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足教父-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到这么容易,李过,看来两分钟就搞定啊,待会要不要一起喝咖啡啊。”
李过本来想说去我房间啊,后来想想算了,西方女性对X骚扰还是很敏感的。
“呵呵,好,不过你请我喝,我要卡布奇诺。”
“没问题。”
“陈,你很棒,最后一次。”
陈格林比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助跑,射门,一切都和前两次一模一样,陈格林肌肉记忆能力已经到了相当恐怖的境界,但就在球飞过人墙之后,一阵风出来,最后球稍微偏了一点点,滑门而过。
“靠,可惜。”
大家都看出来了,是一阵妖风闹得,阿曼达鼓了鼓掌,然后走向陈格林,“不错,要不要休息一下。”
别看就是踢了三脚,但对于职业球员来说,体能的消耗还是挺大的,陈格林点点头,整个拍摄团队休息五分钟,反正以陈格林的脚法,应该不难。
重新开始之后,还是射三脚,一气呵成,但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第三脚还是出了问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陈格林越踢越差,到后来偏的更离谱了。
“看来两个小时是拍不好了,”李过心想。
阿曼达急了,她不懂运动规律,不知道球员体能的消耗是很大的,到最后他找到李过,“你的球员怎么回事?”
“我让你去跑1万米,然后咱两滚床,你吃得消吗?”
“什么意思!”
阿曼达明白了,李过是讽刺她,她拿出霸道女王的架势,“我不管,今天一定要拍好。”
我勒个去的,我就是流氓,你和我比流氓?
好男不跟女斗,李过指了指廖力生,“让他试一试吧,我最后给你的机会,不行就byebye了。”
阿曼达看了看廖力生,没什么印象,既然李过推荐了,那就试试,“你,过来。”
一切就绪,就等廖力生施展圆月弯刀了,李过过去拍拍他,“别紧张,拿出平时训练的水平就好。”
深呼吸一口,廖力生助跑射门,第一脚就成了,结结实实打在门柱上。
然后是第二脚,也是一样,圆月弯刀,砰地一声打在门柱上,阿曼达是眼前一亮,这小子不错啊。
但最担心的还是第三次,只要失误,就得重新来过,阿曼达希望廖力生可以稍微停顿一会,但廖力生马上又是一脚,砰地一声,再次打中门柱。
队友们冲过来抱住廖力生,就好像赢得一场比赛一样,从陈格林的第一脚到现在,已经快三个小时了,其实已经超时了,但就是这样,大家才知道这有多么的不容易。
阿曼达连忙告诉摄影师,“不要停,拍下来,连庆祝也拍下来。”
李过微微一笑,结束了,当晚中国队球员和摄制组一起吃了饭。(未完待续。)
第376章 霸气球迷团
小组赛到了第三轮,中国队出线形势很好,国内的球迷坐不住了,有人组织中国球迷团去巴西看球。
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到了这个时候了,真的管不了那么多了,就是辞职去巴西看球也值得了。
一直以来,中国球迷都被视为是散兵游勇,和韩国红魔拉拉队形成鲜明对比,他们有组织,有统一的口号、服装,最后营造出来的气氛是很震撼了。
这次中国球迷也准备改变外界对自己刻板的印象,国足进步了,中国球迷也必须升级了。
最终在微博上带头的是一个姓郑的,大家都叫他郑团长,有了领导,接下去就需要报名了,初步设定的是2000人,再多就没法搞了。
但这次和以前不一样,这次要参加的人必须签约,也就是要服从统一安排,服装和口号什么的都需要听指挥,否则又是散兵游勇,那还不如不去了。
微博上的网友一呼百应,5个小时之内,2000人就爆满了,然后就该着手具体的工作了。
老郑本以为搞一像韩国红魔拉拉队那样的组织是很容易的,不就是喊喊口号吗,最多准备些金嗓子、矿泉水就行。
但具体一做,才发现很困难,首先口号就是大难题,韩国红魔拉拉队的口号是众所周知的——this‘is‘Korea。
朗朗上口,而且傻子都听明白,所以中国球迷团也需要一条朗朗上口的口号,而且必须是英文的,要喊给全世界听。
有人马上出主意,这简单啊,this‘is‘china,但马上被否定了,抄袭韩国人的口号?那不可能,丢不起那个人。
最后有个网民叫“华夏第一胖子”的网友出了一个好主意,上一场比赛赛后,球迷喊“superchina,superchina,嘿嘿嘿。”这个口号很霸气,也朗朗上口。
老郑自己在家喊了几次,挺不错的,然后他让自己的母亲,完全不会英语的人喊一次,发现也不难,于是最后和网友商量了一下,就定下来了。
口号有了,衣服就穿中国队最新的队服就行,剩下最重要也是最霸气的就是tifo了。
Tifo最早是米兰球迷弄出来的,在球场内的巨型画面,营造出来的球场气氛也最为震撼,现在在欧洲,欧冠、各国联赛看到tifo已经是很普通的一件事。
但在中国,这样的球迷文化还不盛行,这也是中国球迷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上尝试,要是失败了,那也是相当打脸的一件事。
最后还是只能发动网友的智慧,老郑要求别搞多了,要是搞一千个设计方案,那就麻烦了,最多三个,然后大家选择一下。
很快第一个方案就出来了,是中国龙的图案,这是最容易想到的,龙,中国的标志。
但其实也是最没有创意的,因为外国人不一定看得懂,在世界杯的舞台上,就是要亮瞎全世界的眼睛,所以考虑问题必须国际化,更重要的是龙在国际上含义很多,比如威尔士就叫红龙。
所以这个方案很快就ouT了,老郑说,我们是去世界杯,需要脑洞大开的创意,不是平常普普通通的创意。
此后网友陷入沉思,这个工作不好干啊,要脑洞大开,还要简单,毕竟tifo那么小,你搞一张“清明上河图”也放不下啊,最重要的还要全世界看得懂。
突然有一个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很简单的一个图案,就是一个握紧的拳头,他代表团结,也可以代表力量,最重要的是全世界都看得懂。
可唯一的缺陷就是——它太狂了,拳头,是要打人吗?总觉得会让人联想到球场暴力什么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过也在微博上表示,他不喜欢这个方案,粗鄙,没什么创意。
离中国球迷团出发的时间已经是越来越近了,最后有人提议,干脆还是带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最好,很多人也接受了这个方案,只不过老郑还是希望如果可能的话,还是不同一点。
老郑就不相信了,凭着中国球迷和网友的力量,就搞不出一张吓死人的tifo!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最后老郑也放弃了,算了,还是五星红旗吧,也够霸气了。
老郑打开李过的微博,正准备把这个方案告诉李过的时候,李过微博中的一张照片让老郑惊呆了,那是南非世界杯的时候拍摄的,李过双手环胸,目光如炬看向远方,身后是红色的球迷方阵。
“这不就是最好的tifo吗?只要做一下处理,前面的李过变成黑色的素描,后面是一片红色的球迷就行。”
这个想法让老郑很兴奋,他马上联系会电脑绘画的朋友搞一个初稿来看看。
当老郑看到初稿的时候,一拍大腿,“就是它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老郑马上发到微博上,结果好评如潮。
“靠,这个真是霸气了。”
“哈哈,李过好帅啊。”
“老郑,人才啊,怎么不早点拿出来,让我们等得好苦啊。”
老郑本来还想嘚瑟一下,但没时间了,还得让工厂做出成品tifo,然后带去巴西。
2000人的球迷团,老郑只能是靠网络领导他们了,不可能靠大喇叭喊话了,大家先去圣保罗,然后自己找住的地方,也可以三五好友一起住,最后比赛的那一天,大家到球迷广场集合,巴西世界杯都有球迷广场,那里会有些免费的资料,但是大部分的纪念品都是要钱的。
其实整个过程,李过都在网上帮着出主意,没有球迷,足球什么都不是,后来2016年欧洲杯,冰岛足球给人深刻的印象,但更出风头的是冰岛球迷,他们双手举过头顶,拍击发出巨大的声响,那种助威太震撼了。
李过把这个也教给老郑,并且发了一段视频,亲自演示,老郑觉得这个真不错,营造出的声音很响,而且很有节奏。
这是中国球迷团第一次有组织的看世界杯,李过不期望一下子就很震撼,但希望一定是一个好的开始。
第377章 战波黑(一)
圣保罗竞技场。
升起的巨大tifo营造出震撼人心的场面,现场的飞猫在tifo的上空盘旋。
中国球迷喊出响亮的口号,这些人就像是从天而降一般,在前两场比赛,中国球迷没有这么牛X,只不过是在进球之后欢呼一下而已,而本场比赛,中国球迷展现出的专业素质不输给欧洲的球迷。
这tifo实在是太大了,引得现场各国解说纷纷看过来,过了一会,大家才看明白了,原来tifo上的就是李过。
反应过来的导播马上把镜头切到李过,然后从李过所站的角度再去拍后面的tifo,李过也很配合,做了一个和tifo尚一模一样的姿势,此情此景,连看台上的波黑球迷都觉得自己矮了一截,在赛前就输了。
本场比赛中方解说是段暄,当他看见tifo的时候也惊呆了,因为他一直在巴西,而且在不同的城市赶场,所以对国内的情况不太了解,当他看到中国球迷也可以这么牛X的时候,他内心很自豪。
“哇,巨大的tifo升起,上面是李指导,中国队不仅仅是世界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支赢球的亚洲球队,现在中国球迷也是本届世界杯唯一升起tifo的球迷。”
“好吧,我承认我有点激动,让我平静一下,先为大家介绍中国队的首发吧。”
门将——王大雷
后防线——沐飞、周盾、尹笛、耿冲
后腰——方索
前卫线——林志坚、郑智、廖力生、屈波
前锋——陈格林
其实和前两场是一模一样的,以前李过是一场比赛一个阵容,李过自己不成熟,中国队也不成熟,而现在中国队的阵容基本上已经稳定了。
对手波黑队的首发阵容也已经出来了。
门将——贝戈维奇
后防线——穆德扎、斯帕西奇、比卡克西奇、科拉西纳茨
后腰——贝西奇、皮亚尼奇
前卫线——哈伊洛维奇、米西莫维奇、卢利奇
单前锋——哲科
这套阵容的大牌不多,但细思极恐,经常看英超的球迷会知道这套阵容其实还是很有实力的,比如门将贝戈维奇。
比赛快开始了,李过把一片口香糖放在嘴里,现在李过也学起大牌教练,开始嚼口香糖了,一方面缓解压力,另一方面也显得挺酷的。
波黑队的主教练苏西奇走过来和李过握手,然后双方主教练回到自己的指挥区站好,静待比赛开始。
*****
开场之后,波黑足球就显示出自己的凶悍,在前场展开群狼战术,米西莫维奇和贝西奇两人夹抢郑智,郑智一脚回传,但还是被贝西奇踢了一脚。
这一点必须要为欧洲足球点赞,南美足球的青训是从个人技术开始的,而欧洲足球的青训是从拼抢开始的,像电影《一球成名》里那样丢到泥地里,让球员纯粹拼身体可不是艺术演绎。
所以看英超的时候,有些球员动作那么大,我们会想,这还是足球吗?
是的,这是足球,但这是欧洲的足球,所以里克尔梅这样的技术天才在欧洲很难待下去。
当郑智第二次被贝西奇放到在地的时候,现场的球迷愤怒了,发出嘘声。
但贝西奇瞪着眼睛,示意郑智赶紧起来,这算什么!
李过没有生气,也没有抗议,他只是打手势把方索调过来,“你想告诉我什么是欧洲足球?好,那我也可以告诉你。”
贝西奇和皮亚尼奇是波黑队的双后腰,而皮亚尼奇是偏软的,那么贝西奇就是波黑队的硬度担当。
贝西奇是把糙哥进行到底,无论对方是郑智还是方索。皮亚尼奇传了一个半高球,方索冲上去抢球,贝西奇一看方索冲着球去,他也往前跑。
这是要对脚的前奏了,怕受伤的话就躲开,但两人都没有躲开的,方索、贝西奇同时伸脚。
两人同时重重踢在皮球上,巨大的力量通过皮球传递到对方的脚上,但最后倒地的是贝西奇,而方索就像没事人一样。
方索过去冲着贝西奇说:“在英超,这就是开胃菜,赶紧起来。”
贝西奇咬着牙,但他起不来,脚腕火辣辣疼,裁判还以为方索是好心询问贝西奇的伤情,还冲着方索点点头。
贝西奇是又气又怕,这家伙根本就不是人,脚对脚,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他哪里知道,曾经在苏超的时候,方索把N个人踢上担架,自己也被人踢过N次,早就见怪不怪了。
两队中场都有硬度担当,那么干脆各退一步,少在中场对抗,多一些简单的直传。
皮亚尼奇一脚斜传到禁区里,哲科甩头攻门,球飞过远端立柱,此时尹笛才到,明显慢的离谱。
李过马上冲着这边咆哮,“打起精神啊,打起精神啊。”
最近十年,欧洲足球培养出来的高中锋都是脚底下技术比头球更好的,最典型的就是伊布。
但哲科不是,他的各项技术都很全面,有一点像曾经的巴巴雷茨,看起来没什么特点,但就是能进球。
比如刚才那一下,他提前观察好王大雷的站位,在球过来的时候轻轻一蹭,球飞向远角,可惜的就是差了一点。
李过赛前千叮咛万嘱咐,要盯住哲科,但出了这么大的空当,怎么能不生气。
说话间,中国队也组织了一次反击,这球是沐飞下到底线,一脚弧线球传中,陈格林在小禁区前头球顶飞。
“这球好看,两队都是不要控球的,一过中场就往对方的禁区里去,”段暄说。
看一看控球率就很清楚了,这是本届世界杯中国队唯一一次控球率超过50%的,达到了54%。
比赛踢的有点像英超了,快速的节奏和凶狠的对抗,但球迷还是最期待第一个进球什么时候发生。
此时中国球迷又开始呐喊了,这次还加上肢体动作,只见几千中国球迷双手举过头顶,在领队带领下,有节奏的拍击,每拍击一次就像是万千战鼓擂响。
波黑球迷呆若木鸡,受到鼓舞的中国球员拼的更凶了。(未完待续。)
第378章 战波黑(二)
屈波带球突破,突然往底线一推,耿冲插上一脚传中,这是今天中国队打的最多的套路,边后卫助攻。
很快,对手也在边路打了一次一模一样的边路进攻,只不过最后没有传中。
第三轮小组赛是同时开球的,智利和西班牙现在踢成1比1,假设那边最后就是以平局结束的话,那智利已经出线。
双方都知道现在的局面,所以双方踢球也是毫无保留的,但这样场面上显得有点乱,就像我们看英超的感觉,很激烈,但没有西甲那么有套路。
率先改变的是波黑,米西莫维奇拿球之后没有分边,而是等皮亚尼奇上来。
米西莫维奇、哲科、皮亚尼奇形成一个进攻三角,皮亚尼奇拿球之后突然挑传,球飞向哲科,这应该是套路,因为哲科没办法直接射门,果然,哲科头球往回做球,跟上的米西莫维奇一脚抽射,球势大力沉,飞向王大雷。
王大雷不敢拿手抱球,双拳把球击打出去,米西的脚头是真硬,这一脚震的王大雷手腕很疼。
“看来波黑的三驾马车打活了,”李过心想。
米西莫维奇、哲科、皮亚尼奇,这三个人的进攻里可是很强的,特别是哲科,他矗立在中国队的禁区里,就像刺进肉里的楔子一样,让人难受。
中国队这边的三叉戟也开始发威了,陈格林,林志坚和郑智,形成了中国队进攻的三人组合。
这是一场比进攻的比赛,最后就看谁多进一个球。
郑智看到对方的左后卫很兴奋,进攻的幅度越来越大,而且进攻之后就不回去,这是一个机会。
组织前腰就是本方的大脑,观察球场上的形势是最重要的工作,波黑队一次进攻之后,中国队反击,球给到了郑智脚下,他早就准备好了,一脚给到波黑队的左路。
林志坚往前跑,这边就像西伯利亚大草原一样开阔,波黑队就像一个口袋,往林志坚那边扎,但是当口袋快要扎紧的时候,林志坚把球回传给郑智,让波黑队的防守扑了个空。
郑智把球分到左边,给屈波,这一下波黑队球员傻眼了,中国队用传球把波黑队的防线调动了三次。
屈波左脚传中,但球离门将太近,贝戈维奇出击把球摘到,但李过还是鼓掌了,中国队这次进攻打的很好,关键在于郑智这个大脑开始思考了,他主导了中国队这次进攻。
*****
波黑队那边,皮亚尼奇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往我头上砸,我能创造机会。”
尹笛在防守哲科的时候还是无法做到百分百成功,周盾经常过去帮他。
中国球员紧盯皮亚尼奇,掐断他给哲科的传球,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威胁却来自最不起眼的一个人,波黑门将。
贝戈维奇开出的球门球高高飞起,然后缓缓落下,最后在砸中地面的时候再次高高反弹,然后就鬼使神差般的往中国队禁区里飞,谁都没有想到。
但哲科率先启动了一步,就是这一步的优势造成了机会,尹笛被卡在身后,什么也不敢做,否则很可能要吃红牌。
球在中国队禁区里落下的时候,三个人同时跳起抢头球,哲科、周盾、尹笛。
哲科很诡,看到周盾和尹笛同时跳起,他干脆往两个人身上撞去,结果三人都倒地了,然后球被跟上的米西莫维奇拿到。
千钧一发,眼看米西莫维奇就要形成单刀的时候,耿冲及时出现,和米西莫维奇对抗了一样,延缓了一秒钟,那边尹笛就回到防守位置上了,可好险啊。
哲科就是波黑的攻城锤,搅乱中国队的后防线,这对于中国队的防守来说是相当大的威胁。
比如刚才那球,要是一个矮个子,肯定没什么机会,但哲科就搅出了这么大的威胁。
波黑主教练苏西奇的战术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是哲科,另一个就是皮亚尼奇的任意球。
但没想到的是,上半场到了20分钟,中国队一次任意球都没有给波黑。
中国队这边,球员在危险区域对波黑队球员就很客气,但一旦出了危险区,马上就粗暴起来,方索在靠近边线的地方铲翻了对方的中场球员,波黑队获得一次任意球。
皮亚尼奇赶紧跑过去,准备主罚这个任意球,苏西奇正好靠近这边,就冲着皮亚尼奇喊了一声,但不是英语,李过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可看一看距离,这么远,这么偏,射门是不可能的,传球的机会也不大,你皮亚尼奇的脚法就算是再好有鸟用?
但李过转念一想,现在的任意球高手是越来越逆天,比如后来的贝尔,号称是过了半场的任意球他都能射门。
李过又吃了一片口香糖,这球还是有点紧张的。
皮亚尼奇在地上摆球,摆了摆球,好像是在找什么地方,反正任意球高手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奇葩的习惯。
最后好像是找到了,皮亚尼奇站起来开始后退,然后助跑踢球,球出去之后在空中划出一个S型,惊呆了现场的观众。
这样不规则的球,王大雷是不敢出击的,前点的中国队员也没有碰到球,最终有人顶到球了,是穿蓝颜色球衣的,是哲科。
这样的球只要发力,肯定顶飞,所以哲科用腹肌的力量延长滞空时间,然后把球顶向球门。
王大雷扑过来,但球还是先于王大雷的扑救飞进了球门,1比0,波黑队领先了!!
李过在鼓掌,波黑队这球确实是漂亮,皮亚尼奇的任意球又进步了,越来越诡异了。
李过很有风度,冲着对方竖起大拇指,其实也是给自己球员看的,潜台词是,这球是对方踢的太好了,而不是我们失误了。
现场在一遍一遍回放刚才皮亚尼奇的任意球,从不同角度的,侧面的,正面的,后面的,也许导播也在纳闷,球怎么可能踢出S型?
S型任意球是从落叶球演变过来的,但李过不想去研究,中国队需要进球。(未完待续。)
第379章 战波黑(三)
丢球之后,李过马上让替补席上的球员起来热身,吓唬一下对手。
朴爽,纪科,沈锐这样的球员一出来,跑步经过波黑队的替补席,马上就引起了主意。
连现场的导播都把镜头给到中国队的替补球员,特别是纪科,这家伙算是中国队的超级替补了。
球场上,中国队也加强了进攻,郑智在组织了几次成功的进攻之后,波黑队对他加强了盯防,所以中国队的组织核心换到了廖力生身上。
在中国队丢球5分钟之后,中国队组织起一次反击,球过度了三脚之后就到了陈格林脚下,因为推进速度太快,队友还没有跟上,于是陈格林准备护球。
对方的中后卫也很聪明,他们知道陈格林是在等人,于是在身后推,想把陈格林挤开。
陈格林突然来了一个克鲁伊夫转身,对方是始料未及,斯帕西奇出脚踢了陈格林一下,陈格林顺势倒地,要了一个任意球。
波黑队的后卫有些不满意,中国队就一个人,可最后还是被中国队坑了一个任意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