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里正微笑点头,“是有一些法子。”
  蓝怡给他续上热茶。笑道,“您想得法子定然是稳妥的,需要卫极和我做什么。您直接吩咐便是。”
  “我晓得,这不是直接就过来了么。”赵里正笑着说,他和蓝怡打交道次数不少,对她的做事和为人都甚为欣赏,这也是他直接登门的原因。
  赵里正看得清楚心里也明白,老王家的日子这两年过得越发好,甚至村里的可喜变化。都与自己面前这个谦虚的小妇人有关。她虽是女娃子,虽来历复杂了些,但绝对是个值得相信的、有主见的妇人。这样的十六七岁的女娃子赵里正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遇着,惊讶之余更多的夸奖。赵里正与王二叔在一起闲聊时,都没少夸奖蓝怡的为人处世。
  现在她嫁给了村里的汉子,真真正正成了村里的人。更让人觉得放心踏实了。而且。从她改嫁给周卫极后,与王二叔一家子处的还是一样好,与周卫极这边一大家子人处的也没什么可挑剔的,这可不是一般的妇道人家能有的本事。
  “房子不能再用下去了,但修房子也不是一两日就能成的。”赵里正用手指轻叩膝盖,“但村里的义学也不能因为下雨就不读书,所以得找个去处,先让孩子们有地方读书才成。”
  蓝怡点头。赵里正来找她的原因,她明了了。果然,听赵里正又接着说道,“我首先琢磨的是让孩子们去我家里读书的,可你也知道我那里,屋子是不少,却也容不下这么多孩子。”
  赵里正家屋子不少,但是两个儿子和他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且他是家中的长子,父母也跟他一起居住,确实容不下这么多人。
  “为阳叔,您来找我,是想着修房子这段时间让孩子们到牡丹园里的客栈读书吧?”蓝怡问道。
  赵里正点头,看看蓝怡的神色,接着解释道,“把五个班的孩子分散到各家去不是好法子,能一下子容下这么多孩子的地方,咱们村里就两处。一处是你那里,再有一处便是周家你五叔的老宅子里,但是你也知道你五叔不在家住,你五婶子不常出门……”
  “周家你五叔”这几个字在蓝怡脑子里转了转,才反应过来赵里正说的是周财主!她现在嫁给了周卫极,与周财主家乃是同姓同宗的一家子,也不知道这个五叔是怎么排过来的。蓝怡笑笑,北沟村不大,大家住在一起时间长了,姓氏、宗族、辈分、排行等这些关系在她看来颇为混乱的。
  “……你五婶不常出门,安排孩子们过去也确实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赵里正并没有发现蓝怡突然溜号,“所以我想着让孩子们去客栈读书,我也晓得这样会给客栈添不少麻烦。卫极家的,你放心,咱们也不白用……”
  不待赵里正说到报酬或贴补问题,蓝怡赶紧打断他,“为阳叔,您这话再说下去就见外了!您也知道现在不是赏花季节,客栈里本就没几个用餐或居住客人,屋子空着也是空着。”
  赵里正微笑着制止蓝怡说下去,他来这里自然知道蓝怡不会反对,不过还是接着解释道,“我晓得你不会反对,可是孩子们搬过去一日两日也就罢了,这一过去就得有一阵子。你也知道孩子们正是淘气的时候,跑闹间难免碰到这儿那儿的,碰坏了东西怎么也不能让你们自己换的。”
  义学里孩子不少,若论班级来算有五个:四个是男娃子,一个是女娃子,加在一起足一百多个。女娃子们还算老实,那些七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男娃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确实够让人头痛的。他们若是闹腾起来,客栈的房顶被他们掀了也有可能。蓝怡想到今天宇儿说的秦三在茅厕旁边挖坑的事情,再想到孩子们打架磕了碰了的以及由此引起的麻烦,也有些挠头。
  让这么多孩子过去,也就是搬了个学校过去啊!这事说简单就简单,说复杂就复杂。
  “为阳叔,您经的事情多,考虑的也比我周到。孩子们过去读书我赞成,客栈里怕磕碰的东西不多,但是若是有哪个孩子摔了碰了的,回家了家里头看着也是心疼的。”蓝怡含蓄说道,村里大多数是懂事善良的父母,但是也有那不知事的,闹腾起来纯粹给自己添堵。
  赵里正点头,“所以这事儿咱们得商量出个头绪来!你这儿要是同意,咱们就先定下来,具体怎么个搬法,定哪些规矩咱们再细细商量。”
  蓝怡点头,“为阳叔,这样吧,这事宜早不宜迟,您若是有空,我再去请上王二叔,咱们仨去客栈看看哪些屋子能用?”
  客栈在牡丹园内,虽说蓝怡就能做主,但那片山坡的牡丹乃是蓝怡、王二叔和夏婉三家的,夏婉住的远,为了这点事也不至于去麻烦一趟夏顺,但王二叔就在村里,论情论理都该问过王二叔的意见。
  赵里正连连点头,“成,成,是这个理儿!”


第三八零章 青山客栈
  北沟村村东的山坡连绵,山势较平缓,花溪由这里入山,多日的阴雨使得花溪的水流量增加,哗哗的水声比平日都响了不少。
  细雨中,几十亩起伏的山坡上栽种的一排排整齐的牡丹静静立于雨中,颇为壮观。蓝怡跟在赵里正身后,望着这样的景色心中充满自豪,这是她的山坡,是她起步的地方,是她的将计划一步步化为现实的土壤。虽说随着她的生意越做越大,山坡上的牡丹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在她的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对这片土地的喜爱。
  “二哥,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坡啊,这才三年的功夫,就这样齐整了!”赵里正打量着山坡,感叹道。
  王二叔看着整齐的牡丹,他的热爱和自豪感更甚于蓝怡,“是啊!若不是卫极媳妇当时提出种牡丹,咱又哪能想得到这只能在园子里娇惯着让人稀罕的花儿也能这么个种法,这可比上等水田一点不少收成啊!”
  载种牡丹时的辛苦,四处筹钱的艰难,收获牡丹籽时的兴奋,一样样的王二叔都记得清清楚楚,若不是蓝怡,哪能有今天。
  提到收成,赵里正笑意更浓了,他往着与夏婉的牡丹相连的那一大片山坡上他们哥几个种下的一大片牡丹,“托你们的福,我那片牡丹今年也见了回头钱,改天叫上尚景,咱们可得好好喝几盅。”
  今年牡丹籽价格涨了不少,赵里正卖出银子自然是十分开心的。
  “今年就能收牡丹籽卖上钱。这可不是我的功劳,还是为阳你认识的人多有门道,能弄来两三年的牡丹种上啊。”王二叔不居功。不同于牛嫂和周卫鹏几家栽种的都是蓝怡他们用牡丹籽培育秧苗,赵里正开荒后四处跑着寻来不少两三年生的紫斑和凤丹两个品种能渣油的牡丹,照着赵尚景和王林喜的指点载种上,才能今年就收籽。
  “呵呵,二哥就会笑话我!”赵里正笑得更大声了,开荒种牡丹,不止给他自己带来了收益。朝廷本就鼓励开荒,不过开荒付出的辛苦太大且收成少,村里人才宁肯进城打零工也不肯开荒。但是因为见着开荒种牡丹能挣钱,北沟村南北东三面的山坡现在已经都被大家买空了,这可是大大的好事。
  他作为原本穷村北沟的里正,原本是附近几个村子里最没底气一个。现在可不同了。县里再召集里正们开会他可是先进代表,腰杆挺得最直。赵里正正在趁着热乎劲儿,给他的大儿子赵良秀在县里的粮科官收下谋个差事干干,且这事儿已经有了眉目。自己的儿子若能去县里当差,这可是极大的好事,再算上自己的小儿子书读得也好,将来鱼跃龙门金榜题名,自己这辈子也就值了!
  这般想着。赵里正笑得更爽快了,为了两个儿子的前途。他怎么也得把村里的大小事情处理好,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候掉链子。
  青山客栈不同于城里的小客栈那样只是一个两三层高的小楼。丹园占地面积大,他们建造客栈也是为了方便客人赏花歇息,基于这样的目的,又本着与山村的淳朴相融合的原则,客栈以一人多高的木桩为墙,圈起来四亩多的一片,木门进入后先是一排三间的客栈用餐的正厅,左右各一座两层的小楼供客人住宿,正厅后还有五处雅致的独院,分别以青山客笔下诗词中雪装、行云、饮香、天风、绿玉为名,是来探访青山客的人们必看之处。除此之外,便是厨房、马厩、柴房等客栈必备之所。
  这样一圈走下来,蓝怡和赵里正、王二叔回到正厅坐下,管事李应在旁边伺候着,吩咐小二端上茶水。
  “客栈内现有多少客人居住?”蓝怡问李应。
  张管事赶紧答道:“现在客栈内常居住的客人有二十三人,都是游学而来的书生,还有一些是村里人家来的亲戚和走村卖货的货郎等。”
  蓝怡有些诧异,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她方才也就碰上不足十人,想来这些书生是在闭门读书吧。
  赵里正听了这个数目,也是一愣,他也没想到客栈有这么多客人,村里人家有亲戚串门子过来住两日是常有的事情,以前安排不开都是借住在别人家里,现在村里有了客栈,有点条件的人家会在客栈内为亲戚订上房屋,既省得求人又在亲戚面前有面子,一举两得,所以青山客栈的存在也方便了村里人。走村卖货的货郎本来挑着货走到哪里便歇在哪里的,周围各村中数着青山客栈最好,收费也不算贵,他们多会在此歇脚。
  “他们的住处时如何安排的?”
  李应接着答道,“五处独院有四处是住满的,剩下的客人都安排在左楼里。”大周以左位为尊,客人先安排在左侧的楼里,一是惯例,二则都安排在一座楼内也方便。
  蓝怡点头,与赵里正和王二叔商量,“为阳叔,二叔,你们看呢?”
  赵里正心里有了谱,转头问王二叔,“二哥,你看呢,能成不?”
  王二叔点点头,提议道,“卫极家的,要不就把右侧的楼腾出来,暂且让夫子给孩子们讲书?”
  蓝怡又点头,赵里正也是这样想的,三人便订了下来,“能这样是最好的,咱们这就回去,我先去趟义学跟杨夫子商量商量,明天头晌我召集村里人开会商讨定个规矩出来,若是能成咱们再说怎么个搬法。”
  杨夫子是义学里教书时间最长的夫子,也是年纪最长的,除了教书还管着义学的一些事情,直白点说就是义学的校长。
  “也好。卫极家的,我先跟你为阳叔回去了。”王二叔见订了下来,晓得蓝怡还会有事情要吩咐张管事,站起来说道。
  蓝怡送走他们,叫上李应去看右侧的小楼。客栈这里蓝怡过来的并不多,都是交给张管事照料,张管事是她特地从青山商记挑出来的,用着十分顺手。
  蓝怡随意推开云字三十七号房,走了进去。客栈内房间排序依照的是大周客栈常见的排序方法,即千字文排序。
  南朝的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千个字编纂成文的《千字文》不仅在后代书法界有着很高的地位,成为后世蒙学之书。还因为文中千字无一重复,所以客栈房间号排序时常以《千字文》的文字顺序来排列。
  蓝怡开客栈时看到这样的牌子觉得麻烦,还不如直接就1号、2号和3号这样叫下去,但还是听了李应的意见。原因么,说起来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123等这些数字听起来不如千字文排序更雅致好听,腾字房确实比三十八号要好很多……所以客栈的房间门口挂的牌子都是两面的;正面写的是千字文,背面才是123顺序号。


第三八一章 客栈诸生
  青山客栈云字号房内,蓝怡探手指摸摸桌面和凳子,又看看屋内的东西摆放,满意地点头,“李管事果然管理有方。”
  李应被主子表扬,自然是开心的,“都是小人分内之事,不敢受东家的夸奖。”
  不同于住在山上的赵尚景,赵尚景是夏顺雇来为夏婉照顾牡丹的,而李应是蓝怡挑出来为自己管理客栈的,所以李应才称蓝怡为东家。其实,赵尚景在这里呆的久了,自然晓得这山坡上的牡丹园真正做主的就是蓝怡,不过蓝怡尊他一声赵叔,他也就随了其他人对蓝怡的称呼,但是对蓝怡的敬重并不比李应少半分。这种尊敬是发自内心的,蓝怡虽为女子,但是在处事上手段很高,该奖该罚条理分明,有理有据,公平公正,跟着这样的主子做事,他们心里踏实得很。
  蓝怡点头微笑,并不多说,“方才你也听到了,村里的义学房子出了些问题,我打算将这座小楼空出来,暂时让村里的孩子在这里读书,少着也得住上一两个月,你觉得如何?”
  李应拱手弯腰,“小人一切听从东家吩咐。”
  “李管事坐吧,”蓝怡介绍起详细情况,“义学的学生有五个班,每个班少则十大几人,多则二十几人,还有七个夫子,人数并不少。搬过来读书这件事十之七八是要这样订下来的,我叫你过来主要是想听听你的意见。一则是这房间怎么个用法,二则是该注意哪些问题。你且说说看。”
  李应微微抬头看蓝怡的脸色,在桌子对面坐了下来。这么多孩子过来读书肯定是要添不少事情,客栈的正常营业和清幽也会被打乱。但是蓝怡是东家,她决定的事情李应自然不会反对。
  “东家,让孩子们过来读书避过雨淋房祸是积德的好事。咱们这座小楼房间是不少,但是您也看到了,屋内还有桌椅床柜等物,这些不能全收到杂物间去。”李应就事论事,“客栈内的房间有大有小。不若把大间腾出来用,小间用来放置东西。五个班就需要五个大间,二十几人容不下的话。就需要六间,这座楼共有七个大间,应是能容得下。还要腾出一间来给夫子们休息之用。”
  蓝怡点头。
  “这么多人过来,再怎样也会影响到店里的生意。”李应沉着答道。“不若将这座小楼先简单地用竹篱圈起来,让这些孩子从侧门出入,您看?”
  “这倒是个主意。你先清点这座楼内的物品,先不必搬动,且等定下来再说。还有,”蓝怡一笑,接着说道,“虽会影响生意。但也会添些生意,义学的夫子若是天气不好。晌午不回去的话,必定是要在客栈用饭的。还有,义学里今年入学的孩子有几个不是本村的,他们也要吃饭的,若是这些孩子有人来接送,顺便歇息的茶点也能赚一些。”
  李应是做生意的,蓝怡这样一提点,他眼睛一亮,连连点头,接着说道,“东家,若是咱们再购进一些孩子们的吃食玩物,在孩子们途径的出入口支起摊子呢?”
  蓝怡笑着摇头,“村里已经有了杂货铺子,咱们不和他们抢生意了。”杂货铺子乃是八婆二嫂和牛嫂两家开的,蓝怡自然不想为了这点进项跟她们抢生意。
  “是。”李应应下,“东家,您现在若是无事,小人去把这个月的账目取过来您过过目?”
  每月月底,李应会把青山客栈的账目送到蓝怡家请她过目,蓝怡今日过来了,正好可以查查帐。李应是客栈的管事兼账房,自到蓝怡手下管理账目以来,被蓝怡批评调教几次,账目记录比之前更清晰明了许多。
  “不急,”蓝怡望望门外,“我还有事同你讲。”
  李应会意,走到门外看了看,又关上房门,等候蓝怡吩咐。
  “客栈内住着个二十岁左右的白面无须书生,叫梁有思,他住在哪里,怎么个情况?”
  李应一愣,想了想答道,“确实有这么个书生,独住在饮香院,来了有近两个月了。”
  饮香院是客栈内的独院,也算是vip了,想到梁有思假惺惺葬玉的模样,蓝怡摇摇头,蓝怡接着问道,“他是哪里人士,平日都做些什么,与哪些人来往多一些?”
  因为是常住的客人,李应了解自然多一些,“户籍载梁有思乃是京城人士,他跟其他书生一样是游学寻访牡丹园青山客而来。与其他书生一样,平日里喜踏访山水,以读书为乐。”
  踏访山水,以读书为乐?蓝怡摇摇头,梁有思的户籍是京城人士这一点倒有点出乎她的意料,本以为他是东平州梅县来的,不过,户籍作假这等事虽然难也不是不可能,她不就是切身体会到了么,但是若说梅县王家大费周章地弄个假户籍就派这个么蠢货过来,也赵氏让人费解,莫非自己猜错了?
  蓝怡接着问道,“他们去何处踏访山水?”
  李应笑道,“小的看也就是几个读书人在一起谈诗论文,结伴交游罢了,能如此逍遥的都是些富家子弟。不过若说起来,这个梁有思与其他书生也有些差异,他踏访的范围,好似小了些,平日里除了闭门读书,也就是在园子里看看,或是找村里人聊聊,或是到咱们的大青山转转。据他说是觉的山村民风淳朴,颇有什么‘桃园’之趣……”
  李应说完,仍觉得好笑地摇摇头。
  蓝怡看李应的态度,知晓问不出什么,“此人我今天遇着一次,觉得他举止颇为怪异,你平日里留意一下此人,若他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再告诉我。”
  李应点头,看了看蓝怡,张张嘴,又觉得不妥。
  蓝怡见他如此,便问道,“直说无妨。”
  李应低头,有点不好意思,“东家,若说梁有思此人有什么与其他书生不一样的地方,便是他,他在惜香访柳上关注不少。”


第三八二章 旧事再提
  惜香访柳是一种比较隐晦的说法,也就是说梁有思此人对寻欢作乐之事很感兴趣,蓝怡毕竟是女子,李应跟她说这些不好意思。李应甚至在想,东家觉得梁有思举止怪异,会不会是因为他有意招惹自己这女东家,才让她有此感觉?
  蓝怡点头,“我知晓了,李管事按我说的注意此人,若有事再来寻我。”
  从客房出来,蓝怡望了望雨中的饮香院,又看看天上飘落的雨,撑伞去了王二叔家,文轩还在王二叔家中。
  这两日阴雨,文轩无处去玩,喜欢上去王二叔家玩耍。今天送了宇儿出门读书后,蓝怡也就顺路送了他过去。
  二婶李氏见蓝怡过来,笑道,“这当娘的就是操心,孩子刚过来这一会儿子功夫,你便跟过来了,文轩跟妞妞一块在炕上睡着呢。”
  “二婶,我这不也是雨天没地方去,过来找您聊天么。二叔呢?”赵里正和王二叔先一步从客栈出来,按说现在已经回来了。
  李氏有些发愁的叹息一声,“他哪里在家呆得住,早到村南地里去看地了,说是雨水再大些就得想法子。”
  天不作美,能有什么法子呢?
  刘氏听了蓝怡的声音,从西屋出来,笑道,“嫂子,我和二嫂正念叨你呢,可巧你就来了。”
  蓝怡没想到刘氏也在这里,便跟着她到陈氏的屋子里。陈氏在炕上做针线,旁边头挨头睡着三个小家伙。自己的宝贝儿子在两个妞妞姐中间,睡得正香,蓝怡看看他红扑扑的小脸。心里热乎乎的。
  “嫂子,你可过来了,再不来我就要被这疯婆娘折腾死了!”陈氏小声抱怨道,“可了不得!”
  刘氏抱起三妞妞,不满地看看二嫂,满眼放光地盯着蓝怡,“嫂子。你跟她说说,这鸭毛做成衣裳能不能赚钱!”
  原来是这事儿,蓝怡呵呵笑了。
  “三弟妹跟我提过。我倒觉得这法子可成呢。”
  刘氏有了撑腰的,得意地看着陈氏,“看吧,嫂子都这么说。还能跑得了!这可比你绣花好多了!”
  蓝怡此时却摇摇头。“三弟妹,那可不见得啊!”
  刘氏诧异的眨眨眼,看着蓝怡,“嫂子,你不是说……”
  蓝怡懒洋洋地坐在炕上,笑道,“我是说比你绣花卖绣活好多了,二弟妹手艺好。哪是你能比的啊!”
  陈氏捂嘴笑了,刘氏这才反应过来蓝怡是在拿她打趣。也嘻嘻乐了,“咱是比不上二嫂的手艺,二嫂,我看你就听大伙的,去义学里教女娃子绣花算了,咱们家也出个女夫子!”
  陈氏绣花的手艺是村里的妇人中最好的,今年村里的义学招了女娃子识字,大家便说笑着女娃子读书识字也该学学手艺,若是再能学了拿得出手的刺绣手艺,以后还能愁找不到好婆家?
  不过,也就是说说罢了,义学收了女娃子本来就已经是稀罕事了,再让陈氏去教刺绣,蓝怡还真怕义学里的校长杨老夫子一时难以接受。
  陈氏看看刘氏,无奈摇头,“你这疯婆娘,也不看看啥时候还这么闹腾。这几日连着阴雨,他爷爷正在为盖房子的事情发愁呢,你倒琢磨起这事来了。再说了,天一放晴,咱们就得忙着晒粮食种地盖房子,哪有功夫跟你折腾着这赚钱的买卖!”
  刘氏吐吐舌头,回头看看门帘,小声嘻嘻笑道,“我不就是先找你盘算盘算么,既然嫂子说能成,我就想着试试,咱不找别人先找你,还不是因为跟你亲近!晓得你着急住新房子,天一放晴我就天天过来帮你看着,让二哥给你盖个比嫂子那新房还好十倍的!”
  陈氏白她一眼,“你还真敢说!能及得上嫂子那房子我就心满意足了。嫂子,你别搭理她,这婆娘疯魔了!”
  刘氏见此,更加肆无忌惮起来,“怎么着?你这是觉得二哥待你的心意不如周二哥待嫂子的那份心意了?周二哥能给嫂子盖好房子,二哥就不能啦?我瞧着二哥待你可比我家那口子待我好多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