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教天下-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暗地里都与武惟良武怀运兄弟关系不错。上官仪也做的非常高明,明贬实进,虽然远离了长安,但是各个实权在握,这些被外放的官员也只会感激上官仪。

    “游韶兄用心良苦,我这就起草一封诏令,奏请陛下批阅”裴炎说道

    “多谢子隆兄了”

    “都是为了国家大事,诏令我可以起草,但是通不通过还需要看陛下是否同意了,而且门下省也需要游韶兄跑一趟了”

    在上官仪走后,裴炎起草了一封京官外放的而且,而且不止是上官仪信中的那几个人,裴炎提笔又加了几个人。裴炎心中对于上官仪的打算了解了个七七八八,武怀运只是一个开头,贺兰敏之和这些武家亲近的官员上官仪清理完后下一个应该就是武惟良,但是这俩人恐怕只是一道开胃菜,武家在高宗一朝势力庞大,其一是堪称有史以来最精明的皇后,另一个原因就是应国公府!当今的应国公为武元庆,武家兄弟四人,武怀运武惟良只是武后堂兄,但是应国公武元庆以及濠州刺史武元爽是武后同父异母的兄长,武后的地位很难动摇,昭文书院的官员恐怕是应国公府,只是裴炎始终不明白,上官仪为何要对国公府动手。

    不过武元庆继承了他们父亲武士彟国公的位置,然后加上魏国夫人和武后两人的地位,虽然不上朝,但是把自己身边的人不断往各个部门安插,在朝堂上确实有些放肆了,上官仪对这俩人出手,裴炎乐见其成,至于武后的位置,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谁也难以动摇的。

    裴炎入宫觐见皇帝,离着尚远就能听见紫宸殿里传出女子的娇笑声,裴炎一皱眉头,不用猜也知道是现在最受宠的魏国夫人在里面,紫宸殿是皇帝办公之地,神圣庄严,即便是宫女太监在这里发出噪声也会被处以杖责,而且连武后在这里也不敢有任何僭越,这魏国夫人确实有点恃宠而骄了。

    黄门禀报之后,皇帝得知裴炎觐见,急忙让魏国夫人安静了下来。

    “微臣裴炎见过陛下,见过魏国夫人”

    坐在高宗身边的魏国夫人有些衣冠不整“子隆,有什么事吗”

    “陛下,连续两年的乱战,让北庭济州和西州的百姓流离失所,赖以生存的农田废弃,如果不及时处理恐怕会形成其他变故”

    李治叹息一声,往日他有什么难题,武后都可以及时的为他出谋划策“爱妃怎么看”

    魏国夫人听到皇帝在问她政事,不由得脸上一喜,正襟危坐清了清嗓子

    “陛下,此战乱之地需要朝廷及时救援,如今已经入秋,今年我大唐风调雨顺,各地收成想必不错,赋税用以赈灾应该可以”魏国夫人倒也不算是花瓶,毕竟野心勃勃的想要代替武后,总是要有两把刷子的。

    “嗯,不错”李治点了点头“爱卿以为如何啊”

    不开口则已,一开口裴炎就知道魏国夫人比武后差远了,最起码武后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但是裴炎也没有明确的说出来。

    “陛下,魏国夫人此法看似行得通,其实过于理想化了”

    魏国夫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接着有些尴尬。

    “今天风调雨顺,收成应该不会太差,但是每年税收其首要作用便是充充作三位大将军的军资,目前我大唐最然战胜其他帝国,但是第一要务依旧是囤积军粮驻守边境,防止敌国卷土重来,但是充作军资赋税就已经用去七七八八,二则,北庭西州以及济州中,西州最严重,天灾人祸生者十之一二,但是即便如此难民也多达百万,即便是举全国一年赋税都难以供养至立春,何况需要优先养军。”

    “那你说怎么办”魏国夫人突然插口,但是裴炎并没有回答她。

    李治瞪了一眼魏国夫人“子隆可是有什么好主意?这难民竟多达百万众,如果不多加安抚。。。。。”

    李治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之前就收到信件,金狼帝国意图唆使北庭百姓叛乱,索性被韩通文以雷霆手段压下。

    “臣与上官大人商议后,拟定依旧执行韩通文两年前贡献的良策,以工代赈,但是单凭以工代赈也远远不足,臣等会在此询问韩通文是否有比以工代赈更好的良策赈灾”

    “好,如果他能办好,朕绝对不吝赏赐”高宗知道自己政治手段不高明,但是从来不会吝惜对有功之臣的赏赐,所以大唐才得以蒸蒸日上。

    “陛下,还有,此三州经天灾战乱,地方官场已经彻底坍塌,急需一批有才能的官员入主稳定政局,微臣草拟了一封京官外放的诏令,还请陛下过目”

    裴炎看了一眼魏国夫人,李治也知道现在有正事要谈。

    “你先下去吧,朕随后在过去看你”

    “是陛下”魏国夫人脸上有些不太开心

    裴炎并没有将诏令呈了上去,知道高宗的眼神有些不太好,在魏国夫人离开后裴炎开始为他念诏令中的人。

    “陛下,微臣草拟的人中有御林中郎将,乔山,长史刘忠,大理正,戴钦。。。。”裴炎一个接一个念着,其中有负责治理的文官,也有负责守卫的武将,有负责审查刑狱的大理寺官员,可谓非常齐全,高宗都不由的点了点头,大唐朝的这几个宰相能力上都无可挑剔,各个都有独当一面的本事,但是在裴炎点到太子中舍人贺兰敏之的时候高宗喊住了裴炎

    “贺兰敏之为何也在其列”

    “启禀陛下,贺兰敏之才识出众,虽然依靠皇后和您的恩准年纪轻轻的变成了太子中舍人,但是其才华却足以担任一方实权大吏,微臣想将其外放,磨炼几年之后定然会在为大唐在增添一员能臣”

    “好!”高宗哈哈笑道,刚好武惟良被罢官免职,心中对武后有些愧疚,武后虽然要求严惩不贷,但毕竟是武家的人,武惟良虽然不能再入朝堂,但是贺兰敏之算起来也是武家的人,打压下去一个,现在在扶持起来一个贺兰敏之也算是对武家有了一个交代。

    “就按照你说的办,但是如果调入北庭的话,不免有些有些山高路远的,听说万年县县令一职空缺,不妨让他补上吧”

    裴炎眉头一跳“是,陛下。”(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拜会季伶

    当韩通文跟叶柳说了文宗季伶就住在隔壁时,叶柳都吃了一惊。一大早起床,韩通文给乔松和小狼儿穿上了一身最干净的衣服,打扮了半天,生怕去了唐突。

    至于礼物,吃过了早饭,韩通文一大早就拉着秦子桑和叶柳去买东西,赵海泉在后面一瘸一拐的跟着,自从知道自家少爷的两位挚友一个是万剑山庄少主,一个是叶家少主之后,整个人都如同打了鸡血,自己这才是前途无量啊,一拐一拐的非要跟在他们身后,怎么赶也赶不走。

    “少爷,这里有一家古玩店,咱们要不要进去看看啊。。。。。。”赵海泉非常殷勤的引路,来到了一家规模很大的古玩店,样子看上去就非常气派,三开的朱红色大门,上面悬挂着一块鎏金的牌匾,铁画银钩的写着玲珑百宝阁五个大字。

    “不用你引路”秦子桑喝道

    赵海泉讪讪的笑了一下“秦少爷,这里是利人市最好的古玩店了”

    “我用你多嘴吗?我难道还不知道这是利人市最大的古玩店?”秦子桑今天的脾气似乎格外大。

    “秦子桑是长安土著,你就别在这边班门弄斧了,我看这里也不错,要不进去看看?”韩通文说道

    “哪家也行,就这家不行”秦子桑一口回绝

    “为什么,沿途几家也就这里还算气派一点,应该有好的藏货,干嘛不进去看看”叶柳也好奇的问道。

    “说不行就不行,下一家”秦子桑说着就要离开,韩通文他们感觉莫名其妙,但是也只能跟着继续往前走。尚未离开玲珑百宝阁的范围,店里突然窜出来一个矮胖的中年,这中年跑到秦子桑身边,一脸的笑容如同盛开的菊花,灿烂。

    “少爷,还真是您啊,刚才就远远的看着像您”胖中年笑道“少爷,您这到了自己的店怎么也的进去看看啊,看看有什么喜欢的,小的差人送到山庄!”

    “少爷,您脸色怎么这么差啊”胖中年关心的问道。

    “你先回去吧”秦子桑不耐烦的摆摆手。

    “是,少爷”中年折身回到店铺,中间又说了一句“少爷要是看上了什么东西通知一下小的,小的给你打包送回去,别家的都没有咱们店里的好”

    “喂,既然是你家的店干嘛不让进啊”

    “就是因为是我家的店铺,所以才不让你进”

    “这么抠门干啥”韩通文心里乐开了花,看样子又能省一笔了“你看人家掌柜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你,你一直拒绝多没礼貌,却之不恭嘛。这里号称百宝阁,不如你进去挑一件宝贝出来,也好随了掌柜的意啊”

    那胖子在门口朝着韩通文还拱拱手,竖起了大拇指表示感谢。

    “我们是子桑的好朋友,有什么优惠吗?”叶柳灵机一动的问道。

    “当然有,当然有了,几位都是我们少爷的朋友,一律五折”胖中年非常愉快。

    “好,好,就这里了”叶柳和韩通文相视一笑,秦子桑则在心里大骂这胖子笨蛋,自己推都不见得能推走,竟然还往里拉着俩爱占便宜的主,被逼无奈,只能被俩人架着进入了店里。

    玲珑百宝阁的东西还真是不错,竟然还有丧乱帖,韩通文眼神放光,虽然只是临摹版的,但是竟然有八分神似王右军,实在难得,八行六十二字字字精髓。

    “掌柜的,丧乱帖拿来我看看”

    这胖掌柜也没想到韩通文年纪轻轻,一眼就看到了店里最贵重的一件宝贝,如果半价售出,实在有些肉疼,有些犹豫。

    “丧乱帖。。。。”秦子桑刚准备说,丧乱帖的注意你别打,但是前三个字刚开口就被韩通文打断。

    “听到了没有,你家少爷说要这帖子,你还不打包”

    胖掌柜一看是秦子桑想要,动作利索的秦子桑都来不及阻止。

    “少爷您的丧乱帖!”胖掌柜一脸兴奋,看来他儿子拜在山庄学习剑术应该是可以有点机会了,没想过拜在庄主门下,如果大司马肯收,别说只是一份丧乱帖,他就是把家产搭进去都行啊。

    “掌柜的,这玉多少钱”叶柳问道

    “原价一千贯,但是您几位是少爷的朋友,五百贯!”

    打包好丧乱帖,韩通文六百贯买下一副价值一千两百贯的画,赵海泉也想买,但是没钱,只能急的干搓手,机会难得韩通文借给他两百贯,三人心满意足的出了玲珑百宝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笔买卖双方都做的是精神爽朗,心情愉悦,掌柜的巴不得一天多做几次,只有秦子桑在肉疼,这百宝玲珑阁的掌柜本就是万剑山庄的一个管家,这里的东西理所应当的也就是他们家的。

    韩通文叶柳买完礼物之后并没有选择回去,而是又找了一家不是很起眼的古玩店。

    “东西不是已经买上了,你还要干嘛”秦子桑问道

    “我不买”叶柳笑道

    “我也不买”韩通文也乐呵呵的也跟了进去

    当两人出来时,秦子桑恨的牙痒痒,俩王八蛋确实没买,他们是来卖的,玲珑百宝阁低价买来的东西高价又买了出去。

    “出门一趟莫名其妙赚了三百贯,神清气爽啊”叶柳哈哈笑道“天天被你坑,被你坑完在被你徒弟坑,现在终于可以找补回一点了”

    “看来以后得多出门”

    “你们两个混蛋。。。。。”秦子桑气的牙痒痒,俩人完全就是在资敌“你东西都卖了,我看你怎么给季先生送礼物”

    “礼物?我准备给季先生送丧乱帖啊,不就在你身上拿着吗”

    “你想得美,这是我的”

    “是啊,这是你的房钱”

    “我靠”就连叶柳也是一副算你狠的表情“两个月收了二十多回房钱了,整个寒叶庄都可以买下来了,你要是在坑钱能想个别的理由吗?”

    “嗯,暂时没有,先就这个吧,多少我是有个名目证明我不是乱收费的,哈哈哈哈”

    回到山庄中,小狼儿和乔松正在非常乖巧的练习功夫,叫停两人,又给他们大半了一下准备登门拜访。好说歹说才把那一副丧乱帖给要了回来,心情很好啊,买礼物不止没出钱,反而还小赚了一笔。叶柳秦子桑两人没有去,一来秦子桑与季伶只有过一面之缘,叶柳更是素未蒙面,二来,两人算起来都是武道世家,与文宗季伶没有太大的交集突然上门会很冒昧。韩通文不同,季伶在昭文书院对他有扬名之恩,又几次提点,虽然韩通文并不需要,但还是需要表示一下感谢的,在这季伶与李安和青崖书院的其他几位先生关系也不错,就算不是为自己,遇见了也应该代师拜谒。

    身后跟着两个徒弟,季伶住的地方离寒叶庄非常近,也就是几步路的功夫。来到正门前,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才叩响了大门。

    开门的是季伶的老仆,老仆打开门后看到是一个年轻人,两个半大的娃娃,手里还托着礼物盒子,以为又是要拜师的,这样的人每年都会遇上很多,老仆直接开口说道。

    “几位,请回吧,季先生不见客”

    “哎,这位老丈,我们是来向季先生道谢的,后进末学韩通文,还烦请老丈代为通报”韩通文的礼节做的非常到位,与和秦子桑他们在一起时判若两人。

    “韩通文?”老仆季福感觉到有些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公子稍等,我去禀告一下,见不见就是季先生说了算的”

    很快,大门就再一次半敞开,季福把韩通文三个人带进了院子里。季伶正在院子里半躺着看书,看到季福回来了,把书放在手边,也没起身,就这么看着韩通文。

    “韩通文携幼徒特来见过季先生”韩通文一行礼,乔松也跟着行李,只有小狼儿左顾右盼的,浑然忘记了来之前韩通文的叮嘱。

    “小小年纪就已经收徒弟了”季伶呵呵笑道,季家想要拉拢韩通文,季伶也曾想过把他挖到昭文书院,自然对他做过一番调查,两个徒弟季伶也非常清楚。

    “不错啊,很不错,两个小娃娃都是难得的聪慧之人”季伶也不在乎小狼儿的无礼。

    “季先生您过誉了,不知道您何时到的长安,前几日偶然见您在街上闲逛,一直到现在才来拜会,还请季先生见谅”

    “有心了,竟然还带着礼物,拿过来我看看”季伶主动索要了礼物。

    季福接过礼物盒,打开盖子将裱好的帖子递了过去,季伶打开帖子看了一眼

    “哦?丧乱三贴的第一帖?花了不少钱吧”

    “没花钱,没花钱”韩通文心里笑开花,何止没花钱还赚了一笔,天下间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买卖去。

    “咱们有多久没见了”

    “季先生,三年”

    “三年时间,你的成长不出我所料啊”季伶叹息一声,似乎有些在遗憾当初没能把他留在昭文书院,之后的北庭济州以及在四院会试上的经验表现,三年时间便已已经名躁大唐。(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季伶的劝告

    “这就是你那两个小徒弟啊,过来让先生看看”季伶笑的时候干瘦的脸上都褶了起来。

    乔松非常乖巧,拉着小狼儿过来还行了一个礼“见过季爷爷”

    他在书院就是一直这么称呼李安吴清河他们,叫起来倒也非常适应,小狼儿的表现让韩通文有种想要撞墙的感觉,虽然季先生瘦,笑起来一脸褶子,但是你也不能蠢到那手指头在上面拨啊!

    “季爷爷这是什么啊”

    “景行,不得无礼!”韩通文喝道

    季伶从来没听过这么有意思的问题,饶是文宗也不免哈哈大笑“树有树轮记年岁,我脸上的皱纹啊就和这树轮一样,你叫景行吗?”

    “嗯。。。。。”小狼儿想了想,所有人都小狼儿小狼儿的叫他他还真忘了他大名叫什么“师傅,我是叫景行吗?”

    韩通文真想一头磕死在南墙上,眼睛凶狠的瞪了他一眼“你说呢”

    “哦,季爷爷,我叫景行”

    “哈哈哈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名字啊。君子慕其大道,高山景行”对于季伶这种文宗,同经博史,自然明白这名字的意思。

    “两人一个以王乔赤松子为名,取名乔松,一个取名景行,从两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你的秉性”

    “季大先生,您过奖了”

    “俩小子不如以后去我昭文书院就读如何?”季伶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先生,俩人现在年纪尚小,将来的事由他们自己做主吧,我这个当师傅的不会干预太多”韩通文没有拒绝也没有赞同,把决定权交给了乔松和小狼儿,毕竟当面拒绝一个文宗是非常不礼貌的。

    “你这滑头滑脑的小子”季伶笑骂道“这次呆在长安想必是李安给你的一种磨炼吧”

    “李先生对学生给予厚望,通文万死不敢让先生们失望”

    “我问你一句,你要如实回答”

    “季大先生请讲,通文知无不言”

    “安王令可在你身上”季伶的眼神似乎有看破人心的力量。

    “这。。。。。。”李安曾经跟他说过,安王令能不使用就不要使用,如今季伶问起,韩通文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好了,你不必说了,我明白了”

    虽然很好奇一位文宗为什么会来到长安,而且看样子季伶的身体也非常差劲,从进来手就一直在抖动,汉人讲究落叶归根,如果不小心昭文书院到长安的长途跋涉就足以致命。实在想不通为何季伶会冒这么大风险,但是韩通文自然不会蠢到去问,满朝文武百官都不敢问,怎么会轮到他多嘴问。

    “听说季恒兄和季海棠也在昭文书院,两年不见,不知二人近况如何”韩通文只是想把季伶从安王令的话题上转过来。

    “不太好啊,不太好”季伶的声音拉的很长“季家衰败就在眼前,不,或许在十几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老夫现在无力帮助季家,就算强撑着又能撑多久呢?季家的崛起到底还是需要你们年轻人啊,尤其是你这样的俊彦”

    “季无风前辈位列十大宗师,季恒兄天赋异禀,相信不会落到季大先生说的那种地步的”

    “无风的实力或许不错,但是大唐武道界这潭混水中不知道有多少鲨鱼盯上了季家的地位,这些人已经让无风焦头烂额了,季恒这孩子被宠溺坏了,十几年过的太过安逸,性子又软,想要撑起季家,除非下大决心,否则难,难。难”季伶一连说了三个难字。

    “最有可能帮助季家渡过难关的其实是海棠!”

    韩通文不明白为何季伶要跟他说这么多季家的事。

    “通文,你可愿意帮助我季家?”

    韩通文有些为难“通文势小力微。。。。”

    “我只问你愿意还是不愿意”

    “韩通文自然愿意略尽绵力”

    “如果我告诉你,如果让你和海棠结为夫妻可救季家,你认为如何”

    “季大先生说笑了,通文哪里有这样的本事”韩通文有些无语,这些人都是咋回事,先是上官仪要把安忆瑶许配给他,现在一代文宗也在给自己说媒,是自己太有魅力了吗?

    “你没有这样的力量,但是你背后的李安有!”

    “如果老夫猜的不错,老李是想把你放在长安锻炼几年,与朝堂之上青崖书院一系以及皇族的关系理顺,之后执掌青崖。说实话,如果你不是拥有安王令,老夫是万万不敢相信李安竟然会将百年青崖交给一个年方二十的小子”

    “小子,你将来遇到的困难可不只是一星半点,你最好有点心理准备”

    韩通文灵光一闪“还请季大先生指教一二”

    “二十岁的文宗山长,属于古来稀有,成为山长或许只需要书院内的山长以及其他先生认可即可,这方面应该没多大问题,李安吴清河,史中远刘可定几个老头子会为你扫平道路,但是你若成为文宗一定会遭遇到士林的抵制,甚至是来自你青崖书院士子的抵制”

    “先生,山长和文宗难道不是一回事吗?”

    “山长绝大多数是文宗,但是文宗未必是山长,就像晋太炎和杜源,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成为文宗需要博学多才这没有什么争议,但是整个大唐鸿儒硕士不少,你最熟悉的青崖书院的吴清河史中远,但是成为文宗更重要的前提便是德服天下,对你来说也是最难的一点,如果你做到了,其他文宗会联名昭告天下为你正名,再有皇帝祭天为你加封,缺一环都不可,之后你才是真正的文宗,士林领袖。

    想当年老令狐曾任国子监祭酒,大唐初年几经战乱,各种经史遗失,令狐德芬散尽家财千金购散落古籍,编撰十几年,群书略备,这才成就一代文宗。再说你的老师李安,身居高位,不止为大唐第一王,高宗登基之时大唐内斗死伤无数,帝国基业风雨飘摇,于危难之际,李安出使诸国,舌战群儒,挽大厦之将倾倒,扶立新皇,说句严重的话,如果以李安当年的权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