘飘二人在一起十年,共生了个孩子,正是上官福熙,上官一鹤和上官碧霄。
二人在一起的这十年,躲避了九幽宫十年搜寻,可终于还是被“九幽王”上官幽冥追近。
万般无奈之下,凤飘飘只得将十岁的上官福熙,八岁的上官一鹤和刚满一岁的上官碧霄个孩子送到峨眉山,交由峨眉派收养。
“九幽君”上官幽诞和凤飘飘二人则离开巴蜀,一路北逃。
二人终究还是被“九幽王”上官幽冥追到。
得知“九幽君”上官幽诞再次娶妻,“九幽王”上官幽冥盛怒之下,出击杀凤飘飘,并将“九幽君”上官幽诞强行带回九幽宫。
只是没想到“九幽君”上官幽诞回到九幽宫之际,他的原配妻子多年思念成疾,早已病入膏肓,见他返回,高兴之余竟是一命归西。
“九幽君”上官幽诞此时方才心生愧疚,勉强留在九幽宫。不过他对父亲“九幽王”上官幽冥心生怨恨,所有时间都花在了修炼武功上,十年之内武功竟是突飞猛进,初窥超一流高境界。
恰在此时楚王作乱,“九幽王”上官幽冥命“九幽君”上官幽诞重出江湖相助,没想到“九幽君”上官幽诞却不幸遭遇强敌。
身负重伤的“九幽君”上官幽诞临死前将商王宝藏图交给永兴镖局,又匆匆写下遗书,交代自己有个子女,分别名叫上官福熙,上官一鹤和上官碧霄,并写到人右肩都有红色胎记。可惜“九幽君”上官幽诞未及写到人在峨眉山修炼就已经殒命。
“九幽王”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