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墓探-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饮食结构,饮用水,日常药物,我们全都研究过了,最终得出的结论竟然是排除了中毒的可能性。别说是这些日常的行为,就连患者本身,也没有中毒的迹象,他们只是衰老,正常的衰老。唯一不正常的就是他们衰老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几乎每一个人衰老的速度都是正常人的十倍,甚至十五倍,也就是说他们的生命被大大缩短了。”蒋医生说。
“那有没有可能是基因突变呢?比如辐射什么的?”王娜姐问。
“这一点我们也想过,但是最后也排除了。基因突变不可能这么集中的爆发,尤其是那些老寿星,他们的身体早就已经趋于稳定,基因突变一说不太现实。至于辐射也不太肯可能,至今为止病人都来自于巴云村,如果是辐射的话,范围不太可能控制的这么精确。”蒋医生说,“所以我们猜测…”
“你们猜测什么?”云凝问。
“他们有可能是中邪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怪病
“蒋医生,你作为一个医护工作者,这样说话,是不是有些不负责任啊?”陆大叔说。
“唉,我也是没有办法了,你们要是知道我们这些医生有多么苦恼,你们就知道这病有多么奇怪了,现在省里,市里,全都非常关注这件事情,有可能连中央都惊动了,但是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我们连病因都没有查出来,就更不用说什么治疗方案了,在这么下去,我们的好日子就算是到头了。”蒋医生说。
“这种病竟然这么厉害?”闵澜感慨道。
“何止是厉害啊,你们看看这个患者,表面上看,他差不多有四十多岁吧,这样的一个人走在街上,你们一定以为是一个四十岁的发育不良的侏儒,但是我要是告诉你们这是一个五岁的孩子,你们会怎么想?”蒋医生说。
“你说什么?这真的是一个孩子?才只有五岁?”陆大叔看了看手里提着的小人,但是单单看他的四肢,五官,分明就是一个正常的四十岁的人,唯一的问题就是他的身材太过于矮小,真的像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再联想到刚才这个人莫名其妙的哭泣,我们更加确认了,那是只有一个五岁孩子才能干出来的事儿。
“病人都是这样的,身高,智商,都不会发生变化,唯一发生变化的就是他们的外貌,他们的各种器官,这个孩子才刚刚这么小,以后的日子原本还很长,但是现在他的身体和一个四十岁的男人没有任何的差别。就算现在他的病被治好了,已经衰老的器官也不可能复原了,他的寿命就这样白白的缩短了一半。”蒋医生说。
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县中心医院,你还别说,虽然说这里到处都是山,看上去并不像是发达地区,但是这个医院看上去却还颇有规模。
“你们医院的硬件设施不错啊。”闵澜说。
“过奖了。过奖了,原本也不行,不过因为旅游业开展的好,县医院经过了多的改造之后。现在的治疗设施也都是非常先进的,所以省里才放心把一部分患者留在这里医治的。原本这周围没有栅栏的,为了让医院更加的安全一些,前不久才装了栏杆,可是还是缝隙有些大了。刚才这孩子就是趁着我和护士不注意的时候,溜出来的,他钻的是栅栏,所以门岗也没有察觉,还是监控室最先发现的。”蒋医生说。
“这个孩子找你这么说,也有五岁了,怎么都不会说话的么,一路上这么安静。”云显说,此刻那个孩子被陆大叔领着,安静的跟着队伍往前走。一路上竟然一句话也没有。
“这个病症还有一个古怪之处,就是似乎会使人丧失语言能力,很多病人,都出现了语言方面的障碍,他们不是不能发出声音,但是却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就像是大舌头似的,这种疾病日常中也有,叫做语言障碍综合症,就是只发的出声音。但是无法说话的一种疾病,大多数都属于神经领域的,所以现在也不排除这种早衰病症有危害神经系统的可能。”蒋医生说。
“世界上不是也有早衰症的病例么,据说是绝症。到现在也没有找到治疗的方法。”王娜姐说。
“没错,确实有一种疾病就叫早衰症,但是和我们这种病例并不一样。早衰症已经被认定为一种基因变异的结果,出现在儿童身上,早衰病人,特征明显。头颅偏大,明显呈现出一种病态。但是我们这次遇见的这个病例,因为是正常的衰老,所以即使走在街上你也看不出来这是一个病人,如果不是因为你们遇见的这个是个五岁的孩子,你们根本就不会知道他是一位病人。他们吃饭,行动,都不受到影响,在器官彻底的衰竭之前,他们和正常的老年人一样,只不过,每过一天,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过了好几年一样,衰老的速度,肉眼可见。”蒋医生解释说。
“那照你这么说,这些人其实在医院里表现的一点也不像是一个病人,就像是正常人一样?”大哲问。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走进了医院里面,蒋医生领着我们直接上了五楼。
“你说的没错,他们就像是正常人一样,只不过精神状态很差,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五楼和六楼是住院部,这样的病人都住在五楼。”说这话我们已经上到了五楼,刚刚走出电梯口,就看见几个护士推着一个人朝着电梯这边走过来,床上的人脸上蒙着白布,显然是去世了,那个护士看见蒋医生,停下来打招呼。
“蒋医生,你回来了,孩子找回来了?”护士问。
“是啊,小淘气,找回来了,怎么,又一个?”蒋医生问。
“是啊,已经是第三十六个了。”那个护士说着走进了电梯,挥了挥手,合上了电梯门。
“没想到这么严重。”袁茹感慨说。
我们在五楼四处走了走,每间病房里都至少住着两个人,清一色的全都是老年人,也有一些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眼睛产生了错觉,他们的脸就像是会变一样,正在慢慢的变老,以一种人眼都能够捕捉到的速度。
“情况就是这个样子,不知道各位专家有没有什么高见?”蒋医生焦急的问。
“我们之前就说了,我们并不是医生,我们是科研工作者,只是能在我们的领域里面来协助你们,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突破口。”袁茹说。
“看来我们在这里待着也没有什么用处,我还是应该去到村子里看看,说不定能有什么发现也说不定。”陆大叔说。
“这位同志说的有道理,那我不耽误你们了,现在院长他们还在进行视频会议,我也得过去了,你们大家,自便就好。”蒋医生说。
“您先忙,我们自己可以照顾自己。”袁茹客气的说。
送走了蒋医生我们又在医院里转了一圈,询问了几个护士,说的话和蒋医生说的大同小异。我们觉得实在也是没有什么线索,这么多人挤在医院里确实不成样子,索性决定先回到酒店,明天直奔巴云村,看个明白。
酒店和医院离得不远,虽然外表古色古香的,很有少数民族的风格,但是里面的设施确实非常的完善,不输给任何一家五星级宾馆。看来这个县城为了搞好旅游业,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晚上县领导终于现身,请我们吃了一顿接风酒,不过席间说的最多的还是巴云村的怪病,县领导也是非常头疼,我们表示第二天要去巴云村看看,并表示不希望有领导跟着太讲求排场,只是自己过去看看就好。县领导表示理解,一一满足了我们的要求。
酒足饭饱回到酒店,我洗了一个热水澡,然后就躺在了床上,忽然周身一冷,就知道是蓟子洋来了。
“我记得有人说要在老宅帮我翻译古籍的,怎么有兴趣跑过来了?”我问。
“我只不过是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东西,拿来给你看看,说不定你会感兴趣。”蓟子洋说着递给我一卷古籍,这是一本已经翻译成了白话文的古籍,看来又是姜雨琴前辈的杰作,白话文我大概还是看得懂的,就是文言文嘛,读起来没有什么困难。
古籍是一篇文章的摘录,大概就是说,曾经有一个种族,原本非常的长寿,但是突然一夜之间所有的族人全都死掉了,并且死之前全都一夜白头。因为这个种族当时就灭绝了,所以之后的人,就连这个种族叫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是一段看上去像是奇闻异事的故事。”我说。
“没有什么发现么?”蓟子洋问。
“一夜白头,你说的是这次我们遇上的这个怪病,也就是说这种病以前也出现过?”我问。
“一个种族,这也是关键,一个种族的人,他们的血缘都会相近,这次出事的这个村子,你们有没有事先观察过是什么民族?”蓟子洋问。“来之前王娜姐就已经查过了,这个巴峡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县镇,县上的人都是来自各个民族的,主要有汉族,壮族,瑶族,其中瑶族的人数最多,而现在出事儿的这个巴云村,聚集的全都是瑶族人,并且全都是蓝靛瑶,这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因为族内的服饰使用蓝靛颜色染就,因此得名。而这次的怪病,波及了整个巴云村,幸免的人寥寥无几,难道你是说,这是一次家族大规模的基因病的爆发,针对全都是蓝靛瑶的瑶族人?“我问。”具体情况还是得你们明天去看看才知道,这也只是一点线索。“蓟子洋说。
“所以你既然来了,是不是就不打算回去了?”我问。
“如果我一开始就不打算来,现在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蓟子洋无所谓的说,“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睡吧,明天你们去的时候,我会跟着你的,我也很好奇,这种怪病,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第四百五十四章 荒村巴云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的手机就响了起来,袁茹打来电话,昨天夜里,又有三位村民,因为这种怪病死在了县医院。现在这件事情已经没有办法隐瞒,各大媒体都围堵在县中心医院的门口,等着医院负责人给出一个解释,院长已经招架不住了,袁茹不得不赶过去帮忙解围,今天我们去巴云村的行程,只能自行前往,袁茹怕是要缺席了。袁茹心急火燎,现在多方压力都压在袁茹身上,一时之间找到这种怪病的起因成了当务之急。
我安慰了袁茹几句,就挂断了电话,袁茹赶往县中心医院,我叫醒所有人,集合之后赶往事发地点,巴云村。
巴云村距离县城中心并不远,我们驱车赶往,没用上半个小时就到了。来之前王娜姐已经做了充分的资料功课,按照资料上面说的,巴峡县在旅游方面推出了很多的特色体验活动,因为巴峡县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县镇,所以民俗特色旅游就成了巴峡县旅游的方向。巴云村里面居住的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瑶族,而且是瑶族当中的蓝靛瑶,这一点我和蓟子洋之前也研究过。所以这个巴云村是个蓝靛瑶瑶族特色文化村。蓝靛瑶的族人个个能歌善舞,再加上他们的特色手工艺品,民族服饰,手工银饰,都在当地非常的有名气。再就是巴云村的长寿老人也是巴峡县里最多的,目前全国公认的。年纪最大的127岁的老寿星,就住在巴云村,所以巴云村几乎是每个来到巴峡县旅游的游客的必到之处。
“看资料上说,这个巴云村村民还真不少,有几百人,民风淳朴,是个旅游圣地,只是经过这件事,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可惜了。”陆大叔说。
“王娜姐,你之前跟县领导和院长通电话。他们怎么说?”我问。
“县领导说。一周之前巴云村开始有病人被送到医院就诊,刚开始的时候,病情都出现在老年人身上,那些原本体格硬朗的老寿星。竟然接二连三的生病。刚开始村民们并没有产生什么怀疑。毕竟这些老年人年事已高,身体机能突然减弱导致器官衰竭也是正常的,但是三天后。这种病情开始大肆蔓延,一些中年人也开始衰老,甚至有些孩子,也开始衰老,这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短短一周的时间,整个巴云村,已经有将近百分之六十的人患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现在死亡的已经有将近四十人了。”王娜姐说。
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了巴云村,村口处还有热烈欢迎的标语,现在已经是上午九点,但是村庄里却是一片静悄悄的。整个村子是依山而建的,远远的就能看到整个村子的全貌,但是山路之上却没有行人。我们走到村口第一家,院子的们是虚掩着的,我们没有贸然的推门进去,门口的一块牌子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甲字一号,盘盛友。”大哲念到。
“这应该是这家主人的名字,旅游攻略里面有过介绍,民俗村也可以住宿,只不过没有酒店和旅馆,都是住在老百姓家里,这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可以当成民俗,接待游客。在门口挂上门牌号,写上户主的名字,方便游客寻找。”王娜姐说。
由于这个村子依山而成,所以各家各户的房屋也都是瑶族特色的房屋,那是一种人字形的棚居式建筑,有点类似于吊楼,一个村子就像是一个整体,房屋建筑都是层叠式的,幢屋毗连,层次分明。所以往前走了不远,就看见了第二户人家,同样也是挂着写有名字的门牌。这户人家的主人叫盘德五。
“这里的房子长得真是奇怪。”大哲说。
“不是奇怪,是有特色,这里居住的都是少数民族,他们自古以来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山中,所以世世代代的智慧结晶,就体现在这些房子上。”云显说。
“你们觉不觉得这两户人家的姓氏很奇怪?”阿罗问,“怎么还有人姓盘啊?盘子的盘?”
“不单单是这两户人家,整个村子应该都是姓盘的,我看到周围那些人家门上的牌子也是这样的,写着姓盘。”陆大叔说。
“瑶族这个民族有很多姓氏,盘这个姓算得上是一个大姓,尤其是住在这里的蓝靛瑶族,几乎都姓盘,这附近有一条河流叫做盘阳河,他们民族最大的节日叫做盘王节,信仰的神明叫做盘神,或者盘王,总之,盘这个姓氏,在瑶族聚集地并不少见。盘,蓝,钟,雷,并称为瑶家的四大姓氏。”云希明说。
“百度百科,什么是盘王啊?难道这是一个信奉盘子的民族?”大哲问。
“当然不是!”云希明咬牙切齿的说,“你这个胖子,我真是懒得跟你解释。”
“大哲哥,这个盘王指的是盘瓠,是一个上古传说里面的人物。”云凝说。
“还是云凝小姐好,哪像你们这样,全都嫌弃我。云凝啊,那这个盘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神啊?”大哲问。
“盘瓠不是一个神仙,他甚至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狗。”云凝说,“这是水经注里面的一个故事。高辛氏的时候,有个老年妇女住在王宫,患耳朵上的疾病已有一段时间了。医生为她挑治,挑出一只硬壳虫,大小如同蚕茧。这老年妇女离开后,医生把它放在瓠瓢中,再用盘子盖住了它,不久这硬壳虫就变成了一条狗,它身上的花纹有五种颜色,医生便把它命名为盘瓠,并饲养它。当时戎吴部落十分强盛,屡次侵犯边境,君王便派遣将军去讨伐,但总不能擒获取胜。于是就向全国招募,如果有谁能取得戎吴将军的首级,就赏金一千斤,分封给城邑一万户,还把国王的小女儿赐给他。后来盘瓠衔到一个人头,叼到王宫门外。国王仔细察看,正是戎吴将军的头。国王问各位大臣:对这件事怎么处理呢?各位大臣都说:盘瓠是牲畜,不能给它做官,又不能给它娶妻。它虽然有功劳,也不要对它实施奖赏了。国王的小女儿听说了这件事,禀告国王说:大王已经把我许诺给天下了。现在盘瓠叼着首级来了,为国家除去了祸害,这是上天使它获得了这样的成功,难道是狗的智慧和力量吗?称王的人看重诺言,称霸的人讲究信用,您不可以因为我轻微的身躯,而在天下人面前违背了公开的誓约,这是国家的灾祸啊。国王害怕了,因而听从了她,让小女儿跟从盘瓠。盘瓠带着国王的女儿登上南山,山上草木茂盛,没有人的行踪。于是国王的女儿就脱去华贵的官廷服装,梳成了奴仆的发髻;穿上了便于干活的衣服,跟随着盘瓠登高山进深谷,最后在石洞中安居了下来。国王很悲伤,老是想念她,于是就派人前去察看寻觅,但老天总是刮风下雨,山岭震动,云层阴暗,去的人没有一个能到达那里。大概过了三年,国王的女儿便生了六个男孩和六个女孩。盘瓠死了以后,六对孩子自己互相结成配偶,成了夫妻。他们用树皮纺织,用草籽的颜色来染色,喜欢穿象盘瓠毛色那样有五种颜色的衣服,裁制的衣服都有尾巴。后来他们的母亲回去了,把这一切告诉了国王,国王派出使者去迎接那几个男女,这次老天也不再下雨了。这些人衣服色彩斑斓,说起话来含混难辨,吃喝的时候总是蹲着,喜欢山野而厌恶都市。国王顺从他们的意愿,赐给他们名山大泽,把他们称为蛮夷。蛮夷外表看上去呆头呆脑,实际上却很聪慧机敏,他们安心于自己的乡土风俗,看重旧有的道德习惯。因为他们从上天那里禀受了特别的气质,所以国王用不同平常的法律来对待他们:无论是种田的还是经商的,出入关隘都不需要交验帛制凭证与符节,也不需要缴纳租税;凡是拥有城邑的君长,都赐给印信绶带;他们的帽子用水獭皮做成,取义于他们和水獭一样在江河中寻求食物。今天粱州、汉中郡、巴郡、蜀郡、武陵郡、长沙郡、庐江郡的蛮夷,都是这样。他们把米饭和鱼肉混在一起,敲着木槽叫喊着,用这样的方式来祭祀盘瓠,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所以现在的人还说:露着大腿,系着短裙,是盘瓠的子孙。”云凝说。
“云凝啊,什么时候,你也成了百度百科了?”云显感慨说。
“我可不是什么百度百科,我只是非常喜欢看那些古代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云凝说。
“合着这些瑶族人,都是狗的后人啊。”大哲说。
“这些都只是传说,无从考证的,咱们还是先干正事吧,走了这么久一个人都没有看到,这村子里的人都哪去了。”云希明说。
“我说公子哥,你肯定是死读书读愚了,这个王娜姐不是说了么,这村里的人不是都得了那种怪病么,肯定都在医院啊。”大哲说。
“那也不是所有人都得了怪病的,肯定还有人没有事儿啊。”云希明说。
“没有事儿的人肯定都在医院陪护呗,这还用想么。”大哲说。
“希明问的没错,没有道理村子里一个人都没有,一定没有这么简单。”我说。
第四百五十五章 瑶族起源
“传说固然是传说,但是你们刚才说这个民族信奉的神是一只狗,虽然狗神的由来有些传奇的成分,但是我突然想到,之前袁茹部长说,各种原因都被排除,唯独只剩下一条,那就是鬼神之说。”陆大叔说。
“陆大叔,你是说这件事情是鬼神搞出来的?就像是之前公主坟那样?”云凝问。
“我可不清楚,这个你得问问阴阴,她才是这方面专家啊。”陆大叔说。
“目前来看,与鬼无关。”我果断的说。
“你怎么这么肯定?”云希明问。
“但凡到达一处,我已经习惯先用阴阳术查看,这巴云村民风淳朴,善行积福,这样的福地,并没有什么孤魂野鬼,所以这件事情与鬼无关。”我说。
“那可完了,科学的角度查不出来,非科学的角度也查不出来,难不成,这又是一个世界未解之谜。”大哲说。
“我只说这件事儿和鬼没有关系,但是却没有说和神没有关系。”我说。
“这么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了?”云希明说。
“不知道,不过我有一个猜测。”我说,“希明,你被称为是移动的百科全书,那么你可知道,目前有考证的历史之中,是怎么定义瑶族的起源的?”
“这个我倒是知道,各个少数民族的由来自古以来都是不解的谜团,历史久远,没有办法考证,关于瑶族的由来也有很多的猜测,不过目前认为最为准确的就是蚩尤一说。关于瑶族的来源,说法不一,或认为源于山越,或以为源于五溪蛮,或认为瑶族来源是多元的。但大多数人认为瑶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远古。瑶族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根据盘瓠、渡海和长鼓三个神话传说推断,瑶族先民曾是一支比较强盛的氏族,生活在中原一带。黄帝战蚩尤的传说,在我国可说是已经家喻户晓。蚩尤是瑶族人最为认可和影响最大的先祖。远古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原始人类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形成了以蚩尤为首领的名为九黎的部落联盟。蚩尤部落被黄帝、炎帝击败,遗裔南逃,汇入南蛮部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在江淮地区形成了一个大部落——三苗。统称南蛮。瑶又自称尤绵,绵为蛮之音转,南蛮含有尤之成分无疑。禹统治中原期间,经过长期征战终于击败三苗,三苗解体。瑶族先民为古代九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