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于帝国时代-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94章 下层的迷惘

轰~轰~轰……

一声接着一声的炮声,响彻在士兵们耳边,虽然大汉帝国已经开始拥有了马克辛重机枪这样的大杀器,但曾经身为世界科技中心的欧陆,却还在使用落后的燧发枪以及排队枪毙战术!

以普鲁士人为主体的德意志共和国维护者,在得到法兰西督政府和奥地利革命军的支持后,直接对身边距离最近的分裂共和国动起手来!

那些分裂的日耳曼小共和国们也不是傻子,面对革命同盟不顾占领区此起彼伏起义战乱,咄咄逼人的战争行为,这些从德意志共和国中分裂而出的小共和国,被动的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松散的抵抗军事同盟!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好不容易从革命同盟中独立出来,谁也不想再被吞并回去!

特别是那些独立共和国的高层,这些人是独立分裂德意志共和国的发起者,他们很清楚一旦被革命同盟取得胜利,自己会得到什么下场!

革命军和以往的君权贵族战争不同,对自己人都能毫不犹豫的绞死砍头,更何况对待敌人?

在欧陆盘踞上千年的贵族势力,可是被革命军杀了个血流成河,元气大损!

革命固然打破了固有的封建体制,但也将人文道德的枷锁打碎,出身底层的革命军不再遵循仁慈和绅士作风,哪怕他们口里喊着博爱,但手底下却用革命大义肆无忌惮诛杀异己虐杀敌人!

自由,平等,博爱,否则去死这几样,前三个词都是用来鼓动人群的,只有最后四个字才是革命军干的最多的事情!

这就是没有约束力的革命武装所崇尚的暴力行为!

在赵杜天前世里,那个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工人阶级革命的苏联大国,在推翻俄罗斯沙皇的过程中,可是杀了不知多少无辜的人!

当初的苏联红军与白俄保皇军的内战中,处于缺粮境地大幅扩军的苏联政党,可是有专门的‘机枪搜粮队’!

他们抢得不光是贵族和大资本家,连农民的口粮也不会放过,一切只为革命,为了内战的胜利!

毕竟,贵族和大资本家属于少数,都抢干净了,也不可能维持数百万的红军粮食,羊毛终归还是出在羊身上罢了,唯一的区别在于,红军胜了,所以这些从农民手里架着机枪抢粮食的行为,被历史所掩盖!

正因这种自下而上的革命战争异常残酷,失败者往往连性命都保不住,才使得双方的战争行为变得更加彻底和极端!

在德意志共和国与汉诺威共和国的战场上,穿着普鲁士旧时军装的军官,拔出普鲁士式指挥军刀,对着为了节约成本仍然穿着普鲁士军装的德意志共和国革命军高喊道:

“为了德意志!前进!!!”

对面的汉诺威共和国士兵穿着则是曾经的汉诺威公**装,双方除了旗帜换成了革命军独有的军旗外,一切都与曾经的封建体制下的普鲁士王国和汉诺威公国的军队没啥区别……

当然,表面上看起来没区别,但革命军的士兵可不是原来的王国士兵,大多数都是志愿或被强拉的壮丁!

在穿着普鲁士军装的德意志共和国士兵前进的横队中,一对一起参军的兄弟私聊着有趣的问题。

“大哥,我们不是普鲁士人么?为啥长官非要喊为了德意志呢?”

由于德意志共和国革命军成分复杂,以往普鲁士王国的军纪早已荒废过半,因此行军中队列里的士兵私下里谈话,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只要这些士兵肯向前战斗就足够了!

这种成分的革命军,当失去打土豪分田地的催化剂和狂热的革命意识后,还会留有多少战斗力呢?

“二弟,现在的国家已经不同了,我们不再是普鲁士人了,而是德意志人,长官不都说了么?我们是为了维护德意志共和国的统一而战斗!”

“可是,革命不都已经胜利了么?家乡里的贵族老爷死了那么多,为啥战争还要继续呢……”

“这个~我也不太懂,反正上官叫我们去打仗,我们照做就是了,不然的话要被处于军法呢!好了,别浪费精力去思考这些东西了,那是将军们该考虑的问题,咱只是一个小兵,想再多也没人听咱的。”

“哎,大哥,不是我不想打仗,而是家里刚刚分了几亩田地,我们都当了革命军士兵,一旦出个意外,嫂子和母亲该如何是好啊……”

那个被叫做大哥的普鲁士男子,无奈的叹了口气,曾经的热血与革命激情,早已消散,剩下的只是对于长官军法的畏惧,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德意志共和国革命军进攻的对面,汉诺威革命军的胸墙后面,一个与对面普鲁士人长相差不多的汉诺威士兵伸着脑袋看着对面的军阵,抱着自己的燧发枪无语道:

“真是搞不懂,之前革命不是宣称大家都是日耳曼民族么?为啥说打就打起来了?还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

德意志共和国有啥不好的,大家不都是砍贵族脑袋的同僚么?又不是没有分给穷苦人家田地……”

旁边一位架枪试瞄的老兵拍了下发牢骚的新兵:“你这话千万不要对外人说,要是传到将军耳朵里,小心把你给吊死在树上!

我们当兵吃响的就这个命,将军让我们打谁就要打谁,说多了都是罪啊!”

被拍的汉诺威新兵不解道:“可是,我们不是革命军么?当初我可是奔着自由平等博爱来参军的,现在却要将枪口对着曾经一起战斗过的革命军,贵族老爷已经死光了,为啥战争却没完没了的打下去啊!我不懂……”

“革命……哎,现在早已不是去年的革命战争了,年轻人,该醒醒了,如今的将军大人们,我看啊,跟以前的国王和贵族,差不了多少!”

“那我们为何还要在这里战斗啊!”

新兵义愤填膺道。

老兵目光深邃的瞅着这个愣头青:“因为你不开枪就会被打死,而你逃离战场就会被督战队打死,自己好好想想吧!”

395章 信念的崩塌

最终,不解的汉诺威新兵明白了战斗的关键,这不是为自由,平等,博爱而战,是为自己的小命而战!

他不去杀人,就会被人杀死,所以他必须开枪,必须拼命!

汉诺威新兵感觉心里很憋屈,也很悲哀,不过没用多久,这个汉诺威新兵再也不用考虑这么复杂的事情了,因为他永远埋藏在那片战场之上……

普鲁士人凭借军力的人数优势,在先期战争中,以逐个击破的战术,集中兵力一一击垮了汉诺威共和国和萨克森共和国的主力,可惜,没能将这俩个共和国的最高统帅击杀,那些逃离家乡的统帅,在盟友的支持下,凭借自身的威望在汉诺威沦陷区和萨克森沦陷区不断煽动暴动,同时,其他共和国趁机攻击普鲁士军队薄弱处,让德意志共和国苦不堪言!

渐渐地,感受到自身危机的日耳曼各个共和国的将军们,拼尽全力打击势大的德意志共和国革命军,战争演变成了惨烈的消耗战!

革命军之间的内战,让下层士兵的革命信念受到了极大动摇,士兵们的进攻和冲锋变得不再勇猛,大多数士兵开始变得怕死,变得畏惧枪弹!

将军们不得不加大督战队的投入和残酷的军纪,来维持士兵的进攻和抵抗意志!

可惜,这种强加的战斗力,比起原本依靠信念和狂热的革命军,差的太多太多,共和国的高层发现这种情况后,也无可奈何,该分的田地早已分完,这也是共和国的下层士兵没有兵变的原因。

即便士兵们再厌战,起码家里确实得到了共和国的馈赠,大部分士兵还是不愿意将枪口对准共和国的!

至于共和国高层提出的统一国家和独立民族的口号,太过空乏,在战争的残酷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自由,平等,博爱也让革命军士兵听得麻木起来,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自由平等,但却还在为将军们的这样那样的理由,去战斗,去流血!

至于博爱这个口号,已经成为了下层士兵间的笑话,真要是博爱的话,同属于革命军的各个共和国,为何要内战呢?

德意志共和国的进攻变得疲软起来,其他小的共和国的抵抗也不近人如意,双方的战争变得寸步难移,没有了高昂的士气加成,单凭落后的燧发枪,想要冲破层层工事,变得难如登天!

常年的战争,让各**队的重武器大量遗失,工厂大量损毁,青壮大部成为了士兵军人,产能始终提不上去!

同样的,奥地利革命军也面临着士气不振的问题,特别是匈牙利地区放血般的游击战争,让奥地利执政府苦不堪言!

情况最好的当属法兰西督政府了,作为革命的发起者,法兰西人经验是最丰富的,革命的信念也是最坚定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已经不足以吸引人心,但督政府乃至法兰西革命军有更崇高的理想,那就是建立一个大大的法兰西共和国,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法兰西人的生存空间最大程度的扩张!

因此,法兰西革命军的士气当属各个共和国中,最高的那一类了!

但是!

法兰西人由于胃口太大,受到的占领区抵抗也是最严重的,诺大的比利牛斯半岛,牵扯了法兰西人大量的军力,虽然法兰西督政府答应帮助德意志共和国维持统一,但帮助盟友和自身安定占领区,毕竟有着本质区别,法兰西人最大的精力还是放在西班牙占领区上面!

于是,法、奥俩国对德意志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也变得不急不缓起来,付出的军力根本无法打碎日耳曼小国的军事同盟!

法兰西人受够了比利牛斯半岛的抵抗,驻守在西班牙的法军变得越来越残暴,因为法兰西督政府不想在镇压中消耗所剩不多的物资,开始让法兰西革命军就地补给!

法兰西革命军因为有大量战友死在了西班牙游击队手里,对西班牙平民变得粗暴和嗜杀起来,结果导致越来越多的西班牙人变成了抵抗法国侵略的游击队战士!

法兰西督政府解决了后勤问题,却让西班牙地区的暴动愈演愈烈!

打成一锅粥的欧陆内战,持续消耗着脆弱的革命信念,直到由于内战死去大量革命军战士后,下层的平民和士兵恍然大悟,这已经不再是光荣的革命战争,而是无意义的生命消磨!

忍受内战的下层平民发现,革命后的欧陆生活水准,还不如贵族老爷在头上压迫的年代!

革命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很多受苦受难的欧陆穷人,开始反思这个问题,在他们的反思中,革命的信念轰然崩塌!

就是在这个时候,英国人为首的君权联盟,暗地里与那些弱小的游击队和共和国达成了友好共识,以承认他们民族独立性和军事帮助为诱饵,签下了共同摧垮革命三大同盟国的协议!

而赵杜天领导的大汉帝国,就是这个协约签订的一份子!

大汉五十五年末,欧陆上的共和国内战已经到了筋疲力竭的时期,那些日耳曼共和小国终究是国力有限,已经被耗到了穷途末路的阶段。

英吉利帝国,大汉帝国,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瑞典王国,挪威王国等组成的君主协约国,终于无法继续等待下去,他们不能看着欧陆被革命三大同盟真正统合起来!

随着俄罗斯帝国,瑞典王国,挪威王国组成的联军,率先对波兰立陶宛地区和白俄罗斯地区、乌克兰地区发动的军事进攻,预示着被战争蹂躏数年的欧陆,和平的曙光再次消逝!

在上诉三大君主国家参入战争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协助匈牙利人民族独立为名义,加入了对奥地利共和国的战争!

英吉利帝国更是声称将在革命同盟军控制的地区实施强行登陆!

而赵杜天的人马则在英国人的帮助下,来到了比利牛斯半岛外围!

396章 民主的由来

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从来没有所谓的平等,民主口号哪怕在21世纪也不过是政治家的路线正确罢了,从工业时代开始,占据统治地位的少数人惊讶的发现,战争不再是少数精锐所能掌控的游戏。

火枪火炮的不断发展,将人数的优势无限制的扩展下去,哪怕是再精锐的士兵,在炮火漫天,枪弹如雨的战场上,也摆脱不了廉价消耗品的命运!

最初,有的统治者试图阻碍这场随着工业革命到来的战争模式,但在利益的驱动下,战争却越发的频繁,当一些统治者的自身权利受到威胁时,他们哪里还会在乎开启*制度坟墓的思想启迪?

火器的扩展让士兵的性命变得廉价,想要赢得战争,想要在强权下顽强生存,甚至成为强权中的一员,那些统治者不得不被迫向前再向前!

他们不停的打开一个又一个潘多拉魔盒,只为赢得一时的胜利!

为了胜利,君主和贵族们不得不让最下贱的泥腿子成为士兵,掌握杀人利器的使用方式!

而随着杀人武器的不断更新换代,君主们又发现大字不识的平民无法有效操作,火枪这种东西还好说,但对于炮兵来说,如果没有数学等基础学识,根本无法利用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

要想学会这些战争基本知识,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最起码也要识字吧……

识字的人是不少,贵族家庭基本上都识字,然而,这可是用来当兵打仗的炮灰,稍微有点权利的人,都不愿意成为一个小小的大头兵,在铁与血的战火中挣扎求存!

贵族哪怕参军,也是从军官做起,这也是近代欧洲国家军队的基本成分,平民和军官完全就是俩个不同的阶级!

可是,就连最基本的炮兵都需要识字乃至要达到后世中小学乃至中学文化才可以,廉价的平民炮灰显然无法充当,而高贵的贵族和知识分子,又不愿意去担当这种炮灰,毕竟这种人群是君主*体制下的利益即得者,当然,他们也死不起!

因此,想要奋发图强,让自己国家成为强权的君王们,开始意识到全民普及教育的必然性!

对政治家来说,只有利益才是推行政策最有效的原动力,普及教育,可以让大多数平民识字,然后就可以在庞大的基数下选择优等生,教导基本的炮兵常识,最大限度的去扩张这些威力巨大的兵种!

同样的,那些受到过教育的士兵,也能更加容易的明白纪律和军法,更快速更准确的掌握先进的杀人机器!

所以说,在工业革命之后,任何一个能成为强权的国家,必然是重视教育的存在!

毕竟除了赵杜天外,没有人能拥有一个辅助系统,可以直接出产受到过基础教育现成的兵员!

先是法国的路易十四,然后是普鲁士王国的腓特烈大帝,英吉利帝国更是有样学样,就连被欧洲人称为野蛮人的俄罗斯帝国,也与时俱进建立起自己的军事学院!

大规模普及的教育体系,为近代欧洲强国提供了大批廉价的预备役兵员,足以支撑他们不断的发动战争,谋求更多的利益,为君王获得更高的威望!

可惜,教育固然可以强国,但也可以开启民智!

人类懂得事情一旦多了起来,思想就会变得复杂,有了学识的平民,不再受到浅显的思想蛊惑和宗教气息迷惑,人们开始思考,为何大家都是有手有脚的人类,贵族就可以整日里玩美女吃上山珍海味,而平民却要整日里劳作,却连饭都吃不饱!

那些贵族大多数都是写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无非就是靠着祖上的功绩作威作福罢了,难道说,出了一辈天之骄子,子孙后代就要享尽万世荣华么?

这还不算最可憎的,那些平庸的贵族为了维持自己不劳而获的地位,不断打压收买平民中的有才之人,僵化的阶级让人的能力和才华变得无关紧要起来,上升的渠道被封闭且难如登天,社会上只看身份和血统,而不注重个人的真正能力!

这一点无疑让那些平民中的精英分子感到不公,要是这个僵化的社会体系稳如泰山,这些精英分子再不甘心为了生存也只能认命,然而,当动荡的形式来临呢?

延续数千年的封建体制无疑有着它独自的优势,在和平时期无论下层平民再艰辛困苦,也能维护自身的统治,可惜,人的贪婪是无穷无尽的,当那些愚蠢的贵族乃至君王觉得自己的权势牢不可破时,就会将目光移向更广阔的天地,于是,战争降临!

要是战争胜利了自然没话说,但要是失败了呢?

割地赔款先不提,本来不满的平民阶级中的精英分子,看到了上面那些统治阶级的虚弱,而战败的失望也让平民对国家的统治者产生了怀疑乃至仇恨!

这一次,平民们不再是几个甜枣就能打发的愚民,他们都是受到过教育开启了民智,有着自己思想的‘人’!

更何况,教育也让平民中诞生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中不乏有野心家,思想家,哲学家……

在教育普及的社会里,这些平民精英可以将他们的先进思想快速传播,而开启的民智也能快速吸收这些思潮,当那些*统治阶级遭到失败,并且民不聊生之时,比起以往更有效的起义形式诞生了——革命!

革命是一场平民精英阶层推翻平庸之辈创造出来的僵化阶级,期待中的盛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上面的人对外战争失利,没有能力维持自身的权利,有的是曾经卑微的人想取而代之!

遍观近代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革命的大国,几乎都是在对外战争失利后爆发革命的,法兰西大革命,一战时期俄罗斯帝国的崩塌,一战后德意志与奥匈俩大帝国的毁灭,都是先由外部摧毁,然后从内部爆发!

397章 为何不打英国

欧洲君王们自然早已察觉教育和工业化带给他们统治的威胁,可惜,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一个国家,你不向前迈进,就会被别人赶超,到时候也会被吞并,这么一看,选择固步自封维持统治等待未来必定会发生的失败,还不如选择与时俱进,敞开来干,在未来遇到革命危机时,再想方设法的弥补,或许能找到一个出路也说不定,再者,谁又能肯定自己会在对外战争中失败呢?

只要一路胜利下去,哪怕是代表落后和强权的君主制,也能延续下去,大不了将其含义改的亲民一些,将一些不太重要的利益分出去一些,于是君主立宪制诞生了……

这就是那些古老的君主体系找出来的出路,不向前就会灭亡,向前又容易自我毁灭,折中的方式自然就会越来越受到欢迎!

英国历经俩次世界大战,打得奄奄一息,却还能维持自己的政治体制,与他们没有战败密不可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如今革命的浪潮才刚刚爆发,君主们还在尝试将民主的思潮控制住,不遗余力的对革命势力打击!

然而,当英俄俩国暗地里跟革命势力串联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君权已经开始向革命做出妥协,因为他们发现,当革命的狂热散去后,这些自称民主的革命军,与原本的君权*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共和国内,人一样分成三六九等,只是等级变化了而已,那些开国将领和领袖们,成为了原来的帝皇和贵族,但由于政治路线正确性规则,他们将君王贵族这种在平民中臭到家的名号取消,改成了很新颖的执政官和革命军!

可惜,外表的改革换面并不代表内在的不同,民主终究只能是一个空想,新上任的执政官和将军们,照样与君主和贵族一样,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而下面的平民还是如同以往那样,为一天三顿饭而奔波劳累!

唯一不同的是,执政官和将军们比君主和贵族更聪明,他们不在明面上将自己定义为压迫阶级,而是标榜为人民的领袖!

一切的行为都要在前面加上国家大意和人民利益,可惜,大多数人民自己都不觉得需要那些利益,当然,不可能有平民对着领袖们喊出‘不需要’三个字,因为那样做的人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虽说本质不变,但外表的粉饰绝对是必要的,有这么一层民主的外衣,那些平民就找不到继续革命的借口,难道说还为了自由和民主么?

可是,现在的政府不就是以自由和民主自我标榜么?

再说了,重新换一个领袖,谁能保证不会跟现在的领袖一个样子?

这就是‘正确的政治路线’,阶级依然存在,但人民已经找不到为之拼命和奋斗的理由,于是,国家安定,政府只要不至于昏聩到让大多数人饿肚子,基本上就能维持下去!

正是这种政治路线的正确性,让这种披着民主外表的政治模式开始急速扩散,乃至到了21世纪,全世界的国家大部分都变成了‘民主’国家!

赵杜天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惜,他无法像所谓的正确政治路线学习,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有着长生不老的希望!

君王作为表性的独裁象征,虽然会让人民产生很多很多反抗的理由,但却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无限大的权利以及‘金口玉言’!

表性的君主*确实不如‘民主’外衣那样具有欺骗性,但表性的君主却可以让独裁变得不可动摇,变得理直气壮,只要下层的革命没法成功,这个君王的称号不被剥夺,赵杜天就可以永久享用!

而‘民主’政治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人民又不是傻子,一个人整日里坐在最高权位上跟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上面那个位子需要不断换人,不断换届,反正统治阶级又不是就一个位子,上面的位子多的是,大家轮流做保住这个圈子的权势即可!

更有甚者,暗中掌控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