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太医传之古穿今-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丽羽:“给杨美羽什么?”
  成旭海刚才说漏嘴了,现在也不打算瞒着杨丽羽,“我看她这不上学了嘛,鼓励她好好念书,给她买了几个写作业的本和铅笔。”本来这些东西都用纸包上了,就是不想让杨丽羽看见,没想到杨丽羽看不见,他也能说漏嘴。
  杨丽羽没表现出什么态度,“我家里老太太有存钱,你不用给她们邮回去什么,如果需要邮寄的话,我就邮寄了。”老太太当初吞了成家给的那笔彩礼钱,都够两个杨美羽上学了,而且农村上学不比城里,农村的老师少,学生少,学校破,学费也比城里的低点。
  成旭海长吁口气,看来杨丽羽还不知道老太太偷铅笔的那件事,不知道就好,免得让她担心。
  “嗯,下次不邮寄了,明天我把这些邮回去。”成旭海把买的那块花布展示给杨丽羽看,“也不知道我妈喜欢什么样的花布,你看这样的,好看不?”
  杨丽羽也不知道这花布算好看不好看,她觉得能用就行,也不在乎啥好看不好看。
  “行,我觉得可以。”
  成旭海悄悄拉住她的手,“你这几天好像瘦了,没好好吃饭?”杨丽羽翻了个白眼,她哪里瘦了,明明还是保持原来那样,若是说她胖了倒还可能,因为自从发了工资,她就偶尔喝点医院对面卖的牛奶。
  牛奶好喝啊,比医院食堂早上豆浆的味道浓呢,还有奶味,很纯正的味道。
  “对了,刚才和靓姐一起走的那位,他说什么让我卖他咸鸭蛋,你知道怎么回事吗?”成旭海想起这件事,他总觉得有蹊跷,他哪来的咸鸭蛋,家里也多年不养鸭子了,别说咸鸭蛋了,连鸭蛋都没有,想吃鸭蛋,可以去县上集市买,但县上集市都是附近几个村子买卖的,东西也不便宜。
  杨丽羽进城以来,打心底最厌恶的一个人,就是何师傅。这老油条看着三十岁上下,一边想着靓姐的事儿,一边还想吃咸鸭蛋,真以为自己是全医院唯一一个针灸的师傅了?连说话走路都跟平常医生不一样。现在何师傅不会推拿,去给那位干部推拿,本来带一位护士就可以了,何师傅跟着,明显是偷摸学的。
  这事业心,她真的很佩服。
  杨丽羽把那件事从前到后都说了一遍,以及第二个打算给他的咸鸭蛋,是如何从上铺摔在地上,被她第二天早餐解决了的。
  成旭海没什么意见,对他而言,一个咸鸭蛋吃不吃无所谓,但是何师傅这种做事方法让人很不舒心。
  “天都快黑了,你快回去吧。”杨丽羽把两双袜子塞进自己的衣兜里,“下次来找我,不用给我带东西了,省点钱,咱们得攒钱呢。”杨丽羽都觉得说这话惭愧,毕竟她来大姨妈的那几天,喝了几次花钱的牛奶。
  成旭海笑笑,没说话。
  杨丽羽挽着成旭海的手到了医院的宿舍楼门口,他放开她的手,“你进去吧,我看你进去,我就放心了。”
  杨丽羽点头,“嗯,你也快点走吧,别让我担心。”
  成旭海点头,看着杨丽羽进了宿舍楼,他才往省城第一中学的方向走。路过邮局,邮局已经关门了,不过他也没有打算今天晚上来邮寄包裹给母亲,明天早上他早起来邮局邮寄包裹,邮局开门早,他没上班之前可以过来邮寄包裹。
  一周后。
  成旭海母亲收到社里送来的包裹,打开一看,是一块花布,够她做围裙做桌布的。但是农村的饭桌上不用桌布,她可以做一个好看的围裙,等周围的人还是穿着满是油的黄围裙,她穿着好看的花围裙,到时候还不叫街坊邻居羡慕死?
  这花布等她做好了围裙,可得好好收拾收拾,不能让油点子都弄上面,什么饭粘子和黑面,她也得小心点,别不小心整这花围裙上了,那可就不好看了。
  成旭海邮寄来的包裹,里面还有一个用报纸包的东西,她差点都跟着包裹废纸一起扔了,拿起来那纸包,还挺重的。
  里面有东西。
  打开,四个黄皮本子上都工工整整的写了“杨美羽”三个字,成旭海母亲不识字,但儿子的字迹她还认得点,略微向□□斜点,如果写成一排字就很工整。
  四个本子,还有四根铅笔,家里没人上学,看来是要她给杨美羽那丫头的。
  他们家已经好久没和杨美羽他们联系了,杨美羽她们也不主动来找他们,小玉更是不喜欢跟杨家再扯上半点关系,嫌丢人。但这东西,是给杨美羽的,她是送还是不送呢?
  …
  杨丽羽周日有空出来,估摸着成旭海是进修去了,也没来找她。她现在发了两个月的工资了,因为比成旭海来得早,现在两个月的工资已经到手了。除了上次用钱和票让靓姐帮忙带一条月事带,其他也没花多少,小的基本可以抹零头。
  在医院宿舍有住的,在医院食堂有吃的,医院负责生活用品发放的大妈还给发生活用品,她不需要花什么钱,工资大概也就是换季时候买一两条毛袜,买条针织毛裤,买个毛檐的帽子,花销多点的时候可能就是买件上衣,在百货商店里要贵点。
  杨丽羽觉得自己应该给成旭海也买点什么,今天她休息,可以买点东西给成旭海送过去,等成旭海晚上回到宿舍,看到她给他买的东西,一定很惊喜!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真的是轻松向的日常文,打算明天或者后天的更新让成旭海和杨丽羽同居,到时候一定会有不可描述的事情,嘿嘿嘿~


第36章 他亲眼看见丽羽从一个男人房间里出来
  靓姐今天不休息; 杨丽羽一个人去的百货商店。她不怎么熟悉这地方,况且这个百货商店有四个门出入,杨丽羽也记不清自己哪个门进来的; 绕半圈是另一个门,她本想回宿舍歇歇脚下午再来,结果出了个门就找不到路了。
  杨丽羽也没瞎走; 又从那个门进去了,东西没买呢; 先不歇脚了,她总能找个门出去的。
  衣服的内兜里带着钱; 虽然是内兜,但杨丽羽还是挺谨慎防备的,自己两个月工资攒下来的,她是要买东西给成旭海的; 不能叫别人给拿去了。
  杨丽羽没想好买什么东西,百货商店的柜台多; 就算是一种商品,颜色不同或者柜台不同,价格也有点差异。比如说女性用的东西; 一个绑头发的带子黑色的就比较便宜; 要是买上面带些图案花花绿绿的; 那就贵一点。要是买带镜子绣纹的那种,那就再贵一点。
  不过这些东西,当然是便宜的卖得好; 城里人舍得花钱不多,尤其是绑头发的这种带子,有的自己在家拿块布缝补缝补剪裁一下就可以了,有的工作忙一点,为了方便在百货商店买一条,又不是很贵。
  杨丽羽记得那位带着孩子的年轻女人,那女人说自己是工厂的会计,丈夫又是个城里管事儿的小干部,家里没有老人,只有一个儿子财财。杨丽羽看那个女人的衣服鞋子,看着总像是新的,或者是人家保护的好,衣服鞋子看着很崭新。关键是那个女人年轻漂亮,就算是一双布鞋,布鞋勾边的地方也与其他布鞋不同,布鞋的颜色好看,提鞋的地方还带着点绣纹,看着就不是便宜货。
  而且那女人最近经常穿的是一件羊绒大衣,看着像个硬邦邦的毛毯似的,有一次她无意碰到那女人的衣服,那手感真的是太过柔软。听何师傅说,那女人戴的手表都不是在咱们城里买的,亲戚有去上海出差的,在上海给代购回来的。不是进口货,但那手表走的精准,比咱们城里的女士手表好多了。
  杨丽羽也不往贵区走,靓姐说百货商店里贵区里的东西也没啥好的,买些便宜货就可以了,要真想买贵一点的好东西,等什么时候去外省进修了,在外省的高档商店买完带回来,尤其是发达一点的城市,比如上海。
  杨丽羽没见过谁去进修的,但听说每年都会有十个左右的医生去外省进修,今年不知道派谁了。
  杨丽羽看一条围脖不错,围脖旁边还有个搭配的帽子,帽子价格是围脖的两倍,杨丽羽一摸那帽子,确实厚实。围脖是用细毛线织的,这毛线摸起来很软,一点也不扎手,而且围脖还挺长的。
  销售大姐走过来,“妹妹,这围脖是系外面的,等把衣服领子立起来了,把帽子也戴上了,再系这围脖,不是紧贴着脖子戴的,没看这么长吗,能抵御风的。”大姐说着就要给杨丽羽试戴一下,这姑娘一看就是有点小钱的人,要不各家都是买毛线自己织围脖,谁来百货商店买啊。
  杨丽羽试了下那个围脖,没什么感觉,又戴了下那个帽子。她挺喜欢那个帽子的,但是帽子价格有点贵了,超出她预计的范畴。
  杨丽羽拿着帽子和围脖有点犹犹豫豫,那大姐说,“妹妹,你是要自己戴啊,还是给别人买啊?”
  “自己买一个,给别人买一个。”
  那大姐也不问杨丽羽要给什么人买,这个年纪的姑娘可能是个丈夫或者男朋友买嘛,大姐把另一条一模一样的围脖塞到杨丽羽手上,“黑色中性色,男女都可以戴的,你看,正好两条,一模一样的,不是正好?”
  杨丽羽放下帽子,嗯,两条围脖,可以。这两天天凉,可以戴围脖了,帽子是冬天戴的,现在戴出去可能别人还以为脑子有病。
  “妹妹,我们百货商店看现在不是要入冬了嘛,围脖两条就打折,你是要两条吗?”大姐看杨丽羽迟迟没提到付款,她催促了一句。
  杨丽羽还没说“是”,同楼层的一个护士今天也休息,陪父母来买东西,看见杨丽羽,叫了一声,“杨医生,你也在这里啊!”
  她放下手中的两条围脖,微笑,“是啊,好巧啊。”
  护士的父母也跟护士过来了,看杨丽羽放下两条围脖,好心的提醒一句,“唉哟,姑娘喲,你咋买围脖呢?这毛线的玩意儿,你买两斤毛线不就得了,你买围脖的钱,都够用买毛线的钱自己再织两条围脖了!”
  护士也拉着杨丽羽的手,“是呀,我们家从来不再百货商店买这种东西,毛衣毛裤毛围脖和帽子,都是我妈买毛线织的,我妈织的比这围脖厚实多了,冬天再冷也不漏风!”
  杨丽羽又犹豫了,买毛线是便宜,但是她不会用毛线织东西啊,而且她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忙着整理笔记报告,周末有时候也有其他的事儿,她哪来那么多时间织围脖啊?冬天马上就要到了,等她学会织毛线,再织两条围脖,估计冬天早都过去了。
  那位大姐不乐意,但说话的人也是顾客,大姐不好反驳人家。
  别人买东西你瞎掺和什么,多嘴多舌的。
  “可是我不会织毛线啊,而且我也没有时间学。”杨丽羽说。
  护士有些为难,本来还想帮杨丽羽一把的,但她没想到杨丽羽不会织毛线。她还以为农村人都会织毛线呢,楼上那个同事刘护士小时候在农村住过,刘护士说农村的亲戚们都会织毛线,可厉害了,当时她还兴致勃勃的跟刘护士说,我妈在城里住,我妈也会织毛线。
  护士的母亲说,“姑娘,要不这样,我看看你要的这围脖需要多少斤毛线,你去买毛线,我给你织围脖。我现在退休了,一天天在家也没什么事,我一周内就能给你织出两条围脖来。”
  杨丽羽不相信这么好的事情掉在她的头上,这位护士是在她门口给叫号的,虽然两个人挺熟络的,但是关系也就一般,毕竟不是一个寝室的,跟杨丽羽关系最好的还是靓姐。
  “可是我没有工钱给你。”
  护士的母亲和蔼一笑,眼角的鱼尾纹荡漾,“没事,你跟我们家闺女都一起工作的,我要什么你的工钱啊。”护士也挺好心,上个月最后一天她的饭票没了,杨医生还给过她一张饭票呢。杨丽羽有时候赶不上吃饭,就自己买点东西吃,攒下来的饭票就给了护士一张。
  “好啊,妈,杨医生上个月还给过我一张饭票呢,您就帮她织两条微博吧!”护士拉着母亲的手臂,笑的灿烂。
  “行,闺女,只要是你的同事,妈就愿意帮帮忙。”
  一行几人走出了买冬衣的柜台,销售大姐翻了个白眼,还真以为是免费的?到时候不讹你才怪!
  杨丽羽跟三个人选毛线,毛线的价格可比成品围脖的便宜多了,“阿姨,这么多种,咱要哪种毛线啊?”杨丽羽也不知道哪种好,听着销售的人员解释她也没听懂,就让懂毛线的人选好了。
  护士的母亲拿了一卷黑色毛线,把杨丽羽的手放在毛线上,“姑娘,你看看这个毛线,是不跟你刚才那个围脖的手感一样好?”杨丽羽没摸出啥区别来,硬着头皮说,“嗯,我觉得差不多。”
  “我看你刚才那个长度的微博,织两条大概需要三卷毛线,你买那两条围脖要多少钱来着,七块钱两条是吧?买三卷毛线,够织那么长的两条围脖,一共才需要五块多,是不是比你那个便宜?”护士的母亲给杨丽羽算着小账,三卷毛线她都说多了,两卷多一点的毛线就够了,剩下的毛线她可以自己留着织点别的东西。
  说是帮人家织围脖,怎么可能真的免费帮人家织围脖?多余的毛线就自己留着,这多好!
  杨丽羽付了钱,买了三卷黑色毛线,护士把三卷黑毛线给母亲,“妈,你可说了啊,一周两条围脖。”母亲笑盈盈的接过女儿手里的毛线,“没问题,没问题。”
  一家三口着急出去吃饭,杨丽羽正好没找到出口呢,跟着三个人一起出去了。三个人回家吃的饭,杨丽羽回医院食堂吃的午饭。
  下午杨丽羽又进百货商店,里面有卖小包装的食品,外面是一个盒子,盒子上写着内含几个几个小包装,看起来精致的很,但价格很亲民。来食品区的人,一般都会选择那种食品,买整个大的吃不了,里面带单独小包装的,没来得及吃饭,可以打开一个小的先填填肚子。
  尤其是医生,她每到周一周三的时候,中午病人就多,经常是她忙着给王主任写药方,王主任没忙活完,她也不能提前去吃午饭,她可以拆开个小零食填填肚子,等一会儿病人们走的差不多了,王主任也忙活完了,她就可以去吃饭了。
  杨丽羽越想越高兴,感觉自己的小生活真是越过越好。
  除了没有房子,不能和家人总见面,其他都挺好的,医院管吃管喝管住所,每个月工资还不少,听说工作的好的,每年还有出省进修的机会,这给家人带点东西也是方便的。
  杨丽羽看好多人都买一个写着“馅饼”的东西,包装外面用黑色的大字写着馅饼,右下角有小包装的提示。杨丽羽没吃过,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馅的,买了一个“馅饼”,又买了一盒小包装的枣泥面包。
  城里卖牛奶那家也卖枣泥面包,但枣泥面包供应的比牛奶还少,杨丽羽好不容易抢着买到牛奶的时候,现做的枣泥面子早就没有了。所以那家店卖枣泥面包就像是个传说一样,即便是住在医院对面的医院员工们,也基本没有买到过现做的那种枣泥面包。
  商店里有卖枣泥面包的,太好了,大家都说好吃,她今天得买一个回去尝尝什么味道。
  杨丽羽付了账,从百货商店出来就往宿舍跑,到寝室了把两个外包装都打开,她才发现每个里面就四个独立小包装。外面盒子看着挺大的,没想到里面东西这么点,还只有四个。
  她长叹一气,把枣泥面包自己留两个,零食“馅饼”自己留两个,剩余的都撞进枣泥面包的盒子里,正好能都装下。她把属于自己的放到抽屉里藏着,装在枣泥面包盒子里的拿去给成旭海。
  杨丽羽一路问路,找到省城第一中学,宿舍门口看门的老大爷说,“成老师周末都去进修了,你找他啥事?!”杨丽羽想把这零食给成旭海送去,但这老大爷一副冷漠的样子,感觉不太愿意帮她送,而且……她的东西没封起来,万一被别人拿走两块,成旭海都不知道。
  杨丽羽看这屋子里有胶水、纸和笔,估计这地方也帮学校的老师收信收包裹。杨丽羽借用纸和笔,在纸上写“一共四块,杨丽羽送”的字样,然后用胶水把盒子没封口的地方封住,再把纸条粘在封口的地方。
  “我想把这个给成旭海送过去,能让我进去吗?”
  老大爷看了一眼,也没仔细看啥东西,“先放这儿吧,晚上成老师从进修学院回来了,我让他自己领走就行了。”杨丽羽觉得这样挺好,她还担心这东西提前被室友们看到了,再觊觎里面是什么,趁成旭海不在拆开看看,成旭海是个好脾气,也不跟熟人翻脸,如果东西被室友拆开了,肯定是心疼又无奈。
  这老大爷板着一张老脸,像是退休了的老教师,但肯定不是退休老教师,退休的老教师不可能来看大门,总之很严肃,应该不会私藏这东西的。
  杨丽羽把盒子放在桌子显眼的地方,“好的,哎,大爷,问一句,进修学院管饭吗?”
  老大爷说:“当然管饭了!进修学院进修学院,也相当于是老师工作的地方,那么偏远地方不管饭,你让老师们饿死啊?你什么职业,没同情心啊?”
  她干笑两声,“商店卖猪肉的。”
  老大爷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我看也是!”
  …
  成旭海今天进修回来的早,一起回来的那位老兄今天话匣子打开了,从进修学院回来的路上,一路叨逼叨个不停,似乎是因为教育部的人没给自己优秀的评分等级,而给了成旭海这个新来的人优秀评分等级,心里很不舒坦,一直在重复成旭海是多么多么的幸运,给成旭海评分的那位一定是一个新来的领导,还不懂怎么评分。
  除了有几位数学组骨干教师给的是优秀评分外,初一初二的数学老师只有成旭海一个是优秀。年级主任还在全校教师讲评大会上表扬了成旭海,说成旭海在进修学院的听课有效果。这样也就自然而然的说到了和成旭海一起听课的另一位数学老师,很严厉的点名批评这位老师,一起上进修学院,才只是一个及格的评分等级。
  成旭海听同事老兄唠叨了一路,那话语还不经意的贬低成旭海,这要是换别人,早一拳闷那人脸上了,但成旭海但笑不语,没有谦虚,也没有出言安慰同事。
  他心里很不舒服。
  一起回到学校,刚要进宿舍楼,成旭海被学校看门的老大爷叫住,成旭海转身走向老大爷,老大爷手里拿着一个盒子,盒子上面写着枣泥面包。
  “一个女人给你送来的。杨丽羽,你看看是谁。”老大爷把盒子交到成旭海手上,“说是商店卖猪肉的。”
  成旭海接过盒子一看,那两行小字,注明“杨丽羽”,成旭海笑笑,“我媳妇儿送来的。”
  同事总算找到成旭海说话的漏洞了,“你不是说你媳妇儿是在省城中医医院工作的吗?咋变成卖猪肉的了呢?”果然,他就知道,农村来的不能有啥好工作,能让他老婆去商店卖猪肉都不错不错的了。
  老大爷没理两人,回到看门的小平房里。
  成旭海见同事盯着他手中的枣泥面包盒子,他没当着同事的面打开看看,开玩笑似的说,“我也不清楚,兼职吧?可能替别人一天。”同事等成旭海上楼的时候,白了一眼,等有时间他听听这农村来的知青讲讲课,他才不信能讲得比他还好!
  成旭海回寝,三个室友都在补写学案和看课本,成旭海也不去桌子附近打扰他们,躺在自己的床上把枣泥面包的盒子拆开。撕掉小纸条,那盒子就开了,他把盒子倒过来空空,四个小包装的东西掉了出来。
  两个上面写着“馅饼 凤梨风味”,另外两个上面写着“枣泥面包”。成旭海笑笑,把这四个小东西装回盒子里,明天他带学校去吃,给学生批作业的时候,饿了可以吃一个。
  想起也有一段时间没见到杨丽羽了,但这段时间他实在太忙,带的两个班级,有时候给学生的作业在学校批不完,他就得拿到寝室里来批作业。室友们没有一个把学生作业带回来批的,要么在学校批完,批不上的第二天就直接发下去,批到的同学算幸运,批不着的自认倒霉。
  马上要迎来一次期中考试了,年级主任说要看看各个班级的成绩,成绩好的班级,可以给老师年度评分增加两分。
  其实年度评分没什么奖罚用处,但老师们都成人了,也是有点好斗的比较之心,等年度的年纪大榜出来了,在后面的老师脸上肯定也不好看,第一的老师走路都像个战斗胜利的大公鸡,昂首挺胸,走路带风。
  成旭海将盒子按照原来的样子折好,放进自己的柜子里。
  现在杨丽羽在做什么呢?给病人把脉?跟靓姐在澡堂子洗澡?和寝室的室友们唠嗑?
  成旭海实在想不出来什么,他对她的生活不了解,一点都不了解。
  此时此刻,杨丽羽坐在寝室的桌子前,将中药医书上原来折叠的书页,整理完笔记的都打开,然后用手用力按按,把书页按平,翻页,再写第二个笔记。
  整理完两页的笔记,杨丽羽拆开馅饼的小包装,咬了一口馅饼,第二口把馅饼全部吃掉,然后把袋里的残渣也倒进嘴里。
  好吃~~
  …
  “成老师,年级主任叫你!”成旭海吃完午饭回数学组办公室,一个数学组的老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