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林远恭敬地说道:“家中一切都好,就是都惦记着大嫂和两个孩子。爹娘实在不放心,让我跟着一块过来看看大嫂这边可还顺利。”
  蓝怡八月初五离开,按着她的计划应该是一个月就能回去。但是二叔王民善等人实在放心不下,就算再农忙也让王林远出来看看她这里的情况。
  “有劳二叔二婶挂心了,这里的事情已差不多了,我正盘算着过几日回黄县呢,所以才没有给家里去信,不想三弟却先到了。”
  王林远听见蓝怡说要回去,马上笑着应声,“太好了。大嫂,咱们一道回去。”
  蓝怡一走,他们全家就少了主心骨,做什么都少了以前的精气神。刚才看着大嫂的打扮,王林山最怕的是大嫂不再回北沟村。
  “呵呵,你看我,光顾着说话了,忘了给你们介绍。”蓝怡赶紧给四人相互介绍了一番。王林远听到王春荣乃是蓝怡的亲生哥哥,替她感到高兴,能寻着亲人就不算白辛苦这一遭。
  王春荣笑着与王林远打过招呼,又一锤六子的肩膀:“夏浓,你小子出息了啊,这都当上商记的管事了。”
  六子笑嘻嘻的回道:“不是早就告诉过你,叫六子,叫六子么。你也不差啊,没想到你小子愣头愣脑的,竟能有王大嫂这么灵光的妹子。”
  夏家这一辈的几个家生子,名字是大爷夏重潇起的,都和节气有关,分别是夏浓,夏末,夏至,夏伏,夏初等,六子自小就不喜欢“夏浓”这个名字,一直琢磨着让夏重潇给他改一个,不过夏重潇说了,“好名字都差不多了,只剩下夏荫、夏二伏和夏三伏三个,你自己选一个吧。”
  因这三个名字实在是更难听,所以六子只得忍着。
  “大哥,你和六子是认识的?”
  王春荣得意地笑道:“那是,咱们梅县大户就这几家,我和六子早就相互认识。”他们只是认识,并不算太熟悉,不过现在有了蓝怡这层关系,自然显得亲近不少。
  蓝怡点头,“三弟,这批货都是什么?”
  “主要是鲜果,还有咱们油坊出产的核桃油和牡丹籽油,剩下的是青山杂货铺的东西。”
  六子笑道:“王大嫂,天色不早了,你和林远哥、春荣先回去吧,我看着卸货就成。”
  “不用,货物要紧,你们先安排着卸货,收拾妥当了我和三弟再回去。”
  王春荣担心妹妹的安危,“小妹,你先和林远回家,我帮着六子卸货就成。”
  蓝怡点头,“也好。六子,那就辛苦你了,回去替我和姐姐说一声。”
  刀无锋和王林远一左一右护着蓝怡回南胡同,蓝怡在路上问着家里的事情,王林远一一答了。
  蓝怡也简单介绍了自己的身世,“三弟,我实在是对不起二叔二婶,对不起去世的林山。”
  自然,一切还是以她是真的失忆为基础介绍的。
  王林远呆愣的回不了神,“大,大嫂,你……,我哥……宝宝他……”
  蓝怡知道让他接受王林山没有娶妻,没有生子,自己不过是冒名顶替的事情需要一些时间,他们怪罪自己也是合情合理的,“林山是真的没了,前几日周二哥已取了他的骨灰回来。三弟,不管你还认不认我这个大嫂,我是真心实意地当你们是一家人的。若是你们能原谅我,我就是林山的妻子,宝宝就是林山的儿子。”
  一年多的相处,王林远相信蓝怡的不是有意欺瞒他们,也知道在失忆的情况下她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合情合理,只是少了这层关系,他们和大嫂似乎被拉开了不少,但是大嫂的真诚他是感受得到的。
  “大嫂,我晓得这不能怪你。我也不知道该说啥,这一年多来咱们是真的拿你和宝宝当一家人的,现在我也拿你当我的大嫂。只是,只是,唉,我也不晓得该咋说才好。大嫂,你容我想想。”王林远脑子还乱着,理不出个头绪。
  蓝怡点头,“三弟,详细的事情咱们回家再说,这一路上你也累了,先好好歇息歇息。对了,周二哥现在也住在家中。”
  “恩。啊?”王林远更反应不过来了,周卫极怎么会住到大嫂家去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六三章 贾氏玉瑶
  周老夫人换下礼佛的素服,身着暗紫色浅黄牡丹纹妆花褙子,宝蓝盘锦镶花裙,戴珍珠头面,锦缎富贵花纹眉勒,在堂屋见周卫极。蓝怡第一次见周老夫人穿的如此庄重,听郑氏说她之前也是喜欢奢华的,丈夫和儿子去世后她才的衣着才逐渐素淡下来。
  “周班头,老身多谢您仗义相助。”周老夫人由周婆子扶着,给周卫极行礼。
  周卫极错身相让,“老夫人,您不必客气。您是文轩的祖母、春桃的义母,自然就是我的长辈,受不得您如此大礼,您直接叫我卫极便好。”
  周婆子扶着老夫人起来,笑道,“老夫人,周爷是春桃的未婚夫婿,再说您和周爷同姓,没准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就是呢,王管家,今日没有外人,你们夫妻也坐吧。”周老夫人笑请周卫极到主座,“卫极,不知你祖籍何处?”
  周卫极哪里肯坐主坐,他把王承德让到主座坐下,自己陪坐在一旁,才开口答道:“我的祖上一直在黄县居住。”
  周老夫人点头,“卫极,今日请你过来,一是感谢你为了文轩的事情奔走,二则是为了文轩和你们一起回去的事情。老身无能,无法照看亲孙,只能拜托你了。”
  周卫极点头,没有搭话,周老夫人接着说到:“不知卫极你们打算何时动身?”
  “现在已是深秋,再过几天就是寒露节。我们带着孩子走不快,我想着怎么也得在霜降节前赶回黄县,再拖下去恐路上不安全。”他们出来已有一个多月。也该回家了。
  霜降之后的确不适合出行,这样打算是对的,也就是说最迟半月文轩就要和周卫极一起回黄县了,周老夫人将文轩搂在怀里,她才与孙儿相聚半个多月又要分开,自然是依依不舍。
  可是,王明礼虎视眈眈。蓝家人蠢蠢欲动,让文轩和春桃再呆在这里也确实不安全。
  “也好。此地距离黄县千里之遥,你们早日出发也稳妥些。只是轩儿这一走。祖母在想见你可就得明年了。”周老夫人伤感起来。
  文轩充满童趣地说道,“祖母,宝宝跟爹爹学骑马,骑马看祖母。”
  宇儿也赶紧说道:“我也有马。比弟弟的高一些呢。我陪着弟弟一起来看祖母。”
  众人忍不住笑出声,郑氏将宇儿搂在怀里亲亲。蓝怡想象着两个孩子骑着果下马从黄县到梅县,还真是很可爱的场景呢,那八条小短马腿,走过来也得好久啊。
  王承德解释道:“老夫人,少爷前几日拜见郭王爷,米县丞许给少爷一匹白色果下矮马,昨日卫极又到蓝家马场选了一匹回来。少爷和宇儿一人一匹,正稀罕着呢。”
  从蓝家马场选回来的那匹果下矮马是红色的。只比那匹白色的高了些许,也是十分匀称健美。宇儿更喜欢这匹,给它起名为小红,蓝怡实在受不了一匹英俊的公马被叫做“小红”这么俗艳的名字,说服宇儿给它改名为“小火”。是以,现在南胡同王家的小四合院里拴着三匹马:黑子,小白和小火,给刀无锋和王春荣选的那两匹马则直接寄养在王家的马厩里,家里实在是放不下了。
  好在王林远不会骑马,否则还要多准备一匹才是。马在这个年代可是奢侈品,他们这样一匹匹的买回来郑氏心疼了许久。
  周老夫人听到孙儿要骑马,既开心又担忧,“两个都是祖母的好孩子,不过你们还小呢,踩不到马镫,骑马可不安全,没大人护着千万不要自己骑。”
  在大周,富贵人家的男孩长到13岁时,父母要给他们备新马鞍、马嚼,以祝贺他“手及马鞍,脚及马镫”。文轩现在三岁,宇儿也不过七岁,就算果下马再矮小,他们骑马也是早了些。
  蓝怡也不放心他们骑马,“您放心,我会看好他们的。”
  “有桃儿在我自然是放心的。”周老夫人放开文轩,看他小步跑到周卫极身边,很依恋地趴在他的腿上,周卫极伸手轻拍他的背,两人看起来十分和谐,“不过,卫极要忙着衙门的事情,桃儿你也要忙里忙外的,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日后成亲了再有自己的孩子,哪里忙得过来。不如多带几个人回去,也好轻快些。”
  周卫极已听蓝怡说过此事,他摇头拒绝道,“老夫人,不必担心这些事情,日后我自会安排。”
  一一和他都不喜欢家里人多,就算忙不过来需要买人来伺候,那也要是他挑来的,而不是王家送过来的。
  周老夫人微僵,但是周卫极是一家之主,蓝怡早晚要嫁过去听他的,他不同意自己想安排也是白搭的。她本来还想提提给文轩在黄县城内买座宅子置办田产,也好让他们一家子安居乐业,但自见到周卫极她便知道此事是行不通的。
  只是又回到那偏远山村,也太委屈了自己的宝贝孙儿了。
  周卫极见周老夫人的表情,自然知道她在想什么,“老夫人,在吃食用度上,我绝对不会亏待文轩的。卫极读书不多,也晓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意,文轩和宇儿是我的儿子,我自当严格教导他们成人,他们不只要识文断字,还要勤练武功,成为响当当的男子汉大丈夫。”
  周老夫人展眉,文轩身上的担子十分沉重,若是有周卫极这样的严父在身边教导确实不是坏事。有他教导,文轩或许能成为文武全才的志气男儿,长大之后有一番大作为。
  但是,周卫极出身不高,又在军中多年,武功是没问题,但是读书却是不行的。在那样的乡下地方,能有什么好的夫子?
  “卫极,我晓得你的意思,男儿就该三更灯火五更鸡,勤读苦练成才。再过一两年文轩也该开始读书了,我想着给他请位德才出众的夫子启蒙才好。我听桃儿说北沟村是有义学的,我打算请两位夫子到义学去教书,也好指导宇儿和文轩。”
  这应该没问题了吧,又不是放在家里,而是义学里。周老夫人想着。
  周卫极点头。
  “这时还得王管家多费心,打听一下有真才实学的夫子的情况。”
  王承德拱手称是。
  蓝怡忍不住笑笑,想起上次来的时候碰上王家三老爷王格知的事情。王格知主动与自己套近乎,打听黄县北沟村的情况以及青山客的事情,对蓝怡要回北沟村十分神往,恨不得要一起回去。
  王格知痴迷书画,也算是有真才实学的。不过,蓝怡对三房的人都没什么好感。他们对大房的事情是作壁上观,就算书画再好又有何用,读书更重要的是修德。王格知父子在这一方面比起她的义兄雷天泽来是差了许多的。义学内有雷天泽在,她也不愁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
  周卫极见到蓝怡含笑,转目扫了扫她,也微微露出笑意,自从开始准备回程后,蓝怡并没有什么不愿的情绪,这让他十分开心。
  周老夫人看到两人的神色互动,笑着一抬手,周婆子赶紧给她递过来一个精致的小木盒,“桃儿,这个你手下。”
  蓝怡摆手:“这些桃儿收不得。”
  蓝怡直觉地不愿意给周老夫人叫母亲,毕竟她还有亲生母亲在,周老夫人认下她也是为了文轩。
  “收下吧,这是我给你的添妆,恭贺你和卫极二人百年好合。”周老夫人笑道,“卫极也不会反对的。”
  周老夫人既然这么说了,蓝怡便不好不收,郑氏也点头让她收下。
  “明哲儿时读的书我也让人整理出来装箱,给文轩带回去看看。还有一事,”周老夫人顿了顿,接着说,“虽说卫极不想带下人回去,老身还是想让玉瑶跟着你们一起回去。玉瑶性子安稳底细,她略通医术,照料孩子和怀孕生产的妇人最是拿手。有她跟着,两个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不必惊慌,桃儿成亲后怀孕也好有人照料,须知这生孩子可是女人过鬼门关,丝毫马虎不得。况且,玉瑶孤身一人,跟你们过去省得在我这里受苦,她的卖身契我也一并放在盒子里了。”
  贾氏听到周老夫人这样说,出身跪在地上,眼泪落了下来,直说舍不得老夫人。
  前两日郑氏就跟蓝怡说了周老夫人有此打算,蓝怡仔细考虑后也并不反对。贾氏知根知底,性子安稳,最主要的是她精通医术,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有个家庭医生跟着,绝对是好事。
  周卫极听到这地上跪着的妇人会看病,还能在桃儿以后怀孕生产时照顾她,也就不再反对。
  老夫人让周婆子扶起贾氏,慢慢说到:“玉瑶,这些年你跟在老身身边没少吃苦头。让你跟着春桃去,也是想着让你给她帮把手,以后她就是你的主子,你不可违背。再者,春桃也是你看这长大的,她与你一向亲厚,你随着她回去也能过几天舒心的日子。”
  蓝怡也站起来走过去,拉起贾氏的手,“瑶姨,我是个没经验的,以后您可要多提点我一些,咱们一起照顾好文轩。”
  周老夫人把贾氏的卖身契给了蓝怡,从现在起蓝怡就是她的主子了。贾氏含泪给蓝怡行礼,擦干眼泪退到一旁,蓝怡看她面容平静,应是早就有心理准备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六四章 蓝怡选才
  定了回程的日子,一切就变得紧迫起来。
  郑氏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要和女儿分开,很想劝说女儿呆在身边,等着成亲之后再过去。她还有好些事情没教会女儿,她不晓得好些规矩,甚至连一朵花都绣不好。
  但是,文轩要跟着周卫极回去,女儿不可能与少爷分开,自然要一同回去的。王林远这几日住在家里,一声声地尊女儿为“大嫂”,态度十分恭敬。郑氏对他十分中意,有这样的儿子,女儿现在的“婆家”还是十分不错的。
  虽说委屈,但是女儿既然要回北沟村,嫁给周卫极,顶着寡妇的名头是肯定的。郑氏只想着多给女儿准备东西,备足嫁妆,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
  不只如此,现在女儿要回去,老夫人会准备文轩少爷的东西,女儿吃的用的自然是要她这个做娘的准备妥当。郑氏每日盘算着,恨不得把所有女儿能用到的都给她带上才好。
  蓝怡看着这大包小包的东西,温馨又头疼,再让郑氏和周老夫人这么准备下去,她们怕是只能租好几辆马车拉着了。
  “娘,咱们去米粮店买些种子吧,我想着回去种。”还不如拉她去逛街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也好,咱们买了种子顺路去绸缎庄看看,买两匹厚布给你做冬衣。你带得那几件怎么能成,娘这几日裁减了教你怎么做,走之前把今年的冬衣做好。”郑氏絮叨着。带着蓝怡到田重掌管的米粮铺。
  米粮铺是打通的三间铺面,宽敞明亮,店铺内的伙计热情地招呼客人。见郑氏母女进来。一个小伙计认出郑氏乃是东家的管家娘子,上前恭请二人进雅间,端上茶水点心殷勤伺候,“田掌柜请了郎中回家看病,小的马上回去请掌柜的回来。”
  田重的妻子胡氏身子骨还没有好利索就非要给周老夫人和王承德磕头,又吹风受寒,胡氏节俭。坚持说喝两碗姜汤养养就好,不肯花银子买药。田重这次不肯依着她,请了最好的大夫回去为她诊治。
  “不必麻烦。咱们过来只打算买些平常少见的种子回去种。伙计,种子在哪里,你拿过来给咱们瞧瞧。”
  伙计很快带了很多罐子过来,罐子上贴着标签。蓝怡发现这个年代的粮食和蔬菜比她认为的要丰富很多。其中竟然还有大红果也就是西红柿的种子,只是标高出其他种子不少。从中也可看出这家米粮铺子生意门路之广,难怪会被王明礼惦记上。
  蓝怡挑了半天,大红果、芹菜、金花菜、木耳菜、矮黄、梢瓜和冬瓜等种子各买了两包,叫做芋魁的芋头和麻山药嘴各买下十五斤,让伙计直接送到南胡同家中。
  “桃儿,这些种子买回去,是你自己打算种。还是要送给旁人?”种子每包重为一钱,听着不多。但是若论粒来算是不少的。种子粒小的如大红果的种子一钱足有一千五百多粒,蓝怡买了两钱,就算是出芽率再低,这些种子都种下也得好大一片的。郑氏虽不事耕种,但大体也有些概念。
  蓝怡笑着摇头:“哪能都是自己种呢,女儿只种着两亩田罢了。种下够家人吃的,剩下的种子女儿打算分给村里的人家。这些种子在黄县那边见不到,种出来大伙也能添个菜,改善一下伙食。”
  郑氏拉着女儿的小手走出米粮店,叮嘱道:“你回去后可不能整日在田里晒着,姑娘家晒黑了算怎么回事。田租给村里的客户种,山坡上的牡丹多雇两个人收拾,你不是说院子里种了一大片菜园子么,种几个就够了。走,咱们到旁边的脂粉铺子和绸缎庄看看,娘听说这两日珍珠粉和燕窝便宜了些,咱们去买些带回去。市面上新出了一种抹脸的玉容膏,娘听你瑶姨说这膏是十几种药材配制的,用了只有好处。还有洗头用的头油也得多买些带上,黄县那边偏僻,难买到好的,……”
  蓝怡暗中叫苦不已,被郑氏拉着一路逛下来,大包小包的买下不少“必备”之物。
  不过,她也趁机把梅县主要街道的店铺情况观察了一番,盘算着青山商记在梅县经营的机会和方案。
  梅县繁华,离着京城只一日的路程,水陆运输通畅,可以作为青山商记货物的中转批发集散地,这件事他们早已定下,并且由夏婉的陪房夏末负责。
  夏末为人老实厚道,在经商一途上可说是中规中矩,他会严格按照吩咐办事,但在开发新的市场业务上欠缺灵活应变。这样的人是个合格的中基层管理者,所以把梅县的店铺生意交给他,生意不会出什么意外,但也别想发展壮大,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有牡丹花宴和牡丹籽油这样的好噱头,商记却不交由他来做,而是选了与张平育合作的原因。
  青山商记,现在最缺的是人,能够执掌一方生意的掌柜,不仅要脑子灵活,还要忠诚于商记。若只靠着蓝怡等几个青上商记的骨干,商记的发展速度势必受到限制。
  现在蓝怡与王承德父女相认,等于在梅县又有了一层可靠的保障。王承德久浸商场,经验老道眼光毒辣,现在有他帮忙照看着,这边的生意渐渐做大,把梅县做成青山商记的第二大市场,并以此为基地将生意扩展到东平和京城之内,蓝怡觉得是可行的。
  王承德可以相帮,却不能成为主力。近两年王家大房生意伤筋动骨仅剩下三成,正是百废待兴之时,王承德是管家,又被周老夫人寄予厚望,自然要将主要精力放在王家的生意上。青山商记不可能主用他,同理。也不能启用王春荣和王承图、王承青三人,他们和田重等人是王家经商的主力。
  虽然王承德是蓝怡的父亲,她又算得上是文轩的监护人。但是她并不打算把王家的生意与青山商记的生意混为一谈,这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起码在文轩执掌生意之前她不打算对王家的生意多加干涉。
  但是,她打算与父亲再见一次张平育,他所执掌的张家生意、王承德主管的王家生意和商谈青山商记可以结成战略联盟,长期合作,这样对三家都无害处。当然。借着三家的合作也可以挤垮王明礼的买卖,王明礼不善经营,这对王承德和张平育来说并不是难事。
  如此。青山商记在梅县的负责人选,进入到蓝怡的视线范围内的只剩下两个:六子和赵中选。
  六子与春草成亲后,可以让他主负责这边的生意。但是短时间内,黄县的生意还离不开六子。
  赵中选此人观察力极强。做事不拘一格。又不失正义,稍加约束和管教,绝对是个可用之材。蓝怡想着若是他不打算回黄县老家谋生,倒是可以让他先给夏末做助手,让王承德和张平育帮忙指导一番。半年或一年后观察成效,若是可能就让他负责青山商记的生意,再有夏末这样性子的在旁边监督辅佐,应该能成。
  “呃…”蓝怡忍不住笑笑。赵中选与周卫极两个不知怎的就是互看不顺眼,他遇到周卫极时简直还是以前那个无赖。无所不用其极的破坏周卫极的形象。
  周卫极每次见到赵中选也是一张黑脸,恨不得一巴掌将他拍出去了事,让人瞧着十分搞笑。起码,王春荣和刀无锋就看得津津有味。
  至于刀无锋,蓝怡有些头疼,周卫极没有说为什么他要跟着一起回黄县。周卫极性子很稳,他不说自然有不说的原因,蓝怡也不想问。刀无锋功夫不错,但他的身世可不好处理。
  虽说事出有因,但刀无锋身上毕竟背负着几十条人命,蓝怡对他在极端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不敢妄下判断。几十条人命啊!对于蓝怡这个生在和平法制年代的现代人来说,这无异于是杀人魔头了。但是显然,周卫极对此并不在意,似乎刀无锋杀人在他看来理所应当,更不会因此对他有所提防和偏见。但蓝怡仍觉得他是一颗埋藏不深的地雷,随时有炸掉的可能。
  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刀无锋的老爹,那可是姓耶律的!耶律是契丹的大姓、国姓,虽然现在大周与契丹修好,但保不齐哪天就会再打起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