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逃亡-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究需要一个人来陪你,而不是一个灵神。所以,若换做别的什么人,我倒宁愿是偃炆,因她长得与我相像,那你只要看到她,就永远不会忘记我了。”

    黎小石无奈摇头,挥了挥手道:“你在说什么呀?你和她,根本不是一路人。好了好了,你两个洗洗睡了吧,我也洗洗睡了。”他把黎云云往外轰。

    黎云云撅着一双嘴唇:“我来跟你道别,你这样一点情面都不留!”

    黎小石点着头:“道别,道别,我知道你的情谊了,谢谢,谢谢,回吧。”

    黎云云扳住门框:“差点把正经事忘了,我要告诉你一条很重要的消息。”

    她返回门内,把门掩好,压低声音道:“国师前阵子派去南方察看那云团的人回来了,你猜怎么着?那团云飘得那叫一个快,已经出了海,这会儿飘到了很远很远的海洋中心了。没有一条船能走那么远,渔民都没有办法。派去的人只好灰溜溜回来,但是他们从渔民那里听到一件奇怪的事,最近落潮的潮位总是高于涨潮的潮位,水好像在慢慢地褪下。好多之前淹没的海岸,都露出来了。”

    黎小石一听,顿时万念俱灰,这下真的回不去了,他本来还打算着,既然死了对偃炆的指望,就想要尽快去追赶那团时间光云,想办法穿越回去。现在它出海那么远,凭古代的造船技术,怕是远远够不着。这可怎么办好啊?

    他看看黎云云的脸色,奇道:“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我们回不去了,你不想想办法吗?”

    黎云云眨巴眨巴眼睛:“回去,回去我能过得这么舒坦?”

    黎小石滴落二滴冷汗:“去睡吧去睡吧。”

    把黎云云送出门,黎小石一夜愁闷,半点没睡着。第二日鸡还没叫,他自觉出了国师府,连铺盖卷儿都没打,他本赤条条来,也就不想带走任何东西。

    在街上晃荡了半晌,饥肠辘辘,囊中也没有半文钱可以用来买吃的。心里不禁有些怪那黎云云,没眼力见的小丫头,絮絮叨叨道别半天,也没见有个实际行动,留些银两下来。不是说封了一官半职么,不是说每月能领工资么,抠门!

    “石头哥!”救星似的一声唤,是郭玉。

    “黎云云一早给我送了信,说她今日随国师进宫去了,不得便来陪你,特意托我。走!我们拣个地方吃酒去!”

    黎小石一颗心落回胸腔来,有靠山了。

    酒菜一盘盘端上来,黎小石望着眼前丰盛的一席,自是比在演武场里吃的要好上许多,苦笑一下:“没想到穿越回古代,你两个倒混得不错,我却被扫地出门,差点做了乞丐。”

    郭玉道:“这话说的,好像你在二十一世纪,混得有多么好似的。”

    黎小石望了一会儿天空,好像确实,遂长叹一声:“来来来,喝酒!”

    二人推杯换盏,酒喝了二壶,各自聊了一些近况。

    燕三娘因为强硬将郭玉等三人绑架来凰城,但后来在国师处发现实在绑错了,没必要绑,心里存了一丝歉疚,便给了郭玉一个差事,在府中照拂马厩。

    每日里除了斩草喂马,就是给马洗澡搓背,更多的是带出去溜达,荒山野岭一通狂奔,这样养出来的马才会膘肥体壮。

    郭玉原来没有接触过马,但是几日摔打下来,竟然骑术渐进。燕三娘本是个女汉子,闲来无事便爱骑马狩猎,或者同郭玉赛马。

    野外歇下来的时候,燕三娘捧了一些兵书翻阅,郭玉便伺候照顾马匹。

    伺候完有时候会好奇看一看那兵书,对此颇感兴趣。燕三娘不看低他的身份,有时候也教他一些兵法,郭玉也乐于听。

    郭玉肚子里也有好些东西,都是长年跟着捕鲸船四处游历见识过的,燕三娘听得入迷,觉得比戏文里唱的还要新奇。

    “呦呦呦,你俩这小日子过的,挺有情调啊!”黎小石啧啧感叹。

    郭玉挥挥手,啥情调呀!对于燕三娘,他觉得这人还行,没什么架子,不像偃炆,国师派头捏得足足的。

    说起偃炆,黎小石眼眸灰暗,闷头喝了几口酒。

    郭玉听说了黎小石离开国师府的缘由,心里掂量了几下,说道:“这个事儿啊,要这么看。你把偃炆当成戚琪呢,确实该当伤心。可要是把她当成老板呢,也没啥。天底下没有精心呵护员工,舍不得拿员工当牛马使的老板。拿你去使,说明你还有可以使的价值。至于这老板不管你的死活,把你推入火坑,凉薄是凉薄了一些,可你没有给老板创造过丰厚的利润回报,她犯不着厚待你呀!”

    黎小石对着窗外出了一会儿神,回想昨天夜里一晚上没睡,辗转反侧伤心难过,除了时间光云那档子事情外,也是因为对偃炆的失望,这么说来确实有一点子多愁善感。

    从古至今哪个建功立业,封侯拜相的英才,不是从沙场、官场、商场一条血路杀出来的?

    自己昨天在演武场那番大动肝火的表现,在偃炆看来,怕是十足的懦弱胆怯吧!想到此,黎小石耳根有些发烫。

    啪!他把筷子在桌上一放,站起身来。

    “吃饱了?”郭玉含着一大口牛肉道。

    黎小石又给自己灌了一口酒,匆匆道了别,仍旧往国师府去。

    走进演武场,老汉略有些讶异。“你不是滚蛋了吗?”

    “又滚回来了。”黎小石顿了顿,“你把我的话传达给国师,就说我愿意去吴王宫,但要在半年以后,这半年内请她准许我一件事,在这演武场里,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老汉理了理胡须,皮笑肉不笑,转身进内室去了,也不知道他肯不肯传达。

    黎小石只管去下房躺着,没听到回音之前,他便不进演武场。


………………………………

二百四十五章 发奋

    傍晚时分,老汉来下房找他。“国师允了。”

    黎小石二话没说,当晚便卷起铺盖进了储书室。

    老汉瞪着眼看他在书架之侧的角落里,铺开被卷,点亮油灯,举着一盏灯到处晃悠。“你你你,给我仔细点!这些古武秘籍都是孤本,烧了可了不得。”

    黎小石已经寻了一本,藏在一个木匣子里,扉页已经旧得快要掉落,约摸看清几个大字“峨眉连环刀法”。

    先看这一本吧!由于惨败在燕三娘刀下,因此他耿耿于怀,第一件事就是学刀。

    他抽出书籍,坐回铺盖,将油灯小心地放在地上,距离书架远远的,距离铺盖也远远的。

    这一夜又是无眠,只公鸡快要打鸣的时候,睡了三二个时辰。

    黎小石把这本书从头到脚看了一遍,这里的书果然都是好书,文字旁都有配文,关键处还有一大堆义理解释,总之非常详尽,毫无武学根基之人,也能看懂大概。

    睡醒后,黎小石在武器架子上挑挑拣拣,挑了一把称手的刀刃。不太沉,比较轻盈便捷,适合他这样的新手。

    但是第一次使刀,还是非常不习惯。毕竟刀法与拳法义理相差较大,他无法通过自己有限的知识去触类旁通。第一遍演出那套刀法的时候,场上的人摇头直笑,纷纷叹息,国师怎的招进来这么一个白痴?

    黎小石不去理会他们,只管自己扑腾,夜里回到储书室,仍旧盘腿打坐,一边运行呼吸吐纳之法,一边在头脑中还是一遍遍演刀法。

    有时候演着演着,太累了,扑通一下歪倒在地上,沉沉睡了过去。

    接连一周下来,他没日没夜地练,长进却不大。想自己学习混元六合拳之时,不过是看光惠演过一遍而已呀!

    黎小石叹口气,自从被电鳐电过,不但心法不灵光了,脑子也不好使了。

    深夜却听得内室一阵呼哧哼哈之声,隐隐还有刀刃破空发出的震鸣声。

    他起身穿过储书室,探头往内室瞧去,只见老汉正将一把大刀耍得虎虎生风,正是峨眉连环刀法。

    他身形灵便,招招契合书籍要义,但真人演示起来,终究是比图谱和文字说明要强上百倍。之前黎小石不懂不通之处,此时一看,便一下子透了。

    老汉演了二遍,立定收刀,浑然没有发觉有人偷师,熄了灯便上床睡觉,不一会儿鼾声大作。

    黎小石有些发怔,老汉深夜演刀,不偏不倚演的正是峨眉连环刀法。夜深之时,万籁俱静,老汉这么警醒的人一点也没有发觉隔墙有耳。

    他从门缝里瞧那熟睡中的老汉,月光柔和洒在他身上,宁静安详。

    或者老汉有意为之,或者只是巧合,既然对方不捅破这层窗户纸,黎小石想了想,也就顺水推舟,悄没声儿地退了回来。

    回到铺盖,盘腿静坐一宿,脑海中演了无数遍,直把那刀法演得纯熟无比,天快亮才稍稍眯一眯眼睛。

    自那以后,他的刀法突飞猛进,叫演武场上的人刮目相看。再学习其他的刀法,比如八门金锁刀,梅花刀,便没有第一次学习刀法那样困难。每一种刀法之间,虽有小异,毕竟义理相通。

    他的体格原本就比普通人要强壮,白天勤于练习,晚间再配合心法,每晚都要演上十数遍,自然进步神速。

    没过多久,他便能同快刀手金大头对拆百余招,丝毫不落下风。

    老汉在一旁静静看着二人拆招,直到将近二百招时,金大头终于挑破黎小石肩头衣襟。“好了,金大头,从今往后你就给黎小石喂招吧。”

    金大头颇为郁闷,但也没有办法。

    除了金大头,双刀禾二,弯刀童余,都受了命给黎小石喂招。

    黎小石起先皆是不敌,但是跟高手对练的好处,除了迅速增加实战经验值,还对进一步发现自身缺陷有大大帮助。

    每一天晚上,黎小石回到铺盖,脑海中便如同电影放映机一样,把白日对拆的每一招每一式,逐步分解,慢镜头回放,有时候定格在某一帧画面,他会不由自主地摆出二人的架势,一遍一遍揣摩该当如何应招。

    有一次,他连续几天败在禾二的同一招下,却左思右想,想不出破解之法,急得连着几晚没有睡好觉。

    这时又听见老汉内室中传出刀刃破空之声,他蹑手蹑脚前去,嘿!老汉正在演禾二的那一招,随即又演破解之招,口中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看似不重要的步法,乃是双刀之关键。破解双刀,当从破解步法入手。”

    黎小石茅塞顿开,原来如此。

    老汉演完收刀,照例打算吹灯睡觉。

    门吱呀一声推开,黎小石走进来,抱拳作揖,一鞠到底:“多谢大师傅指点!”

    老汉也不推辞,心安理得受了:“我这里不养闲人懒人庸人,但不拒二种人,勤奋之人和才学之人。你的表现不错,但是离真正的武学高手,差的距离不小,好自为之吧!”

    黎小石不禁有些出神,真正的武学高手,老汉是在指他自己?“是,大师傅。”

    黎小石本想告辞退出,却被老汉叫住。“拳法、刀法,你已经有一定基础,除了勤练不可荒废之外,是时候学习内功了,否则难以取得长足进步。”

    黎小石一下子陷入忐忑,这也是他一直在纠结的问题。

    呼吸吐纳之法,五行心法,二者互为表里,本是上乘内功,可是他刚刚突破第三章,便被电鳐搞得半身不遂,大大损伤脑回路,现下在古代又没有脑外科,或者神经外科,该怎么治疗呢?

    脑子还没有转过来,老汉掌风呼啸,已经直达胸膛。

    黎小石下意识地想要闪避退让,但是老汉的掌法变化不大,威力不减,掌风笼罩之处,避无可避。

    黎小石只得硬接一掌,与老汉一对,却觉得对方掌风虽然凌冽,掌力却并不强劲,虽然他内功不足,却也能勉强护得自身周全,不至于受伤。便知老汉放水,没有加上十成力,不,也许才二三成而已。

    各自退开一步,老汉立定,理一理胡须,思索道:“内功底子非常好,然……后劲欠缺。怎么回事?”

    黎小石本想说一说那条电鳐,但是料想老汉不会认识那种深海生物,也不会对电有概念,只好忍下话头,只讪讪道:“说来话长,说来话长。”

    老汉便明白他不愿意说,挥挥手道:“去睡吧。”


………………………………

二百四十六章 再比刀

    黎小石回去自然又是一宿练功,第二日天刚亮透,便去找了禾二。二人对拆三百多招,禾二又使了那一招,没成想被黎小石轻松化解,而且反守为攻,乘势夺了双刀中的一刀。

    “你使诈!定是背后有人告诉你方法!”禾二大叫。

    那又如何?人家告诉我,不告诉你,你眼热吗?黎小石只是笑,不答话。

    “拳无好坏,人分高低。”背后忽然传来一个阴恻恻的声音。

    众人回头,偃炆、燕三娘和郭玉正站在门口。

    “国师!”众人抱拳。

    偃炆点头挥手:“各自练去!”

    禾二知道刚才输掉的那几招都落在偃炆眼里,心里有些急,口中叫道:“方才我没留心,再来!”

    从黎小石手中夺下一刀,挥舞起来,朝黎小石攻去。

    此时黎小石早已不是初入演武场的那个黎小石了,一柄刀使得滴水不漏,没叫禾二讨到半分便宜,拆过数十招,竟又将双刀夺下一刀。

    禾二的脸涨成猪血色,还要再攻,已经被偃炆叫住。

    “胜负已分。”偃炆回头又问燕三娘,“你呢?”

    燕三娘刚才见到黎小石的巨大进阶,心中诧异万分,一颗心早已跃跃欲试,按捺不住。此时见问,正合心意,遂一句话不说,直奔向兵器架,挑了一柄惯常所用差不多的长马刀,劈向黎小石。

    “小心!”郭玉经不住喊道,也不住这一声小心是提醒黎小石,还是提醒燕三娘,或者二者皆是。

    黎小石手中一柄刀不及燕三娘一半长度,自然有些吃亏。兵刃上,向来一寸长一寸强。况且以黎小石壮实的身形,体重比普通人要重上许多,也走不了以柔克刚之法。

    但国师府的演武场,搜罗了四海八方各种高手奇才,这几个月内黎小石与他们一一对招,相当于足不出户,却能云游四方,长了不少见识。

    这人呢,见识一广,自信便足,一颗心沉下来,碰到什么样的对手都不慌乱。况且燕三娘的刀,黎小石早就领教过,她的力道、习惯、套路都有所知晓,因而今天对阵,心中虽无十分把握,却完全没有上一回的惊慌失措。

    他充分利用了马刀长,而力量分散的道理,集中所有气力,灌注于手中一柄刀的根处。须知拳无好坏,人分高低这句话,套在兵刃上也是同理。差劲的人手握利刃也是砍柴刀,高手即使捏一片树叶,也能斩人头颅。

    黎小石与燕三娘对拆五百余招,不分高下,忽而卖出一个破绽。燕三娘是何人,当然不是那日大殿上的激进武官,一下就看穿了黎小石的小小伎俩。

    她心中冷笑一声,长刀凌厉一挑,看样子直冲那破绽而去,却隐伏数种后招变化,只待一近黎小石的身躯,便立刻放弃那处虚假的破绽,迅速变化后招,直刺要害。

    黎小石看准她的这一招,在将变未变之时,凝足全身气息,用手中刀刃根处,直劈向对方的马刀中刃。

    砰!一声脆响,马刀断为二截!

    燕三娘隐伏的后招立时化为虚无,急速收缩后半截刀刃,才能挡住黎小石的连续急攻,直退到了演武场边缘。

    黎小石收起攻势,立刀站定,眉毛微微上挑,不是有巢第一刀么?哼!

    燕三娘目中喷血,生生咽下胸中那口气,站定抱拳。“在下输了。”

    黎小石等的就是这句话,一雪初见之耻。“哈哈!好说,好说!”

    郭玉走过去,接过燕三娘那柄断刀,搁到兵器架上,又回到她身边,对着黎小石,欲言又止的样子。

    黎小石看着他鞍前马后,心中感慨,这才在少司马府呆了几日啊,就调整得这样齐整!燕三娘刀法不行,修理门客的功夫不错。

    偃炆一直在旁边看着,不发一言,目光没有离开过黎小石。末了,说道:“明日一早,去马房待命。”

    随后跟老汉一道,进内室去了。这回黎小石不好意思再听墙脚,怕又被说不光明磊落,连累了刚刚连打二架,才建立起来的英武形象。

    可是马房待命是什么意思?半年期限未到,这就要提早把他送去吴王宫了?

    后来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偃炆备了三匹马,一人乘一匹,另一匹用来驼箭。没错,大量的箭。

    演武场上什么兵刃都有,就是没有弓箭。因为送入吴王宫的武士,都是贴身搏击,用不着练习箭术,黎小石当然也就连弓怎么握都不知道。

    但是他有些诚惶诚恐,国师这么大的官儿,亲自教自己射箭啊?想要谦虚地推辞一番,硬生生忍住了,这么好的单独见面的机会,怎么能给谦虚掉呢?

    “驾!”偃炆一驱赶,马匹小跑起来。十余里之后,觉得身边怎么没人声呢,回头一看,黎小石还在原地。

    “走啊!你倒是走啊!”黎小石骑在马背上,用手推马儿的后脑勺。

    他没有骑过马,也不会骑。上一次被燕三娘横放在马背上,吐得七晕八素。国师府的马自然是驯熟了的,即便生人骑上来,也不会撅蹄子,可就是不走,任黎小石打骂都不肯迈一步。

    偃炆回来,勒转马头,嘴边是一丝遮不住溢出来的嗤笑,“南蛮也不是没有马,怎么你脓包至此?”

    古代但凡出远门,都离不开马。谁要是不会骑马,就好比现代人不会开车。

    黎小石望着天空,叹了一会儿气,开车骑马,他都不会,也就没办法辩驳自己不是脓包。

    偃炆只得手把手教他怎么骑,“骑术很容易,一二句话的事。关键在于,你坐在马上,就是跟马同心同气,连为一体,这个靠你自己去悟了。”

    方法得当,马儿本是温良恭俭让的畜生,也就心甘情愿地驮着黎小石走。

    马背轻颠,坐在上头犹如平湖行舟,黎小石觉得十分舒适,嘿嘿,原来骑马是一件这么好玩的事。而且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看身边走过的人都成了矮人小人,那感觉别提有多得意!


………………………………

二百四十七章 箭术太差

    二人一路小跑,很快出了凰城地界,走入一片郁郁葱葱的山谷,而后又翻过一座高耸险峻,名唤“秃鹰岭”的山岭,来到一座关哨。

    守关的主将见是国师,慌忙从营中迎出来。

    “国师,出了秃鹰关,就是越国的地界了。此前越王被吴王俘虏,所以那里到处是吴兵,秩序非常混乱。再者,楚国有时候也会趁火打劫,十分不安定。国师只带了一个侍卫,卑职担心国师的安危,不如从守关将士之中,挑选精干之人护送?”

    偃炆站在城墙垛口,眼望前方的大片田野,眸中有失落之色:“本是我有巢的疆域,现如今走上一遭,都要派兵护送了。多谢将军好意,本尊微服出行,人多了反而不便。”

    守关主将见此,也只好作罢。

    旁边的黎小石探头插了一句话:“那边果真很危险吗?”

    守关主将郑重地点了点头。

    偃炆斜眼冷冷地瞧他:“莫不是你又害怕了?”

    黎小石一怔,怎么我在你心目中,是那种贪生怕死之徒?哦,是了,大约上次拒绝去吴王宫,给她留下了这种坏印象。

    “没、没有。我只是想要向这位将军借一把刀。今天出来的时候,不知道是去打架,所以没带家伙。”

    将军额头有些冒冷汗,再一次请求偃炆:“国师,卑职还是派精兵护送为好。”

    黎小石嘴角一抽,这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不靠谱的人了。

    偃炆再次婉拒,同时严禁黎小石带刀。“你我二人是前去打猎的,你要改口称我公子。”

    黎小石觉得这场景颇为熟悉,难道又是前去刺探情报?

    二人骑马出了秃鹰关,一路景象十分萧瑟,农田荒芜,人去楼空,吴越两国的争战消耗的是大量国力,还有边疆百姓的家园。

    越王被俘,越国群龙无首,虽有相国坐镇,却忙于朝廷内的党派倾轧,勾心斗角,排除异己,好在这个无主之国坐大自己的势力。

    百官大多无心理事,只有少数正直的人,也被如何救出越王烦得焦头烂额。

    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统统乱得一塌糊涂,吴兵既然战胜了越兵,更加狂妄自大,行径与强盗无异,时不时窜入越国,抢钱抢物。楚国虽然遥远,却来凑热闹,趁越国乱成一锅粥,不抢白不抢。

    偃炆同黎小石二人,骑马绕过一个村镇,避开镇上那些吴兵,涉过一条大河,一条小溪,一路向南。

    路上,黎小石只要抬头,便能看到前方极远处的天空,那一片浓黑如同乌墨的云团,里面偶有电光闪现。

    想到阴差阳错被送到这里,又回不去,心里有点闷闷不乐。黎云云和郭玉已经与这个时代融合得很好,可黎小石觉得自己还是格格不入,仿佛仍是一个匆匆过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