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墓探-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这是什么意思?”我心里知道,我们这就算是拿到了赦免,但是这种赦免来的太突然,让我毫无心理准备。
“事实上,是我们研究院也有一个重大发现,这个东西,你一定见过吧?”沈爷爷拿出来一张纸,看起来像是一张图纸,我接过来一看,就愣住了,那上面画的分明就是我最之前找到的那一截青铜钥匙,我正在犹豫要不要编个什么样的谎话遮掩过去,又觉得不妥,沈爷爷这样直接的拿着一张图纸找到我,一定是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正当我在心里纠结的时候,一个声音在门外响起。
“我们隗家的东西,你也打起了注意,你的手伸的可是够长的了。”这个声音就像是我的救星一样,我一激动从床上下来站在了地上,然后就看见姥姥走了进来。我看见姥姥今天甚至没有拿拐杖,面色红润,说话底气十足,心里也放心了。我偷偷的使用了阴阳术,但是没有看到冯妈,也没有看到蓟子洋,我心里难免有点失落,又有一点隐隐的担忧,不知道为什么,上次和冯妈对话之后,我总是觉得怪怪的,总觉得冯妈好像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一样。姥姥看我站在地上,脸色立马就变得难看起来。
“伤的还是不够重,还能在地上站着。”我赶紧躺回床上,姥姥严肃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沈爷爷,“姓沈的,我外孙女儿现在这个样子,什么学习,什么深造,在我看来都是屁话,我现在就要给她办理转院,我们回上海去了。”
“是,是,是,还是养好身子最重要。”沈爷爷竟然和云爷爷一样,言听计从。
“可是就算要办理转院,也不急在一时吧?”云爷爷说。
“我说现在就是现在。”姥姥不容置疑的说,她又看了看我,“好好歇着,办好了我派人来接你。”姥姥说完就转身走出了病房,临走到门口的时候,她又转过身跟沈爷爷和云爷爷说了一句,“不过这次阴阴的事儿,还是要多谢你们了。”
“哎,别着急走啊,我知道了,现在就办啊,现在就办。”云爷爷追在姥姥身后,让我觉得很好笑。
“我也先走了,阴阴,咱们以后在一起学习研究的时间还长着呢,咱们到时候上海见。”沈爷爷说。
“沈爷爷,这次的事儿……”我不知道要怎么说,心里总还是有些忐忑。
“放心吧阴阴,这次的事情涉及到外籍势力,非常的复杂,上面决定这样低调处理,一方面为了保护国家文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你们都没有事儿,实在是万幸。这件事儿之后,我们会详细制定一个方案,来研究研究,这个。”沈爷爷扬了扬手里的图纸,笑着走了出去。
“阴阴,是不是说,咱们没事儿了?上面没有追究?咱们还可以继续冒险?”大哲兴奋的说。
我弱弱的点了点头。
“太好了,我把这个喜讯告诉大家去。”大哲说着跑了出去。
“隗小姐,我再给你倒杯水吧。”我都忘记了,护士长还在屋里。
“不用了,您也先去忙吧,我想,一个人待会儿。”我说,护士长什么也没有问,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我躺在床上,大脑一片空白,只是呆呆的看着天花板。现在快到中午了,阳光正好,病房的墙壁被映照的非常的明亮,但是和这些截然相反我的心里却是阴云密布。最近发生的事情实在是让我应接不暇。山东古墓的事情还没有彻底查清楚,又来了一个公主坟,不仅如此,公主坟里竟然还有皇家的宝藏,这种只在传闻逸事中听说的事情,一旦成真,让人一时难以接受。现在古墓已毁,宝藏已埋,又牵扯上了日本人。还有那个姜冰冰,究竟是什么来历?!我越想越是觉得头痛,把自己埋在枕头里,恨不得立刻逃离这里,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抛诸脑后。
就这样想着,我竟然真的觉得特别的困,慢慢的意识也变得模糊起来,有可能是一直担心自己这次的过失的惩处问题,现在一旦知道逃过一劫,心里难免有些放松了下来,所以这一觉睡得也还算是踏实,估计等我睡醒了,我的转院手续也快办好了吧。
把我吵醒的是窗户外面刮起的风声,不知为什么好像突然起了大风,我正想喊护士长来关关窗户,又一想,这个医院没有呼叫铃,索性任由风继续吹,盖了盖被子又打算再睡一会儿。突然想到转院的事情,我一个激灵醒了过来,却发现,不对,这不是我的病房。
房间的朝向,屋子的摆设,窗帘的颜色,家具的规格,这并不是换了一间房间那么简单,我根本就不在之前的那家医院里,这里……这里……是我上海的公寓啊。太久没有回来,竟然忘记了自己房间的样子,实在是惭愧。还有一点我很恼火的就是,我不知道是怎么被送回来的,那么长的距离,我竟然毫无感觉,我甚至都没有问过那个护士长的名字。我无力的躺在床上,突然一个声音在屋子的角落里传来。
“你醒了。”蓟子洋微微笑着说。
“是你搞得鬼?”我生气得问。
“不完全是,我只是帮你睡了一觉,你太累了,需要休息,现在有没有感觉好点?”蓟子洋难得温柔。
“还好,我没什么事儿,就算我有点累,你也用不着让我睡了整整一天吧。”我生气的说。
“不是一天而是三天三夜。”蓟子洋说。
“三天?!你是说我睡了三天?!”我惊讶的说。
“没错,我的法术只是帮助你安神,真正睡了三天的是你自己。”蓟子洋漫不经心的说,“既然你醒了,去客厅吧,你姥姥在等你。”
第二百九十八章 释惑(上)
姥姥坐在客厅里等我,她今天的气色不错,整个人很精神,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王娜姐一如既往的在厨房忙碌着,可能因为姥姥来了,王娜姐办事儿格外的小心谨慎,我看到姥姥面前还放着一份蛋挞,知道我从卧室里出来,姥姥拍了拍沙发,示意我坐在她的旁边,我坐了下来,她把面前的蛋挞推到我这边。
“手艺不错,给你留的。”姥姥说,她向来说话言简意赅,这样说话就已经是相当和蔼了。
“姥姥,我……”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想要问姥姥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但是真正机会摆在了面前我又不知道要如何问,要问什么了。
“你不用多说了,有些事情,现在还不是你应该知道的时候,等时机成熟了,自然就告诉你了,你就把你们这次的经历原原本本的告诉我,不要有丝毫的遗漏。”姥姥说。
我点了点头,开始给姥姥解释前因后果。
之前的北京京西的公主坟里面的情况姥姥已经全都知道了,我提到在日月鉴上面看到了隗氏的鬼文。“姥姥,那个日月鉴到底有什么用处?为什么会有我们隗氏家族才能看得懂的鬼文在上面?”我问。
“我也并不清楚,我们隗氏家族的鬼文,也算得上是博大精深,这种鬼文是什么时候被发明出来的,又是哪位家族里面的长辈学会的,我们都无从知晓,你也看出来了,我们家族的鬼文,有两种特别之处,一是原料,鬼文是用鬼骨磨成的米分写下的文字,所以常人才看不到;二是书写手法,虽然鬼文我们人类也能看得懂。但是鬼文大多都是繁体字。留下这鬼文的人,必然是我们家族的先辈,至于原因我也无从知晓。至于日月鉴,世人都以为日月鉴是两面可以相互吸引的铜镜。是古代人用来判定方位,其实这只是常人眼中看到的俗套的作用,根本就是对日月鉴的亵渎。日月鉴之所以能够相互吸引,引路定位,是因为如果将日月鉴两面合二为一。就能够开启阴阳两界的连通之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鬼门。鬼门开,天下乱,自古为了防止日月鉴两面重逢,古人使用过很多方法,甚至不惜为此大动干戈,兵戎相向,渐渐的关于日月鉴的流传就变成了定位之说,再也没有人知道这个公用了。”姥姥说。
“那姥姥,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我问。
“咱们家的书房里面有一个竹编的筐子。你还记得么?”姥姥问。
“当然记得。”在姥姥的书房里有一个四四方方的筐子,有点像是现在超市里面卖的收纳箱,不过这个筐子是竹条编的,看上去特别的破旧,从来都是放在书架的最上面,我小的时候总是好奇那是什么。姥姥的收藏品位向来非常人可比,唯有这个破破烂烂的竹编筐子,看着特别的碍眼,和整个书房的装修风格显得格格不入。
“那个竹筐子恐怕是我们隗家和我们祖上唯一的联系,我们家祖上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东西。保存到现在的也就只有这么一个竹筐,里面收藏了一部分我们隗家的典籍,不过全都是残卷,你手里的那本《奇珍集》残本。也是出自那个筐子,只不过我看里面没有什么特别的记载,写的不过是一些奇珍异事,我才没有收回。”姥姥说。
“您是说,我手里的那本《奇珍集》只是一本残卷?”我问。
“是啊,你手里的那本是上卷。记载的大多是奇珍异兽,《奇珍集》还有一个下卷,记载的全都是奇门秘术。”姥姥说,我心里那个郁闷啊,奇门秘术,要是能让我学了该有多好,怎么偏偏到了我手里,就只剩下一本奇珍异兽了。
“姥姥,那也就是说你看过这个《奇珍集》的下卷了?那这个下卷现在在哪里啊?”我问。
姥姥沉默了一下,她看了我一眼,眼神竟然出奇的复杂,“遗失了,多次搬家,所以遗失了。”姥姥轻描淡写的说。
对于姥姥的说法,我是不信的,不过我从小就不敢忤逆姥姥,所以只能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但是我心里默默想的却是,找个机会一定要回去找机会翻翻那个筐子,看看那本下卷还在不在里面。
“我说了已经遗失了,就算你回去找,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姥姥看穿了我的小心思,让我很是郁闷,“不过……”姥姥又说。
“姥姥,您说不过……什么?”我满怀期待的说。
“这《奇珍集》是咱们隗氏的先辈创作的,因此里面记录的奇珍异宝,奇门秘术也全都是真实存在的,这次你们侥幸逃过一劫,还能够进入考古研究所学习,是非常难得,我相信不久之后,你还会见识到更多的《奇珍集》上面记载的奇珍异宝。《奇珍集》的下卷遗失了,上面记载的奇门秘术也是一并遗失了,不过上面记载的很多秘术都异常凶险,而且如非体质特异之人是没有办法学习的,所以就算你想学,我也是不会应允的,就连我自己也都没有学习过上面的秘术。不过,有一些秘术,并没有什么危害,也不是用来害人的,学习了之后还会对人有益,甚至有利于人在危机的情况之下,用来逃命。这些秘术趁着我还没有完全忘光,我把她传授给你,反正你要修养身子,去考古研究所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光是批复和调动手续就要办上好些日子,这段时间,你就跟我去一个地方,闭关。”
“闭关?!”这个词汇听着倒像是修仙小说里面的对话,不过既然姥姥要这么说,我也没有怨言,“那姥姥,那个竹编的筐子……”我小心翼翼的说。
“你现在别想那个,反正隗家的一切早晚都是要传给你的,等我百年之后,自然都是你的。”姥姥面有愠色,显然是不高兴了。
“别了,姥姥,比起那个筐子,我还是希望你永远都没事儿,健健康康的,陪着我。”我撒娇的说,一边说一边挽着姥姥的胳膊。
“傻瓜,我陪着你,谁去陪你姥爷?人,总有一死的。”姥姥说这话的语气异常的温柔,倒是让我觉得有些不适应。
“对了姥姥,我给你看点东西。”我说着冲进了卧室,拿起我从不离身的腰包,又折了回来。
“这么大个人,还冒冒失失的,都已经是当家了,还一点不稳重,手里拿的什么?”姥姥又开始责备我。
“姥姥你看。”我把收罗来的宝物一一拿了出来。“这个是鲲的鳞片。”我把那枚五光十色的鳞片递到姥姥面前,顺便把我和鲲还有穷奇的事情跟姥姥说了一遍,姥姥最然嘴上没有说,但是眼神里满是惊讶。
“你这小鬼,倒是有些福气,你知道这鲲的鳞片有什么作用么?”姥姥问,我摇了摇头,事实上回来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研究过这个鳞片了,现在再看这个鳞片,它微微的发着光,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我一个巴掌那么大,看上去有一点像是特别的大的扇贝的壳。“我演示给你看。”姥姥说着拿起桌子上的水果刀,在自己的手背上划了一刀,血瞬间就流了出来。
“姥姥!”我简直被吓坏了,大叫了一声,王娜姐闻声也从厨房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正在擦洗的碗碟。
“不碍事的,不要大惊小怪。”姥姥说着拿起鲲的鳞片,从最边缘的地方,刮下来了一小点,均匀的撒在伤口上,奇迹出现了,那道很深的伤口,竟然奇迹般的愈合了。
“姥姥……这……实在是……”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
“不可思议是吧。”姥姥说,“你仔细看看这片鳞片上面是不是有月牙的形状?”姥姥问。
我之前看的并不仔细,只觉得颜色亮丽倒是挺好看的,经姥姥这么一说,我又仔细看了看,果然那个鳞片上面有一些月牙形状的突起,用手摸的时候,感觉的更加明显。
“还真的是有月牙一样的形状,姥姥,这是怎么回事?”我问。
“鲲属于鱼类,可以化作鸟,化作鸟的时候又叫做鹏,常年居于极北之地,不过那也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究竟有没有咱们人类,都未可知。存在了这么多年,这家伙多少也有了一些造化。”姥姥语重心长的说。
“姥姥,你说的造化指的是?”我问。
“自古有很多的传说,有关于鱼龙的,也有关于龙鱼的,也有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再加上神话里大都认为海里的统领就是龙王,所以说,鱼和龙按照这样的推算必然是同一脉系之后慢慢演化的,从鱼变成龙需要多少年我没有概念,不过这个鲲已经存在了这许多年,想必已经是一个似龙非龙,似鱼非鱼的存在了。”
“姥姥,你是说,鲲,其实已经修成了,龙?!”我问。
“是或者不是又有什么重要,现在这世间都是人类当道,就算他真的已经修成了真龙,恐怕也不会愿意暴露身份的,暴露身份才是最大的危险。”
“那这就不是鱼鳞了,而是……龙鳞?”我恍然大悟。
“没错,而且并不是一般的龙鳞,这是一片,逆鳞。”
第二百九十九章 释惑(下)
“逆鳞?”恕我孤陋寡闻,这个逆鳞虽然经常见到,但是你若是要我好好的解释它的意思,我却也是一知半解。
“相传龙的脖子下面有一块巴掌大小的鳞片,呈现月牙的形状,就被俗称为逆鳞。据说,龙全身的血液都会从心脏涌出,在这片鳞片上流过,然后再分散在全身的每一处血管。逆鳞是龙全身最敏感脆弱的地方,就算是特别温顺的龙,一旦被触碰到了逆鳞,也会散发出无限的龙威,逆鳞就是龙族的底线。有道是龙有逆鳞,触之必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姥姥解释说,“虽然我没有见过龙,但是这块鳞片与相传的描述如此接近,恐怕八九不离十了。”
“没想到鲲已经走了这样的境界,我还一直以为他只是穷奇身边的一个仆从呢。可是如今他把逆鳞给了我,那他岂不是很危险?”我说。
“逆鳞虽是龙族的底线,但是并不是他们的命门,我也尚且不知道龙是不是有命门。他把逆鳞给你,是在暗示你,已经将自己的底线交托给你,也就是说,对于你,他将没有底线可言。你收好这东西吧,日后若是用的上鲲的时候,我相信他一定会有求必应的。”姥姥的语气还挺欣慰,看来我终于也在姥姥面前有了一点可以夸赞的事情。
“姥姥,这个还是给你吧,万一以后我不在你身边,说不定你能用的上。”我说。
“傻丫头,你以为这是电视剧呢,我遇到危险就要召唤神龙?这样的物件都不是凡间俗物,所以使用的方法也是要看机缘的。鲲把它交给你,那便是认定了你,你把收好吧,相信以后必然会派上用场。你是什么时候得到这龙鳞的,之前你没有提过。”姥姥说。
“出了古墓之后,我检查随身的物品才看到这个。可是我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我背包里的了。”姥姥点了点头,坚持不肯收下,没有办法,我只好把龙鳞收了起来。
“对了。姥姥,要不是你留着这个吧。”我突然想起了穷奇给我的五色石楠草,刚才只顾着跟姥姥说经过,但是忘了提这个,顺手把它拿了出来。
“这是……五色石楠草?”姥姥惊讶的说。“你怎么会有这个的?”
我刚才只是寥寥的一句魂飞魄散就概括了穷奇的死,现在终于能够原原本本的说了,我把来龙去脉说的非常的清楚,姥姥听完了却是眉头紧皱。“怎么了姥姥,有什么不妥么?”我问。
“这草……我也不知道是留还是不留……”姥姥为难的说。
“姥姥,听说这个草是什么药引子,混合了特别的配方之后,就可以制成长生不老药,是这样么?”我问,姥姥点了点头。
“据说上古有三种神草。都是聚集了天地间的灵动之气才长成的,无根无茎,无水无土,也可活,说的就是七色堇,五彩草和水晶兰。”
“七色堇?!”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七色花的故事,还有那个胡乱许愿的小女孩,姥姥仿佛又看穿了我的心思,轻轻摇摇头。
“这七色堇,据说是上古女娲大神的七色裙摆。在天池沐浴的时候,放在旁边的裙摆吸收天地灵气,竟然幻化成了一棵七彩仙草。女娲沐浴回来,找不见裙摆。却看见了这株七色的仙草,立刻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说,你既是与这里就留在这里吧。之后女娲就走了,留下了七色仙草生长在天界的天池之旁。”姥姥说。
“姥姥,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就好像你都经历过了一样?”我说。
“在咱们家族留下的残卷中,有一册里面详细的介绍了这三种仙草的由来,还配了图样。”姥姥说。
“原来是这样。”我若有所思。
“水晶兰是冥界阎王的女儿所化,那女子出生在冥界,骨骼惊奇,样貌不凡。”姥姥说的时候,我就在脑海中嘀咕,骨骼惊奇,样貌不凡,也就是,丑,是吧。“不过她有一副菩萨心肠,人界遭逢瘟疫,她天生就是仙体,就是剔肉剥骨,用自己的肉身拯救了一众人类。最后没有肉体的她,元神变成了一块水晶,潜回冥界,扎根土里,最终孕育了这棵水晶兰花。”
“好伟大啊。”我感慨说,“那这个五色石楠草呢,又有什么故事?”我问。
“五彩草,是黄帝送给嫘祖的定情信物。有一次黄帝出巡,遇见一个正在采摘桑叶的女子,身边还有正在养着的桑蚕,那女子穿着光滑的物质做的衣裳,黄帝很是新奇,于是问那女子原有。她说这是养了蚕,蚕吐丝,再抽丝制作的衣服,黄帝很高兴,那个时候,人类还是穿着树叶和毛皮,活着衣不蔽体的生活,于是黄帝想要娶嫘祖为妻,让她教授人们养蚕制衣的方法。嫘祖应允,但是她要一件信物。黄帝并没有带什么可以当信物的东西在身边,他看到周围地上有五彩的土,就每一样都收集了一点,然后造出一棵有五片叶子,每片叶子颜色各不相同的五彩草,送给嫘祖做了信物。在很早的时候,五彩草也是可以种植的,可是慢慢的人心的贪欲开始显露,五彩草价值连城,又有很高的药用功效,为了这一棵草部落之间大打出手。于是女娲毁了所有的五彩草,只留了一颗种子,可能就像你说的,众神仙逝之前,这种子被种在了穷奇的背上。”姥姥说。
“那您刚才说,留还是不留是什么意思?”我问。
“这个五色石楠草,虽然是仙药,但是和七彩堇,水晶兰不同,它生长在人界,人类根本不知道仙界和冥界在何处,所以这是他们唯一可以得到的仙药,为着长生不老,多少人死于非命。所以这棵草承载的戾气太重,就像是你说的穷奇有两面性一样,也不知道你带着它是凶还是吉。”
“先不管他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对了,姥姥,其实我一直想问,咱们家的这些卷宗,都是谁写的?”我问。
“咱们隗家从来不相信任何学术道义,我们只相信自己。这世间的事我们已经知道的太多了,早就不是任何学术道义可以解释的,所以我们家族的卷宗,书籍,全都是自己家族的人时代编写的,只是到了我们这个时候,早就遗失了家族卷宗编写的规则,已经没有人知道还要写什么了。”姥姥回答。
“既然这些卷宗,残卷,书籍都是咱们家的先辈写的,那么他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姥姥,我这一路探险过来,一直都在听说,下仙一族姒氏的事情,咱们家族难道真的就是……姒氏?”我问。
“我也不清楚,我苦苦追寻了一生,也没有找到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