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八十年代逆袭-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月笑了,老板变大哥,连大爷都没叫!
“大哥,你没跟妹子开玩笑吧?妹子京都人,就你这老头衫,京都大街上、胡同里,零卖才三块!
你实惠点儿?不行我去那面那家,看见没?你这不是独版,四处都有,别抬价嘛!我零买三件两件的,坐客车来?妹子我还真没那么闲!”毕月说完作势抬腿就要走。
“嗳?嗳?大妹子!”大爷倒挺高兴自己变大哥,年轻嘛,想要拽住毕月,毕成上前一步,憨憨的大小伙子递过了自己的胳膊,意思是要拽拽我。
“咱第一次合作,我也痛快点儿,多来两趟有了,不过这文化衫真不赚钱,你看看咱家的质量,你们摸摸,你再抻开看看,不是别家那种一抻开恨不得透明,咱这布料密实!”
“大哥,你就说多少钱吧!没相中我能站在这?”毕月挑了挑眉。
“两块四,最低了!常来我这上货的都这价!”老板一本正经道。
毕月小脸板着,眉毛微皱,用手掌挡着头上的阳光,微眯着双眸又看了眼货架上的款式:
“我不挑码,钩子的、x钩子的,你就是有四x钩子的超大尺寸,我都留下!那个白色的,胸前印着是坦克、手雷图案的,你有多少、我全包了!”
中老年汉子星星眼,这次眼神专注认真,看向毕月。
毕月启唇道:“不过价格嘛,一块七。行就装货,看见胶丝袋子没?四袋子,往满了整!”
……
文化衫,老辈儿人通常管这叫“老头衫”。
后世中,最普通的白色大半截袖,胸口处印着粗糙的黑色图案。
一块七批发的,毕月搜罗了一圈儿,三个款式大小码全包了,总共披了四百件,花光了毕成小肚子处的重金,基本没剩啥钱。
出租房砖头下面藏着的铁盒子里,去掉从苏国的回城路费,也就能剩下不到二十块的。
七百块的本钱里,有二百块是梁笑笑的,也就是说,这趟苏国之行,搞不好还可能拉疾患(欠账)!
毕成满头大汗、脸色通红通红的,他脚边儿是四个装满都快拉不上拉锁的胶丝袋子。
他站在摊位前,原地等着跑去买假领子的毕月。
毕成是什么心情呢?
他心里没底儿的直翻滚。
路迢迢、水长长,还迷迷茫茫。
他止不住望向老板大叔,控制不住看向大叔的腰包,那里装着他们的辛苦钱,卖油条麻花、卖冰棍汽水,挣扎奔波了无数个凌晨、一分一毛攒下的钱。
不爱多言、心里拼命劝着自己爷们得有爷们样儿的毕成,后悔情绪侵袭着他。
其实,其实加上车票,他和他姐卖油条钱也够带爷爷去医院的……
他到底是冲着啥了,非得答应和姐姐一起跨国!
贪心啊,人心都贪婪啊!
寻思放暑假干把大票,又能多挣,又能掐着暑期的尾巴赶回老家,然后“荣归故里”……
毕成后悔了,他要是不琢磨一夜之间解决难题,他至于嘛!
忧郁,毕成的真实写照。
……
当毕成看到毕月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从远处跑来,手里还攥着两个假领子,他用大手使劲摩挲了一下脸:上火!
没了回头路,七百块都花了,那么贵的车票也买了,干粮一会儿回去就装上。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姐弟俩对视。
毕月眼睛里满满都是希望,以及:大弟,信姐得永生!
毕成低头认真注视毕月,眼神中满满都是“拼了吧。”放松心态的后果就是:巴心巴肺的恨不得马上去苏国。
……
姐弟俩谁都没说话,两人分假领子,一人脖子上系着一个衬衫样式的领子,地上堆着十几件塞不进兜里的老头衫,一层又一层的往身上套。
老板在旁边看着都汗颜,他抬头看了看这大热天的太阳。
这对儿姐弟俩为了省路费是真拼啊,一次性非得上这么多?再来一趟呗,路费能几个钱!
……
饿的前胸贴后背,毕月和毕成赶回京都后,两人顾不上沟通,没有及时抒发“败家”的感慨。
毕成负责摊鸡蛋饼,装鸡蛋酱,听着都有鸡蛋吧?可要吃六天,顿顿吃、恐怕也得挺惨。
这边儿一锅几张大饼烀在了锅边儿,毕成又捅炉子开始烧水。
军用大水壶,还是掉漆的那种,毕月管煎饼摊刘大姐借来的,毕成抓了一小捏茶叶扔了进去,两只大手紧忙活,还不忘扯着脖子嘱咐毕月:
“姐,别忘了装毛巾、卫生纸、刷牙筒!”
“知道啦!”毕月跪爬在炕上,忙,她比毕成还忙。
一米宽、一米三五长的棕色带暗花的纯棉大布铺在炕上,布料正中间罗叠着二十来件老头衫。
毕月直起身子,两手掐腰以跪的姿势看着炕墙,沉思着,心算着还都得带点儿啥。
卫生纸随后扔在了里面,她和弟弟一人一套换洗衣服、内衣内裤用个塑料袋装上也扔里面,凡是这一路、包括返乡可能会用到的,都放在这个布里面。
对角折,先是扯住两头,用胳膊肘使劲下压着包裹里面的东西,毕月咬牙用尽最大力气系紧、系死疙瘩,憋的满脸涨红,吭哧出声。
随后扯住另外的两角,这回系的是个结实的大蝴蝶结,有点儿松动的那种。一个大包裹打包完毕,毕月两只小手一拍,大声喝令:“齐活!”
围着炉子绕圈圈的毕成,捡起十来张鸡蛋饼,拧好装鸡蛋酱的罐头瓶子,饼还滚烫的,就那么塞进了军绿色“为人民服务”的挎包里,又装了七根旱黄瓜,直塞的鼓鼓囊囊。
……
姐弟俩,两个大学生,本该在这个季节可以肆意享受青春的时节里,大学放暑假当天,着手收拾家里炸油条的那些家当,第二天奔赴白沟上货,真可谓马不停蹄。
带着锈的锁头,挂在快要倒塌、出租房的大门上。
第二十三章
毕月眼中的大弟毕成,那形象,老惨了,比农民工还不如,都快赶上逃荒的了!
她憋不住笑。
本该系装黄豆那种麻袋的麻绳,捆着两个胶丝袋子,毕成肩膀上分别搭着,前面俩、后面俩,总共四个大包。
毕月怕肋坏毕成,麻绳下面还搭着两条毛巾垫着,能挡着点儿肋痛。
毕月笑出了声,越笑越大声,毕成叹气,这可真够没心没肺的了!
他停下大步,回身等着他姐,这一回头不要紧……
他漂亮的亲姐姐啊!
别说其他人了,就是他这个亲弟弟都不爱多瞅一眼。
脖子上是个假领子,说是什么预备到了苏国当模特套老头衫用的。
脸上都是汗,两条大麻花辫盘到了脑瓜顶,脖子上挂着个军挎包,肩膀上横过来一个超大号的大花布兜!走路都驼着腰!
“姐,你?”
毕月依旧没心没肺的咧嘴乐,吭哧吭哧走路跟着,以为弟弟叫自己是要唠嗑,想了想,得哄哄大弟,别孩子没到地方呢,再上火!
穿着塑料凉鞋的两只脚,紧走几步。
“大弟,别上火,姐不多说别的,卖了你就知道了。站的高才能看的远,男人心要宽!那什么,我给你唱个歌鼓鼓劲啊?”
也不管毕成同不同意,张嘴就来。
不均匀的气息里,带着笑音儿的歌声里,满满都是讨好:
“天地我笑一笑,古今我照一照!
喔人间啊路迢迢,天要我趁早,把烦、烦恼甩掉!
痴情的最无聊,我不是神仙,也懂得逍遥!”
毕成伸手去抓毕月肩膀上的大包裹:“姐,快留口气歇着吧,再岔气喽!你唱的那是个啥?真难听。把包给我?!”
“不用,我真能背动!唉,你这鉴赏、鉴赏能力太差!”
躲闪的姐姐,怕累到姐姐的弟弟,甘心情愿自己受累,心疼溢于言表。
略显蹒跚的步伐,当京都夜晚的霓虹灯亮起,他们步行到达火车站时,早已大汗淋漓。
这一刻、这一天,真真切切的感受,心里哭,脸上笑;
八十年代,通往火车站的那条路上,他们狼狈地背着大包小包;
他们和那些饭后安逸遛弯儿的人们擦肩而过;
他们没心没肺、冒冒失失、苦中作乐的景象,镌刻进了姐弟俩的记忆中。
……
楚亦锋白衬衣、黑西裤,他站在嘈杂的火车站门口,是那么的醒目,又有那么点儿格格不入。
他刚送铁磁儿刘大鹏去了软卧车厢,现在正要像赶场似的奔下一个地点,和其他兄弟来场夜宴。
喧嚣的人群,又正好赶上暑假季,火车站到处都是返乡的学生。
这幅景象,很平常。可不平常的是,楚亦锋忽然驻足回眸。
他半眯起眼睛扭头看向一男一女扛着大包的背影,他以为,姐弟俩只是回老家。
当不久后,他得知这次偶然相见,毕月是要踏上“探险之旅”时,心疼、后悔没拦住、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暴怒。
即便现在的楚亦锋并不知道姐弟俩是要出国,当他看到毕月肩膀上扛着个大包裹,又忽然侧过头和她弟弟傻乐的样子……
他站在火车站的门口,就那么望着,看着那个瘦高的女孩儿,一副惨兮兮的样子,为心底那抽丝般的酸胀、久久未动。
……
浑身上下,充斥热血,涌动着自信,这就是十八岁的毕月。
京都站,23:00,京都发往苏国莫斯科的列车启动。
火车鸣笛的那一刻,毕月和毕成都趴在窗口,看向站台,看着那些陌生的送站人。
没有一个人是送他们的,没有谁会对他们道一句:“异国他乡要平安”。
毕月的心情其实是迷茫的,她也不清楚、不知道、不明了这个时代的苏国行情。
心慌是因为,火车动了,真的走了,她清醒了,不再是洗脑模式一心开启“发家致富”。
只凭那一段采访,是不是有点儿……没退路了!
毕月的表情是镇定的,她知道大弟一直比自己心里还没底儿。
姐弟俩看着站台,随着火车咣当咣当的运行声,他们又很有默契的对视。
要不说男子汉大丈夫呢,毕成倒从容了,他对毕月说:
“姐,就是颠沛流离,咱俩这不也在一起?没事儿哈!反正我们能回来,大不了再炸油条。”
他居然透过表面看实质,看进了毕月眼底藏着的那一丝不确定。
“呸呸呸!不吉利!谁颠沛流离?睡觉,六天呢,我们要珍重!”毕月脸红的趴在硬座的小餐桌上。
是啊,反正票和证件都在手,她不能把弟弟领丢!
就这硬座票、手续,还是梁笑笑拜托她舅舅弄到的。
毕月趴在餐桌上,想到这,叹气,那丫头也是个苦命的娃。
都说有后娘就有后爹,自从她亲妈在她七岁时过世了,她爹虽然单了两年,可这男人啊……
女人能守住,要貌有貌、要能耐有能耐的男人可不扛勾搭!
后娘又生了弟弟,她爹也不再那么偏心眼的宠她,笑笑更是几次三番的亲眼看到后妈偷摸给弟弟塞吃的。
不过还好,笑笑有姥姥姥爷,还有娘亲舅大有本事的舅舅。爷爷奶奶也念着第一个儿媳妇的好,一直怕笑笑受委屈。
毕月还没心没肺的替梁笑笑犯愁呢,毕成推了推毕月的胳膊,小声问道:
“姐,这车厢咋不像回咱老家的车那么挤呢?”
毕月抬起头,也立起身子探头看了看车厢,没有想象中的拥挤:
“途经好多城市,还有内蒙古、蒙古啥的,估计车票贵,你等再跑个一天两天的,咱俩不被挤冒泡就不错了。”
毕月话刚说完,车厢里的灯光忽然变暗,她小声唏嘘道:
“你也抓紧时间眯一觉,晚上看不清啥,养足精神、白天看景。赶紧睡觉,别瞎琢磨!”
……
后来,几年后的毕月,即便那时候她才年仅二十三岁。
当她回忆到这一段日子时,她问过自己:
如果再次重来,还敢不敢?
答案是否定的。
当时是怎么有勇气踏上这趟列车的?
毕月汗颜,抹了把脸:足够傻白甜!
她心里明白,当时真正的原因应该是,那份霸道的自信来自于“她是穿越的”。
然而现实教育了她,“穿越”真不是万能的。
……
第二十四章
在后来的岁月中,扪心自问的岂止是毕月自己,毕成也经常性地回忆起这一段经历。
毕成人到中年时,正巧赶上“某照门”事件。
他看到网络上充斥的那句网络俗语时,笑了,推了推无框眼镜,自言自语道:
“曾经我和我姐,才是很傻、很天真。”
那到底是怎么个又傻又天真呢?
听听在火车上,毕月还不忘胡说八道、没心没肺,就该知道了!
……
列车在爬坡,越爬越高,据说这趟车已经走上了内蒙古高原。
忽然眼前一黑,列车进入了隧道,这是一条非常长的隧道,隧道叫啥名,姐弟俩并不清楚。也是在如此幽暗的状况下,毕月启唇道:
“大弟,这事儿吧,正好发生在十年前。那是一九七五年晚上九点。”
毕成拿着毛巾擦着脸,有一搭没一搭的在黑暗中回应毕月道:
“嗯,姐你说。”
闲着也是闲着,六天的火车,人都要呆起腻了。
毕月抱着掉漆的军用水壶,讲之前先是嘿嘿一笑,随后小声开始讲故事:
“那天,莫斯科一辆载满乘客的地铁,啊,就咱京都那地铁,一模一样滴,坐过没?”
毕成摇了摇头。
毕月大方的一摆手:“没坐过,赶明回去带你坐一回!它就跟火车似的,能想象出来吧?在地底下溜达。”
毕成没吱声,毕月摩拳擦掌,誓要讲出能调动起大弟全身热血的天下奇闻,瞧瞧,正过隧道呢,多有气氛!
“话说这趟载满乘客的地铁,从始发站哐当哐当地开走了,那速度真是贼拉的快!
按照往常惯例,十四分钟后就应该到达布莱斯诺站,然而,它并没有在指定时间内到达。
也就是说,相当于出了地铁事故,因为它不进站,你让随后进站的地铁是快开啊,还是慢开啊?对不对?那这趟车去哪了呢?”
毕成把毛巾扔在餐桌上,随口回道:
“跑岔道了?”
毕月挑了挑眉,水壶放在餐桌上,凉鞋脱了,左腿蜷曲抱于胸前:
“对,跑岔道了,但甭管跑去哪,它得停下吧,它得有去处。关键是那里面拉满了乘客呀,你不能无影无踪,那对谁都没个交代啊!
地铁的工作人员就开找哇找,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
沿着地铁线走着,大声喊着,除了寻找人的脚步声和说话的回音儿,连个鬼影都没有。
可想而知,整个道口都找了一遍,动用了很多人力沿着铁路线寻,依旧毫无所获!
就在大量的工作人员愁眉不展时,有一个人,他忽然发出毛骨悚然的尖叫声,他、有了重大发现!”
毕成这回认真了,眉毛微皱、身体前倾趴在桌子上,他觉得他得凑近姐姐,试图在黑暗中看清毕月的表情:
“啥发现?看见啥了?”
“火车要想跑,你得有轨道!
那个发出尖叫声的工作人员,正是发现有一段分叉线轨道不见了!
他为何如此确定那一段有轨道呢?因为他曾经参与建设了!
不见了,他可以劝自己是记错了,可让人毛骨悚然的是,眼前出现了两根平行的铁轨。”
毕成松了口气,他以为发现男尸女尸了呢,这个吓人劲的:
“那备不住真是记错了,或者后来改良了,他不知道!”
特意发出深沉的声音继续道:
“不管是记对还是记错,有人提出不对劲,就有人再次有了发现。
话说这两根平行的铁轨,它一路延续,最终的完结点是到防水闸门那。几个工程师灵机一动,拿着对讲机通知启动闸门按钮。
几分钟后,他们眼前的隧道壁徐徐上升,就在他们眯眼看向远处,探寻隧道壁的另一端里面到底都有什么时,让人震惊的画面出现了。”
毕月也忽然身体前倾,凑近毕成,姐弟俩在幽暗中对视:
“那里面灯火通明,孤零零地停着一节、车厢。车厢里随处可见有人逗留的踪迹,烟头、罐头、杂志、奶瓶,却空无一人,不见血迹,从这天起,那些乘客再也没回过家,人哪去了呢?”
“咣当”一声,火车过轨道连接点的声音响起,“唰”地一下,列车出了隧道,姐弟俩都是眼前一亮。
毕成被忽然出现的亮光吓了一大跳,听入心了:
“哪去了?”
毕月不知道啊,坐她旁边的一个眼镜大叔,据说是去蒙古出差的,也正分神的等着她的答案。
而她却十分气人的弯腰穿好鞋:
“且听下回分解!”
毕月穿好塑料凉鞋,在毕成无语的眼神中站起身,她嘿嘿一笑:
“漫漫长路,怕你孤独,明天咱再继续!”
没正形的姐姐毕月说到做到,任由毕成无聊时用疑惑的眼神看她,然后期待着,她就是不说。
毕月不知道啊,她身边的大叔推了推眼镜,心里正在吐槽着她:真能瞎白话!
……
经过漫漫长夜,蜷缩着身体、迷迷糊糊的休息,姐弟俩不但没有萎靡不振,倒比昨天上货时更显精神抖擞。
毕月认为,大部分原因还是缘于车上的乘务人员。
这趟列车隶属于京都铁路局,所以乘务员基本上都是京都爷们,京腔京调特能聊。
他们会肩膀上搭个毛巾,在车厢里溜达时,谁问几句,他们就停下脚步,靠在坐位那哇啦哇啦的说着。
说实话,气氛上的感受,不像是出国。
瞧瞧毕成就该知道,她大弟多不太爱说话的人,都能跟着前座后座的叔叔哥哥啥的搭几句。
如果不是毕成和毕月回忆以前暑假季回老家坐车的景象,毕月又望一望规规矩矩、每人都有座的车厢,她真都快忘了,眼前的一切,像极了后世的远行旅游。
当然了,吃的差点儿,喝的少了啤酒,穿的差很多,拍照的摄影设备、管啥玩意儿都没有!
昨晚爬上了火车后,没多久就到了张家口。
黑乎乎的,毕月睡眼惺忪的感觉停车了,往窗外望了一眼,站台上除了等着上车的人,其他都看不清。她本来还想再看一看北国大好河山来着!
就在毕月神游着开小差时,车厢里乘客们的议论声变大了。
有热情的京都大爷声音洪亮道:
“哎呀,草原上的天儿啊,真是碧蓝碧蓝的,都起来瞧瞧吧!”
第二十五章
毕成两只胳膊用劲儿,打开了窗户。
老式的绿皮火车,车窗是往上推、抬起的那种。
清清凉凉的风瞬间吹进车厢,吹乱了头探出窗外的秀发,毕月张开五指,她要和大草原上的风拥抱一下。
此刻毕月眼里的草原:
碧野蓝天、苍茫浩渺!
放眼望去,入眼的一切,像极了翡翠般碧绿的圆盘,动人心魄的绿。
这里的风,也能让人全身毛孔舒畅般的呼吸,云很柔,远离尘世般的缠绵。
“美!”
毕成情不自禁发出惊呼声,他的眼神里充斥着惊喜,望了好一会儿,又坐直身体看向毕月,再次发出感慨,似要在毕月这找到认同:
“姐,这要是夕阳西下,得美成啥样?!”
毕月歪着头,趴在餐桌上,眯着眼看向远方,声音软糯、带着向往回答道:
“地平线上会是一片黑暗,一切都似陷入万籁俱寂的黑色里,而天空应该有红、有黄,火烧云般,遥相呼应,估计夜晚,更有魅力!”
……
大半天儿的时间里,列车都在大草原上奔腾疾驰着,下午时,列车先后经停在集宁南站和朱日和,两站停留时间都不长,但车厢里却涌上来大量乘客。
车厢里忽然变的拥挤了起来,想要像之前一般在过道处活动活动腿脚,上个厕所啥的能“自由行”,这简直是做梦。
挤到什么程度呢?
毕月和毕成坐位中间的地上,都坐着个人。
坐在他们餐桌下面的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汉子,更奇怪的是,从这两站上车的,也基本都是抠脚大汉,一个软妹子都没有出现。
看遍整个车厢,女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像毕月这样十八岁的大姑娘了。
毕月趁着天儿慢慢黑下来,车厢里充斥着说话声时,手伸进军用挎包里,摸啊摸,撵啊撵,数了数。
17张鸡蛋饼只剩12张,这才多久的时间,旱黄瓜也只剩五根。
心里合计着,从明天起,她每天吃多少才够大弟的,埋怨自己,咋就忘了煮鸡蛋了呢?那玩意儿不占地方,还能扛饿。
不像之前,毕月可以趴在餐桌上睡觉,相当于她自个儿霸占的地方,人一多起来,虽然身边坐着的不是大叔就是大哥,但都是长途,谁都得吃饭。
毕月主动站起身给别人让餐桌,站起来还得靠毕成伸胳膊扶一把,可即便小心翼翼地躲闪,坐在地上的大叔仍然发出了惊叫:
“哎呀天啊,我这手指头啊!你这差点儿给我踩掉喽!”呲牙咧嘴、脸色涨红。
富有感染力的表情,熟悉的乡音乡调。
毕成一下子就变的热情了,也或许是坐车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儿,他扶着毕月跨过东北大叔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